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六章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 :「不能。」子曰:「嗚呼!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解釋)
魯國大夫季孫氏僭越本分,祭祀泰山之神。孔子問學生冉有,那時候冉有是季氏的家臣,說:「你不能糾正他嗎?」冉有回答說:「不行,我沒有這個能力。」孔子嘆息說:「哎呀!難道泰山還不如林放嗎?」假如他真的不如林放,怎麼可能成為神呢?怎麼能接受人的祭祀呢?


"思惟題綱:
1. 八佾第一章「季氏八佾舞於庭」,或這一章「季氏旅於泰山」,都在講季氏不合禮的行為,冉有身為季氏的家臣,理所當然要去扶正這個禮樂,但是他卻回孔老夫子說:「不能。」
如果你的學生如此回答你,你會如何反應?請問孔老夫子有責備他嗎?您看出孔夫子教育弟子的方式嗎?
2. 本章的事件,請以為政篇第24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來指出季氏的不對,和冉有的不對。
3. 孔夫子這一問,是提醒冉有該去「救」季氏,而冉有卻沒有。反觀自己,是否也出現「該做而沒去做,不該做卻總控制不了自己而去做」反其道而行呢?為什麼?
4. 請問季氏為何要做違禮的事,去祭祀泰山之神?他能如願嗎?為何不能?
(一)引用經文
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第二(24)》

(二)重點摘記
1.《八佾》的前五章,對禮樂教作了總說:
第一、第二章,透過「八佾舞於庭」、「三家以雍徹」揭示當時禮崩樂壞的現象,讓我們認識什麼是禮樂。第三、第四章講禮之本,第三章直接講出禮之本在仁;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孔子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舉生活的情境,引導弟子去思維觀察禮的中心何在。第五章,講禮樂文明的重要性,策勵人們努力去實踐禮樂。
2.本章第六章是講孔子引導弟子,在遇到非禮的情境出現的時候,應當怎樣去知禮、行禮。
3.季氏旅于泰山,「旅」是祭祀的意思,只有天子才有資格去祭祀泰山,季氏是魯國的大夫,比諸侯還要低一級,他去祭祀泰山,不僅僭越魯侯,而且僭越了周天子,這是非常嚴重的違禮。
4.冉有名求,是孔子的弟子,當時是季氏的家臣。季氏所為非禮,作為家臣,應當設法去勸諫主人。當孔子提醒冉有,冉有卻說他不能。夫子就歎息道:「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夫子是什麼意思?
5.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表示林放是一個學禮求禮的人;泰山是指泰山神,神比人高,連林放都知禮,泰山神豈能不知禮呢?季氏目無天子、目無國君,以大夫的身份去祭泰山,泰山神怎麼可能接受這非禮的祭祀呢?
6.這段話「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很委婉,既沒有當面批評冉有的見義不為,也沒有斥責季氏。但卻點出了孔子對違禮行為的態度,又藉此,教化了弟子和季氏。
7.在《為政第二》最後一章,“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的內容,可以和本章對照來看。“非其鬼”就是不該去祭的,你去祭了,這就不對,因為是諂媚,為了贏得自己的利益而去拍馬屁。儒家的禮樂,是絕對不容許做這種事。再者,本來應該去做的,就要努力去做,如果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8.你可能會疑惑,二千多年前大夫僭禮的事情,對我們現代人有意義嗎?禮的具體應用,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但是禮之本「仁」,卻是萬古不變的。禮是一個人一切行為舉止的一個準則。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一個人時時檢擇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於自己的本分,這是非常重要的。
9.反觀自省,我是不是也常常出現,該去做而沒去做,不該做卻控制不了而要去做,的情形呢?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是不是還是戰勝不了自己的習性?還是想討一點小便宜?就像季氏呈一時之快,風風光光地去祭了泰山,殊不知不但天地神靈不會接受這非禮之祭,同時,由於自己的僭禮,最後還是導致了禍起蕭牆,對自己真是百害而無一益。
10.這也在警示我們,我們在待人接物,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應該好好想一想,就是我這樣做合情合理嗎?這樣做,會給對方帶來怎樣的感受呢?會給身邊的人、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會對自他都有利益、有幫助嗎?就是要想到要以禮的根本「仁」為準繩,以一顆代人著想的心來衡準自己的行為。應取應捨、當行當止之處,要以儒家所重視的敦倫盡份、克己復禮的原則,來觀察自己當盡的本分與責任,時時檢擇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如此,自己能夠心安理得,人與人之間也能夠和諧相處,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11.「女弗能救與?」救是糾正、挽救的意思。這個救字,顯現出孔子對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同時,也在教導弟子應當見義勇為,依禮而行。
12.冉有卻怯懦地說「不能」,我們會覺得冉有怎麼這麼膽小怕事!但是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會敢於出來勸諫嗎?當時冉有知難而退的心態,是不是很像我們很多人的心態呢?現代社會的現況是物欲至上、道德滑落、人心不古、甚至到了禮崩樂壞的狀態,對此慨嘆的人很多,但如果問他,你能不能做點什麼?會像冉有說的「我沒辦法」,只能隨波逐流了。現在連獨善其身都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主動地要去做一點什麼!
13.在這裡,我們看到聖人的心志不是這樣的,雖然整個道德的趨勢是在滑落,但是孔子卻是悲天憫人,希望每個人都為禮樂的復興做一點什麼,當然他自己更是率先垂範,力挽狂瀾。雖然他總是不能被人理解,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禮樂文明的堅守,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周遊列國,宣揚禮樂之教。
14.我們是學聖賢之教的人,雖然不能立刻做到像聖賢那樣,但是不是也應當沾一點聖賢的氣象呢?對於出現違禮、非禮的情況,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做一點什麼呢?我們能不能不流俗,先從自己做起,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行為,同時,又能夠主動地站出來,共同匯聚成抵抗道德滑落,振興禮樂文明的一股力量呢?
15.正如真如老師所言「即便是螢火微光,也要捧出來,照亮全世界,溫暖全世界。」


==
思惟題綱:
1.昨天大家聽了義理講解,今天不妨再進一步想想,對於不聽我勸的人,我有多少耐心?會觀機逗教嗎?發願助人又多長久呢?
2.生命中遇到過願意生生世世救度、幫助自己或他人的〝聖者〞否?是否也深深感恩、發願效學?
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
2. 《論語•雍也第六》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 《論語•先進第十一》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 《中庸•第二十章》之四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補充:
5. 三達德為知、仁、勇,語出於中庸引孔子之言:「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言「達」,意謂通於天下人人。「道」與「德」之分別,前者為形上的共同的法則,而後者則分散落實到各個人,乃就人而言,故修德為入道的門徑。中庸之意,謂知、仁、勇三者,乃天下人人應具之德,有此三德,然後乃能行五達道而得宜。所以具備三達德,可視為行五達道的基礎條件。三達德之所以能行五達道,孔子在論語中曾經作過最精要的說明,即「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重點摘記
1. 得到弟子的答覆,卻是不能。體會一下當時夫子的心境會是怎麼樣的?會不會很失望啊。但是夫子,卻婉轉地說了一句,“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2. 如朱子所言,孔子不是不知道冉有的個性,就算是教誡了他,可能也沒有用。孔子也不是不知道季氏的為人,就算是勸諫了他,可能也不會聽。但是孔子,不輕易放棄對任何人開導教化的機會,那這是怎樣的一顆仁愛之心。
3. 在遵循禮樂的教化,行持聖賢之道的這個時候,我們會遭遇很多的困難,確實是需要像孔子這樣的好老師,時時引導,循循善誘,才可以幫助我們突破生命中的瓶頸。
4. 孔子的弟子當中,冉有屬於政事第一,很會經營治理。但是,他有一個致命傷,就是遇事,總是退縮不前、畫地自限。在《論語·雍也第六》當中有記載,在本章當中我們看到,冉有不能夠長善救失,勇於直諫。但是,孔子還是會繼續地策勵他,勇為君子,承擔天下的道義。
5. 儒家有所謂的三達德:“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仁者的仁愛之心,是由努力實踐而生長出來的,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當我們在行持仁德之道的時候,是需要力行,需要勇氣的。在行持的過程中,我們也難免犯錯,而當師長指出我們的錯誤的時候,我們要聽得進去,要知錯認錯。曉得錯了以後,要覺得羞恥,努力把它改過來,這就好,這才是真正的勇。
6. 冉有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那種知難而退、畏縮不前。而這種畏縮不前的習性,如果一直縱容它在我們的心續中滋長的話,就會讓我們的生命格局,變得非常的狹隘,我們就會只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能見義勇為,勇於利他。
7. 另一種思路,想到說此時正是我們人生進步昇華的最佳時機,正是需要勇猛突破戰勝自我的時候。那也可以想一想,聖賢對我們的殷殷的教誨,想一想,師長對我們的殷切的期望,內心是不是就會生出一種勇於突破自我,戰勝自我的力量呢?
8. 八佾的第一、第二章,再到本章的“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是一如既往地對待季氏,只要一有機會,就會透過各種方式去引導他、醒覺他,不令他陷於不義。聖人,他對人們的教化,是因於人們不同的根性,而呈現出千變萬化之相。但以仁愛之心為本,以方便為門,幫助一切世人,都能夠依禮而行。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依禮而行、克己復禮的話,那便是天下歸仁了。

論語 八佾第三 第五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解釋
孔老夫子很感慨地說:「你看,夷狄-那些野蠻的地方,尚且還有『君臣』的禮儀,而我們諸夏號稱是禮樂文物之邦,反而沒有了!」
(另一種解釋)
孔老夫子說:「夷狄-那些野蠻的地方,即使有『君臣』的禮儀,而我們華夏雖然已經沒有了,他們還是不如我們!」


一. 思惟題綱

1「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 有兩種說法,恰恰相反。依你的觀點,你會認為是哪一種說法?
2為什麼孔老夫子這個地方要這樣說呢?可以從八佾篇一路上面是怎麼而來的?來想想。
3.不論哪一種解釋,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孔老夫子對我們的策勵,您讀到了嗎?
4. 中華文明源源流長,歷經五千年還不衰,是世間幾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 我們如何慶幸可以參與其中並實踐 ?

