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為政第二 第二十三章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解釋)
子張問:「周朝以後,十個朝代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說:「殷代延續的是夏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延續的是殷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也是可以知道的。由此可以推之,以後繼承周代的朝代,即便是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一、思惟題綱
1.子張的問題:十個朝代以後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怎麼回答?
2.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說「雖百世,可知也。」,夫子依憑什麼而做這樣的結論?
3.一代延續上一代的禮制,並有所損減和增益。請問相續不變的是什麼?損益改變的是什麼?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
1.《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2.《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做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二)重點摘記
1.十世可知的「世」指的是朝代,朝代更替叫做一世。當時是周朝,子張問:「周朝以後,十個朝代的事情可以預知嗎?」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不僅限於十個朝代,即使上百個朝代,也是可以預知的。
2.為什麼雖百世可知也?孔子是從夏商周三代之間因循損益、傳承相繼的關係,得出結論的。「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殷代延續的是夏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是可以知道的;「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代延續的是殷代的禮制,所損減的和增益的也是可以知道的。由此推之,繼承周代的朝代,即便是百世,也是可以知道的。
3.因于夏禮、因于殷禮的「因」是相續不變;所損益可知的「損」是損減;「益」是增益;「損益」就意味著變化、改變。
4.三代之間,相續不變的是什麼?損益改變的是什麼?「綱常倫理」是立國的根本,即使萬世不可改易;「典章制度」是因時因地而制宜,隨時變通。
5.「綱常倫理」的背後是仁德之體,《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仁、敬、孝、慈、信等都是仁德在不同的倫理關係中的具體表現。所以,綱常倫理不可改易,就是說,仁德之體不可改易。以王道精神立國的歷代君主,都把仁德的落實,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視仁德為立國之本,萬世不變。
6.「典章制度」的設立,是為了確保仁德的落實,但每個時代有時代的特點,必須適應實際狀況,對於典章制度作相應的調整。利於落實仁德的,就增益之;不利的,就損減之。所以違背客觀實際,機械地因循守舊,並不為儒家所取。可見,認為儒家復古守舊,其實是一種誤解。
7.對於典章制度進行損益,有其原則,並不可以隨意。《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做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只有德行、地位兼具的天子才有資格議禮、制度、考文。從這一點來看,儒家對於典章制度的損益,有著神聖的一面。
8.所以,對於典章制度,既不機械地因循守舊,又不肆意地任意妄改。這也是儒家中庸精神的體現。
=====
 第23章 -2
一、思惟題綱

1.因為朝代之間有著「因循損益」的原則,所以「十世可知乃至百世可知」。請問因循傳承不變是什麼?損益的是什麼?
2.對於學習聖賢書、志在成聖成賢的我們,本章有什麼樣的啟發?
3. 依著「因循損益」原則,百世代以後的事都可以預知。請問對於你的未來,十世以後、百世以後的生命,您也可以預知,一定是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光明!是嗎?為什麼?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出處《四書章句集注》: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謂:仁、義、禮、智、信。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醜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2.「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出處《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第15章
4.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出處《論語‧雍也第六》第9章
5.「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出處《中庸‧第十四章之一》

(二)重點摘記
1.夏、商、周三代之間,一方面相續不變傳承著仁德之體,一方面又因時制宜,對典章制度作出相應的損益調整,呈現「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的不同的風貌。
2.在孔子看來,周朝以後的朝代,若能秉持這種因循損益的原則,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一定是一步步朝著王道仁政的理想挺進,最終實現世界的大同。所以孔子對於未來的前瞻,是極具理想色彩和樂觀精神的。
3.這種朝代之間的因循損益的原則,對我們個人的道德修為,有什麼樣的啟發呢?三代之間因循不變的,是對仁德理想的追求;個人修養,也是以圓滿仁德為目標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是一個儒者的理想信念。
4.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要實現它,就是損益的功夫。「損」,損的是惡,把不符合理想信念的思想言行,損減掉;「益」,益的是善,把符合理想信念的思想言行,不斷地增多、加強。
5.孔子教導子貢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可以、不錯,但是還要繼續努力,把它增益到「貧而樂,富而好禮」才更好。所以,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再配合損惡益善的功夫,一個人的德行修養,就能夠不斷地提高,向著內聖外王的聖賢境界邁進。
6. 「有崇高的信念,加上損益的功夫」,這個人的命運是可以自己把握的,他的未來是可以預見的,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光明。也許他的生命中,依然會有種種的坎坷,依然會遭遇風雨的洗禮,可是無論外境如何,他內在的心靈境界,卻在堅守理想、損惡益善之間不斷地提升。他會逐漸獲得內在的快樂,不假外物的心靈之樂。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快樂;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的君子之樂。
7.本章與上一章22章、下一章24章 之間的相關性:
(1)第22章講到信的重要,人必須要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由此而產生外在的信用,不如此則異於禽獸幾希。那麼理想信念建立起來了,當如何實現它呢?總不能把它懸在那裡,空談美好、畫餅充饑!如何把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
(2)本章就把實踐理想的關鍵點了出來--要有損惡益善的功夫配合。
(3)在實踐中,有時候雖然道理明白了要損惡益善,但是行為上卻未必做得來。有時候不該做的做了,沒有去損;該做的不做,沒有去益。所以還需要一種品格,才能夠把損惡益善的實踐功夫做得扎實。這種品格,就是孔子在下一章要告訴我們的,見義勇為的道德勇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