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 : 君子能夠普遍、平等地觀照一切人,而不會只是跟某個人特別好。小人則會偏私,跟我相應的就好,結黨徇私,不會周遍觀照一切人。
一、思惟題綱:
1.本章對比君子和小人,差別在哪裡?
2.君子為什麼能夠平等地關照一切的人,而不會偏黨自己喜好的人? 小人則不是 ?
3.如何從『比』跨越到『周』?
4.本章列在為政篇,請問一個人的「周跟比」,跟為政成敗有關係嗎 ?
三、義理講解
(一)引用的經文與資料:
1.《論語•子路第十三》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論語•子路第十三》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論語•憲問第十四》24.子曰: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把君子跟小人,以「周」跟「比」來做對比。「周」是普遍、周遍,關顧所有的人,關顧大局。「比」(唸bì)是偏私、偏黨,只關心自己所熟悉密切的人。
2. 君子為什麼能夠普遍、平等地關照一切的人,而不會偏黨自己喜好的人?小人則不是?這顯然是「好惡」跟「學習」的不一樣。
3.我們順著習氣,一定是跟我關係好的人、跟我關係密切的人,我就關顧他;跟我無關的人,或者跟我疏離的人,甚至得罪我的人,我就討厭他。這也是個人的好惡,是一種習氣,跟德行是相違的。
4.怎麼樣從「只關心我身邊的人,或者順著自己好惡去關心我喜歡的人、討厭我不喜歡的人。」這樣的習氣跨越上來,變成關心所有的人,就要透過學習。
5.孔子提到「周」跟「比」是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其實這個也是公跟私的不同。公跟私的不同,在於一個人的學習能不能越學心越開闊,越學能夠日益地增上,不斷地進步。
6.就「為政」而言,「周」跟「比」是為政成敗的關鍵之一。
7.如果一個為政者,只喜歡跟他關係密切的人,那他身邊的人才就非常有限,他的視野就非常的窄隘,看不清事情的全貌,也就常常下錯誤的決策。在人才的輔助上,左支右絀,在為政的過程中,應該非常的艱辛。這就是「公跟私」的差別、「周跟比」的不同。
8.「周跟比」,可以從個人的為學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為政的角度去看,在為學以及為政上,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9.儒家的學習歷程,君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承接「士」的基礎,又要跨越到聖人的境界。所以《論語》有許多篇章是君子跟小人的對比,如下,可以拿出來對讀,我們對君子跟小人的差別,就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第二》-14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23
(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第十三》-26
(4)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第十四》-24
10.為政篇第12、13、14章都談到君子,不管有沒有把小人對舉出來,就隱含著君子跟小人的差別。這三章的學習,可以從個人的為學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為政的角度去看。
====
為政第二第14章 思惟題綱3 的解答
(參考 日常師父講述 論語淺釋、論語摸象)
Q:如何從「比」跨越到「周」?
A:人都有感情,有私心,這個人跟我好,那我跟他好;這個人跟我不對,那我跟他不好。這就是「比」,「周」呢,遍地關顧一切人,不會跟這個人好,很親熱,乃至結黨成小團體,說我跟你好,跟他們不好。如何從『比』跨越到『周』,要透過學習。
學什麼?「仁」- 克己復禮。「克己」把自己的私欲淨化,「復禮」行為要合禮,具有仁的內涵,就是能夠將心比心,說我不希望人家對我這樣,我也不希望對人家那樣,然後我希望我做到了,我要去幫助別人。這個別人是普遍的,對一切人都這樣,乃至從人推到一切有生命的,都一樣。這就是『周』。
從「君子不器」(12章)、「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13章)、到「君子周而不比」(14章),為什麼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很深遠的聖賢的境地呢?始終有個基本的原則,這個基本原則是什麼?大家記住:「學」、「習」兩著字。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三章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君子是怎樣的一種人?孔夫子說:君子,他不是先講而是先做,做到了,然後再來說
思惟題綱
1. 「問君子」可以有許多解答,為什麼孔夫子給子貢的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 是不是「講很容易,做很難」,以致「說的多而做的少」,學習就變成「口耳之學」呢?如何避免?
3. 請把《學而篇》第14章「敏於事而慎於言」,與本章參照思惟。
思惟題綱
1. 「問君子」可以有許多解答,為什麼孔夫子給子貢的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 是不是「講很容易,做很難」,以致「說的多而做的少」,學習就變成「口耳之學」呢?如何避免?
3. 請把《學而篇》第14章「敏於事而慎於言」,與本章參照思惟。
重點摘記
1.「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就是要先去實踐,實踐了之後,再把實踐的心得說出來。行跟言有先後的次第,這個次第非常重要。
2. 子貢是言語科的學生,對事理有洞察力,然後能夠很精確地把它表達出來。對能言善道的子貢,本章是孔子對他的提點,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實踐是比言說更為重要。
3.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子給我們的提點:
(1)我們的學習常常會變成「口耳之學」,學到了道理,就很快地把它轉述出去,缺乏「把它放在心上去思惟觀察,實踐確立」的過程。要避免口耳之學。
(2)我們常常是說的多而做的少。但做為心靈學習、智慧涵養的我們,希望從士變成君子,最後成為聖人,很重要的是要去實踐,要去做。
4. 所謂「實踐」,首先是從聖人那邊聽到正確的道理,聽對、聽正確之後,把這個正確道理領納在心裡思惟觀察,最後確立,確立之後再去實踐。實踐的過程中,再再地去調整自己實踐的方向、實踐的內涵。
5. 實踐是一個深細的自我調伏或者自我修正的過程,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習才能夠深刻。否則,學習只是口耳之學,常常大發議論,其實對於自己的生命是沒有多大益處的。
6.本章可以參照《學而篇》第14章「敏於事而慎於言」來學習。
「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於事」也是先去做,「慎於言」言是要比較慎重的,所以要說得少。
7. 本章談了君子,小人也就隱喻其中,與君子倒過來,誇說道理、沒有實踐。我們要當君子,不要當小人,所以對於實踐跟言說的前後次第,輕重緩急,要很清楚,而且要努力實踐所學。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二章
子曰:「君子不器。」
孔老夫子說 :君子不像器具一樣,只限於一個用途。真正的君子,不器,絕對不限於一個用場。就是不拘一個格局。而是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在各種場合都能充分發揮他的力量。
====
一、思惟題綱
1. 現今社會強調專業專才,就是「成器」,「成器」就是「不器」了嗎?
2. 在為政篇,為何孔夫子要談「君子不器」?
3. 君子不器,我們怎麼努力去做到呢?在論語其它篇章,孔夫子有告訴我們嗎?
====
重點摘記
1.「為政」是一種以德行為基礎、為核心的向外輻射的影響力,它不是政令的規約,是心的傳遞。「為政」與為政者者的「為學」有關,所以第4章,孔子把他的「為學」做了清楚有次第的說明;第11章提到「溫故而知新」;第12、第13、第14提到君子。
3.在儒家,為學者要從「士」到『君子』再走向「聖賢」。君子是儒家文化一個人格的特質。
4.君子不器,不器不是不成器,而是不局限於一器。朱熹解釋「器」為「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
5. 我們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希望子女能夠成材、成器。我們不只要成器,還要成為美器、成大器。學習而不成材、不成器,是不用談的。
6. 子貢曾問孔子「我像什麼樣的器皿?」孔子說像瑚璉。瑚璉是祭祀中非常重要的器皿,玉做的,非常高貴。
7.現今社會強調專業、專業能力,就是要成材跟成器,但是其中會有陷阱,就是陷於專業的結果,心胸越來越狹窄,這就非常可惜,會產生許多困難跟障礙,尤其在為政上。
孔老夫子說 :君子不像器具一樣,只限於一個用途。真正的君子,不器,絕對不限於一個用場。就是不拘一個格局。而是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在各種場合都能充分發揮他的力量。
====
一、思惟題綱
1. 現今社會強調專業專才,就是「成器」,「成器」就是「不器」了嗎?
2. 在為政篇,為何孔夫子要談「君子不器」?
3. 君子不器,我們怎麼努力去做到呢?在論語其它篇章,孔夫子有告訴我們嗎?
====
重點摘記
1.「為政」是一種以德行為基礎、為核心的向外輻射的影響力,它不是政令的規約,是心的傳遞。「為政」與為政者者的「為學」有關,所以第4章,孔子把他的「為學」做了清楚有次第的說明;第11章提到「溫故而知新」;第12、第13、第14提到君子。
3.在儒家,為學者要從「士」到『君子』再走向「聖賢」。君子是儒家文化一個人格的特質。
4.君子不器,不器不是不成器,而是不局限於一器。朱熹解釋「器」為「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
5. 我們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希望子女能夠成材、成器。我們不只要成器,還要成為美器、成大器。學習而不成材、不成器,是不用談的。
6. 子貢曾問孔子「我像什麼樣的器皿?」孔子說像瑚璉。瑚璉是祭祀中非常重要的器皿,玉做的,非常高貴。
7.現今社會強調專業、專業能力,就是要成材跟成器,但是其中會有陷阱,就是陷於專業的結果,心胸越來越狹窄,這就非常可惜,會產生許多困難跟障礙,尤其在為政上。
8.為政最重要的就是跟人的相處,以及把事情圓滿地成辦。其經手的事情往往又大又多又複雜,故為政者的格局寬廣度非常重要,「不器」很重要。
9. 君子如何「不器」?孔子鼓勵我們多方的學習。孔子在學習的過程,老師非常多。他跟老子問禮,跟萇弘學樂。孔子也非常好問,可說到處都是他的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
10.多方學習,也必須要有一個主軸。孔子說“由博”也要“返約”,所有的學習最後都要回歸到生命的提升、德行的涵養這個主軸,從士、君子,往上跨向聖賢的一個主軸。
11.所以「不器」,是在恢宏的生命格局以及高遠的理想目標,這樣的基礎上說的。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不器」接近游於藝,在游於藝的多方涵養之前,有高遠的理想-志跟道、有德行的學習跟實踐、有仁義的體貼跟關愛,在這些基礎上,「游於藝」才能夠開展出來。
12.為政領導者最需要的是寬弘的格局,如果他能夠多方學習,成就「不器」,除了具有多方能力,他對於別人有會有到位的了解跟關懷,也能夠廣納多方,自然輔助的人就多。所以「不器」對一個領導者相當重要。
13.史馬遷《史記》記載的劉邦就是「不器」的領導者,他不擅於打仗,他重用韓信;他的謀略不夠,他善用張良;他不擅長調度軍糧,他用蕭何關顧後方。這「三傑」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關鍵。司馬遷用「長者」稱讚劉邦,說他能夠包容理解後進的狀態並重用他的能力。
14.「君子不器」展現的是生命高度恢弘的格局,兼具智慧與能力,讓人信服,願意追隨。因為你看到大家看不到的視野,滲透到事理人情的幽微處,大家相信你有能力會帶領他們學習、一起往上跨步,於是大家願意跟隨你。
15.本章收攝 :從自己的學習、利他的學習或說為政的學習,來談君子不器的內涵。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一章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達到溫故知新這樣程度的人,可以做老師了。但「溫故知新」這句話內涵很深厚,簡單說,師長告訴我文字上的意思,我聽懂了後還要照著實踐,那才是真正懂它的內涵。
====
思維題綱:
1.依個人求學經驗,您對老師的概念是什麼?
2.夫子認為一個好老師須具備什麼條件和特質?
3.常言道「追求新知」,溫故、知新又似有因果關係,那麼何謂新知?溫故又有何作用?
4. 溫故何以知新? 您有過「溫故知新」的經驗嗎?
5.怎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學習成為口耳之學?
====
經文引用:
1.「記問之學」:指只記誦書中文字,也只會向學生複述,但卻未透徹了解,未曾把握書中的意義,這種人並沒有資格作老師。據《禮記‧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這段話的前兩句已作解釋。「必也」之後所說的是真正可以為師的,必須學有心得,義理充足,才有能力鼓勵學生發問而當機作答,當學生沒有能力發問時,老師就要告知;若告訴了學生還不明白,就只好暫時放下,以待來日。
2.《論語・子張第十九》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論語・述而第七》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重點摘記:
1. 孔子作為萬世師表,所有的老師都要跟孔子學習。
2. 孔子怎麼界定老師: “溫故而知新”才能夠成為一個老師。也就是說一個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新跟舊都要兼顧的。對於舊的已經學過的東西要不斷地再去學習,再再的串習。
3. 儒家的學,是學做聖人,學習的過程中不是知識性的學習,而是透過理論的瞭解、價值的確立、然後變成我們行為的實踐,或者推動我們行為的實踐。所以溫故可以產生那種推動的實踐力。
4. 在溫故的過程中,是從記問之學、知識的學問,慢慢轉化成實踐之學、生命的學問。知新,是對於生命的深為浩瀚、德行涵養,必須窮盡一生、有正確的認識之後,在心態恒常、永不飽足想再學,時時領納新意、新見解、新觀點的一種開放而好樂的心態。具備了這樣兩種心態,孔子說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別人的老師。
5. 溫故知新在生命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其實是對於舊東西有一種新的領會,對於新東西有一種開放的好樂。我們的學習就不斷不斷地累積,學習過的東西就能夠有更深的認識
6. 孔子對老師的安立或者從一個好的學習者這一個角度去界定,也就是說要扮演一位好老師,要先成為一位好學生;他對於自身形象,也是以好學作為最鮮明的標舉。
7.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是孔子對於自己生命特質的設定,也是從好學契入的。
8. 溫故而知新,是一種既深且廣的學習。在德行學習上面,這個深廣的學習,就是要透過實踐。然而我們一般的學習常常是口耳之學,對於所聽到的道理,尤其聖人的教誨,沒有深刻的思維觀察自心,然後確立成自身的價值,最後實踐在生活上面,來饒益自己跟別人的生命。
9. 韓愈《師說》裏面“傳道授業解惑”是從老師這個角色應該傳達的一個內涵去看。孔子是從一個學習者的這個角度,來看老師的內涵,我覺得是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深邃。
論語 爲政第二 第十章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孔老夫子說:你看他做了些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觀察他的動機、理由何在,然後再看看他做完後的心情如何,大概就可以知道他的品行、為人了。騙得了人嗎?騙不了人的,哪裡藏得住啊!
