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7章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白話>
孔子說:「自己準備了薄禮-十脡乾肉,或著更多的見面禮,來求教於我,我從來沒有不教導他的。」

<文義>
1.「束」:此處是單位名稱,五條乾肉做一束。(每條乾肉於中間受束處屈為兩脡。)
2.「修」:同「脩」,乾肉。
3.「束修」:十脡乾肉。古人行相見禮,束修這是最輕的禮、最普通的禮。
4.「未嘗」:從來沒有過。
5.「誨」:教導,教誨,明示。
6.「焉」:語助詞。

<思惟題綱>
1.本章的子曰,請問夫子要為何注重學生要有見面禮?
2.學生準備見面禮-束脩之禮,它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
3.孔子說他有教無類、誨人不倦,與本章要「自行束脩以上」有矛盾嗎?
4.「吾未嘗無誨焉!」,不管資質如何,夫子都願意教他,這也呼應第2章夫子說他自己「誨人不倦」,請問夫子為何做得到?
5.我們每個人是學習者,也是教學者,從本章,我學到夫子給我什麼教誡?

<義理解釋>講師:夢秋老師 9'59"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7》

一、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卷四》: 「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
2.《禮記‧曲禮上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
3.《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四書詮義》:「大道為公,夫子豈不欲盡天下人而誨之?而不知來學,則聖人亦不能強也。」
5.《史記•仲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6.《司馬遷•游俠列傳序》:「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
7.《論語•雍也‧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8.《論語•憲問‧8》:「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禮記•學記》:「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
10.《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子貢曰:「學不厭,智也; 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11.《史記•孔子世傢贊》:「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二、重點摘記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7》

(一)本章消文
夫子說:“有來求教我的,能行束脩之禮,或束脩以上的禮的人,我就沒有不教的。”

(二)束脩之禮
1.古來的學者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十條乾肉。脩,就是乾肉的意思。每一條肉是一脡,十脡為一束。古人非常重視見面,老師在倫理秩序當中是長輩,學生初次見到老師,帶著乾肉,算是最薄的禮,也像徵著師生關係的建立。
2.邢昺說,束脩以上的“以上”兩個字,應該也包含送玉帛之類的厚禮,這樣理解的話,束脩,算是根據家庭狀況送給老師的浮動學費了。
3.朱子也這麼認為,但強調: “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論語集注卷四》)禮,是表達尊師重道的精神內涵,並不在乎貴賤和薄厚。
4.《禮記》開篇:“毋不敬。”禮的本質就是恭敬。所以束脩之禮要表達的,就是我們做學生的那一片恭敬虔誠地想和老師學習的心。
5.還有學者認為,束脩是指十五歲以上,可自行束帶修飾的人,如果這樣,夫子這句話就更了不起了。這說明當時,只要是人,到了十五歲,想和夫子學,夫子就沒有不教的。

(三)未嘗無誨
1.“未嘗無誨”,要表達的,就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那種聖人要傳承文化的胸懷和勇氣。
2.孔子當時,學術在官,十二歲的小孩只能是在秋收後家裡不忙了,才在村裏接受庠序之教,學一下自己國家、祖先的由來和一些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到了十五歲以後,就不可以上學了,只有貴族才能學。
3.《左傳》記載,鄭國有鄉校,但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和他們的子弟才能學習;私人設立學校,什麼人都可以教,學費低廉,甚至不收,自古以來直到春秋,孔子是第一人。
4.拋開夫子的學術思想和教學體系,就這一條,他就不愧被稱為是“至聖先師”了。
5.夫子能在教育是官宦人家專有權力的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並創造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機會,所以我們說,夫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開啟了中國貧民教育的先河,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將教育普及化變成了公民教育的第一人。

(四)學生恭敬師長,方可受教
1.上一章《論語‧述而‧6》夫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提出了教育的總體架構。這一章,夫子說,要自行束修以上,這就是說雖然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了,但是從學者的方面來講,學者唯有具有恭敬之心,才可以跟隨老師接受教育。
2.聖人是無有不教,但學生是否能得到聖人的教誨,該怎樣和師長的育人之心鏈接呢?就只能靠自己的恭敬之心了。
3.恭敬師長方可受教,敬是德之所聚。《四書詮義》:“大道為公,夫子豈不欲盡天下人而誨之,而不知來學則聖人亦不能強也。”
4.學生得具備學生該有的恭敬虔誠,才能夠得師攝受,只問來學,不問往教,雖然是師道,但確實是對於學生的利益處來安立的。
5.學生要恭敬地來求學,而不是老師求著學生學,學生不想學,對學問沒有渴望,老師再怎麼努力也是沒法教的。

(五)吾未嘗無誨焉-沒有不可以教的學生
1.夫子說:吾未嘗無誨焉。我們看出夫子作為一個教師,他是真實地在實踐-只要想學,就沒有老師不可以教的學生。
2.夫子從來不帶有有色的眼鏡去看學生,他的弟子:
【子路】:早期,冠雄雞,佩暇豚,就像個混混。(《史記•仲弟子列傳》)
【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司馬遷•游俠列傳序》)
【公冶長】:曾經無罪被囚。(《論語•公冶長‧1》)
【曾參】:在做個小吏的時候,能謀鬥升之粟來養親就很滿足了。(《韓詩外傳》)
【顏回】:住陋巷,簞食瓢飲。(《論語•雍也‧9》)
無論出生怎樣,衣衫襤褸或是富可敵國,夫子都能夠平等而深刻地關愛每一位弟
子。
3.學生們也正是在這種師心、父心的陪伴下,締造出了生命和道德成長的奇蹟。

(六)為何夫子能做到「未嘗無誨」?
未嘗無誨,什麼是誨?就是教導,明示,教誨。我們教導自己的一、二個子女,有時候都不勝其煩,夫子弟子三千,卻從不厭倦。為何能做到?
1.孔子說: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因為愛,我才會操勞一生;因為忠,我才會教誨一生。(《論語‧憲問‧8》)
2.夫子教育弟子“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6》)一樣,夫子也正是有這樣的愛人、親人之心,才將教師這個職業做成了萬世之師,千古一人。
3.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教育者必須對學生有一種自覺的、普遍持久的、甚至是充滿獻身精神的愛。
4.夫子對弟子全方位的愛,讓夫子對弟子進行教育和評價的每一句話,都被弟子們銘記於心,形成了今天的《論語》,也讓夫子的每一句話,都成為後世弟子提升自己生命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5.子貢說:學而不厭,是夫子的智慧;教而不倦,是夫子的仁愛。(《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愛才能讓他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受其教。(《禮記•學記》)

(七)教育者應有的省思
1.失去了愛,誨人不倦,可能就變成了毀人不厭。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愛,才能夠學會愛。
2.我們是否能夠生活在充滿關愛的世界,就端賴於今天的教師是否會真心地將愛傳遞給學生。社會上有了良師的引導和教育,大地上才能欣欣向榮。
3.如果老師都變成以掙錢為目標,忙著開班補課掙外快,哪還有心思愛自己班級的學生呢?如果不能,這就是職業的腐敗了。
4.我的老師說過,教育者首先需要被教育,教育要想達成教育目標,必須要講關愛的教育。
5.志為人師,就應該把自己的生命真實地投入到孩子的生命之中,疼他、愛他、教育他。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就是夫子在教師的崗位上實踐出來的教育之道。


(八)夫子把教育做到極致,享譽千古
1.夫子實踐出來的教育之道,做別人一天的老師,就要像父親一樣,對他的學生關愛一生。

論語 述而第七 第6章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白話>

孔子說:「立志在道上,執守在德上,以仁德為依歸,優游於六藝。」

<文義>

1.「志」: 心之所之。
2.「道」: 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
3.「據」: 執守。固執堅守。
4.「德」: 得也。
5.「據於德」:據守己德,如行軍作戰,必先有根據地。
6.「依」: 依靠。不違。
7.「仁」: 人二,人與人相處之道。盡去私欲。
8.「依於仁」: 凡事,以「仁」為原則。
9.「游」: 游泳,潛入水底不是漂浮水面。
10. 「藝」:才能,孟子稱為「仁術」。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11. 「游於藝」: 人之於藝,如魚游泳自如,不僅成才進德,亦能助人利他。

<思惟題綱>

1.本章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學習方法,或說是儒家學問的總綱領。請問是哪四部份?

2.請問這四個部分,其次第及相關性為何?

3.現今的學生往往學得很辛苦,對比孔聖人教育的學習綱領,現今的教育缺失在哪裡?

4.省思:我「志於道」嗎?我「據於德」嗎?我「依於仁」嗎?我「游於藝」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率性之謂道」【出處】:《中庸•1》: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堯、舜,性之也。」【出處】:《孟子•盡心章句上(三十)》: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3.「辨志」【出處】:《禮記•學記》: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漢•鄭玄•注:「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

4.「人孰無志,而不志於道,則已失為人之理。」【出處】:《四書恆解》

5.「據,杖持也」【出處】: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6.「厚德載物」【出處】:《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7.「仁,親也,從人二。」【出處】:《說文解字》

8.「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出處】:《中庸•20》:
「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處】:《孟子•梁惠王•7》: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矢人惟恐不傷人, 函人惟恐傷人」【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

11.「不嚴而治,不肅而成,其所因者,本也。」【出處】:《孝經•聖治章》: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12.「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出處】:《中庸•8》: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二、重點摘要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一) 文意 :
夫子說:“要立志於道,據守於德,倚靠著仁,沉潛的學習六藝百工。”

(二) 本章是孔子的教學大綱
1.這一章,非常重要,是孔子的教學大綱。
2.南懷瑾老先生說:如果問夫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就可以引用這四句話,作為回答。
3.這一章算是儒家學問的總綱領,也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學習方法。

(三) 志於道

1.“志”: 就是心之所之者也,是一個人生命由始至終的方向。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就是道,這是儒家明確提出的志向。

2.“道”: “率性之謂道”。( 《中庸•1》)

(1)“率”,就是循著的意思,循著我們的性,不變,這就是道。

(2)性”,就是我們生命本有的良知良能。《孟子•盡心篇》講:“堯、舜,性之也。”唐堯禹舜這些聖人,就是能夠率性的人,他們治天下、讓天下的巍巍功德,就是他們循性而行的作用。所以“性”代表著我們生命最圓滿的一種狀態。   
       
(3)能率性的人,就是內聖外王的聖人;而我們一般人,就是被各種私心、各種情緒所污染,沒有辦法做到率性。

3.“志於道”:立志生命達到最圓滿狀態

(1)志於道,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立志於成就自己生命,達到最圓滿的狀態。都應該立志成為像堯舜一樣,內聖外王的圓滿的聖人。讀書要志在聖賢。

