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六章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 :「不能。」子曰:「嗚呼!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解釋)
魯國大夫季孫氏僭越本分,祭祀泰山之神。孔子問學生冉有,那時候冉有是季氏的家臣,說:「你不能糾正他嗎?」冉有回答說:「不行,我沒有這個能力。」孔子嘆息說:「哎呀!難道泰山還不如林放嗎?」假如他真的不如林放,怎麼可能成為神呢?怎麼能接受人的祭祀呢?


"思惟題綱:
1. 八佾第一章「季氏八佾舞於庭」,或這一章「季氏旅於泰山」,都在講季氏不合禮的行為,冉有身為季氏的家臣,理所當然要去扶正這個禮樂,但是他卻回孔老夫子說:「不能。」
如果你的學生如此回答你,你會如何反應?請問孔老夫子有責備他嗎?您看出孔夫子教育弟子的方式嗎?
2. 本章的事件,請以為政篇第24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來指出季氏的不對,和冉有的不對。
3. 孔夫子這一問,是提醒冉有該去「救」季氏,而冉有卻沒有。反觀自己,是否也出現「該做而沒去做,不該做卻總控制不了自己而去做」反其道而行呢?為什麼?
4. 請問季氏為何要做違禮的事,去祭祀泰山之神?他能如願嗎?為何不能?
(一)引用經文
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第二(24)》

(二)重點摘記
1.《八佾》的前五章,對禮樂教作了總說:
第一、第二章,透過「八佾舞於庭」、「三家以雍徹」揭示當時禮崩樂壞的現象,讓我們認識什麼是禮樂。第三、第四章講禮之本,第三章直接講出禮之本在仁;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孔子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舉生活的情境,引導弟子去思維觀察禮的中心何在。第五章,講禮樂文明的重要性,策勵人們努力去實踐禮樂。
2.本章第六章是講孔子引導弟子,在遇到非禮的情境出現的時候,應當怎樣去知禮、行禮。
3.季氏旅于泰山,「旅」是祭祀的意思,只有天子才有資格去祭祀泰山,季氏是魯國的大夫,比諸侯還要低一級,他去祭祀泰山,不僅僭越魯侯,而且僭越了周天子,這是非常嚴重的違禮。
4.冉有名求,是孔子的弟子,當時是季氏的家臣。季氏所為非禮,作為家臣,應當設法去勸諫主人。當孔子提醒冉有,冉有卻說他不能。夫子就歎息道:「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夫子是什麼意思?
5.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表示林放是一個學禮求禮的人;泰山是指泰山神,神比人高,連林放都知禮,泰山神豈能不知禮呢?季氏目無天子、目無國君,以大夫的身份去祭泰山,泰山神怎麼可能接受這非禮的祭祀呢?
6.這段話「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很委婉,既沒有當面批評冉有的見義不為,也沒有斥責季氏。但卻點出了孔子對違禮行為的態度,又藉此,教化了弟子和季氏。
7.在《為政第二》最後一章,“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的內容,可以和本章對照來看。“非其鬼”就是不該去祭的,你去祭了,這就不對,因為是諂媚,為了贏得自己的利益而去拍馬屁。儒家的禮樂,是絕對不容許做這種事。再者,本來應該去做的,就要努力去做,如果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8.你可能會疑惑,二千多年前大夫僭禮的事情,對我們現代人有意義嗎?禮的具體應用,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但是禮之本「仁」,卻是萬古不變的。禮是一個人一切行為舉止的一個準則。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一個人時時檢擇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於自己的本分,這是非常重要的。
9.反觀自省,我是不是也常常出現,該去做而沒去做,不該做卻控制不了而要去做,的情形呢?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是不是還是戰勝不了自己的習性?還是想討一點小便宜?就像季氏呈一時之快,風風光光地去祭了泰山,殊不知不但天地神靈不會接受這非禮之祭,同時,由於自己的僭禮,最後還是導致了禍起蕭牆,對自己真是百害而無一益。
10.這也在警示我們,我們在待人接物,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應該好好想一想,就是我這樣做合情合理嗎?這樣做,會給對方帶來怎樣的感受呢?會給身邊的人、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會對自他都有利益、有幫助嗎?就是要想到要以禮的根本「仁」為準繩,以一顆代人著想的心來衡準自己的行為。應取應捨、當行當止之處,要以儒家所重視的敦倫盡份、克己復禮的原則,來觀察自己當盡的本分與責任,時時檢擇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如此,自己能夠心安理得,人與人之間也能夠和諧相處,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11.「女弗能救與?」救是糾正、挽救的意思。這個救字,顯現出孔子對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同時,也在教導弟子應當見義勇為,依禮而行。
12.冉有卻怯懦地說「不能」,我們會覺得冉有怎麼這麼膽小怕事!但是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會敢於出來勸諫嗎?當時冉有知難而退的心態,是不是很像我們很多人的心態呢?現代社會的現況是物欲至上、道德滑落、人心不古、甚至到了禮崩樂壞的狀態,對此慨嘆的人很多,但如果問他,你能不能做點什麼?會像冉有說的「我沒辦法」,只能隨波逐流了。現在連獨善其身都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主動地要去做一點什麼!
13.在這裡,我們看到聖人的心志不是這樣的,雖然整個道德的趨勢是在滑落,但是孔子卻是悲天憫人,希望每個人都為禮樂的復興做一點什麼,當然他自己更是率先垂範,力挽狂瀾。雖然他總是不能被人理解,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禮樂文明的堅守,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周遊列國,宣揚禮樂之教。
14.我們是學聖賢之教的人,雖然不能立刻做到像聖賢那樣,但是不是也應當沾一點聖賢的氣象呢?對於出現違禮、非禮的情況,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做一點什麼呢?我們能不能不流俗,先從自己做起,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行為,同時,又能夠主動地站出來,共同匯聚成抵抗道德滑落,振興禮樂文明的一股力量呢?
15.正如真如老師所言「即便是螢火微光,也要捧出來,照亮全世界,溫暖全世界。」


