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4章-2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白話>
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有學問、道義的君子,可以勇往直前地去求取仁道,但不可以陷身到危險的地方,自取死路;可以用合乎情理的話欺騙到他,但不可能用不合情理的事蒙蔽住他。」

<文義>
1.逝:謂使之往救。
2.陷:謂陷之於井。
3.欺:謂誑之以理之所無。
4.罔:謂昧之以理之所無。
5.蓋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從之於井,則不復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曉,仁者雖切於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應如此之愚也。
(朱熹《四書集注》)

<思惟題綱>
1.宰我明明問一個仁者應該怎麼做?可是孔子為什麼用君子來回答他呢?
2.君子為什麼可逝也而不可陷也?為什麼可欺也而不可罔也?
3.到底一個君子應該有怎樣的情操呢?

一、引用經文
1.「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出處】:《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2.「君子固窮」 【出處】:《論語‧衛靈公‧1》: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3.「人云亦云」 【出處】: 金·蔡松年《槽聲同彥高賦》詩:“槽床過竹春泉句,他日人雲吾亦雲。”

二、重點摘記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一)字面上的解釋
【何為其然也?】
1.“何為其然也”?這個“然”,指前面宰我講的話。孔子說:“他怎麼會有可能像你說的那樣做呢?”
他怎樣做呢?”就是說“其從之也?”--“他會跟著跳下去嗎?他怎麼會這樣子做呢?”
2.“何為其然也?”何能如此?就在反問說,怎麼可以這樣子做的意思。
3.就是身為一個人,尤其身為一個仁者,怎麼可以人家告訴你說,有掉入井中的人,你就跟著跳下去呢?怎麼可能有這種事呢?何能如此,怎麼會這樣子做呢?
4.仁者不會聽到人家說有人墮落井中,或者是說井中有仁道的事情,他為了要救人,為了要行仁,他就馬上跟著跳下去的這個行為。仁者是不會這樣子做,君子也不會這樣子做。
孔子就講了下面的話解釋,為什麼不可以馬上跟著跳下去救人呢?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1.所謂君子,就是一個立定要成為君子這個目標,但是他還走在君子路上求道,這個叫做君子。一個做學問,
想要成為有道的君子,這樣的人。
2.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可逝但不可陷。什麼叫逝呢?就是前往,從這一頭,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從
此地到彼地,這個叫做逝。也就是說前往。
3.君子他可以前往井邊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但他絕對不可陷也,他不會因此就陷入你們講的話,然後就
陷入井中去,就是跳進井中去,他不會這樣子。
4.君子是有所抉擇,有所該做,有所不該做的。因為一跳下去,真入井中必然怎樣?絕對不復能救人,就是自己已經陷入井中了,怎麼救那個人呢。
5.一定要在哪裡才有可能救人呢?就是你的身在井上,在這座井的上面、旁邊。身在井上,乃可救井中之人;
身入井中,則自陷於井內,不復能救人,絕對不能夠再救人了。
6.不能再救人,那他何必賠掉一條生命呢?仁者,一個仁者或者一個君子,聽人家告訴他說,有人掉入井中
了,他不至於被陷害自投入井,落入這個陷阱中。

【可欺也,不可罔也。】
1.“欺”是什麼意思?就是欺騙、被騙。
2.“罔”是什麼意思?罔是被迷惑了,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了,就是糊里糊塗,昏了,昏掉了, 被迷罔了,就是聽到了一件事情就神志不清,然後心就開始動搖。
3.仁者或者是君子,聽到別人告訴他說,有人掉入井中了,他有可能被騙,然後前往去看他,但他絕對不至於失去了理智,被迷惑,而糊里糊塗地就衝啊、跳啊,去救人。他不會這樣的,他不至於被迷惑掉,自投入井,他有他的中心思想。

