儒佛匯通-3

2021/07/21流程表

一、讀誦進度

二、儒佛會通

4.常師父說 :

在漢人的歷史所留下來的,真正大家能夠尊稱他「大成至聖」四個字,只有孔老夫子,能不能找到第二個人當得上這個稱呼的,沒有了。

他被衡準為一個偉人的真正的價值,因為他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標,而且他自己努力去實踐,這個才是他最最了不起的地方。他那個宗旨理念的概念本身、見解本身,中外千古都站得住,因為並不是單單一個概念文字,是他實踐的內涵留下來的東西,是經得起考驗的。請問這兩點,世界上能夠找到幾個人?

在西方人的歷史留下來的,最了不起的,我覺得是耶穌,東方就是佛陀跟孔子。他們都具有剛才這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有非常崇高的人生目標,而且有實踐的內涵。

(摘自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佛法與儒家思想》P31~32)

三、黃俊傑教授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一)複習 : 當孔子遇見佛陀(一) 東張西望

(二)正學:當孔子遇見佛陀(二) 什麼是人文

https://youtu.be/Zh5O-XcDAQY

儒佛匯通-2

2021/07/20流程表

一、讀誦進度

二、儒佛會通
1. 常師父說 : (請閱前一天)
2. 常師父說 :(請閱前一天)
3. 常師父說 :
…已經開發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例外,大家都感覺到,那個心靈的提升是絕端重要。那最究竟、最圓滿的是佛法,我們偏偏又太濃了用不上,所以每一個民族有它自己固有的東西,可以用它來提升,對我們來說就是儒家這些東西。…《論語》是整個孔老夫子,他那個精神的中心在這裡。  (摘自 日常法師《儒家精神.佛法與儒家思想》P27)

三、黃俊傑教授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
(一)複習 : 當孔子遇見佛陀(序) 誰更厲害
 ※ 我們要經由比較的視野,把儒佛的智慧,「轉識成智」並且「攝智歸仁」。
 ※ 雖然儒佛各有自主性,但千年來互相影響、滲透是如此深刻。
 ※ 儒佛經典具有超越時空的「人類普世價值」。
 ※ 因應21世紀最好的方法,是每一個人致力於自我的轉化,從而完成世界的轉化。
(二)正學:當孔子遇見佛陀(一) 東張西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UtH97IHA&list=PL2f8Xq8liEsGui7fpe0F3iL8ODy35xpz9
總攝重點 :
(一)道德意識vs.宗教意識
儒家 ➠ 憂患意識 (徐復觀) 
佛教 ➠ 苦業意識 (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猶太基督宗教 ➠ 恐怖意識(人要作為上帝的子民,而得救贖。)
儒家是道德意識;佛教、基督宗教是宗教意識,彼此之間形成強烈對比。

(二)儒、佛、道的主體性
儒家➠ 健動為本
*致力於化成世界,相信自我的轉化可以完成世界的轉化。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儒家的通關密語 ➠ 「經世」。
道家 ➠ 逍遙為本
 *注重觀賞世界,成就中國文化的美學傳統
佛教 ➠ 靜斂為本 
 * 從撤銷萬有之中,得到解脫、永恆精神的愉悅 。
 *大乘發「菩提心」和「廣大行」,自渡 並且渡他。
 *小乘 : 自渡。

(三)中國大乘的人文精神三點
以人為本。
 *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肯定心的「自由」與「責任」。 
 *萬法唯心造。
 *萬事萬物,都與心的起心動念有關。
 *心沒有處於貞定,就容易被外境八風所綁。
人的心可以在十法界升沉。 
 *只要一念散亂就墮落,可能到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
 *必須不息的努力,否則失去本心,很可能從人界墮落到地獄界。

(四) 儒、佛 共同肯定「自由」與「責任」
儒家 : 自我之主體具有絕對自由。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佛教 : 法界交互融攝、互相滲透。
  *人是自由的,但如果迷失了,就在法界裡輪迴。
  *肯定自由,就是同時肯定責任。這是儒佛共同的主張。

儒佛匯通-1

2021/07/19 流程表

一、讀誦進度

二、儒佛會通

1、
常師父說:
…到了學了佛,一直到現在,整整地五十多年,《論語》越看越有內涵,越看越有味道。而且它的內涵,並不是說一個空洞的道理,不是,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做人」的一個根本理念!雖然佛法是無比地高明,是最究竟圓滿的;但是修學佛法實踐的第一步,所謂下士,一個做人的根本原則,《論語》都有非常切貼的、非常切貼的說明。( 師父開示 :論語淺釋第11講 /24’24”~25'13")

2、
常師父說 :
《論語》的內涵跟《廣論》下士道非常相似;
《論語》的目標暗合《廣論》上士道的基本精神;
《論語》的真正作法,又暗合《廣論》中士道的內涵。
(師父開示 : 學論語 /00~01'08" 的重點)

三、一種聲音【黃俊傑】
《論語》當孔子遇見佛陀(序)誰更厲害

https://youtu.be/8RVtXXCAL04

論語 堯曰二十 第3章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白話>
孔子說:「不知道命,就成不了君子。不知道禮法,就不能立身處世。不知辨別人言的是非,就不能辨別人的邪正。」

<文義>
1. 不知命: 不知信奉天命, 「命」;由於它是天所賦予的,所以叫「天命」
2. 不知禮: 不知法禮
3. 無以立: 不能立足於社會
4. 不知言: 不知辨別人言的是非
5. 無以知人: 不能知人的善惡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君子要具有那三個「知」?
2. 如果不知命,會怎樣?為何?
3. 如果不知禮,會怎樣?為何?
4. 如果不知言,會怎樣?為何?
5. 總結我的學習,我知命知禮知言嗎? 

〈義理解說〉  講師   趙軍 老師 6’51”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北宋大儒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 《中庸•21》「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3. 《中庸•22》「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4. 《論語•為政•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論語•為政•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6.《論語•述而•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7.《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8. 《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9. 《孟子》:「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10.《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11.《尚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12.《左傳》:「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堯曰》篇的第三章,這也是整部《論語》的最後一章。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一)前言
這一篇的前兩章,講的都是治國、平天下的總則,這最後一章又回到君子個人,談到所謂的“三知”。其實,君子的修身之法與外治之法,是一體兩面的。

(二) 第一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1.不知道命,就成不了君子;反過來也可以說——君子必須知命。
命指什麼呢?
一般來說,對命有多種解讀,如使命、天命、宿命等等,此處指的是前兩者。

2.首先來說“知使命” 
  君子是為天下蒼生而修聖賢之道,所以君子都是有使命感的。北宋大儒張載說過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就是儒者的使命。如果沒有這種使命感,只為個人,或者只為小圈子活著,就是再勤奮,也稱不上君子。
3.在儒者看來,既生而為人,就應該盡人之性——把人的能力、作用發揮到極致。而擔負這些使命,正是“盡人之性”的最高境界。
4.可是,要完成這些使命,就必須按規律辦事,不能想當然,更不能亂來。這就說到“知天命”。
5.那麼,天命是指某個能主宰世界的神的意志嗎?從孔子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並不認為有這樣的主宰,而是認為世界是按照某種規律演化的,只要掌握這個規律,就可以預知事物的發展。例如,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為政》)孔子說不僅可以知十世,甚至可以知百世。這是就世道演化而言,有其天命。
6.若就個人而論,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易》中講了很多吉凶消長、進退存亡的規律,依之而行,則“利有攸往”。可見孔子認為,大到社稷興衰,小到個人禍福,其運勢都有規律可循,人是可以主動運用這個規律,來改變和創造命運的。
7.如孔子教子張曰:“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
《中庸》亦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孟子》亦云:“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尚書》中云: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又如《左傳》中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8.總結起來:這個規律揭示的就是——行為善惡與苦樂升沉之間的關係;它支配一切,所以它的權威最大;而在天地之間,以天最大,所以將這個規律稱為天命。君子要安身立命,自行化他,就不能不知道這個規律。所以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9.善惡主要是看內心,善惡的分水嶺在於動機,也就是做事的出發點——是為己私,還是為人;前者為惡,後者為善。要斷惡修善,就是要克服己私、開發利人之心,其實這正是“克己復禮”的內涵。

(三) 第二句 : 不知禮,無以立也。
1.因此在知命之後,就要“知禮”。禮就是視、聽、言、動的規矩,借禮來檢束內心,達到去惡為善的目的。而天命之道,是酬善罰惡。
2.君子依禮而行,自然可以安身立命,不憂不懼。
  反之,就無以立世為君子。所以說:“不知禮,無以立也。”

(四) 第三句 :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1.進一步,君子要兼善天下,就必須跟眾人打交道。在與人互動過程中,輸出君子之德,從而使大眾同歸仁義。然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先了解人,然後才能做到應機施助、因材施教。否則,跟人不對焦,難免勞而無功,甚至適得其反。
2.了解人主要是了解人心,了解人心的方式主要靠聽其言、觀其行。而在言行兩者當中,最能反映人心理活動的——特別是反映思想、觀點的,是他的言論,因為“言為心聲”。如果不善於通過言論來了解人,那靠別的方式就更難了。所以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如果能知其言,就等於知道了他的觀點、他的思路、他的價值觀——這些都是一個人個性的主要特徵。既然君子已知天命,以此做準則,就能分辨出在對方的思想中,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似是而非的,哪些是不完善的……然後因勢利導,使之歸於正道。

(五) 總攝: 用智慧指導言行, 仁德和智慧相輔而行
1.本章的“三知”,其實指出了君子智慧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2.用智慧指導言行,言行就不會錯誤。沒有智慧或智慧寡少,就近乎無知,無知難免會給人帶來困擾。
3.所以,強調這“三知”也說明了:君子之道,在仁愛精神的另一面,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仁德也無從建立;仁德和智慧相輔而行,這是我們不可不知的。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8

2-1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2-2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
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3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5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7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2-8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白話>
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要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子張問:「何為五美?」孔子說:「施惠於民自己卻不耗費財力;勞動百姓卻不招來怨恨;表現欲望但並不是貪求;心中舒泰但不驕傲;態度威嚴卻不兇猛。

子張說:什麼是施惠於民自己卻不耗費呢?孔子說:你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便引導他們在哪方面去得利,這不就是給予了別人自己沒有破費嗎?

選擇適合勞動的情況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的所欲就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機會,還貪求什麼呢?

一個在上位的君子,不論面對人多人少、勢力大小,君子對他們一律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而不驕嗎?

一個在上位的君子,衣冠整肅、瞻視尊嚴,別人見了他就生起敬畏之心,這不就是威而不猛嗎?」 

子張問:「什麼是四惡?」 孔子說:「不事先教導人,犯罪就殺,就叫虐。不事先提出警告,到時卻忽然要看到成效,這叫暴。


下了命令,不曾鄭重叮嚀,到了期限、又不通融,就是有意陷害人,叫作賊。

同樣是要給人的,但在出手之際,多所吝惜,就有失在上位者的體制,像是經管庫房的有司了。」

<文義>
2-8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1.慢令致期:就是政令發佈很慢。
2.賊:切害之意。就是賊害人民。
3.有司:就是管庫房的官。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何謂五美?何謂四惡?
2. 無論您是為政者、擔任公職的人士、企業家、或身為父母等角色〜
請您思考一下〜自己有沒有慢令致期或猶之與人,出納之吝的毛病?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4分29秒
第2-8 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2-8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第2-2章~ 第2-8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2-2子張曰:「何謂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3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5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6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7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2-8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義理解釋>   11分24秒
一. 引用經文
◎《朱子集注》:“賊者,切害之意。緩於前而急於後,以誤其民,
而必刑之,是賊害之也。”
◎孔子說:“夫三尺之限,空車不能登百仞之山,重載陟焉。
◎《養一齋劄(札)記》:“出納之吝是心陷於物,物大於我,不能驅遣如意。”
◎《朱子集注》:“有司之事,而非為政之體。所與雖多,人亦不懷其惠矣。”
◎李光地《讀論語劄記》:“欲出則吝其利,欲納則又吝其名。”
◎《發明》:“此章溯流窮源、見微知著,抉盡病根,只在貪驕猛三字。
而王道聖學,直昭揭日月而行。”