===
思惟題綱
1.孔子教我們怎麼樣觀察一個人,從哪三個面向?
2.為什麼孔子要教我們這個?在《為政篇》為什麼要談對人的觀察呢?3.在第9章孔子對顏回的觀察就是對本章做了很好的示範,你認為呢?
4.「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那個其,除了是別人,也是對自我的觀察。請試著從這三個層次去省思自己的作為。
===
重點摘記:
1. 孔子教我們觀察一個人,從三個面向:第一視其所以,觀察這個人做的是什麼事情;第二觀其所由,觀察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內在的動機是什麼;第三察其所安,觀察他為什麼這樣做,以及他心裏的歸趣是什麼,生命決擇是什麼。
2. 視、觀、察,「視」是看外在, 「觀」是在視的基礎上深入看內在, 「察」是對整體性的把握。「所以」是具體的行為,「所由」是動機,「所安」是生命的決擇。從外而內、有次第的深入觀察。如果從這三個層次去觀察一個人,「人焉廋哉」這個人就無所可藏了。廋是藏匿的意思。
3. 為什麼孔子要教我們這個?在第九章,孔子先從外表觀察到顏回在課堂上的「不違如愚」,到退而省其私的發現他「足以發」,他對孔子的教導是領納於心,而且能夠隨份隨力地把它給實踐出來。所以孔子肯定顏回是不愚的。可以說第九章對第十章,作了一個示範。
4. 一個主政者, 除了自身的學習、德行的涵養、心靈的提升,發揮影響力,去治國安民之外,還要有非常多的賢能之士來輔助,其治國成敗的關鍵, 在於發掘人才,把人才放在適當的位置,適才適所。所以,對別人的觀察,包括: 能力的把握、德性的理解、生命格局等等的能力,是為政者要去培養的。
5. 對自己的觀察也是本章的重點。明代大儒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學說,良知是與生俱來、對自己行為的判斷決擇的能力。面對過失的態度,君子是「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是覆藏、掩飾自己的過失。為何有所不同?在於對自身觀察之後,能不能誠實面對,進一步去調整、修正。要知道,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騙得了自己,也騙不了聖人(騙不了因果)。
6. 《學而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自我觀察的一個示範。《論語•學而第一(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7. 本章收攝:
(1)對他人要有清楚的理解,可以透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三個層次的觀察,觀察他的作為、動機以及生命方向的決擇。
(2)為政者要具足這種觀察能力,才能拔擢人才、適才適所。攸關其治國成敗。
(3)學習心靈提升、涵養自我德性的人,要用之來觀察自己,誠實面對過失,進而調整修正。
8.
.忠道老師分享自己如何運用本章在教學情境:
(1)在進入課堂前,我要備課,所以我是一個盡責任的老師,這個是行為。(視其所以)
(2)在盡責任備課教書這個行為背後,我的動機是什麼?帶給學生聖賢智慧、系統性知識,還是夾雜著個人 的名聞利養?(觀其所由)
(3)我怎麼看待作為老師這個職業,它是一個糊口的工具?還是它是傳達文化、和學生做生命學習的一個神聖志業?(察其所安)
如果常常從這三個層次去省思自己進入課堂的狀況,我想就學到了孔子在本章要教給我們的智慧。
論語 爲政第二 第九章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說:我跟顏回講了一整天,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似乎很笨的樣子。我觀察他私底下的行為,他能夠把所聽到的道理,應用在生活中,而且能夠做得很好。顏回實在不笨啊!
====
思惟題綱 :
1.孔夫子對顏回的觀點,怎麼從「如愚」變成「不愚」?
2.為何孔子最後稱讚顏回實在不笨?
3.難道孔夫子不知道顏回笨不笨嗎?為什麼他還要說這一段話呢?
4.默默地聽的人「不違如愚」,所以不等老師說完,就認為自己懂了,回應說「我知道了」,是「不愚」者,我們要誇獎他?
為政第二 第9章 思惟題綱3 的解答 :
(摘自 日常法師講述 論語摸象)
Q:難道孔老夫子不知道顏回笨不笨嗎?為什麼他還要說這一段話呢?
A:這其中有它特別的意義,因為即使顏回這麼了不起,孔老夫子還要觀察,他在行為上是不是能夠把老師所講的道理如實去實踐。
現在我們的狀況是老師講完了,就覺得自己知道了,也能夠把老師講的敘述得頭頭是道,乃至於講得比老師更好,但是能不能真的做到,卻是一個問題。顏回不是這樣,孔老夫子跟他講的時候,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似乎很笨的樣子,但是聽了以後卻能夠把老夫子所講的道理如實做到,這是何等了不起啊!真正最難的就是這一點。
這裡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內涵──真正的君子、聖賢不在能言善道,而在腳踏實地去實踐。
====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顏回是孔子心中第一位能夠傳承心法的弟子,在整部《論語》中,對顏淵的讚歎隨處可見:
(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第六(9)》
(2)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5)》
(3)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19)》
(4)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第九(20)》
2. 本章首先描述顏淵的聽聞狀態。夫子跟顏回講授一整天,他就一直聽,沒有任何疑問,很愚笨的樣子。呈現3個特點:
(1)談話的時間是「終日」,整天。
(2)顏回的表現是「不違」,一直不違背。
(3)顏回給人的感覺「如愚」,很愚笨。
3. 夫子「退而省其私」,觀察顏回的言談舉止,結果是「亦足以發」,他對老師講的道理完全明白,並且去實踐而且做得非常好。所以孔子得出一個結論「回也不愚」,顏回是智者。
4.顏回對於老師所講的完全領會,包括理的部分以及修證的部分,但卻依然像個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真是了不起!因為他對學習一直前進,不曾停下腳步。其好學的程度是無人可比的。《雍也第六(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孔子說:我跟顏回講了一整天,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似乎很笨的樣子。我觀察他私底下的行為,他能夠把所聽到的道理,應用在生活中,而且能夠做得很好。顏回實在不笨啊!
====
思惟題綱 :
1.孔夫子對顏回的觀點,怎麼從「如愚」變成「不愚」?
2.為何孔子最後稱讚顏回實在不笨?
3.難道孔夫子不知道顏回笨不笨嗎?為什麼他還要說這一段話呢?
4.默默地聽的人「不違如愚」,所以不等老師說完,就認為自己懂了,回應說「我知道了」,是「不愚」者,我們要誇獎他?
為政第二 第9章 思惟題綱3 的解答 :
(摘自 日常法師講述 論語摸象)
Q:難道孔老夫子不知道顏回笨不笨嗎?為什麼他還要說這一段話呢?
A:這其中有它特別的意義,因為即使顏回這麼了不起,孔老夫子還要觀察,他在行為上是不是能夠把老師所講的道理如實去實踐。
現在我們的狀況是老師講完了,就覺得自己知道了,也能夠把老師講的敘述得頭頭是道,乃至於講得比老師更好,但是能不能真的做到,卻是一個問題。顏回不是這樣,孔老夫子跟他講的時候,他一句話都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似乎很笨的樣子,但是聽了以後卻能夠把老夫子所講的道理如實做到,這是何等了不起啊!真正最難的就是這一點。
這裡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內涵──真正的君子、聖賢不在能言善道,而在腳踏實地去實踐。
====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顏回是孔子心中第一位能夠傳承心法的弟子,在整部《論語》中,對顏淵的讚歎隨處可見:
(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第六(9)》
(2)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5)》
(3)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19)》
(4)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第九(20)》
2. 本章首先描述顏淵的聽聞狀態。夫子跟顏回講授一整天,他就一直聽,沒有任何疑問,很愚笨的樣子。呈現3個特點:
(1)談話的時間是「終日」,整天。
(2)顏回的表現是「不違」,一直不違背。
(3)顏回給人的感覺「如愚」,很愚笨。
3. 夫子「退而省其私」,觀察顏回的言談舉止,結果是「亦足以發」,他對老師講的道理完全明白,並且去實踐而且做得非常好。所以孔子得出一個結論「回也不愚」,顏回是智者。
4.顏回對於老師所講的完全領會,包括理的部分以及修證的部分,但卻依然像個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真是了不起!因為他對學習一直前進,不曾停下腳步。其好學的程度是無人可比的。《雍也第六(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5.傳承孔門心法的曾子,其好學的態度也如顏回,曾被孔子評為魯鈍「參也魯」。在《孝經》,孔子問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從此處可以看出曾子的學習態度:
(1) 「避席」,馬上站起來。
(2) 「參不敏」,說我不聰慧,我很笨。謙虛的心
(3) 「何足以知之」,說我怎樣才能夠知道你說的那個道理。希求的心。
6.綜觀古今中外有成就者,都是非常老實、踏實地學習,堅持學習,不僅明白師長的教授、默記所學、實踐之,如顏回、曾子,更進而如夫子「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2)》
7.本章描繪出一個畫面:好學的弟子在聽聞老師的教授時,「默識心融,觸處動然」,雖聽了一整天,完全能領會,師徒二人其樂融融,渾然忘我。這種修學論道的場境,讓人心生嚮往。
8.省思一下,我在面對老師教我時,我的狀態? 我的學習態度?
9.很多人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有老師了,這是很大的遺憾。實際上,不想讓生命停止,想要讓生命不斷提升,不可一日無師的。
10.對比一下,當有人指出我的不好、點出我需要改善的地方,我是不等對方說完,就說「明白了、知道了」? 總想顯得自己很聰明、聽懂了?如果對方再接著說,我們就不耐煩?如果對方稱讚我:你真厲害,真聰明,心裏就高興?我是不是就是這樣 ? 再看看顏淵的表現「終日不違,如愚」,截然不同! 想想 : 我們是真聰明,還是真愚笨?
11. 透過本章,我們學習到:
(1)老師講一整天,都能認真聽、用心聽的人,是如顏回般聰明的人;不等老師說完,就認為自己懂了、不在聽的人,可真是個愚笨的人。
(2)運用到對孩子的教育:當父母的話還沒講完,孩子就說我懂了,父母不能誇孩子聰明,要教他認真聽完。「聰明」是耳聰目明,不聽別人的經驗,不觀察別人的需要,是失聰失明,閉塞視聽。學會聽聞很重要。
(3)學習過程,第一要聽,第二要聽懂,第三聽懂之後要努力去實踐。
12.謹記夫子對冉求的教誡,千萬不要還沒學,就劃地自封說學不了,自己給自己設限。正因為自己不行,才要更努力呀! 《雍也第六(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
13.前面第5章~第8章都講孝,接著出現第9章,是要告訴我們道理聽懂了,要怎麼辦? 去做,才是真正重要的。
14.我們為什麼要背書呢?就是要把聖人對人處事的標準,慢慢地看、慢慢地記、慢慢想,放在心裏琢磨,把聖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來指導我的人生,甚至成為文化本身。
論語 爲政第二 第八章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一、思惟題綱:
1.在家中對父母交代的事我有恭敬歡喜的去處理嗎(有注意自己的臉色?)?還是不耐煩的草草了事?
2.對於父母不斷重複的言教,我是〝歡喜〞接受心內感恩,還是有諸多的OS應付聽聽?
3.子夏問孝這章,夫子揭櫫了「孝子」什麼樣的標準?
4. 對於〝父母在兒女的眼裏那就是一台永不熄滅的愛的發動機。〞您有何想法?
5.為什麼論語談為政時,夫子卻提到那麼多孝的概念?
6.「大學之道」和孝、天下國家有什麼關聯?
三、引用經文:
1.《朱子集注》: 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蓋孝子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
2.《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3. 《論語•子罕第九》10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4. 《大學•經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5. 《禮記•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四、義理講解:
五、重點摘記:
1.“色難”,有人認為,是孝順父母,讓父母和顏悅色最為難。也有人認為,兒女承事父母時,臉上能夠始終保持和顏悅色,這個是最難的。今天從子女的角度上來談。
2.子女對待父母,不可以只停留在恭敬的言行上,內心還要有深愛之情,行之於外,就是和顏悅色。所以,是至誠孝心的外在顯現。臉上能夠保持和顏悅色,那是因為心中常存歡喜,所以說,孝養父母,心中常存歡喜,最為難能可貴。
3. 弟子,就指子女晚輩;先生,是指父母和長輩;饌,就是承設飲食,受用吃喝。長輩有事情,晚輩要來承擔,有美妙的飲食,則要先請長輩受用——這樣做不算孝。
4. 弟子、先生楷定了是師弟關係,弟子對老師是以恭敬為主的;對比親子關係,兒女跟父母相處,那是天倫,是有著深重的情義在裏面的,所以一見到父母就應該歡喜,就應該表現在臉上和顏悅色,這就強調了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來對待父母那是不夠的,孝子除了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之外,還特別要加上和顏悅色。
5. 我們對父母除了能養,處處恭敬,而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深切的愛,那這樣,才能從心底裏喜歡他,才能夠和顏悅色。
6. 色,不只是和顏悅色,還要察顏觀色。要經常觀察、提醒自己。我們自己都覺得有時候自己是滿心歡喜的,可是別人看上去你就是不高興,所以,一定要調整,對著鏡子照一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心裏表現的那樣高興在臉上。
7.為什麼要注意臉色呢?因為父母就是愛看子女的臉色,一看到兒女歡喜、面色和樂就心安了。父母年紀大了要看你的臉色,你做是做了,但是不歡喜的做,父母看著了就會非常難過。
8.佛經上面講,身語意業,後後重於前前。你心裏想的東西是最重的,也最容易被別人先感覺先捕捉到,既然做了,就要調整好心態,要想好,要心意至誠地去做,歡歡喜喜地去做,這樣,你為誰做,誰都高興,對待父母就更是要心意至誠地去做。
9.有人說,有點難,平時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回到家還要歡天喜地,再說父母對我們這麼好,也免不了給我們臉色看。這一點,我們是沒法和父母相比的,父母的心是唯其疾之憂啊,父母給你臉色看,可他的心裏是一直為你好,是想讓你完善的;而你給父母臉色看,那只是出於自己自私或者比較放縱的一種心態,這兩種心意是千差萬別的。
10. 之所以色難,是因為色是心的外顯,是心上的功夫,涉及到心,需要我們經常觀察並且自我反省,常念父母的恩德,心中感恩,就會有回報之心。能養還要有敬,心中再多一份深切的愛,那麼自然而然見到父母就會和顏悅色了
11.心中對父母常有深切的愛,這是一個孝子內心的修為。首先要瞭解父母的深恩,然後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出恭敬,向父母學習,與父母朝夕相對,更是有著深深的喜愛。
12.所以學孝,對父母只是一個開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我們華人最特別的教育,我們必須由父母身上去練習去實踐愛敬之心。
13.父母身上都學不來愛敬之心,那麼家國天下的人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孔子在《為政篇》裏談到了孝。
14.為政者只要抓住這個根本,慢慢去推展,小孩就從小學習孝悌,感受到了愛,對人對社會有了責任,大家有了愛,慢慢擴大,那人們就會“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天下就保有太平了。這就是大學之道是我們華夏文明的高明深遠之處。
15.總結: 夫子告訴孟懿子,最基本的對父母是要做到無違。對於武伯,因為他多有可憂之事,所以告訴他你不要讓父母擔憂;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這一點,孔子告訴他說能養更要有恭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所以告訴子夏色難。夫子各因弟子才能的高下,就其所失而告之,就每個人的偏失進行教育。透過不同的人來問孝,也層層深入地闡示了孝道。
16.感謝諸位問孝的孔門弟子,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聽聞到這麼深邃的孝道,更加由衷地讚歎夫子之道高深,不愧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一、思惟題綱:
1.在家中對父母交代的事我有恭敬歡喜的去處理嗎(有注意自己的臉色?)?還是不耐煩的草草了事?
