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第六 第25章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白話>
孔夫子說:「君子廣博地學習正統的典籍,並以禮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可以不偏離正道或背道而行了。」
(另一種說法:)
孔夫子說:「凡是君子,為學必博覽聖賢典籍,並歸納到禮上,用在當前的實踐上,如此,就可以不偏離正道了!」

<文義>
1.「博學於文」:多念書也。學問載於書籍,書皆是文。博學者須將一門學通,再學另一門,愈學愈博也。
2.「約之以禮」:曲禮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以禮為首。故雖博學,而首須學禮。學禮則通世故人情,然後一切學問行之能合中道,故曰亦可以弗畔矣夫。
3.「畔」:一作叛字講。弗畔,即不離經叛道;一作偏字講。弗畔,合乎中道。中庸之道是要不講偏頗的話。
4.朱熹《四書集注》:程子曰:「博學於文而不約之以禮,必至於汗漫。博學矣,又能守禮而由於規矩,則亦可以不畔道矣。」

<思惟題綱>
1.何謂「博學」?君子為何要博學?
2.「博學」了,為何要「約之以禮」?
3.如果「博學」,能夠「約之以禮」,會產生什麼效果?
4.本章和前一章「宰我問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2.《論語‧為政‧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3.《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乎?人而不仁,如樂乎?」
4.《論語‧雍也‧24》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5.「邦有道…邦無道…」出處,《論語》有五處:
(1)《論語‧公冶長‧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3)《論語‧憲問‧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4)《論語‧憲問‧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5)《論語‧衛靈公‧6》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6.《論語‧子罕‧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7.《論語‧顏淵‧1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論語‧季氏‧13》:「不學禮,無以立。」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義理
【君子博學於文】
1.君子:一個求道、求學問的人,很想成為君子的人。
2.博學於文:博,廣博。多念書,念到什麼程度?把一門學問學通了,再學另外一門,越學就越博,一本一本地多唸書。將學問一門一門的學,學好了再學另外一本。
3.文:所有的知識學問都是在書籍,就是記錄在書籍上,書就是文的意思,文就是書的意思。古代有的用竹板,有的用木簡。
4.所以「博學於文」就是多唸書,多念,一門門的學問都念下去。

【約之以禮】
1.君子博學於文就好了嗎?還要做什麼呢?孔子在這邊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約之以禮。
2.你讀了那麼多、那麼多的書,你現在很博學囉,你所看的書那麼多,什麼都知道了,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檢點、約束你的行為,用什麼來約束呢?禮,約之以禮。
3.道德仁義,我們在上一章有講到說,人要永遠保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人一定是要做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約之以禮,就是要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4.有一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道、德、仁、藝,藝者,就是六藝,六藝有禮、樂、射、禦、書、數,禮在第一個,以禮為首,可見它的重要。
5.所以博學很重要沒有錯,可是,只是博學而不重禮的話是沒有用的。所以博學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學禮。一個飽讀詩書的人,他才有辦法透過學禮,通達人情世故,然後一切學問有辦法實施,或者說實踐在生活中、在人際互動中,在他所到之處都可以合乎中道。這樣子的人就可以怎樣呢?孔子講最大、最大的好處——可以弗畔矣夫。

【亦可以弗畔矣夫!】
1.什麼叫畔呢?畔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偏的,偏的,就是偏一邊,不能夠得到中道;一種解釋就是叛了,背叛的叛,也就是離經叛道的意思。
2.假設你能夠博學以文,又能夠約之以禮,你這個人生,你這個人的生命,就算走在人生的正道上,不會離得太遠了,不會偏,也不會叛。有志成為君子的人,求道求學的人,他一定要非常非常廣博地、廣泛地學習所有的學問。
3.所以這個文,絕對不是指一個文章,他是指一切一切的書籍,所有的學問都是記錄在書籍上。這個文,要博學。然後,還要學禮。所以一個博學於文的人,他首要之事,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學禮。
4.學了禮要幹嘛呢?來檢點自己的行為,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那這樣子的人呢,他就能夠合乎中道了,就弗畔嘛,不偏也不叛,所以他就能夠怎樣呢?走在人生的正道上,一步一步地達成他最高遠的目標——成聖成賢。

