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8章-1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施德惠給人民,而且又能救助眾人,這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是仁者嗎?」
〈文義〉
(1)博施:廣施德惠。
(2)民,指的是本國的人民
(3)濟眾:救助眾人
(4)眾,多的意思,指外國的民眾

〈思維題綱〉
1. 如果有人提出像子貢這樣的話來問您,您會如何回應?( 記得在學校常有紅十字郵票、伊甸、早期還有聾啞、愛盲等鉛筆義賣,後來好像就沒有了)
2.您覺得「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哪個容易做到?為什麼?
3.您覺得子貢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假設?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論語集注․卷四》朱熹著。「非聖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濟眾者,豈非聖人之所欲?然治不過九州。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此病其濟之不眾也」
2.出處同上。「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
3. 出處同上。「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4.《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5.《四書蕅益解•雍也第六》 「博施濟眾。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於果。不知明其真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是以己及人。正是自他不二。只向一念觀心處下手也。立。即不思議止。達。即不思議觀。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觀心則易。故云能近取譬。是仁之方。方。法也。立人達人。正是博施濟眾處。堯舜猶病。正是欲立欲達處。仁。通因果。聖。惟極果。堯舜尚在因位。惟佛方名果位耳。」

二、重點摘要

(一) 解釋本章
 1. 子貢向夫子請教:“如果有人能做到廣博地向民眾施予恩惠,又能在危急時濟度大眾,這樣做怎麼樣呢?是不是可以稱得上是仁了呢?”夫子回答說:“能這樣做,不用說是仁,可以說已經達到聖的程度了,連堯舜這兩位古代的聖王也未必能做到啊!所謂的“仁”,就是自己想要安身立命,還能幫助他人安身立命,自己想要進取通達,還能幫助他人進取通達。如果能從自己的狀態來看待他人、待人著想的話,就可以說是了解行仁的方法了。”

(二)本章初步分析
 1. 子貢是孔子弟子中最有軍事才幹的人,在政事、外交、口才,尤其是經商等方面,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夫子教導弟子的思想核心在於仁,每個弟子,都很想認真地學習仁、實踐仁,子貢也不例外。
 2. 子貢又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的人,他從博施濟眾的角度來問仁,非常符合他的脾氣秉性。
3. 揣度一下子貢的心理;就是他自己有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好習慣,可能他想,如果一直這樣努力下去,達到博施濟眾的程度,是不是就可以達成夫子所看重的仁了呢?對自己這個想法還是蠻自信的。
4. 夫子並沒有正面回答他。而說“能這麼做,何至是仁者呀!想必已經是聖人了,就算是聖人,比如像堯舜這樣的聖王,他們也未必能做到博施濟眾啊!”

(三) 夫子對聖與仁的判別
 1. 聖,是孔門人格修養中最高的境界,是具有崇高的德行,又有最高的政治地位,有德有位,德才兼備的人,那這樣的聖者,他心中的仁德應當是相當圓滿的了。
 2. 朱子在《論語集注》中引程子的話:“聖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顧其養有所不贍爾。聖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濟也,顧其治有所不及爾。”
 3. 是說,有德有位的聖王堯舜,就算是傾其所有、盡其所能,也沒有辦法做到讓每一個老百姓都不受飢苦、衣食無憂。因為貨財有限,所治有限,博施濟眾孰能周遍呢?因此,雖堯舜也感其力之不足。
 4. 仁與德、位關係來看
   (1) 有一種呢是有德無位的,就是心中有仁德卻沒有官位的,比如像孔子、顏回這樣的人。他們無錢無財,無權無勢,必定是無法博施濟眾的,但你能說他們不是仁者嗎?
   (2) 有一種有位無德者,比如歷史上那些無能昏君,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他們偶爾也會施捨一下大眾,但你能說,他們心裡有仁德嗎?
   (3) 是否具有仁德,不在於外相,不在於所做的善事能產生多大的功用,因為功用的大小會因人因時因勢而異,就算是有德有位的聖王,他也有力不足的時候,無法幫到所有的人。
 5. 行仁的根本,完全在於內心,在於是否從心裡生起了夫子所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心,而當此心臻於圓滿時,仁德也就可以說是圓滿了。
 6. 孔子心目中,聖是極少數人才能夠達到的境界,只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才能夠稱之為聖者。聖王對博施濟眾這件事呢,尚且難於達成,那更何況是普通人呢?難怪朱子評價子貢說:“以是求仁,愈難而愈遠矣”
7. 博施濟眾這樣的標準來求仁行仁,發心固然是好,但陳義實在是太高了,一般人恐難達成。

(四) 真正求仁行仁下手處
1.朱子說:“仁以理言,通乎上下。聖以地言,則造其極之名也。”仁通乎上下,也就是說仁是一個具體動態的人格道德進化的過程,有程度深淺的差異,既可以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當下一念,心趨向於仁,便就是仁了。又仁人志士,為了堅守自己的信念,而殺身成仁,死而後已。
2. 高處說,孔子呢從不輕易以仁許人,從切近處說,夫子呢又鼓勵弟子為人由己,求仁得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3. 後面,夫子就告訴子貢,仁,有一個直接的切近的下手處,就是從自己出發,心心念念待人著想,推己及人,這樣行仁就是非常的切實可行、觸手可及的了。

(五)古人對本章評價
1. 子貢從廣遠處言仁,夫子從切近處言仁。”子貢之言願大難償,故堯舜猶病諸。
2. 夫子之言則推己及人,只在盡己之心,由近及遠。
3. 蕅益大師說:“博施濟眾,果地化他之德,欲立欲達,因中二利之始,子貢求之於果,不知明其真因。”
4. 子貢求仁之心是夫子所稱許的,但是子貢行仁之法,卻是有他的缺失之處,子貢之失,是失在不明因果,倒因為果;失在次第錯亂,願大難償。(也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

(六)結語
1. 最了解弟子的人就是夫子,最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幫到弟子的人,也就是夫子,他不但時時策發弟子,要志於道,要仁以為己任。看到弟子的缺失不足,他也會時時地耳提面命,警策弟子要注意腳下的每一步,是否正邁向最終的人生目標,這樣邁出去的每一步就會非常的踏實篤定,而不虛浮、不偏失。
2. 夫子親手給弟子搭建了一座可以通向仁、通向聖賢的階梯。只要心心念念的努力追求仁,踏踏實實的努力踐行仁,那仁就可以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而隨著我們心中的仁德內涵不斷地加深加廣,成聖成賢這樣的高遠的生命境界也並非是遠在天邊,遙不可極。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聽聞一位已故教授講,何事於仁是[與仁有何關係],他說是孔子當下要打破子貢往外求仁的迷思。仁,由內而外,己立立人,而不是開始就博施濟眾。事實上,博施濟眾當然是仁,但那是己立之後的事。子貢一開始就往外求,故孔子當機破之。因此,下面句讀也改成[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如真要說博施濟眾,就是堯舜聖人再世,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