2.對於父母不斷重複的言教,我是〝歡喜〞接受心內感恩,還是有諸多的OS應付聽聽?
3.子夏問孝這章,夫子揭櫫了「孝子」什麼樣的標準?
4. 對於〝父母在兒女的眼裏那就是一台永不熄滅的愛的發動機。〞您有何想法?
5.為什麼論語談為政時,夫子卻提到那麼多孝的概念?
6.「大學之道」和孝、天下國家有什麼關聯?
三、引用經文:
1.《朱子集注》: 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蓋孝子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耳。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
2.《孝經.紀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3. 《論語•子罕第九》10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4. 《大學•經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5. 《禮記•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四、義理講解:
五、重點摘記:
1.“色難”,有人認為,是孝順父母,讓父母和顏悅色最為難。也有人認為,兒女承事父母時,臉上能夠始終保持和顏悅色,這個是最難的。今天從子女的角度上來談。
2.子女對待父母,不可以只停留在恭敬的言行上,內心還要有深愛之情,行之於外,就是和顏悅色。所以,是至誠孝心的外在顯現。臉上能夠保持和顏悅色,那是因為心中常存歡喜,所以說,孝養父母,心中常存歡喜,最為難能可貴。
3. 弟子,就指子女晚輩;先生,是指父母和長輩;饌,就是承設飲食,受用吃喝。長輩有事情,晚輩要來承擔,有美妙的飲食,則要先請長輩受用——這樣做不算孝。
4. 弟子、先生楷定了是師弟關係,弟子對老師是以恭敬為主的;對比親子關係,兒女跟父母相處,那是天倫,是有著深重的情義在裏面的,所以一見到父母就應該歡喜,就應該表現在臉上和顏悅色,這就強調了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來對待父母那是不夠的,孝子除了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之外,還特別要加上和顏悅色。
5. 我們對父母除了能養,處處恭敬,而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深切的愛,那這樣,才能從心底裏喜歡他,才能夠和顏悅色。
6. 色,不只是和顏悅色,還要察顏觀色。要經常觀察、提醒自己。我們自己都覺得有時候自己是滿心歡喜的,可是別人看上去你就是不高興,所以,一定要調整,對著鏡子照一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心裏表現的那樣高興在臉上。
7.為什麼要注意臉色呢?因為父母就是愛看子女的臉色,一看到兒女歡喜、面色和樂就心安了。父母年紀大了要看你的臉色,你做是做了,但是不歡喜的做,父母看著了就會非常難過。
8.佛經上面講,身語意業,後後重於前前。你心裏想的東西是最重的,也最容易被別人先感覺先捕捉到,既然做了,就要調整好心態,要想好,要心意至誠地去做,歡歡喜喜地去做,這樣,你為誰做,誰都高興,對待父母就更是要心意至誠地去做。
9.有人說,有點難,平時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回到家還要歡天喜地,再說父母對我們這麼好,也免不了給我們臉色看。這一點,我們是沒法和父母相比的,父母的心是唯其疾之憂啊,父母給你臉色看,可他的心裏是一直為你好,是想讓你完善的;而你給父母臉色看,那只是出於自己自私或者比較放縱的一種心態,這兩種心意是千差萬別的。
10. 之所以色難,是因為色是心的外顯,是心上的功夫,涉及到心,需要我們經常觀察並且自我反省,常念父母的恩德,心中感恩,就會有回報之心。能養還要有敬,心中再多一份深切的愛,那麼自然而然見到父母就會和顏悅色了
11.心中對父母常有深切的愛,這是一個孝子內心的修為。首先要瞭解父母的深恩,然後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出恭敬,向父母學習,與父母朝夕相對,更是有著深深的喜愛。
12.所以學孝,對父母只是一個開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我們華人最特別的教育,我們必須由父母身上去練習去實踐愛敬之心。
13.父母身上都學不來愛敬之心,那麼家國天下的人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孔子在《為政篇》裏談到了孝。
14.為政者只要抓住這個根本,慢慢去推展,小孩就從小學習孝悌,感受到了愛,對人對社會有了責任,大家有了愛,慢慢擴大,那人們就會“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天下就保有太平了。這就是大學之道是我們華夏文明的高明深遠之處。
15.總結: 夫子告訴孟懿子,最基本的對父母是要做到無違。對於武伯,因為他多有可憂之事,所以告訴他你不要讓父母擔憂;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這一點,孔子告訴他說能養更要有恭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所以告訴子夏色難。夫子各因弟子才能的高下,就其所失而告之,就每個人的偏失進行教育。透過不同的人來問孝,也層層深入地闡示了孝道。
16.感謝諸位問孝的孔門弟子,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聽聞到這麼深邃的孝道,更加由衷地讚歎夫子之道高深,不愧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
論語 爲政第二 第七章
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引用經文
1. 《孟子˙盡心篇上第37》 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2. 《孝經˙聖治章第九》:….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3. 《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4.《論語˙雍也第六》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5.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
6. 《論語˙公冶長第五》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義理講解
六.重點摘記 :
1子游是春秋末期的吳國人,姓言名偃,孔門四科文學科的代表,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孔子曾稱讚,說“吾門有偃,吾道其南。”所以子遊又被譽為是南方夫子,唐玄宗時期被追封為“吳侯”,宋代又被封為“丹陽公”,一生非常有成就。
2 “如果子女只是能養父母,而不知恭敬,這與犬馬又有何分別呢?” 兒女如果不知道恭敬父母,就等於狗和馬一樣行如畜生了。可見有無恭敬之心對待父母,就是人和畜生的界限。
3.《盡心篇》,孟子說“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弗敬,獸畜之也。”說與人交往,僅僅提供食物給對方,就等於像對待豬和狗一樣對待別人,即便是有愛心然後沒有敬重的話,那麼對待就像對待自己的寵物一樣對待別人。
1. 我們養父母如果沒有恭敬的話,那就像養犬馬一樣。我們孝養父母如果缺失了恭敬心,那就已經降到了最不孝的情況,就算沒做什麼壞事,只是缺失恭敬,就已經糟糕到這種程度。
2. 夫子為什麼要這樣對子游講呢?朱子引了一段胡寅的話說,“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逾於敬,故以是深警發之也。”子遊是孔子了不起的弟子,夫子是擔心他對父母的深愛之心超過了敬重之心,所以提點他要特別注意恭敬之心。
3. 至於犬馬,究竟形容的是兒女,還是父母,歷來學者們都是有所爭議的,夫子明確地指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能養不是孝”,只是讓父母不愁衣食便是盡了孝道,這是一個大錯誤。
4. 現代家庭當中有多少人能好好地養父母呢?有的甚至是養狗養貓不養父母,把寵物貓、寵物狗吃好穿好愛好,整天對著寵物講話,父母都放在一邊。或讓父母養自己的兒女,把父母就當成了不用花錢的保姆。
5. 一個調查,現在65%以上的家庭都存在著老養小的問題,30%的成年人基本的生活都是靠父母供養,媒體把這種現象叫做啃老,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失去了人類的尊嚴。所以看到這一章子游問孝的時候,真的是慚愧的無地自容。
6. 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把自己的父母放在哪兒了,我們都這樣,社會要往什麼地方發展?孝是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都丟了,與父母都這樣,那麼與他人、與社會的相處還能有希望嗎?最該愛的人不愛,最該敬的人不敬,那還能愛什麼,敬什麼呢?
11《孝經》上說“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卻做了,全都顛倒了,這是凶德,是會給我們帶來災禍的,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地自我反省。
12 孝必須要敬。《孝經》上講孝子事親有五事,第一件事就是“居則致其敬”。孝和敬是連在一起的,敬是什麼,“敬就是德之所具”。就是說要把自己苟且的心拿掉,也就是說敬是一種對自己生命不苟且的態度,敬對我們的生命是有極大好處,這些道理都不是說說的,需要觀察思惟仔細地去學習瞭解的。
13 恭敬別人是對我們自己最有好處的事,是德之所具。
14 敬一定是從敬父母開始學起的,“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我們觀察人,一定要看一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如果他對誰都很客氣,只是對父母大呼小叫,那證明這個人不是真的懂禮,有一天,你對他好到像他父母對他一樣,那麼他對你也就開始大呼小叫了。
15 如果我們對人處事要是能有著一顆恭敬別人、謙下自己的這麼一種親和的心態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專注、寧靜、平和的力量,眼下我們覺得辦得很吃力的事,好像辦起來就會容易些,乃至學習很多東西和道理的時候,具備了這樣的精神就容易學到。
16《孝經》上說“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從我們一出生開始,不到父母膝蓋那麼高時,父母把我們抱在懷裏愛我們,實際上就是在教我們學習愛別人。稍大一些,父母開始對我們有些嚴厲了,那就是教我們要學習恭敬之心,從小把這個恭敬心培植好了,就能把長輩那兒深細的智慧學到。因為一切好處都是從恭敬中來,所以一定要看到恭敬對我們自己的好處,我們都是最關心自己的,一旦真實地認識到了恭敬的好處,想讓你不恭敬別人都很難。
17 孟懿子問孝,夫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禮的核心就是敬,禮者敬而已矣。我們對父母絕對是應該如此,父母對我有如此深恩,我又怎能不回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至少應該是如此的,知恩圖報吧。
18 論語 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誰能做了人又不學習做人的道理呢,那麼要學習恭敬就是最重要的,學道一定要向師長、向父母、向前輩學習。天地之間,只有人和天地是並稱為三才的,稱為萬物之靈。那我們看,天上日月星辰恒常地出來照亮萬物,生長萬物,到時就出來上班,從不要求回報。地呢,恒常地生長萬物、承載萬物,從不索取。而人憑什麼能和天地並稱為三才呢,就是靠透由學習具有和天地一樣恒常的明德。
19《大學》講,學明明德,學親民,學到什麼程度,學到止於至善的程度,最完善的程度。所以敬就是要成全自己堪為人所要具備的道。敬是德之所具,而敬一定是從敬自己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開始的。
20 我們學習了敬這個道理之後,我們要反省,要反問一下自己,對於父母我們做到了什麼程度呢?夫子說能養還要有敬,而敬也不僅僅是我們對待父母應該具有的心態,更是我們對待一切人應該具有的心態,也是我們作為人得於快速成就的最重要的一種心裏基礎了。
21 過則勿憚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千萬不要為自己的過失遮掩、遮蓋。我的老師說,“慚恥之服,于諸莊嚴,最為第一。”儒家都講究有錯就改,聖賢和凡夫的差別就在,聖賢有錯就改,希望別人提醒自己改,不斷地改,不斷地向上,才得以成為聖賢的。
2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十戶人家的村莊都有基礎條件和夫子差不多的人,只是他們不如夫子好學,所以,一定要學會恭敬之心,崇敬之心,否則耽誤了自己的一生不說,今天我們做的就是明天孩子們將要做的。
23 如果不希望我們自己老了,兒女像也養狗養馬一樣的孝順我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得恭敬我們自己的父母。只有我們的人生體會到了孝和敬的好處,學到了孝和敬,才會傳承給我們的子女,這是祖先留下的經驗,也是我們華人的文化與其他文化最不共的一面,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引用經文
1. 《孟子˙盡心篇上第37》 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2. 《孝經˙聖治章第九》:….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3. 《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4.《論語˙雍也第六》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5.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
6. 《論語˙公冶長第五》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義理講解
六.重點摘記 :
1子游是春秋末期的吳國人,姓言名偃,孔門四科文學科的代表,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孔子曾稱讚,說“吾門有偃,吾道其南。”所以子遊又被譽為是南方夫子,唐玄宗時期被追封為“吳侯”,宋代又被封為“丹陽公”,一生非常有成就。
2 “如果子女只是能養父母,而不知恭敬,這與犬馬又有何分別呢?” 兒女如果不知道恭敬父母,就等於狗和馬一樣行如畜生了。可見有無恭敬之心對待父母,就是人和畜生的界限。
3.《盡心篇》,孟子說“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弗敬,獸畜之也。”說與人交往,僅僅提供食物給對方,就等於像對待豬和狗一樣對待別人,即便是有愛心然後沒有敬重的話,那麼對待就像對待自己的寵物一樣對待別人。
1. 我們養父母如果沒有恭敬的話,那就像養犬馬一樣。我們孝養父母如果缺失了恭敬心,那就已經降到了最不孝的情況,就算沒做什麼壞事,只是缺失恭敬,就已經糟糕到這種程度。
2. 夫子為什麼要這樣對子游講呢?朱子引了一段胡寅的話說,“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逾於敬,故以是深警發之也。”子遊是孔子了不起的弟子,夫子是擔心他對父母的深愛之心超過了敬重之心,所以提點他要特別注意恭敬之心。
3. 至於犬馬,究竟形容的是兒女,還是父母,歷來學者們都是有所爭議的,夫子明確地指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能養不是孝”,只是讓父母不愁衣食便是盡了孝道,這是一個大錯誤。
4. 現代家庭當中有多少人能好好地養父母呢?有的甚至是養狗養貓不養父母,把寵物貓、寵物狗吃好穿好愛好,整天對著寵物講話,父母都放在一邊。或讓父母養自己的兒女,把父母就當成了不用花錢的保姆。
5. 一個調查,現在65%以上的家庭都存在著老養小的問題,30%的成年人基本的生活都是靠父母供養,媒體把這種現象叫做啃老,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失去了人類的尊嚴。所以看到這一章子游問孝的時候,真的是慚愧的無地自容。
6. 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把自己的父母放在哪兒了,我們都這樣,社會要往什麼地方發展?孝是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都丟了,與父母都這樣,那麼與他人、與社會的相處還能有希望嗎?最該愛的人不愛,最該敬的人不敬,那還能愛什麼,敬什麼呢?