(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訊稍有出入。)
二.重點摘記        夢秋老師     11分24秒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790天。
(一)學習“五美四惡”的最後兩惡。
孔子說 :“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慢令致期就是政令發佈很慢,限期完成卻非常緊急,這就是賊害人民。
1.《朱子集注》:“賊者,切害之意。緩於前而急於後
   (起先懈怠而突然限期),以誤其民,而必刑之,是賊害之也。”
2.本來該一個月前下命令才能完成的事,偏偏一周才下命令,
  你就不夠時間完成,這就是故意讓人做不到,
  做不到又刑之,這就是害人。
3.因為你是執政者,你設計規則、制度,本身你的執行就有問題,
  卻還使用權力,處罰配合你執行的人。這就是把責任推給了對方。
4.不為政,“慢令致期”害不了別人,就耽誤自己,
  不在領導崗位上,這個毛病就是懶惰拖遝,
  可你是為政者,你懶惰拖遝,卻把責任推給百姓這就是害。
  所以說為政要敏,勤敏〜敏則有功。
5.因此,規劃好時間。有限期的任務,能早發佈政令儘早發佈,
  讓人提早準備,再常常督促,這就是“寬為限緊用功”。
  你發佈的晚,卻逼著別人早完成,就是再有心配合你也來不及。
6.孔子說:“夫三尺之限,空車不能登(很小的險阻,一輛空車卻爬不
  上去,為什麼呢?因為陡峭啊)。
  百仞之山,重載陟焉(很高的山嶽,滿載著貨物的重車也能夠
  爬上去,為什麼呢?因為坡度設置得很斜緩)。”
 (二) 如果教育擱置,人民又怎能不出錯呢?
1.如果教育擱置、風氣衰敗已經很久了,就算你再施行懲罰,
  人民又怎能不出錯呢?
2.為人父母,我們就是孩子教育規則的制定者、執行者,
  孩子也是配合我們執行教育這個事業的人。
3.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能力不強,
  常常羡慕別人家的好孩子。
4.有一本書叫《父母的語言》說:
“科學家發現,孩子出生時,大腦就是個半成品,
  然後每秒都會有700-1000個額外的神經鏈接,
  父母的語言就是孩子早期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營養,
  三歲前不同家庭之間親子對話的差異,
  可以導致不同的孩子有3000萬個詞彙的差異。
  詞彙量大的家庭,孩子就可以形成不可思議的腦迴路〜非常強大。
  可是大概三歲以後,一些不刺激、不使用的神經鏈接就廢棄不用了,
  因此,三歲之內家長對孩子說的話就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
  空間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和同理心等等。”
5.很遺憾,那個時候做父母的我們很少有人具備這樣的育兒知識。
  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那時候開始塑造成的〜
 “緩於前而急於後”〜
  你現在著急,說一定要讓他聰明、成績好,
  其實是我們耽誤了孩子,如果再說孩子有問題,
  又笨又傻不如別人,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賊】呢?
(三) 父母也要思考自己有沒有慢令致期 
1.在孩子小時候父母讓孩子快點行動最願意使用“倒數三二一”的方法,
  孩子小時候都很配合,但他長大就不聽了〜
  因為那時候我們並沒有慢慢的教會他〜怎麼這樣去行動的內動力。
  比如商場裡看見有的孩子為買一個玩具或糖果,滿地打滾,
  家長再怎麼喊321都沒管用。孩子的不良行為並不是有意做出來的,
  他只是覺得這是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唯一方法,哪怕是負面的。
  因為他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方式解決。
 2.心理學家說:
  (1) 孩子的首要的目標就是要獲得歸屬感和重要性,
   如果孩子平時的表達情感的時候〜不符合父母的心意就不被重視,
   他說話說錯了,父母就不讓他說,
   他就成了一個情感需求一直被忽視的孩子,
   突然有一天他開始耍性子,這是他為了爭取歸屬感或重要性而努力,
如果他第一次以鬧的方式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那麼,這就成了他的經驗。他會得出結論〜通過表現得乖和聽話都不能受到重視,胡攪蠻纏才管用。
(2)這都是我們家長對教育的忽視,造成了他出現偏差的行為。
   因此,父母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認真的傾聽孩子與孩子做共情的
   交流非常重要。這樣能讓他獲得歸屬感和重要性。
(3)小時候,如果父母不把教育當回事兒,
   卻期待孩子能夠自動的就完成教育目標。
   儘管我們再愛孩子,但從為政的角度來講,我們也不是好的父母。
3.荀子提出“明君三德”,英明君主的三種必備德行:
  第一和調累解,協調矛盾、解決問題、教會別人解決問題;
  第二忠信均辨,忠誠、守信、平等相待、尊重人;
  第三先修整自我、後徐責人,責己在先、責人在後。
4.因此,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要考慮自己有沒有慢令致期的毛病呢?
  克己復禮、慎始慎終、循序漸進,遠離虐暴賊,
  才是教育出好孩子的必要條件。
(四)“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歷史公案】
1.劉寶楠《論語正義》上說:有司就是管庫房的官,他雖然管東西,
  但是他不得自由,物出物入必有所諮問,不敢自己做主給人。
  可是如果是君主,就有權利給別人了,但是如果給的時候吝嗇,
  這就和管庫房的官一樣了。
2.《養一齋劄(札)記》上說:
  “出納之吝是心陷於物,物大於我,不能驅遣如意。”
3.《朱子集注》上說:
“有司之事,而非為政之體。所與雖多,人亦不懷其惠矣。”
4.給人時吝嗇,像個有司(管庫房的官)一樣〜
  那你給了人,人就像從有司那領東西一樣,也不見得領情。
5.韓信說過:項羽使人,對人恭敬慈愛,對部下很有感情,說話也溫和,
  見下屬生病,“涕泣分食飲”,同情得直落淚,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
  可是當有人有功,當封爵行賞的時候,他卻“刻印刓,忍弗能予”,
  意思是一個公章在他手裡從方的捏成圓的也不見發下來,
  就是說他捨不得封賞,因此韓信說他只有“婦人之仁”。
6.李光地《讀論語劄(札)記》:“欲出則吝其利,欲納則又吝其名。”
  要給人又捨不得利,自己留著不給,又捨不得這名聲。
  這就是“無大德,而屑屑計較於小惠之間,是有司之事也,
  有司正與貪字相應,欲其無費,不可得已。”想不費都不可能了。
7.反過來看劉邦,劉邦被項羽緊緊圍困在滎陽的時候,情勢非常危急,
  可韓信平定齊國之後,沒馬上救滎陽之急,反而派人向劉邦上書說:
“齊國狡詐多變,得設一個代理王來統治,我希望做代理齊王,安定局勢。”8.劉邦十分惱怒,可他馬上開口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做就做真王,
  何必做個代理的王呢?”於是立馬派人封韓信為齊王,
  才又徵調他的部隊攻打楚軍。
【企業管理】
1. 企業當中,出納之吝可以理解為領導者“激勵無心”,不會激勵員工。很多領導者自己很勤勉很能堅持,他自己努力,但他不會對員工下屬
用心地激勵,對孩子也吝惜讚賞。
2. 管理學上說,管理者要有戀愛般的用心,事情不是你一個人能做成的,得依賴大家。組織越大,越應該主動用心考慮怎麼激勵員工。
3. 前面說過,華為2019 年上半年 4000 億收入,任正非只有 1.5% 的股份,阿里巴巴,在去年總市值是 5780 億美元,馬雲只占 6.1% 的股份,剩下的都哪去了,給大家分了,激勵大家了。
4. 財散人聚,人聚財散,如果他們要像個小管家管帳一樣小氣吝嗇,
企業就不可能發展和壯大。
(五)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1.“四惡”就是四種惡習〜
   本質上,就是執政者素質低下,私心太重,
   怠於政務,也是執政能力太差的表現。
(1) “不教而殺”就是輕視教育;
(2) “不戒視成”就是跨越式發展;
(3) “慢令致期”就是突擊任務,獻禮工程;
(4) “出納之吝”就是沒有胸懷格局著於財利。
2.前三惡“虐、暴、賊”都是用一個字來概括,
  唯有最後一惡“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有司是兩個字。有學者認為:有可能是“貪”字被後人誤抄分成了
  有和司。果真如此,“四惡”就是“暴、虐、賊、貪”了。
3.天下歸心,不是一統於自然的血親,而是統一於仁親。
  仁的表像方式就是行“恭寬信敏惠”〜就得具備五美:
“惠而不費”,才能持續的惠,能夠永久的惠民,
“勞而不怨”,國家的建設才會越來越好,其中“欲仁”是為政者的根本,
“泰”和“威”則是執政的儀態之美。
4.反過來為政一定要杜絕的四惡就是〜
“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致期”和“出納之吝”。
5.儒學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間秩序的思想體系。
一個人從生到死,到家國天下的構成,都在儒家的教育範圍之內。
儒家教君子用仁心與天地萬物和其流。
(六)結語 
1.在人的“盡性”中,契悟天道,
“道”也在和“踐仁”的實際生命中獲得證得。
2.有機會為政,千萬不要放過修正自己、積極幫助他人的好機會。
3.孔子針對“君子為政”提出“五美四惡”,全部關注的就是人。
4.利人是政治的目的,正己正人是政治的根本路徑。
5.儒家的內在主張是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君子,
  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成為君子,而且當一個人成為君子的時候也一定要
  影響相關的人也成為君子。
6.因此“尊五美屏四惡”就是擔任公職的人士,必須重視的原則,
                   也是每一個家長自我修煉的必修課。
【《發明》:“此章溯流窮源、見微知著,抉盡病根,只在貪驕猛三字。
             而王道聖學,直昭揭日月而行。”】
何謂五美? 
(1) 惠而不費:實惠而不浪費財政。
(2) 勞而不怨:辛勤工作而無怨很。
(3) 欲而不貪: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
(4) 泰而不驕: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
(5) 威而不猛: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何謂四惡? 
(1)“不教而殺”就是輕視教育;
(2)“不戒視成”就是跨越式發展;
(3)“慢令致期”就是突擊任務,獻禮工程;
(4)“出納之吝”就是沒有胸懷格局著於財利。
杜絕四惡〜
“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致期”和“出納之吝”。
◎無論您是為政者、擔任公職的人士、企業家、或身為父母等角色〜  
  讓我們一起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孔子說的四惡的毛病呢?
  或者我們可以再想一想〜我有覺得五美很美嗎?
                                四惡很惡嗎?

  還有〜  透由這三年多來的學習〜 


  我是否   更加生起  一定要 杜絕四惡的想法?
           更加生起  希求〜 具備五美之心啊!!  


  感謝三年多來  同行善友的陪伴與鼓勵   期待下一輪的共學……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7

2-7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白話〉
子張說:「那麼什麼又是四件惡劣的政事呢?」孔子說:「在上位者,平時不先用禮義教化人民,致使人民犯了罪就遭殺戮,這叫做殘酷不仁的虐政;平常不先用政令告誡人民,草草施行之後,就立刻要看到成就,這叫做兇戾不義的暴政;
〈文義〉  
1. 惡: 不好,兇狠;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
2.不教而殺謂之虐:未以禮儀教民,人民觸犯國法,則以罪殺之,叫做殘酷不仁。
3.不戒視成謂之暴:暴,急驟。言不早訓戒而立刻責其成功一事,叫做猝然不近情理。

〈思維提綱〉
1.您覺得「不教而殺」(虐)和「不戒視成」(暴)哪依樣比較兇惡狠毒?
2.反思一下平日生活中,是否也有發生對他人「不教」、「不戒」的情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論語集注•卷十》虐,謂殘酷不仁。暴,謂卒遽無漸。
  (卒ㄘㄨˋ遽ㄐㄩˋ: 突然,急促快速。)
2. 李光地《論語答記》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致期,蓋不但無躬行之先,而且無法制禁令之常。……欲出而吝其利,欲納而又吝其名,無大德,而屑屑計較於小惠之間,是有司之事。」(李光地,生於明末清初,是清初道學家的代表。受康熙寵信,輔助後來的雍正帝。)
3.《詩經•小雅•節南山》: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大周天子靠你們輔佐,也使人民踏實心不迷亂)
4.《荀子•議兵》….傳曰:「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
權力雖大而不輕易去用,刑罰擺在一邊而不輕易用刑。
5.溝通漏斗是指工作中團隊溝通效率下降的一種現象。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所設想所欲表達的是100%,與團隊成員說道溝通的時候卻只能講出80%,因為場所干擾、分神等原因,對方聽到的最多只是60%,能聽懂的部分只有40%,真到執行時就只剩下20%了。
6.《論語集解義疏》在〈論語堯曰第二十〉黃侃對四惡的前二者解釋:
一惡也。為政之道必先施教。教若不從。然後乃殺。若不先行教而即用殺。則是酷虐之君也。
二惡也。為君上見民不善。當宿戒語之。戒若不從。然後可責。若不先戒勗。而急卒就責目前。視之取成。此是風化無漸。故為暴卒之君也。暴淺於虐也。
7.《論語•顏淵•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8. 認慫:慫表示洩氣了,失敗了。 認慫表示認輸,自認倒楣,或承認自己窩囊不行,不如人。。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消文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789天。今天學習五美四惡的第一、第二,兩惡。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孔子說:「不先教導規範,百姓犯錯就殺,這叫做虐待;不先提出警告,就要看到成效,這稱做殘暴。」
《集注》上說:「虐,就是殘酷不仁,暴,就是卒遽無漸。」虐,就是用殘忍、狠毒的手段對待人。暴,指強大突然而來的,又猛又急的粗暴狀態,同樣讓人無法承受。
(二)總體來看,教在先、戒在後,不教連接著虐,不戒連接著暴,虐比暴更壞,但暴和虐同樣容易發生。
1.李光地《讀論語劄記》上說:「蓋不但無躬行之先,而且無法制禁令之常。」不僅是沒有躬行之先,連個法制禁令的常態都沒有。暴、虐、賊正好和驕、猛相應,這麼做,想要人民無怨,就不可能了。李光地把做不到五美所產生的過患「貪驕猛」和四惡的「虐暴有司」一一對應,來闡述理解。
2.為什麼會不教而殺呢?因為驕慢凌人,不把人放在心上,不尊重人,覺得可以隨意對待別人。為什會暴呢?就是又威又猛導致的。因此,為政沒做好前面五美,就容易墮入四惡。
3.政治一定要避免殘酷。什麼是殘酷?就是不把別人當人看,為政者沒有欲仁之心,反正受害的不是我,坐牢的不是我,打仗時我也不會受牽累。因此,手裡擁有權力,可是心中沒有仁心,這樣的人居了上位,對百姓就是災難。他不能推己及人,於是就托法而治,用嚴刑峻法來管理,亂施懲罰就會給他人造成傷害。這就是虐暴,也讓人民漸漸變成有怨而無恥。
4. 儒家從事政治,目的一定是造福百姓,孔子的執政方針是「富而後教」。所以,為政者有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百姓。同樣的,一個企業的領導人或家長,除了養活員工家人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教導員工和家庭成員。
5. 周公制禮作樂,就是把國家當作學校,把政治等同道德,政治領袖就是老師,身教重於言教。「政治等同道德」,就是所有的政治措施都有道德的含義,不能只求政治上的效果而忽略道德上的影響力。
6. 一個領導人有三重身份--作之親、作之君、作之師,像父母一樣關心百姓,像君主一樣引導人民,像老師一樣教育人民懂道理明是非,這是儒家的政治。
(1) 因此,商湯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武王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他們都是這樣照顧百姓的。絕不會把責任都推給百姓,說萬民有罪,請責罰萬民。
(2) 《皇疏》上說:「為君上見民不善,當宿戒語之,戒若不從然後可責,若不先戒勖而急卒就責目前,視之取成,是風化無漸,故為暴卒之君也。」宿戒語之,就是反覆耐心告誡,怎樣算是反覆耐心告誡?
(三) 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體系都建立在人們的是非觀念上。是非觀念的形成,就依靠教育。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1. 公案:
《孔子家語》裡,孔子做魯國大司寇時,有一個父子相訟的案件。孔子把他們父子一起關進監獄,三個月,既不審,也不判。後來,那個父親受不了請求不要審判了,孔子就把父子倆都放了。
季孫知道就不高興了說:「這大司寇欺騙我,他說治理好國家,一定要把孝道擺在第一位。如今,我們殺一個不孝的兒子,來教育老百姓對父母盡孝,這不是很好嗎?為什麼又把人放了?」冉有就告訴了孔子。
   子喟然歎曰:「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不教化人民講究孝道,卻要判處不孝的人,任其獄訟,這是殺害無辜的人。《詩經》上說:「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輔佐天子,就是要使老百姓不致迷失方向。所以「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權力雖大、刑罰可用卻也不能輕易去用。可現在社會,教化紊亂,刑罰繁重。百姓不明白是非善惡,糊裡糊塗地陷入犯罪,接著就用刑罰去制裁他們,這是使民迷惑而遭到陷害,所以,刑罰越多,反而越制伏不了。
2. 我們看,不加教育引導,而只知一味使用權力處罰,那這領導是做不長久的。不用說做領導,就是做家長,也是要父子反目成仇的。和暴虐相關的重要的兩個詞居然是「不教、不戒」,這也給教育敲了警鐘。
3. 家庭教育中所謂的「殺」倒不是真要動刀子、判死刑,就是指處罰批評。比如小孩老是馬虎、考試出錯,很多家長就會說「這個孩子就是不改、屢教不改」,這就是不教而殺。
(1)家長認為我天天說他,都是教誡,怎是殺呢?你沒有殺他的性命,但你會殺他的信心、慧命。也是一種殺。
(2)我們看看家長怎麼說孩子的,「說你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改,毛病就是改不了是吧!」我們所謂的說教就是批評、指責、貼標籤,而且都是負面的。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殺,因為家長說出這樣的話時,孩子自己也會喪失信心。
(3)心理學家認為,人往往是有求證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很信賴你會越來越認為自己就是你說的那個死都不改的粗心人,而且一旦他重複犯錯他又更怕你說,他的精神就很撕裂,對他的小心靈來說,這就是暴虐。
(4) 孩子著急一哭,家長更氣了,「憋回去,哭什麼哭,一說你就哭,還有臉哭,再哭打你」。很多家長面對孩子都十分粗暴,不能好好說話,要麼否定批評,要麼就是威脅「改不了,你就別出去玩了,今年旅遊取消、生日也別過了」等等。
4. 孩子小,你威脅他,他就認慫。但他每被你數落威脅一次,他的自尊水準就下降一點。久了以後,他會習以為常,怎麼說都不難受了,自癒了。
5. 但他跟你學會了說話做事的方法---負面和威脅,他也用這種方式去對待別人。你擔心什麼,他就威脅你什麼,「你不給我買手機,我就離家出走,你再說我,我就自殺給你看」。他最終會發現:傷害自己,這是他面對父母最大的籌碼。而這種相處的方式,就是父母教的。
6. 我們再回到孩子馬虎出錯的問題。
(1) 首先,生活中能夠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每個家長從小都出過錯,對孩子不用大驚小怪。
(2) 第二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規律的,很可能會把語文中的形近字看錯,可能會把數學題中的數字看錯。
(3) 跟孩子一起找到粗心點,一起分析,不要馬上亂批評、貼標籤,告訴孩子:粗心的原因可能是審題時,思維一滑就過去了
(4) 怎麼辦呢?你在考試時,手上套個皮套,彈一下,提醒自己,這就像員警叔叔在交通事故多發地段設置提示牌一樣;或者給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和孩子一起統計錯字錯題,整理完之後,會發現原來總寫錯的字和題也就那麼幾個。
(5)這樣,孩子粗心的問題就可以跨越過去。而且他以後再遇到困難,也更有突破困難的信心,這就是教。你沒教,他就不會,他不會,你就懲罰他,這就是虐待。這就是孔子所說「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
(四)同樣的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要對員工加以教育引導。
1.不能一味地用規章制度懲處員工。一味地處罰,員工就會與你離心離德。
2.「不戒視成」是強調管理者要注意過程監督,不能在事先、事中都沒有任何監督指導的情況下而只要結果,這很容易導致失敗的結果。這是粗暴的管理者形象。事情的成功有賴於事先的周密計畫與妥善安排,事先不告誡,只管要成績,這種行為就是非常不合理的。
3.我們會發現一般情況下,教了誡了也不一定有效果。有專家指出,在溝通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溝通漏斗」:
管理者心裡想的是100%,可是當你說、表達的時候,會漏掉了20%,只剩下80%,而這80%的事情被傾聽者接受後,由於文化水準、知識背景等關係,就只剩下了60%。實際上,真正被傾聽者消化理解的大概只有40%。等到員工遵照領悟的40%具體行動時,可能已經變成了20%,這就說明了教和誡反覆不斷地重複的重要。 
(五) 百姓不行,是在上位的為政者的責任
1.荀子也提出了「弱兵五征」,你兵力會越來越弱有五種徵兆:第一「上不隆禮」,在上位的人不隆盛禮節,就是不尊重人;第二「上不愛民」,在上位的人不關愛人民;第三「己諾不信」,自己的承諾,不守信用;第四「慶賞不漸」,你的封爵賞賜不豐厚,對待下屬不平等;最後一個就是「將率不能」,還是說領導者沒能力。
2. 這都強調了百姓不行,就是在上位的為政者的責任。孔子說:為政就是要「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居於官位,絲毫不能懈怠,實施政令要出於忠心。教誡做不好就容易出現暴虐,這都和為政者自身的修養能力緊密相關。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6