(2)現在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儒家文化,是教人學著做奴才、這真是對儒家的誤解了。

(3)求學莫先於辨志
◎“志”是一個人一生始終如一的方向。求學莫先於辨志,求學的人一定要立志,立下一等的志向,努力一生,成不了一等的人,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一立就立下劣等之志,比如很多家長說的:努力學習,長大才有飯吃。這就是在無形之中教育孩子, 要立志於吃飯了。那麼因為這個苟且的志向,很多孩子也就一輩子苟且的活著,靠爭、混 工作,寥寥一生了。

◎古人說:“志於道”,則為道德之士;志於藝,則為技藝之人”。所以立志,是不可不謹慎的。

◎儒家對所謂的藝,比如:禮、樂、射、禦、書、數,這些是日用不可缺的,但絕不會以這些為志向。

◎藝的學習,在“道德仁藝”中排在最末,為什麼會這麼安排呢?後面講到“依於仁,遊於藝”的時候,會詳細說明。

(4) 不志於道,失為人之理
在這兒我們就要注意,儒家學習的總綱,夫子首先強調的:要立志,而且明確的提出要立志於道。《四書恒解》上也說:“人不能無志,而不志於道,則失為人之理。”換句話說:做人啊,如果不志於道的話,那就枉自做人了。

(四) 據於德

1.《說文》上說,“據,杖持也”,就像一個殘疾或年老的人,他沒有辦法走路,需要拄著拐杖一樣,必須拿柱,持之勿失,失去了拐杖,就走不了路了。我們在人生當中,也有一樣東西,必須要守住不失,失之則傾,那就是要守住德。

2.前面說,“性”是寂然不動的,那麼一動呢,就需要我們反省和修正了。對待任何一個境界,我們一舉心、一動念,都得反省自己,“修,令不失其正。”這就是德。

3.“德”,就是在趨向道的過程當中,心有所得。

4.“據於德”,就是,我們要守住我們的道德,就像不能走路的人要拿著拐杖一樣,片刻也不能離開,離開了德,人生就會有傾覆的危險了。

5.古人說“厚德載物”(《易經》),一個人德行不夠,卻得到了高官厚祿,就容易在出現誘惑的時候,把持不住自己的德,據守不住道德,從而就導致人生出現了災禍,甚至是覆滅。

(五)依於仁

1.“依”,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倚靠,一個是因。“依於仁”,就是說以仁為倚靠,以仁為因。

2.“仁”,《說文解字》上說,“仁者,親也。從人二。”就是要拿“親”字,來待人,對人親切、敦厚,這就是仁。

3.“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20》)所以,孝子不能只拿錢來養活父母,而是要對父母親;對父母要親,對他人也得親。

4.在家裡,能親父母,愛兄弟;出了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7》)就會愛社會,親人類。

5.倚靠著這樣的愛人、親人之心為因,才會發生願意為家庭、願意為宗族承擔的心。有了愛社會、親人類的心,就會出生願意報效國家和社會的心。

6.怎麼去報效國家、社會呢?這時候就要去學習六藝百工技能了,因為這些都是行仁的方便和本領。

(六)依於仁 學六藝

1.人為什麼發起了去學習的呢?就是因為仁愛之心,承擔之心,這個心就是我們學習的內動力。有源源不絕的愛親之心所引發,努力學習六藝百工,然後才能做出修、齊、治、平的符合仁德的事業。所以藝是一定要依靠著仁的。

2.沒有仁這個根,學到的藝,用出來,有時候會有害於社會。比如說:

(1)沒有仁心,學法律的人,反而可以幫人去犯罪 。

(2)做食品的人,反而可以去害人。毒奶粉、地溝油事件,都是有能力而無仁心、有術而無仁造成的。

3.有了仁心,術和藝才能是行仁的方便
孟子說 :“矢人惟恐不傷人”,做箭的人,就怕傷不到別人。“函人惟恐傷人”,而做鎧甲的人,就怕傷害到人。(《孟子•公孫丑上》)所以職業都得依靠仁心,有了仁心,術和藝才能變成仁術,成為行仁的方便。

(七)遊於藝

1.“遊”,深入、沉潛的意思。說學藝,要像高明的游泳者一樣,遊要游得遠,潛要潛的深;只要有能力學,任何技藝都得學;不光是學,還得學得深入到家。因為學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去愛別人、親別人。

2.“藝”,泛指各種技藝才能,又叫術。會的越多越好,所以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所恥。說如果自許是一個儒者,就會一生不斷,孜孜以求地以學為宗,學習一切能夠幫助他人的本領,這就是君子不器。


(八)仁和藝的關係-仁是學藝的原動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仁和藝的關係,說倚靠著仁,以仁為因,由仁發藝,是因為有仁愛之心,才發出了要學習各種技藝的這樣的心和行為,所以仁對於藝來講呢,就像是樹的根,是學習的原動力。

(九)現在的學生為什麼學得那麼辛苦?

1.現在的教育,為什麼學生們學的那麼辛苦?因為仁的根,沒有了。

2.古人的學習大綱,是道德仁藝。藝,是最末端,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

3.現在教孩子們學的,是末端中的末端——書和數。從小就被各種技能的學習充斥著,卻沒有從根本上,學會對父母、家庭的愛和承擔,沒有在學習的內動力上,做過最基本的培養。

4.據說,很多地方高考考試過後,很多學生把書本撕得粉碎,丟得到處都是,似乎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宣洩他們對於學習的仇恨。

5.喪失了仁的學習和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在他們的生命、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變得枯竭了。

6.缺乏了愛和承擔之心的教育,孩子的學習,就變成了壓迫,長大後的工作,也變成了奴役,讓他們絕望。

(十)學習要回到根本-學仁,教育要從教孝開始

1.蕅益大師說得好,“道德仁藝,只是仁而已。”行仁的時候,就是道;得仁的時候,就叫德;守仁,就是仁;憑藉著仁,左右逢源,著於事物的時候,就叫做藝。所以學習的根本,還是要靠學仁。

2.《孝經•聖治章》上說聖人辦政治、辦教育,為什麼能不嚴而治,不肅而成呢?其所因者,本也。就是因為他們能抓住教育的根本,就是愛敬之心、孝親之心。

3.我們可以觀察,社會上取得成功的,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可以解決別人困難的人,解決越多人的難題,就被越多的人所需要,他就越成功。阿里巴巴就是看商家賣不出貨,消費者買不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想出了幫助大家的方法,也就成就了馬雲。

4.所以成功的定律就是:

◎我們幫到的人越多,就會越成功。事業多大,就源於我們的心,裝下了多少人的需要,就源自於德。

◎個人的成功,源自於我們對社會的關心,而對社會的關心,則源自於我們最初對父母的愛心。

5.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都講到了愛,但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講到了愛,要從愛父母開始;講到了教育,要從教孝開始。

6.孝,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是華夏文明之根,是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之根,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想要成長自己的內德和外藝,都要顧著的根本。

(十一) 總結

1.「志於道」,就是要志向高遠,志在聖賢;「據於德」,就是在行為上、心念上,不斷地修正;「依於仁」,就是培植自己,對人的親愛之心、承擔之心;有了這樣的心,自然就會努力地學習各種行仁的方便,六藝百工,一生不停。「游於藝」。

2.《四書恒解》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關鍵,就在志、據、依三個字。」果能志於道,則凡立心、言行必求合理,日用倫常不敢懈怠,定會日有所得;加上據守之功,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中庸•8》),據,就像城池自固,勿使或失,雖然開始會有些勉強,但久久之後,就會天理純熟;仁,就是我們之所以為生的一樣東西,一息也不能離開,學到了這三樣,也就幾乎成功了。

3.想想看,在兩千多年前,夫子就為當時的弟子、門人,講說了這樣的修學之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現代人做學問罕有深造者,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學習方法,不能夠圓具,支離破碎的原因吧!

論語 述而第七 第5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白話>
孔夫子說:「我真衰老的厲害啊!好久好久,我沒有再夢見周公了!」
<註譯>
1.衰:衰敗。
2.周公:周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救民,制禮作樂的聖人。
3.從「久」和「不復」,可見孔子盛年時,常夢見周公的。

<思惟題綱>
1.「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什麼意思?你體會過嗎?你所思所夢的是什麼?
2.孔子說他老了,很久沒夢見周公了,可見孔子在青壯的時候,常常夢見周公的。請問孔子為什麼會朝思暮想周公?
3.從孔子的感嘆,您讀懂他老人家的心懷?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出處:《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2.「喪家之犬」出處:《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ㄙㄤˇ )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

二、重點摘記
 (一)這一章孔子更貼近我們的生命
1.孔子在晚年有這樣的感慨:“啊!我已經很衰老了。”孔子的衰老從哪裡看得出來呢?他說我很久或者不常常夢見周公了!已經很久沒有再夢到周公了。
2.我們現在“夢周公”,其實是一個開玩笑的話,是一個比喻,就是打瞌睡;這裡的“夢周公”就真的是夢見周公。

(二)夢見周公的意涵-心念周文化的復興
為什麼孔子用夢見周公與否,來看自己的壯或衰呢?這個就很耐人尋味。
1.周文化是三代文化的集大成,「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14》)周文化的開創者,其實就是制禮作樂的周公,所以周公就代表禮樂文化的體現跟開創者。
2.所以,夢見周公,其實就是孔子要復興周文化,念茲在茲的事情。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整天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都在想著如何興復周文化,如何改善禮壞樂崩的現實的狀況。

(三)孔子青壯時期,常常夢見周公!
1.孔子在青壯的時候,應該是常常夢見周公的。
2.孔子當時是有雄心壯志,而且是身體力行。在復興周文化這一條路上,非常非常地努力精進,念茲在茲,心裡想的都是這個事情。

(四)孔子晚年感嘆: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1.等到孔子晚年了,年老力衰了,在復興周文化這件事情上,外在的條件,也沒有辦法提供一個良好實現王道的條件。
2.孔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最後在鄭國,被喻為喪家之犬,一事無成幾乎就回到了魯國,在晚年回到魯國,六十八歲回到魯國。
3.最後生命的幾年,他就透過教育弟子,透過刪訂三代文化的經典,編訂六經,這樣的工作,來傳承自己王道的理想。
4.從孔子晚年的這些行誼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確實沒有辦法及時地把周文化精彩的禮樂文化、王道的理想,實踐在春秋末年—這個動蕩的時代,這個昏君亂相居高位的時代。

(五)孔子到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1.孔子那種興復周文化,想要提升自己生命,想要饒益所有的人,甚至饒益後代的人,這樣的壯志,並沒有絲毫的減損。
2.也就是說,體力可能不行了,實現理想的環境也不在了,也沒有出現,可是想實現理想,想傳承文化精華、聖賢智慧這樣的壯志,孔子從來沒有減損一分。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志是不已的,孔子就像老驥一樣,其實雄心壯志不鬆,不會因為時間的過去而有一分的減損。