11《孝經》上說“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卻做了,全都顛倒了,這是凶德,是會給我們帶來災禍的,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地自我反省。
12 孝必須要敬。《孝經》上講孝子事親有五事,第一件事就是“居則致其敬”。孝和敬是連在一起的,敬是什麼,“敬就是德之所具”。就是說要把自己苟且的心拿掉,也就是說敬是一種對自己生命不苟且的態度,敬對我們的生命是有極大好處,這些道理都不是說說的,需要觀察思惟仔細地去學習瞭解的。
13 恭敬別人是對我們自己最有好處的事,是德之所具。
14 敬一定是從敬父母開始學起的,“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我們觀察人,一定要看一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如果他對誰都很客氣,只是對父母大呼小叫,那證明這個人不是真的懂禮,有一天,你對他好到像他父母對他一樣,那麼他對你也就開始大呼小叫了。
15 如果我們對人處事要是能有著一顆恭敬別人、謙下自己的這麼一種親和的心態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專注、寧靜、平和的力量,眼下我們覺得辦得很吃力的事,好像辦起來就會容易些,乃至學習很多東西和道理的時候,具備了這樣的精神就容易學到。
16《孝經》上說“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從我們一出生開始,不到父母膝蓋那麼高時,父母把我們抱在懷裏愛我們,實際上就是在教我們學習愛別人。稍大一些,父母開始對我們有些嚴厲了,那就是教我們要學習恭敬之心,從小把這個恭敬心培植好了,就能把長輩那兒深細的智慧學到。因為一切好處都是從恭敬中來,所以一定要看到恭敬對我們自己的好處,我們都是最關心自己的,一旦真實地認識到了恭敬的好處,想讓你不恭敬別人都很難。
17 孟懿子問孝,夫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禮的核心就是敬,禮者敬而已矣。我們對父母絕對是應該如此,父母對我有如此深恩,我又怎能不回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至少應該是如此的,知恩圖報吧。
18 論語 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誰能做了人又不學習做人的道理呢,那麼要學習恭敬就是最重要的,學道一定要向師長、向父母、向前輩學習。天地之間,只有人和天地是並稱為三才的,稱為萬物之靈。那我們看,天上日月星辰恒常地出來照亮萬物,生長萬物,到時就出來上班,從不要求回報。地呢,恒常地生長萬物、承載萬物,從不索取。而人憑什麼能和天地並稱為三才呢,就是靠透由學習具有和天地一樣恒常的明德。
19《大學》講,學明明德,學親民,學到什麼程度,學到止於至善的程度,最完善的程度。所以敬就是要成全自己堪為人所要具備的道。敬是德之所具,而敬一定是從敬自己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開始的。
20 我們學習了敬這個道理之後,我們要反省,要反問一下自己,對於父母我們做到了什麼程度呢?夫子說能養還要有敬,而敬也不僅僅是我們對待父母應該具有的心態,更是我們對待一切人應該具有的心態,也是我們作為人得於快速成就的最重要的一種心裏基礎了。
21 過則勿憚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千萬不要為自己的過失遮掩、遮蓋。我的老師說,“慚恥之服,于諸莊嚴,最為第一。”儒家都講究有錯就改,聖賢和凡夫的差別就在,聖賢有錯就改,希望別人提醒自己改,不斷地改,不斷地向上,才得以成為聖賢的。
2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十戶人家的村莊都有基礎條件和夫子差不多的人,只是他們不如夫子好學,所以,一定要學會恭敬之心,崇敬之心,否則耽誤了自己的一生不說,今天我們做的就是明天孩子們將要做的。
23 如果不希望我們自己老了,兒女像也養狗養馬一樣的孝順我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得恭敬我們自己的父母。只有我們的人生體會到了孝和敬的好處,學到了孝和敬,才會傳承給我們的子女,這是祖先留下的經驗,也是我們華人的文化與其他文化最不共的一面,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一、思惟題綱:
1.昨天有對養育我們的父母觀功念恩嗎?
2. 今天晚上記錄一下想過幾次父母的恩?
3.何以了解父母憂子之心,就會謹慎做到守身守德?
4.怎樣做可以令父母對我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
5.夫子何以如此回答武伯的問孝?
6. 思考一下自己對父母的心真的很了解了嗎?
7. 念父母恩會有哪些好處?
8. 生命由於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缺乏深遠的觀察,是否真的能達成好的結果呢?
==
四、重點摘記:
1. 孟武伯就是孟懿子的兒子,魯國三大家族之一的一個繼位者。
2.本章解釋,學者們歷來分歧。有認為,是指子女要擔心父母有疾病,也有是父母擔憂子女的疾病。今天,我們著重後者來談。
3. 疾,是指疾病,也可以引申為毛病、不好的行為習慣等
4. 武伯問事親之道,夫子提的是想想父母對你的擔憂之心。唯有了知了父母的憂子之心,才有可能知道怎麼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5. 父母操心子女無所不至,做孩子的要是能體會,把父母的心情常懷於心,那就是對待自己的身體或者是德行,都不會容許自己不謹慎;自身就會做到守身守德。
6. 孝子要斷除三種讓父母擔憂的事: 一就是“居上而驕”—居上位驕傲,人就容易滅亡。第二就是“為下不亂”--下位不能依著規矩而亂來就會受到刑罰。第三在醜而爭--在大眾當中爭強好勝,就容易起殺伐。這三件事不斷除,就算你每天用豬牛羊最好的祭祀的物品來供養父母,父母也是整天為你擔心吊膽、片刻不安,這就是不孝。
7. 所以孝子首先不能讓父母擔憂---孝子會守身守德、不妄為非、少有所失,就會對我們的身心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8. 我們認為瞭解而實際上並不瞭解,或者說只是文字上的瞭解,心裏上的是一點痕跡都沒有、不起作用。如果真的能理解父母的愛子之心,自然就能夠知道事親之道了。我們平常看看自己,會為什麼事而憂呢?我們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不會為別人而憂愁;總覺著別人不夠關心自己。
9. 我們關心別人那麼難,現在父母就是這樣一直在關心我們的,從未退縮。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無論我們多麼傷他們的心,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生死無懼。父母,他們的心續任運的為你而憂,一天到晚、一切時處、一刻都沒停過。我們今天能活著全賴于父母一直的擔心和守護。
10.夫子為什麼要提醒我們要想父母的深恩呢?因為我們是最容易忘記恩德的人,因為我們的現狀就是想不起來父母的恩德。
11. 這樣用心對我們人,我們都不能好好相待,那我們的人生又會對誰真實地好?如何去談愛天下的人呢?為政就是要處理眾人的事,父母的事都處理不好,還能處理好誰的事?夫孝德之本,而德行的根本又在於孝。想學習孝道,就要先從瞭解父母的恩德開始,瞭解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這就是下手處。
12. 能想到父母的深恩時,好處就跟著來了。養成這個習慣,在家看父母,向父母學習,出門在外就容易待人著想,快速地向有經驗的長者學習,人生就會迅速地走向成功。
13. 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對於孩子我們如果不培養他們看父母恩德的習慣,他們就會隨順著習氣養成看父母過失的習慣。
14. 聖人的教育:在生命知道愛惜自己的那一刻,就開始學習瞭解父母的用心,安立了愛惜自己是為父母而愛惜,早早地就搭建好了教育的通道,梳理好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實在是太善巧了。否則我們長是長大了,愛也愛自己了,可是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深遠的觀察。再面對孩子與自己對立的時候又難過了
15. 孩子怎麼就不瞭解我的心呢?原來他們也是受害者。該反省自己,我們為什麼沒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瞭解父母的心呢?只有打好了這個基礎,他才能在不瞭解是非對錯的時候,就順利地接納長輩的經驗,才能少走彎路。
16.總結: 武伯所問的是人子的事親之道,夫子所答的,只是父母的愛子之心。但,唯有體會了父母的愛子之心,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對父母要像付出自己孩子生病時的那種關心,唯有瞭解了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才能夠找到學習孝道的下手處,也有了盡孝的內動力。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一、思惟題綱:
1.昨天有對養育我們的父母觀功念恩嗎?
2. 今天晚上記錄一下想過幾次父母的恩?
3.何以了解父母憂子之心,就會謹慎做到守身守德?
4.怎樣做可以令父母對我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
5.夫子何以如此回答武伯的問孝?
6. 思考一下自己對父母的心真的很了解了嗎?
7. 念父母恩會有哪些好處?
8. 生命由於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缺乏深遠的觀察,是否真的能達成好的結果呢?
==
四、重點摘記:
1. 孟武伯就是孟懿子的兒子,魯國三大家族之一的一個繼位者。
2.本章解釋,學者們歷來分歧。有認為,是指子女要擔心父母有疾病,也有是父母擔憂子女的疾病。今天,我們著重後者來談。
3. 疾,是指疾病,也可以引申為毛病、不好的行為習慣等
4. 武伯問事親之道,夫子提的是想想父母對你的擔憂之心。唯有了知了父母的憂子之心,才有可能知道怎麼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5. 父母操心子女無所不至,做孩子的要是能體會,把父母的心情常懷於心,那就是對待自己的身體或者是德行,都不會容許自己不謹慎;自身就會做到守身守德。
6. 孝子要斷除三種讓父母擔憂的事: 一就是“居上而驕”—居上位驕傲,人就容易滅亡。第二就是“為下不亂”--下位不能依著規矩而亂來就會受到刑罰。第三在醜而爭--在大眾當中爭強好勝,就容易起殺伐。這三件事不斷除,就算你每天用豬牛羊最好的祭祀的物品來供養父母,父母也是整天為你擔心吊膽、片刻不安,這就是不孝。
7. 所以孝子首先不能讓父母擔憂---孝子會守身守德、不妄為非、少有所失,就會對我們的身心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8. 我們認為瞭解而實際上並不瞭解,或者說只是文字上的瞭解,心裏上的是一點痕跡都沒有、不起作用。如果真的能理解父母的愛子之心,自然就能夠知道事親之道了。我們平常看看自己,會為什麼事而憂呢?我們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不會為別人而憂愁;總覺著別人不夠關心自己。
9. 我們關心別人那麼難,現在父母就是這樣一直在關心我們的,從未退縮。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無論我們多麼傷他們的心,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生死無懼。父母,他們的心續任運的為你而憂,一天到晚、一切時處、一刻都沒停過。我們今天能活著全賴于父母一直的擔心和守護。
10.夫子為什麼要提醒我們要想父母的深恩呢?因為我們是最容易忘記恩德的人,因為我們的現狀就是想不起來父母的恩德。
11. 這樣用心對我們人,我們都不能好好相待,那我們的人生又會對誰真實地好?如何去談愛天下的人呢?為政就是要處理眾人的事,父母的事都處理不好,還能處理好誰的事?夫孝德之本,而德行的根本又在於孝。想學習孝道,就要先從瞭解父母的恩德開始,瞭解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這就是下手處。
12. 能想到父母的深恩時,好處就跟著來了。養成這個習慣,在家看父母,向父母學習,出門在外就容易待人著想,快速地向有經驗的長者學習,人生就會迅速地走向成功。
13. 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對於孩子我們如果不培養他們看父母恩德的習慣,他們就會隨順著習氣養成看父母過失的習慣。
14. 聖人的教育:在生命知道愛惜自己的那一刻,就開始學習瞭解父母的用心,安立了愛惜自己是為父母而愛惜,早早地就搭建好了教育的通道,梳理好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實在是太善巧了。否則我們長是長大了,愛也愛自己了,可是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深遠的觀察。再面對孩子與自己對立的時候又難過了
15. 孩子怎麼就不瞭解我的心呢?原來他們也是受害者。該反省自己,我們為什麼沒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瞭解父母的心呢?只有打好了這個基礎,他才能在不瞭解是非對錯的時候,就順利地接納長輩的經驗,才能少走彎路。
16.總結: 武伯所問的是人子的事親之道,夫子所答的,只是父母的愛子之心。但,唯有體會了父母的愛子之心,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對父母要像付出自己孩子生病時的那種關心,唯有瞭解了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才能夠找到學習孝道的下手處,也有了盡孝的內動力。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一、思惟題綱
1第一章“為政以德”簡單地說就“以德治民,以德化民”。怎麼樣能夠達到“以德治民,以德化民”的功效呢?
2.在學習以德端正自己的時候要怎麼學呢?
3.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這個無違的內涵是什麼呢?
4.如果孔子征車夫,您會去應徵嗎? 為什麼?
5.樊遲曾經問孔子,什麼是仁?什麼是智?
6.我們事奉父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7.為什麼要有三年之喪呢?
