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為政第二 第六章

 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一、思惟題綱:
1.昨天有對養育我們的父母觀功念恩嗎?
2. 今天晚上記錄一下想過幾次父母的恩?
3.何以了解父母憂子之心,就會謹慎做到守身守德?
4.怎樣做可以令父母對我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
5.夫子何以如此回答武伯的問孝?
6. 思考一下自己對父母的心真的很了解了嗎?
7. 念父母恩會有哪些好處?
8. 生命由於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缺乏深遠的觀察,是否真的能達成好的結果呢?
==
四、重點摘記:
1. 孟武伯就是孟懿子的兒子,魯國三大家族之一的一個繼位者。
2.本章解釋,學者們歷來分歧。有認為,是指子女要擔心父母有疾病,也有是父母擔憂子女的疾病。今天,我們著重後者來談。
3. 疾,是指疾病,也可以引申為毛病、不好的行為習慣等
4. 武伯問事親之道,夫子提的是想想父母對你的擔憂之心。唯有了知了父母的憂子之心,才有可能知道怎麼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5. 父母操心子女無所不至,做孩子的要是能體會,把父母的心情常懷於心,那就是對待自己的身體或者是德行,都不會容許自己不謹慎;自身就會做到守身守德。
6. 孝子要斷除三種讓父母擔憂的事: 一就是“居上而驕”—居上位驕傲,人就容易滅亡。第二就是“為下不亂”--下位不能依著規矩而亂來就會受到刑罰。第三在醜而爭--在大眾當中爭強好勝,就容易起殺伐。這三件事不斷除,就算你每天用豬牛羊最好的祭祀的物品來供養父母,父母也是整天為你擔心吊膽、片刻不安,這就是不孝。
7. 所以孝子首先不能讓父母擔憂---孝子會守身守德、不妄為非、少有所失,就會對我們的身心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
8. 我們認為瞭解而實際上並不瞭解,或者說只是文字上的瞭解,心裏上的是一點痕跡都沒有、不起作用。如果真的能理解父母的愛子之心,自然就能夠知道事親之道了。我們平常看看自己,會為什麼事而憂呢?我們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不會為別人而憂愁;總覺著別人不夠關心自己。
9. 我們關心別人那麼難,現在父母就是這樣一直在關心我們的,從未退縮。無論生活多麼艱難,無論我們多麼傷他們的心,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生死無懼。父母,他們的心續任運的為你而憂,一天到晚、一切時處、一刻都沒停過。我們今天能活著全賴于父母一直的擔心和守護。
10.夫子為什麼要提醒我們要想父母的深恩呢?因為我們是最容易忘記恩德的人,因為我們的現狀就是想不起來父母的恩德。
11. 這樣用心對我們人,我們都不能好好相待,那我們的人生又會對誰真實地好?如何去談愛天下的人呢?為政就是要處理眾人的事,父母的事都處理不好,還能處理好誰的事?夫孝德之本,而德行的根本又在於孝。想學習孝道,就要先從瞭解父母的恩德開始,瞭解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這就是下手處。
12. 能想到父母的深恩時,好處就跟著來了。養成這個習慣,在家看父母,向父母學習,出門在外就容易待人著想,快速地向有經驗的長者學習,人生就會迅速地走向成功。
13. 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對於孩子我們如果不培養他們看父母恩德的習慣,他們就會隨順著習氣養成看父母過失的習慣。
14. 聖人的教育:在生命知道愛惜自己的那一刻,就開始學習瞭解父母的用心,安立了愛惜自己是為父母而愛惜,早早地就搭建好了教育的通道,梳理好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實在是太善巧了。否則我們長是長大了,愛也愛自己了,可是缺少經驗以及對因果關係深遠的觀察。再面對孩子與自己對立的時候又難過了
15. 孩子怎麼就不瞭解我的心呢?原來他們也是受害者。該反省自己,我們為什麼沒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瞭解父母的心呢?只有打好了這個基礎,他才能在不瞭解是非對錯的時候,就順利地接納長輩的經驗,才能少走彎路。
16.總結: 武伯所問的是人子的事親之道,夫子所答的,只是父母的愛子之心。但,唯有體會了父母的愛子之心,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對父母要像付出自己孩子生病時的那種關心,唯有瞭解了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心,才能夠找到學習孝道的下手處,也有了盡孝的內動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