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三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解釋)
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仁心,即使有禮制,又能如何呢?人如果沒有仁心,即使有音樂,又能如何呢?

禮樂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最重要的憑藉,在行為彼此間表達出來是「禮」,內心上的情緒表達是「樂」。禮樂的根本是仁,一定要掌握住。前兩章,用的禮、用的樂,完全違背了這個基本的守則,所以孔老夫子在此很感慨地指出真正問題的中心。

一、思惟題綱
1.從前兩章,看到孔子對於當時「僭越禮樂」的現象,非常的憂心。本章接著指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夫子為什麼這麼說?
2.為什麼會「禮崩樂壞、社會失序」?孔夫子找到的解藥是什麼?
3.你認為「仁」是什麼?「仁」跟「菩提心」的關係為何?
4.請觀察一下周遭,舉例「仁」跟「不仁」的事。
5.省思自己,舉出「仁」跟「不仁」的事。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第十七(11)》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22)》
3.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第十二(1)》
4.「為己之學」/源自--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第十四(25)》


(二) 重點摘記

1.這一章的字義 : 如果人不能實踐仁的話,那禮跟樂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孔子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玉帛」是祭祀品,「鐘鼓」是樂器。禮樂的重心不是外在的祭品—玉帛或樂器;禮樂應該有更深刻的內涵,就是仁。所以本章就指出非常重要的觀點--禮跟樂的根本核心是仁。
3.本章與第一、第二章有緊密的連接。前兩章呈現孔子對於僭越禮樂感到憂心。僭越禮樂,是生命失序、社會秩序的瓦解,整個傷害最後會回到每個人身上,百姓無所措手足,王公貴臣朝不夕保的生命危機。孔子為了解決社會崩解、人人不保的危機,提出禮跟樂的恢復,重樹社會秩序、生命秩序,找回禮樂背後那個根本的仁心。
4.仁是什麼?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所以仁是節制自己欲望,讓我們的行為能夠符順於禮的一個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孔子講的「仁心」。顏淵進一步追問:「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就是我們的視、聽、言、動,身口意都要符順於禮。這個禮的背後,就是體貼別人、關顧別人的仁心。
5.本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夫子正面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我們在行禮如儀,在從事樂的時候,最重要是要帶出內在關顧別人、體諒別人的仁心。
6.禮樂僵化、僭越、崩壞的解藥是什麼?孔子認為就是回歸到我們內心那種體貼別人、關顧別人、感恩別人的仁心。
7.解決外在禮樂加速崩解,社會失序的重大問題,孔子指出向內反省,調整自己內心,涵養心靈德行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是非常有智慧的方向。也就是說,外在的問題要回到我們內心來解決。
8.「世界和平」要從心開始。世界動盪,要回到調整我們內心,關顧別人的仁心開始。就像孔子講的「為己之學」,這個為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回到自身去找問題的關鍵,以及入手的起步。
9.整個中國的思想,是一種向自己心上、身上,向自己心靈探尋答案的方向。就是所謂「生命的學問」。孔子在提出解決禮樂崩解的問題上,讓中華文化開出了一個內明的生命的學問,這是非常高的智慧。
10.我們如果耽著在外在事項的調整,永遠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辦法對問題有根本性的解決。要讓問題能夠根本的解決,只有回到自己心靈上,去做調整。建立了正知見,然後把心擺對位置,樹立高遠的目標,往正確的路走上去。
11.把自己的心靈提升了,生命的品質提高了,心靈淨化了,人與人之間才可能產生真正的和諧,整個社會的秩序才能夠真正的建立。這種「內明的生命的學問」,是在禮樂崩壞、形式化之後,找到心靈的源頭活水。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孔子指出禮樂的根本是仁,強調仁心的學習、仁義的實現,是把周禮重新找到源頭活水,把周禮給生命化了。
12.心靈的淨化、內明的生命,是整個中華文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這個楷定,本章孔子的這兩句話就非常非常清楚地標舉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