重點摘記 :
1《為政》的第一章,就標舉了這樣的一個原則,叫做“為政以德”。“為政以德”簡單地說就“以德治民,以德化民”。怎麼樣能夠達到“以德治民,以德化民”的功效呢?首先還是要從以德修正自己的行為,端正自己的行為開始。孔子就說“政者,正也”,政治的那個政就是端正的正。“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也就是說儒家的為政的原則是先以德端正自己,因為端正自己,所以就會有一種由內而外自然的一種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非常非常自然產生的。
2.《論語》裏面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也就是說君子對於小人的影響,就要像風吹過草,草一定會往風吹的方向倒下一樣,是一種非常非常自然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力。
3.在學習以德端正自己的時候要跟聖人學,對於聖人留下的身教以及聖人留下的經典應該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4.第二章就以《詩經》作例子,談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就是說在為政的過程中,為政的起點上我們以德來端正自己。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純潔高尚的一種心靈,一種潔淨如月的一種高尚心靈。儒家的經典裏面談到“詩教”,又提到所謂的“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說透過經典的學習除了造就我們高尚的心靈、潔淨的心靈之外,在我們對待別人的時候,其實會處處為別人設想,會有一種溫柔跟敦厚的一種處事原則。
5.第三章,孔子又用了兩個對序,“道之以德,齊之以利”,這個是儒家的德治。“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這是一般的治國方式,也就是用政令用刑罰來引導百姓的行為,這樣的治國可能短期可以達到很好的功效,可是民眾是免過而無恥,也就是說在內心的教化上面並不能夠深入人心。
6.唯有用德治,唯有用禮教來教化百姓,透過國君的以身作則,透過禮樂的一種教化引導,可以讓百姓不但行為端正,而且可以有一種內心的自我要求,一種自律的羞恥心。
7.第四章,孔子就把自己一生學《詩》的歷程作了一個簡單的而扼要的一個總結。也就說在為政這件事情上,儒家的思考是要透過德行去教化百姓、去化育百姓。這個教化,不是一種強勢的教化,而是透過在上位者,尤其是主政者自己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心靈,然後產生的一種自然的影響力,這樣的影響力再配合禮樂的教化跟引導,讓百姓有一種溫柔敦厚的民風,有一種純淨高尚的心靈。
8.孟懿子是誰呢?在魯國有三個執政的大夫,就是孟孫氏、季孫氏跟叔孫氏。孟懿子就是孟孫氏這個執政大夫的家族的一個重要人物,也是魯國的大夫。這麼有權勢大夫,問孔子什麼是孝呢?孔子的回答說是無違,這個違就是違背。
9.樊遲是經常替孔子駕車的弟子。因為替孔子駕車的時候,有時候路途比較遙遠,一定可以跟孔子就近地請益,能夠親近聖者、親近師長,而就近跟他請益,這樣的機會真是非常非常的難得,顯然樊遲也把握了這樣的機會。
10.什麼是仁?什麼是智?。孔子回答:“仁者愛人,智者知人”.
====
重點摘記
1. 有一次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我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我們的反應可能說,“噢!有這件事情。”可是樊遲不是,樊遲說“何謂也?”
2何謂也”的意思就說,無違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加以說明,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違背什麼?就是不違背禮。從父母親活著的時候,到父母親身故的葬禮,以及身故以後的祭禮都要以禮為原則。
3.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的互動,真是切磋琢磨非常非常的精彩。大家也可以回頭去看,《學而篇》的第十五章,子貢跟孔子在談論貧跟富,怎麼面對貧跟富的態度,那種切磋琢磨的弟子,那種互動之美。在我們讀《論語》的時候,這些篇章我會建議大家特別特別的注意,會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精彩。
4.所以孔子問樊遲這個問題,顯然對於無違這個內涵是有深義的,可是孟懿子沒有繼續追問,所以孔子就透由教導樊遲把這個內涵給說出來。什麼是禮呢?我們剛也提到在《為政篇》第三章的時候,儒家談為政叫“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個禮其實就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原則。所以禮其實就是道理的理,就是合乎理的一個行為,合乎做人做事原則的一種行為準則。
5..孔子的心子顏淵曾經問過孔子,什麼是仁?(仁愛的仁)孔子的回答叫“克己復禮為仁”。顏淵進一步問“請問其目?”具體實踐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提出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要合乎禮。所以禮背後其實是一個仁的內涵,也就是說行為的準則背後其實有一種仁,一種代替別人著想,替別人著想的一種恕道跟體貼在裏頭。
6.所以仁跟禮,一個是內心的一種體貼,一種是發至於外的行為準則,這兩個其實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孔子的意思是,在我們事奉父母的過程中,不管是父母生前,還是父母亡故之後以及亡故之際的葬禮,都要是順承父母心意、體貼父母心意的一種仁心,透由這些仁心,發而為外的一種行為準則。
7.後面要提到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比如說我們孝順父母的時候,不只是物質的奉養,還有內心的一種敬重——非常非常尊敬父母親的一種內心。比如說我們事奉父母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臉色,也要學習察顏觀色,從察顏觀色裏面瞭解父母親的心意等等。《論語》裏面談孝的篇章其實非常非常的多,這個都是“生,事之以禮”。
====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思惟題綱:
1. 孔子外出當然需要搭馬車,因為孔子在魯國也當過大夫,都會有弟子幫他駕車,樊遲是經常替孔子駕車的弟子。我們曉得如果孔子征車夫,大家會去應徵嗎?
2. 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孔子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
3. 孔子曾經說過,為什麼要有三年之喪呢?
重點摘記
1. 有一次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我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我們的反應可能說,“噢!有這件事情。”可是樊遲不是,樊遲說“何謂也?”
2何謂也”的意思就說,無違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加以說明,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違背什麼?就是不違背禮。從父母親活著的時候,到父母親身故的葬禮,以及身故以後的祭禮都要以禮為原則。
3.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的互動,真是切磋琢磨非常非常的精彩。大家也可以回頭去看,《學而篇》的第十五章,子貢跟孔子在談論貧跟富,怎麼面對貧跟富的態度,那種切磋琢磨的弟子,那種互動之美。在我們讀《論語》的時候,這些篇章我會建議大家特別特別的注意,會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精彩。
4.所以孔子問樊遲這個問題,顯然對於無違這個內涵是有深義的,可是孟懿子沒有繼續追問,所以孔子就透由教導樊遲把這個內涵給說出來。什麼是禮呢?我們剛也提到在《為政篇》第三章的時候,儒家談為政叫“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個禮其實就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原則。所以禮其實就是道理的理,就是合乎理的一個行為,合乎做人做事原則的一種行為準則。
5..孔子的心子顏淵曾經問過孔子,什麼是仁?(仁愛的仁)孔子的回答叫“克己復禮為仁”。顏淵進一步問“請問其目?”具體實踐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提出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要合乎禮。所以禮背後其實是一個仁的內涵,也就是說行為的準則背後其實有一種仁,一種代替別人著想,替別人著想的一種恕道跟體貼在裏頭。
6.所以仁跟禮,一個是內心的一種體貼,一種是發至於外的行為準則,這兩個其實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孔子的意思是,在我們事奉父母的過程中,不管是父母生前,還是父母亡故之後以及亡故之際的葬禮,都要是順承父母心意、體貼父母心意的一種仁心,透由這些仁心,發而為外的一種行為準則。
7.後面要提到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比如說我們孝順父母的時候,不只是物質的奉養,還有內心的一種敬重——非常非常尊敬父母親的一種內心。比如說我們事奉父母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臉色,也要學習察顏觀色,從察顏觀色裏面瞭解父母親的心意等等。《論語》裏面談孝的篇章其實非常非常的多,這個都是“生,事之以禮”。
====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思惟題綱:
1. 孔子外出當然需要搭馬車,因為孔子在魯國也當過大夫,都會有弟子幫他駕車,樊遲是經常替孔子駕車的弟子。我們曉得如果孔子征車夫,大家會去應徵嗎?
2. 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孔子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
3. 孔子曾經說過,為什麼要有三年之喪呢?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於求學;三十歲時候能夠自立,四十歲的時候不再被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明白自己的本份,六十歲的時候聽到不中聽的話不會氣憤了,七十歲的時候能夠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做,卻從不逾越規矩。」
思惟題綱 :
1.想一想15歲的我都在做什麼、用心在什麼上?是因為自己的願心所致嗎?
2.(如果您有一些年紀)三十的我醉心於什麼、四十的我呢?試比照一下孔子老師的一生。
3.孔子所謂「志於學」、「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內涵各是什麼?各是怎樣的階段層次?
4.這樣的標準和層次,您有信心達到嗎?(提醒:別忘了善知識).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第六•第二章〉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2.《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3. 《大學章句》 〈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義理講解重點摘記 :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於求學;三十歲時候能夠自立,四十歲的時候不再被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明白自己的本份,六十歲的時候聽到不中聽的話不會氣憤了,七十歲的時候能夠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做,卻從不逾越規矩。」
思惟題綱 :
1.想一想15歲的我都在做什麼、用心在什麼上?是因為自己的願心所致嗎?
2.(如果您有一些年紀)三十的我醉心於什麼、四十的我呢?試比照一下孔子老師的一生。
3.孔子所謂「志於學」、「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內涵各是什麼?各是怎樣的階段層次?
4.這樣的標準和層次,您有信心達到嗎?(提醒:別忘了善知識).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第六•第二章〉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2.《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3. 《大學章句》 〈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義理講解重點摘記 :
1. 第四章,是孔老夫子一生修學的過程。像孔老夫子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天縱之將聖”,都還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來學習,告訴我們只要肯努力,人人都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學習的標準。
2.十五歲的孔子能夠一心趣向於學習;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就能夠把所學的已經成立了,學有根底不被外力所影響,不會跟著隨外力而所搖動。
3.四十歲的時候,對一切事理皆能夠通達沒有疑惑;到五十歲,能知道天命的道理,就是宇宙間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聽到別人講的話,能夠分辨出真假是非,甚至於聞他人之言,知道他的心意是什麼;到了七十歲能夠隨心所欲,而完全不會超越法度,這實在是一個很高很高的境界。
4.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學習後的一個最高的標準。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能夠中規中矩、不妄不立,在任何情況之下他的行為、說出來的話、每一個起心動念,自然而然地就中規中矩,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孔老夫子說他都可以達到,我們也應該可以努力達到這樣子一個標準。
5. 起點在“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也就是從小,這個志於學的內涵是什麼?一般我們的志向、願望不外乎是配我胃口的,就是我原來會的、我原來想的。比如: 考上好學校、得到好地位,都是世俗認可的標準,而不是心靈層次上的東西。學習過程中,一直隨順著自己的習氣走,你想我們的生命能夠進步嗎?應該是非常非常的難。
6. 一個好學的人,他一定要學習曾子的那種不斷地反省自己,然後也要像聖人一樣“知過能改”。別人跟你講說:你做不對、做不好,千萬不要去辯駁,其實這種辯駁的另一種行為就是保護自己的錯誤。孔子所謂的“好學” 要做到:不遷怒,不貳過。因為我們實在是太多太多壞的習慣、太多的錯誤了。
7. 全部的精神都放在自己的內心上面,不斷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內心,不斷不斷地去改善它,讓整個內心的心志所趣向都趣向於是符順合理的。所以要記得志於學的內涵,還有要達到的最高的標準。要以孔子(儒家)的標準為標準,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活出生命中的精彩。
8.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起始點就是志於學。學習《論語》的過程,就是要用來改善自己的生命、人際關係、生活品質的。所以這些內涵要去用,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錯誤改過來,這是起始點。
9. “三十而立”,就是他自己在內心上透過學習,看著外境所有一切而把准一個方向,它有一個標準在那邊,有確立了一個標準,你的行為有可能還做不到,可是會不斷朝目標修正。
10. 四十而不惑”。孔老夫子遇見任何事情,即使別人誤會他,要做的事情,他依然堅持著、挺住著去做他該做的事情。歷經不斷的實踐、反省、改善的過程,才能夠達到這種不惑。立跟不惑之間的差距大家要把它弄清楚,立雖然他已經有了一個確定的標準在那裏,可是他有時候還是會疑惑。這是第三個階段。
11. 第四個階段,因為瞭解了這一切重重的、很深細的,很多因緣條件所造成的這件事情,也有可能是自己的一份行為在這裏面,所以他就不會怪東怪西——五十而知天命。
12. 六十而耳順的說法,字面上的解釋跟裏面的內涵其實很多的說法都不一樣。但是沒關係,孔子的學習歷程,已經跟我們講他最高的境界就是“從心所欲不踰距”。就是他心裏想要的,又合乎法度多好。
13. 他的心就跟法度、制度合在一起了。我們背《論語》,其實就是要讓我們自己成為儒家文化的本身,就是從心所欲的那個內涵。
====(底下取自 日常法師 : 論語摸象記) ====
這一則是孔老夫子一生修學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標準,意思是以夫子這樣的一位“天縱之將聖”,還要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來學習;反過來說,我們只要去努力,人人也都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標準。
也許會有很多人說:“唉,我不行,算了吧!”“算了”的意思其實就是“我不想學”,於是就退下去了。但是今天透過佛法的認識,我們知道沒有退路。我們學不上去想退的原因,是因為遇到了困難無法克服,產生很多痛苦就想放棄;可是若真退下去了,這些困難不但不會自動解決,痛苦也不會自己消失,反而會有無窮無盡的困難以及更大的痛苦。所以先向後看,沒有後路,唯一的辦法只有向前──突破它,不論如何總歸是要學上去。了解這點後,問題就好辦了。儘管像孔老夫子,也並不是真的天生就是一個聖人,他一樣要學。又以佛法來說,最究竟圓滿的佛陀,他也並不是生下來就是佛,還要經過六年遠超過我們常人能夠承受的苦行才得成就。他們先天的條件這麼好,都還必須要經過這麼強大的努力,何況條件這麼差的我們。
所以,我們從“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標準來說,那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一定中規中矩,無往而不利。我們可以拿佛法中佛一人獨具幾種不共功德來對比,例如十八不共法裡的“三不護──身口意無失”,在任何情況之下,佛身體的行為、口中所說的話以及起心動念,都不需要刻意去保護,自然而然都能中規中矩。另外,還有“身口意三業隨智能行”,佛所有的身口意三業都跟智能相應而不違背,這是非常不簡單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努力學習,這些都是人人可以達得到的最高標準。所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孔老夫子本身就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只要肯努力這樣去做,一定可以達到儒家所說的最高標準。
因此,儘管孔老夫子在後面很多地方說到:“聖者,我不能……”等等。其實這裡所說的就是“聖”的標準,而夫子已經達到這樣一個最高的境界。那麼要達到最高的境界,中間要經過哪些歷程呢?