2-1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2-2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3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5 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6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白話)
2-1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2-2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君子應該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衆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2-3子張又問說:「怎樣能與人恩惠,而自己卻不浪費財政呢?」孔子說:「只要就人民所應獲得的利益,設法幫助他們開發,而使他們獲得實際的利益,這不就是施予人民恩惠,而自己卻並不浪費財政嗎?
2-4選擇適合勞動的情況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的所欲就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機會,還貪求什麼呢?
2-5 君子處理人事,無論面對人多人少、事大事小,無論地位高低,從不敢怠慢驕傲,這不就是『泰而不驕』嗎?
2-6一個在上位的君子,衣冠整肅、瞻視尊嚴,別人見了他就生起敬畏之心,這不就是威而不猛嗎?」

 (字詞解釋)
1.衣冠,是人們防寒遮體保暖扮美的用品,居於生活基本需要的衣食住行之首。有關它穿戴形制的成語新詞濟濟滿策,最有影響的莫過於孔子的“君子正其衣冠”了。
<思惟提綱>
1. 如何「正其衣冠」?
2. 如何「尊其瞻視」?
3. 「觀威儀」可以「省禍福」嗎?
4. 如何涵養出「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的儀態氣象?

<義理解說>   /12’57”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 《論語•述而‧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3. 《禮記•玉藻》:「君子之融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屍。燕居告溫溫。」
  
4.《詩經•泮水》:「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5. 柯陵之會,春秋時期的一次諸侯會盟。魯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晉與齊、宋、衛、曹、邾等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不久,這些諸侯國便在柯陵(今河南許昌市南)舉行盟會,鞏固盟友關係。 
6. 《左傳》:北宮文子因見楚國令尹王子圍言談舉止無威儀,就和衛襄公說:「令尹似君矣,將有他志。雖然他的野心能得逞,但是,他不會善終。」
7. 《禮記.禮運》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8. 《中庸•20》: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消文、注釋
一起學習五美四惡第五美「威而不猛」。 孔子說: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尊其瞻視」就是自尊其瞻視儀容。
「瞻視」,就是觀看、顧盼的樣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看東西的狀態就代表你的心,因此要檢其邪心,守其正意,才能眼清目正。
「儀容」就是禮儀容貌都有法則。
「儼然」,就是莊嚴的樣子,令人見到就生畏敬之心,這就是威而不猛。
《論語》裡這是第三次談到「威」了:
〈學而篇〉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強調君子要重才有威。怎麼叫重?就是生命有宗旨、信念。
〈述而篇〉談到「威而不猛」是專門形容孔子的德行。
此處為政五美又談到「威而不猛」,則是重點強調「威」在為政中的美。
「威」是一種美德,能產生讓人敬畏愛戴、並自覺跟隨的力量。執政者一定要有威,否則管理臣屬、發號施令就沒人聽。
可一般人一威就容易兇猛,子產說「猛則民殘」,猛就會傷人,有凶殘之意。由威到猛,人民相對應的態度就由敬畏愛戴變成了驚恐和畏懼。

(二)「威」讓人「畏而愛之、畏而則之」
「威」這個字從字形看「以斧鉞示兇」,本身就有猛的意思,最早就是指有兵器刑罰,讓人畏懾服從。
而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地方是將這種最初對斧鉞刑罰的畏懼之「威」,轉換成一種個人可通過學養形成的人格特質,並由此展現出威儀氣象,讓人們在沒有任何外力威懾的狀況下,「畏而愛之、畏而則之」,達到威而不猛的中和之美。
君子的威在中國古代社會作用是非常大了:能令臣民順則,能夠建立倫理,甚至鞏固家國。

(三) 「威而不猛」是怎麼涵養出來的?
第一要生命厚重、有宗旨目標,不重則不威;
第二來自於君子個人精準慎重的禮則儀容。
這是這一章重點講的「衣冠」和「瞻視」這兩項,這是「威」可從外相上塑造的兩個面向。透過精細規劃身體言行舉止與服飾等具體的儀容來展現。

(四)正其衣冠
為人做官,首重一個「正」字,正就先從正衣冠開始,「衣冠」就是服飾,從上到下穿戴都要端正、得體和恰當。恰當就是與你身份相當,穿著不一定是高貴奢華,主要是合乎身份,合乎你的家世,合乎你要做的事業。如果國家貧窮,為政者卻穿戴奢華,這就是不得體,但如果參加祭祀,你穿得隨便,這也是不得體。

(五)尊其瞻視
「瞻視」包含了心容體貌許多內涵細則,我們稍微讀點《禮記》的內容:「君子之容舒遲」,君子的態度是從容不迫、有閒雅之容,但見到尊長時則應莊矜自持。至於平常,
「足容重」,腳不輕浮,步伐穩而重,輕飄趔趄碎步皆非君子之態;
「手容恭」,手不能亂放,抬手就抬得高且正,這樣是恭敬;
「目容端」,目不邪視,目光不正就是斜視,
「口容止」,口不妄言;
「聲容靜」,不妄出聲,出聲時語音不哆嗦,不咳嗽;
「頭容直」,頭不歪斜,不傾顧,不搖晃;
「氣容肅」,呼吸平靜、悄無聲息曰肅;
「立容德」,站立應直,就像別人授予我們物品,我們曲身而受的樣子;
「色容莊」,是面色矜莊,不矜不傲、不惰不慢。這都要仔細體會。
「坐如屍」,這是形容坐姿敬慎,「屍」就是古代祭祀祖先時代替受祭的活人。他坐在神主位,必須是敬慎且恭敬的。
「燕居告溫溫」,居家待人則要態度溫和。
這就是「尊其瞻視」在身體的全面開展:舒遲、重、恭、端、止、靜、直…等等,一連串的形容詞,對君子從整個儀態到「立、坐、站、告」等不同的行為, 再到「足、手、目、口、頭」等肢體部位,並深細至喉嚨聲帶所發出之「聲」、鼻腔氣管與動作靜躁所涉及的「氣」,再到性情思慮由心理透過面部所反應出來的「色」,可以說君子一層一層、有條理的建立出一整套精細的與普通百姓完全不一樣的身體容儀。
這種威儀使日常生活中各種動作都一一標準化、精確化,從而產生動人的盛美之效果。這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其核心就是敬而已矣。

(六) 君子之威必須結合恭敬謹慎的態度
《詩經》中有很多處以「敬慎」來形容君子的「威」,這說明敬慎是展現威儀的重要態度。反之,不敬慎或驕傲怠慢則不能展現威儀。
與敬慎莊重緊密結合起來的威,就讓威的兇猛狠毅完全被削弱掉,讓威和兇猛完全區隔開來。

(七)歷史故事 : 觀威儀 省禍福
「柯陵之會」是春秋時期的一次諸侯會盟,當時單襄公見晉厲公「視遠步高」,晉厲公眼望遠處而腳步抬得很高,目光與腳步不能配合。
又見他下面三位大臣語多冒犯,就和魯成公說:「晉國很快就要發生內亂,國君和三郄恐怕都要大難臨頭了。」魯成公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單襄公說:「看到晉君的神態,聽到三郄的言談,就知道了。」觀其容而知其心。
諸侯會盟,是國家的大事情,國家沒有災禍,它的國君在盟會上的一舉一動必定都無可指責。
眼光用來關注禮儀,行為用來履行道德,言談用來恪守信用,耳朵用來明辨是非,這四者疏忽了一個就會帶來災禍。
晉厲公視遠步高,疏失了兩個方面,必將有禍。後來果然三郄都死了,晉厲公也被害。
聽這故事,我都覺得有點神。這些故事裡,古代人君看待威儀不僅是禮,更關乎天命。
按單襄公的說法,人的外在威儀和內在心智及政治成敗都有密切關聯。單襄公單看晉厲公「視遠步高」,晉國貴卿不符威儀,語不敬慎,就可以判斷「其國將亂、其人將死」。
他眼裡,威儀就不僅是人行事成敗的關鍵,亦是性命存亡的關鍵,「動作禮儀,威而有儀」具有「定命」的作用。
而且這種「觀威儀省禍福」的活動在古代很普遍,《左傳》上記載,北宮文子因見楚國令尹王子圍言談舉止無威儀,就和衛襄公說:「令尹似君矣,將有他志。雖然他的野心能得逞,但是,他不會善終。」
這些故事我們聽上去都覺得很神,但我仔細考慮一下,我經常能根據我兒子一段時間的舉止表現、行為說話,判斷出我兒子未來一段時間,跟同學的關係會好不會好,也能判斷出未來他很快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我能判斷的很準確,就是依靠我對他的準確觀察。

(八)君子尊其瞻視而民信服
孔子說:「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民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君子因禮,因敬慎與精嚴而民信服。
文雅的衣冠之威在禮的實踐中,伴隨日常生活隨時隨地的言行坐立,遍布君子的全身。所以說,君子的威儀與這個人的高矮胖瘦關係不大。
但凡這個人讓人看著舒服的,交往起來感覺不錯,他容止威儀就不會差。但一個人讓人看著就不舒服的,他的瞻視肯定就不行了。
所以古代皇室貴族從小就培養自己的子弟要注意行儀,不容許有絲毫壞毛病。外國也是如此,就是選民也要先看你順眼才會選你。

(九)「法像」立,才是君子
《中論• 法像篇》:「夫法像立所以為君子。」法像安立住,才是君子。什麼是法像?「莫先乎正容貌,慎威儀」這怎麼能懈慢呢?
「夫容貌也」,就是人之符表。「符表正,故性情治。性情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為法像。」人們才管他叫君子。君子要表現出這樣的品德,人望而畏之,就能帶好團隊,你的意圖就能落實,你的理想有辦法實現。
「若夫墮其威儀,恍其瞻視」,如果君子不在意自己的瞻視威儀,不在意自己的言辭,卻指望人民以他為法則,「未之有也」。人民不服,會對你怠慢。
小人看見別人怠慢就生氣,「致怨乎人」,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變得這麼讓人怠慢的,這才是真正讓人悲哀的事。
有一次,孟子見梁襄王。退出來後,孟子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在遠處看,他不像個國君,走到跟前也看不出他有絲毫的威嚴,卒然他就問我:「天下怎樣才能安定?」孟子對梁襄王的印象就不太好,評價也是直截了當。
(十)令人「畏而愛之」的「威」不是天生的
令人「畏而愛之」的「威」,並不是天生的或伴隨你的地位偶然出現的,它是由外而內,從衣冠到瞻視刻意塑造,也是由內而外,包含了在內心的諸多意念:敬慎、嚴格、精準、莊重、可則…等等。
對於我們也是一樣,每天出門之前多想想,我想要做一個怎樣的人,我要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樣的影響,我具體可以做哪些事,從正其衣冠尊其瞻視開始比較好!
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衣著打扮,嚴格律己,才能樹立威信,產生向心力,讓團隊運作起來。
管理者既要有威嚴但又不能給人以凶猛可怕的印象,讓人避之不及。
比如說,華為的員工見到總裁任正非先生,總是不敢輕易打招呼。
這就是讓人望而畏之的威。但任先生只要知道是他的員工,一定會主動上前打招呼,這也是不猛的氣度。

(十一)總結
「威而不猛」是君子為政表現出的儀態之美。
君子的威嚴不是出於高位權勢,不出於強力,而是將道德人格引進政治實踐中不斷完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現- -優雅、得體、恰當、有中和之美。
五美的落實最終靠的還是人——靠君子,《中庸》上說:「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為政在人。」全靠君子來傳承,全靠君子做出來讓人們能看到。
為政者以禮約己、立身修德,這樣才能夠有威嚴,使人望而生畏,畏而又有愛。這就形成了君子的氣象。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5

2-1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2-2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3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4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5 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6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7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2-8 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一、白話翻譯:
 
2-1 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2-2 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君子應該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衆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2-3 子張又問說:「怎樣能與人恩惠,而自己卻不浪費財政呢?」孔子說:「只要就人民所應獲得的利益,設法幫助他們開發,而使他們獲得實際的利益,這不就是施予人民恩惠,而自己卻並不浪費財政嗎?
2-4 選擇適合勞動的情況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的所欲就是行仁、
也得到了行仁的機會,還貪求什麼呢?
2-5 君子處理人事,無論面對人多人少、事大事小,無論地位高低,從不敢怠慢驕傲,這不就是『泰而不驕』嗎?
 
