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白話>
孔子說:「立志在道上,執守在德上,以仁德為依歸,優游於六藝。」
<文義>
1.「志」: 心之所之。
2.「道」: 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
3.「據」: 執守。固執堅守。
4.「德」: 得也。
5.「據於德」:據守己德,如行軍作戰,必先有根據地。
6.「依」: 依靠。不違。
7.「仁」: 人二,人與人相處之道。盡去私欲。
8.「依於仁」: 凡事,以「仁」為原則。
9.「游」: 游泳,潛入水底不是漂浮水面。
10. 「藝」:才能,孟子稱為「仁術」。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11. 「游於藝」: 人之於藝,如魚游泳自如,不僅成才進德,亦能助人利他。
<思惟題綱>
1.本章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學習方法,或說是儒家學問的總綱領。請問是哪四部份?
2.請問這四個部分,其次第及相關性為何?
3.現今的學生往往學得很辛苦,對比孔聖人教育的學習綱領,現今的教育缺失在哪裡?
4.省思:我「志於道」嗎?我「據於德」嗎?我「依於仁」嗎?我「游於藝」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率性之謂道」【出處】:《中庸•1》: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堯、舜,性之也。」【出處】:《孟子•盡心章句上(三十)》: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3.「辨志」【出處】:《禮記•學記》: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漢•鄭玄•注:「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
4.「人孰無志,而不志於道,則已失為人之理。」【出處】:《四書恆解》
5.「據,杖持也」【出處】: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6.「厚德載物」【出處】:《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7.「仁,親也,從人二。」【出處】:《說文解字》
8.「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出處】:《中庸•20》:
「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出處】:《孟子•梁惠王•7》: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0.「矢人惟恐不傷人, 函人惟恐傷人」【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
11.「不嚴而治,不肅而成,其所因者,本也。」【出處】:《孝經•聖治章》: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12.「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出處】:《中庸•8》: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二、重點摘要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一) 文意 :
夫子說:“要立志於道,據守於德,倚靠著仁,沉潛的學習六藝百工。”
(二) 本章是孔子的教學大綱
1.這一章,非常重要,是孔子的教學大綱。
2.南懷瑾老先生說:如果問夫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就可以引用這四句話,作為回答。
3.這一章算是儒家學問的總綱領,也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學習方法。
(三) 志於道
1.“志”: 就是心之所之者也,是一個人生命由始至終的方向。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就是道,這是儒家明確提出的志向。
2.“道”: “率性之謂道”。( 《中庸•1》)
(1)“率”,就是循著的意思,循著我們的性,不變,這就是道。
(2)性”,就是我們生命本有的良知良能。《孟子•盡心篇》講:“堯、舜,性之也。”唐堯禹舜這些聖人,就是能夠率性的人,他們治天下、讓天下的巍巍功德,就是他們循性而行的作用。所以“性”代表著我們生命最圓滿的一種狀態。
(3)能率性的人,就是內聖外王的聖人;而我們一般人,就是被各種私心、各種情緒所污染,沒有辦法做到率性。
3.“志於道”:立志生命達到最圓滿狀態
(1)志於道,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立志於成就自己生命,達到最圓滿的狀態。都應該立志成為像堯舜一樣,內聖外王的圓滿的聖人。讀書要志在聖賢。
(2)現在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儒家文化,是教人學著做奴才、這真是對儒家的誤解了。
(3)求學莫先於辨志
◎“志”是一個人一生始終如一的方向。求學莫先於辨志,求學的人一定要立志,立下一等的志向,努力一生,成不了一等的人,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一立就立下劣等之志,比如很多家長說的:努力學習,長大才有飯吃。這就是在無形之中教育孩子, 要立志於吃飯了。那麼因為這個苟且的志向,很多孩子也就一輩子苟且的活著,靠爭、混 工作,寥寥一生了。
◎古人說:“志於道”,則為道德之士;志於藝,則為技藝之人”。所以立志,是不可不謹慎的。
◎儒家對所謂的藝,比如:禮、樂、射、禦、書、數,這些是日用不可缺的,但絕不會以這些為志向。
◎藝的學習,在“道德仁藝”中排在最末,為什麼會這麼安排呢?後面講到“依於仁,遊於藝”的時候,會詳細說明。
(4) 不志於道,失為人之理
在這兒我們就要注意,儒家學習的總綱,夫子首先強調的:要立志,而且明確的提出要立志於道。《四書恒解》上也說:“人不能無志,而不志於道,則失為人之理。”換句話說:做人啊,如果不志於道的話,那就枉自做人了。
(四) 據於德
1.《說文》上說,“據,杖持也”,就像一個殘疾或年老的人,他沒有辦法走路,需要拄著拐杖一樣,必須拿柱,持之勿失,失去了拐杖,就走不了路了。我們在人生當中,也有一樣東西,必須要守住不失,失之則傾,那就是要守住德。
2.前面說,“性”是寂然不動的,那麼一動呢,就需要我們反省和修正了。對待任何一個境界,我們一舉心、一動念,都得反省自己,“修,令不失其正。”這就是德。
3.“德”,就是在趨向道的過程當中,心有所得。