“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個“志於學”很不簡單,這需要我們平常在實際生活上去體驗它。如果以《廣論》來衡準,我們就可以很明確地體驗到,平常我們起心動念真正所志、所願的,總不外乎是“配我胃口的”,換句話說,就是隨順著自己的習氣走的東西。儘管我們現在學了一些佛法,但學的過程當中比起孔老夫子“學而時習”的標準還有很大距離。這一點,如果每位同學自己在內心努力去思惟觀察,漸漸就能夠了解。
“志於學”在《論語》裡邊有很多可以衡量的標準。孔老夫子只讚歎過一個學生是好學的,那就是顏回。在〈雍也〉篇第二章中,“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為什麼好學又要加上不遷怒、不貳過呢?說到這裡,我就感覺到實在很慚愧,因為我所要講的道理自己根本也做不到,但是如果站在跟各位同學共同勉勵、切磋琢磨的立場,我還是願意講一下。我感覺內心的狀態是這樣的──開始時一定是“我很想去做”,然後是“希望有人告訴我,我努力去做”;如果這樣的話,至少有志向學這個力量慢慢地就顯現出來了。然而,光有學的精神還不夠,還要學到什麼程度呢?要能夠“知過必改”,就是這種心情。而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什麼?保護錯誤。我自己渾身就是這個毛病,這一點我很慚愧,還是從各位同學身上見到之後,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才發覺也是如此。所以我覺得實在是非常地慚愧,但願各位同學自己也好好認真地反省,能夠在師友的啟示之下改過,才是最好的。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要先去做,做到了以後再說。現在我們最麻煩的是看不見,而看見了以後還要保護它,不是改過來。這就是為什麼不遷怒、不貳過是這麼重要的原因。
孔老夫子“學”的標準訂得這麼高,所以在“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這個“學”的定義上,我們要下得很嚴密。而且學了以後是馬上要用的,如果不用,那不是真正我們說的學。因此,做錯時要“不遷怒”;而且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改過來,這是“不貳過”。像夫子這樣學,要學十五年,到了三十歲才能“而立”──就是自己在內心上有了一個可以確立的標準。這個“立”到底是什麼內涵呢?就是“正知見”。要確立它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正知見的這個見,見是見到了,行為上都還是做不到,所以孔老夫子下面說“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與“而立”是有距離的,譬如:知見上我曉得要怎麼做,但是對境時仍是一片模糊,往往把握不住。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為什麼?因為有“惑”,如果能依正知見而行,做到了才是“不惑”。這就是“而立”與“不惑”之間的差距。夫子遇見任何事情沒有一點疑惑,這個“不惑”的境界,也就是他內省的功夫──內心中再也不為煩惱所使,不會產生疑惑,這個很不簡單啊!
“五十而知天命”。儒家的天命,《易經》上說是天地之間運行的法則,實際上就是佛法中所說的“業”,業真正的內涵就叫做“天命”。而“知天命”與“不惑”之間的差別又何在?平常我們遇見事情,知道要這樣做,而對境時也把握得住,這是不惑。可是,不能了解這件事情背後的重重緣起。實際上,這個了解有兩種:一種是像佛陀一樣,徹底了解重重無盡最深細的緣起;還有一種,是了解萬法都是因緣而起,但細的地方並不了解,可是心裡能夠以這樣的理論安立得住。這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六十而耳順”這句話,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九歲神童江希張的“新註四書白話解說”中,說孔老夫子在六十歲時得到了天耳通,遠近幽冥樣樣東西他都聽得見,既然得到天耳通,推想也可以得到其他的神通。也許我們驟然聽到會覺得這好像神話一樣,實際上絕對有這個可能,它的印證還是在四書上面。我們曉得《大學》、《中庸》等都是孔孟心法,《大學》一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德”也有許多不同的解說,有一類說明德就是我們本性的光明,無德不圓,性空真如,佛所達到最究竟、圓滿的狀態。我們為什麼不明呢?因為被惑、業,也就是無明、煩惱遮蓋住了,所以看不見。而《大學》──這個大人的學問,教我們要怎麼辦呢?“明明德”的明就是,要恢復它的光明;如果我們這樣去看的話,那不就是要成佛嗎?不但自己要做到這個,還要“親民”,也就是幫人家也做到,自利、利他,達到究竟圓滿的狀態。
下面接著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很多事情我們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我們本末不清楚而亂忙。比如說現在大家在這裡學,看見別人學上去了,心裡就嘀咕:我怎麼跟不上!實際上這個時候不是要忙著想別人為什麼能上去,而是該努力反省自己要怎麼做才跟得上。比如說:我不如人家,那我因地上應該如何一步一步地努力。人家三個月就可以學會,我學三年也要學!咬緊牙關這樣努力恆常去做;而不是看到別人做到了,自己卻做不到,就一天到晚心慌意亂,結果反而障礙自己的增上。
現在我們要學究竟的大道理應該怎麼做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平常我們的心東緣西緣,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如果曉得將心安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就能夠定、靜;定是粗的,靜是細的。“靜而後能安”是什麼?現在這裡我們對孔孟的心法不太了解,可是以佛法來說,這個安就是輕安,已經得到了根本定;“安而後能慮”,就是止觀雙運,安之後才能夠慮,把事情真正看清楚,那是真智能;“慮而後能得”這時,你就真正能夠看清世間真相,你所希望的才能夠得到。透過這樣去看的話,“知止”是戒的內容,“定、靜”是定的範圍,“慮”就是慧的範圍。如果能夠這樣,為什麼不能是天耳通、天眼通乃至於他心通?只是我們後人不知道,曲解了這個事實,以我們有限的眼光去看它而已。所以我不敢說他一定是,但我絕對也不能說他一定不是。
《論語》這一段實際上是這麼高深的境界,除了條件極端夠的人以外,一般人孔老夫子是不講的,只講把做人的基礎做好了就行了。這些內涵,就算有老師教,也還要自己去實踐才能知道。因此,“六十而耳順”我們不妨把這個不同的說法也放在這裡,讓我們每個人從實踐過程中,慢慢去體會,這樣對我們更好。
孔老夫子“學無常師”,他從不同的地方到處去學,假定孔老夫子能夠有一位像他自己後來一樣高明的老師,那他可能不必到七十歲,就可以達到這個結果。這一點對我們有很大的鼓勵,現在我們有圓滿的師承,假定能認真地學,是可以縮短很多時間的。又從另一點來說,
孔老夫子的條件很高而我們的條件不夠,但是由於我們有比孔老夫子更好的外在條件,或許亦可補我們的不足,所以我們要非常珍惜現在的暇滿人身,大家要好好地在這上面不斷地去思惟緣念及揣摩它的內涵。
論語 爲政第二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思惟題綱
1.「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有什麼不同?
2. 「齊之以刑」和「齊之以禮」又有什麼不同?
3.「民免而無恥」和「有恥且格」的人民,有何不同?
4. 學習《論語》對我們有什麼利益?應該怎麼學?
重點摘記 :
1. 《論語》的第一篇提出了我們做人的根本——是要從學跟習開始。推廣到政治,在上面的人,要從最基礎的教育開始來引導帶領晚輩,使每一個人都能夠一步一步的向上,因此就有第二篇的為政以德。
2.政就是指一些法律、制度、規章,引導老百姓,用一些法律、規章、制度來規範他們來約束他們。
3.“齊之以刑”就是拿刑法來處罰那些做不到的人。人們不是心甘情願而是怕被處罰,內心當中不覺得他自己要改變淨化,沒有辦法引發他內心的慚愧與羞恥。
4.以德行、仁德來引導老百姓,行為準則來規範他、來幫助他、來指導他,禮是基於內心的仁而來的,老百姓能夠依著仁,而且遵守這個禮節而做。
5.遵守個禮節而做的老百姓,內心當中有一種覺醒---做一個人基本的操守。別人沒叫他也心甘情願:我應該這樣子去做。怕刑法的老百姓,是指外面環境逼著他做,這是兩者根本的差別:一個是發自內心的覺醒,一個是外面的法規、法治叫他一定要這樣子做,他是被逼的,他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齊之以禮”跟“齊之以刑”最大的差別就是這樣。
6.“道之以德”跟“道之以政”也是,一個是外表的,一個是內在的、裏面的,不是從是非對立來看的,而是從彼此是相互提攜、相互扶持的關係來看的。
7.“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方法的時候,他整個內心是被你感動的,他的心是被啟發出來的,他的那種良知、良能是被感知而出來的。
8. 詩教溫柔敦厚,主要是至真、至純、至善、至美言行、思想都是非常的率真,他一點虛偽都沒有,毫無虛偽的真情流露,學這個很容易被感動。
9.《詩經》的教育,是你用這一份真情去教育、引導百姓,他會有恥而且會努力去做到,而且真的能夠做到。他自然而然對整個凝聚力、整個向心力,對國家、對君主、對長輩的向心力就非常地強。
10.《論語》的美,是要先去背它、熟悉它,當成像詩、詞一樣的經常的去“優遊涵泳”,全心的投入它的境界裏去思考,在生活當中去用、去體會,這樣子就會有不一樣的品質的生活,而且也會有不一樣的人際互動關係。
思惟題綱
1.「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有什麼不同?
2. 「齊之以刑」和「齊之以禮」又有什麼不同?
3.「民免而無恥」和「有恥且格」的人民,有何不同?
4. 學習《論語》對我們有什麼利益?應該怎麼學?
重點摘記 :
1. 《論語》的第一篇提出了我們做人的根本——是要從學跟習開始。推廣到政治,在上面的人,要從最基礎的教育開始來引導帶領晚輩,使每一個人都能夠一步一步的向上,因此就有第二篇的為政以德。
2.政就是指一些法律、制度、規章,引導老百姓,用一些法律、規章、制度來規範他們來約束他們。
3.“齊之以刑”就是拿刑法來處罰那些做不到的人。人們不是心甘情願而是怕被處罰,內心當中不覺得他自己要改變淨化,沒有辦法引發他內心的慚愧與羞恥。
4.以德行、仁德來引導老百姓,行為準則來規範他、來幫助他、來指導他,禮是基於內心的仁而來的,老百姓能夠依著仁,而且遵守這個禮節而做。
5.遵守個禮節而做的老百姓,內心當中有一種覺醒---做一個人基本的操守。別人沒叫他也心甘情願:我應該這樣子去做。怕刑法的老百姓,是指外面環境逼著他做,這是兩者根本的差別:一個是發自內心的覺醒,一個是外面的法規、法治叫他一定要這樣子做,他是被逼的,他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齊之以禮”跟“齊之以刑”最大的差別就是這樣。
6.“道之以德”跟“道之以政”也是,一個是外表的,一個是內在的、裏面的,不是從是非對立來看的,而是從彼此是相互提攜、相互扶持的關係來看的。
7.“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方法的時候,他整個內心是被你感動的,他的心是被啟發出來的,他的那種良知、良能是被感知而出來的。
8. 詩教溫柔敦厚,主要是至真、至純、至善、至美言行、思想都是非常的率真,他一點虛偽都沒有,毫無虛偽的真情流露,學這個很容易被感動。
9.《詩經》的教育,是你用這一份真情去教育、引導百姓,他會有恥而且會努力去做到,而且真的能夠做到。他自然而然對整個凝聚力、整個向心力,對國家、對君主、對長輩的向心力就非常地強。
10.《論語》的美,是要先去背它、熟悉它,當成像詩、詞一樣的經常的去“優遊涵泳”,全心的投入它的境界裏去思考,在生活當中去用、去體會,這樣子就會有不一樣的品質的生活,而且也會有不一樣的人際互動關係。
論語 爲政第二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幾個題綱供大家思惟
思惟題綱:
1. 《詩經》的內容大致上是麼?
2. 古之學者,習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夫子為什麼要特別提到詩經?
3. 古人學詩的方式、內容等和今人學詩有何不同?
4. 古之學者和今之學者又有何不同表現?
重點摘記 :
1. 《詩經》總共有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攝它“一言以蔽之”——讓人們的思想能夠純正,思無邪。
2. 儒家非常重視教育,也就是教跟學;讓我們的生命不斷跨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讓我們異於禽獸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3.詩教,它的特質是什麼呢?在《禮記》裏面有提到說,“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你能夠去讀詩或者是學習詩的內涵,用詩來涵養自己的話,你的個性就會越來越溫柔,越來越敦厚。
4. 儒家對《詩經》,讀詩非常重視,拿來作為自己修為的教育
5. 詩教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引導人們思想的方式,達到無邪的境界。因此就要把那些邪的破除,然後要立正確的、好的、有深義的這些東西。破邪顯正。所以《詩經》,它對於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思想,有很大的幫助。
6. 古代的教育是學禮學詩,破我們不對,立一些正確的見解。我們現在都在學什麼?
7.我們現在在享受很多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遭受身心的戕害。古代的人宣導的娛樂,總括的來講一定都在六藝當中。古代人的娛樂也是一種學習,古代人的娛樂也不離讓自己的生命提升,讓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美好的學習。那個消遣或娛樂,都要有內涵的。
8.現代人都會拿什麼來作為娛樂?跟古代人的娛樂有沒有不同?古代的人工作完了去哪里?做什麼?現代的人工作完了去哪里?做什麼?
9.古代的人就是做完了工作以後,他們一定是回到家裏來看書。朋友在一起,可能就來講詩講六藝的內涵,古代人的娛樂,總括的來講一定都在六藝當中。
10.我們現代的人在享受很多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遭受身心的戕害。
11.孔子看到水淅淅流,他就感歎“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我們現在看到水淅淅流會怎樣呢?我們就頂多說:“啊!這個水好清澈!”要不然就是把你正在吃的東西就往河裏一丟,沒有感覺。為什麼會這樣?教育的目標跟教育的內涵錯誤。
12.古代人的娛樂那些琴、棋、書、畫,這些都是在淬練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提升,讓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美好。
13.當我們讀完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瞭解了《詩經》的功能,還有瞭解了它的根本原則、它的內容,以及它所產生的功能跟好處的時候,我們要去做一個反思——到底現代人跟古代人,他們學習的內涵差別在哪裡?所以我們要開始教育我們的孩子,積極進取的趕快來學習。 1
4.古人所宣導的娛樂幾乎都可以用六藝來包括它。所以古代的人,他心裏有什麼感觸,他就能夠自然而然的馬上吟詩作賦,那種中華文化的精粹,有辦法疏導那些不好的情緒,還有不正確的見解,所以當然就不會走上邪惡的路。
15.古代的人讀書,抒發他內心的感情,涵泳跟優遊在這種思無邪的高雅的境界讓我們的思考越來越純淨、越來越美好。
===
思索着:
爲何此章 歸於爲政呢?