 
二、讀誦進度:
略!
 
 
三、思惟提綱:
 
① 「泰」和「驕」是兩個一不小心就會混淆的是非兩極,既然是是非兩極,為什麼又容易混淆呢?

② 「泰」是怎麼歷練出來的呢?

③ 為什麼人們會放任驕傲而不對治呢?

④ 「驕」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傷害?

⑤ 「泰而不驕」所體現出來的是君子什麼樣的風範?
 
 
四、義理解說:
 
講師:夢秋 老師 12’26”
 
1、引用經文及補充:
 
◎ 《論語 • 里仁 • 11》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論語 • 泰伯 • 0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 《論語 • 泰伯 • 06》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 《論語 • 泰伯 • 0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錢穆《論語新解》
言無論對眾寡大小皆不敢慢。人固易慢寡小,然亦有喜慢眾大以為剛直者,故幷言之。
 
◎ 焦循《論語補疏》
 
◎ 《論語 • 泰伯 • 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 洪應明《菜根譚》
驕矜無功,懺悔滅罪: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過一個悔字。
 
◎ 徐幹《中論 · 上卷 · 法象》
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詩》云:「敬爾威儀,惟民之則。」若夫墮其威儀,恍其瞻視,忽其辭令,而望民之則我者,未之有也。莫之則者,則慢之者至矣。小人皆慢也,而致怨乎人,患已之卑而不知其所以然,哀哉!故《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 《孔子家語 · 五儀解》
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問如何取之?」。。。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
公曰:「何謂君子?」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君子也。」
 
 
2、重點摘記:
 
(一)原文、翻譯及注釋: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787天,繼續學習五美的第三美「泰而不驕」。
 
【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
 
君子處理人事,無論面對人多人少、事大事小,無論地位高低,從不敢怠慢驕傲,這不就是「泰而不驕」嗎?
 
「泰」:是安詳舒泰、泰然自若的樣子。這就是描述為政者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現,是君子為政已經能表現出儀態之美了,是君子人格外在表現:優雅得體、恰當、有中和之美。
 
無論是社會國家,還是一個家庭,人們都需要一個很安泰的、不掙扎焦慮的人領導,可是把握不好「泰」就容易和「驕」混淆了;「泰」是美德,而「驕」是兇德,由「泰」到「驕」,人民對你就會由欣賞依賴變成討厭憎惡。
 
(二)「泰」和「驕」是兩個一不小心就會混淆的是非兩極:
 
「泰」和「驕」是由於完全不同的兩極心理而顯現出外在氣象,是兩個一不小心就會混淆的是非兩極。那麼,既然是是非兩極,為什麼又容易混淆呢?張居正先生說:「泰」是安舒自得、沒什麼拘束的樣子。「驕」是矜驕放肆、也沒有約束收攝。「驕」和「泰」表面上看都是「有些自得、沒有拘束」,外像上看有些相似,但本質內涵卻有根本的差別。
 
首先,「驕」和「泰」在個人內心的感受上有很大的區別,「泰」就是安定舒泰,而「驕」會有焦慮不安。
 
君子處世以道義為準,目標非常清晰,惟義所在,做到了,就「泰」。比如「欲仁得仁」,就「泰」。他做任何事都經過抉擇符合公義,不追求別人讚美,也不懼怕別人批評,有過失就坦然接受,內省不疚,就不憂不懼。所以身上由內而外的就流露出一種安詳舒泰的氣質。
 
小人不一樣,他們「懷惠懷土」,凡事為自己打算,他不是想名,就是貪利,做對了,沒人表揚覺得不公平,做錯了別人說他過失,也不能接受,因為有驕傲心在,就焦躁、憂患和恐懼,怕別人不尊敬自己,得勢時又盛氣凌人,唯恐失尊,即便表面上微笑、放鬆,但內心並不放鬆舒緩,沒法氣定神閒。
 
(三)「泰」是怎麼歷練出來的呢?
 
「泰」是一種篤定的力量,心有大志,有大定力,是內在的風骨。「泰」又是怎麼歷練出來的呢?「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無論面對人多人少,無論對方勢力大小,他一律不敢怠慢,因為不敢怠慢,才能安詳舒泰。曾子重病時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是他也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既戰戰兢兢又何其坦蕩舒泰。蕅益大師說:「泰,故坦蕩蕩。從戒慎恐懼中來。」「泰」就是從戒慎恐懼中涵養出來的;反過來,「驕」卻是從無所忌憚的心態中出生的。「泰」和「驕」的出處正好相反。
 
《黃氏後案》說:人們以寡為可慢,詎知怨不在眾,匹夫能勝予也。都以為小為可慢,怎知到事變所生,不躓山而躓垤ㄉㄧㄝˊ也,人受挫被絆倒,並不是一座高山而是腳下的小土堆而已。其中的緣故就是由於「驕」,而其終至於不泰。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團隊發展取得成就,就容易得意洋洋。可一表現出驕傲,那麼團隊所取得的成果就很快消耗殆盡。所以無大小無敢慢,就是任何時候都戰戰兢兢、聽得進意見。因此,「泰而不驕」是守江山的法門。
 
錢穆先生說:人故易慢寡小,但也有人喜歡輕慢眾大的一方,還認為這就是剛直的表現。這也是一種過失,需要調和。所以,能「泰」不是簡單的出自於自然之情,而是出於君子對達道至德始終如一的追求,出於胸懷萬物的寬容與忍耐,出於大胸懷和大胸懷裡的大原則,大是非。因此,君子的「泰」是「以道潤身」,內和外平、心胸寬廣而安舒自得;小人的「驕」是「以才自恃」,稍一有點才華就志得意滿、心高氣盛。所以「泰」是道之氣象,「驕」是負勢之氣習,是凌人的習慣,是內心虛浮,是故作姿態。一個人一旦身居高位,向下受民眾恭敬,向上又遊走於宮廷仰望君主的威儀,面對上下懸殊的境界、接人待物始終能虛心平等、恭敬一切,又能保持內心的安然舒泰是非常不容易的。
 
(四)為什麼人們會放任驕傲而不對治呢?
 
為什麼人們會放任驕傲而不對治呢?一個是有可能沒觀察到。很多人驕傲都不是故意的,驕傲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驕傲的,很多驕傲的人都以為自己謙虛呢。
 
《論語補疏》上說「泰,當通講。」說「君子所知所能,放而達之於世」,君子知道的道理、學到的本領,使用出來,可以在世間通達,所以說是「縱泰」;而小人所知所能,匿而不露,似乎不驕,其實這正是他拘忌,是他驕傲、自以為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很多時候故作謙虛,其實是真驕傲了。所以到底是真驕傲還是真謙虛、真縱泰還是真拘忌,是要靠自己誠意正心、不斷檢點省察才能知道的。
 
驕傲是一種習氣,不刻意對治,很難發現和改善。但當你十分確定覺得別人一定有錯時可能是一個警戒。我老師說當你百分之百覺得別人錯時,自己一定先錯了。有的人在認知上都不認為驕傲是大毛病,生活中常聽人說「某某人驕傲的像個公主」,似乎驕傲是表揚人的,是真有資本,可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各國的公主們出現在人前的時候都是十分謙遜的。不管真謙遜假謙遜,最起碼公主們都努力表現出謙虛。因為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審美的標準,不光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審美標準,越高貴的人越謙遜。
 
(五)「驕」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
 
「驕」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我們學堂講到「在上而驕必亡」時,讓孩子們做過這樣的體驗:讓一個同學站在桌子上,請她擺出一副傲慢的樣子看待地上站著的同學。我們訪問同學的感受,孩子們都說:「真討厭她!真希望她從桌子上面掉下來,想把她拉下來。」我們看小孩子都不喜歡對自己傲慢的人,這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驕」字一旦在身上出現,周圍的環境、人群就會迅速變得對我們非常不利。所以說,「驕」是兇德。
 
孔子說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周公制禮作樂,保持800年周朝興盛不衰,這樣通天功德,都抵不住「驕」字。《菜根譚》說:「驕矜無功。」即使有蓋世超群的豐功偉績,也承受不住「驕」帶來的害處。一旦居功自傲,就前功盡棄,不僅無功,還招人討厭、甚至惹來禍患。反過來,蓋世功勞都要守之以「讓」。
 
「驕」的樣子是很醜的,人人都討厭在自己面前驕傲的人。古人說:「小人皆慢也而致怨乎人」,小人都是因為怠慢別人導致別人對他生怨,但小人只體會到自己不受人待見的卑微感受,他卻不知道別人討厭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有「驕」在身,實在是可憐!知道了這個道理,即便我們一時改變不了自己傲慢的言行,但見解上要有一個深深的警醒,「驕」是兇德!
 
《孔子家語》裡魯哀公問孔子:「如何取人?」孔子說要識別五種人:庸人、士、君子、賢人、聖人。哀公問:「什麼是君子?」孔子說:「言必忠信而心無怨」,嘴裡一定講忠信的內容,心裡沒有什麼怨言;「仁義在身而色無伐」,具有仁義的美德,但他身上看不到一點的伐善和沾沾自喜;「思慮通明而辭不專」,他問題想得非常通達通透,但言辭絕不專斷,想得再明白,說話也不會獨斷專行。「篤行信道」,堅信道義並堅定奉行道義,「自強不息,油然」,看他從容的樣子,好像你是可以超越他,但不論你怎麼努力,終不可及、無法超越。所以君子之泰,不容易達到,要靠一點一滴的戒慎恐懼學修而來。學修的第一步就要對治驕氣、驕心,不驕才可以求學。因此,「驕」和「泰」看上去相似,實則是是非兩極。而相對來說,不驕容易,「泰」則更難。
 
(六)收攝 - 「泰」是中和的性情,是君子內證功夫的外在顯現:
 
前面說過「欲正情和則善,欲濫情戾則惡」,欲仁是欲正,「泰」就是一種情和。「泰而不驕」,是君子體現出的情態,是君子性情調和的顯現,是一種果相,是「道成肉身」,是道與人心結合後,經過「禮之收束和情的涵化」得出的中和之美。
 
仁德天道無法用語言界定言說。為政者將人道、天道貫徹於當下之行動,並以禮來安頓,獲得一種在當下的人格與行動中的美,那美也是不可言說的。「仁」需要在當下的合適合宜的行動中安頓與成就。
 
「惠、勞、欲、泰、威」是君子該具備的五種美德,但後面跟著容易發生的過失就是「費、怨、貪、驕、猛」。「泰」是中和的性情,這種風範,是君子內證功夫的外在顯現,體現的就是君子「至德著身,天道在懷」。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4