==
思惟題綱:
1.昨天大家聽了義理講解,今天不妨再進一步想想,對於不聽我勸的人,我有多少耐心?會觀機逗教嗎?發願助人又多長久呢?
2.生命中遇到過願意生生世世救度、幫助自己或他人的〝聖者〞否?是否也深深感恩、發願效學?
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
2. 《論語•雍也第六》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 《論語•先進第十一》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 《中庸•第二十章》之四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補充:
5. 三達德為知、仁、勇,語出於中庸引孔子之言:「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言「達」,意謂通於天下人人。「道」與「德」之分別,前者為形上的共同的法則,而後者則分散落實到各個人,乃就人而言,故修德為入道的門徑。中庸之意,謂知、仁、勇三者,乃天下人人應具之德,有此三德,然後乃能行五達道而得宜。所以具備三達德,可視為行五達道的基礎條件。三達德之所以能行五達道,孔子在論語中曾經作過最精要的說明,即「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重點摘記
1. 得到弟子的答覆,卻是不能。體會一下當時夫子的心境會是怎麼樣的?會不會很失望啊。但是夫子,卻婉轉地說了一句,“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2. 如朱子所言,孔子不是不知道冉有的個性,就算是教誡了他,可能也沒有用。孔子也不是不知道季氏的為人,就算是勸諫了他,可能也不會聽。但是孔子,不輕易放棄對任何人開導教化的機會,那這是怎樣的一顆仁愛之心。
3. 在遵循禮樂的教化,行持聖賢之道的這個時候,我們會遭遇很多的困難,確實是需要像孔子這樣的好老師,時時引導,循循善誘,才可以幫助我們突破生命中的瓶頸。
4. 孔子的弟子當中,冉有屬於政事第一,很會經營治理。但是,他有一個致命傷,就是遇事,總是退縮不前、畫地自限。在《論語·雍也第六》當中有記載,在本章當中我們看到,冉有不能夠長善救失,勇於直諫。但是,孔子還是會繼續地策勵他,勇為君子,承擔天下的道義。
5. 儒家有所謂的三達德:“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仁者的仁愛之心,是由努力實踐而生長出來的,不是嘴巴上說說而已。當我們在行持仁德之道的時候,是需要力行,需要勇氣的。在行持的過程中,我們也難免犯錯,而當師長指出我們的錯誤的時候,我們要聽得進去,要知錯認錯。曉得錯了以後,要覺得羞恥,努力把它改過來,這就好,這才是真正的勇。
6. 冉有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那種知難而退、畏縮不前。而這種畏縮不前的習性,如果一直縱容它在我們的心續中滋長的話,就會讓我們的生命格局,變得非常的狹隘,我們就會只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能見義勇為,勇於利他。
7. 另一種思路,想到說此時正是我們人生進步昇華的最佳時機,正是需要勇猛突破戰勝自我的時候。那也可以想一想,聖賢對我們的殷殷的教誨,想一想,師長對我們的殷切的期望,內心是不是就會生出一種勇於突破自我,戰勝自我的力量呢?
8. 八佾的第一、第二章,再到本章的“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是一如既往地對待季氏,只要一有機會,就會透過各種方式去引導他、醒覺他,不令他陷於不義。聖人,他對人們的教化,是因於人們不同的根性,而呈現出千變萬化之相。但以仁愛之心為本,以方便為門,幫助一切世人,都能夠依禮而行。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依禮而行、克己復禮的話,那便是天下歸仁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