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四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解釋)
林放問老師「禮的根本是什麼?」 孔夫子沒直接回答,先讚歎他「你問得真好!」,接著說:「禮節,做得很有排場,與其過分了,寧願來得儉約一點。喪禮,注重繁文縟節,與其表面上鋪張得很厲害,寧願顯露內心的哀戚之情,對亡者真正的哀悼。」

思惟題綱 :
1.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為什麼先讚歎他是「大哉問」?
2.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不直接回答,而是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請問,夫子為什麼要這樣回答?
3.請問「禮之本」是什麼?
4.師父說:有許多人甚至花一生的心力來美化外在形象,人最可憐的地方莫甚於此。省思一下,我現在的心思都在這上頭轉嗎?我有捨本逐末嗎?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林放問禮之本」,朱子《論語集注》解釋 : 「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2.《論語.八佾第三(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
3.「大哉問」,朱子《論語集注》解釋:「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
4.「喪,與其易也,寧戚。」,朱子《論語集注》解釋:「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疇。」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
5.《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子曰: 「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6.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15)》
(二)重點摘記
1.林放,是孔子的學生,魯國人,字子丘。
2.春秋戰國,在諸侯當中,魯國最講究禮樂,可是內在的精義已漸消失,雖然禮樂的樣子做得還好,可是它的根本已經消失。
3.林放見到世間人在行禮,把禮儀搞得很繁瑣,表面化、形式化,所以就請教孔子禮的根本。朱子《集注》說「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
4.《八佾篇》前二章,孔夫子先指出時下僭禮的現象,接著第三章「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指出禮樂的根本在於仁。
5.當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夫子沒有直接回答他,卻讚歎他「大哉問」你問得很好,這有它很深的內涵。為什麼?朱子有所解釋。(如下)
6.朱子的解釋:「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孔子看到當時對禮都是捨本逐末,注重形式,忘掉根本。很少人請教孔子關於禮的根本,或說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唯獨林放來問。這說明林放有志於本,他想真正得到禮的根本。因此,林放一問,孔夫子就非常讚歎「大哉問!」。
7.在孔子心中,「禮之本」是個大問題,因為得到禮的根本,禮的全體就能得到,本得到,枝末自然得到。如果放棄了根本追求枝末,根本失去了,枝末也隨之而失去。
8.夫子回答:「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禮節大致可分為兩方面--對生者及對亡者。
(1)對生者:譬如,對客人的款待,無論吃的、住的都給最好的,這就是禮。對不對呢?不一定。如果把握住根本,就對;如果把握不到根本,就不對。「與其奢也,寧儉。」奢是奢侈浪費;儉是儉約。與其過份奢侈浪費,則寧願儉樸一點。孔子主張行禮與其奢華不如節儉,但不能說節儉就是禮的根本。奢華和節儉都是兩端,都屬於枝末,但是相比之下,節儉更務實、更樸實,這是真誠的表現,更接近於本。所以講對於生者,「禮,與其奢也,寧儉。」
(2)對亡者:「喪,與其易也,甯戚。」,朱子《集注》解釋「易」當「治」字解,就是很有條理。辦喪事,與其過分地追求有條理,注重繁文縟節,寧「戚」內心有哀戚,對亡者真正的哀悼。《孝經》第十八孝親章:「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是說,孝子對父母的死,哀痛而哭,像是接不上氣,行動舉止不再講究儀態的端莊,言詞談吐也失去了條理文采,穿著華美的衣服,心中就會不安,聽到美妙的音樂也不會感到愉悅,有美味的食物也不會覺得可口。這都表達了對父母的悲痛、哀傷的感情。
9.《人民日報》曾經刊登一篇文章,一位老太太有五個兒子,經濟條件都不錯,可在撫養老人的態度上,卻是誰也不想管,最後達成一致意見,每人每月交五元錢給老太太。不久老太太去世,孩子們把喪禮辦得轟轟烈烈,好不熱鬧。可街坊鄰居議論這是「生前不孝,死後亂叫」。
10.現在世間很多的禮儀都流於形式,缺乏內涵,我們總是在很多情況下,裝給別人看,騙自己也騙了別人。所以孔老夫子才說「與其易也,寧戚。」指的就是,真正要表達出來的是對亡者的思念,要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恩。所以,訂立禮樂的制度,其基本的精神,是來自於內心真實的感受,並不是要做給別人看。
11.古人制禮作樂,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內心深處策發出做人真正可貴的特質。如果只注重外在或者繁文縟節,花太多的心力來美化外在的形象,就非常可惜。
12.從本章我們還可以看到,孔老夫子的教學非常的善巧,不直接說明禮之本是仁,而是舉生活中的事項,讓大家去悟,讓我們內心對境時去思維觀察,然後不斷地調適我們自己,內心就慢慢地開始改善、淨化。
13.我們現在學習《論語》,不僅僅是背文字,同時要在生活中處處去體會、去揣摩,這樣才不至於陷於「思而不學」或者「學而不思」,而是能夠做到學思轉轉增上。

1 則留言:

Paul 提到...

此倒是類似 戒中 的 法 體 行 相
禮 的儀軌 戒相
禮之本 是否便是 戒法呢?
端正意樂所行 禮之儀軌 便如 守戒 之 法體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