二.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第三(1)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論語•八佾第三(2)》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第三(3)》

(二).重點摘記

1.「諸夏」指中國,中原地帶;「夷狄」通稱外族,就是少數民族。中原以外南西北各地都有少數民族,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中國自古講究禮樂倫常之道,文化比較發達;外族沒有禮樂,沒有倫常的教化,文化水平比較低,人們的修養比較差,有些民族甚至比較野蠻。這裡的夷狄泛指不懂禮教,或是文化還沒有充分發展的地方。
2.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 蠻族、落後地區的人沒有禮樂的教化,但還有君臣的關係,對君主還能夠忠誠恭敬;我們號稱是禮儀之邦,有禮樂,但名存實亡,連君臣的內涵都沒有了。
◎周朝末年,諸侯都不聽令於周天子,周天子名存實亡。諸侯國也是大夫專權,國君成了傀儡。魯國就是這樣,魯君沒有任何的權力,三家大夫專權,為了私利,無所顧忌,甚至做出殺父弒君之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倫常關係不遵守,禮崩樂壞,天下無道。
◎《八佾》前三章: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談的都是禮,接著第四章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子是魯國人,春秋時代魯國是最講究禮樂的國家,可是當時已經亂成一團,因此本章孔老夫子慨嘆 :「咳!華夏號稱禮儀之邦,但是已經沒有實質內容了,魯國是最重視禮樂的,亂成這樣,三家者以雍徹,季氏以八佾舞於庭,他們心目中已經沒有君臣之分了。但夷狄還有啊!」孔老夫子的嘆息 ,也可以說明夫子對禮的珍視。
◎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沒有明說。「禮」是在心裡承載著一個最合情合理的內涵,然後自然而然表之於形象,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譬如,在家庭,父慈子孝,依循著一定的方式,是禮。在國家,君臣之間表達合適,也是禮。
◎現在「八佾」、「雍徹」都是祭祀當中最重要的禮,在魯國卻都沒有了。也許那個時候,夷狄並沒有諸夏那樣莊重的禮儀、儀軌,但他們還有這樣的精神。既然這樣,豈不是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所以孔子慨歎!如果沒有禮樂,使天下大亂,還情有可原。現在有禮樂,天下這麼亂,這才是令人痛心疾首。中國是禮樂之邦,豈能不如夷狄外族!這是悲嘆,更是激勵中國人,要恢復老祖宗的道統,才對得起我們中國人的稱號。

【另一種解釋】: 我們雖然沒有君,夷狄即使有君,也還不如我們。我們身為華夏文化的後代子孫,懷念先人,覺得這樣的文化無比的珍貴。我們非常的仰望,但現在它消失掉了。而夷狄好像有一點禮法,但內涵並不深厚,所以我們還是比他們強。如果是這樣,就不是一種嘆息,而是一種對自己文化的肯定。

3 . 兩種解釋,哪一個對?我們不敢確定。但要把握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策勵我們努力去實踐禮樂。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從正、反兩個角度來說明,但還是在講儒家的根本思想--仁。
4. 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經常從不同方面來說明同一個理念,「禮」亦然。所以,我們也需要從多個角度去體會「禮」深厚的內涵,而且必須在實踐中去揣摩,就會不斷地增加對「禮」的認識和體會。
5. 中華文明源源流長,歷經五千年不衰,是世間古代文明,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就是因為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其根和魂一直綿延至今。學了這一章,我們瞭解到,孔老夫子對傳統文化的肯定和對文化精神失傳的憂慮。我們一方面要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要激發我們振興中華文明的使命意識,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論語 八佾第三 第四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解釋)
林放問老師「禮的根本是什麼?」 孔夫子沒直接回答,先讚歎他「你問得真好!」,接著說:「禮節,做得很有排場,與其過分了,寧願來得儉約一點。喪禮,注重繁文縟節,與其表面上鋪張得很厲害,寧願顯露內心的哀戚之情,對亡者真正的哀悼。」

思惟題綱 :
1.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為什麼先讚歎他是「大哉問」?
2.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不直接回答,而是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請問,夫子為什麼要這樣回答?
3.請問「禮之本」是什麼?
4.師父說:有許多人甚至花一生的心力來美化外在形象,人最可憐的地方莫甚於此。省思一下,我現在的心思都在這上頭轉嗎?我有捨本逐末嗎?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林放問禮之本」,朱子《論語集注》解釋 : 「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2.《論語.八佾第三(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
3.「大哉問」,朱子《論語集注》解釋:「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
4.「喪,與其易也,寧戚。」,朱子《論語集注》解釋:「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疇。」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
5.《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子曰: 「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6.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15)》
(二)重點摘記
1.林放,是孔子的學生,魯國人,字子丘。
2.春秋戰國,在諸侯當中,魯國最講究禮樂,可是內在的精義已漸消失,雖然禮樂的樣子做得還好,可是它的根本已經消失。
3.林放見到世間人在行禮,把禮儀搞得很繁瑣,表面化、形式化,所以就請教孔子禮的根本。朱子《集注》說「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4.《八佾篇》前二章,孔夫子先指出時下僭禮的現象,接著第三章「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
5.當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夫子沒有直接回答他,卻讚歎他「大哉問」你問得很好,這有它很深的內涵。為什麼?朱子有所解釋。(如下)
6.朱子的解釋:「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孔子看到當時對禮都是捨本逐末,注重形式,忘掉根本。很少人請教孔子關於禮的根本,或說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唯獨林放來問。這說明林放有志於本,他想真正得到禮的根本。因此,林放一問,孔夫子就非常讚歎「大哉問!」。
7.在孔子心中,「禮之本」是個大問題,因為得到禮的根本,禮的全體就能得到,本得到,枝末自然得到。如果放棄了根本追求枝末,根本失去了,枝末也隨之而失去。
8.夫子回答:「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禮節大致可分為兩方面--對生者及對亡者。
(1)對生者:譬如,對客人的款待,無論吃的、住的都給最好的,這就是禮。對不對呢?不一定。如果把握住根本,就對;如果把握不到根本,就不對。「與其奢也,寧儉。」奢是奢侈浪費;儉是儉約。與其過份奢侈浪費,則寧願儉樸一點。孔子主張行禮與其奢華不如節儉,但不能說節儉就是禮的根本。奢華和節儉都是兩端,都屬於枝末,但是相比之下,節儉更務實、更樸實,這是真誠的表現,更接近於本。所以講對於生者,「禮,與其奢也,寧儉。」
(2)對亡者:「喪,與其易也,甯戚。」,朱子《集注》解釋「易」當「治」字解,就是很有條理。辦喪事,與其過分地追求有條理,注重繁文縟節,寧「戚」內心有哀戚,對亡者真正的哀悼。《孝經》第十八孝親章:「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是說,孝子對父母的死,哀痛而哭,像是接不上氣,行動舉止不再講究儀態的端莊,言詞談吐也失去了條理文采,穿著華美的衣服,心中就會不安,聽到美妙的音樂也不會感到愉悅,有美味的食物也不會覺得可口。這都表達了對父母的悲痛、哀傷的感情。
9.《人民日報》曾經刊登一篇文章,一位老太太有五個兒子,經濟條件都不錯,可在撫養老人的態度上,卻是誰也不想管,最後達成一致意見,每人每月交五元錢給老太太。不久老太太去世,孩子們把喪禮辦得轟轟烈烈,好不熱鬧。可街坊鄰居議論這是「生前不孝,死後亂叫」。
10.現在世間很多的禮儀都流於形式,缺乏內涵,我們總是在很多情況下,裝給別人看,騙自己也騙了別人。所以孔老夫子才說「與其易也,寧戚。」指的就是,真正要表達出來的是對亡者的思念,要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恩。所以,訂立禮樂的制度,其基本的精神,是來自於內心真實的感受,並不是要做給別人看。
11.古人制禮作樂,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內心深處策發出做人真正可貴的特質。如果只注重外在或者繁文縟節,花太多的心力來美化外在的形象,就非常可惜。
12.從本章我們還可以看到,孔老夫子的教學非常的善巧,不直接說明禮之本是仁,而是舉生活中的事項,讓大家去悟,讓我們內心對境時去思維觀察,然後不斷地調適我們自己,內心就慢慢地開始改善、淨化。
13.我們現在學習《論語》,不僅僅是背文字,同時要在生活中處處去體會、去揣摩,這樣才不至於陷於「思而不學」或者「學而不思」,而是能夠做到學思轉轉增上。

論語 八佾第三 第三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解釋)
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仁心,即使有禮制,又能如何呢?人如果沒有仁心,即使有音樂,又能如何呢?

