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2章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白話>孔子說:「將所學默記於心中,堅持學習而不厭倦,教導別人也從不疲倦,除了這三件事情,那其它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做到的了?」

<文義>
1.識:音志,記也。
2.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
3.李炳南【論語講要】:此說求學修道之法。首將所學默記於心中。其次須知,學無止境,故須學而不厭足。如此則非記問之學,故可以誨人。但非一誨而成,故須不倦。

<思惟題綱>
1.「默而識之」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呢?
2. 為什麼孔子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呢?如何去體會這種不厭倦的心裡?
3.「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這兩個學習的面向,彼此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 《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回也,不愚!」
2. 《論語‧述而‧3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3.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4.《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6.《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二、重點摘記
(一)「何有於我哉?」的文義
先解釋最後一句:「何有於我哉?」,關於這一句的解釋有不一樣的看法。
1.「何有於我哉」就是「何難之有」,就是孔子認為自己其實是可以做到前面這三個事情。
2. 如果語氣轉化成「除了這三件事情,那其它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做到的」,這個語氣其實是比較謙虛的。簡單地說,孔子是自許可以做到,這是一個;可是在語氣上是很謙和的,不是說,「哎,我很厲害!」這樣子。

(二) 孔子為學修道的方法---「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應該是三件事情,主要是在談孔子的為學修道的方法。

1.學習的心態---「默而識之」
第一個是談心態,這個「默」就是一個態度。「默」,沉默。我們學習當然要跟師長學,我們上一章提到要跟聖人學,要學傳統文化的精華,要學師長跟聖人的智慧。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心態應該是什麼呢?孔子特別提到,他在學習的時候,第一個最重要的心態就是「默」。
(1)「默而識之」的心裡行相
「默」表面上是沉默,其實是一種寧靜的心理,想跟師長、聖賢、經典學習的信受的態度,相信而想去領受的態度跟心理狀態。
(2)「默而識之」的好處
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才不會在聽到跟自己原來思考、想法、價值不一樣想法的時候,馬上內心就開始打架,進而把自己的聽聞、把自己的心給關起來,對於師長迥然不同的教授、聖賢根本有別的一個抉擇,就無法領納於心。
相反的,如果可以像孔子這樣子,一種寧靜的、信受的、想學習的態度,那接下來就可以「默而識之」。這個「識」,就是記得,記到哪裡去呢?就是領納於心——置於心,就是能夠在心裡面能夠放進來,放進來才會去琢磨,才會去觀察,才會去思考,那也就是「默而識之」,我覺得是一種學習的心態。
(3)「默而識之」的典範---顏回
透由這種學習的心態,可以把聖賢師長要教導給我們的智慧精華,能夠領納於心。在孔子弟子裡,顏淵做非常好的示範,所以孔子說顏回是「不違如愚 」。對孔子,表面上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他上課的時候從來不提出質疑。可是,孔子私下觀察顏淵,他其實是把孔子所教導的所有的道理領納於心之後,在生活中能夠全然地、圓滿地實踐出來。也就是說「默而識之」,顏淵的學習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4)「默而識之」對治「口耳之學」的缺失
「默而識之」這種領納於心的學習,這種深刻的學習,就是要對付我們口耳之學,聽到了就想去宣說,或者聽到了也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跟觀察,等而下之,就聽到了跟自己想法不一樣,就棄而不顧,完全不能領會。

2.學習兩個面向---「學而不厭」是自利,「誨人不倦」是利人
那孔子接下來他的學習呢,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學而不厭」,一個是「誨人不倦」。那儒家其實就開展一個自利利他、利己利人的學習。
(1)「學而不厭」,是一個自利的學習,對於自身生命提升的學習。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感到厭倦,也就是說學著學著,五分鐘熱度,熱度過後,心力就掉下來,甚至就棄而不學了。孔子呢,卻能夠「學而不厭」。
(2)「誨人不倦」是利他的學習,就是能夠隨分隨力地去幫助別人。我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特別容易感到厭倦,因為自己的學習還是比較單純,對於別人的學習,還要去幫忙提點。第一個,我們不曉得對方的真正的狀況是怎麼樣;第二個,我們可能不是非常善巧的能夠幫到對方。所以你越幫可能越忙,或者你的善意,對方也不一定能夠領納。所以在幫助他的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是一個不禮貌地對待,甚至是一種攻擊性的對待,所以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其實有非常多的挫敗,所以很容易就倦怠,停頓下來。可孔子卻能夠「誨人不倦」。