(二)深入思考
1.真正的「博學」
「博學」是「多唸書,一門通了,再學一門」,可是現在我們的狀況常常是,學了很多,樣樣學,但是樣樣不通。博學的人,他不是樣樣學,樣樣不通,他是依次第,一門學了以後再學一門,而且深入地實踐它。所以博學絕對不是偶一為之,就像那個曬網一樣,一曝十寒這樣子,偶然想到了興致來了,哇,就關起門一直猛K書,一直讀、一直讀、一直讀,不是這樣的。他是,他絕對要深入,而且是理論跟實踐並重,是要約之。那用什麼來實踐呢?是約之以禮。所以他絕對不是偶一為之,興致來了就閉關哪,就好好的念呀,念個幾天幾年呀,這樣子,然後平常就不念了。他必須博,那我們以前讀過: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嘛,就是這個內涵。所以博學絕對一定要注意怎麼讀,才叫做博學。

2.「約之以禮」,禮以仁為根底
(1)「約之以禮」的「禮」,在前面讀過,這個禮字,一定有「仁」為根底,所以「人而不仁,如禮乎?人而不仁,如樂乎?」
(2)禮樂是人跟人之間相處所用的一個工具,但是我們不能缺了內心中的那一份代別人想的仁的這個心。
(3)仁是什麼意思呢?消極地來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要的東西,我也不要讓別人得到。積極地來講就是: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我有的東西,我也希望別人有,希望大家都共有。那這樣的心,全然地為別人想的這個心,就是仁。
(4)如果我沒有仁,而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我遵守很多的禮節,或者我用樂來抒發我的情感,請問:抒發出來的情感是什麼?我顯現出來的禮又是什麼?
(5)如果沒有仁,我們知道說,無根之草,必然飄落浮在各地,它是沒有根的。
(6)所以約之以禮,要用禮呀,禮就是一種原則、法則,人跟人相處之間的法則,或者乃至於說法律的規範。可是如果只有這個,而其實內心都沒有仁的話,那這個禮是不是非常地乾枯,非常地沒有意思呢!如果有仁這個根滋潤的話,顯現出來的百花,就是所有的工具,都非常地美好!
(7)「亦可以弗畔矣夫!」就是說,你這樣子做的話-你一切學問都能夠實踐於所有的生活中、所有的人際互動中,你那個學問才真的有意義呀,你才合乎中道。

(三)收攝與勸勉
【第一個】
1.「博學」的行相是什麼?怎樣才叫做博學?在所有的書籍上所記載的古聖先賢,傾其一生,乃至於很多生,實踐出來的這些美好的東西,我們怎麼把它實踐出來呢?約之以禮,用一份仁心來灌溉所有的一切,夫子他說這樣子也就可以弗畔矣夫!

2.本章與前一章的關係
(1)這一章跟前面讀過的-「宰我問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到底有什麼關係?這一章就是在引申,孔子繼續引申前面的解釋。
(2)在這樣的一個亂世裡,仁義道德有用嗎?宰我有這種想法,孔子告訴他說,當然有用,而且應該怎麼用,要「可逝不可陷,要可欺不可罔。」
(3)那個分界嶺在哪裡?身為一個君子,該做不該做,身為一個仁者,有所為而為,有所不為而為之嗎?是這樣嗎?對。
(4)孔子標榜,求學問的人一定要有中心思想,也就是心中一定要有仁義道德,一定要走這一條中道的路線。
(5)假設你的中心思想在這個時代行不通了,那你就,可能就是邦有道則怎樣,邦無道則怎樣,你就退一步也沒關係呀,乃至於被時代遺棄都可以,可是我還是守住我的中心思想,透過我最努力地守住,然後,我代別人想,帶給別人快樂。在這樣的一個混亂的時代裡,總是有一股清流在走。
(6)所以「博學以文,約之以禮」,就可以走在中道上,人生的正道上了。

【第二個】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在《論語》很多地方都講過。
1.《子罕篇》,顏淵受教於孔子的時候,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怎麼善誘人呢,怎麼善誘所有的學生呢?「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孔子就是用這樣子來教化學生。
顏淵讚歎他的老師,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所以「循循善誘」是孔子很重要的教育方法。然後循循善誘人甚麼呢?「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2.《顏淵篇》孔子也再一次講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不學禮,無以立。」,你整個行,整個守則,跟人相處的東西你都沒有辦法做。

 (四)結語
我們就講到這裡,感謝大家!事實上,如果我們要真的深入地討論的話,那應該可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果有更多更多的好老師來指導我們的話,我們的學習應該會更快樂。感謝大家!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