(六)本章是孔夫子莊嚴的宣誓
1.這一章看起來是一種感慨,也是孔子一種莊嚴的宣誓,對於自己生命的雄心壯志、初衷的理想,一絲不減的莊嚴的宣誓。
2.這一章,我們不能輕忽地看待它,也是一個聖者一生持守,我覺得一個非常非常精彩的一個總結。

(七)述而篇前五章復習
1.各章精要
(1)第一章,是孔子對自己學習的大方向、大原則,怎麼傳承、承接住古聖先賢傳統文化的精華跟智慧的一種態度跟方向;
(2)第二章,在這個態度方向之後,就提一個具體學習的心態以及內涵,心態就是默而識之,內涵就是學跟誨,自利跟利他的學習,那不管自利、利他,都是在一個精進的態度上面;
(3)第三章,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自己的學習,就是自己擔心什麼事情?孔子所擔心的就是修德為核心開展出來的修德、講學、徙義跟改善。整個總結起來,其實是德行的一個修養,以及生命提升的一個學習;
(4)第四章,換成另外一個角度,說孔子雖然承擔重大的志業,荷擔先聖先賢的使命,可是呢,他其實還是一個非常有溫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一種從容、快樂、輕安、自在;
(5)第五章,從孔子的慨嘆—不復夢見周公,來看孔子,即使到了晚年,體力衰損了,可是豪情壯志,其實是沒有一分減損的。

2.展現聖人的氣象及學習
所以前五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傳承文化上面、個人學習上面的一些方法跟內涵;另外可以看到孔子在平常時候的一種行誼表現,以及孔子那種堅持初衷、執意不悔的一種堅持跟豪情;整體來說,這些篇章都可以看到聖人的氣象,以及聖人的學習。

論語 述而第七 第4章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白話>
孔子閒居在家,體態像大樹伸直的樣子,舒展而自然;又像樹枝柔軟的樣子,非常和藹可親。
<文義>
「子之燕居」,「燕」的本字是「宴」,「宴」是安的意思,「燕居」就是退朝不辦公事,閒居在家。在朝廷上,孔子的言行舉止敬肅慎重,戰戰兢兢,一點都不隨便。
「申申如也」,「申」是伸直的意思。「如」,樣子。「申申如也」是身體伸直起來,很正直、很安定,卻又自然不拘謹。不同於「入公門,鞠躬如也」,進入公門,身體就不敢伸直起來,像鞠躬一樣慎重嚴肅。
「夭夭如也」,「夭」,是屈的意思,指植物枝條稚嫩彎曲而柔軟,「夭夭如也」則顯現出和藹柔軟,但不會怠惰散漫。

<思惟題綱>
1. 為甚麼這一章會提到孔子閒居在家的形象呢?
2. 孔子的學生們對孔子言行舉止的描述給了我們甚麼啟發?
3. 反觀我們閒居在家的形象呢?如何和孔子老師學習?
4. 我們面對孩子、學生或屬下,能做到” 威跟不猛”,很有威嚴,可是不凶悍嗎?
5. 為何兩個看來非常相反的一種心理狀態,在孔子身上卻可以結合得非常非常好?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論語‧先進‧25》:「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3.《論語‧子張‧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4.《論語‧述而‧37》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5.宋‧朱熹《中庸章句》題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二.重點摘記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一)引起動機
這一章很有意思,“燕居”就是閒暇無事的時候。
前面三章
第一章,孔子說:他要傳承傳統文化,紹述先聖先賢的智慧,而不是新開創一個文化系統;
第二章,孔子提到他的學習,不管是自利的學習,或者利他的學習,都是精進不息、都是默識於心的;
第三章,孔子提到憂慮的四件事情,修德、講學、徙義、遷善。
孔子學習傳統文化,紹述先聖先賢的智慧,精進不息、憂慮繁多,那孔子會不會變成一個非常嚴肅的人呢?不會。

(二) 孔子”燕居”的形象
孔子在平常閒暇無事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狀態呢?申申如也,是夭夭如也。
1. 申申如也
“申申如也”,就是一種自在的狀態,容貌態度非常自在的一種狀態。這個自在呢,就好像申,這個申是一個樹木的伸展,又在這個自在的背後,有一種篤定在裡頭。所以這個自在,是很自在、很舒適的一種狀態呢,不是放逸的狀態,不是怠惰的狀態。
2. 夭夭如也
“夭夭如也”,就是神色非常的愉快,就好像樹葉隨風擺動一樣。
所以“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就是非常的自在,身心非常的輕安,非常的愉悅,可是呢,內心那個價值、那個持守,還是非常非常得篤定的。這個是孔子平常閒暇無事的一種狀態。

(三)孔子並非嚴肅的人
【理由一:非常有溫度】
1. 這個狀態,真的讓我們有非常多的想像,也非常地神往。也就是說,孔子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溫度的人。
2. 我們去看看,孔子在閒暇的時候跟弟子的對話,就可以看得出來。
(1)《論語‧公冶長‧26》:,“盍各言爾志”;比如說,“不要認為我的年紀比你們長啊”;“如果有人要重用你啊,那你會有什麼樣的作為跟志向呢”,就是對於弟子,是循循善誘的。
(2) 《論語‧先進‧25》:“吾與點也”啊,孔子最嚮往的竟然是“暮春,春服既成”,大家一起唱歌,一起沐浴在這個沂水中,那樣子非常非常自在,與天地融合為一的一種閒暇的快樂。
所以,我說孔子其實非常非常有溫度的,這是第一個。

【理由二:中和的氣象】
1. 弟子對夫子善觀察、精確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弟子對於孔子的善於觀察。就是弟子跟隨著孔子的身邊學習,除了領納孔子的智慧跟學問之外,對於孔子在日常生活的一些行誼,也都非常深刻地觀察,也作出了非常精確的總結。就好像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人提到師長的一些行誼啊,我們都會非常非常地神往,也印象非常得深刻。
2.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相關的篇章,比如說,弟子總結孔子在對人的時候,是“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就是靠近他,其實是非常溫潤的,可是遠遠望見呢,有一種莊嚴。那他的話呢就形成一種莊嚴,有一種威嚴,能夠折服人的一種攝受力。
3.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
另外,比如說“ 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溫和跟嚴肅,這兩個看來非常相反的心理狀態,在孔子身上卻可以結合得非常非常好;威跟不猛,很有威嚴,可是不凶悍,這兩個也是不太容易調和的;很恭敬,可是又非常得輕安,一般我們恭敬好像會變得非常嚴肅,太過於緊張,又顯得非常得輕安,這兩個也是相反的特質,在孔子身上都融合得非常好,不互相矛盾。
4.無過不及,不偏不倚。
兩個相反的特質,在孔子身上都融合得非常好,不互相矛盾,表現出宋儒講的“中和的氣象”,一種“無過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和的氣象,或者宋儒提醒我們的“聖人的氣象”。
5.所以,聖人的氣象從哪裡觀察呢?從他閒暇無事的時候、燕居的時候,在生活很多細節裡面去觀察。

(四)結語
這一章提點我們,孔子在燕居、閒暇無事的時候,身心其實是非常輕安而自在的,像樹葉隨風擺動,又像樹幹向上筆直,內心的篤定沒有一絲的放鬆。這看起來,沒有一絲的放鬆跟輕安自在,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就像“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一樣,可是這個看起來相互矛盾的特質,在聖人的身上,卻可以很自然融合表現出來。宋代的儒者就提醒我們,這個其實就是所謂的“聖賢氣象”。

論語 述而第七 第3章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白話〉

孔子說:「對於德性不肯反省修正;學問不願講習討論;聽到合義該做的事,不能立刻遷移到合義的事上(聽到了義理不能遵從);有了過失不能改掉,正是我所憂愁擔心的四件事呀!」

〈文義〉

1.「學之不講」,「學」,是指五經、六藝之學問。「講」,是講習,老師所教授的學問要再講解復習、相互討論,這樣才能明白透澈。
2.「聞義不能徙」,「義」,是合宜該做的事。「徙」,是遷移。
3. 明朝袁了凡先生,晚年作了「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篇家訓期勉子孫,發揮事理及操持工夫,最為嚴厲精純而篤實。他勉勵人,要日日知非,才能日日改過;一日沒有過可改,如此則一日不能進步。(以上採自〝論語簡說〞)

〈思維題綱〉
1.夫子擔憂的四件事是哪四事?
2.夫子為什麼要擔憂這四事呢?
3.仔細思考一下,夫子擔憂的事,可曾出現在我心中且擔憂過?
4.您覺得夫子的擔憂合理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大學•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 《論語•季氏•11》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二、重點摘記

(一)孔子談到自己的憂慮。那我們想想看,我們平常憂慮什麼呢?
可能憂慮工作、生活、下一餐、薪水---都是很眼前的事情。憂慮什麼,其實會關係到我們追求的目標,看看孔子憂慮的,可以看到孔子內心所追求的是什麼。

(二)本章文義

1. “德之不修”,也就是修德;“學之不講”,也就是“講學”;“聞義不能徙”,這個“徙”就是遷移,就是“徙義”;不善不能改,那這個就是改過、改善。這四個事情呢,整個的核心應該是第一個,就是“德之不修”,就是“修德”。

2. 什麼是“德”呢?德就是得也,道德的德,就是得到的得。從哪裡得到呢?就是人作為萬物之靈,就從天地之間,得到那個天地最精華的良善的一個本質。我們每個人生命裡面,都有從天地灌注而下,孕育在我們生命中,天生下來這個良善的本質。

3. 孟子思想中叫“性善”,中庸的思想裡,叫“天命之為性”,也就這個良善的本質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工作,就是要把這個良善的本質擴充、發揮、窮盡,讓它展現出最大的光輝和光彩,那這個就是修德。

4.《大學》的系統,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主要是在“明明德”這個部分。擴而大之,就是親民跟止於至善。所以修德,其實是對於生命美好本質的一種肯定,全然的一種開展,展現出那種大而化之的那種至大的一種光輝,這個是修德。

5. 講學,就扣緊這個修德的內容。所以儒家的學,就是學做聖人,他不是一種知識的學問。所以儒家的學,不是在文字上面打轉,也不是要炫耀自己的知識多麼淵博,而是我們看到孔子跟弟子,或者孔子自己現身說法的這些內容,都是一種生命的一種學習的歷程,以及難點的一種提點,或是生命相互的切磋琢磨。

6. 文字的學習還是根本,不過不會耽著在文字上面。因為生命的學問,不是一種知識的學問、賣弄。所以講學其實扣合、扣緊了這個修德這個主軸。

7. 修德、講學,主要談兩件事情。一個呢,對於對的事情,要趕快去做,見善如不及;對於錯的事情,要趕快去改,見不善如探湯。就是徙義跟改善。聞義不能徙,這個義,就是應該,就是對的事情能夠趕快地去做到。徙,就是從沒有做到變成做到,這種遷移的轉變的過程。

8.對的事情,可能道理理解了,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去做到。日常生活中例子非常的多,Eg. 闖紅燈。徙義的過程就是眾善奉行。

9. 改過遷善。儒家其實就從改過的態度,來看君子跟小人的差別,小人是覆藏,君子是希望透過眾人的一種督促,讓自己在改過的過程中,能夠最快,做到最圓滿,做到最好。

(三) 總結

1. 孔子就在擔心自己的生命,是不是能夠越來越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沉淪。生命的狀態,其實不是向上走,就是向下墮落,沒有模糊的空間。不能說:“維持一個平衡吶。”沒有。平衡,其實就是不進則退,原地踏步,其實就是一種退步。

2. 以德性的學習為核心的、一種生命提升策進的一種過程,從孔子的擔心,看到孔子學習的一個主軸。

3. 憂呢,其實在中國的思想裡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從周朝的文化裡提煉出來的。周武王推翻了商紂,他們就思維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政權會從商紂轉移到我們周王朝來呢?這樣的一個政權的轉移,會不會很快地在我們身上就消失呢?

