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白話>
孔子說:「不知道命,就成不了君子。不知道禮法,就不能立身處世。不知辨別人言的是非,就不能辨別人的邪正。」
<文義>
1. 不知命: 不知信奉天命, 「命」;由於它是天所賦予的,所以叫「天命」
2. 不知禮: 不知法禮
3. 無以立: 不能立足於社會
4. 不知言: 不知辨別人言的是非
5. 無以知人: 不能知人的善惡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君子要具有那三個「知」?
2. 如果不知命,會怎樣?為何?
3. 如果不知禮,會怎樣?為何?
4. 如果不知言,會怎樣?為何?
5. 總結我的學習,我知命知禮知言嗎?
〈義理解說〉 講師 趙軍 老師 6’51”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北宋大儒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 《中庸•21》「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3. 《中庸•22》「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4. 《論語•為政•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論語•為政•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6.《論語•述而•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7.《論語•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8. 《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9. 《孟子》:「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10.《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11.《尚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12.《左傳》:「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堯曰》篇的第三章,這也是整部《論語》的最後一章。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一)前言
這一篇的前兩章,講的都是治國、平天下的總則,這最後一章又回到君子個人,談到所謂的“三知”。其實,君子的修身之法與外治之法,是一體兩面的。
(二) 第一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1.不知道命,就成不了君子;反過來也可以說——君子必須知命。
命指什麼呢?
一般來說,對命有多種解讀,如使命、天命、宿命等等,此處指的是前兩者。
2.首先來說“知使命”
君子是為天下蒼生而修聖賢之道,所以君子都是有使命感的。北宋大儒張載說過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就是儒者的使命。如果沒有這種使命感,只為個人,或者只為小圈子活著,就是再勤奮,也稱不上君子。
3.在儒者看來,既生而為人,就應該盡人之性——把人的能力、作用發揮到極致。而擔負這些使命,正是“盡人之性”的最高境界。
4.可是,要完成這些使命,就必須按規律辦事,不能想當然,更不能亂來。這就說到“知天命”。
5.那麼,天命是指某個能主宰世界的神的意志嗎?從孔子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並不認為有這樣的主宰,而是認為世界是按照某種規律演化的,只要掌握這個規律,就可以預知事物的發展。例如,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為政》)孔子說不僅可以知十世,甚至可以知百世。這是就世道演化而言,有其天命。
6.若就個人而論,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易》中講了很多吉凶消長、進退存亡的規律,依之而行,則“利有攸往”。可見孔子認為,大到社稷興衰,小到個人禍福,其運勢都有規律可循,人是可以主動運用這個規律,來改變和創造命運的。
7.如孔子教子張曰:“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
《中庸》亦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孟子》亦云:“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尚書》中云: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又如《左傳》中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8.總結起來:這個規律揭示的就是——行為善惡與苦樂升沉之間的關係;它支配一切,所以它的權威最大;而在天地之間,以天最大,所以將這個規律稱為天命。君子要安身立命,自行化他,就不能不知道這個規律。所以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9.善惡主要是看內心,善惡的分水嶺在於動機,也就是做事的出發點——是為己私,還是為人;前者為惡,後者為善。要斷惡修善,就是要克服己私、開發利人之心,其實這正是“克己復禮”的內涵。
(三) 第二句 : 不知禮,無以立也。
1.因此在知命之後,就要“知禮”。禮就是視、聽、言、動的規矩,借禮來檢束內心,達到去惡為善的目的。而天命之道,是酬善罰惡。
2.君子依禮而行,自然可以安身立命,不憂不懼。
反之,就無以立世為君子。所以說:“不知禮,無以立也。”
(四) 第三句 :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1.進一步,君子要兼善天下,就必須跟眾人打交道。在與人互動過程中,輸出君子之德,從而使大眾同歸仁義。然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先了解人,然後才能做到應機施助、因材施教。否則,跟人不對焦,難免勞而無功,甚至適得其反。
2.了解人主要是了解人心,了解人心的方式主要靠聽其言、觀其行。而在言行兩者當中,最能反映人心理活動的——特別是反映思想、觀點的,是他的言論,因為“言為心聲”。如果不善於通過言論來了解人,那靠別的方式就更難了。所以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如果能知其言,就等於知道了他的觀點、他的思路、他的價值觀——這些都是一個人個性的主要特徵。既然君子已知天命,以此做準則,就能分辨出在對方的思想中,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似是而非的,哪些是不完善的……然後因勢利導,使之歸於正道。
(五) 總攝: 用智慧指導言行, 仁德和智慧相輔而行
1.本章的“三知”,其實指出了君子智慧的幾個主要組成部分。
2.用智慧指導言行,言行就不會錯誤。沒有智慧或智慧寡少,就近乎無知,無知難免會給人帶來困擾。
3.所以,強調這“三知”也說明了:君子之道,在仁愛精神的另一面,就是智慧;沒有智慧,仁德也無從建立;仁德和智慧相輔而行,這是我們不可不知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