禮樂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最重要的憑藉,在行為彼此間表達出來是「禮」,內心上的情緒表達是「樂」。禮樂的根本是仁,一定要掌握住。前兩章,用的禮、用的樂,完全違背了這個基本的守則,所以孔老夫子在此很感慨地指出真正問題的中心。

一、思惟題綱
1.從前兩章,看到孔子對於當時「僭越禮樂」的現象,非常的憂心。本章接著指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夫子為什麼這麼說?
2.為什麼會「禮崩樂壞、社會失序」?孔夫子找到的解藥是什麼?
3.你認為「仁」是什麼?「仁」跟「菩提心」的關係為何?
4.請觀察一下周遭,舉例「仁」跟「不仁」的事。
5.省思自己,舉出「仁」跟「不仁」的事。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第十七(11)》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22)》
3.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第十二(1)》
4.「為己之學」/源自--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第十四(25)》


(二) 重點摘記

1.這一章的字義 : 如果人不能實踐仁的話,那禮跟樂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孔子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玉帛」是祭祀品,「鐘鼓」是樂器。禮樂的重心不是外在的祭品—玉帛或樂器;禮樂應該有更深刻的內涵,就是仁。所以本章就指出非常重要的觀點--禮跟樂的根本核心是仁。
3.本章與第一、第二章有緊密的連接。前兩章呈現孔子對於僭越禮樂感到憂心。僭越禮樂,是生命失序、社會秩序的瓦解,整個傷害最後會回到每個人身上,百姓無所措手足,王公貴臣朝不夕保的生命危機。孔子為了解決社會崩解、人人不保的危機,提出禮跟樂的恢復,重樹社會秩序、生命秩序,找回禮樂背後那個根本的仁心。
4.仁是什麼?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所以仁是節制自己欲望,讓我們的行為能夠符順於禮的一個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孔子講的「仁心」。顏淵進一步追問:「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就是我們的視、聽、言、動,身口意都要符順於禮。這個禮的背後,就是體貼別人、關顧別人的仁心。
5.本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夫子正面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我們在行禮如儀,在從事樂的時候,最重要是要帶出內在關顧別人、體諒別人的仁心。
6.禮樂僵化、僭越、崩壞的解藥是什麼?孔子認為就是回歸到我們內心那種體貼別人、關顧別人、感恩別人的仁心。
7.解決外在禮樂加速崩解,社會失序的重大問題,孔子指出向內反省,調整自己內心,涵養心靈德行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是非常有智慧的方向。也就是說,外在的問題要回到我們內心來解決。
8.「世界和平」要從心開始。世界動盪,要回到調整我們內心,關顧別人的仁心開始。就像孔子講的「為己之學」,這個為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回到自身去找問題的關鍵,以及入手的起步。
9.整個中國的思想,是一種向自己心上、身上,向自己心靈探尋答案的方向。就是所謂「生命的學問」。孔子在提出解決禮樂崩解的問題上,讓中華文化開出了一個內明的生命的學問,這是非常高的智慧。
10.我們如果耽著在外在事項的調整,永遠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辦法對問題有根本性的解決。要讓問題能夠根本的解決,只有回到自己心靈上,去做調整。建立了正知見,然後把心擺對位置,樹立高遠的目標,往正確的路走上去。
11.把自己的心靈提升了,生命的品質提高了,心靈淨化了,人與人之間才可能產生真正的和諧,整個社會的秩序才能夠真正的建立。這種「內明的生命的學問」,是在禮樂崩壞、形式化之後,找到心靈的源頭活水。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孔子指出禮樂的根本是仁,強調仁心的學習、仁義的實現,是把周禮重新找到源頭活水,把周禮給生命化了。
12.心靈的淨化、內明的生命,是整個中華文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這個楷定,本章孔子的這兩句話就非常非常清楚地標舉出來。

論語 八佾第三 第二章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思維題綱:
1.周天子懦弱,諸侯、家臣各人能力強大,取而代之有何不可嗎?
2.當社會嚴重失序代表各人生命也失去秩序,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現象?
3.現今民主自由的社會也有”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的情形嗎?也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嗎?

重點摘記:
1.《雍》,《雍》是《詩經》裡面的一個篇章。
2.《詩經》,就其內容去區分,有所謂的《風》、《雅》、《頌》,《風》是國風,主要是民間的詩歌,《雅》跟《頌》,是諸侯、大夫以及天子在祭祀的時候所歌詠的詩篇。
3.《雍》是周頌,雅頌裡面周頌的詩篇。徹,就是通扌旁的撤,在祭祀結束之後撤出供品的時候,就會歌誦《雍》這樣的詩篇。這個也是天子主持的祭典,才有這樣的一個規格。
4. “相”,就是幫助的意思,祭祀的時候有一個主要的祭祀者——主祭者,那其他在身邊幫忙輔助的,就叫相。“維”,是助詞無義。“辟公”,就是助祭者----諸侯
5. “天子穆穆”,這個“穆穆”就是很肅穆、很深遠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是形容天子那種莊嚴肅穆的顏容。《雍》的這兩句詩篇,提到祭祖,主祭者是天子,助祭者是諸侯,整個祭祀過程中各盡其份,氣氛非常地莊嚴肅穆,完全沒有提到大夫。孔子的話,也是在憂慮三家的僭越。所以會說:“奚取於三家之堂?” 當然也是在同樣的憂慮三家的僭越。
 在第一章是季孫氏的僭越,第二章是三家的僭越。可見這樣僭越的情況是非常非常普遍的。另外,僭越的內容,都是在禮跟樂上面。
6. 在古代,詩、樂、舞其實是合一的,是整個在祭祀的過程中是整體一一展現出來。禮跟樂,應該是維繫整個社會秩序非常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周文化兩個最主要的精采的內涵。這樣的一個能夠維繫心靈秩序跟社會秩序的禮樂,到了春秋晚期孔子的時代,已經沒有辦法產生這樣的功用。
7. ”三家者以雍徹”令孔子憂心,理解角度:
(1) 社會秩序的一種瓦解。社會秩序,是由個人的秩序建構起來的每個個體的心靈是有秩序的,這個社會秩序才能真正的建立起來。
(2) 可能是更嚴重的就是生命的秩序也瓦解了。就是說,每一個人生命,找不到一個歸仰之處,找不到生命的歸宿。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也崩壞了,找不到依循的一種行為準則,整個社會上所有的百姓,就將無所措手足。
8. 孔子在《春秋》裡面常常提到,“子弒其父,臣弒其君”。這種僭越,到最後不只是利益的一種糾葛,還加上了生命的一個殺戮。所以整個社會,其實是一種非常非常動盪、人心非常浮燥、不穩定的狀態。
9. 我們常說安守本分,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角色的安分的扮演、如實的扮演,所以人與人之間就可以形成一種和諧。僭越,當然就踰越了這樣的一個分際,是一種妄作,所做的行為不符順於自己的身份,也就是一種自我的放大,或者是自我的無妄的、無畏的擴充,也就是,我想要怎麼做就要怎麼做,而不關顧別人的感受,也不關顧整個社會秩序的安定。這樣的行為,其實是非常非常自我的,也隱含了一種短視近利。
10. 相對安定的外在的社會秩序,才能讓這些王公貴族的權位世世常保。王公貴族們帶頭僭越,首先在德行的持守上,就是蕩然無存的,所以家裡面就會產生蕭牆之禍,有一些權力的矛盾跟糾葛,甚至是兵戎相向。因為他們又是佐政大臣,所以又會形成一種不好的影響,讓整個社會的一個動盪,更加的惡化,也是不利於個人身家性命,以及財產權位的一種常保。所以說,無論個人德行的涵養,或是社會秩序的建立,僭越,其實最後傷害的,是這些王公貴族們。所以說,這個僭越,也是一種非常非常深刻的無知。

論語 八佾第三 第一章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解釋,摘自《論語摸象》)
「八佾」是天子舉行祭祀時的禮樂,而季氏只是魯國的一個大夫,他在祭祀時,不用合乎自己身份的禮樂儀軌,卻僭禮用天子祭祀的八佾舞樂,所以孔老夫子才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句話,古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對季氏這樣的做法,如果能夠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像這種僭禮的事,別人都不敢做,也不忍心做,季氏居然做了,而且心裡不會覺得慚愧,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

思惟題綱
1.學過了《論語》的前兩篇「學而」和「為政」,請問這兩篇的主旨為何﹖
2.論語的第三篇「八佾」談的是禮樂的學習跟禮樂的內涵。請問「學而」、「為政」、「八佾」這三篇是否有其編排的邏輯次序跟學習次第?
3.孔子對季氏的「八佾舞於庭」,為何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出處《論語‧顏淵第十二》第19章
2.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為政第二》第23章
3.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第二》第24章


(二)重點摘記

1.論語前三篇《學而》、《為政》、《八佾》的主旨:
《學而》談德行的涵養、心靈的提升;《為政》是在學而篇的心靈提升、德行涵養,讓自己的生命淨化之後,希望產生向外的影響力,像「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草偃的效果。《學而》、《為政》,一個談自利、一個談利他,「自利利他」是儒學非常重要的內涵。《八佾》共二十六章,都在談禮樂之事,禮樂的學習跟禮樂的內涵。
2.論語前三篇《學而》、《為政》、《八佾》的邏輯次序跟學習次第 :
《學而》→《為政》→《八佾》: 自利→利他→利他的實踐。
3.《論語》的編者在篇與篇的安排,主題之間的學習次第、邏輯關聯性,是非常慎重而嚴謹的,這稱之為《論語》篇章的系統性。從前面1.和2.可見,又比如說:
(1)《學而》第一章到第五章,架構出儒學心靈學習的原則跟重要的關鍵。
(2)《八佾篇》談禮樂的主題,在之前《為政》最後兩章,23章,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孔子反省了三代禮樂的因循損益,得出「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的禮樂損益的原則﹔24章「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談祭禮的一種分際,這兩章都是談禮樂。《八佾篇》就順著這樣的理路,接著把儒學禮樂的內涵,作一個更全面而完整的開展。
4.「孔子謂季氏」,季氏是魯國三桓的季孫氏,是魯國掌政的一個大夫。
5.「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八佾的「佾」是舞蹈的行列,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六十四個人排成的舞陣在跳舞,所以叫「八佾舞」。在春秋時候禮制的規定,八佾舞只有天子主持的典禮可以跳,諸侯只能跳六佾,大夫跳四佾,士人只能跳二佾。
(2)八佾舞出現在大夫季孫氏主持的祭典上,這是非常不適合的。這叫做僭越,逾越了應有的分際。所以孔子感覺到非常的憂慮,所以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忍,有兩種解釋,第一個解釋:就外人來看這件事情,這個忍解釋成容忍,就是對於「八佾舞於庭」如果可以容忍的話,還有什麼事是不能容忍的呢?第二個解釋:就季孫氏的心態上,這個忍解釋成忍心,就是這種僭越的事情,季孫氏你都做得出來,你還有什麼做不出來呢?
(4)季孫氏作為一個主政的大夫,卻帶頭做了僭越禮樂的事情,孔子非常非常的憂慮,所以感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 為政第二 複習