2-4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白話>
2-4選擇適合勞動的情況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的所欲就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機會,還貪求什麼呢?
<思惟提綱>
1. 孔子老師怎麼解釋「勞而無怨」和「欲而不貪」?
2. 中國歷史有哪領導者做到了「勞而無怨」和「欲而不貪」呢?
3. 現今企業管理如何運用「勞而無怨」和「欲而不貪」?
4. 想想看,自己有運用過「勞而無怨」和「欲而不貪」嗎?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呂氏春秋》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怠民也。」公曰:「寒乎?」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是以不寒,民寒甚矣。」公乃罷役。
3.《黃氏後案》:因四時之和,因原隰之利,因五方之財,以阜物以厚生。
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鼈。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5.《孟子.梁惠王章句下.4》:「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6.《荀子.富國篇上.13》:故古人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喝,冬不凍寒,急不傷力,緩不後時,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親之歡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忠信、調和、均辨之至也。
7.(南朝梁)《皇疏》:欲有多塗,有欲財色之欲,有欲仁義之欲,欲仁義者為廉,欲財色者為貪。
8.《論語.顏淵.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9.《黄氏後案》:謝顯道謂因四時之和,因原隰之利,因五方之財,以阜物以厚生。皆是也。觀周官役法,擇事、擇人與校考年之豐凶、時之緩急,皆擇也。且擇可勞而勞者,其所勞之事,大半利歸於民者耳,又誰怨?志不在仁而別求所得者,貪也。君子之欲仁也,以天下爲一家,中國爲一人,求無歉於仁之中也。其得仁也,正德厚生無不和,柔遠能邇無不服,慰其行仁之意也,蓋始終一於仁而已。
10.《禮記.禮運.9》: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11.《發明》:楊名時論語劄記:此章溯流窮源,見微知著,抉盡病根,祇在貪驕猛三字,而王道聖學,直昭揭日月而行。 又曰:欲仁得仁,祇是完性分所固有,盡職分所當爲,非干譽也,非望報也。干譽者爲名,望報者近利,皆未免涉於貪也,仁者之心何有乎?12. 
12.《黃氏後案》:立人達人,這是為政者之所欲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這是為政者之所欲也。
二、重點摘記
今天繼續學習五美四惡的“勞而不怨”、“欲而不貪”。
(一)勞而不怨
1.要站在百姓的立場,擇時擇人而勞
①首先“勞而不怨”,孔子說:“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選擇人民適合勞動的時機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
②維持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很多公共性的事務,如修治溝渠水利、或者是耕種、兵事,很多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③就要注意:一是這樣的活動不能太多,二是農業社會,百姓生計主要依靠農業生產,農業要靠天時,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這不能亂,因此,要選擇時機,百姓忙的時候不能征調百姓,擇可勞而勞之就是要站在百姓的立場,擇時擇人而勞。
2. 會擇、能擇的基礎是為政者欲仁
①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就是仁。
②有仁心:第一他會尊重人,第二他會推己及人,還有一點很重要,是他要十分了解民生。尊重人、推己及人,都建立在他了解民生上。
③《呂氏春秋》裡有一個故事說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勸諫說“寒起役,恐傷民”。天寒地凍大興工役會傷害百姓。衛靈公就問:“很冷嗎?”衛靈公為什麼不覺得冷?因為他衣狐裘,坐熊席,房裡有火爐取暖,他不冷,他就不知道民冷,這就無法體恤民情,發布正確的指令。
④《黃氏後案》“因四時之和,因原隰之利,因五方之財,以阜物以厚生。”為政之人要綜合考量四時之和、土地的差異、五方的財富,讓萬物生長以滋養民生。
⑤周朝役法,就是要擇事、擇人還要校考年之豐兇、時之緩急,都擇。而且擇可勞而勞之後,所獲之利也大半歸於民,這樣做又有誰會怨呢?
3.周文王體恤民生、尊重百姓,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①孟子對梁惠王說:“《詩》云: '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文王要築靈臺,基址方位剛選好,百姓就踴躍前來建造,靈臺很快就造好了。)
②經始勿亟(ㄐㄧˊ),庶民子來。(文王說不要急,百姓幹活卻更積極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ㄧㄡ鹿濯濯ㄓㄨㄛˊ,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ㄖㄣˋ魚躍。(文王巡遊靈囿,母鹿悠遊,白鳥振翅。文王遊觀靈沼,滿池魚兒跳躍。) '”
③文王是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卻高高興興,把他的台叫做靈臺,把他的沼叫做靈沼,為他能享有麋鹿魚鱉而高興。
④可《湯誓》同樣有一段話說:“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們要跟他同歸於盡!對於一個百姓都要跟他同歸於盡的王,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故為政之人一定要體恤民生、尊重百姓,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4.惠則足以使人也是不怨的基礎
①另外一個“惠則足以使人”。為政者能給百姓帶來的利益足夠多,也是不怨的基礎。一次齊景公要出去遊覽,他問晏子說: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古代聖王的巡遊相比呢?晏子  說:問得好呀!過去,天子到諸侯國叫做巡狩,是為巡視各諸侯所守疆土。諸侯朝於天子叫述職,諸侯是報告在他職責內的工作,這些都和工作有關。“春省耕而補不足”,春天裡巡視耕種,對糧食不夠吃的給予補助;秋天裡巡視收穫情況,對歉收的人給予補助。
②因此夏朝有諺語說:“吾王不遊,吾何以休?”我的王不出來巡視,我怎麼能得到賞賜?  這樣的遊歷巡視,足以是諸侯的法度。
③春秋以後就不是這樣了,國君一出遊就興師動眾,索取糧食。飢餓的人得不到補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就側目而視,怨聲載道。這種出遊違背天意,虐待百姓,連諸侯們都為此而憂慮。至於大王您怎麼出遊,只有您自己選擇了。
④這個故事對今天的上下級走動依然有借鑒意義。上級部門要到下面去檢查,下級到上級匯報都可以參照此篇、想想該怎樣,才能勞而無怨。
5.從現在企業經營來講---人盡其才,斯可以無怨
①從現在企業經營來講,員工從事工作心中無怨、甚至愉快主動,這是每一個管理者希望達到的狀態。
②這就要綜合統籌企業的願景、用人戰略和薪酬三方面問題。管理者應該不斷協調企業的願景和員工的期待,讓員工感到他們不僅在為公司工作,更是在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自己的內在價值而工作,這是根本。
③其次企業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用人制度。一個團隊,要避免有人尸位素餐、有人越俎代庖。尸位素餐就是在其崗位上不發揮作用,這會讓真正做事的人產生埋怨;越俎代庖的人如果確實有能力,就該讓他們在更高的範圍貢獻力量,否則他在別人崗位上指手畫腳,別人也容易怨。“擇可勞而勞之”,也可以說是選擇恰當的崗位給予恰當的人。人盡其才,斯可以無怨。
6.總結:儒家政治理想是建立在為政者是君子的基礎上
荀子富國篇上說:古人使民“夏不宛暍ㄏㄜˋ(中暑的意思),冬不凍寒,急不傷力,緩不後時,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親之歡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他故,忠信調和均辯之至也。” 讓百姓為他出生入死都愉快,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為政者“忠信調和均辯”,因此我們說過儒家政治理想是建立在為政者是君子的基礎之上的。
(二)欲仁得仁,又焉貪
1. 君子之欲,是欲仁故不貪
①再看“欲仁得仁,又焉貪?”想得到仁就能得仁,又何須貪呢?《皇疏》上說:“欲有多塗,有欲財色之欲,有欲仁義之欲,欲仁義者為廉,欲財色者為貪。”君子之欲,是欲仁故不貪。
②為政者當以仁為欲,而不以利為欲。這個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觀,沒有欲仁之心,千萬別站上領導者的崗位,因為你貪,加上你又有了權力,就要禍害人了。居上位的人如果私慾多,貪求多,也會引領社會風氣迅速惡化。
2. 止盜之法是上位的君子清正不貪
①季康子患盜,問孔子怎樣遏止盜竊的風氣?孔子說:“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如果在上位的人,清廉而不貪,就算獎賞人民去做盜賊,他也會因為知恥不肯去做的。孔子對“民盜竊”的根本看法,就是因為在上位者“多欲”。
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上位者道德敗壞就會引起全社會人心的敗壞。止盜之法是上位的君子清正不貪,要想不竊不盜,只有從為政者不貪開始。“不貪”是最低要求,也是仁政實施的最基本條件。
3. 為政者能天下來歸,就靠仁
①“欲仁”,就是有愛護別人的慾望,有這個慾望才會切身考慮老百姓的問題。“又焉貪”就是何必貪。為什麼不要貪?貪不是得到的因。如果靠貪心能得到,聖賢就學貪就可以了,為什麼不貪呢?貪不但得不到還會失去。
②荀子提出國家貧困有五種徵兆:第一是上好功,君上貪功;第二是上好利,君上貪利;第三是士大夫眾,政府機構臃腫,官員眾多,卻浮於事、懶惰。這都是貪,貪功貪利貪舒服懶惰。無論為政者貪什麼都是使國家貧窮的徵兆。
③黃氏後案說“君子之欲仁也,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求無歉於仁之中也。其得仁也,重德厚生無不和,柔遠能邇無不服,慰其行仁之意也,蓋始終一於仁而已。”為政者能天下來歸,就靠仁。
4. 對於經營企業而言,“欲而不貪”是最重要的價值觀
①對於經營企業也是一樣,企業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能貪,才能在追求利益的時候堅守道德的底線。
②三鹿和雙匯就是在一味求利益的貪中使企業遭到滅頂之災的。
③日本最牛的企業家稻盛和夫,自己一個人做起來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做一家五百強都得費多少勁,他一人做了三家。京東陶瓷、第二電電和日本航空。他說他做企業成功的秘訣就是“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
④2019 年上半年華為公佈的財報中顯示大概有4000 億收入,任正非在華為擁有1.5% 的股份,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顯示有30 億美元;阿里巴巴,在去年12 月27 號的時候,總市值是5780 億美元,馬雲佔有6.1% 的股份,也就是說馬雲擁有350 億美元。他們是有錢人,但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有錢。我們會覺得任正非、馬雲他們締造了這麼大的企業,做瞭如此有影響力的事情應該佔有大部分的資源吧?但實際上的數值卻比我們想像的要小得多,這是為什麼?在財富匯聚中心的人不一定佔有最大的財富比例。
⑤要保證這個財富通道的穩定存在,讓錢能夠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對於管理者而言,“欲而不貪”是最重要的價值觀。馬雲一直都說,第一為客戶服務;第二為員工服務;第三再為股東服務。
⑥如果這些偉大的企業家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提供服務的乙方,那麼這個世界上其實就沒有真正的甲方。沒有一種崗位是:規則你來定,大家聽你,好處你得,壞處別人受。沒有這種崗位。所以作為個體的我們更要搞清楚什麼事情是作為乙方的我們必須要去做的。
5. 成為一個仁者的最低要求就是免除貪的私慾
①“不貪”在這小小一篇中出現三次:一個是“欲而不貪”,一個是“欲仁而得仁,又焉貪”,第三次是“出納之吝謂之有司”,也是指貪。可見不貪之重要。
②作為一個有了位置的在上位的君子,最重要的是要有欲仁,欲仁才會立足於百姓、立足於惠民,反之就是惠己利己。有私就貪。修身以成為仁者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但是,成為一個仁者的最低要求就是免除貪的私慾。
③《禮記•禮運第九》上說“用人之仁,去其貪。”可見“貪”與“仁”是水火不容的東西。欲仁首先要破除的就是貪。這正是孔子對為政者的最低要求。君子因何可以屏四惡?就是由這“不貪”而來。
6. 總結:為政是管理人,管理人就必須欲仁
①為政是管理人,管理人就必須欲仁,如果貪利就很可怕。財散人聚,財聚人散。放於利而行,就多怨。為政者貪利、與民爭利,就會招來百姓的怨恨,失去了民心丟掉了天命。
②《發明》上說:“欲仁得仁只是完性分所固有,盡職分所當為,非干譽也,非望報也。干譽者為名,望抱者近利。皆未免涉於貪也,仁者之心何有乎?”《黃氏後案》上說:“立人達人,這是為政者之所欲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這是為政者之所欲也。”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3

2-1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2-2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3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白話〉
2-1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2-2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君子應該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衆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2-3子張又問說:「怎樣能與人恩惠,而自己卻不浪費財政呢?」孔子說:「只要就人民所應獲得的利益,設法幫助他們開發,而使他們獲得實際的利益,這不就是施予人民恩惠,而自己卻並不浪費財政嗎?

〈思惟提綱〉
1. 孔子老師怎麼解釋”惠而不費”?
2. 有哪些政府”惠而不費”的例子呢?
3. 現今企業管理如何運用”惠而不費”?
4. 想想看,自己有運用過”惠而不費”嗎?

〈義理解說〉講師: 夢秋老師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30》: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2.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3.《論語‧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4. 李颙《四書反身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真正有父母斯民之心始能如是。” 
5.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7》…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義理解釋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785天。繼續共學五美四惡。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白話)
子張說:“怎樣做才是給人民好處自己卻不破費呢?”孔子說:“從人民可獲得利益的地方,使他們得到利益,不就是給人民好處自己卻不破費嗎?”
意思是,管理者要制定恰當的政策措施,引導人民自己去獲得利益。

(一) 君子為政第一要務就是惠民,給人以恩惠。
這一點也可用來檢點我們自己。
為政、與人交往,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惠人還是惠己?儒家為政建立在君子人格上的,君子為政第一要想的就是惠民,這本就不容易做到了,光惠還不行,還得惠而不費,這才是一美。這難度就高了。

(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可以”惠而不費”
孔子說過“博施濟眾,堯舜其猶病諸”,一個人要靠給予民眾以好處,幫助人生民過得好生活,堯舜也沒法完全做到。因為正常情況下一惠就容易費。
怎樣又惠又不費?孔子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是順著,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便引導人民去在哪方面獲得利益。換句話說,為政者要制定最好的工具、政策,讓人民從中收獲利益。

(三) “惠而不費”利民在政無費於財的實例
1.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
比如說70年代末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使得眾多海外企業進入中國,也有相當數量的中國企業開闢了海外市場。期間,在沿海地區誕生了深圳、廈門、珠海等一批經濟特區,改變了我國自1949年後,經濟上逐漸對外封閉近30年的情況,讓我們國家經濟得到高速的發展,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0年我國就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就是因為有好的政策。
2.漢高祖約法三章
《史記高祖本紀》上記載:漢高祖劉邦,佔領秦都咸陽之後,首先廢除了秦朝的嚴刑苛法,只保留三條--殺人者死、傷害及盜取財物給予和罪行相應的刑罰,這就是著名的約法三章,這就是寬鬆的政策,讓人民有了休整的機會。這也是“利民在政無費於財”的典型。
3.對盛產水果的偏鄉,加強網路銷售的培訓
如果前面例子太大,我們就講一個小地方,比如一個鄉鎮小山村盛產水果,但訊息閉塞,水果銷售不出去。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如果加強網路銷售知識的培訓,這就不用政府部門撥款,執政者所要做的就是適當給予幫助引導。因為,沒有人不想走上富裕的道路,只要在能得利的地方,放手允許老百姓得利,老百姓就能得利。但是,如果為政者沒有施惠於民的仁心就不會在這些方面想辦法。
4. 今日企業的股權分享制度
今日企業的股權分享制度也是這一原理。管理者通過股權獎勵員工,一方面加強了員工的成就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另一方面,在股市中的資產增值並不需要管理者付出任何代價,員工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卻大大增強;而且員工賺了錢,也會歸功於領導者的大方饋贈。這就是“惠而不費”,也是“利民在政無費於財”的典型。
(三) 儒家有關“為政惠民”的主張
1. 富而後教
《論語》裡面,冉有曾經問過百姓多起來該怎麼做,孔子就明確提出“富而後教”,富民教民這就是一個政策的方向。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社會安定和財產富足了,不僅希望自己富裕,還希望子孫後代都能夠長久安樂。可是財富從哪裡來?執政者手裡也沒有這些財富,就算是有這些東西,也都是來自老百姓的。

2. 為政者藏富於民
《論語》哀公問過孔子的學生-有若,說 :“年饑用不足,費用不足了,該怎麼辦? ”有若說:“恢復到十分之一的稅法。”哀公說:“十分之二的稅都不夠用了,你還教我收十分之一的稅,那怎麼可以? ”有若就說了:“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作為國君得和百姓一起富足起來,這才叫足。百姓不足,怎麼能說我國君足了,就是足呢?百姓不足,那國君就還是不足。
這就說明執政者和百姓之間的利益,並不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係。財政的需要,光靠收稅而不組織人民去創造開源也是不可以的。開源的方法就在於有良好的政策。為政者要從百姓的實際需要出發,制定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政策,讓百姓安心地發展生產,藏富於民才行。

3.為政要有裕人之心
《反身錄》上有一句話:“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真正有父母斯民之心始能如是。”一個為政者如果沒有父母之心、裕人之心,明知道可以利民,也置若罔聞不會去做。所以我們反覆強調說,為政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裕人”之心。

