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題綱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解釋)
孔夫子說 : 如果做人而沒有「信」的話,那怎麼可以?換句話說,要做一個人,不可以沒有信念或沒有信用,否則形相上是一個人,實質上卻跟禽獸沒什麼差別。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怎麼動得起來?古代的車都是用牛或馬來駕馭,輗跟軏是跟牛身平行的木頭,前面有一個架子套在牛背上,牛向前走,拉動輗和軏,車子就動起來了。
思惟題綱 :
1.為什麼說「一個人沒有信念或沒有信用,就跟禽獸沒什麼差別。」?
2.「信」有兩種內涵 : 「信念」和「信用」。這兩者有何相關性?
3. 夫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檢查一下我們自己的「信」,我的信念是什麼?我有信守諾言、信守誓言嗎?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 《孟子‧離婁章句下》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3.《論語‧顏淵第十二》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 《論語‧學而第一》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5. 「修己以安人。」 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 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信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它靠什麼行走呢?」古代的大車小車都是用牛或馬來駕馭,「輗」跟「軏」是跟牛的身體平行的木頭,有一個架子套在牛背上,當牛向前走時,車子就被拉著走。如果沒有輗跟軏,雖然有牛有車,車不會動的。就好比汽車沒有方向盤,雖然引擎、車身、車輪再好,也無法行駛。孔子用此比喻「信」的重要性。
2.信有兩種內涵:
(1)一個人的信用:說到做到、說話算數、信守諾言。
(2)一個人的信念:我所相信,我的理念,我所嚮往所相信的理想信念。
3.儒家所秉持的理想信念是什麼?用《大學》表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一方面,努力淨化自己,使自己內在的至善的光明德行彰顯出來;一方面,也去幫助一切人彰顯他們的明德。把這兩件事做到圓滿極致--止於至善。這就是一個儒者的理想信念。
4.無論是信念還是信用,儒家都非常重視。可以從生命成長的層面和為政的層面來看。
(1)從生命成長的層面,看信的重要 :
「信」是人與禽獸的分水嶺。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與禽獸的差別很有限,最大的差別在於人有智慧能思維,可以透過教育建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為之奮鬥,最終達到修己安人、參天地之化育的聖賢境界。但若不善加利用成聖成賢的潛能,卻像禽獸一般,只追求眼前欲望的滿足,是非常可惜的事。就好比有了黃金打造的器皿,不用來它盛放珍寶或珍饈,卻用來裝垃圾穢物,那實在是太浪費、太可惜了。
(2)從為政的層面,看信的重要:
「信」是立國的根本。子貢曾經請教孔子「為政有哪些要素?」,孔子回答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力、百姓的信任。子貢問:如果三者只能保留一樣,選擇哪個?孔子說是「信」。因為「民無信不立」,沒有百姓的信任,失去民心,國家就沒有立足的基礎,有再多的糧食和武器又有什麼用?所以古今中外,賢明的政府與君主無不重視取信於民,總是通過種種的努力去贏得百姓的信任。
5.從生活的層面來看,信一樣非常重要。
信是一個人在家庭、在社會、單位立足的最基本的品格。一個無信之人,是很難做到家庭和睦、事業有成的。
6.信如此的重要,如何把信建立起來呢?
信念層面的信,涉及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依託著良師益友,學習、實踐才能夠完成。
7.一個人一旦有了內在的理想信念,外在言行的表現,就必然有原則、有操守。符合信念的,就去做;違背信念的,就不做。所以別人看到他這樣的操守,自然就會對他產生信任感。可見,一旦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信用自然就建立起來。
8.這種由信念而生的信用,才是儒家所重視的信用。在《學而第一》第13章可見。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只有符合道義的時候,所許的諾言才可以去兌現,這才是真正的講信用。符合道義,自然也就是與理想信念相符順,反過來說,如果違背了道義,違背了理想信念,那麼即便答應了別人的事,也不能去做。
9.信念與信用有著本末次第的關係,信念是本,信用是末。本立起來了,末自然就會產生。我們不可拋開信念講信用,也不能因為信念是本、信用是末,就忽視了信用,覺得反正我有崇高的信念,那麼答應別人的事,是不是兌現也就無所謂了。只要不違背道義,答應別人的事,是一定要努力去兌現的,要信守諾言。
10.重信守諾,是實現理想的重要前提。儒家的理想是修己安人,要自明明德,還要把明明德的理念方法推展開來。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誰會相信他所宣導的理念呢?
11.儒家的理想是要通過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環節,步步推展、擴展而實現,如果一個人對於家庭、社會所約定的禮制、規範不能遵守的話,那麼家如何齊,國如何治?如果一個人對於師友善意的提醒或是教導,嘴上雖然認可,但是卻不能言行一致,如實地去實踐,怎樣能夠真正的改過遷善,完善自我。
12.總之,生而為人沒有理想信念,沒有與信念相符順的信用,是絕對不可以的。讓我們記住孔老夫子給我們的叮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