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7章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ㄒㄧㄢˇ〕久矣!”

<白話>
孔子說:「中庸-不偏倚的正道、常理,是最好的德行啊!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文義>
1.中庸:中,不偏不倚,既無超過也無不及。庸,合乎平常而長存不變的理。
2.至:達到至高,可通達極致的境界(或說很重要)。
3.鮮〔ㄒㄧㄢˇ〕:稀少。

<思惟題綱>
1.孔夫子對中庸之德給予什麼評價?
2.何謂中庸之德?
3.夫子感嘆: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1)請問難以做到中庸的原因為何?
(2)涵養中庸之德,應如何下手?

<義理解釋>  /  講師:左玉波 11' 55"
一、引用經文
1.《中庸•第1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中庸•第14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患難行乎患難”
3.《中庸•第4章》:“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4.《中庸•第6章》:“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5.《中庸•第20章》:“博學之、審問之”

二、重點摘記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一)本章消文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德行,已達到極致了吧!人們缺少這種德行已經很久了!”

(二)“中庸”有多種解釋
【“中”的解釋】
1.常見的解釋是中正不偏、恰到好處。恰到好處,就是做事善於把握分寸,不過亦不不及。
2.神射手之所以為神射手,那是因為他箭箭都能恰到好處地命中靶心。名廚之所以是名廚,那是因為他能把各種味道搭配得恰到好處,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名醫之所以為名醫,乃是因為他所開出的藥方配伍恰到好處,既不會過量、有毒副作用,也不會呢藥力不足治不了病。
3.總之,三百六十行任何一行的頂尖高手,無不是把“恰到好處”這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4.做到恰到好處,就具備中庸之德嗎?
(1)是不是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就一定具備了中庸之德呢?不一定。一個品行不端之徒,即便在某種技藝上能夠達到恰到好處的水準,我們也不會說他擁有中庸之德。
(2)恰到好處體現的是“中”的智慧維度。“中”,還有一個道德維度,叫做中正不偏。
(3)“中正不偏”就是要符合人的善良的天性。符合了就是中正,違背了就是有偏。
5.“中”的內涵
《中庸》開篇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之性,就是人天然本具的善良本性;率性之謂道,就是遵循善良本性為人處事才叫做道,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所以判斷一個人有沒有中庸之德,不但要看他做事的準確度,是否能夠恰到好處;還要看他做事的道德性,是否符合遵循善良的天性,二者缺一不可,以上就是“中”的內涵。煙

【“庸”的解釋】
1.“庸”的一種解釋為用,運用的用。故中庸就是用中,運用中正之道的意思。2.“庸”的另一種解釋是平常,這裡所說的平常,指的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做本份中應該做的事情。
3.《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其位”就是立足自己當下位置的意思,而當下的位置指的是一個人當下的身份、角色、處境。對一個國王來說,治理國家、處理朝政是他份內的事,這就是他的平常,並不是說他辭了王位,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叫作平常。
4.“庸”的兩種含義,一個是應用、一個是平常。

(三)“中庸”完整的意思
把“庸”的兩種含義,一個是應用、一個是平常,結合起來,那麼中庸的完整的意思,就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運用中正不偏、恰到好處的法則,做自己份內應該做的事情。

(四)澄清對中庸的誤解
了解了中庸的完整內涵,就可以澄清多種對於中庸的誤解:
1.誤解1:認為中庸是和稀泥的老好人作風。
老好人怕一己私利受損,不敢得罪人,凡事和稀泥,毫無原則可言,這是對善良本性的違背,中正已失,故絕對不是中庸。
2.誤解2:認為中庸是自甘平庸。
中庸之道要人立足當下位置行事,是為了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並非要人不思進取。特別是身處逆境的時候,中庸之道鼓勵人要“素患難行乎患難”,絕不因困難而放棄理想追求,而是一如既往地擔負起應當擔負的責任。所以中庸之道蘊含了一種昂揚向上,百折不回的積極進取的精神,絕對不是要人自甘平庸。
3.誤解3:認為中庸是一種明哲保身、唯求自保的哲學。
殊不知,能夠保全自己只是君子行中庸之道的自然結果,而非君子追求的目標。具有中庸之德的君子以仁為己任,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無論外在環境是好是壞,絕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必要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是在所不辭。