(二)更詳細的解釋
1.“欺”,就是來欺騙我們的這個人,他所講出來的話,大部分都是合乎人情的,都是有道理的,所以君子就有可能會被人用合乎人情的這些方法欺騙了。
2.“罔”是什麼呢?就是來欺騙我們的人,來迷惑我們的人,事實上他所講的話都是違反道理的、詭詐的話,欺弄我們、愚弄我們的話,身為一個君子,他不會被欺騙,因為他對合不合道理他清清楚楚,所以他不能聽什麼就信什麼。
3.換句話說,“欺”,是說得很有道理,用合乎人情的方法來欺騙你。“罔”,是說得顛三倒四、也不合道理、違反道理的詭計等等,來愚弄我們。我們就是不可被迷惑。
4.《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以非其道”就很難迷惑我們。意思就是說,君子會被人用合乎人情的方法騙,但是他會相信,可是他也不會很衝動地就什麼事就去做。他對那種違反道理的詭計,他是不會被愚弄的。
5.所以,對於別人所講出來的話,我們還要看它合不合乎人情與禮法,合不合乎道理,而來做決定。

(三)本章的重點
這整章有幾個重要的點,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仁者必有知,知者不必有仁。
1.身為一個想要求道的人,求達到仁道的人,他一定要有智慧來抉擇該做或不該做,而不能只聽其言,就相信了,然後就去做。所以,如果說我們聽到,有人跌入井中,然後我們就跟著說,我要去井裡面實行我的仁道的願望,那就跳下去。那不是白白地就犧牲了生命嗎?
2.如果說,你聽到了,也沒有任何的想說透過這個境界,來讓我的內心中的仁能夠更滋長的話,你根本不是在境界中學習仁道的人,可能只是文字上的學習,文字上的了解,而不是在歷這個事能夠淬煉你的心靈(歷事練心),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3.所以,當我們聽到說,有人落入井中,我們應該試著走過去看一看,一起來想辦法,一起來幫助他。然後,讓我們的仁透過這個境界,在我的內心去涵養起來,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井有仁焉。其從之也?”不會跟著跳下去,但是會過去看,想辦法,增長自己內心的仁道的修為。
4.即使救不了,他的未來的生命,我們怎麼幫助他;還有他周遭的親友,我們怎麼幫助他,這個都是可以去做的。

(四)弟子的疑慮-亂世還要仁道?
1.這一章雖然是宰我在問孔子的一段話,也許是宰我對於說在那個朝代,很亂的朝代,孔子還一直堅持要講仁義道德的這件事情,他不是很明白。但是我們還是要去看到說,一個人的中心思想,整個儒家的核心就是仁道,一個人就是要完成仁道。
我們身為一個人,一定要有我們的中心思想,要有仁義道德,所以我們不被現世所掩沒,也不會因為困頓,而就不管我們的中心思想了。
2.孔子在陳蔡絕糧的時候,他就講了“君子固窮”,在窮困的時候,我依然保住我的理想,我的中心思想,不會被時代的潮流追逐名利,跟著人家“人云亦云”。更重要的,因為有仁、有知,所以我們會應變,懂得適應整個環境,該怎麼做,然後自己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別人。

(五)延伸思考問題
請大家回去再思考幾個問題:
1.宰我為何有此問?
這個問題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就是你可以從宰我這個人,他這個人的個性,還有他所從事的,他的從政生涯裡面去找答案,我們老師說可以摸象摸摸看,《論語》摸象,我覺得這個對於我們自己未來在仁德上的修為,應該是會有幫助的,而且對未來我們跟老師的相處之道,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2.君子跟有仁德的人有衝突嗎?
宰我明明問一個仁者應該怎麼做?可是孔子為什麼用君子來回答他呢?就是說宰我明明是在問一個仁者面對這個境界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可是孔子為什麼講君子呢?君子跟一個有仁德的人有衝突嗎?各位可以去想一想。其實孔子整個儒家教育的目標,要把一個人帶往那個方向,達成怎樣的目標,其實是很高遠的,從士成為一個讀書人,然後怎麼樣再成為君子,然後再成聖成賢。他是走在這一條想要成聖成賢的道路上。這個人的這個中心思想,我們應該怎麼去學習?

3.君子應該有怎樣的情操呢?
君子為什麼可逝也而不可陷也?為什麼可欺也而不可罔也?就是說身為一個君子,面對有人告訴他說:“井裡有人跳下去了噢。”他聽到這樣的話,那他為什麼會前往井邊去看一看,而不會被陷害自投入井呢?“可欺也,不可罔也”,他聽到了以後,可以因為他相信了他的話,而前往去觀看、去觀察,他不至於迷惑也自投入井,結果犧牲了自己呢?到底一個君子應該有怎樣的情操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