4.“據於德”,就是,我們要守住我們的道德,就像不能走路的人要拿著拐杖一樣,片刻也不能離開,離開了德,人生就會有傾覆的危險了。
5.古人說“厚德載物”(《易經》),一個人德行不夠,卻得到了高官厚祿,就容易在出現誘惑的時候,把持不住自己的德,據守不住道德,從而就導致人生出現了災禍,甚至是覆滅。
(五)依於仁
1.“依”,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倚靠,一個是因。“依於仁”,就是說以仁為倚靠,以仁為因。
2.“仁”,《說文解字》上說,“仁者,親也。從人二。”就是要拿“親”字,來待人,對人親切、敦厚,這就是仁。
3.“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20》)所以,孝子不能只拿錢來養活父母,而是要對父母親;對父母要親,對他人也得親。
4.在家裡,能親父母,愛兄弟;出了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7》)就會愛社會,親人類。
5.倚靠著這樣的愛人、親人之心為因,才會發生願意為家庭、願意為宗族承擔的心。有了愛社會、親人類的心,就會出生願意報效國家和社會的心。
6.怎麼去報效國家、社會呢?這時候就要去學習六藝百工技能了,因為這些都是行仁的方便和本領。
(六)依於仁 學六藝
1.人為什麼發起了去學習的呢?就是因為仁愛之心,承擔之心,這個心就是我們學習的內動力。有源源不絕的愛親之心所引發,努力學習六藝百工,然後才能做出修、齊、治、平的符合仁德的事業。所以藝是一定要依靠著仁的。
2.沒有仁這個根,學到的藝,用出來,有時候會有害於社會。比如說:
(1)沒有仁心,學法律的人,反而可以幫人去犯罪 。
(2)做食品的人,反而可以去害人。毒奶粉、地溝油事件,都是有能力而無仁心、有術而無仁造成的。
3.有了仁心,術和藝才能是行仁的方便
孟子說 :“矢人惟恐不傷人”,做箭的人,就怕傷不到別人。“函人惟恐傷人”,而做鎧甲的人,就怕傷害到人。(《孟子•公孫丑上》)所以職業都得依靠仁心,有了仁心,術和藝才能變成仁術,成為行仁的方便。
(七)遊於藝
1.“遊”,深入、沉潛的意思。說學藝,要像高明的游泳者一樣,遊要游得遠,潛要潛的深;只要有能力學,任何技藝都得學;不光是學,還得學得深入到家。因為學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去愛別人、親別人。
2.“藝”,泛指各種技藝才能,又叫術。會的越多越好,所以古人說:一事不知,儒者所恥。說如果自許是一個儒者,就會一生不斷,孜孜以求地以學為宗,學習一切能夠幫助他人的本領,這就是君子不器。
(八)仁和藝的關係-仁是學藝的原動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仁和藝的關係,說倚靠著仁,以仁為因,由仁發藝,是因為有仁愛之心,才發出了要學習各種技藝的這樣的心和行為,所以仁對於藝來講呢,就像是樹的根,是學習的原動力。
(九)現在的學生為什麼學得那麼辛苦?
1.現在的教育,為什麼學生們學的那麼辛苦?因為仁的根,沒有了。
2.古人的學習大綱,是道德仁藝。藝,是最末端,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
3.現在教孩子們學的,是末端中的末端——書和數。從小就被各種技能的學習充斥著,卻沒有從根本上,學會對父母、家庭的愛和承擔,沒有在學習的內動力上,做過最基本的培養。
4.據說,很多地方高考考試過後,很多學生把書本撕得粉碎,丟得到處都是,似乎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宣洩他們對於學習的仇恨。
5.喪失了仁的學習和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在他們的生命、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變得枯竭了。
6.缺乏了愛和承擔之心的教育,孩子的學習,就變成了壓迫,長大後的工作,也變成了奴役,讓他們絕望。
(十)學習要回到根本-學仁,教育要從教孝開始
1.蕅益大師說得好,“道德仁藝,只是仁而已。”行仁的時候,就是道;得仁的時候,就叫德;守仁,就是仁;憑藉著仁,左右逢源,著於事物的時候,就叫做藝。所以學習的根本,還是要靠學仁。
2.《孝經•聖治章》上說聖人辦政治、辦教育,為什麼能不嚴而治,不肅而成呢?其所因者,本也。就是因為他們能抓住教育的根本,就是愛敬之心、孝親之心。
3.我們可以觀察,社會上取得成功的,都是什麼人呢?都是可以解決別人困難的人,解決越多人的難題,就被越多的人所需要,他就越成功。阿里巴巴就是看商家賣不出貨,消費者買不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想出了幫助大家的方法,也就成就了馬雲。
4.所以成功的定律就是:
◎我們幫到的人越多,就會越成功。事業多大,就源於我們的心,裝下了多少人的需要,就源自於德。
◎個人的成功,源自於我們對社會的關心,而對社會的關心,則源自於我們最初對父母的愛心。
5.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都講到了愛,但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講到了愛,要從愛父母開始;講到了教育,要從教孝開始。
6.孝,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是華夏文明之根,是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之根,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想要成長自己的內德和外藝,都要顧著的根本。
(十一) 總結
1.「志於道」,就是要志向高遠,志在聖賢;「據於德」,就是在行為上、心念上,不斷地修正;「依於仁」,就是培植自己,對人的親愛之心、承擔之心;有了這樣的心,自然就會努力地學習各種行仁的方便,六藝百工,一生不停。「游於藝」。
2.《四書恒解》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關鍵,就在志、據、依三個字。」果能志於道,則凡立心、言行必求合理,日用倫常不敢懈怠,定會日有所得;加上據守之功,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中庸•8》),據,就像城池自固,勿使或失,雖然開始會有些勉強,但久久之後,就會天理純熟;仁,就是我們之所以為生的一樣東西,一息也不能離開,學到了這三樣,也就幾乎成功了。
3.想想看,在兩千多年前,夫子就為當時的弟子、門人,講說了這樣的修學之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現代人做學問罕有深造者,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學習方法,不能夠圓具,支離破碎的原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