(五)夫子為何對中庸之德推崇備至
夫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至,是至極的意思。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中庸之德是至極高明的;從道德修養的過程來看,中庸之德是至極重要的;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它又是至極殊妙的。

1.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
(1)孔門心法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或者說天人合德的聖人境界,中庸之德涵養的圓滿處就是這種境界。
(2)《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就是中庸之德圓滿時的心體的狀態,人若能夠達到致中和,那麼天地會各安其位,萬物欣欣向榮,自然化育,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氣象。
(3)可以說具備圓滿的中庸之德的人就是聖人。
所以從道德修養的最終結果來看,中庸之德的確是至極高明的。

2.從道德修養的過程來看
(1)中庸之德又是貫穿始終不可或缺的一種德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每一步都走好了、走對了,才能最終到達終點。
(2)中庸的定義,是立足於自己當下的位置,於中正之道做當做之事。
(3)只要能夠遵循這一法則,就能把當下的每一步走好走對,那麼最終一定會成功。反之,即便修為已經不淺,可是一旦違背了這一法則,那麼當下的一步跨不出去,就一定會止步不前半途而廢。
(4)可見,中庸之德是保證道德修養最終成就的關鍵所在。
所以從道德修養的這個過程來看呢,中庸之德是至極重要的。

3.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
從中庸之德本身的功用來看,它又是至極殊妙的。
(1)中庸的智慧維度表現出來的功用,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能夠把握好分寸,不過亦不不及。小至買菜做飯、看病吃藥,大至治國平天下,如果一個人在處理一切事的時候,都能夠做到恰到好處,那他一定是具有聖人一般的智慧了。
(2)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能夠做到恰到好處,那他一定是該領域的專家了。總之,這樣一種至極高明、至極重要、至極殊妙的德行,真的是值得我們嚮往和追求的。

(六)夫子為何感嘆“民鮮久矣”?
1.可惜的是,這樣一種美德,在春秋禮崩樂壞的時代,早就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切實去涵養牠了,所以夫子慨嘆說:“民鮮久矣!”為什麼會民鮮久矣呢?
2.禮崩樂壞是外在因素,更主要的是學人自身習性的局限。
3.《中庸》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聰明賢能之人,往往會自負其能,或是自命清高,要麼於份內平常之事,不屑為之,要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失在於太過。而愚鈍不肖之人,往往會自甘平庸,自暴自棄,要麼固步自封、畫地為牢,要麼就連份內之事也沒有勇氣擔當起來,其失在於不及。

(七)如何涵養中庸之德
1.反觀自己,民鮮久矣的“民”包不包括我?如果包括我的話,那我是哪種情況?是太過呢?還是不及呢?
2.如何涵養中庸之德
(1)人之所以難以做到中庸,乃是被自身習性所局限,而習性的養成是由最初的見解導致的,狹隘的見解養成了偏狹的習性。
(2)要改變偏狹的習性,一定先要建立圓滿的見解。
(3)有了圓滿的見解,一個人遇事,就會從正反多種角度去考量揣度,就不會偏執於一個單一的角度,就會像夫子那樣,遇到問題能夠叩其兩端而竭焉。
(4)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把各種可能性都兼顧到了,那麼這樣的整體性的考量揣度的結果,自然會更加符合中道而不走極端。這也就是大舜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處事方法。
(5)圓滿的見解如何建立呢?靠廣大的聞思。也就是《中庸》所說:“博學之、審問之”。
(6)要廣博地聞思問學,所以要親近仁者,跟隨著師長作廣大的聞思。
這就是我們涵養中庸之德的下手的功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