(三)「學而不厭」是「智」;「誨人不倦」是「仁」
1.《述而篇》第33章也有提到這一章,就是孔子說,這個聖與仁,他是不敢當,可是他可以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孟子《公孫丑篇》也記載,子貢跟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說孔子是一個聖者啊,老師你是一個聖人。孔子也說:「聖者吾豈敢。」可是孔子說他可以做到這兩件事,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子貢非常有智慧,他說「學而不厭」就是一個智者,「誨人不倦」是一個仁者。仁且智,夫子就是一個聖人。
3.孔子聽到子貢這樣說呢,就沒有再回復,他沒有再回復,不是說孔子自認為做到仁且智的聖者的角度、境界,並不是的。而是他非常稱許,非常贊同子貢,對於「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總結出「智」跟「仁」這兩個特質,這兩個特質也就是儒孟聖者的最重要的特質和內涵。

(四) 為什麼能夠「學而不厭」
回頭來看看「學而不厭」,為什麼有智慧呢?我們進一步去想,為什麼能夠學習而不厭倦呢?
1.有師友的陪伴
《學而篇》第一章就提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個快樂有很多條件,比如說,有一群同行善友、有一群好朋友——心靈相近的一群好朋友一起學習。有一個非常令我們尊敬的師長我們追隨他學習。
2.體會心靈提昇的快樂
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是一種生命提升的學習,也是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領納到新的東西,我們從來沒有想到,或者以前想不深刻、想不清楚的理路,我們學到了,這些古聖先賢、師長的智慧放在心裡面去不斷的琢磨,把它想得透徹,變成確定的見解,接下來努力地去實踐,然後用師長跟聖者的智慧來饒益我們的生命。因為生命被饒益了,生命不斷地改善,所以我們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快樂。那如果是越來越快樂,或者越來越幸福的學習,那這個學習當然是不會厭倦的。
3.孔子就是最佳典範
孔子對於自己這種好學的行相也說得非常清楚,「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認為自己在學習上有一種非常非常旺盛的一種活力,永不厭倦的一種活力,這個是有智慧的表現。
4.總結
學習的方向對了,學習的方法對了,學習的結果又非常非常受用,又增加自己的幸福,這個學習當然是不會厭倦,是快樂的。

(五)為什麼能夠「誨人不倦」
1.有教無類
幫助別人怎麼樣能夠不厭倦呢?就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能夠盡心盡力。孔子的教導叫作「有教無類 」,也就是說,幫助別人是不分階級、不分身份,就是一顆很純淨的想幫助別人的心。
2.自己也是學習與受用者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其實自己是最大的學習,也是最重要的受用者。就是說,幫助別人,其實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導別人,而是跟著大家一起學習。
3.關愛教育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 為政以德 」,幫助別人其實是非常有溫度的,從關懷、從為人著想這個出發點,去設想別人心裡的想法,去看到他的困難,也肯定住他的亮點。然後在透由陪伴的過程中,陪著他一起成長,也開拓自己的視野,深刻自己的智慧。
4,教學相長,相輔相成
幫助別人確實是非常辛苦,可是卻也有最多的學習,而且跟自己的學習,可以相輔相成,並行不悖,也是一個增加幸福感的一種學習。
5.總結
所以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到厭倦,因為心意是非常真誠的。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縱然有挫折,可是在幫助別人過程中,自己是最大的饒益者,跟學習者。

(六)本章總結
本章,就是孔子自己提到學習,還有修道的一個方法。我覺得非常非常地精彩,我們可以從孔子的行誼,以及孔門幾個重要弟子,看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樣為學修道的一個具體的實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