4. 孟子“惠民在政”的政策
孟子曾經對齊宣王說過:“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沒有固定的產業,卻有穩定不變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一般的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就沒有穩定不變的思想。沒有穩定不變的思想,就會胡作非為。等到犯了罪,就用刑法處置他們,這就像是為政者安下羅網來坑害百姓。賢明的君主所規定的百姓的產業,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然後驅而之善,百姓也樂於聽從了。
而現在百姓的產業,上不夠奉養父母,下不夠養活妻兒,好年成還是一年到頭受苦,壞年成還避免不了餓死。百姓連維持生命都怕來不及,哪有空閒去講求禮義呢?
如果大王想行仁政,為什麼不返回到根本上來呢?比如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絲棉襖了。雞、狗、豬等禽畜,不要錯過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畝的田,不要占奪農時,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餓了。
然後,再注意庠序之教,反覆說明孝順父母、敬重兄長的道理,上了年紀的人也不會肩扛頭頂著東西在趕路了。老年人穿上絲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饑不寒,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的,未之有也。
這是孟子提的惠民在政,惠則足以使人。

(四) 現代企業運用互惠的原理
1.《聯盟》
現在有一本書叫《聯盟》,很火。說現在是全民創業的時代,老闆想要終身擁有一個有才能的員工,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員工都想創業,所以公司在招聘的一開始,就一定兼顧員工想創業的利益 —“惠”。協調好員工個人成長的目標和公司發展的目標,一開始招人,就得問你準備幹幾年?打算獲得怎樣的成長?要鼓勵、幫忙每個員工具有創始人的思維。甚至員工離職創業的時候,還要投資他的創業。因為現在社會,你所有認識的人都是資源,有一些企業甚至做離職者聯盟大會,與離職創業的人結成共同體。企業與員工、甚至離職員工更容易結成聯盟。這是共享和互惠的原理。

2.“免費試用”增加銷售是互惠原理
全球知名的說服術與影響力研究權威—羅伯特,他解釋了隱藏在我們順從他人行為背後的6個心理秘密,第一個就是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認為“接受”往往和“償還”是聯繫在一起,你在接受了別人的好意之後,很輕易就會答應一個在沒有接受時一定會拒絕的請求。
比如在商場裡的“免費試用”活動,當我們從一個笑容可掬的小姐手中接受了可以免費品嚐的食物,就不好意思轉身離開,即便對商品不是那麼感興趣,也會買點什麼。“互惠”原理就是這一行為的根源。 “惠則足以使人”,給人以恩惠,對人厚道,人們就會感恩圖報。
(五) 結攝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是孔子為為政者指出的“惠民之法”。
君子為政首先要惠民,對人有足夠的恩惠,才能夠領導人民。
順著百姓所想要的利益制定不同的政策,使他們得到滿足。從這個角度來看為政就真的很美。因為只有身在公門,才有機會制定政策,沒有這樣的位置,也不會有通過制定政策來惠人的機會。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2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白話〉

2-1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2-2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君子應該給群衆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衆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文義〉

(1) 惠而不費:實惠而不浪費財政。
(2) 勞而不怨:辛勤工作而無怨很。
(3) 欲而不貪: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
(4) 泰而不驕: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
(5) 威而不猛: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

〈思惟提綱〉

1. 何謂「五美」?
2. 君子為政五美行相 ? 如何做到 ?
3. 五美的核心?理可以頓悟,如何趣入修的方法?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為政‧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 《孔子家語•入官》
  「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其命矣。」為政要知民性、達民情。
3.《論語‧顏淵‧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 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論語‧顏淵‧14》: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5. 《論語‧陽貨‧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 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6. 蕅益大師說:「要以此五者行於天下,方是仁。不得舍卻天下,而空言存心。」
7. 《論語‧述而‧15》: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 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8. 《中庸.20-1》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9. 《中庸.1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 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10. 《論語‧子路‧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 《孟子‧ 盡心章.32》: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 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 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
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一) 「何謂五美?」
1. 孔子說:「君子給人民好處,自己卻無所耗費;勞動百姓,百姓卻不怨恨;君子表現出欲望,但並不是貪求;神情舒泰,但並不驕傲;態度威嚴卻不兇猛。」
2.孔子說的這五美我們覺得美嗎?
很多人是沒什麼感受的。第一因為我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為政者。
另外,這一章是「繼以帝王之志」,要繼承聖王的志向,在上位的君子的學養。
換句話說對五美有所感受的基礎,是要有家國天下的情懷。
如果我們還一直停留在怎樣對自己的父母不觀過的努力中,是不容易很有感受的。
(二)君子為政, 五美行相 :
1.君子, 惠而不費
儒家的德治,是建立在為政者是君子的人格典範之上。
(1)什麼是君子?
《論語》裡講了大量的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區分: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的思想境界完全和小人相對立。從某個角度說,君子和小人完全是兩種種性的人。
君子德治,就是君子以君子之德化育小民。
如果我們自己心心念念都是自私利己,那就是要被化育的小人,是沒法理解君子要做什麼的。
人生的路有兩條,要麼君子,要麼小人。禮教德治就是人治,就是君子人幫助小人。
堯曰篇武王說「百姓有過在於一人」,小人怎麼會有這樣的擔當呢?
(2)什麼是為政 ?
但孔子也說了什麼是為政,「孝乎?惟孝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在家也是為政,通於家裡的。我們就算不是上位的君子,也總是別人的家人吧
那我有沒有把親人的苦樂擔在肩上?
為他們規劃綢繆?設定具體步驟?一個家長管理家庭第一要做的是什麼?
同樣是要惠,就是給人恩惠,給家人帶來好處,這是第一要做的,也是最基本的,而且光給人恩惠還談不上美,要給人恩惠又不耗費這才算是美。
一般情況下惠就會費,所以找到惠而不費的方法,達到中和之美,這需要智慧;而且,只有為政才有機會惠而不費,有機會制定政策把握方向。
2.勞而不怨
第二,在上位的人,家長也一定要組織人做事,承辦一些公共事務,自己幹也不行,靠大家,能調動大家一起做,這是最基本的能力。
可是勞民就容易受怨恨,這也不美了,因此要做到勞民而民不怨,也需要智慧;
3. 欲而不貪
欲望很可怕,尤其是在上位的人欲望一多,下面的人就遭罪了,
可是為政的君子,欲望就是欲仁,這個欲望一顯現出來,人民就歡喜愛戴他,就是欲而不貪;
4. 泰而不驕
泰是美德,無論是社會國家、還是家庭都需要一個看上去很安泰的、不掙扎焦慮領導人,可是一泰又容易驕傲了;
泰和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兩級是非,泰是德,驕是凶德,因此要牢牢把握住泰而不驕;
5. 威而不猛
同樣的,人民需要有尊嚴威信的領導人,可是一個人具有了威嚴,就容易猛力傷人,因此要做到威而不猛才算是美。
(三) 「尊五美,屏四惡」正反兩面:
1.五美不美的過患:
所以五美是不容易的。正常情況下,
惠就費,勞就怨,有欲就貪,
泰就容易驕,威就容易猛厲傷人。
2.怎樣循著古代聖王、學習運用執兩用中的智慧把這些容易犯的毛病變成美事?
這裡,孔子把一個為政者必需要做的事和那件事會帶來的困難一一對應,進行
中和,講了五美。
3. 「尊五美,屏四惡」正反兩方面談如何利人:
《孔子家語•入官》上說,「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其命矣。」為政要知民性、達民情。
什麼是民情?
就是人人都想要惠,大眾又都容易生怨、人們都喜歡你一心一意對他們好,需要你欲仁。需要你不驕、不猛。更不可以暴虐賊貪。所有人都需要這些。
如果你是一個家長,單位裡的小領導,那麼你的家人、下屬就是想要你做這些,你就要必須要針對這些需要予以滿足。
「尊五美,屏四惡」,就是正反兩方面談如何利人,這都是仁心的體現,是天命的落實。
(四) 五美的核心「欲仁」 :
《論語》裡面有很多章節是關於「問政」的。
 1.子貢問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不得已而去之,不要「兵」和「食」,  
  最後還是要信。
  信什麼?信為政之人有「欲仁」之心。所以為政要「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就是無怨無倦的恒常利他。
2.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哪五者呢?「恭寬信敏慧」,這五個是你有仁心的表現。利他就要在這五點上練。
(1)你得恭,恭則不侮;你得寬,寬則得眾;你必須有信,信則人任焉;你會敏,敏則有功;你一定要施惠,惠則足以使人。
(2)尤其是「敏」,敏是做事敏捷。這個敏,是專指為別人、為社會做事,非常敏捷。有的人為自己做事敏捷,效率很高,但是為別人就拖拉了,這就是自私。
所以敏者未必有仁,但是仁者一定會有敏。一個人只有「敏」才能建立功業。
(3)一般人心裡牽掛多,憂慮多,做起事來就猶猶豫豫。
(4)聖賢君子他們心裡就是一個「欲仁」,不牽掛其他,任何事情一來,提起來就做,把仁行出來。生命的時光就是這麼幾十年,不要一直寄希望於未來、或沉緬於過往。
(5)「敏」就是活在當下。希望不是未來的東西,是你看待此刻的方式。因此,敏於行就是一種態度,活在利他的當下,就在今天、此刻,天命就是民心。
3.蕅益大師說:「要以此五者行於天下,方是仁。不得舍卻天下,而空言存心。」
(1)恭敬、寬厚、誠信、敏捷、恩惠,就是要行這五樣行於天下才是仁。
如果是捨了天下而空言存心,執理廢事,就不是仁了。
即使是心已了達仁的妙義,還是要去力行,這個功夫才是真實的。
(2)仁,人字旁一個二,一個是我,一個是我以外的一切人。
人我合一,天下萬物和其流。就好像你這身體一個部位痛了,其他部位肯定有反應去幫助它。左手被夾傷了,你右手肯定去撫摸它,不會講條件的,因為是一體的。絕不會空言存心。別人有難,你沒感覺就叫不仁,無感就是麻木不仁。
對於生養大恩的父母都沒感覺,就是不仁到極處。
(3)仁的心,就在你的一念之間,欲仁,斯仁至矣。
這是孔門心法,把我們念頭轉過來,不能光想自己,得想天下,這就是仁。
自己就是天下,天下人就是自己,與天下合一,所以武王說「百姓有過在於一人」,這就是仁。所以「欲仁」是五美的核心。
(五)總結 :  
1.理可以頓悟,事需要漸修。
(1)漸修的方法,就是做恭、寬、信、敏、惠這五事,在為政環境中練習。否則只是在理上通,事上不做,仁就變成鏡中花、水中月,不真實的。不真實還誤以為自己達到境界了,那就更麻煩了。
(2)孔子說過「曲躬而枕之,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是一個人的樂處,而「五美」則是為政之樂、眾中之樂,不在人事中歷練很難感受這樣的人際之美。
(3)儒家的仁心是要求實踐的,不能長期停留在思辨的層次,可觀念一落實到生活中便必然會因種種主觀、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發生變化。一個自我修養不夠的為政者,自然是不會有善政的。
2.總體來說 五美 :
(1)「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是君子處民的原則,這是必然要有仁德之心為基礎才能做好的政治要領。
(2)「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和威而不猛」,這是為政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外在表現。
(3)「五美」包含著君子對民眾和對自我兩方面要求。
其中「欲而不貪」是五美的基礎和前提。君子最本質的還是要立於欲而不貪--欲仁,這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具備為政資格的根本素質。
「泰」和「威」是君子為政表現出的儀態之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現,優雅得體恰當有中和之美。所以「欲而不貪」居於五美之中。
3.五美的落實最終靠的還是人。
君子《中庸》上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全靠人來傳承,做出來。
4.政治要處理的重要挑戰,就是解決社會稀少資源的分配問題。
世界上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儒家的理論是:
社會資源與權力分配,是有德者方可居其位,這是將資源稀少帶來的衝突化解於道德上。「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這是中國人建立在信任關係上的秩序。
5.以「德行」的高低來衡量一個人在社會上應居的位置、及社會資源的擁有,相應的權力關係的運作,幾乎全部依賴道德規範的內在約束。
6.因此,內聖外王的王道政治就建立在為政之人有君子的人格。對於儒者而言,為政者的第一要素在於要建立起道德典範,從而使上行下效,故而主張「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

論語 堯曰二十 第2章-1

2-1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白話>
2-1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思惟提綱>
1. 我有覺得五美很美嗎? 四惡很惡嗎?
2. 本章「尊五美,屏四惡」與第一章的相關性為何?
3. 「允執其中」是儒門心法,何謂「中」? 你的「中」?
4. 為何要「尊五美屏四惡」?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尚書.洪範》:「遵王之義,遵王之道、尊王之路也。」
2. 《書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3. 《孟子.盡心章句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 《左傳》:「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5. 《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6. 《論語.堯曰.1》:「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7. 《論語.堯曰.1》:「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二、重點摘記
(恭誦〈堯曰篇〉第2章 )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消文)
子張請教孔子怎樣才能做好政治?孔子說要遵從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行,就可以從事政治了。

子張問:「何為五美?」孔子說:「施惠於民自己卻不耗費財力;勞動百姓卻不招來怨恨;表現欲望但並不是貪求;心中舒泰但不驕傲;態度威嚴卻不兇猛。

子張說:什麼是施惠於民自己卻不耗費呢?孔子說:你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便引導他們在哪方面去得利,這不就是給予了別人自己沒有破費嗎?選擇適合勞動的情況去勞動百姓,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的所欲就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機會,還貪求什麼呢?一個在上位的君子,不論面對人多人少、勢力大小,君子對他們一律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而不驕嗎?一個在上位的君子,衣冠整肅、瞻視尊嚴,別人見了他就生起敬畏之心,這不就是威而不猛嗎?」 

子張問:「什麼是四惡?」 孔子說:「不事先教導人,犯罪就殺,就叫虐。不事先提出警告,到時卻忽然要看到成效,這叫暴。下了命令,不曾鄭重叮嚀,到了期限、又不通融,就是有意陷害人,叫作賊。同樣是要給人的,但在出手之際,多所吝惜,就有失在上位者的體制,像是經管庫房的有司了。」
按照背誦進度,這一章分為8天共學。

(一)我有覺得五美很美嗎? 四惡很惡嗎?
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聽完了這一篇的消文,孔子說的這五美我們覺得美嗎?四惡有讓我們覺得惡嗎?我想大部分人於此處的美惡不太有感、於聖人之言不太容易感通。

(二)本章內涵很深刻,承接上一章堯曰
1.堯曰講的東方思想的最高原則、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內聖外王。
2.南懷瑾老先生說:堯曰記載了上古歷史的資料,和前面十九篇完全不同,實際上是表示孔子的思想,延續中國上古的傳統文化,和堯舜禹湯文武一脈相承的。
3.這裡(第二章)的屏,屏除的意思;尊,循也,「遵王之義,遵王之道、尊王之路也。」(《尚書.洪範》)和上古文化一脈相承的。