複習為政第二的義理  重點摘記

1. 論語學而第一側重於個人的學養,有了這個基礎,進一步還要幫助他人進入聖賢正道,這就涉及到為政,因為政者正也,為政的本質就是導人入正。
2. 所以學而第一之後,緊接著第二章談為政。為政開宗明義以「為政以德」楷定出整個為政篇的總綱。
3. 接下來的章節基本沿著為政與修德的線索展開,有的側重說明為政的原則方  法,有的側重說明為學修德要領關鍵。為政以德要有深厚的道德修養作為基礎。
4.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告訴我們為學修德的核心方法是思惟。《中庸》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說的是為學的三個步驟 : 學問、思辯、篤行,而思惟貫穿這三個步驟。
5. 向師長學習提問時,要隨著師長的思路展開思惟,才能把師長所教的道理聽明白弄清楚。明白了道理還要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所謂慎思明辨,才能從內心深處認可這些道理。認可這些道理,在篤行實踐時,還是要通過思惟才能觀察判斷出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所學的道理,從而損惡益善不斷進步。可以說,依他自己的思惟,學問、思辯、篤行都不能實現;思惟要依照聖賢經典的義理,以正確的方法、思考正確的內容,方為正確的思惟。否則就成為邪思惟,是錯誤的思惟,錯誤的思惟導致錯誤見解是無法用來指導實踐的。所以第二章告訴我們,不但要思惟而且要正確的思惟,所以叫思無邪。
6.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於本章中講述他一生為學修德的全部過程。從中體會到,為學修德有一定的次第步驟進行的,每一個步驟都有所應達到的功夫境界。從下腳第一步開始,按照步驟系統修學,一個人可以經由 志於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功夫,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聖賢境界。
7. 第五至第八章談如何盡孝的問題,除孝道之外,在成聖成賢的境界中,同樣  做為根本的是親近師長,所以學而第一提到「汎愛眾而親仁,就有道而正焉。」  「親仁」就是親近有仁德的人,「就有道」就是靠近有道德學問的人,如何找到有仁德的人、有道德學問的人?要學會觀察,所以就要對人進行觀察。
8. 所以第十章孔子教我們如何對人觀察,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   安。」
9. 第十一章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為人師的人,應該有怎樣基本條件?「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作師長的要有這樣的基本條件。
10. 作弟子的應具備哪些條件呢 ? 第九章講作弟子的要像顏回這樣「不違如愚」              要敬重師長 , 不違背師長教導。」
11. 第十二章講「君子不器」,是說作弟子的要有高遠廣大的學習目標,不能只    滿足於某方面的專業人才。就廣度而言,要做六藝皆通的通才;高度而言,要做天地般的聖賢。
12.第十三章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說作弟子的聽了師長的教導要努力的去實踐 , 而不只是停在文字上,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作起來一無是處。
13.第十四章講「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說作弟子的要像君子那樣包容團結一切人,沒有宗派,不可像小人黨同伐異。有黨同伐異的習慣,對師長的教導沒法做到不違如愚,就會只挑配自己胃口的聽。一個人如果經過努力,具備了這些作弟子的條件,透過正確的觀察,找到合條件的師長,就可以跟著師長學了。
14.在跟師長學,有幾個特點要特別注意,所以接下來,第十五章談要「學思結合」,學是向師長請教,聽到一些道裡如果不認真思考,無法變成自己確定不移的見解,遇到事就會迷網,所以叫「學而不思則罔」;反過來,如果不向師長請教,而只是自己思考,往往會陷入錯誤的思路導致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見解,實踐必然會失敗,所以叫「思而不學則殆」。
15. 第十六章講「不要攻乎異端」,《尚書》允執其中,就是信守中庸之道。換句話說,按照正確的方法 ,把握住重點去做,整個為學修德的內涵就在這上頭。 這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這才是我們應該專心努力的。如果我們不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偏向其他方面都可以叫「攻乎異端」。那麼怎樣才能保證在學修中不偏向異端呢 ? 比較穩妥的做法,一開始對於整個成聖成賢的體系,有個完整的認識,「知其正心、明其本末 」,這樣走起來每一步都可保證方向正確,就不會產生走偏的問題。
16. 第十七章講的,要有老實的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特別是要意識到自己的無知,錯誤不懂裝懂,甚至好為無師。師長的話是根本聽不進去的,因為認為自己甚麼都懂了。
17.第二十二章講為學修德一定要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可以說是整個成聖成賢的進階體系的中心所在,因為為學修德的中心目標就是要實現成聖成賢的理想。為學過程中所作的一切都是圍繞這個理想而展開的,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實踐它,就要靠接下來二十三章。       
18. 第二十三章講損惡益善的損益功夫,要怎樣做到該損的損、該益的益?靠第二十四章講的「見義勇為」的道德勇氣。
19.「為學修德」略做總結 : 為學修德是按照一定的次第步驟進行的,有一個完整的成聖成賢的進階體系,在這個進階體系中,是要照親近師長為根本,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心,學習者具備了這些作弟子的條件,找到良師,通過向師長請教和正確的思惟,整個成聖成賢的進階體系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有了完整的認識為指導,再配合上見義勇為的道德勇氣,按照正確的次第步驟,損惡益善,步步向上,最終一定會達到內聖外王、止於至善的聖賢境界。
20. 通過為學修德,為政者的道德修養越來越深厚,為政以德就有堅實的基礎。
21. 再簡單梳理一下為政篇 :
◎第一章楷定為政的總綱,施政者當為政以德。為什麼要為政以德?從施政層面而言,為政以德才能收到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種垂拱而治的施政效果 。
◎第三章是對第一章的解釋說明,為什麼為政以德就可以收到垂拱而治的施政效果呢?因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施政者若能夠為政以德的話,百姓就會產生道德自律,自然就會風行草偃,同化如流。既然為政以德有如此之效,如何做到呢?
◎第十八到二十一章 , 就庶人、士、大夫、諸侯等不同的身分,具體告訴我們在不同的社會中如何做到為政以德。
◎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章 進入第二篇的總結,為政和修德兩條線索會合在一起,這三章可以從為政和修德兩個角度來體會。下面從為政的角度來看這三章 :
為政以德,近可收垂拱而治之效,遠可實現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第二十二章指出,信這種德性對於為政至關重要。為政者要取信於民,還體現為政者要建立起「修己安人、圓滿仁德」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
◎第二十三章指出,如果一代一代的為政者,都能秉持著對仁德理想的追求,而且因時制宜,對典章制度作適當的損益調整,以保證仁德的落實,國家社會就會朝著世界大同的美好境界邁進。在實現美好理想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種種的艱難險阻,為政者若能保持一種見義勇為無畏的精神,那麼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最終一定會實現。

性展法師分享背書歷程 — 勉而行之→ 利而行之→ 安而行之

重點摘記
1.在寺院1天2小時的背書課,是不變的定律。可見師父對背書的重視。
2.師父說:背書的好處--記憶力會好、薰習聖賢智慧陶冶身心、老了不會得癡呆症…等等。
3.如何讓我真的喜歡背書?於是我去探索背書的好處,很妙的,師父說的背書的好處全部湧上心頭。
4.學五大論,一定要上場辯論,如果沒有背書,你就是站神!(不是戰神)
5.我體會到論語的很多內涵在生活發生作用,讓我的取捨非常明確。
6.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一部呢? 治三界!?
7.背書的好處不是現見的,它的影響極度的深遠。
8.背書,是用古聖先賢的話來陶冶身心、做取捨。
9.師父推崇背書是有它絕對的價值,不是現世安樂的價值,它的影響絕對是無限生命。
10.你存著信心背書,包賺!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四章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解釋)
孔夫子說:不應該我們去祭祀的鬼神去祭祀他,那是諂媚、是不對的,是拍馬屁。換句話說:「不應該做的事,不要做。」見到符合道義的事,不去做、畏縮、推諉,這是沒有勇氣、怯懦。換句話說:「該做的事,就要做。」

思惟題綱
1.《為政篇》以孔子的這番教誡作為結束,大有深義。想想,是什麼?
2.《為政篇》的第一章開宗明義,以那四個字,標定出《為政篇》的總綱?
3.在前後章之間的為政篇,有些在說明「為政的原則方法」,有些則側重說明「為學修德的要領」;也指出哪些是「應該做」、哪些是「不應該做」,請您分別舉出?
4.「鬼」是看不見的地方,這表示不但明顯的地方,而且幽暗的地方,就是在任何一個地方,「不該做的不要做;該做的就努力去做」。師父要我們想想:我自己該做的是什麼?要怎麼樣自己做該做的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為政以德」 /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篇》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3章
3.「舉直錯諸枉」/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19章
4.「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3章
5.「舉枉錯諸直」/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19章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17章
7.「攻乎異端」/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16章
8.「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無所。敬其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
9.「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出自《尚書》曰﹕「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以彰厥罪。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10.「養浩然之氣」、「集義」/出自《孟子》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11.「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13.「智仁勇三達德--知恥近乎勇」/出自《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所以行之者,一也。」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而祭祀他,這是諂媚。看到符合道義的事,卻推諉、畏縮、不去做,這是怯懦,沒有勇氣。

2.古人祭祀鬼神,要遵循禮制,身份不同,祭祀的物件,相應地也有所不同。如天子祭祀天地,諸侯祭祀山川,庶人百姓則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如果不是自己所應祭祀的鬼神,也去祭祀的話,那就是諂媚。孔子藉此說明一個道理:「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3.「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這個道理,不僅是用於祭祀,其他方面也是一樣。在孔門心法體系中,從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各個層面都有不該做的事,對於一個志在聖賢的人來說,所有這些不該做的,就不要去做。與不該做的相對應,也楷定出各個層面上該做的事情,這些都是符合道義的事,是應該做的。如果見義不為、推諉、畏縮,就是怯懦,沒有勇氣。不該做的,就不要去做;該做的,就勇敢地去做。

4.《為政篇》以本章作為結束,大有深意。
(1)《為政篇》第一章開宗明義,以“為政以德”四個字標定出整個《為政篇》的總綱。
(2)接下來的章節,就沿著「為政」和「修德」兩條線索展開。有的側重為政的原則方法,有的則側重為學修德的要領關鍵;其內容又以「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做為概括。舉例如下:
屬於為政方面、該做的,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舉直錯諸枉」。
屬於為政方面、不該做的,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舉枉錯諸直」。
屬於為學方面、該做的,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屬於為學方面、不該做的,如:「攻乎異端」。
(3) 如果我們把該做的都做到,不該做的都不去做,那麼我們的道德就一定會越來越深厚,就能真正做到為政以德,從而收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為政效果。那麼修己安人、止於至善的理想,也就能夠一步一步地實現。