4.“天命隨時可能會轉移” 的一種憂慮,就轉出一種很慎重、恭敬面對眾人、事情,對自己生命學習的一種態度,轉出一種謹慎、慎重的那種敬的態度。周文化最核心的一個字,就是——敬,而這個敬,其實就從這個憂患轉出來的。

5. 本章的學習,我們可以反觀自己,平常擔心什麼?是不是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小喜小悲?有沒有更深刻的擔心,更開闊的擔心,這個跟我們的生命格局,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章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白話>孔子說:「將所學默記於心中,堅持學習而不厭倦,教導別人也從不疲倦,除了這三件事情,那其它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做到的了?」

<文義>
1.識:音志,記也。
2.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
3.李炳南【論語講要】:此說求學修道之法。首將所學默記於心中。其次須知,學無止境,故須學而不厭足。如此則非記問之學,故可以誨人。但非一誨而成,故須不倦。

<思惟題綱>
1.「默而識之」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呢?
2. 為什麼孔子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呢?如何去體會這種不厭倦的心裡?
3.「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這兩個學習的面向,彼此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2. 《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3.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4.《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6.《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二、重點摘記
(一)「何有於我哉?」的文義
先解釋最後一句:「何有於我哉?」,關於這一句的解釋有不一樣的看法。
1.「何有於我哉」就是「何難之有」,就是孔子認為自己其實是可以做到前面這三個事情。
2. 如果語氣轉化成「除了這三件事情,那其它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做到的」,這個語氣其實是比較謙虛的。簡單地說,孔子是自許可以做到,這是一個;可是在語氣上是很謙和的,不是說,「哎,我很厲害!」這樣子。

(二) 孔子為學修道的方法---「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應該是三件事情,主要是在談孔子的為學修道的方法。

1.學習的心態---「默而識之」
第一個是談心態,這個「默」就是一個態度。「默」,沉默。我們學習當然要跟師長學,我們上一章提到要跟聖人學,要學傳統文化的精華,要學師長跟聖人的智慧。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心態應該是什麼呢?孔子特別提到,他在學習的時候,第一個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默」。
(1)「默而識之」的心裡行相
「默」表面上是沉默,其實是一種寧靜的心理,想跟師長、聖賢、經典學習的信受的態度,相信而想去領受的態度跟心理狀態。
(2)「默而識之」的好處
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才不會在聽到跟自己原來思考、想法、價值不一樣想法的時候,馬上內心就開始打架,進而把自己的聽聞、把自己的心給關起來,對於師長迥然不同的教授、聖賢根本有別的一個抉擇,就無法領納於心。
相反的,如果可以像孔子這樣子,一種寧靜的、信受的、想學習的態度,那接下來就可以「默而識之」。這個「識」,就是記得,記到哪裡去呢?就是領納於心——置於心,就是能夠在心裡面能夠放進來,放進來才會去琢磨,才會去觀察,才會去思考,那也就是「默而識之」,我覺得是一種學習的心態。
(3)「默而識之」的典範---顏回
透由這種學習的心態,可以把聖賢師長要教導給我們的智慧精華,能夠領納於心。在孔子弟子裡,顏淵做非常好的示範,所以孔子說顏回是「不違如愚 」。對孔子,表面上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他上課的時候從來不提出質疑。可是,孔子私下觀察顏淵,他其實是把孔子所教導的所有的道理領納於心之後,在生活中能夠全然地、圓滿地實踐出來。也就是說「默而識之」,顏淵的學習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4)「默而識之」對治「口耳之學」的缺失
「默而識之」這種領納於心的學習,這種深刻的學習,就是要對付我們口耳之學,聽到了就想去宣說,或者聽到了也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跟觀察,等而下之,就聽到了跟自己想法不一樣,就棄而不顧,完全不能領會。

2.學習兩個面向---「學而不厭」是自利,「誨人不倦」是利人
那孔子接下來他的學習呢,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學而不厭」,一個是「誨人不倦」。那儒家其實就開展一個自利利他、利己利人的學習。
(1)「學而不厭」,是一個自利的學習,對於自身生命提升的學習。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感到厭倦,也就是說學著學著,五分鐘熱度,熱度過後,心力就掉下來,甚至就棄而不學了。孔子呢,卻能夠「學而不厭」。
(2)「誨人不倦」是利他的學習,就是能夠隨分隨力地去幫助別人。我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特別容易感到厭倦,因為自己的學習還是比較單純,對於別人的學習,還要去幫忙提點。第一個,我們不曉得對方的真正的狀況是怎麼樣;第二個,我們可能不是非常善巧的能夠幫到對方。所以你越幫可能越忙,或者你的善意,對方也不一定能夠領納。所以在幫助他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是一個不禮貌地對待,甚至是一種攻擊性的對待,所以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其實有非常多的挫敗,所以很容易就倦怠,停頓下來。可孔子卻能夠「誨人不倦」。

(三)「學而不厭」是「智」;「誨人不倦」是「仁」
1.《述而篇》第33章也有提到這一章,就是孔子說,這個聖與仁,他是不敢當,可是他可以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孟子《公孫丑篇》也記載,子貢跟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說孔子是一個聖者啊,老師你是一個聖人。孔子也說:「聖者吾豈敢。」可是孔子說他可以做到這兩件事,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子貢非常有智慧,他說「學而不厭」就是一個智者,「誨人不倦」是一個仁者。仁且智,夫子就是一個聖人。
3.孔子聽到子貢這樣說呢,就沒有再回復,他沒有再回復,不是說孔子自認為做到仁且智的聖者的角度、境界,並不是的。而是他非常稱許,非常贊同子貢,對於「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總結出「智」跟「仁」這兩個特質,這兩個特質也就是儒孟聖者的最重要的特質和內涵。

(四) 為什麼能夠「學而不厭」
回頭來看看「學而不厭」,為什麼有智慧呢?我們進一步去想,為什麼能夠學習而不厭倦呢?
1.有師友的陪伴
《學而篇》第一章就提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個快樂有很多條件,比如說,有一群同行善友、有一群好朋友——心靈相近的一群好朋友一起學習。有一個非常令我們尊敬的師長我們追隨他學習。
2.體會心靈提昇的快樂
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是一種生命提升的學習,也是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領納到新的東西,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或者以前想不深刻、想不清楚的理路,我們學到了,這些古聖先賢、師長的智慧放在心裡面去不斷的琢磨,把它想得透徹,變成確定的見解,接下來努力地去實踐,然後用師長跟聖者的智慧來饒益我們的生命。因為生命被饒益了,生命不斷地改善,所以我們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快樂。那如果是越來越快樂,或者越來越幸福的學習,那這個學習當然是不會厭倦的。
3.孔子就是最佳典範
孔子對於自己這種好學的行相也說得非常清楚,「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認為自己在學習上有一種非常非常旺盛的一種活力,永不厭倦的一種活力,這個是有智慧的表現。
4.總結
學習的方向對了,學習的方法對了,學習的結果又非常非常受用,又增加自己的幸福,這個學習當然是不會厭倦,是快樂的。

(五)為什麼能夠「誨人不倦」
1.有教無類
幫助別人怎麼樣能夠不厭倦呢?就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能夠盡心盡力。孔子的教導叫作「有教無類 」,也就是說,幫助別人是不分階級、不分身份,就是一顆很純淨的想幫助別人的心。
2.自己也是學習與受用者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其實自己是最大的學習,也是最重要的受用者。就是說,幫助別人,其實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導別人,而是跟著大家一起學習。
3.關愛教育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 為政以德 」,幫助別人其實是非常有溫度的,從關懷、從為人著想這個出發點,去設想別人心裡的想法,去看到他的困難,也肯定住他的亮點。然後在透由陪伴的過程中,陪著他一起成長,也開拓自己的視野,深刻自己的智慧。
4,教學相長,相輔相成
幫助別人確實是非常辛苦,可是卻也有最多的學習,而且跟自己的學習,可以相輔相成,並行不悖,也是一個增加幸福感的一種學習。
5.總結
所以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到厭倦,因為心意是非常真誠的。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縱然有挫折,可是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自己是最大的饒益者,跟學習者。

(六)本章總結
本章,就是孔子自己提到學習,還有修道的一個方法。我覺得非常非常地精彩,我們可以從孔子的行誼,以及孔門幾個重要弟子,看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樣為學修道的一個具體的實踐。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白話>

孔子說:「我遵循古人舊有的而不自己創作,深信喜好古聖先王的道德文章, 只敢私自比擬為我家老彭。」

<文義>

1. 「述」: 「述」,遵循。

2. 「作」 : 創始製作。

3. 「述而不作」: 「作」必須「有德有位」,具聖人的道德以及天子
   的地位,如周公有德又攝天子位,他制禮作樂就是「作」。孔
   子「有德無位」,身處春秋末年禮崩樂壞,對古聖先王的道德
   文章是「述而不作」,做個弘傳文化宣傳家。

4. 「信」: 了解得很明白。

5. 「好」: 信得深而喜好學習。

6. 「古」: 指堯、舜、文、武 古聖先王親身體證的「道」。

7. 「信而好古」: 注重古聖先王文章典籍中,所運載的「道」,使自
    己做到志於「道」。

8. 「竊」 : 謙下。

9. 「我」: 親近的意思。

10. 「老彭」: 商朝的賢大夫,他「述而不作」為孔子所敬重。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他跟老彭效學,效學什麼呢?

