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第一 第十六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怕人家不知道我,怕什麼?怕我不知道人家。

思惟題綱1:
1. 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害怕你不了解人家?還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
2. 如果你是害怕別人不了解你--患人之不己知,會產生什麼問題?
3. 為何要患”不知人”,而不是患”人之不己知”?
思惟題綱2: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你會先去了解彼此,還是一頭就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
2.如果你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那你是先要求別人了解你,還是你要求自己先去了解對方?
3.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我是停在那裡,還是想辦法改善,請問你是哪一種人?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本章16章是論語第一篇的最後一章,恭喜大家將學而篇學完。希望大家不斷地探討、琢磨,在境界中內心能夠現出孔老夫子的義理,做為行事的準則。
2.「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怕人家不知道我,就是說,不管人家知不知道我,我都不用去擔心。因為我的生命的宗旨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也不是為了名利;我的生命宗旨是為了自己的生命能夠不斷地跨越、突破,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
3.「不患人之不己知」跟第一章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內涵是一樣的。一個走聖賢之路的君子,當人家不知我時,會從因果關係思惟,看到是我的努力不夠,會再再地反恭自省,涵養自己的修為。
4.「患不知人也」擔心害怕自己不知道別人。為什麼要「患不知人也」?因為你不知道別人,你真偽莫辨,你就得不到良師益友,生命的旅程就非常的孤單寂寞。
5.省思:我在跟人相處中,我是害怕我不瞭解別人?還是害怕別人不瞭解我?
將所觀察內心的狀況,跟孔聖人的話作對比,找到落差的原因,然後再思惟、再觀察,必要時跟好朋友一起討論,想辦法在境界上改變自己。這樣,我們就會從走在非常漫長的、痛苦的一條道路,轉換走在快樂之道,生處在人跟人是互相幫忙的幸福的狀態。
6.我會「患人之不己知」,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只是為了自己,總是以自己為主;一個是,當我知道了一點,總希望讓人家知道,就好像自己知道了很多。
7.我們在跟人的相處的過程,我們應該往正向思考,而且應該去更瞭解他,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猜測跟痛苦等負面的情緒。
8.我們在生活中有太多不了解別人,或者是不相信人性本善,不會去想說--他只是一時的問題。事實上,這種不了解別人、不相信別人帶給自己的痛苦,是不必要的,而且是可以免除的。
9.如果我們早早都聽孔夫子的話,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我們跟周遭的人更能攜手共進,共創美麗的未來。不僅是個人美麗的未來,而且是整個人類美麗的未來。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

1.當你和一群人共同承辦一件事情,通常很容易就一頭栽進事相的討論跟分工,沒有先了解彼此。
2.當我把彼此的了解放在前提去考量時,我是要求自己先了解對方或者要求別人先了解我?這就決定於我跟人相處的時候,把自己擺在第一,還是把別人擺在第一。
3.應該是先去了解別人,先做,做給人家看。
4.當我跟別人合不來的時候,不是停在那裡,而是想辦法改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初我就是不了解他,所以現在我遇到困難了,我呢不是抱怨也不是停下來或一走了之,是去了解他、去化解困難。
5.我是學習心靈提升的人,我會說:機會來了!我要去改善它。這時候,你已經走出難過、憂慮乃至記恨、抱怨的“患人之不己知”;你“患”的是:反思問題在我這兒?我條件不足,我怎麼去具足?你不會放棄,你會克服困難,把對的事情做下去。
6.如果可以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就體會得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
7.其實我們之所以會痛苦,之所以會跟人處不好,通常的原因都是我們陷在自己錯誤的病點中,跳不出原來思考的模式,於是在那邊晃啊晃啊,繞啊繞啊!讓我們看不到陽光,看不到光明,也看不到溫暖。
8.我們如果患錯了--患人之不己知,我們的痛苦指數會不斷地增加,我們沒有走在幸福快樂的路上,那個”患”對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用。
9.患對了—患不知人也,才可以走上幸福跟快樂之路。
10.十六章和第一章是遙相呼應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我們一定要學的,而且要「學而時習之」,跟著師友學習。遇到困難你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情去解決它,「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1.認為「他不了解我」,是「我」在作祟--我有好多、我的苦衷他都不知道。認為『我不瞭解他』,是內省到都是我做的不夠、不夠周延,我不了解他。這兩種產生的內心感受不同,再接下去的行為也會不同。

重點摘記
1.我們的痛苦,跟人互動出問題,都出在以自己的見解去觀察所有的事,陷在自己的定準中。我們往往用一個見解、錯誤偏狹的見解來看待千變萬化的事情。
2.要解決與人互動的問題,要學習,跟師友學習。跟師友的學習的第一步--做好孝弟。在第二章就提到下手處孝弟,要做好孝弟。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字的結構,由兩個人組成的,意思就是你做任何事情,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對方的立場。所以要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最重要就是要涵養你心中的仁。
4.往往人與人之間,就是你認為他不了解你,他認為你不了解他,結果就怪來怪去,引申出一堆堆的抱怨,一堆堆的痛苦。那該怎麼辦呢?仁,好好地設身處地為別人想。
5.當我開始為別人想的時候,我已經收起抱怨的箭頭,看到別人的難處、別人的善良,也反過來看我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開始改我自己。
6.日常師父說:「《論語》學而第一篇最後的這一段話只有兩句,但我們可以終身行持,一生受用無盡,若不能實際上去實踐,那真是最大的浪費。」
7.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當成我們終身去奉行的一個圭臬。
8.到底怎樣才能知人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師、跟著一群好朋友學習,不斷地在生活上實踐,不斷地問問自己——我了解他沒有?我真的為他了沒有?當你的這個想法不斷湧出的時候,所有的人際上的問題都會改善。
9.當人際上的問題改善以後,你會變得越來越快樂,在快樂的路上你才有辦法把你的德行不斷地增長。
10.我們沒有辦法離開群眾而生活,所以人際的互動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課題,而人際互動最重要的關鍵,是你了解人性否?你了解別人否?還是你一心一意地都以本位立場出現,然後突顯自己、誇張自己?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突破的。
11.預告下一篇《為政篇》,它是從《學而篇》引申出去的。《學而篇》比較偏向於自利、自我的學習,《為政篇》是要走在人群中修行的。「不知人無以為政」,為政者第一個條件--德行,什麼能夠讓你德行增長?就是去知人。所以「不知人無以為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