5.在我們的道德實踐中,的確會出現「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反而去做」這種實踐乏力的狀態,該如何去改善呢?不該做的去做,有時是想討便宜、
想得好處。就像本章說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所以只要消除這種想討便宜的心理,許多不該做的事,就自然不會去做了。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6.如何消除討便宜的心理呢?可以思惟儒家所說的「福禍無門,唯人所招」的道理來消除。福禍是由自己導致的,《尚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上天降福殃於人,是取決於人自己的行為。作善,自然得福,不用討好任何鬼神,也不用討好任何人,幸福自然會來敲門。反之,作了惡而不知改過,就會遭殃,即便以諂媚的心去祭祀祈禱神靈,也是無濟於事的。

7.該做的不做,往往是因為怯懦,缺乏道德勇氣,所謂見義不為無勇也。
如何戰勝怯懦,激發起道德勇氣呢?儒家有不少這方面的教誡,例如《孟子》提到培養道德勇氣的方法「養浩然之氣」。有了這種浩然之氣,一個人就會呈現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的氣概。有這等氣概的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真正的大丈夫。

8. 如何涵養浩然之氣?孟子說,是通過集義的方法,所謂「集義」就是長期不懈地做符合道義的事情。堅持做,自然會養成作善的習慣性力量,勇氣倍增。

9.你有可能說,我有做符合道義的好事,怎麼還是勇氣不足呢?孟子指出,「集義」要注意避免兩種過失,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勇氣。兩種過失:
(1)懈怠沒有恒心,只是偶爾為善,一曝十寒。這樣形成不了習慣,產生不出作善的慣性力量。
(2)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做善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貪多求大,超出自己的承受力,所謂三分勉強就可以了,急於求成心就會焦慮疲憊缺乏力量。

10.鍛煉心靈的力量,跟鍛煉肌肉的力量,它的道理是相通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練練停停,肌內的力量不會增長;超負荷地狂練,肌肉過度地勞累,甚至受傷、受損,力量也是不會增長的。所以,只要循序漸進地堅持做善事,也就是「集義」,一個人的道德勇氣就一定會不斷地增長。

11.孔門心法中還有很多的思惟角度,可以幫助我們激發損惡益善的道德勇氣。比如《中庸》談到智仁勇三達德--知恥近乎勇,一個人如果知道慚愧羞恥,那就接近勇敢了。像這樣的思路,在以後的學習中,會不斷地出現加以運用。

12.總之:如果我們能夠把道德勇氣激發出來,該做的就會勇敢去做,不該做的絕不會去做。為政者,為政以德,垂拱而治的境界就能夠逐漸實現。就整個孔門心法的修學而言,則一定能夠修己安人、止於至善,成為君子,乃至聖賢。

13.在孔門心法體系中,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該做的?六藝中的禮,就是專門談這個問題。儒家通過禮把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行徑中的行為規範,作了非常清晰的規定。通過禮的學習,對於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就會越來越清楚明白。接下來《論語》的《八佾第三》就是詮釋禮的內涵。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三章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解釋)
子張問:「周朝以後,十個朝代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說:「殷代延續的是夏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延續的是殷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也是可以知道的。由此可以推之,以後繼承周代的朝代,即便是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一、思惟題綱
1.子張的問題:十個朝代以後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怎麼回答?
2.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說「雖百世,可知也。」,夫子依憑什麼而做這樣的結論?
3.一代延續上一代的禮制,並有所損減和增益。請問相續不變的是什麼?損益改變的是什麼?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
1.《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2.《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做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二)重點摘記
1.十世可知的「世」指的是朝代,朝代更替叫做一世。當時是周朝,子張問:「周朝以後,十個朝代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不僅限於十個朝代,即使上百個朝代,也是可以預知的。
2.為什麼雖百世可知也?孔子是從夏商周三代之間因循損益、傳承相繼的關係,得出結論的。「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殷代延續的是夏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是可以知道的;「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代延續的是殷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也是可以知道的。由此推之,繼承周代的朝代,即便是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3.因于夏禮、因于殷禮的「因」是相續不變;所損益可知的「損」是損減;「益」是增益;「損益」就意味著變化、改變。
4.三代之間,相續不變的是什麼?損益改變的是什麼?「綱常倫理」是立國的根本,即使萬世不可改易;「典章制度」是因時因地而制宜,隨時變通。
5.「綱常倫理」的背後是仁德之體,《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仁、敬、孝、慈、信等都是仁德在不同的倫理關係中的具體表現。所以,綱常倫理不可改易,就是說,仁德之體不可改易。以王道精神立國的歷代君主,都把仁德的落實,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視仁德為立國之本,萬世不變。
6.「典章制度」的設立,是為了確保仁德的落實,但每個時代有時代的特點,必須適應實際狀況,對於典章制度作相應的調整。利於落實仁德的,就增益之;不利的,就損減之。所以違背客觀實際,機械地因循守舊,並不為儒家所取。可見,認為儒家復古守舊,其實是一種誤解。
7.對於典章制度進行損益,有其原則,並不可以隨意。《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做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只有德行、地位兼具的天子才有資格議禮、制度、考文。從這一點來看,儒家對於典章制度的損益,有著神聖的一面。
8.所以,對於典章制度,既不機械地因循守舊,又不肆意地任意妄改。這也是儒家中庸精神的體現。
=====
 第23章 -2
一、思惟題綱

1.因為朝代之間有著「因循損益」的原則,所以「十世可知乃至百世可知」。請問因循傳承不變是什麼?損益的是什麼?
2.對於學習聖賢書、志在成聖成賢的我們,本章有什麼樣的啟發?
3. 依著「因循損益」原則,百世代以後的事都可以預知。請問對於你的未來,十世以後、百世以後的生命,您也可以預知,一定是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光明!是嗎?為什麼?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出處《四書章句集注》: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謂:仁、義、禮、智、信。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醜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2.「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出處《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第15章
4.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出處《論語‧雍也第六》第9章
5.「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出處《中庸‧第十四章之一》

(二)重點摘記
1.夏、商、周三代之間,一方面相續不變傳承著仁德之體,一方面又因時制宜,對典章制度作出相應的損益調整,呈現「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的不同的風貌。
2.在孔子看來,周朝以後的朝代,若能秉持這種因循損益的原則,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一定是一步步朝著王道仁政的理想挺進,最終實現世界的大同。所以孔子對於未來的前瞻,是極具理想色彩和樂觀精神的。
3.這種朝代之間的因循損益的原則,對我們個人的道德修為,有什麼樣的啟發呢?三代之間因循不變的,是對仁德理想的追求;個人修養,也是以圓滿仁德為目標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是一個儒者的理想信念。
4.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要實現它,就是損益的功夫。「損」,損的是惡,把不符合理想信念的思想言行,損減掉;「益」,益的是善,把符合理想信念的思想言行,不斷地增多、加強。
5.孔子教導子貢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可以、不錯,但是還要繼續努力,把它增益到「貧而樂,富而好禮」才更好。所以,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再配合損惡益善的功夫,一個人的德行修養,就能夠不斷地提高,向著內聖外王的聖賢境界邁進。
6. 「有崇高的信念,加上損益的功夫」,這個人的命運是可以自己把握的,他的未來是可以預見的,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光明。也許他的生命中,依然會有種種的坎坷,依然會遭遇風雨的洗禮,可是無論外境如何,他內在的心靈境界,卻在堅守理想、損惡益善之間不斷地提升。他會逐漸獲得內在的快樂,不假外物的心靈之樂。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快樂;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君子之樂。
7.本章與上一章22章、下一章24章 之間的相關性:
(1)第22章講到信的重要,人必須要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由此而產生外在的信用,不如此則異於禽獸幾希。那麼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當如何實現它呢?總不能把它懸在那裡,空談美好、畫餅充饑!如何把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
(2)本章就把實踐理想的關鍵點了出來--要有損惡益善的功夫配合。
(3)在實踐中,有時候雖然道理明白了要損惡益善,但是行為上卻未必做得來。有時候不該做的做了,沒有去損;該做的不做,沒有去益。所以還需要一種品格,才能夠把損惡益善的實踐功夫做得扎實。這種品格,就是孔子在下一章要告訴我們的,見義勇為的道德勇氣。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二章

 思惟題綱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解釋)
孔夫子說 : 如果做人而沒有「信」的話,那怎麼可以?換句話說,要做一個人,不可以沒有信念或沒有信用,否則形相上是一個人,實質上卻跟禽獸沒什麼差別。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怎麼動得起來?古代的車都是用牛或馬來駕馭,輗跟軏是跟牛身平行的木頭,前面有一個架子套在牛背上,牛向前走,拉動輗和軏,車子就動起來了。