2. 何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3. 在強調創新的這個時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不是不合   
   時宜? 

4. 孔子對傳統文化敬重、謙下的學習態度,給我們什麼省思與
   啟發 ?                                                                                               

一. 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出處】:《論語•
   雍也•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 「聖之時者也」【出處】:《孟子•萬章下》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3.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處】:《論語•為政•1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出處】: 
   《中庸•28》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ㄗㄞ及其身也。」

二.重點摘要

(一)《述而篇》總說 :

1.《述而篇》在論語非常多的內容,都是孔子談論自己為學的原則 :

(1)《述而篇》總共三十四章,接在《雍也篇》之後。'

(2) 朱熹註解這一篇,提到非常多的內容,都是孔子自己談論自己為學的原則。

2. 錢穆先生特別強調,這一篇接在《雍也篇》之後,是回到孔子的夫子治道。

3.《公冶長篇》與《雍也篇》的前半,是孔子評論當時的世人及弟子、前賢,這樣的評論其實是落實前四篇-從《學而》到《里仁篇》的一些思想內涵,透過具體人物的評論,更加地彰顯出來。

4.《述而篇》是夫子怎樣從一個士到君子、到聖人的學習,有次第的歷程。

5. 夫子治道是說孔子透過自身的學習的經驗,以及心靈提升的歷程,給我們非常清楚的提示-從士到君子到聖人的一個學習歷程。所以,在篇的順序上,是一個很有系統的次第。

(二)本章註譯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老彭”的解釋非常多

(1)我們還是用朱熹的註解,就是商朝的賢大夫。 也是一般採用的註解。 

(2)其他:《莊子》書裡面提到的彭祖;有些人認為“老彭”是兩個人-老子和彭祖。

2.“竊”意

(1)私底下的意思,也就是說,孔子私下自比於老彭,就是希望能夠跟老彭效學。

(2)這個“竊” 有謙虛、謙下的一種角度,表示對於老彭的一種敬重。

3.“我”意

在老彭上面有一個我,表示一種親切。

4.“好”的解釋

就是說,孔子希望能夠跟老彭效學。效學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前面這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三) 孔子傳承道統的原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明末的四個重要的大師之一,蕅益大師註解《論語》提到,這一篇是孔子的真道脈、真學問。道脈,道德的道,山脈的脈,學問就是一般我們的學問。也就是說,這裡可以看到孔子做學問的最核心的內涵,也可以看到孔子傳承道統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則, 所以這八個字我們不能輕易地放過。

1.述而不作 :

(1)“述”: 朱熹的註解叫傳舊,就是傳承舊有的傳統,傳承舊的東西。

(2)“作”: 創始,開創一個,開創,另外再創造一個新的系統。

(3)“述而不作”: 即是傳承舊的東西,而不強調先去開創一個新的系統。從孔子的"事蹟"裡面可以看到,孔子刪定詩書,然後對於禮樂的一些探討, 對周易的一些補充,寫了《春秋》這一部史書,這個都是傳舊,對孔子來說這個都是述。

2.信而好古 :

(1)“信”: 相信,不是一聽到就相信,而是聽到之後能夠去思惟、抉擇,然後結合著自己的生命去實踐,然後再確信。

(2)“好”: 喜好。孔子在談論學習的一種進程,有提到《論語•雍也•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個“好”,其實是學習的相當的進程。

(3)“信而好古”: 就是說學習傳統的東西,相信傳統的東西,在傳統文化的滋養自己生命之後,有一種確信,進而產生一種好樂的一種學習心態。簡單地說,就是喜好傳統文化。

3.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這兩句結合起來看,可見孔子在學習的時候,面對傳統的態度:學習傳統文化,信受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的精華裡面去滋養自己的生命,產生一種確信、好樂的態度。這種確信、好樂的態度,是傳承文化、弘傳文化,而不是新創一個文化系統。

(四)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我們的啟發 :

第一個:【提醒我們不要妄臆造作新系統】

1. 孔子面對傳統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比我們自己的心續,我們常常是強調自成系統,自成系統背後,常常是一種自以為是。

2. 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並沒有先去領納、學習,謙下地去學習,好好地去學習,對聖者的智慧沒有真正地去理解,領納於心、饒益我們的生命。而是常常是妄臆造作的,對於傳統的經典不屑,也不以為然,產生一種妄臆造作。

3.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要來提醒我們,不要妄臆造作,動不動就開創自己的一個新的系統,非常地自以為是,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聖之時者也】

1.孔子在孟子的評論中,叫“聖之時者也”(《孟子•萬章下》),就是說,孔子自知、自己定位或者自己安立是三代文化的傳承者。或者我們說孔子是三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2. 為什麼能夠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呢?朱熹的註解提醒我們,就是一個聖者,他其實是集合先聖先賢的智慧,然後折中之,在自己生命裡面取得一種折中,一種饒益。

3. 孔子先謙下地去學習傳統文化,把古代聖賢的智慧領納進來之後,然後調和折中,來面對這個時代,來饒益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一個態度,是一種憑藉聖人的智慧的一種學習,這樣的學習是有傳承的,是深廣的,這樣的學習也才是真正深刻貼近生命的。

4. 孔子透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能夠達到三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聖之時者的一個地位。所以,明代的蕅益大師又提到,就是說所有的聖人,昔時的學習或者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那個道脈就是——述而不作。

更進一步:【給我們溫故而知新的啟發】

1.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現代社會,速度非常地快,強調效率,也非常非常強調創新,這個創新當然是好,也就是說,我們在面對新的時代的時候,本來就要有一些新創的東西,要因應這個時代的變化。可是在強調創新的過程當中,我們是不是反而忽略了這個創新的基礎是什麼?那孔子這樣子對於傳統文化的敬重、謙下以及學習的態度,其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2.在創新的過程中,或者創新之前,其實需要有一個廣泛的學習,這個學習傳統文化,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或者最關鍵的學習。

3.怎麼說呢?孔子提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11》)老師就是要教給學生最新的東西,最精彩的東西,所以老師必須要具備這樣的一個特質,叫溫故,溫故才能知新。也就是說,對於傳統的東西,能夠深刻地、廣博地去學習,領納於心,饒益生命,那這樣開創出來的創新,才是有傳承、有根底的創新。

4.這個創新,一方面能夠持之久遠,第二個又能夠展現出自己個別文化的一個特色,否則大家都強調創新,創新到最後其實反而都差不多了。像現在的智能性手機,就這樣子,就互相地模仿,沒有特別、特殊的特色。

5.《中庸》也提到,也提醒我們,就是說我們常常在想要創新,想要展現出自己不同、自我風格的過程中,會陷入一種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中庸•28》)反而陷入這樣的一個學習的錯誤、錯謬的誤區。自用、自專就是自以為是,就說我們其實智慧很有限的,都自以為是,每個人都要很快地展現自己的不同,自己的特色,那反而對於傳統的東西非常非常地忽略。沒有傳統的學習,這個自我特色,其實也是非常地、非常地淺薄的。


(五) 總結

1.這一章的學習,孔子提醒我們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有一種謙下、想去學習、領納的一種態度,在這個態度的前提底下,我們透過思惟抉擇,然後有一種深刻的確信,有一種好樂的學習,把傳統文化領納進來,饒益自己的生命。當然也隨分隨力地去宣揚、弘傳。

2.這樣子的學習,看起來好像是傳承舊的東西,可是把這些舊的東西饒益我自身的生命,然後跟別人分享,或者去改善這個社會,回應當代的問題,這個本身就是一種傳統的新創。

3.也就是說,孔子看起來是述而不作,其實是寓作於述,或者是述中有作。也就是說,孔子的創新,其實是在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過程,把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開展他的創新,所以這個創新是有深刻傳統文化底蘊的。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8章-3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一個仁人,自己想要立,也幫助別人能立;自己想要達,便也幫助別人能達。能從己身去了解別人,推我的心比別人的心,就可以算是仁的方法了。

<文義>
1.立:存立
2.達:通達
3.譬:比喻,推求的意思。
4.方:方法。仁之方,即仁的方法。

<思惟題綱>
1.本章,夫子說一位仁者如何行仁道?
2.何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請舉您的實例呈現您的發心。
3.何謂「能近取譬」?請舉生活實例說明。
4.善行總結:雍也篇28章的學習。
5.至今學完論語前六篇,請問這六篇談些什麼?雍也篇跟前面五篇的相關性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朱熹《論語集注》:「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3.《論語·學而·2》:「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中庸》:「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5.《孝經》:「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6.《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論語·公冶長·1》:「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8.《論語·雍也·1》:「雍也可使南面。」

二、重點摘記
(一)孔子說行仁如何做?
1.踐行仁道首要發心
夫子告訴子貢,要想踏實地踐行仁道,
首先要發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慾求之心。在這個推己及人、待人如己的慾求心的推動之下,幫助自他共同趨向於美好的人生境界。
2.立達之事入手處—能近取譬
接下來“立達”之事當從何處入手呢?夫子告訴我們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近取譬,就是從自己出發,將自己所要的所喜歡的,推之於他人,知道他人也和我一樣。“方”就是方法、方術。這個行仁的方法就是恕道。

(二)忠恕之道是踐行仁道下手處
1.說起恕道與子貢也有一段淵源。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子貢請問夫子可否賜予自己一句可以終身行之的話,夫子回答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這句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合在一起,就是夫子所倡導的忠恕之道,也就是我們踐行仁道實實在在的下手處。

(三)何謂忠恕
1.“忠”這個字,上面是個“中”,下面是個“心”,也就是中人之心,意思是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心中,以待己之心去關照他人,盡己之心,忠人之事,盡心盡力地為他人謀。這也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要表達的精神。
2.“恕”這個字,上面是個“如”,下面是一個“心”,這便是如人之心,意思是推己及人,把自己推到他人的處境中,感受一下他人的苦樂,我們就會生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
3.“忠”強調的是全力付出和真心利他;“恕”提醒的就是換位思考和用心體諒。忠與恕是相輔相成、輾轉並進。

(四)想想我平時用心的習慣
1.我們每天跟人相處的時候有生起這個忠人之心,如人之心嗎?
2.有把想自己的心多去想想別人嗎?
3.感覺自己一直在冒冷汗,這些我都沒有做到,一定要好好地努力。