(三)〈堯曰篇〉三章的重要意涵及宗旨
1. 堯曰篇講到四個字叫「天之曆數」,中國古代聖王把治理天下視為得自天命,叫「曆數」,天是什麼?指一種必然的因果規律,和「自然法則」差不多,是所有人必須服從的法則,是人與萬物的終極裁判。
2. 從為政的角度來看天命的具體化就是民意。
《書經》上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上天所看到的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聽到的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聽到的,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古代聖王對民意的思考,已超越了國家、君位,上升到天的終極意義。3.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民意、民心、民需就是這個世間的中心,解決人的需要,就是代表了天意在人間的落實。儒家教育君子用仁德之心與天地相合,化育萬物,這是人天和一。世間的中心就是幫助萬民。
4.《左傳》說:「民,神之主也」,在這個基礎上,在上位的君子要知命、知禮、知言。這是論語最後一章。
5. 堯曰這一篇,第一章講帝王之道,允執其中;第二章君子怎麼在利人的事業中實踐、體會中和之美;第三章最後落實到君子個人的學修,也回應《論語》第一篇學而。

(四)上位君子的任務及德治
總體來說在上位的君子的任務就是重視民意、順著民情「養民教民」,管理者必須做到「四方之政行、天下之民心歸,所重民食喪祭、所行恭寬信敏慧。最後一個字很重要「公」公則說。無偏私,王者所行之道、用其中於民,這是儒家德治。

(五)「允執其中」是儒門心法,格局越大才能平衡出更大的中
1. 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允執其中」,這是儒門心法。中國文化用一個字來解釋就是中。
2. 從個人來說中和的範疇是性情,性形而上謂之道,道寂然不動靜而不偏不倚的中,情,形而下謂之氣質,動而無過不及的要和。一個人,欲正情和則善,欲濫情戾則惡。欲「仁」就正,「泰而不驕」就是情和,欲貪就是欲濫,驕暴猛都是情戾是惡的。
3. 執政之道的中要怎樣算?
比如一杆秤握住了中心,兩邊就是平衡的,把握住中,就天下太平,就是公則說,大家都高興。不平則鳴,就出問題了。
4. 可是我們以為的中是參照的,比如一個點是桌子的中心,在屋子裡看就不是中心了,可能偏左或偏右。屋子的中心也不一定是天下的中心。
5. 所以執兩用中的本領依靠格局心胸。格局越大,心裡裝的人越多,才能平衡出更大範圍的中。儒家的情懷就是天下、釋迦的情懷就是六道。在各自的範圍裡平衡。
6. 所以問題是,從你個人角度看公平的事,從團隊發展的角度來看就不公平了。從妻子角度看是中的事,從一整個家庭來看也不一定是中。我們的中在哪裡?端看我們個人胸懷格局如何。因此,一個人的情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究竟懷揣了多少人的安樂?在你的天下到底有幾個人?
7. 如果沒法走出自我的世界,沒有辦法懷揣一顆惠益他人的心,儒家文化仁德的邊兒,我們都是沒摸到的。

(六)結合心續、自我省思
1. 如果還突破不了「觀父母的過失」,那條件是差了!
(1)我們一直強調的孝悌之心是仁之根,是做人的根本,是人和畜牲的差別,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廣,家國天下圓滿了就是仁。
(2)可惜的是我們很多從事儒家文化推廣的人卻一直在這個地方打轉,一直在問,怎麼才能不觀父母的過失?這都突破不了,條件就有點差了。
(3)在《孝經》裡天子諸侯士庶人,最底層的沒文化的庶人也知道因天地之利以事父母。到了士讀書人就是志於道了,所以孝是人畜之別。

2. 投入利他事業,歷練允執其中,否則連儒家文化的邊都摸不到!
個人讀到這非常慚愧,自己總是覺得自己努力學好了就好,讀到這才發現,如果不全力以赴投入到人群中做利他的事業、在人事中歷練允執其中,其實連儒家文化的邊都摸不到。

3. 我有這樣的胸懷和擔當嗎?「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堯曰篇有兩句話:「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過,在予一人。」這是怎樣的胸懷和擔當啊。一般我們帶小孩子出門,孩子在外面犯錯家長丟了臉,家長總會故意當著別人面說一句:「早就和你說多少次了,不可以這樣做,你還是犯」。心理學家指出,這實際是家長逃避責任。意思是跟大家彙報說:「我教過了,是孩子不聽話。」我們看,摸摸良心,自己孩子的過失都不願擔在肩上。

4.自己修養好,還要對天下有擔當,先滿足現實需要,再提升德業,目標「尊五美屏四惡」
孔子的學問不是知識文字,是要做人做事,在人倫中實踐、自己修養好還不算,一定要有對天下的擔當,這才是儒家,這是君子為政。因此必須先滿足,在你的天下裡你的人民的現實需要,安居樂業,然後進一步提升人,進德修業。「五美四惡」,就是針對這個目標而來。沒有這個目標的人,聽起來就無感。

(七) 「尊五美屏四惡」的政治理念和方略,其中心就是關注人、利益人。
1. 什麼是為政?不是做大官,居高位,這是外相,為政的內涵就是要幫助人、利益人。
因此,子張問為政,跟之前子張問學干祿孔子給的答案是完全不一樣。因為為政和學干祿完全是不一樣的用心和情懷。因此,胸懷格局很小,只顧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家國天下的人,對儒家的學問也是沒法深刻體會。儒家從事政治活動目的就是造福他人、利益他人,個人的仁德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增廣、達到中和之美,忽略這個就不是儒家。
2. 承接著上古帝王之道, 「五美四惡」的政治理念和方略,全部中心就是關注人、關注怎麼利人。在利人過程當中執兩用中,以期達到「四方之政行,民心歸」的中和之美。這裡面飽含著震撼人心的家國天下的情懷。

(八)總攝
1.「尊五美,屏四惡」是為政的當遵行和當避免
總體來說「尊五美,屏四惡」是為政當遵行和當避免的兩個方面。
五美是從政者的正面的表現,四惡是為政者的負面表現,有取有捨,有抓有棄。
2.「尊五美,屏四惡」是孔子治國思想的總綱、為政的高度。
「尊五美,屏四惡」是孔子治國理政的思想總綱。尹氏曰:「告問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備者也。」前面孔子講為政很多了,可是沒有像這一次這麼完備的,「故記之以繼帝王之志」所以要記下來,要繼承古代聖王的志向,「則夫子之為政可知也」所以我們就知道夫子的為政是怎樣一個高度。

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4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白話>
1-4 周朝受天賜予天下,使真正善良的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武王接著說:「商紂王雖有至親,都不如我周 得到諸多的仁人
    共同來輔佐天下。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文義>
1.「周有大賚」的「賚」是給予的意思。
2.「雖有周親」的「周」是至親的意思,指的是商紂王雖然有至親,
    但是都不如我周朝 得到諸多的仁人。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2. 為政之道的關鍵,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是什麼?
3. 所謂的中庸之道是什麼內涵呢?《中庸》裡面關鍵的心法為何?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1分15秒
第1-4 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1-4「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第1-1章~ 第1-4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1-1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1-2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1-3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1-4「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孟子‧離婁章句下‧19》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音ㄐㄧ,微)希(少),
            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
    譯文: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
           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人獸不同之處的可貴,往往把它(仁義)拋棄了,
           只有君子知道它(仁義)的可貴而保存著。」 
3.《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複習《論語‧堯曰篇‧1》前半段的進度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這一段闡釋的是堯舜禪讓時昭告天下的誓詞,也就是治國的宣言。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一段是商湯得天下時昭告天下的誓詞,突顯〜得天下戰戰兢兢的態度。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今天這一段是周武王靠仁人得天下,表達民本的立場。
接著後兩天,是孔子根據上面帝王誥辭做一個為政之道的總評,
仍然是根據民本,以民為本的這樣的原則。
<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7分4秒
一. 引用經文
1.《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孟子‧離婁章句下‧19》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音ㄐㄧ,微)希(少),
            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
    譯文: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
           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人獸不同之處的可貴,往往把它(仁義)拋棄了,
           只有君子知道它(仁義)的可貴而保存著。」 
3.《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
作者孔伋(子思)。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
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2. 為政之道的關鍵,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是什麼?
3. 所謂的中庸之道是什麼內涵呢?《中庸》裡面關鍵的心法為何?

二. 重點摘記        張崑將 老師      7分4秒 
各位有心傳承聖賢志業的夥伴們。大家早!
我們今天接續《堯曰篇》的第一章,今天我是第三次錄製,
前面都在講翻譯,還有特別針對堯舜禪讓政治做了一個簡單的說明。
今天 我們把這一章的義理重點全部說明。

(一) 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 
1.我今天要對《堯曰篇》的第一章要提煉的第一個重點是〜
 有關於這一章是在講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
 這個也是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它的關鍵就是在於中庸之道。
2.我們從允執其中這四個字,它是源自帝堯禪讓給舜,舜帝再傳位給大禹,
  它涉及一個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
3.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儒門的十六字心法,也就是“允執其中”。
  大概你就會體會到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因為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掌握到這個心法,
  或者是說在於發心的動機,是不是具備清淨的意樂。
4.我們從“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到“湯誥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到周武王得天下,仍然還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堪稱一脈相承。
5.禪讓也罷,革命也好,如果沒有那個清淨的發心動機〜
  不是為了利益天下百姓,王朝跟事業都會瞬間消失,不能永續經營。
  所以我們今天在介紹這十六字心法,是有因為出自於這個堯帝
  禪讓給舜的誥書裡面提到“允執其中”這四個字。

(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1.“允執其中”這四個字的原典出自於古文《尚書·大禹謨》,
十六字的全文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意思是說:人心是最危險的,道心呢是最隱微的,
            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呢,我們只有很精進又很專一
            的執守這個中道,很純淨的去執守這個中道,
            這十六字心法裡面是這個意思。
4. 所以這十六字心法,其實是宋代的理學家把這十六字心法闡釋成〜
 道統傳承的一個關鍵,所以為什麼它的重要處也就在這裡。
3.那為什麼叫十六字心法呢?
  因為他點出了人心〜其實人心欲望很多,所以為什麼是危險的。
  而我們要追尋的是道心,但是這個道心又非常的隱微、隱晦,
  又很微細、微妙,道心都只是在很精微的幾處,
“幾”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的幾,
 也就是根機或者時機的機,不容易察覺,我們能夠察覺都是我們的人心,
 但是我們的人心又都是來自於人欲,就是欲望,所以我們只有透過
 不斷的精勤且專一的用功於此,這個心方能掌握那個所謂的中庸之道。

(三) 什麼是中庸之道   
 1.《中庸》裡面很關鍵的心法,在第一章就點出: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這當然是一個境界,我們起心動念就是跟著外境而引發所謂的七情,
   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起心動念就會有情緒,
   但這裡的心法功夫要我們在未發的時候處於一個中正的狀態。
 3.中正的狀態就是沒有對錯、善惡相對的偏見之分,即使我們在已發的
  動念的過程當中也都要中節,發揮到恰到好處,這個叫做“和”。
  換言之,也就是說你不能情緒有時高、有時低,
  有人捧你,你就心生驕慢,有人罵你,你就發怒火。
 4.特別是皇帝或身居高位的人,你的起心動念都影響著全國的老百姓,
   因為起心動念會影響政治上或戰爭上的決策,
   這個決策又影響全國的老百姓,你說要不要戰戰兢兢啊?
 5.面對任何的外境,如果心不清淨,所做的決策都會偏離中道,失去正軌。
   我們可以說古代聖王、公天下的禪讓聖王,如堯舜或者是大禹等,
   這個都是有達到這種中庸之道的聖王。
 6.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的中和之道,它的效果能夠達到什麼程度呢?
   就是達到所謂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以達到中和的境界,
   就是天地都是這個能夠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面,
   而萬物呢也都能夠滋生長養,欣欣向榮。

(四) 結語   
 所以你看“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是如此的深邃,如此的隱微,
 儒門心法功夫都在這十六字當中。
 從治國的天子,到我們一般的百姓,
 都需要這種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的心法功夫。

 以上我是講第一個義理思維。

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6

1-1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1-2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
簡在帝心!
1-3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1-4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1-5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
之民歸心焉。

1-6 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一、白話翻譯:
 
1-1 聖王堯帝說:「真是好啊!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你要誠心的把握中庸之道。如果天下都很困窮,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聖王舜帝也用這樣的堯所告訴他的這樣來告誡禹。
1-2 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卑微的我,僅用黑公牛來祭祀你,向你禱告。夏朝最後一位天子桀,他是無道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天下的賢人都是上帝之臣,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
1-3 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的身上。」
1-4 周朝受天賜予天下,使真正善良的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武王接著說:「商紂王雖有至親,都不如我周得到諸多的仁人共同來輔佐天下。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1-5 孔子說:「謹慎的審定計量,周密地制定法度,改正官制或廢除不合理的官制。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行於四方。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1-6 掌權者應該重視人民、糧食、喪葬跟祭祀四種事情。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誠信就能使人民幸福,勤勉就能取得政績,公正就能使人民歡悅。」
 

二、讀誦進度:
 略!

 
三、思惟提綱:
 
①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關鍵在於什麼?

② 中華文化傳統的兩大倫理車軌是什麼?

③ 本章好像只是講給天子或者政治人物聽的,跟我有關係嗎?
 
 
四、義理解說:
 
講師:張崑將 老師 06’57”
 
1、引用經文及補充:
 
◎ 《孟子 • 盡心章句下 • 14》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 《論語 • 學而 • 0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中庸 • 31》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2、複習:
 
重點一 - 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中庸之道):
 
① 這一章是在講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這個也是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它的關鍵就是在於中庸之道。
 
② 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是最危險的,道心呢是最隱微的,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呢,我們只有很精進又很專一的執守這個中道,很純淨的去執守這個中道。
 
③ 什麼是中庸之道:

- 我們起心動念就是跟著外境而引發所謂的七情,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起心動念就會有情緒,但這裡的心法功夫要我們在未發的時候處於一個中正的狀態。中正的狀態就是沒有對錯、善惡相對的偏見之分,即使我們在已發的動念的過程當中也都要中節,發揮到恰到好處,這個叫做「和」。

- 面對任何的外境,如果心不清淨,所做的決策都會偏離中道,失去正軌。我們可以說古代聖王、公天下的禪讓聖王,如堯舜或者是大禹等,這個都是有達到這種中庸之道的聖王。

- 中和之道能夠達到的程度:就是天地都是這個能夠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面,而萬物呢也都能夠滋生長養,欣欣向榮。
 
④ 「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是如此的深邃,如此的隱微,儒門心法功夫都在這十六字當中。從治國的天子,到我們一般的百姓,都需要這種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的心法功夫。
 
重點二 - 闡述了「順天則興,逆天則亡;順天你得,逆天你不得」的因果道理:
 
① 天地之間的運行有它的因果道理,天看起來雖然不說話,但是從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來看,天不正是用這種運行法則在說話嗎?
 