思惟題綱 :
1.為什麼說「一個人沒有信念或沒有信用,就跟禽獸沒什麼差別。」?
2.「信」有兩種內涵 : 「信念」和「信用」。這兩者有何相關性?
3. 夫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檢查一下我們自己的「信」,我的信念是什麼?我有信守諾言、信守誓言嗎?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 《孟子‧離婁章句下》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3.《論語‧顏淵第十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 《論語‧學而第一》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5. 「修己以安人。」 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 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信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它靠什麼行走呢?」古代的大車小車都是用牛或馬來駕馭,「輗」跟「軏」是跟牛的身體平行的木頭,有一個架子套在牛背上,當牛向前走時,車子就被拉著走。如果沒有輗跟軏,雖然有牛有車,車不會動的。就好比汽車沒有方向盤,雖然引擎、車身、車輪再好,也無法行駛。孔子用此比喻「信」的重要性。
2.信有兩種內涵:
(1)一個人的信用:說到做到、說話算數、信守諾言。
(2)一個人的信念:我所相信,我的理念,我所嚮往所相信的理想信念。
3.儒家所秉持的理想信念是什麼?用《大學》表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一方面,努力淨化自己,使自己內在的至善的光明德行彰顯出來;一方面,也去幫助一切人彰顯他們的明德。把這兩件事做到圓滿極致--止於至善。這就是一個儒者的理想信念。
4.無論是信念還是信用,儒家都非常重視。可以從生命成長的層面和為政的層面來看。
(1)從生命成長的層面,看信的重要 :
「信」是人與禽獸的分水嶺。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與禽獸的差別很有限,最大的差別在於人有智慧能思維,可以透過教育建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為之奮鬥,最終達到修己安人、參天地之化育的聖賢境界。但若不善加利用成聖成賢的潛能,卻像禽獸一般,只追求眼前欲望的滿足,是非常可惜的事。就好比有了黃金打造的器皿,不用來它盛放珍寶或珍饈,卻用來裝垃圾穢物,那實在是太浪費、太可惜了。
(2)從為政的層面,看信的重要:
「信」是立國的根本。子貢曾經請教孔子「為政有哪些要素?」,孔子回答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力、百姓的信任。子貢問:如果三者只能保留一樣,選擇哪個?孔子說是「信」。因為「民無信不立」,沒有百姓的信任,失去民心,國家就沒有立足的基礎,有再多的糧食和武器又有什麼用?所以古今中外,賢明的政府與君主無不重視取信於民,總是通過種種的努力去贏得百姓的信任。
5.從生活的層面來看,信一樣非常重要。
信是一個人在家庭、在社會、單位立足的最基本的品格。一個無信之人,是很難做到家庭和睦、事業有成的。
6.信如此的重要,如何把信建立起來呢?
信念層面的信,涉及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依託著良師益友,學習、實踐才能夠完成。
7.一個人一旦有了內在的理想信念,外在言行的表現,就必然有原則、有操守。符合信念的,就去做;違背信念的,就不做。所以別人看到他這樣的操守,自然就會對他產生信任感。可見,一旦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信用自然就建立起來。
8.這種由信念而生的信用,才是儒家所重視的信用。在《學而第一》第13章可見。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只有符合道義的時候,所許的諾言才可以去兌現,這才是真正的講信用。符合道義,自然也就是與理想信念相符順,反過來說,如果違背了道義,違背了理想信念,那麼即便答應了別人的事,也不能去做。
9.信念與信用有著本末次第的關係,信念是本,信用是末。本立起來了,末自然就會產生。我們不可拋開信念講信用,也不能因為信念是本、信用是末,就忽視了信用,覺得反正我有崇高的信念,那麼答應別人的事,是不是兌現也就無所謂了。只要不違背道義,答應別人的事,是一定要努力去兌現的,要信守諾言。
10.重信守諾,是實現理想的重要前提。儒家的理想是修己安人,要自明明德,還要把明明德的理念方法推展開來。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誰會相信他所宣導的理念呢?
11.儒家的理想是要通過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環節,步步推展、擴展而實現,如果一個人對於家庭、社會所約定的禮制、規範不能遵守的話,那麼家如何齊,國如何治?如果一個人對於師友善意的提醒或是教導,嘴上雖然認可,但是卻不能言行一致,如實地去實踐,怎樣能夠真正的改過遷善,完善自我。
12.總之,生而為人沒有理想信念,沒有與信念相符順的信用,是絕對不可以的。讓我們記住孔老夫子給我們的叮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一章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解釋:
有人問孔老夫子說:「你為什麼不出來從政呢?」孔老夫子就說:「《書經》說孝是什麼呢?以這個孝的精神,從基本的家庭出發,不但對父母,父母以外的是兄弟,同樣的那個心對你周圍的人,擴大了以後到整個的社會。拿這個精神對人,就是為政。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才叫作政治呢?
思惟題綱:
1.一個從政者,您覺得先需要哪些基本的磨練和條件?
2.從政治國有什麼是必須把握住的根本呢?又從哪學習起?
3.從夫子這句話中,透露出的教育觀點有哪些?

引用經文及資料來源:
1.《孝經•廣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2.《孝經•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3.《孝經•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4. 對漢文帝歷史有興趣者,可參考
⑴《孝經《譯評》》「…..定賑窮養老、令四方的人毋來獻,廢肉刑,…..」
   P147作者:周成功  博學出版社
⑵原始資料: 《漢書卷四•文帝紀第四》、《史記·孝文本紀》
(3) 肉刑,為毀損身體一部份之刑,荀子正論篇所謂虧體,乃指此而言。書經中所稱的「舊」五刑,就是由死刑與宮刑(腐刑)、刖(臏、剕)刑、劓刑、鯨(墨)刑等肉刑所構成者。《中華百科全書》

 義理講解
1. 夫子說:“《尚書》說到孝,就是用對父母親的心,去對待兄弟,再擴大到周圍的人,這個就是為政。…”----聖者所認知的為政
2. 聖者更看重的是因——基本精神,因正則果圓,基本精神培養了,想要的為政的效應,自然會出現。透過這個問答,孔子似乎也在教育我們。所言為政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3. 為政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為政以德,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淨化自己,從自己培養德,身體力行開始。當我們淨化了,有德了,自然就可以去影響旁邊的人,幫助所有的人。
4. 在家裡開始做好孝。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基本的精神,拿這種孝的精神,我們把它慢慢地擴大開來,也就是可以用仁心去對待一切的人。
5.有仁心,第一個我們會將心比心,第二個我們就擁有學習的條件。接下來就用這兩個角度來討論,為什麼因正果會圓呢?
6. 第一個,當我們學好孝悌,擁有孝的精神,感受父母親愛我的心,也教育我們開始練習去為父母親著想。如果我們面對的是兄弟,我們會待兄弟著想,我們成就的就是悌這個德;我們會待尊長著想,成就的就是敬;會待下面的人著想,成就的就是慈;待國君著想,成就的就是忠。
7. 淨化了我們只關心自己,從愛父母親開始這種孝的精神,漸漸培養,自然我就能夠待所有的人,去愛所有天底下的人。
8. 第二,我們就從學好孝悌,我們就擁有良好的學習條件。在我們還沒有成就〝眾星共之的北辰〞的德行之前,必須開始先學習。
9. 念恩能生敬,透過孝順父母親,把這一種敬意先培養起來,就可以輕輕地把這種冒犯、煩躁、頂撞的學習障礙淨化掉。父兄說的話,才漸漸開始落入我們的心田,教育才開始。
10. 我們內心當中就自然而然會專注、寧靜、平和的狀態,這種狀態很重要,我們在處理很多事,學很多東西,都需要這種狀態。智慧也是從這一種恭敬心所開展出來的。
11.總結: 因正就果圓。在家裡孝順父母拿這種基本精神,將心比心,或者心存敬意,就可以推展去愛天底下的人,待所有的人著想,我們也擁有學習的條件。從士推往為卿大夫、諸侯,其實他都是從孝這個基礎開始的,然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內在精神上面開始淨化,作為基礎,才能夠真正用德行來感化天下。)

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章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解釋)
魯國大夫季康子請問孔子:怎樣使老百姓對上面的人又敬重、又忠心,彼此還能互相勸勉?孔老夫子回說 : 你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非常莊重,做事情有原則不亂來,下面的人自然就恭敬你。你上面的人對尊長能夠孝、對子女能夠慈,下面的人自然就忠於你。舉用好的人、教導條件不夠的人,老百姓自然得到策勵、勸勉。

思惟題綱
1.對季康子的問題「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夫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夫子給的答案,師父說夫子是在告訴季康子真正重要的話「身教則從,言教則訟」,為政者重要的原則-要身體力行。師父為什麼這麼說?
3.我們都會希望下面的人呈現「敬、忠,以勸」的景象,那就要做到「莊重、孝慈,舉善而教不能」,請問我自己做得如何?怎麼可以做得更好?

引用經文及資料
1.「誠於中,形於外。」 /出自:《大學》「…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2.《孟子.離婁(下)》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3.「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出自《論語.雍也第六》1.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4.「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5.「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出自《論語.學而第一》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6.「使民以時」/出自《論語‧學而第一》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7.「文王視民如傷」/出自《孟子.離婁(下)》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
8.「言教則訟,身教則從。」/出自《論語摸象(二十一)》孔老夫子對於為政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身教則從,言教則訟」。