(五)夫子為我開出行仁的次第
1.忠恕之道,說來容易,做來確實不那麼容易。夫子非常清楚弟子的難處,那麼在學仁行仁上也給了由近及遠,由低至高,由易至難的行持次第。
2.夫子在《學而第一》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說行仁必須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從愛敬自己的雙親開始。
3.《孝經》特別強調:“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就是說只有當我們能夠敬愛自己的父母雙親時,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愛身邊所有的人,否則仁愛之心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六)這個時代人際關係的怪現象
1.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
2.比如說,有些人和自己的父母感情相當的疏遠,很長時間才會回家看望父母一次;和外面的朋友呢?卻情投意合,經常安排各種聚會,時不時要見個面,為什麼會這樣呢?
3.我們捫心自問:這是真的對人好嗎?還是因為這個人順著我的心,合著我的意,或者是跟我有什麼直接的利害關係,我才會跟他好呢?
4.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這麼大的恩德都視而不見,都無法放在心上,去體會父母的愛,那麼我們對於他人生起的愛敬之心會是真實的嗎?
這在古人看來都是悖禮悖德的。

(七)行仁要從最愛我的親人出發
1.以夫子的眼光來看,行仁一定要從最愛我們的親人出發,在父母的身邊,去培養我們的愛敬之心,去長養我們待人著想的真情實感。
2.再將這份真誠的情感,推向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愛敬父母、孝養父母開始做起,從身邊的人開始,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

(八)能近取譬,最終達到仁德圓滿
1.這種能近取譬的行仁方法,它最大的好處就是:點點滴滴的累積,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慢慢的就養成了關愛他人,代人著想的好習性。
2.在歷經各種順境、逆境的考驗與磨練,將這個好習性不斷地長養,就能夠成就我們寬廣無邊的仁愛之心。
3.最終,就會達到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圓滿的境界。
4.那就是一個循序漸進,漸次踐行的過程。那正所謂,微漸修而無難事啊!

 (九)《雍也篇》小結
1.前十四章評點弟子及古今人物
(1)前十四章(或前十五章),內容和《公冶長篇》相同,是夫子在評點弟子及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但是評點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2)《公冶長》的開篇就是“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主要是從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評價,重在修德。《雍也篇》的開篇是,“雍也可使南面。”這是以天下國家作為評價的標準,重在敬業。
(3)兩篇連在一起來看,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內聖外王之道。
(4)《雍也》的前十五篇,透由孔子的眼光,評點當時的各色人等的賢否得失,也彷彿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孔門弟子群像的精彩畫卷。
(5)我們看到:冉雍,出生低微,卻有南面之才;顏回,有不遷怒,不貳過,不違仁之德,兼有簞食瓢飲之樂;冉求,有為同窗請粟之誼,卻有違師教,且有自畫之失;仲由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義;閔子騫之清;澹台滅明之公;孟之反之不伐。人物性格形象各異,但衡量評價的標準,皆為本章所說的“仁”。

2.後十四章,探討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1)後十四章,進一步探討了一些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梳理了一些基本的概念關係。
(2)比如:文與質的關係,博與約的關係,直與罔的關係,民與食的關係,智者如何對鬼神,仁者如何先難後獲,子見南子如何通權達變,乃至於中庸至德,聖與仁等重大的命題。
(3)這些都可以說是,是君子在成聖成賢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到地挑戰和考問。只有不斷地增長心中的仁德、智慧與勇氣,才能夠實現生命不斷的突破與跨越。

3.《雍也篇》和前五篇的關係
(1)《論語》前四篇,是將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做了次第性的概述。從《學而》的“學”到《為政》的“政”,從《八佾》的“禮”再到《里仁》的“仁”,前四篇是在講儒家的“道”。
(2)從《公冶長第五》到《雍也第六》,則是在講儒家的“仁”,是在講儒家深刻的人生道理,用在活生生的人的身上,是怎樣得到具體的實踐與完整的呈現的。
(3)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沒有至聖先師孔子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沒有弟子們非常用心的,反躬內省,篤實踐履,沒有師弟之間的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那麼今天,我們是無法感受到儒家是怎樣的氣象萬千。

(十)祝願
但願夫子和弟子這些美好的行誼,能夠因由我們一天天日積月累的讀誦和用心的效學,而永駐於你我心間,在我們生命中留下最深最美的印記。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8章-2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子貢欲從事功求仁,問孔子說:「假如有人能廣博地施予恩惠給人民,而且能救濟大眾的疾苦,普利群生,這樣的行為怎麼樣?可以算是仁道嗎?」孔子回答說:「豈止是仁道,那一定是聖德了!即使堯、舜那樣的聖人,恐怕還愁做不到呢!說到仁道,是要推己及人;自己要能安身立命,也要培植扶持他人能安身立命;自己要能明德達道,也要循誘善導他人亦能明德達道;能夠就近以己身為譬喻,設想他人也和自己一樣,可以說這就是求得仁道的方法了。」

<文義>
1.何事於仁:
朱注:「言此何止於仁。」是「事」做「止」解。
劉氏論語正義則云:「事,猶為也。言博施濟眾,何為於仁言之,明非仁者所能也。」
2.其猶病諸:
其,「他」,指堯、舜。猶,惑詞,「恐怕」的意思。
病,心有所不足於此,即內心憂愁做不到的意思。諸,語助詞,猶「乎」。





<思惟題綱>
1. 什麼是立?什麼是達?什麼是夫子所說的“立”與“達”呢?
2. 夫子認為甚麼才是人人應該追求的東西?
3. 從本章的學習,是否更觀察到儒家講的”仁”的特質?
4. 要是有了一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心,會讓我們得到甚麼好處呢?

<義理解釋>雍也第六 第28-2章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3.《論語‧顏淵‧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4.《論語‧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6.《中庸‧第13章》:「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二  重點摘記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28-2》

(一) 前言
子貢以博施濟眾這個高標準來問仁,夫子則以切近的下手處,來幫助子貢認識什麼是仁?如何求仁、行仁?夫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我們都耳熟能詳,什麼是立?什麼是達?什麼是夫子所說的“立”與“達”呢?這個可能還要從《論語》的其它章節當中找到答案。

(二) 何謂立?
1.“立”,我們一般會認為是成家立業,在社會上立足,但是立的內涵應不僅止於此。
2.錢穆先生認為,這是指三十而立的立,也就是在確立了志於學這樣的人生志向之後,於誌有得有守,確有所立,不退不轉。
3.李炳南老先生擴而充之,又將“立”解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
4.有人說,“立”是立於禮的立,透過學禮、行禮,讓生命得以挺立。

(三) 何謂達?
1.“達”,不只是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事業通達。
2.錢穆先生說,“達”是《論語‧顏淵‧20》:「是聞非達」的達,“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人只要具備了質直、好義、善待他人、誠心謙讓,這些美好的德性,行走在人世間,則無往而不利,無所不達。
3.夫子眼中的立與達,重點都是放在心性、德行的歷練和培養上。一旦這個根本把握住了,一個人就必定能在人中挺立,也必定能夠做到事事通達。

(四) 立與達是富與貴的因,是我們該努力的
1.活在這個世間上,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有很多慾望的。我們很難想到,在所有的這些慾望當中,有兩個慾望是我們應該努力去達成的,那就是立與達。
2.我們一般人都不會這麼看,這就是我們和聖賢之間的差距所在。我們會覺得“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夫子卻指出如何得到富與貴的關鍵,其因就在於立與達,在於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與培養美好的心性德行,夫子認為,這個才應該是人人應該追求的東西。
3.我們一般人只知去求富與貴的果,卻不知要求富與貴的因。


(五) 想要與人分享立與達,就是仁者
1.一旦我們了知其中的妙義,得到了這把通向人生幸福的鑰匙,就要和身邊的人一起分享,就要讓所有的人都擁有它,大家覺得這樣的立與達如何呢?
2.如此美好的人生狀態,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想要的呢?是不是我們每個人日思夜想所渴盼擁有的呢?所以夫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你只要把這顆想要和人分享快樂和幸福的心生起來,就是仁了。這顆仁愛之心生起的關鍵,還是在於這個“欲”字。
4.立與達,是我想要的,也是他人想要的,我只要從心裡發出一個願望--我要讓自己和他人都擁有立與達,一旦生起了這個欲心,就是仁了。

(六)夫子展現聖人氣象
1.說到這兒,我們可以和子貢以“博施濟眾”這個外在的事功標準來求仁,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到聖人和一般人的差距所在。
2.可以看到,夫子的道大德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是怎樣的一種氣象!同時,他又能夠循循善誘,引人入勝!這個是夫子的偉大之處啊!

(七)對發心成為仁者,我是畏懼的
1.之前對於發起一顆想要推己及人、利益大眾的仁愛之心,自己是很有畏難情緒的。
2.常常會想,這顆仁愛之心固然美好,但是也太高、太難了吧,我連自己都立不起來,怎麼可能去幫別人立呢?
3.還會想說,和人相處,幫別人忙,實在是太辛苦、太麻煩了,還是少接觸點人,活得輕鬆自在一些。


(八)老師如何引導我,發心成為仁者
我的老師引導說:
1.儒家講的仁,是人字旁,旁邊加兩橫,表示人生在世間,不是一個人,是要和他人彼此互相依存的,整個世間,整個人生,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推展開來的,人與人之間有任何一環不好的話,都會互相影響,有好的也會互相增長。 ”
2.儒家所確立的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法則,既不忽視我自己,也不忽視別人,而是把自他作等量齊觀,都放在心裡。當我們真正能夠對所有的人都等量齊觀、放在心裡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真正恰如其分地,找到彼此之間如何相處的正確方法,仁的特點也就在這兒了。
3.我們平時的習性,只想自己不想別人。現在社會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實際上真正為自己好,還必須要顧及別人,肯代人著想,把別人看成是和我自己一樣。
4.《大學》、《中庸》裡常說的絜矩之道,“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你要想讓子女孝順你,你就要先去孝順自己的父母;你要想讓下屬怎麼對待你,你就要以同樣的心去對待你的上級;你希望兄弟、姐妹、朋友怎麼對待自己,你就要先以這樣的心去對待他們。
5.也就是說,當我能夠多代別人考慮,那麼,大家呢也就會代我考慮,由此推展,社會風氣呢將自然地敦厚。反之,如果大家都只為自己的話,整個社會呢也將會變得非常的澆薄。
6.為何我無法代別人考慮?原因到底是什麼?
老師說:“這是因為我們被以自我為中心,這個私慾所控制了。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就是對這種對他人的苦樂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狀態的一個正對治。

(九)以自我為中心的過患
1.以自我為中心,會讓我們活得非常的痛苦,因為只看自己,不看別人,就無法看清世間的真相,無法增長人生的智慧。
2.以自我為中心,還會讓我們特別在意自己的感受,活在自己的感受中,特別害怕受傷害,一點點外在的打擊,就難以承受。
3.可以說,“我”字越重,活得越累,內心越苦。學會以己及人,待人如己,我們就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自己人生的困境呢,反而也會輕鬆跨越。

