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7章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白話>
孔子說:「自己準備了薄禮-十脡乾肉,或著更多的見面禮,來求教於我,我從來沒有不教導他的。」

<文義>
1.「束」:此處是單位名稱,五條乾肉做一束。(每條乾肉於中間受束處屈為兩脡。)
2.「修」:同「脩」,乾肉。
3.「束修」:十脡乾肉。古人行相見禮,束修這是最輕的禮、最普通的禮。
4.「未嘗」:從來沒有過。
5.「誨」:教導,教誨,明示。
6.「焉」:語助詞。

<思惟題綱>
1.本章的子曰,請問夫子要為何注重學生要有見面禮?
2.學生準備見面禮-束脩之禮,它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
3.孔子說他有教無類、誨人不倦,與本章要「自行束脩以上」有矛盾嗎?
4.「吾未嘗無誨焉!」,不管資質如何,夫子都願意教他,這也呼應第2章夫子說他自己「誨人不倦」,請問夫子為何做得到?
5.我們每個人是學習者,也是教學者,從本章,我學到夫子給我什麼教誡?

<義理解釋>講師:夢秋老師 9'59"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7》

一、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卷四》: 「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
2.《禮記‧曲禮上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
3.《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四書詮義》:「大道為公,夫子豈不欲盡天下人而誨之?而不知來學,則聖人亦不能強也。」
5.《史記•仲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6.《司馬遷•游俠列傳序》:「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
7.《論語•雍也‧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8.《論語•憲問‧8》:「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禮記•學記》:「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
10.《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子貢曰:「學不厭,智也; 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11.《史記•孔子世傢贊》:「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二、重點摘記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7》

(一)本章消文
夫子說:“有來求教我的,能行束脩之禮,或束脩以上的禮的人,我就沒有不教的。”

(二)束脩之禮
1.古來的學者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十條乾肉。脩,就是乾肉的意思。每一條肉是一脡,十脡為一束。古人非常重視見面,老師在倫理秩序當中是長輩,學生初次見到老師,帶著乾肉,算是最薄的禮,也像徵著師生關係的建立。
2.邢昺說,束脩以上的“以上”兩個字,應該也包含送玉帛之類的厚禮,這樣理解的話,束脩,算是根據家庭狀況送給老師的浮動學費了。
3.朱子也這麼認為,但強調: “不知來學,則無往教之禮,苟以禮來,則無不有以教之也。”(《論語集注卷四》)禮,是表達尊師重道的精神內涵,並不在乎貴賤和薄厚。
4.《禮記》開篇:“毋不敬。”禮的本質就是恭敬。所以束脩之禮要表達的,就是我們做學生的那一片恭敬虔誠地想和老師學習的心。
5.還有學者認為,束脩是指十五歲以上,可自行束帶修飾的人,如果這樣,夫子這句話就更了不起了。這說明當時,只要是人,到了十五歲,想和夫子學,夫子就沒有不教的。

(三)未嘗無誨
1.“未嘗無誨”,要表達的,就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那種聖人要傳承文化的胸懷和勇氣。
2.孔子當時,學術在官,十二歲的小孩只能是在秋收後家裡不忙了,才在村裏接受庠序之教,學一下自己國家、祖先的由來和一些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到了十五歲以後,就不可以上學了,只有貴族才能學。
3.《左傳》記載,鄭國有鄉校,但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和他們的子弟才能學習;私人設立學校,什麼人都可以教,學費低廉,甚至不收,自古以來直到春秋,孔子是第一人。
4.拋開夫子的學術思想和教學體系,就這一條,他就不愧被稱為是“至聖先師”了。
5.夫子能在教育是官宦人家專有權力的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並創造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機會,所以我們說,夫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開啟了中國貧民教育的先河,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將教育普及化變成了公民教育的第一人。

(四)學生恭敬師長,方可受教
1.上一章《論語‧述而‧6》夫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提出了教育的總體架構。這一章,夫子說,要自行束修以上,這就是說雖然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了,但是從學者的方面來講,學者唯有具有恭敬之心,才可以跟隨老師接受教育。
2.聖人是無有不教,但學生是否能得到聖人的教誨,該怎樣和師長的育人之心鏈接呢?就只能靠自己的恭敬之心了。
3.恭敬師長方可受教,敬是德之所聚。《四書詮義》:“大道為公,夫子豈不欲盡天下人而誨之,而不知來學則聖人亦不能強也。”
4.學生得具備學生該有的恭敬虔誠,才能夠得師攝受,只問來學,不問往教,雖然是師道,但確實是對於學生的利益處來安立的。
5.學生要恭敬地來求學,而不是老師求著學生學,學生不想學,對學問沒有渴望,老師再怎麼努力也是沒法教的。

(五)吾未嘗無誨焉-沒有不可以教的學生
1.夫子說:吾未嘗無誨焉。我們看出夫子作為一個教師,他是真實地在實踐-只要想學,就沒有老師不可以教的學生。
2.夫子從來不帶有有色的眼鏡去看學生,他的弟子:
【子路】:早期,冠雄雞,佩暇豚,就像個混混。(《史記•仲弟子列傳》)
【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司馬遷•游俠列傳序》)
【公冶長】:曾經無罪被囚。(《論語•公冶長‧1》)
【曾參】:在做個小吏的時候,能謀鬥升之粟來養親就很滿足了。(《韓詩外傳》)
【顏回】:住陋巷,簞食瓢飲。(《論語•雍也‧9》)
無論出生怎樣,衣衫襤褸或是富可敵國,夫子都能夠平等而深刻地關愛每一位弟
子。
3.學生們也正是在這種師心、父心的陪伴下,締造出了生命和道德成長的奇蹟。

(六)為何夫子能做到「未嘗無誨」?
未嘗無誨,什麼是誨?就是教導,明示,教誨。我們教導自己的一、二個子女,有時候都不勝其煩,夫子弟子三千,卻從不厭倦。為何能做到?
1.孔子說: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因為愛,我才會操勞一生;因為忠,我才會教誨一生。(《論語‧憲問‧8》)
2.夫子教育弟子“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6》)一樣,夫子也正是有這樣的愛人、親人之心,才將教師這個職業做成了萬世之師,千古一人。
3.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教育者必須對學生有一種自覺的、普遍持久的、甚至是充滿獻身精神的愛。
4.夫子對弟子全方位的愛,讓夫子對弟子進行教育和評價的每一句話,都被弟子們銘記於心,形成了今天的《論語》,也讓夫子的每一句話,都成為後世弟子提升自己生命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5.子貢說:學而不厭,是夫子的智慧;教而不倦,是夫子的仁愛。(《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愛才能讓他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受其教。(《禮記•學記》)

(七)教育者應有的省思
1.失去了愛,誨人不倦,可能就變成了毀人不厭。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愛,才能夠學會愛。
2.我們是否能夠生活在充滿關愛的世界,就端賴於今天的教師是否會真心地將愛傳遞給學生。社會上有了良師的引導和教育,大地上才能欣欣向榮。
3.如果老師都變成以掙錢為目標,忙著開班補課掙外快,哪還有心思愛自己班級的學生呢?如果不能,這就是職業的腐敗了。
4.我的老師說過,教育者首先需要被教育,教育要想達成教育目標,必須要講關愛的教育。
5.志為人師,就應該把自己的生命真實地投入到孩子的生命之中,疼他、愛他、教育他。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就是夫子在教師的崗位上實踐出來的教育之道。


(八)夫子把教育做到極致,享譽千古
1.夫子實踐出來的教育之道,做別人一天的老師,就要像父親一樣,對他的學生關愛一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