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五章

孟懿子問孝,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一、思惟題綱

1第一章“為政以德”簡單地說就“以德治民,以德化民”。怎麼樣能夠達到“以德治民,以德化民”的功效呢?

2.在學習以德端正自己的時候要怎麼學呢?

3.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這個無違的內涵是什麼呢?
4.如果孔子征車夫,您會去應徵嗎? 為什麼?
5.樊遲曾經問孔子,什麼是仁?什麼是智?
6.我們事奉父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7.為什麼要有三年之喪呢?

重點摘記 :
1《為政》的第一章,就標舉了這樣的一個原則,叫做“為政以德”。“為政以德”簡單地說就“以德治民,以德化民”。怎麼樣能夠達到“以德治民,以德化民”的功效呢?首先還是要從以德修正自己的行為,端正自己的行為開始。孔子就說“政者,正也”,政治的那個政就是端正的正。“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也就是說儒家的為政的原則是先以德端正自己,因為端正自己,所以就會有一種由內而外自然的一種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非常非常自然產生的。
2.《論語》裏面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也就是說君子對於小人的影響,就要像風吹過草,草一定會往風吹的方向倒下一樣,是一種非常非常自然由內而外的一種影響力。
3.在學習以德端正自己的時候要跟聖人學,對於聖人留下的身教以及聖人留下的經典應該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4.第二章就以《詩經》作例子,談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就是說在為政的過程中,為政的起點上我們以德來端正自己。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純潔高尚的一種心靈,一種潔淨如月的一種高尚心靈。儒家的經典裏面談到“詩教”,又提到所謂的“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說透過經典的學習除了造就我們高尚的心靈、潔淨的心靈之外,在我們對待別人的時候,其實會處處為別人設想,會有一種溫柔跟敦厚的一種處事原則。
5.第三章,孔子又用了兩個對序,“道之以德,齊之以利”,這個是儒家的德治。“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這是一般的治國方式,也就是用政令用刑罰來引導百姓的行為,這樣的治國可能短期可以達到很好的功效,可是民眾是免過而無恥,也就是說在內心的教化上面並不能夠深入人心。
6.唯有用德治,唯有用禮教來教化百姓,透過國君的以身作則,透過禮樂的一種教化引導,可以讓百姓不但行為端正,而且可以有一種內心的自我要求,一種自律的羞恥心。
7.第四章,孔子就把自己一生學《詩》的歷程作了一個簡單的而扼要的一個總結。也就說在為政這件事情上,儒家的思考是要透過德行去教化百姓、去化育百姓。這個教化,不是一種強勢的教化,而是透過在上位者,尤其是主政者自己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心靈,然後產生的一種自然的影響力,這樣的影響力再配合禮樂的教化跟引導,讓百姓有一種溫柔敦厚的民風,有一種純淨高尚的心靈。
8.孟懿子是誰呢?在魯國有三個執政的大夫,就是孟孫氏、季孫氏跟叔孫氏。孟懿子就是孟孫氏這個執政大夫的家族的一個重要人物,也是魯國的大夫。這麼有權勢大夫,問孔子什麼是孝呢?孔子的回答說是無違,這個違就是違背。
9.樊遲是經常替孔子駕車的弟子。因為替孔子駕車的時候,有時候路途比較遙遠,一定可以跟孔子就近地請益,能夠親近聖者、親近師長,而就近跟他請益,這樣的機會真是非常非常的難得,顯然樊遲也把握了這樣的機會。
10.什麼是仁?什麼是智?。孔子回答:“仁者愛人,智者知人”.
====
重點摘記
1. 有一次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我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我們的反應可能說,“噢!有這件事情。”可是樊遲不是,樊遲說“何謂也?”
2何謂也”的意思就說,無違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加以說明,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違背什麼?就是不違背禮。從父母親活著的時候,到父母親身故的葬禮,以及身故以後的祭禮都要以禮為原則。
3.我們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的互動,真是切磋琢磨非常非常的精彩。大家也可以回頭去看,《學而篇》的第十五章,子貢跟孔子在談論貧跟富,怎麼面對貧跟富的態度,那種切磋琢磨的弟子,那種互動之美。在我們讀《論語》的時候,這些篇章我會建議大家特別特別的注意,會可以看到孔子跟弟子之間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精彩。
4.所以孔子問樊遲這個問題,顯然對於無違這個內涵是有深義的,可是孟懿子沒有繼續追問,所以孔子就透由教導樊遲把這個內涵給說出來。什麼是禮呢?我們剛也提到在《為政篇》第三章的時候,儒家談為政叫“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個禮其實就是一個做人做事的原則。所以禮其實就是道理的理,就是合乎理的一個行為,合乎做人做事原則的一種行為準則。
5..孔子的心子顏淵曾經問過孔子,什麼是仁?(仁愛的仁)孔子的回答叫“克己復禮為仁”。顏淵進一步問“請問其目?”具體實踐的內涵是什麼?孔子就提出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要合乎禮。所以禮背後其實是一個仁的內涵,也就是說行為的準則背後其實有一種仁,一種代替別人著想,替別人著想的一種恕道跟體貼在裏頭。
6.所以仁跟禮,一個是內心的一種體貼,一種是發至於外的行為準則,這兩個其實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孔子的意思是,在我們事奉父母的過程中,不管是父母生前,還是父母亡故之後以及亡故之際的葬禮,都要是順承父母心意、體貼父母心意的一種仁心,透由這些仁心,發而為外的一種行為準則。
7.後面要提到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比如說我們孝順父母的時候,不只是物質的奉養,還有內心的一種敬重——非常非常尊敬父母親的一種內心。比如說我們事奉父母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臉色,也要學習察顏觀色,從察顏觀色裏面瞭解父母親的心意等等。《論語》裏面談孝的篇章其實非常非常的多,這個都是“生,事之以禮”。
====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思惟題綱:
1.  孔子外出當然需要搭馬車,因為孔子在魯國也當過大夫,都會有弟子幫他駕車,樊遲是經常替孔子駕車的弟子。我們曉得如果孔子征車夫,大家會去應徵嗎?
2. 樊遲在駕車的時候,孔子就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就是孟孫氏曾經問孝,說孝是什麼內涵?孔子跟他說是無違。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是樊遲,孔子這樣提,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
3. 孔子曾經說過,為什麼要有三年之喪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