(十)利他心的勝利
1.我的老師還說過這樣一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他說:“應該花很多時間,去靠近那些很陌生的、很稀奇古怪的、很讓你費解的那些心,然後也許某一個瞬間,你突然就理解他了,你找到了他非這樣做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你可以接受,你可以理解,那麼,你們倆的對立就消失了,因為你完全可以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為什麼要堅持這麼做。
2.這段話,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儘管錯綜複雜,人心也最難琢磨,但是有了一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心,會讓我們從自我的藩籬中跳脫出來,讓我們更有勇氣,更有智慧地靠近他人的心。
3.有了這顆仁愛之心,就好像在暗夜中點了一盞燈,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4.當這顆仁愛之心,經過不斷地歷練,不斷地向四周散發出溫暖與光明時,我們心中也將迸發出一種稀有的快樂,一種因由他人的生命提升而感受到的快樂,一種欣喜如大海般源源不斷、綿綿不絕的快樂。
5.這種快樂,也將拉動我們的人生不斷向上、向上。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8章-1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施德惠給人民,而且又能救助眾人,這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是仁者嗎?」
〈文義〉
(1)博施:廣施德惠。
(2)民,指的是本國的人民
(3)濟眾:救助眾人
(4)眾,多的意思,指外國的民眾

〈思維題綱〉
1. 如果有人提出像子貢這樣的話來問您,您會如何回應?( 記得在學校常有紅十字郵票、伊甸、早期還有聾啞、愛盲等鉛筆義賣,後來好像就沒有了)
2.您覺得「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哪個容易做到?為什麼?
3.您覺得子貢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假設?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論語集注․卷四》朱熹著。「非聖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濟眾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治不過九州。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此病其濟之不眾也」
2.出處同上。「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
3. 出處同上。「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4.《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5.《四書蕅益解•雍也第六》 「博施濟眾。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於果。不知明其真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以己及人。正是自他不二。只向一念觀心處下手也。立。即不思議止。達。即不思議觀。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觀心則易。故云能近取譬。是仁之方。方。法也。立人達人。正是博施濟眾處。堯舜猶病。正是欲立欲達處。仁。通因果。聖。惟極果。堯舜尚在因位。惟佛方名果位耳。」

二、重點摘要

(一) 解釋本章
 1. 子貢向夫子請教:“如果有人能做到廣博地向民眾施予恩惠,又能在危急時濟度大眾,這樣做怎麼樣呢?是不是可以稱得上是仁了呢?”夫子回答說:“能這樣做,不用說是仁,可以說已經達到聖的程度了,連堯舜這兩位古代的聖王也未必能做到啊!所謂的“仁”,就是自己想要安身立命,還能幫助他人安身立命,自己想要進取通達,還能幫助他人進取通達。如果能從自己的狀態來看待他人、待人著想的話,就可以說是了解行仁的方法了。”

(二)本章初步分析
 1. 子貢是孔子弟子中最有軍事才幹的人,在政事、外交、口才,尤其是經商等方面,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夫子教導弟子的思想核心在於仁,每個弟子,都很想認真地學習仁、實踐仁,子貢也不例外。
 2. 子貢又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的人,他從博施濟眾的角度來問仁,非常符合他的脾氣秉性。
3. 揣度一下子貢的心理;就是他自己有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好習慣,可能他想,如果一直這樣努力下去,達到博施濟眾的程度,是不是就可以達成夫子所看重的仁了呢?對自己這個想法還是蠻自信的。
4. 夫子並沒有正面回答他。而說“能這麼做,何至是仁者呀!想必已經是聖人了,就算是聖人,比如像堯舜這樣的聖王,他們也未必能做到博施濟眾啊!”

(三) 夫子對聖與仁的判別
 1. 聖,是孔門人格修養中最高的境界,是具有崇高的德行,又有最高的政治地位,有德有位,德才兼備的人,那這樣的聖者,他心中的仁德應當是相當圓滿的了。
 2. 朱子在《論語集注》中引程子的話:“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
 3. 是說,有德有位的聖王堯舜,就算是傾其所有、盡其所能,也沒有辦法做到讓每一個老百姓都不受飢苦、衣食無憂。因為貨財有限,所治有限,博施濟眾孰能周遍呢?因此,雖堯舜也感其力之不足。
 4. 仁與德、位關係來看
   (1) 有一種呢是有德無位的,就是心中有仁德卻沒有官位的,比如像孔子、顏回這樣的人。他們無錢無財,無權無勢,必定是無法博施濟眾的,但你能說他們不是仁者嗎?
   (2) 有一種有位無德者,比如歷史上那些無能昏君,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他們偶爾也會施捨一下大眾,但你能說,他們心裡有仁德嗎?
   (3) 是否具有仁德,不在於外相,不在於所做的善事能產生多大的功用,因為功用的大小會因人因時因勢而異,就算是有德有位的聖王,他也有力不足的時候,無法幫到所有的人。
 5. 行仁的根本,完全在於內心,在於是否從心裡生起了夫子所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心,而當此心臻於圓滿時,仁德也就可以說是圓滿了。
 6. 孔子心目中,聖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達到的境界,只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才能夠稱之為聖者。聖王對博施濟眾這件事呢,尚且難於達成,那更何況是普通人呢?難怪朱子評價子貢說:“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7. 博施濟眾這樣的標準來求仁行仁,發心固然是好,但陳義實在是太高了,一般人恐難達成。

(四) 真正求仁行仁下手處
1.朱子說:“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仁通乎上下,也就是說仁是一個具體動態的人格道德進化的過程,有程度深淺的差異,既可以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當下一念,心趨向於仁,便就是仁了。又仁人志士,為了堅守自己的信念,而殺身成仁,死而後已。
2. 高處說,孔子呢從不輕易以仁許人,從切近處說,夫子呢又鼓勵弟子為人由己,求仁得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3. 後面,夫子就告訴子貢,仁,有一個直接的切近的下手處,就是從自己出發,心心念念待人著想,推己及人,這樣行仁就是非常的切實可行、觸手可及的了。

(五)古人對本章評價
1. 子貢從廣遠處言仁,夫子從切近處言仁。”子貢之言願大難償,故堯舜猶病諸。
2. 夫子之言則推己及人,只在盡己之心,由近及遠。
3. 蕅益大師說:“博施濟眾,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於果,不知明其真因。”
4. 子貢求仁之心是夫子所稱許的,但是子貢行仁之法,卻是有他的缺失之處,子貢之失,是失在不明因果,倒因為果;失在次第錯亂,願大難償。(也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

(六)結語
1. 最了解弟子的人就是夫子,最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幫到弟子的人,也就是夫子,他不但時時策發弟子,要志於道,要仁以為己任。看到弟子的缺失不足,他也會時時地耳提面命,警策弟子要注意腳下的每一步,是否正邁向最終的人生目標,這樣邁出去的每一步就會非常的踏實篤定,而不虛浮、不偏失。
2. 夫子親手給弟子搭建了一座可以通向仁、通向聖賢的階梯。只要心心念念的努力追求仁,踏踏實實的努力踐行仁,那仁就可以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而隨著我們心中的仁德內涵不斷地加深加廣,成聖成賢這樣的高遠的生命境界也並非是遠在天邊,遙不可極。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7章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ㄒㄧㄢˇ〕久矣!”

<白話>
孔子說:「中庸-不偏倚的正道、常理,是最好的德行啊!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文義>
1.中庸:中,不偏不倚,既無超過也無不及。庸,合乎平常而長存不變的理。
2.至:達到至高,可通達極致的境界(或說很重要)。
3.鮮〔ㄒㄧㄢˇ〕:稀少。

<思惟題綱>
1.孔夫子對中庸之德給予什麼評價?
2.何謂中庸之德?
3.夫子感嘆: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1)請問難以做到中庸的原因為何?
(2)涵養中庸之德,應如何下手?

<義理解釋>  /  講師:左玉波 11' 55"
一、引用經文
1.《中庸•第1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中庸•第14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患難行乎患難”
3.《中庸•第4章》:“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4.《中庸•第6章》:“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5.《中庸•第20章》:“博學之、審問之”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一)本章消文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德行,已達到極致了吧!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二)“中庸”有多種解釋
【“中”的解釋】
1.常見的解釋是中正不偏、恰到好處。恰到好處,就是做事善於把握分寸,不過亦不不及。
2.神射手之所以為神射手,那是因為他箭箭都能恰到好處地命中靶心。名廚之所以是名廚,那是因為他能把各種味道搭配得恰到好處,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名醫之所以為名醫,乃是因為他所開出的藥方配伍恰到好處,既不會過量、有毒副作用,也不會呢藥力不足治不了病。
3.總之,三百六十行任何一行的頂尖高手,無不是把“恰到好處”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4.做到恰到好處,就具備中庸之德嗎?
(1)是不是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就一定具備了中庸之德呢?不一定。一個品行不端之徒,即便在某種技藝上能夠達到恰到好處的水準,我們也不會說他擁有中庸之德。
(2)恰到好處體現的是“中”的智慧維度。“中”,還有一個道德維度,叫做中正不偏。
(3)“中正不偏”就是要符合人的善良的天性。符合了就是中正,違背了就是有偏。
5.“中”的內涵
《中庸》開篇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之性,就是人天然本具的善良本性;率性之謂道,就是遵循善良本性為人處事才叫做道,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所以判斷一個人有沒有中庸之德,不但要看他做事的準確度,是否能夠恰到好處;還要看他做事的道德性,是否符合遵循善良的天性,二者缺一不可,以上就是“中”的內涵。煙

【“庸”的解釋】
1.“庸”的一種解釋為用,運用的用。故中庸就是用中,運用中正之道的意思。2.“庸”的另一種解釋是平常,這裡所說的平常,指的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做本份中應該做的事情。
3.《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其位”就是立足自己當下位置的意思,而當下的位置指的是一個人當下的身份、角色、處境。對一個國王來說,治理國家、處理朝政是他份內的事,這就是他的平常,並不是說他辭了王位,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叫作平常。
4.“庸”的兩種含義,一個是應用、一個是平常。

(三)“中庸”完整的意思
把“庸”的兩種含義,一個是應用、一個是平常,結合起來,那麼中庸的完整的意思,就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運用中正不偏、恰到好處的法則,做自己份內應該做的事情。