重點摘記
1.季康子,魯國卿大夫,請問孔子,執政為官者,在差使百姓時,怎樣才能使老百姓對他既敬重又忠心,而且百姓之間也能夠互相勸勉。從這個發問可知,季康子使民的動機並不純正,他希望百姓能聽從他、臣服他。魯國當時是由三家專權,不合禮法,特別是季孫氏,季康子本身違禮,卻又希望下面的百姓能夠做到,並不合道理。
2.孔子雖然瞭解季康子的動機,還是很有耐心、很善巧地引導季康子。內容有三部分: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第一部分「臨之以莊,則敬」:
 (1)「臨」面臨面對,指上對下。「莊」莊嚴莊重,包含內心心態,及外在行為或威儀兩方面。外顯在的行為或威儀又來自內在的心態,所謂「誠於忠,形於外」。整句的意思,上面對下面,能夠內心非常莊重,做事有一定的原則,不會亂來,這樣百姓自然就會恭敬你。如果上對下不莊重,譬如:老師在講臺上穿著拖鞋、短褲;老闆面對員工的請問,是一邊忙自己的事情;父母動不動就送白眼跟孩子說:這麼簡單還不會?請問下面的學生、員工、孩子會做何感受?
(2)省思我們對下的態度是如何?我高你低、我尊你卑、我花錢你辦事、我該差遣你、你本來就應該為我所用?! 如果是這樣,你在跟人的言行互動、眼神語氣,就少了一分尊重,甚至有無禮的要求。
(3)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國君把臣子看成是兄弟來愛護,臣子就會把國君看成是最親近的人,他會竭盡一切保護國君。孟子說「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國君把臣子看成是替自己工作的狗馬、漠不關心,臣子會把國君看成過路人,視若無睹。孟子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國君把臣子看成是地上的爛泥雜草,任意踐踏,臣子會把國君當成仇敵一般地憎恨。總言之,孟子告訴我們,我們尊重別人,自然贏得別人的尊重;我們瞧不起別人,別人也不把我們當作一回事。這是相對的運轉法則。
(4)孔子曾經指導仲弓要「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執政者面對百姓,必須「居敬」,內心存有一份對人的恭敬;必須「行簡」,施政要能夠簡約,為人民著想。「居敬」就像「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就像出門要去迎見貴賓一樣,在穿著上會更端莊,言行上會更恭敬、更慎重;差使人民去做事時,就像要去從事參與盛大的祭典,參與盛大的祭典,會非常慎重恭敬,甚至是戰戰兢兢的。
(5)就像我們師父,每次舉辦的營隊,他說他是義工,他會到營隊來陪伴我們、教育我們、引導我們,在營隊結束時,他總是非常真誠的讚歎我們,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真是辛苦大家了!你們做得真是太好了!所以,舉辦營隊雖然辛苦,但是聽到老師由衷的讚歎,我們也做得甘之如飴,而且對老師的恭敬愈加濃厚。
4.第二部分「孝慈,則忠」:
對父母、尊長能夠孝順、對晚輩或屬下能夠慈愛,百姓自然就會對你忠心。因為,孝悌仁之本,真正敬愛父母、對子女慈愛的人,也會用這種心情來推己及人,會敬愛百姓、愛護百姓,代百姓著想,會使民以時,在差使百姓時,就會想:我要選什麼時間?現在忙於農務嗎?會耽誤他們的生民大計嗎?處處視民如子、愛民如子。甚至就像「文王視民如傷」,百姓自然會被你感動。對待你就如同父兄,盡心盡力為你付出。
5.第三部分「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舉」舉用,把善的、正直的榜樣立起來,而且教導能力比較差的人。舉善,就可以見賢思齊;教不能,上面的人有愛心耐心地陪伴與教導能力差的,就可以帶動老百姓的善行。
(2)舉例,老師在班級裡選出模範生,把他值得大家見賢思齊的優點,一一地說出,讓大家的學習有標杆作用。對於程度差、有障礙的孩子,老師耐心地陪伴他、教導他,甚至他稍有進步就在大眾前提出來鼓勵,不但幫助這個孩子站起來,也會帶動其他學生仿效行善,一顆顆的善心被啟動,營造出善的環境,大家在這環境中彼此學習,互相鼓勵,互相陪伴。
6.總結,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想想,我們對下面的員工、下屬、學生、子女是不是也有所期待?該如何辦到?感謝孔子在此作了最好的示範教育。「身教則從,言教則訟。」唯有自己努力去實踐,才能夠影響別人、勸勉別人、幫助別人。你不用要求,而是他看著你做,內心被你感動,就樂意跟著你走!你是用一顆心去帶動另一顆心,這時,你有什麼才真正能夠傳遞什麼。

論語 為政第二第十九章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魯哀公問孔老夫子:「要怎麼樣做,老百姓就會來服從你呢?」孔老夫子對他說:「舉用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上面,把不正直的人調開。如果你能夠這樣的話,老百姓就會服你。反過來,你把不正直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的頭上,老百姓不會服你。」

一、思惟題綱
1.孔老夫子說為政者要怎麼做,百姓才會服你?為政者怎麼做,百姓就不會服你?
2.為什麼「舉直錯諸枉」,民眾就會服你?為什麼「舉枉錯諸直」,民眾就不會服你?在您生活中有實例應證嗎?
3. 上位者要選用好的人,才可以得到百姓的信服,那為何做不到呢?
4. 本章談上位者如何讓人心服口服,請舉出為政篇那些章也在談為政之道?

三、義理講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論語•為政第二》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二十一》「孔老夫子對於為政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身教則從,言教則訟」。」
3. 《論語•顏淵第十二》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4. 《論語•顏淵第十二》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二) 重點摘記
1.為政第二第19、20、21章,這三章談的都是為政之道,從當權的諸侯魯哀公發問,其次是卿大夫季康子,最後是一般的老百姓,從上到下三種不同的角色,當他們居其所的時候,如何運用為政以德這個基本原則,來改善自己的言、行、舉動,進而推己及人,產生最和諧的「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的運轉法則。希望對於正在學習的我們,未來面對境界、各種關係的時候也能夠運用得上。
2.舉直錯諸枉:「舉」舉用;「直」正直;「枉」邪曲、不正直;「錯」通於措,就是安置、安插、安排。
3.魯哀公問孔老夫子「到底要怎麼做老百姓才會服你?」夫子說:「應該舉用正直的人,把政事交給他,把他安置在邪曲不正直的人上頭,如果能夠這樣的話,老百姓就會服你。相反,如果舉用邪曲的人,把他安置在正直的人上頭,百姓內心是不會服你的。」
4.為什麼說「舉枉錯諸直,就會民不服?」,為政第二章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如果你任用邪曲的人在上頭來服務引導百姓,比如任用了一位官員,來執行或宣導交通安全政策,要老百姓不要酒駕,要遵守交通規則,可是他卻屢屢被發現酒後開車,違反交通規則,此時老百姓會怎麼看待?哎!這些官員說一套做一套,自己都這樣,竟然還來要求我!算了吧。而且這把火可能還會往上延燒,百姓會覺得,領導者的眼光是不是出了問題,怎麼會選用這樣的人?於是為政者漸漸會失去民心。
5.國家絕對不是國君一個人就可以治理好的,必須仰賴許多人才,必須知人善任。難道上位者,不知道要選用好人?不知道選用好人才可以得到百姓的信服?為何做不到?
6.為政者的難點,分兩方面來探討:為什麼我會任用邪曲之人?
(1)是否我有私心,還是礙於情面,不想得罪請托的人?還是魄力不夠?此時就必須把人情世故和全民福祉,放在自己心上天平來稱一稱。所以選人,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2)我沒私心,但我真的判斷不出來所謂的直和枉。為什麼看不出來?這就關係到我自己在學習的過程,是不是真實的依著正確的概念去實踐?當我實踐了,我才能夠判斷,誰是正直之人,誰是有德之人,誰具有真實的實踐經驗。那怎麼辦?當然就先從自己實踐,當我真正有了實踐的經驗,自然能夠判斷得清楚,也能夠選對人,安置清楚。
7.「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關於民服,我們分兩方面來說:
(1)對於一般老百姓,讓正直有德的人在上頭來服務百姓,他們用美好的身教來引導百姓,正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百姓就有美好的典範可以看齊,內心會承許、會覺得「就應該這樣,我也要跟他一樣。」心服了。所為政者所要推動的政令其實也就不難了。這不就所謂的「身教則從」嗎?「」
(2)對於枉者、邪曲之人,我們把他的位置往下安置,會對他產生好處的。
8. 用「為政以德」這個原則,不但自己變得越來越完善,也可以以此來引導老百姓,更可以使條件還不夠的枉者,也可以產生一種潛移默化被教育的作用,而不是被拋棄。「為政以德」這個原則真是美好,它可以讓一群人一起往正直的方向而努力。
9.總結,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上位者,不論您是國君、老闆、老師、父母,我們都必須從自己先以身作則,為政以德做起,當我們自己有了實踐經驗,就可以,是非嚴明,把人看清楚,用對人,甚至安置清楚,讓一群人和和樂樂的一起往正直的方向道路走。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八章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解釋)
子張向孔夫子請教怎麼去做官。孔老夫子說:
好好去學,多聽聞,對於可疑的、不了解的,暫時放著;對於知道的,要謹慎言說,就是說我知道的,而且很謹慎,這樣過失就會減少。
除了多聽,還要多去看,實際上包括多去實踐,內心不安沒保握的,暫時放著。就算是知道了,去做的時候還要很謹慎。這樣去做,就不會出岔、將來就不會後悔。
這麼一來,你開口講的話很中肯,做的事情很正確,人家當然會很重視你,你也真正能利益別人,自然「祿在其中矣」!你能夠心安理得地得到應有的這份俸祿。

思惟題綱 :
1. 子張想求得官位俸祿,孔老夫子怎麼回答他?
2. 前一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與本章「多聞闕疑,慎言其餘」,想一想,是不是都在點醒我們「常常有-不知為知 的過失」?
3. 夫子說要慎言慎行,那會不會讓人變得保守不敢有所作為呢?
4. 如何才是正確的「慎言」? 正確的「慎行」?
5.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你如何相信?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註》「子張學干祿」…干,求也。祿,仕者之奉也。
2.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3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二)重點摘記
1.子張學干祿,「干」是求,「祿」是奉祿,就是子張想學做官來請教孔子。
2.孔子一心推行仁道,以利天下,宣導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對做官毫無興趣,子張卻想當官,這並不符合孔子的教學目標。不過孔子沒有直接否定子張,而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他回歸到修身立德的主軸。
3.孔子說:要想當官,就要注意你的言行不要出錯,要謹言慎行。
(1)謹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要多聽多想,對於有疑惑的地方,先存疑不論;對於其他已經確信無疑的,也要慎言。這樣就會少犯過失。
(2)慎行:「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要多見,博覽古今天下之事,研究其本末曲直的道理,對於那些危而不安,不明朗、不安穩的事情,姑且存而不行;對於已經看得很準的事情,也要謹慎行之。這樣就不大會做出令人後悔的事情。
(3)此處的謹言慎行,不是讓人變得非常保守,而是要善始善終、不折不扣,避免偏離正確的言行的標準。好比說,路線已經研究清楚了,上路就要謹慎,不要跑到歧路。
4.「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像以上這樣,言行都少犯錯誤,言必有理有據,行事每每成功,有了這樣的德行和業績,必然為眾人所擁戴,為上級所賞識。一旦機會到來,自然會被舉用為官。雖不求,而官祿自然臨身,所以說「祿在其中矣」。
5.在當前功利的社會風氣下,想求奉祿、名利財位的人並不少,但某些人求取的心態是急功近利,求取的方法是不擇手段,給社會帶來種種弊端和危害。就其本人即使一時僥倖得到,也遲早會再被剝奪,甚至付出更大的代價。
6.如何求得官位俸祿,孔夫子在此指出一條正路。要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就是要從端正自己的言行入手,回到修身立德的根本。如果肯這樣努力,那所求的財位,才會穩穩地獲得。凡事都有它一定的規律,方法對了,結果就一定會出現。(因正則果圓)

為政 第18章 師父帶我們又一重的學習

18章,子張問為官,孔夫子給了他答案。
同樣是學生的樊遲,問學稼、學圃,孔子不回答,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乃至衛靈公問作戰之道,孔子說:這個我不會!「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實際上,孔子是樣樣都通,為什麼不回答 ? 而在這裡,子張問怎麼做官,夫子反而教他呢?

