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 : 君子能夠普遍、平等地觀照一切人,而不會只是跟某個人特別好。小人則會偏私,跟我相應的就好,結黨徇私,不會周遍觀照一切人。

一、思惟題綱:
1.本章對比君子和小人,差別在哪裡?
2.君子為什麼能夠平等地關照一切的人,而不會偏黨自己喜好的人? 小人則不是 ?
3.如何從『比』跨越到『周』?
4.本章列在為政篇,請問一個人的「周跟比」,跟為政成敗有關係嗎 ?

三、義理講解
(一)引用的經文與資料:
1.《論語•子路第十三》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論語•子路第十三》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論語•憲問第十四》24.子曰: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二)重點摘記:
1.本章把君子跟小人,以「周」跟「比」來做對比。「周」是普遍、周遍,關顧所有的人,關顧大局。「比」(唸bì)是偏私、偏黨,只關心自己所熟悉密切的人。
2. 君子為什麼能夠普遍、平等地關照一切的人,而不會偏黨自己喜好的人?小人則不是?這顯然是「好惡」跟「學習」的不一樣。
3.我們順著習氣,一定是跟我關係好的人、跟我關係密切的人,我就關顧他;跟我無關的人,或者跟我疏離的人,甚至得罪我的人,我就討厭他。這也是個人的好惡,是一種習氣,跟德行是相違的。
4.怎麼樣從「只關心我身邊的人,或者順著自己好惡去關心我喜歡的人、討厭我不喜歡的人。」這樣的習氣跨越上來,變成關心所有的人,就要透過學習。
5.孔子提到「周」跟「比」是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其實這個也是公跟私的不同。公跟私的不同,在於一個人的學習能不能越學心越開闊,越學能夠日益地增上,不斷地進步。
6.就「為政」而言,「周」跟「比」是為政成敗的關鍵之一。
7.如果一個為政者,只喜歡跟他關係密切的人,那他身邊的人才就非常有限,他的視野就非常的窄隘,看不清事情的全貌,也就常常下錯誤的決策。在人才的輔助上,左支右絀,在為政的過程中,應該非常的艱辛。這就是「公跟私」的差別、「周跟比」的不同。
8.「周跟比」,可以從個人的為學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為政的角度去看,在為學以及為政上,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9.儒家的學習歷程,君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承接「士」的基礎,又要跨越到聖人的境界。所以《論語》有許多篇章是君子跟小人的對比,如下,可以拿出來對讀,我們對君子跟小人的差別,就會有更清楚的理解。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第二》-14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23
(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第十三》-26
(4)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第十四》-24
10.為政篇第12、13、14章都談到君子,不管有沒有把小人對舉出來,就隱含著君子跟小人的差別。這三章的學習,可以從個人的為學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為政的角度去看。
====
為政第二第14章 思惟題綱3 的解答
(參考 日常師父講述 論語淺釋、論語摸象)

Q:如何從「比」跨越到「周」?
A:人都有感情,有私心,這個人跟我好,那我跟他好;這個人跟我不對,那我跟他不好。這就是「比」,「周」呢,遍地關顧一切人,不會跟這個人好,很親熱,乃至結黨成小團體,說我跟你好,跟他們不好。如何從『比』跨越到『周』,要透過學習。
學什麼?「仁」- 克己復禮。「克己」把自己的私欲淨化,「復禮」行為要合禮,具有仁的內涵,就是能夠將心比心,說我不希望人家對我這樣,我也不希望對人家那樣,然後我希望我做到了,我要去幫助別人。這個別人是普遍的,對一切人都這樣,乃至從人推到一切有生命的,都一樣。這就是『周』。
從「君子不器」(12章)、「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13章)、到「君子周而不比」(14章),為什麼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很深遠的聖賢的境地呢?始終有個基本的原則,這個基本原則是什麼?大家記住:「學」、「習」兩著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