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五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解釋
孔老夫子很感慨地說:「你看,夷狄-那些野蠻的地方,尚且還有『君臣』的禮儀,而我們諸夏號稱是禮樂文物之邦,反而沒有了!」
(另一種解釋)
孔老夫子說:「夷狄-那些野蠻的地方,即使有『君臣』的禮儀,而我們華夏雖然已經沒有了,他們還是不如我們!」


一. 思惟題綱

1「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 有兩種說法,恰恰相反。依你的觀點,你會認為是哪一種說法?
2為什麼孔老夫子這個地方要這樣說呢?可以從八佾篇一路上面是怎麼而來的?來想想。
3.不論哪一種解釋,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孔老夫子對我們的策勵,您讀到了嗎?
4. 中華文明源源流長,歷經五千年還不衰,是世間幾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 我們如何慶幸可以參與其中並實踐 ?

二.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第三(1)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論語•八佾第三(2)》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第三(3)》

(二).重點摘記

1.「諸夏」指中國,中原地帶;「夷狄」通稱外族,就是少數民族。中原以外南西北各地都有少數民族,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中國自古講究禮樂倫常之道,文化比較發達;外族沒有禮樂,沒有倫常的教化,文化水平比較低,人們的修養比較差,有些民族甚至比較野蠻。這裡的夷狄泛指不懂禮教,或是文化還沒有充分發展的地方。
2.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 蠻族、落後地區的人沒有禮樂的教化,但還有君臣的關係,對君主還能夠忠誠恭敬;我們號稱是禮儀之邦,有禮樂,但名存實亡,連君臣的內涵都沒有了。
◎周朝末年,諸侯都不聽令於周天子,周天子名存實亡。諸侯國也是大夫專權,國君成了傀儡。魯國就是這樣,魯君沒有任何的權力,三家大夫專權,為了私利,無所顧忌,甚至做出殺父弒君之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倫常關係不遵守,禮崩樂壞,天下無道。
◎《八佾》前三章: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談的都是禮,接著第四章林放問禮的根本。孔子是魯國人,春秋時代魯國是最講究禮樂的國家,可是當時已經亂成一團,因此本章孔老夫子慨嘆 :「咳!華夏號稱禮儀之邦,但是已經沒有實質內容了,魯國是最重視禮樂的,亂成這樣,三家者以雍徹,季氏以八佾舞於庭,他們心目中已經沒有君臣之分了。但夷狄還有啊!」孔老夫子的嘆息 ,也可以說明夫子對禮的珍視。
◎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孔老夫子沒有明說。「禮」是在心裡承載著一個最合情合理的內涵,然後自然而然表之於形象,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譬如,在家庭,父慈子孝,依循著一定的方式,是禮。在國家,君臣之間表達合適,也是禮。
◎現在「八佾」、「雍徹」都是祭祀當中最重要的禮,在魯國卻都沒有了。也許那個時候,夷狄並沒有諸夏那樣莊重的禮儀、儀軌,但他們還有這樣的精神。既然這樣,豈不是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所以孔子慨歎!如果沒有禮樂,使天下大亂,還情有可原。現在有禮樂,天下這麼亂,這才是令人痛心疾首。中國是禮樂之邦,豈能不如夷狄外族!這是悲嘆,更是激勵中國人,要恢復老祖宗的道統,才對得起我們中國人的稱號。

【另一種解釋】: 我們雖然沒有君,夷狄即使有君,也還不如我們。我們身為華夏文化的後代子孫,懷念先人,覺得這樣的文化無比的珍貴。我們非常的仰望,但現在它消失掉了。而夷狄好像有一點禮法,但內涵並不深厚,所以我們還是比他們強。如果是這樣,就不是一種嘆息,而是一種對自己文化的肯定。

3 . 兩種解釋,哪一個對?我們不敢確定。但要把握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策勵我們努力去實踐禮樂。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從正、反兩個角度來說明,但還是在講儒家的根本思想--仁。
4. 在《論語》當中,孔老夫子經常從不同方面來說明同一個理念,「禮」亦然。所以,我們也需要從多個角度去體會「禮」深厚的內涵,而且必須在實踐中去揣摩,就會不斷地增加對「禮」的認識和體會。
5. 中華文明源源流長,歷經五千年不衰,是世間古代文明,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就是因為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其根和魂一直綿延至今。學了這一章,我們瞭解到,孔老夫子對傳統文化的肯定和對文化精神失傳的憂慮。我們一方面要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要激發我們振興中華文明的使命意識,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