是孔子對做官有興趣嗎 ? 你可能會說,孔子周遊列國,到處去遊說,不是就是想能夠謀得一官半職嗎 ? 是,從表面上看,他一天到晚是在希求一個官位。
但,夫子為的是什麼 ? 他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

夫子是希望藉這樣的職位,來推行他的仁道。夫子從修身立命,推己及人進而要想普利天下。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要推行仁道,必須要有一定的位置,才能夠推行。

既然子張有這個志向,夫子就因勢利導,教他為官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讓他回歸到修身立德的主軸上,讓他漸漸地能夠得到自他俱利。

師父說,從這地方我們也看得出來,孔老夫子他的中心思想,以及他的善巧。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七章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夫子對子路說:「由啊!我教你什麼叫做「知道」,你知道的,就是知道;你不知道的,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

思惟題綱 :
1.我會不知道自己知道或不知道嗎?
2.師父說,有一種人因為畏縮,雖然知道了,還是不敢表達知道;有一種人衝勁很大,不知道的,也覺得像知道,橫衝直闖。這兩個都不對。省思一下,你有過嗎?
3.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就是依稀彷彿、含糊籠統,不一定知道或者碰到一點點,就以為知道了。一般來說我們很難避免。這種「不知為知」在學習路上有什麼損失?要如何避免?

重點摘記
1.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之一,好勇,有些魯莽,講話衝口而出,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都要發表看法。但他聞過則喜,非常樂意聽別人指出他的毛病,以求改過遷善。在這裡孔子誡勉他:什麼是真正的知道。自己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知道,才是真正的有智慧。不要自己並不知道,或者還一知半解,卻覺得很懂,那未免自欺。”
2.我們會「不知道卻覺得自己知道」嗎?我們會犯這個錯誤。因為生活中積累了一些知識,慢慢有了自己的一套思想,於是,內心對尊長就沒有那麼恭敬了,對別人的意見也不大容易聽得進去,甚至於沒有用心聽清楚。
3.現在我們跟師友學習聖賢之道,對於聞所未聞的東西,還會去認真聽一下;而聽到曾經聽過的,心裡就會不耐煩,說這個我都懂了。但是,我們真的懂了嗎?如果懂了,為什麼用不上?為什麼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為什麼那麼多的煩惱排解不開?為什麼在人前顯得很自負,內心深處卻孤獨脆弱?遇到困局時,為什麼沒有智慧找出一條輕巧的出路,而怨天尤人呢?…顯然,並沒有真懂,頂多知道一些文字皮毛罷了。
4.要承認自己無知並不容易,這是功夫,需要練的。
5.儒家以學跟習為生命的特徵,要讓自己能夠安住在學習的狀態,要分清楚真懂和假懂,認得自己的無知,才可。
6.「不知為知」是學道之人的大忌,一定要覺察並及早剷除,否則一定會阻擋自己前進的通道。所以,請記住孔子對我們的誡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師父對我們的策勵 ==
子路是孔夫子很喜歡的學生,子路衝勁很大,屬於狂者(反過來是狷者),狂者進取心很強,只要碰到一點點,就會衝口而出,但是往往問題不一定把握得準。子路就是這種人。
所以,夫子就教誡子路,說:由啊,我好好地要告訴你,你怎麼樣才能夠好好地學習呢,要認識什麼是知道,真正的知道,是真正的認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把握得住。
師父接著點出,2000多年前子路的問題,也是我們的毛病,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就是依稀彷彿、含糊籠統,不一定知道,或者碰到一點點,就以為知道了。一般來說我們很難避免。所以,師父希望透過這一章的學習,我們在平常的時候,要去避免「不知為知」的毛病,不要再犯。這點相當重要、相當重要 !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六章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解釋:如果我們把全部的精神放在非中道的事情上,就是說不在中庸這個方向去走,偏向任何一個地方去做的話,那麻煩就來了。

 思維題綱:
1.想想有沒有常花時間在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情上?對這件事的內涵意義曾深入思考過嗎?
2.您對“異端”的看法是什麼?晚上義理解釋後,試比對一下講師的說法。
3.君子「不器」和「異端」二者,是否有衝突?
4.現今多元社會觀點下,對於“異端”您會認為“斯害也已”?有這麼嚴重嗎?

義理解說重點摘記:
1. “攻”的意思是專治,也就是指很專心一意地去研究、去從事某樣東西,與攻讀博士學位的“攻”是一樣的。關鍵,是要理解什麼是異端。
2.朱熹解釋,說“非聖人之道而別為異端”,是說,只要不是聖人之道,就是異端。
3.儒家的聖人之道,就是克己復禮,修身立德,最後圓滿智仁勇這三種達德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是以提升心靈為主,但也不忽視物質,以物質為輔。
4.案:朱子言:背離了追求仁德、提升心靈的這個主軸,就是所謂異端。一心追求物質,任憑物欲膨脹氾濫,忽視乃至放棄對精神道德的修為,這樣會有很大的害處。
5. 人類專門依賴科技,發展科技,而不用道德去節制它,其實連自己也控制不了它的後果,結果往往得不償失。再比如,網路越來越發達……
6. 從政為官,本應為了造福一方,來成全自己、人人清明的美德。但如果從這個初衷上滑落,一心追求個人的名利享受,就會貪污腐化,乃至說最後淪為階下囚而追悔莫及。
7. 一個人肯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一般而言也是好事,但是如果他不能有一個中心---回歸到實現高尚的人生宗旨,那麼到後來,即使像一本活百科,對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但是人生境界卻難免很一般。所以失去中心而到處發散,這也是一種攻乎異端,對人生價值也是一種損害。
8. 攻乎異端還可以從偏離中庸之道的角度去理解,避免這種錯誤的方法,就像孔子那樣,“叩其兩端而竭焉”。在處理事情時,要對事情的現象和本質、利和不利的一面、近期和長期效果、對自和對他、對局部和對整體等各個方面的影響,都儘量做觀察思考之後,然後再進行取捨,這樣就可以避免偏頗遺漏,貼近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

論語 為政第二 第十五章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老夫子說:假使我們只是在學,而不從實際做事情過程當中思惟、觀察、抉擇的話,那還是茫然無所得,對我們所學的內涵還是一無所知。如果很會動腦筋,而沒有善學,只緣在自己有限的經驗思惟,很容易就陷在裡邊,既不廣又不深,而實際上是錯了,錯了而又陷在錯誤裡邊,更糟糕!所以思而不學,則殆,「殆」換句話說,那就麻煩了!

思惟題綱:
1. 學習之後,不去思惟觀察,會如何呢?為什麼?
2. 總是在冥思苦想,卻不向良師益友請問學習,會如何呢?為什麼?
3. 在為學的過程中,「學」和「思」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
(一)引用經文 :
1.《論語.衛靈公第十五》3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二)重點摘記
1.本章談「學」和「思」兩者之間的關係。
2.「學而不思則罔」,學就是要跟師友學習,聽他們的指導或建議,學了之後不去思惟消化,把所學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東西,則不免依舊迷惘。
3.舉例: 我們學了「君子不器」之後,在工作中遇到跟自己處事方式不同的人,你不耐煩、不能包容,甚至責備人家,你陷在自己的器當中,所學的「君子不器」沒上用,觸境即昏,這叫做「罔」。
4.為什麼學習了還是「罔」?實際上,從聽到一個道理到能夠用得上這個道理,還差一段距離,要靠「思」來完成這段距離。僅憑聽完之後留下的印象,是無法突破自己習慣的。
5.要思考什麼呢?以「君子不器」來說,我們要思考:什麼是君子不器?為什麼要不器?這樣有什麼好處?不這樣有什麼壞處?怎麼把自己從器的局限中引導出來?
6. 如果我們對「君子不器」經過思考之後,就會想說--與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正好幫助我突破原來的「器」,讓我不拘一格,能擔當大任。所以不會排斥對方,會以學習的心態跟人相處。如此,對「君子不器」也有了更深切的體悟。
7.「思」不僅僅是獨自去想,更需要歷事練心,從實踐中去體悟其中的道理,這樣又可以加深理解。如上例。所以學了要思,讓學和思進入一種良性循壞。
8.「思而不學則殆」,「殆」是危而不安,如果我們總是在那裡冥思苦想,卻不去向良師益友請問學習,那是危險而不安全的。
9.愛思考、愛動腦筋,是一件好事,但為什麼「思而不學則殆」呢?因為自己再怎麼想,也不會超出個人的經驗範圍,而我們自己的經驗並不見得是最好的、是正確的。如果封閉在自我的經驗中一直想下去,要麼一籌莫展,要麼得到片面乃至錯誤的結論並依之行事,而且還會養成壞習慣--不愛求教于人,那豈不是危而不安!
10.孔子曾總結自己的經驗,來勸誡我們。《衛靈公第十五篇》,子曰:「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說他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思考問題,卻發現並沒有什麼收穫,與其這樣實在不如去學習啊。
====
師父的巧妙譬喻 - 學和思的關係

Q3:在為學的過程中,「學」和「思」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A3:師父說,學、思二者相輔相成,「學」像吃東西,「思」就像去消化它。如果光吃而不能消化的話,身體吸收不到營養;如果消化很好但肚子裡沒東西的話,會把腸胃系統弄壞掉。
第11章講「溫故而知新」,是指學過了以後自己知道了,再由於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以前認識的東西就會有新的概念再產生。不過,始終不能停,要不斷地加深、加廣,才能夠漸漸學到我們該學的,那時候內心當中的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出現,也才能真正領悟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相狀。
在為學的過程中,學和思始終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