(四)澄清對中庸的誤解
了解了中庸的完整內涵,就可以澄清多種對於中庸的誤解:
1.誤解1:認為中庸是和稀泥的老好人作風。
老好人怕一己私利受損,不敢得罪人,凡事和稀泥,毫無原則可言,這是對善良本性的違背,中正已失,故絕對不是中庸。
2.誤解2:認為中庸是自甘平庸。
中庸之道要人立足當下位置行事,是為了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並非要人不思進取。特別是身處逆境的時候,中庸之道鼓勵人要“素患難行乎患難”,絕不因困難而放棄理想追求,而是一如既往地擔負起應當擔負的責任。所以中庸之道蘊含了一種昂揚向上,百折不回的積極進取的精神,絕對不是要人自甘平庸。
3.誤解3:認為中庸是一種明哲保身、唯求自保的哲學。
殊不知,能夠保全自己只是君子行中庸之道的自然結果,而非君子追求的目標。具有中庸之德的君子以仁為己任,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無論外在環境是好是壞,絕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必要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是在所不辭。

(五)夫子為何對中庸之德推崇備至
夫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至,是至極的意思。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中庸之德是至極高明的;從道德修養的過程來看,中庸之德是至極重要的;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它又是至極殊妙的。

1.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
(1)孔門心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或者說天人合德的聖人境界,中庸之德涵養的圓滿處就是這種境界。
(2)《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就是中庸之德圓滿時的心體的狀態,人若能夠達到致中和,那麼天地會各安其位,萬物欣欣向榮,自然化育,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氣象。
(3)可以說具備圓滿的中庸之德的人就是聖人。
所以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中庸之德的確是至極高明的。

2.從道德修養的過程來看
(1)中庸之德又是貫穿始終不可或缺的一種德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每一步都走好了、走對了,才能最終到達終點。
(2)中庸的定義,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於中正之道做當做之事。
(3)只要能夠遵循這一法則,就能把當下的每一步走好走對,那麼最終一定會成功。反之,即便修為已經不淺,可是一旦違背了這一法則,那麼當下的一步跨不出去,就一定會止步不前半途而廢。
(4)可見,中庸之德是保證道德修養最終成就的關鍵所在。
所以從道德修養的這個過程來看呢,中庸之德是至極重要的。

3.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
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它又是至極殊妙的。
(1)中庸的智慧維度表現出來的功用,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能夠把握好分寸,不過亦不不及。小至買菜做飯、看病吃藥,大至治國平天下,如果一個人在處理一切事的時候,都能夠做到恰到好處,那他一定是具有聖人一般的智慧了。
(2)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能夠做到恰到好處,那他一定是該領域的專家了。總之,這樣一種至極高明、至極重要、至極殊妙的德行,真的是值得我們嚮往和追求的。

(六)夫子為何感嘆“民鮮久矣”?
1.可惜的是,這樣一種美德,在春秋禮崩樂壞的時代,早就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切實去涵養牠了,所以夫子慨嘆說:“民鮮久矣!”為什麼會民鮮久矣呢?
2.禮崩樂壞是外在因素,更主要的是學人自身習性的局限。
3.《中庸》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聰明賢能之人,往往會自負其能,或是自命清高,要麼於份內平常之事,不屑為之,要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失在於太過。而愚鈍不肖之人,往往會自甘平庸,自暴自棄,要麼固步自封、畫地為牢,要麼就連份內之事也沒有勇氣擔當起來,其失在於不及。

(七)如何涵養中庸之德
1.反觀自己,民鮮久矣的“民”包不包括我?如果包括我的話,那我是哪種情況?是太過呢?還是不及呢?
2.如何涵養中庸之德
(1)人之所以難以做到中庸,乃是被自身習性所局限,而習性的養成是由最初的見解導致的,狹隘的見解養成了偏狹的習性。
(2)要改變偏狹的習性,一定先要建立圓滿的見解。
(3)有了圓滿的見解,一個人遇事,就會從正反多種角度去考量揣度,就不會偏執於一個單一的角度,就會像夫子那樣,遇到問題能夠叩其兩端而竭焉。
(4)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把各種可能性都兼顧到了,那麼這樣的整體性的考量揣度的結果,自然會更加符合中道而不走極端。這也就是大舜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處事方法。
(5)圓滿的見解如何建立呢?靠廣大的聞思。也就是《中庸》所說:“博學之、審問之”。
(6)要廣博地聞思問學,所以要親近仁者,跟隨著師長作廣大的聞思。
這就是我們涵養中庸之德的下手的功夫。

論語 雍也第六 第26章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白話>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文義>

1.「南子」: 衛國靈公的夫人, 左右著衛國的政權 , 有淫亂的名聲。

2. 「 說」 : 同悅。

3.  「矢」 : 誓言。

4. 「 否 」: 不合道理  。

5. 「厭 」: 譴責。

<思惟題綱>

1. 孔子見南子, 其背後的意涵為何?

2. 孔子見南子,子路的反應很不高興,為什麼 ? 

3. 面對子路的不高興,夫子如何回應?夫子的反應為何如此重、如此大?

4. 對比一下自己和聖人的落差,當我被人懷疑、誤解時,我的反應為何?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是會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和苦樂?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風行草偃」【出處】:《論語•顏淵•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出處】:《論語•陽貨•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3.「我四十不動心。」【出處】:《孟子•公孫丑上•2》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

4.「仁者爱人」【出處】:《孟子•離婁下》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爱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重點摘記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一)本章消文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很不高興,於是孔子發誓說:“我所做的,如果不合於禮的話,上天會厭棄我,上天會厭棄我!”

(二)為何“子見南子”?
1.孔子遊說諸侯,來到衛國。

2.南子是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有好淫亂的壞名聲,但她卻是孔子的粉絲,非常仰慕孔子的道德學問。得知夫子來到衛國,便請求相見。

3.按照古人的禮節,若在某國為官,便有晉見國君夫人的禮數,南子邀請孔子相見,是合乎禮制的,所以孔子不便推辭。

4.禮之本是仁,夫子仁德圓滿,有教無類,對任何人都不會岐視捨棄。南子雖然名聲不好,但難得她有此一念向善之心,故夫子不忍棄絕。

5.夫子周遊列國,意在說服人君施行仁政,南子很受衛靈公的寵愛,善待南子,會對說服靈公有所裨益,至少可以減少障礙。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夫子最終去見了南子。

(三)子見南子,為何子路不說?

對於孔子見南子這件事,子路的反應是不悅,很不高興,那為什麼不高興呢?因為他覺得,對於南子這樣的淫亂無德之人,君子本當唯恐避之而不及,怎麼能去見她呢?

(四)如何看待“子路不說”?

對於子路不高興,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觀察省思之處。
1.子路的不高興,反映了他疾惡如仇,愛憎分明的性格,這是值得肯定的。

2.但是在疾惡如仇背後,是對所謂壞人惡人的放棄、棄捨,還是仍能抱持著一份悲憫的仁愛之心?需要觀察。真正的仁者,是不會棄捨任何一個人的,哪怕他是所謂的壞人。

3.孔子說有教無類,任何一類人都是孔子所要教化的對象。如果內心捨棄他人,就已經與仁愛之心相違背了,仁德怎麼能夠圓滿呢?

4.當然,對於初學孔門心法的人來說,修為尚淺,功力不夠,如果與壞人、惡人交往,不但教化不了他們,反倒容易被其影響,不知不覺中沾染上惡習,所以要盡量遠離他們。

5.但遠離不等於棄捨,在心態上,要寧包勿遺,包容一切。在遠離的同時,要發這樣的心願:將來有能力了,一定要幫助他們棄惡從善,這才是一種如理的用心的方式。

(五)“子路不說”是否仍對老師保持信任呢?

1.子路的不高興,也許是出於他對孔子老師的關切,怕師長被壞人影響,被壞人利用。

2.對師長的關切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這樣一種關切的背後,是否依然保持著對師長的足夠的信任呢?需要觀察。

3.夫子是生知安行的聖者,聖者所到之處,一定是隨機教化,風行草偃,斷無被壞人影響左右之理。

(六)夫子是聖者,無被壞人影響之理,弟子要有信心。

1.孔子有一句話,是對聖者這種功德的寫照。他說:“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出自《論語.陽貨.7》)自己堅厚的,雖磨之,也不能令其變薄;自己潔白的,雖染之,也不能令其變黑。也就是說,道德至極深厚的聖賢,任何外在的人、事、物,都不可能影響或是改變其高尚的節操。

2.對於聖者的這種功德,做弟子的要有足夠的信心,如果信心不夠,輕者會產生不必要的擔心,重者甚至會對師長產生懷疑與誤解。有了懷疑之心,怎能心悅誠服地接受師長的教誨和引導呢?失去了師長的引導,想在德業上有所成就,可就難之又難了。

(七)“子路不說”,夫子怎麼回應?

1.夫子的回應: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夫子採取極具衝擊力的回應方式!矢之的“矢”,通於誓言的誓;予所否者的“否”,是不合道理的意思;天厭之的“厭”,是棄絕的意思。夫子指天發誓說:“如果我做得不合於禮的話,上天會厭棄我,上天會厭棄我。”真是疾言厲色,震撼人心!

(八)夫子為何如此震撼的回應?

1.已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

做為聖者,夫子早已將個人的榮辱置之度外,視做浮雲。孟子說:“自己四十而不動心。”外在的毀譽、成敗、榮辱根本就不可能令其動心。孔子又何嘗不是呢?

2.出於對子路的愛護,破斥他對師長的不信

這樣一位寵辱不驚的聖者,面對弟子的一點點懷疑,一點點不悅,何必如此疾言厲色地賭咒發誓澄清自己呢?有一種解釋是:孔子是出於對子路的愛護,才如此回應的。

(1)孔子觀察到子路此刻的疑心已深,普通方式的解釋,已經無法打消他的疑慮。

(2)對師長的懷疑是孔門心法實踐的致命傷,等於說是把自己長養功德的根本砍斷了,為了盡快徹底消除子路的疑慮,從而護住他長養功德的根本,夫子才採用了這樣一種指天發誓的震憾方式,令子路不得不相信自己的師長,是絕不可能有違禮的行為的。

(3)夫子對弟子的一片護惜之情,真的是令人感動。

(九)對比夫子,反觀自己可能的反應,實在汗顏!

反觀自己,當自己被人懷疑、被人誤解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反應呢?要麼是急於表白自己的無辜,要麼會對別人的誤解表示憤慨,要麼就採取一種貌似超然的態度,不作任何解釋,哪怕這種誤解會傷到對方本身。說到底,這些反應方式,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沒有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對方的苦樂。對比夫子,自己實在是感到汗顏。

(十) 結攝:夫子是仁德圓滿的典範!

在這章中,無論是會見南子,還是指天發誓,其背後都是夫子那顆火熱的仁愛之心,任運而起,沒有間斷。不管別人的身份如何,名聲怎樣,也不管別人是怎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夫子首先想到的,永遠是怎樣才能最好地利益別人,幫助別人。“仁者愛人”,孔子本身就是仁德圓滿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