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一章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達到溫故知新這樣程度的人,可以做老師了。但「溫故知新」這句話內涵很深厚,簡單說,師長告訴我文字上的意思,我聽懂了後還要照著實踐,那才是真正懂它的內涵。
====
思維題綱:
1.依個人求學經驗,您對老師的概念是什麼?
2.夫子認為一個好老師須具備什麼條件和特質?
3.常言道「追求新知」,溫故、知新又似有因果關係,那麼何謂新知?溫故又有何作用?
4. 溫故何以知新? 您有過「溫故知新」的經驗嗎?
5.怎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學習成為口耳之學?
====
經文引用:
1.「記問之學」:指只記誦書中文字,也只會向學生複述,但卻未透徹了解,未曾把握書中的意義,這種人並沒有資格作老師。據《禮記‧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這段話的前兩句已作解釋。「必也」之後所說的是真正可以為師的,必須學有心得,義理充足,才有能力鼓勵學生發問而當機作答,當學生沒有能力發問時,老師就要告知;若告訴了學生還不明白,就只好暫時放下,以待來日。
2.《論語・子張第十九》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論語・述而第七》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重點摘記:
1. 孔子作為萬世師表,所有的老師都要跟孔子學習。
2. 孔子怎麼界定老師: “溫故而知新”才能夠成為一個老師。也就是說一個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新跟舊都要兼顧的。對於舊的已經學過的東西要不斷地再去學習,再再的串習。
3. 儒家的學,是學做聖人,學習的過程中不是知識性的學習,而是透過理論的瞭解、價值的確立、然後變成我們行為的實踐,或者推動我們行為的實踐。所以溫故可以產生那種推動的實踐力。
4. 在溫故的過程中,是從記問之學、知識的學問,慢慢轉化成實踐之學、生命的學問。知新,是對於生命的深為浩瀚、德行涵養,必須窮盡一生、有正確的認識之後,在心態恒常、永不飽足想再學,時時領納新意、新見解、新觀點的一種開放而好樂的心態。具備了這樣兩種心態,孔子說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別人的老師。
5. 溫故知新在生命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其實是對於舊東西有一種新的領會,對於新東西有一種開放的好樂。我們的學習就不斷不斷地累積,學習過的東西就能夠有更深的認識
6. 孔子對老師的安立或者從一個好的學習者這一個角度去界定,也就是說要扮演一位好老師,要先成為一位好學生;他對於自身形象,也是以好學作為最鮮明的標舉。
7.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是孔子對於自己生命特質的設定,也是從好學契入的。
8. 溫故而知新,是一種既深且廣的學習。在德行學習上面,這個深廣的學習,就是要透過實踐。然而我們一般的學習常常是口耳之學,對於所聽到的道理,尤其聖人的教誨,沒有深刻的思維觀察自心,然後確立成自身的價值,最後實踐在生活上面,來饒益自己跟別人的生命。 
9. 韓愈《師說》裏面“傳道授業解惑”是從老師這個角色應該傳達的一個內涵去看。孔子是從一個學習者的這個角度,來看老師的內涵,我覺得是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深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