幾個題綱供大家思惟
思惟題綱:
1. 《詩經》的內容大致上是麼?
2. 古之學者,習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夫子為什麼要特別提到詩經?
3. 古人學詩的方式、內容等和今人學詩有何不同?
4. 古之學者和今之學者又有何不同表現?
重點摘記 :
1. 《詩經》總共有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攝它“一言以蔽之”——讓人們的思想能夠純正,思無邪。
2. 儒家非常重視教育,也就是教跟學;讓我們的生命不斷跨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讓我們異於禽獸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3.詩教,它的特質是什麼呢?在《禮記》裏面有提到說,“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你能夠去讀詩或者是學習詩的內涵,用詩來涵養自己的話,你的個性就會越來越溫柔,越來越敦厚。
4. 儒家對《詩經》,讀詩非常重視,拿來作為自己修為的教育
5. 詩教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引導人們思想的方式,達到無邪的境界。因此就要把那些邪的破除,然後要立正確的、好的、有深義的這些東西。破邪顯正。所以《詩經》,它對於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思想,有很大的幫助。
6. 古代的教育是學禮學詩,破我們不對,立一些正確的見解。我們現在都在學什麼?
7.我們現在在享受很多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遭受身心的戕害。古代的人宣導的娛樂,總括的來講一定都在六藝當中。古代人的娛樂也是一種學習,古代人的娛樂也不離讓自己的生命提升,讓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美好的學習。那個消遣或娛樂,都要有內涵的。
8.現代人都會拿什麼來作為娛樂?跟古代人的娛樂有沒有不同?古代的人工作完了去哪里?做什麼?現代的人工作完了去哪里?做什麼?
9.古代的人就是做完了工作以後,他們一定是回到家裏來看書。朋友在一起,可能就來講詩講六藝的內涵,古代人的娛樂,總括的來講一定都在六藝當中。
10.我們現代的人在享受很多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遭受身心的戕害。
11.孔子看到水淅淅流,他就感歎“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我們現在看到水淅淅流會怎樣呢?我們就頂多說:“啊!這個水好清澈!”要不然就是把你正在吃的東西就往河裏一丟,沒有感覺。為什麼會這樣?教育的目標跟教育的內涵錯誤。
12.古代人的娛樂那些琴、棋、書、畫,這些都是在淬練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提升,讓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美好。
13.當我們讀完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瞭解了《詩經》的功能,還有瞭解了它的根本原則、它的內容,以及它所產生的功能跟好處的時候,我們要去做一個反思——到底現代人跟古代人,他們學習的內涵差別在哪裡?所以我們要開始教育我們的孩子,積極進取的趕快來學習。 1
4.古人所宣導的娛樂幾乎都可以用六藝來包括它。所以古代的人,他心裏有什麼感觸,他就能夠自然而然的馬上吟詩作賦,那種中華文化的精粹,有辦法疏導那些不好的情緒,還有不正確的見解,所以當然就不會走上邪惡的路。
15.古代的人讀書,抒發他內心的感情,涵泳跟優遊在這種思無邪的高雅的境界讓我們的思考越來越純淨、越來越美好。
===
思索着:
爲何此章 歸於爲政呢?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學而篇〉主要講自律,〈為政篇〉主要講幫助別人。站在自己能夠做到的基礎上,進一步就應該去幫助別人。從修身、齊家開始,到最後治國、平天下。從自己做起,進而推到天下;所以學而篇之後是為政篇。
2.為政以德的「為政」就是管理大眾的事情,一群人一起想辦法,一起處理大眾的問題。這是一般人的看法。
3.在為政篇第21章,有人問孔子:你為什麼不為政?孔子說:「我在家實踐孝悌,就在為政,為什麼一定要做大官呢?」所以,為政的範圍是很廣的,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算是一個為政者。如果學會了立身行事,運用在周圍的人,不論是尊長或晚輩,這都是政。
4. 《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對季康子問政的回答:政者正也。「政」政治,「正」正確。意思是:上位者行的正,處處以身作則,用你自己行得正來引導大家,誰會敢不正呢?這個就是上行下效。
5.為政的原則「以德」兩個字。用德來處理眾人之事,用德來帶領人,不論是家庭、天下、國家都要以德。
6.何謂「德」?德者得也。「德」道德的德,「得」得到的得。就是說你能夠把學來的,聖賢、老師告訴你的正確的道理,照著去做,用在生活中、在人際互動中,你會有所得。你對人越來越慈悲,越有耐心,越來越知道怎麼跟人相處。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成長,這叫作德。
7. 「為政以德」是要去學的。有三個次第 : 1.跟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建立正確的知見。2.知見建立之後,不斷地去摸索、去練習,學而時習之。3.行,把練習很熟悉的這些東西,在境界中行持出來。
8.學、習跟行三個步驟,做出來了以後,就不再只是在文字上繞來繞去,而是真實地把文字的內涵去實踐出來,這個過程是可以真實地去幫助到很多人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反省,不要執取自己的見解是對的,不斷地去改錯,直到無錯可改為止。
9.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什麼說“為政以德”的人就像北極星,安住在他的地方,其他人都願意繞著他轉啊轉,為什麼?因為他“為政以德”,他用德行來感化人,所以眾星共之。
10.另一個角度——北極星可能在轉,但他感化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能夠恰如其分地各安其所,所以相對的顯現出,北辰好像一動也不動。
11.北辰的功效要顯現得出來,一定是它周圍的星星也一樣各安其所、恰如其分,各行其理地在運作著。
12.為政者有德,能夠影響周圍的人,則他們就會以你為中心,看著你,你的走向是什麼,他們就會跟著走。所謂德風就是這樣。
13.如果在下面的人還沒有做到有德,這個時候為政者還要跟他的長輩學,學什麼呢?就是《學而篇》的“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從最根本的仁-孝悌學起。做得到,就能夠一代一代的傳遞。
14.相對之間的位置,如果能夠確定起來的話,那個地方就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
15.所以在上者以德,在下者以孝悌的心來對待上面的人。這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樣的一個歷程。
16.總結:第一個,各安其位,各守其份,循理而行。第二個,為政者一定要從自己做起,不是先去要求別人。自己要學、要習、要行。
17.孔子的心法是實踐出來的,不只是講出來的。先認識正確的理念,然後把理念變成實際上可以行持的,慢慢地去改善,用你的經驗去帶動下位的人。從家庭到國家天下,一層一層地帶上去。
18.從自己學習起,一代傳一代,《為政篇23章》說“十世可知也”,就是說,你這整個的延續它是十世,乃至百世也可以。
19.要記得不管在哪個位置上,你都是要為政以德。在下面的人,如兒女、學生、屬下,對長上的孝悌一定要做好,你才能夠接續到他要給你的東西,能夠創造各種傳承的美好。
20.當你的學、習、行做得越來越好,一定會有德於心,你的內心就會成長,那些東西就是你的道德,人家搶也搶不走的東西。最後一定會產生什麼效應?——“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效應。你居其所,就能夠把你的德風傳遞給別人,把你的熏香傳遞給別人。
21.你於道就有德了,你整個領導者的格局跟視野都開展出來了。這時候你就能夠傳承美好的文化,也能夠產生最和諧的運轉法則。
補充資料:摘自《論語淺釋》P158~
為政者的德行怎麼能夠使他挺立不動?這種德行如何培養建立?
師父說: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的話,儘管以我們這個年齡,當我們心情在不斷地轉變的過程當中,那外面的境界沒有什麼改變,可是我們的心情是不是會改變的啊?這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心」。
所以這種心裡面呢,一下歡喜、一下不歡喜,一下貪心、一下瞋心,整個的就癡心,我們根本看不見我們內心當中被煩惱……。譬如剛才說驕啊、慢哪,一下又說不如人,一下又說我樣樣不怕人,這種都是煩惱。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並沒有人家對我們怎麼樣,可自己心裡面內心當中就不安,乃至於在這種狀態當中是坐立不安,這種情況都來了。所以你真正要想「居其所」,那唯一的──德行。那個德行的特徵——調伏自己的煩惱,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而調伏煩惱?有幾種;有一種自己為了自己;還有一種呢,說我要幫助別人。要幫助別人,自己必須要調伏煩惱,那煩惱沒調伏之前,心裡面是亂成一團,那這個就談不上了。這個佛陀的真正偉大的原因就是這樣,他要幫助一切人,要幫助一切人必須要把自己的世間的真相看得非常透澈,調伏自己一切煩惱。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德行就是這樣了。
那現在呢,「為政」也是這樣的,那個才是它真正的中心,所以「為政以德」。
現在事無大小,都是如此。世間尚且如此,何況是學佛。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剛開始,雖然我們現在還在入門的第一步,假定我們不注意這個,慢慢、慢慢地會越走越差、越走越差,不知不覺當中那個驕慢心都增起來了,然後呢壞習慣不斷地增長,等到這個生起來了,那要想改就困難了。
1.〈學而篇〉主要講自律,〈為政篇〉主要講幫助別人。站在自己能夠做到的基礎上,進一步就應該去幫助別人。從修身、齊家開始,到最後治國、平天下。從自己做起,進而推到天下;所以學而篇之後是為政篇。
2.為政以德的「為政」就是管理大眾的事情,一群人一起想辦法,一起處理大眾的問題。這是一般人的看法。
3.在為政篇第21章,有人問孔子:你為什麼不為政?孔子說:「我在家實踐孝悌,就在為政,為什麼一定要做大官呢?」所以,為政的範圍是很廣的,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算是一個為政者。如果學會了立身行事,運用在周圍的人,不論是尊長或晚輩,這都是政。
4. 《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對季康子問政的回答:政者正也。「政」政治,「正」正確。意思是:上位者行的正,處處以身作則,用你自己行得正來引導大家,誰會敢不正呢?這個就是上行下效。
5.為政的原則「以德」兩個字。用德來處理眾人之事,用德來帶領人,不論是家庭、天下、國家都要以德。
6.何謂「德」?德者得也。「德」道德的德,「得」得到的得。就是說你能夠把學來的,聖賢、老師告訴你的正確的道理,照著去做,用在生活中、在人際互動中,你會有所得。你對人越來越慈悲,越有耐心,越來越知道怎麼跟人相處。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成長,這叫作德。
7. 「為政以德」是要去學的。有三個次第 : 1.跟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建立正確的知見。2.知見建立之後,不斷地去摸索、去練習,學而時習之。3.行,把練習很熟悉的這些東西,在境界中行持出來。
8.學、習跟行三個步驟,做出來了以後,就不再只是在文字上繞來繞去,而是真實地把文字的內涵去實踐出來,這個過程是可以真實地去幫助到很多人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反省,不要執取自己的見解是對的,不斷地去改錯,直到無錯可改為止。
9.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什麼說“為政以德”的人就像北極星,安住在他的地方,其他人都願意繞著他轉啊轉,為什麼?因為他“為政以德”,他用德行來感化人,所以眾星共之。
10.另一個角度——北極星可能在轉,但他感化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能夠恰如其分地各安其所,所以相對的顯現出,北辰好像一動也不動。
11.北辰的功效要顯現得出來,一定是它周圍的星星也一樣各安其所、恰如其分,各行其理地在運作著。
12.為政者有德,能夠影響周圍的人,則他們就會以你為中心,看著你,你的走向是什麼,他們就會跟著走。所謂德風就是這樣。
13.如果在下面的人還沒有做到有德,這個時候為政者還要跟他的長輩學,學什麼呢?就是《學而篇》的“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從最根本的仁-孝悌學起。做得到,就能夠一代一代的傳遞。
14.相對之間的位置,如果能夠確定起來的話,那個地方就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
15.所以在上者以德,在下者以孝悌的心來對待上面的人。這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樣的一個歷程。
16.總結:第一個,各安其位,各守其份,循理而行。第二個,為政者一定要從自己做起,不是先去要求別人。自己要學、要習、要行。
17.孔子的心法是實踐出來的,不只是講出來的。先認識正確的理念,然後把理念變成實際上可以行持的,慢慢地去改善,用你的經驗去帶動下位的人。從家庭到國家天下,一層一層地帶上去。
18.從自己學習起,一代傳一代,《為政篇23章》說“十世可知也”,就是說,你這整個的延續它是十世,乃至百世也可以。
19.要記得不管在哪個位置上,你都是要為政以德。在下面的人,如兒女、學生、屬下,對長上的孝悌一定要做好,你才能夠接續到他要給你的東西,能夠創造各種傳承的美好。
20.當你的學、習、行做得越來越好,一定會有德於心,你的內心就會成長,那些東西就是你的道德,人家搶也搶不走的東西。最後一定會產生什麼效應?——“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效應。你居其所,就能夠把你的德風傳遞給別人,把你的熏香傳遞給別人。
21.你於道就有德了,你整個領導者的格局跟視野都開展出來了。這時候你就能夠傳承美好的文化,也能夠產生最和諧的運轉法則。
補充資料:摘自《論語淺釋》P158~
為政者的德行怎麼能夠使他挺立不動?這種德行如何培養建立?
師父說: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的話,儘管以我們這個年齡,當我們心情在不斷地轉變的過程當中,那外面的境界沒有什麼改變,可是我們的心情是不是會改變的啊?這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心」。
所以這種心裡面呢,一下歡喜、一下不歡喜,一下貪心、一下瞋心,整個的就癡心,我們根本看不見我們內心當中被煩惱……。譬如剛才說驕啊、慢哪,一下又說不如人,一下又說我樣樣不怕人,這種都是煩惱。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並沒有人家對我們怎麼樣,可自己心裡面內心當中就不安,乃至於在這種狀態當中是坐立不安,這種情況都來了。所以你真正要想「居其所」,那唯一的──德行。那個德行的特徵——調伏自己的煩惱,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而調伏煩惱?有幾種;有一種自己為了自己;還有一種呢,說我要幫助別人。要幫助別人,自己必須要調伏煩惱,那煩惱沒調伏之前,心裡面是亂成一團,那這個就談不上了。這個佛陀的真正偉大的原因就是這樣,他要幫助一切人,要幫助一切人必須要把自己的世間的真相看得非常透澈,調伏自己一切煩惱。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德行就是這樣了。
那現在呢,「為政」也是這樣的,那個才是它真正的中心,所以「為政以德」。
現在事無大小,都是如此。世間尚且如此,何況是學佛。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剛開始,雖然我們現在還在入門的第一步,假定我們不注意這個,慢慢、慢慢地會越走越差、越走越差,不知不覺當中那個驕慢心都增起來了,然後呢壞習慣不斷地增長,等到這個生起來了,那要想改就困難了。
學員回饋: 陳慧嬪 2018/6/7
各位老師、善友們早安吉祥!