② 古人非常的敬天、畏天,因為聖人之言也都只是根據天命而來。因此一個帝王或者朝代的興衰,都與這個上位者有沒有依循著天道運行的法則行事,是息息相關的。
 
③ 這個運行法則放到人的身上,上天並不直接向人說話,但是會以民心來展現,上天所看的來自於我們,就是我們老百姓所看見的;上天所聽的,也是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聽的,所以天的視聽,天在看、天在聽,都是透過老百姓的看跟聽來展現出來。
 
④ 中國聖賢將民本和天命結合在一起的政治論,放在世界古代史的脈絡上,算是很早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是排除神權政治,走向理性化、人文化的精神,這個是它的特色之一。
 
⑤ 天命跟民本之間凸顯其因果道理,得到天下民心或者失去天下民心是因,帝王地位能否永續則是果。就如同天道運行法則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它的因果迴圈的道理,由此強調仁政思想的重要。
 
⑥ 天道運行法則是以仁義道德的仁心為核心,萬物生長與消滅都是靠著天地,而唯有仁心才能夠永續生存下去。天地會長養一切的東西,那就像仁心才能夠長養一切東西。所以作為帝王或者天子的,就是將仁心傳達給百姓,百姓也依著天道的仁心而生存或者生長,天子只是作為一個傳遞者的角色,傳遞著仁心的角色,如果這個傳遞者失去功能,也就天命法則失去秩序,因此就有被推翻的可能,這就是中國聖賢的民本政治的理論根據。
 
3、重點摘記:
 
(一)重點三 - 本章闡發民本政治的要旨:
 
再來我們最後闡發的第三個重點是,《堯曰篇》這一章它闡發的民本政治的要旨,以後並得到孟子的繼承,發揚民本政治思想論。
 
我們知道從這一章裡面,從堯舜詔誥的「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到商湯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再到周武王的「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再再的都顯現天子在位都必須以民為本的立場,因為天命反映在民心,民心相背也反映著天命,故天子地位的鞏固與衰亡,都依憑於人民百姓過的好不好。以後孟子更所謂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揭示出中國政治核心思想中的民本論思想。
 
所以朱熹在註解這一章的時候,他特別說國君有罪不是老百姓所導致,人民有罪實在是國君所為。所以可以看到厚以責己,薄以責人。就是說,必需要責備自己要很嚴厲,但是責備別人就要很寬鬆。所以這是表達從禪讓到革命時代,更讓當政者必須要更加警惕,更加戰戰兢兢,對於天命在仁心,也就使天下之民歸心,要照顧好人民,否則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推翻的可能。
 
(二)重點四 - 孔子為後王陳述「利民心」的立法原則:
 
最後第四個重點,我想在這邊提煉孔子最後面所說,是在為後王陳述一個立法的原則——就是在於利民心,換言之,其意就是民本論。所以孔子後面所說的這些事情,依然是扣緊在民本論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建立原則,目的都是在使天下之民歸心,表達公天下而不是私天下的仁政基礎。
 
所以我們來看。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我們一一的來分析這幾段,我們把他來分三段:
 
第一個,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這是有關於建立良善的政治制度,通行天下,利益到所有的人民身上。
 
第二個,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這指的是國家在初建的時候,戰爭剛結束,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呢,必須要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這些措施都相當重要,也是讓天下百姓安心的措施。
 
第三個,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這裡呢,就是將民、食、喪、祭這四件事情做到完備。關於這個「民」就是指的是民政,也就是說「五教」。「五教」的意思就是五倫之教,就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朋友有信、兄弟有愛,這五倫之教,民、食、喪、祭四件事情把它做到完備,則民心向背一定歸於執政者。這四件事情其實已經包括了從出生到死亡,執政者做好,執政者就是要做好這四件事情。所以民、食兩件事情,是關於生的事情,是以民為主,是於五教人倫之道,讓大家都能夠吃飽,安居樂業。喪、祭兩事,是關於死亡的事情,是讓大家、讓老百姓都能夠慎終追遠祖先之德,抱持感恩的心,所謂民德也就越來越淳厚——民德歸厚矣,就是這個意思。
 
(三)本章收攝 - 民本論是建立在仁心與孝心的實踐:
 
以上《堯曰篇》第一章可以說是作為《論語》的一個總結,以公天下之心來治理天下百姓,表達民本論的立場,也就是表達天子或者是國家領導人要以民心為依歸,而不是以私天下或者家天下的產業或權利心態治理國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關鍵還在於那位領導者有沒有一顆處處代人著想的仁心。
 
但要成為治理天下的領導人,具有代人著想的仁心,還是得從孝道這個根本做起,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就是我們從堯禪讓給舜帝的用心中看出很奧妙的地方。換言之,天底下應該沒有像舜帝的童年這樣的不幸,生在一個要殺害自己的親人家庭,但是偉大的舜帝不怨天、不尤人,而且還終身慕父母,終身思念著父母。舜帝的大孝行為其實告訴我們,仁心是從孝悌開始做起的,這也是奠定了中華文化傳統的兩大倫理車軌「一個是仁,一個是孝」。民本論就是建立在這兩大倫理的內涵上面,仁心與孝心的實踐,可以說是從天子到庶民都是一樣。
 
所以大家讀了《堯曰》這一章,不要覺得只是講給天子或者政治人物的,跟我沒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都是從自己的本心有關,都是與自己的本心有關。
 
以上的解說,跟大家共勉。

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5

1-5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白話〉
1-5 孔子說:「謹慎的審定計量,周密地制定法度,改正官制或廢除不合理的官制。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行於四方。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文義>
1. 謹權量:謹是整頓,權是稱錘,量是斗斛。謹慎的審定計量。
2. 審法度:審是細察。法度,指禮樂制度等。周密地制定法度。
3. 修廢官:改正官制或廢除不合理的官制。
4. 興滅國:復興滅絕的國家。
5. 繼絕世:承繼斷絕的世族。
6. 舉逸民:提拔被埋沒的人才。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要如何做,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2. 為何說得民心就可以得天下?民本仁政方能永續王位?

複習《論語‧堯曰篇‧1~4》前段的進度 
1-1.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聖王堯帝說:「真是好啊!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你要誠心的把握中庸之道。如果天下都很困窮,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聖王舜帝也用這樣的堯所告訴他的這樣來告誡禹。
(這一段闡釋的是堯舜禪讓時昭告天下的誓詞,也就是治國的宣言。)
1-2~3.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卑微的我,僅用黑公牛來祭祀你,向你禱告。夏朝最後一位天子桀,他是無道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天下的賢人都是上帝之臣,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
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的身上。」
(這一段是商湯得天下時昭告天下的誓詞,突顯〜得天下戰戰兢兢的態度。)
1-4.「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周朝受天賜予天下,使真正善良的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武王接著說:「商紂王雖有至親,都不如我周得到諸多的仁人共同來輔佐天下。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這一段是周武王靠仁人得天下,表達民本的立場。)
1-5.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孔子說:「謹慎的審定計量,周密地制定法度,改正官制或廢除不合理的官制。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行於四方。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這一段是孔子根據上面帝王誥辭做一個為政如何讓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接著明天,是孔子根據上面帝王誥辭做一個為政之道的總評,
仍然是根據民本,以民為本的這樣的原則。
 

<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3分42秒
一. 引用經文
1. 《論語•陽貨•17》: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說:「我想從此不再說話了!」子貢聽了疑問道:「老師如果不再說話,那我們這些學生能依據什麼來遵行呢?」孔子回答說:「天什麼時候說過話呢?但四季運轉,寒暑循環有序,百物應時化育,生生不息;天又何嘗說過什麼話呢?」
2. 《論語•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居敬務理有三件應當敬畏的事:敬畏上天賦予人類萬物的明德正理,敬畏當世道德崇高的賢人,敬畏古代聖人留下的言論教化。小人務私逐欲不了解上天所賦予的正理,因而無所畏懼,輕慢當世的賢者,輕侮古聖人的言論教化。」
4. 《尚書•泰誓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意思是上天所見來自我們老百姓的所見,上天所聽來自我們老百姓的所聽,天意通過老百姓在顯現。如果不修德政,貪得無厭,弄的人人唾罵,已經是逆天而行了,不知反省自身的過錯,反而以為祭祀豐厚點、虔誠點,上天就會保佑他不敗亡,這怎麼可能呢?
5.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快樂。
   盡力按恕   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二、重點摘記
(一)“順天則興,逆天則亡;順天你得,逆天你不得”的因果道理
1. 第二個我們要提煉的重點是,《堯曰篇》的第一章,也闡述了“順天則興,逆天則亡;順天你得,逆天你不得”的因果道理。
2. 換言之,這一章,我們知道天地之間的運行有它的因果道理,所謂《論語•陽貨•17》“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看起來雖然不說話,但你看看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不正是天用這種運行法則在說話嗎?
3.所以古人非常的敬天、畏天,因此孔子會說《論語•季氏•8》“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那為何要畏聖人之言呢?因為聖人之言也都只是根據天命而來。因此一個帝王或者朝代的興衰,都與這個上位者有沒有依循著天道運行的法則行事,是息息相關的。
4.而這個運行法則放到人的身上,上天並不直接向人說話,但是會以民心來展現,所以《尚書•泰誓篇》也就是武王的伐紂的誓師篇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換言之,上天所看的來自於我們,就是我們老百姓所看見的;上天所聽的,也是來自於我們老百姓所聽的,所以天的視聽,天在看、天在聽,都是透過老百姓的看跟聽來展現出來。
5. 中國聖賢將民本和天命結合在一起的政治論,放在世界古代史的脈絡上,算是很早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是排除神權政治,走向理性化、人文化的精神,這個是它的特色之一。

(二) 得民心得天下,民本仁政方能永續王位
1. 另外,這種天命跟民本之間凸顯其因果道理,得到天下民心或者失去天下民心是因,帝王地位能否永續則是果。
2. 就如同天道運行法則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它的因果迴圈的道理,由此強調仁政思想的重要。
3. 因為這個天道運行法則是以仁心,仁義道德的仁心為核心,萬物生長與消滅都是靠著天地,而唯有仁心才能夠永續生存下去。天地會長養一切的東西,那就像仁心才能夠長養一切東西一樣,所以為什麼說仁心才能夠永續生存下去。
4.古人講天人合一,用什麼來合一呢?就是用仁心來合一。所以孟子講“萬物皆備於我”,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後來王陽明,明代的大儒王陽明,又從這裡去講“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5. 所以作為帝王或者天子的,就是將仁心傳達給百姓,百姓也依著天道的仁心而生存或者生長,天子只是作為一個傳遞者的角色,傳遞著仁心的角色,如果這個傳遞者失去功能,也就天命法則失去秩序,因此就有被推翻的可能,這就是中國聖賢的民本政治的理論根據。

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3

1-3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白話〉
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身上。
〈文義〉  
1. 朕躬:我自身。朕即「我」。按古尊卑均稱朕,至秦始皇始為天子獨用,以迄清代。
2. 無以萬方:與天下的百姓無關。萬方,百姓。
〈思維提綱〉
1.聽聞昨晚舜帝的不可思議的孝行,您有何感想?
2. 讀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您對這樣的領導者,又有何感想?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中庸•十七舜其大孝》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2. 唐(堯)----虞(舜)----夏(禹)----商(湯)

二、重點摘記  
(一) 複習
1. 前言
這一章從古代堯、舜、禹禪讓,以及湯武革命得天下不同的制度,因為得天下,他們宣佈了這個誥書,也就是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治國宣言。文句在現今的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都沒有記載,所以引起注解家的許多爭議。今天是以朱熹的注解為主。
2. 第一段,闡釋的是堯舜禪讓時昭告天下的誓詞。
堯日:「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3. 第二段是論商湯得天下時昭告天下的誓詞
日:「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4.特別介紹:舜帝「終身慕父母」的大孝
(1)《孟子•萬章上篇》「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人在年幼的時候,總是愛慕著父母;可是到了懂得喜歡女子的年紀,就愛慕年輕漂亮的姑娘;那有了妻子以後呢,便愛慕妻子;有了官職做的話就愛慕君王,那如果得不到君王的賞識,就內心非常的焦急,焦急得發熱。不過最孝順的人,卻是終身都愛慕著父母,到了50歲還愛慕父母的,我在偉大的聖王舜帝身上見到了。」) 
(2)孟子要強調的是「大孝終身慕父母」是最可貴的,也是最情真意切的。要做到終生慕父母的人非常的難,但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他的愛慕一定是從一而終,而且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3) 第一個不可思議的是,天底下竟然有要殺害自己子女的父親。第二個不可思議的是,作為被虐待的人子舜帝,竟然還終身慕父母,更還以無法解除父母的憂愁,以及以得不到父母的順心為自己的憂慮。
(二)引《論語•泰伯篇》介紹禹
1. 以上我們講了舜帝的功德,為什麼他能夠得到繼天子之位。大禹,我想在《論語 •泰伯篇》裡面大家學過了,也許在這裡我們也複習一下。
2. 《論語•泰伯篇》裡面這樣記載禹的德性。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白話的翻譯:
孔子說: 「 哎呀!這個大禹呀,實在是無可挑剔,他自己粗茶淡飯,而祭祀鬼神的祭品卻是很豐盛;自己衣服很樸素,但是祭服卻是很華美;自己住的宮殿非常的簡陋,但是他卻盡力興修水利溝洫,這個大禹啊,實在是無可挑剔。」
3. 我們知道大禹治水將水患平息,這在古代是一個不得了的大事,即使在今天要把長江跟黃河的水患治理好,這也是不得了的大事。因為我們可以說至少在三十年前,幾乎長江跟黃河都會有水患,直到這幾十年來才沒有所謂的長江跟黃河的水患。
4. 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在古代裡面,把水患平息不知道利益多少百姓。水患關鍵在於疏通水道河流。所以各位要知道,河流、溝渠、水道,這些是攸關百姓農業耕種的成敗,百姓能否吃飽,關鍵也在於河水、溝渠、水道是否良善。
5. 大禹一生當中住的非常的簡陋,應該都是出去出巡為百姓解決苦難的問題, “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大家應該也都聽過,所以大禹因為這樣的賢能讓大家推薦給了舜帝,那舜帝也將天子的位子禪讓給他。
6. 所以《史記 •夏本紀》裡面特別這樣講,說舜帝推薦大禹給這個天,推薦完了以後呢,再 17年觀察大禹是不是勝任。所以, 17年之後舜帝駕崩,大禹順利的繼承了天子之位。
(三) 小結 
1. 以上是有關於禪讓的公天下精神,讓大家都對《堯曰篇》這一篇禪讓的誥文有更多的了解。
2. 誥文我再念一遍,堯曰: 「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也就是說,這個誥文的重點是堯告訴要繼任的舜:念茲在茲就在百姓身上,必須要執取中庸之道,否則天給你的祿命也會拿回去,可不慎哉,在上面的天子地位的人都要如此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