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白話>
一個仁人,自己想要立,也幫助別人能立;自己想要達,便也幫助別人能達。能從己身去了解別人,推我的心比別人的心,就可以算是仁的方法了。
<文義>
1.立:存立
2.達:通達
3.譬:比喻,推求的意思。
4.方:方法。仁之方,即仁的方法。
<思惟題綱>
1.本章,夫子說一位仁者如何行仁道?
2.何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請舉您的實例呈現您的發心。
3.何謂「能近取譬」?請舉生活實例說明。
4.善行總結:雍也篇28章的學習。
5.至今學完論語前六篇,請問這六篇談些什麼?雍也篇跟前面五篇的相關性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朱熹《論語集注》:「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3.《論語·學而·2》:「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中庸》:「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5.《孝經》:「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6.《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論語·公冶長·1》:「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8.《論語·雍也·1》:「雍也可使南面。」
二、重點摘記
(一)孔子說行仁如何做?
1.踐行仁道首要發心
夫子告訴子貢,要想踏實地踐行仁道,
首先要發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慾求之心。在這個推己及人、待人如己的慾求心的推動之下,幫助自他共同趨向於美好的人生境界。
2.立達之事入手處—能近取譬
接下來“立達”之事當從何處入手呢?夫子告訴我們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近取譬,就是從自己出發,將自己所要的所喜歡的,推之於他人,知道他人也和我一樣。“方”就是方法、方術。這個行仁的方法就是恕道。
(二)忠恕之道是踐行仁道下手處
1.說起恕道與子貢也有一段淵源。在《論語•衛靈公篇》中,子貢請問夫子可否賜予自己一句可以終身行之的話,夫子回答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這句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合在一起,就是夫子所倡導的忠恕之道,也就是我們踐行仁道實實在在的下手處。
(三)何謂忠恕
1.“忠”這個字,上面是個“中”,下面是個“心”,也就是中人之心,意思是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心中,以待己之心去關照他人,盡己之心,忠人之事,盡心盡力地為他人謀。這也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要表達的精神。
2.“恕”這個字,上面是個“如”,下面是一個“心”,這便是如人之心,意思是推己及人,把自己推到他人的處境中,感受一下他人的苦樂,我們就會生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心。
3.“忠”強調的是全力付出和真心利他;“恕”提醒的就是換位思考和用心體諒。忠與恕是相輔相成、輾轉並進。
(四)想想我平時用心的習慣
1.我們每天跟人相處的時候有生起這個忠人之心,如人之心嗎?
2.有把想自己的心多去想想別人嗎?
3.感覺自己一直在冒冷汗,這些我都沒有做到,一定要好好地努力。
(五)夫子為我開出行仁的次第
1.忠恕之道,說來容易,做來確實不那麼容易。夫子非常清楚弟子的難處,那麼在學仁行仁上也給了由近及遠,由低至高,由易至難的行持次第。
2.夫子在《學而第一》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說行仁必須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從愛敬自己的雙親開始。
3.《孝經》特別強調:“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就是說只有當我們能夠敬愛自己的父母雙親時,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愛身邊所有的人,否則仁愛之心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六)這個時代人際關係的怪現象
1.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
2.比如說,有些人和自己的父母感情相當的疏遠,很長時間才會回家看望父母一次;和外面的朋友呢?卻情投意合,經常安排各種聚會,時不時要見個面,為什麼會這樣呢?
3.我們捫心自問:這是真的對人好嗎?還是因為這個人順著我的心,合著我的意,或者是跟我有什麼直接的利害關係,我才會跟他好呢?
4.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這麼大的恩德都視而不見,都無法放在心上,去體會父母的愛,那麼我們對於他人生起的愛敬之心會是真實的嗎?
這在古人看來都是悖禮悖德的。
(七)行仁要從最愛我的親人出發
1.以夫子的眼光來看,行仁一定要從最愛我們的親人出發,在父母的身邊,去培養我們的愛敬之心,去長養我們待人著想的真情實感。
2.再將這份真誠的情感,推向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愛敬父母、孝養父母開始做起,從身邊的人開始,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
(八)能近取譬,最終達到仁德圓滿
1.這種能近取譬的行仁方法,它最大的好處就是:點點滴滴的累積,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慢慢的就養成了關愛他人,代人著想的好習性。
2.在歷經各種順境、逆境的考驗與磨練,將這個好習性不斷地長養,就能夠成就我們寬廣無邊的仁愛之心。
3.最終,就會達到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圓滿的境界。
4.那就是一個循序漸進,漸次踐行的過程。那正所謂,微漸修而無難事啊!
(九)《雍也篇》小結
1.前十四章評點弟子及古今人物
(1)前十四章(或前十五章),內容和《公冶長篇》相同,是夫子在評點弟子及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但是評點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2)《公冶長》的開篇就是“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主要是從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評價,重在修德。《雍也篇》的開篇是,“雍也可使南面。”這是以天下國家作為評價的標準,重在敬業。
(3)兩篇連在一起來看,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內聖外王之道。
(4)《雍也》的前十五篇,透由孔子的眼光,評點當時的各色人等的賢否得失,也彷彿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孔門弟子群像的精彩畫卷。
(5)我們看到:冉雍,出生低微,卻有南面之才;顏回,有不遷怒,不貳過,不違仁之德,兼有簞食瓢飲之樂;冉求,有為同窗請粟之誼,卻有違師教,且有自畫之失;仲由之果;子貢之達;冉求之義;閔子騫之清;澹台滅明之公;孟之反之不伐。人物性格形象各異,但衡量評價的標準,皆為本章所說的“仁”。
2.後十四章,探討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1)後十四章,進一步探討了一些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梳理了一些基本的概念關係。
(2)比如:文與質的關係,博與約的關係,直與罔的關係,民與食的關係,智者如何對鬼神,仁者如何先難後獲,子見南子如何通權達變,乃至於中庸至德,聖與仁等重大的命題。
(3)這些都可以說是,是君子在成聖成賢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到地挑戰和考問。只有不斷地增長心中的仁德、智慧與勇氣,才能夠實現生命不斷的突破與跨越。
3.《雍也篇》和前五篇的關係
(1)《論語》前四篇,是將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做了次第性的概述。從《學而》的“學”到《為政》的“政”,從《八佾》的“禮”再到《里仁》的“仁”,前四篇是在講儒家的“道”。
(2)從《公冶長第五》到《雍也第六》,則是在講儒家的“仁”,是在講儒家深刻的人生道理,用在活生生的人的身上,是怎樣得到具體的實踐與完整的呈現的。
(3)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沒有至聖先師孔子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沒有弟子們非常用心的,反躬內省,篤實踐履,沒有師弟之間的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那麼今天,我們是無法感受到儒家是怎樣的氣象萬千。
(十)祝願
但願夫子和弟子這些美好的行誼,能夠因由我們一天天日積月累的讀誦和用心的效學,而永駐於你我心間,在我們生命中留下最深最美的印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