感恩珠釵老師和玟秀老師及護持團隊發心帶領大家學習儒學,走向聖賢喜樂之路,末學禮敬你們!
因為末學在廣論班推動共背論語小組,對於無法每天準時上線的同學來說,共背的音檔及珠釵老師的義理解說,都令大家受益良多,我們可以就各自的緣起點見縫插針做學習,我們一週的進度可能沒辦法像老師們這麼多,而且如果有背過書經驗的同修應該會知道,其實一般人百遍是無法真的長久記得住,故再再串習是很重要的修行,而這些共背音檔的存在實在能幫助有心想學好孔子思想的人能夠保持歡喜心持續學下去的因緣,所以末學向護持團隊希求可否也能持續推出論語共背的音檔,廣利有情。非常感恩大家!辛苦了!
感恩珠釵老師和玟秀老師及護持團隊發心帶領大家學習儒學,走向聖賢喜樂之路,末學禮敬你們!
因為末學在廣論班推動共背論語小組,對於無法每天準時上線的同學來說,共背的音檔及珠釵老師的義理解說,都令大家受益良多,我們可以就各自的緣起點見縫插針做學習,我們一週的進度可能沒辦法像老師們這麼多,而且如果有背過書經驗的同修應該會知道,其實一般人百遍是無法真的長久記得住,故再再串習是很重要的修行,而這些共背音檔的存在實在能幫助有心想學好孔子思想的人能夠保持歡喜心持續學下去的因緣,所以末學向護持團隊希求可否也能持續推出論語共背的音檔,廣利有情。非常感恩大家!辛苦了!
論語 學而第一 第十六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怕人家不知道我,怕什麼?怕我不知道人家。
思惟題綱1:
1. 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害怕你不了解人家?還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
2. 如果你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患人之不己知,會產生什麼問題?
3. 為何要患”不知人”,而不是患”人之不己知”?
思惟題綱2: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你會先去了解彼此,還是一頭就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
2.如果你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那你是先要求別人了解你,還是你要求自己先去了解對方?
3.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我是停在那裡,還是想辦法改善,請問你是哪一種人?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本章16章是論語第一篇的最後一章,恭喜大家將學而篇學完。希望大家不斷地探討、琢磨,在境界中內心能夠現出孔老夫子的義理,做為行事的準則。
2.「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怕人家不知道我,就是說,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不用去擔心。因為我的生命的宗旨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也不是為了名利;我的生命宗旨是為了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跨越、突破,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
3.「不患人之不己知」跟第一章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內涵是一樣的。一個走聖賢之路的君子,當人家不知我時,會從因果關係思惟,看到是我的努力不夠,會再再地反恭自省,涵養自己的修為。
4.「患不知人也」擔心害怕自己不知道別人。為什麼要「患不知人也」?因為你不知道別人,你真偽莫辨,你就得不到良師益友,生命的旅程就非常的孤單寂寞。
5.省思:我在跟人相處中,我是害怕我不瞭解別人?還是害怕別人不瞭解我?
將所觀察內心的狀況,跟孔聖人的話作對比,找到落差的原因,然後再思惟、再觀察,必要時跟好朋友一起討論,想辦法在境界上改變自己。這樣,我們就會從走在非常漫長的、痛苦的一條道路,轉換走在快樂之道,生處在人跟人是互相幫忙的幸福的狀態。
6.我會「患人之不己知」,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只是為了自己,總是以自己為主;一個是,當我知道了一點,總希望讓人家知道,就好像自己知道了很多。
7.我們在跟人的相處的過程,我們應該往正向思考,而且應該去更瞭解他,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猜測跟痛苦等負面的情緒。
8.我們在生活中有太多不了解別人,或者是不相信人性本善,不會去想說--他只是一時的問題。事實上,這種不了解別人、不相信別人帶給自己的痛苦,是不必要的,而且是可以免除的。
9.如果我們早早都聽孔夫子的話,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我們跟周遭的人更能攜手共進,共創美麗的未來。不僅是個人美麗的未來,而且是整個人類美麗的未來。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通常很容易就一頭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沒有先了解彼此。
2.當我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時,我是要求自己先了解對方或者要求別人先了解我?這就決定於我跟人相處的時候,把自己擺在第一,還是把別人擺在第一。
3.應該是先去了解別人,先做,做給人家看。
4.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不是停在那裡,而是想辦法改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初我就是不了解他,所以現在我遇到困難了,我呢不是抱怨也不是停下來或一走了之,是去了解他、去化解困難。
5.我是學習心靈提升的人,我會說:機會來了!我要去改善它。這時候,你已經走出難過、憂慮乃至記恨、抱怨的“患人之不己知”;你“患”的是:反思問題在我這兒?我條件不足,我怎麼去具足?你不會放棄,你會克服困難,把對的事情做下去。
6.如果可以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就體會得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
7.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痛苦,之所以會跟人處不好,通常的原因都是我們陷在自己錯誤的病點中,跳不出原來思考的模式,於是在那邊晃啊晃啊,繞啊繞啊!讓我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光明,也看不到溫暖。
8.我們如果患錯了--患人之不己知,我們的痛苦指數會不斷地增加,我們沒有走在幸福快樂的路上,那個”患”對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用。
9.患對了—患不知人也,才可以走上幸福跟快樂之路。
10.十六章和第一章是遙相呼應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我們一定要學的,而且要「學而時習之」,跟著師友學習。遇到困難你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情去解決它,「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1.認為「他不了解我」,是「我」在作祟--我有好多、我的苦衷他都不知道。認為『我不瞭解他』,是內省到都是我做的不夠、不夠周延,我不了解他。這兩種產生的內心感受不同,再接下去的行為也會不同。
重點摘記
1.我們的痛苦,跟人互動出問題,都出在以自己的見解去觀察所有的事,陷在自己的定準中。我們往往用一個見解、錯誤偏狹的見解來看待千變萬化的事情。
2.要解決與人互動的問題,要學習,跟師友學習。跟師友的學習的第一步--做好孝弟。在第二章就提到下手處孝弟,要做好孝弟。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字的結構,由兩個人組成的,意思就是你做任何事情,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對方的立場。所以要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最重要就是要涵養你心中的仁。
4.往往人與人之間,就是你認為他不了解你,他認為你不了解他,結果就怪來怪去,引申出一堆堆的抱怨,一堆堆的痛苦。那該怎麼辦呢?仁,好好地設身處地為別人想。
5.當我開始為別人想的時候,我已經收起抱怨的箭頭,看到別人的難處、別人的善良,也反過來看我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開始改我自己。
6.日常師父說:「《論語》學而第一篇最後的這一段話只有兩句,但我們可以終身行持,一生受用無盡,若不能實際上去實踐,那真是最大的浪費。」
7.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成我們終身去奉行的一個圭臬。
8.到底怎樣才能知人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師、跟著一群好朋友學習,不斷地在生活上實踐,不斷地問問自己——我了解他沒有?我真的為他了沒有?當你的這個想法不斷湧出的時候,所有的人際上的問題都會改善。
9.當人際上的問題改善以後,你會變得越來越快樂,在快樂的路上你才有辦法把你的德行不斷地增長。
10.我們沒有辦法離開群眾而生活,所以人際的互動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課題,而人際互動最重要的關鍵,是你了解人性否?你了解別人否?還是你一心一意地都以本位立場出現,然後突顯自己、誇張自己?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突破的。
11.預告下一篇《為政篇》,它是從《學而篇》引申出去的。《學而篇》比較偏向於自利、自我的學習,《為政篇》是要走在人群中修行的。「不知人無以為政」,為政者第一個條件--德行,什麼能夠讓你德行增長?就是去知人。所以「不知人無以為政」。
孔子說:不怕人家不知道我,怕什麼?怕我不知道人家。
思惟題綱1:
1. 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害怕你不了解人家?還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
2. 如果你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患人之不己知,會產生什麼問題?
3. 為何要患”不知人”,而不是患”人之不己知”?
思惟題綱2: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你會先去了解彼此,還是一頭就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
2.如果你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那你是先要求別人了解你,還是你要求自己先去了解對方?
3.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我是停在那裡,還是想辦法改善,請問你是哪一種人?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本章16章是論語第一篇的最後一章,恭喜大家將學而篇學完。希望大家不斷地探討、琢磨,在境界中內心能夠現出孔老夫子的義理,做為行事的準則。
2.「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怕人家不知道我,就是說,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不用去擔心。因為我的生命的宗旨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也不是為了名利;我的生命宗旨是為了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跨越、突破,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
3.「不患人之不己知」跟第一章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內涵是一樣的。一個走聖賢之路的君子,當人家不知我時,會從因果關係思惟,看到是我的努力不夠,會再再地反恭自省,涵養自己的修為。
4.「患不知人也」擔心害怕自己不知道別人。為什麼要「患不知人也」?因為你不知道別人,你真偽莫辨,你就得不到良師益友,生命的旅程就非常的孤單寂寞。
5.省思:我在跟人相處中,我是害怕我不瞭解別人?還是害怕別人不瞭解我?
將所觀察內心的狀況,跟孔聖人的話作對比,找到落差的原因,然後再思惟、再觀察,必要時跟好朋友一起討論,想辦法在境界上改變自己。這樣,我們就會從走在非常漫長的、痛苦的一條道路,轉換走在快樂之道,生處在人跟人是互相幫忙的幸福的狀態。
6.我會「患人之不己知」,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只是為了自己,總是以自己為主;一個是,當我知道了一點,總希望讓人家知道,就好像自己知道了很多。
7.我們在跟人的相處的過程,我們應該往正向思考,而且應該去更瞭解他,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猜測跟痛苦等負面的情緒。
8.我們在生活中有太多不了解別人,或者是不相信人性本善,不會去想說--他只是一時的問題。事實上,這種不了解別人、不相信別人帶給自己的痛苦,是不必要的,而且是可以免除的。
9.如果我們早早都聽孔夫子的話,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我們跟周遭的人更能攜手共進,共創美麗的未來。不僅是個人美麗的未來,而且是整個人類美麗的未來。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通常很容易就一頭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沒有先了解彼此。
2.當我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時,我是要求自己先了解對方或者要求別人先了解我?這就決定於我跟人相處的時候,把自己擺在第一,還是把別人擺在第一。
3.應該是先去了解別人,先做,做給人家看。
4.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不是停在那裡,而是想辦法改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初我就是不了解他,所以現在我遇到困難了,我呢不是抱怨也不是停下來或一走了之,是去了解他、去化解困難。
5.我是學習心靈提升的人,我會說:機會來了!我要去改善它。這時候,你已經走出難過、憂慮乃至記恨、抱怨的“患人之不己知”;你“患”的是:反思問題在我這兒?我條件不足,我怎麼去具足?你不會放棄,你會克服困難,把對的事情做下去。
6.如果可以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就體會得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
7.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痛苦,之所以會跟人處不好,通常的原因都是我們陷在自己錯誤的病點中,跳不出原來思考的模式,於是在那邊晃啊晃啊,繞啊繞啊!讓我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光明,也看不到溫暖。
8.我們如果患錯了--患人之不己知,我們的痛苦指數會不斷地增加,我們沒有走在幸福快樂的路上,那個”患”對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用。
9.患對了—患不知人也,才可以走上幸福跟快樂之路。
10.十六章和第一章是遙相呼應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我們一定要學的,而且要「學而時習之」,跟著師友學習。遇到困難你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情去解決它,「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1.認為「他不了解我」,是「我」在作祟--我有好多、我的苦衷他都不知道。認為『我不瞭解他』,是內省到都是我做的不夠、不夠周延,我不了解他。這兩種產生的內心感受不同,再接下去的行為也會不同。
重點摘記
1.我們的痛苦,跟人互動出問題,都出在以自己的見解去觀察所有的事,陷在自己的定準中。我們往往用一個見解、錯誤偏狹的見解來看待千變萬化的事情。
2.要解決與人互動的問題,要學習,跟師友學習。跟師友的學習的第一步--做好孝弟。在第二章就提到下手處孝弟,要做好孝弟。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字的結構,由兩個人組成的,意思就是你做任何事情,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對方的立場。所以要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最重要就是要涵養你心中的仁。
4.往往人與人之間,就是你認為他不了解你,他認為你不了解他,結果就怪來怪去,引申出一堆堆的抱怨,一堆堆的痛苦。那該怎麼辦呢?仁,好好地設身處地為別人想。
5.當我開始為別人想的時候,我已經收起抱怨的箭頭,看到別人的難處、別人的善良,也反過來看我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開始改我自己。
6.日常師父說:「《論語》學而第一篇最後的這一段話只有兩句,但我們可以終身行持,一生受用無盡,若不能實際上去實踐,那真是最大的浪費。」
7.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成我們終身去奉行的一個圭臬。
8.到底怎樣才能知人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師、跟著一群好朋友學習,不斷地在生活上實踐,不斷地問問自己——我了解他沒有?我真的為他了沒有?當你的這個想法不斷湧出的時候,所有的人際上的問題都會改善。
9.當人際上的問題改善以後,你會變得越來越快樂,在快樂的路上你才有辦法把你的德行不斷地增長。
10.我們沒有辦法離開群眾而生活,所以人際的互動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課題,而人際互動最重要的關鍵,是你了解人性否?你了解別人否?還是你一心一意地都以本位立場出現,然後突顯自己、誇張自己?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突破的。
11.預告下一篇《為政篇》,它是從《學而篇》引申出去的。《學而篇》比較偏向於自利、自我的學習,《為政篇》是要走在人群中修行的。「不知人無以為政」,為政者第一個條件--德行,什麼能夠讓你德行增長?就是去知人。所以「不知人無以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