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4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白話>
1-4 周朝受天賜予天下,使真正善良的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武王接著說:「商紂王雖有至親,都不如我周 得到諸多的仁人
    共同來輔佐天下。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文義>
1.「周有大賚」的「賚」是給予的意思。
2.「雖有周親」的「周」是至親的意思,指的是商紂王雖然有至親,
    但是都不如我周朝 得到諸多的仁人。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2. 為政之道的關鍵,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是什麼?
3. 所謂的中庸之道是什麼內涵呢?《中庸》裡面關鍵的心法為何?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1分15秒
第1-4 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1-4「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第1-1章~ 第1-4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1-1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1-2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1-3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1-4「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孟子‧離婁章句下‧19》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音ㄐㄧ,微)希(少),
            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
    譯文: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
           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人獸不同之處的可貴,往往把它(仁義)拋棄了,
           只有君子知道它(仁義)的可貴而保存著。」 
3.《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複習《論語‧堯曰篇‧1》前半段的進度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這一段闡釋的是堯舜禪讓時昭告天下的誓詞,也就是治國的宣言。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一段是商湯得天下時昭告天下的誓詞,突顯〜得天下戰戰兢兢的態度。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今天這一段是周武王靠仁人得天下,表達民本的立場。
接著後兩天,是孔子根據上面帝王誥辭做一個為政之道的總評,
仍然是根據民本,以民為本的這樣的原則。
<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7分4秒
一. 引用經文
1.《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孟子‧離婁章句下‧19》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音ㄐㄧ,微)希(少),
            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
    譯文: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
           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人獸不同之處的可貴,往往把它(仁義)拋棄了,
           只有君子知道它(仁義)的可貴而保存著。」 
3.《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
作者孔伋(子思)。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
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2. 為政之道的關鍵,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是什麼?
3. 所謂的中庸之道是什麼內涵呢?《中庸》裡面關鍵的心法為何?

二. 重點摘記        張崑將 老師      7分4秒 
各位有心傳承聖賢志業的夥伴們。大家早!
我們今天接續《堯曰篇》的第一章,今天我是第三次錄製,
前面都在講翻譯,還有特別針對堯舜禪讓政治做了一個簡單的說明。
今天 我們把這一章的義理重點全部說明。

(一) 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 
1.我今天要對《堯曰篇》的第一章要提煉的第一個重點是〜
 有關於這一章是在講為政之道的關鍵,在於“允執其中”的心法,
 這個也是儒門道統傳承的關鍵,它的關鍵就是在於中庸之道。
2.我們從允執其中這四個字,它是源自帝堯禪讓給舜,舜帝再傳位給大禹,
  它涉及一個內聖外王的傳承關鍵。
3.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儒門的十六字心法,也就是“允執其中”。
  大概你就會體會到為什麼後人會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因為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掌握到這個心法,
  或者是說在於發心的動機,是不是具備清淨的意樂。
4.我們從“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到“湯誥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到周武王得天下,仍然還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堪稱一脈相承。
5.禪讓也罷,革命也好,如果沒有那個清淨的發心動機〜
  不是為了利益天下百姓,王朝跟事業都會瞬間消失,不能永續經營。
  所以我們今天在介紹這十六字心法,是有因為出自於這個堯帝
  禪讓給舜的誥書裡面提到“允執其中”這四個字。

(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1.“允執其中”這四個字的原典出自於古文《尚書·大禹謨》,
十六字的全文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意思是說:人心是最危險的,道心呢是最隱微的,
            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呢,我們只有很精進又很專一
            的執守這個中道,很純淨的去執守這個中道,
            這十六字心法裡面是這個意思。
4. 所以這十六字心法,其實是宋代的理學家把這十六字心法闡釋成〜
 道統傳承的一個關鍵,所以為什麼它的重要處也就在這裡。
3.那為什麼叫十六字心法呢?
  因為他點出了人心〜其實人心欲望很多,所以為什麼是危險的。
  而我們要追尋的是道心,但是這個道心又非常的隱微、隱晦,
  又很微細、微妙,道心都只是在很精微的幾處,
“幾”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的幾,
 也就是根機或者時機的機,不容易察覺,我們能夠察覺都是我們的人心,
 但是我們的人心又都是來自於人欲,就是欲望,所以我們只有透過
 不斷的精勤且專一的用功於此,這個心方能掌握那個所謂的中庸之道。

(三) 什麼是中庸之道   
 1.《中庸》裡面很關鍵的心法,在第一章就點出: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這當然是一個境界,我們起心動念就是跟著外境而引發所謂的七情,
   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懼,起心動念就會有情緒,
   但這裡的心法功夫要我們在未發的時候處於一個中正的狀態。
 3.中正的狀態就是沒有對錯、善惡相對的偏見之分,即使我們在已發的
  動念的過程當中也都要中節,發揮到恰到好處,這個叫做“和”。
  換言之,也就是說你不能情緒有時高、有時低,
  有人捧你,你就心生驕慢,有人罵你,你就發怒火。
 4.特別是皇帝或身居高位的人,你的起心動念都影響著全國的老百姓,
   因為起心動念會影響政治上或戰爭上的決策,
   這個決策又影響全國的老百姓,你說要不要戰戰兢兢啊?
 5.面對任何的外境,如果心不清淨,所做的決策都會偏離中道,失去正軌。
   我們可以說古代聖王、公天下的禪讓聖王,如堯舜或者是大禹等,
   這個都是有達到這種中庸之道的聖王。
 6.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的中和之道,它的效果能夠達到什麼程度呢?
   就是達到所謂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以達到中和的境界,
   就是天地都是這個能夠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面,
   而萬物呢也都能夠滋生長養,欣欣向榮。

(四) 結語   
 所以你看“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是如此的深邃,如此的隱微,
 儒門心法功夫都在這十六字當中。
 從治國的天子,到我們一般的百姓,
 都需要這種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的心法功夫。

 以上我是講第一個義理思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