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7章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唸ㄧㄣˋ),其爭也君子。」

(解釋)
孔老夫子說:「君子不會跟人競爭,但如果一定要爭什麼,還是有的,那就是射──射箭。射箭是六藝之一。比賽之前,要互相行禮、謙讓,再去射箭;比賽結束,射完下來,要舉杯對飲。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啊!」

思惟題綱

1.平常人與人之間都在爭什麼? (what)
2.為什麼人與人會互相競爭?(why)
3.射箭是一種比賽,「射」是爭,但儒家的爭與世間的爭卻頗為不同,請說明之。
4.「君子無所爭」為什麼君子不爭?君子是怎麼做到不爭的?
5.我們還是會有所爭,我如何做到「其爭也君子」?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所謂君子,乃學而能立之士。」 /出處:《論語•八佾第三(7)》講要選錄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第一(14)》
3.「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出自《禮記.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是儒家的根本思想。
4.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里仁第四(16)》
5.《禮記•射義》:「射,仁道也。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
6.《禮記•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7.「益者三友」/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弟子規》:「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君子跟人沒什麼可爭的,如果一定要爭什麼,還是有的,那就是比射箭,但必須先相互作揖、謙讓,才升到堂上去比射箭,比完之後,又互相揖讓、退下,然後還要舉杯對飲,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啊!」
2.「射」是儒家六藝之一,所謂禮、樂、射、禦、書、數,通過這六種技能,來提升君子的品格。「揖」是互相為禮,互相謙讓,禮讓了之後才去比賽。
3.比賽之後,勝者敗者要一起喝杯酒。勝者不會很驕傲,覺得人家不行,我行。他會說:「承讓了,承讓了,承蒙你讓我。」而敗者,也不會心生懊惱、嫉妒,會說:「領教了」,表示自己的技能還不行,要向勝者學習,還要勤學苦練。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留下來的好傳統,是一種禮法,也稱為射禮。
4.「爭」,我們會爭嗎?為什麼君子無所爭?君子怎麼做到的?遇到不得不爭的射箭比賽,君子之爭是怎麼做的?
5.儒家的「君子」,乃學而能立之士。君子好學,學些什麼呢?
在《學而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學成聖成賢之道,不會在意吃得怎樣,住得如何,他生命的重心是志於道,只在意是否找到好老師,而一心向學。他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一路向上。
6.君子對常人看重的財色名食,利養恭敬,不會特別的在意,不會去爭取;相對於君子,小人就有爭了。《論語》有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與小人的價值取向不同。君子不管做什麼,都依著道義,依著正義而做。小人,卻只是講究私利,做事必計較利害得失。對於名聞利養,小人會心心掛念,爭先恐後;君子卻是隨緣自在,雲淡風清。
7.遇到要和人比賽的射箭,君子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和志向,借此射箭之爭,正可以把跟人一決高下的爭鬥之心,激發出來而刻意地加以對治。正如《禮記•射義》所言,「射,仁道也。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中庸》也說「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射不中,不會怪對方,而會反省自己,我為什麼射不中呢?我要好好地學。
8.「射」表象是一決高下,實質是在訓練君子的無所爭,一心只是將自己的德行和學問、禮儀還有技能往上提升。因此,在比射箭的過程中,君子絕不會逞強好勝,不會失禮忘形。
9.在生活中,其實想跟人爭個高下、比個高低的心,比比皆是。比如說,我們跟人談話,不知不覺當中就想占上風,或者聽到別人的意見跟自己不一樣,就很強烈地想要讓對方順服自己、聽自己的話。或者做生意、做事的時候,總想著要做到第一,把別人比下去。和人共事,通常都很希望自己占上風,一切都順著自己的想法。
10.「君子無所爭」並不是說,我們的生意、學問,都不做了,自己的立場、見解,也都不要了;而是說,我們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無論勝或敗,都要問問自己,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僅想要凸顯自己勝過他人嗎?
11.君子之爭,不是我跟你爭名奪利,而是,我跟你爭同一個目標,也就是爭著要做君子,爭著將自己的德行、學問、禮儀、技能向上提升。這個目標,是我跟你共同要達到的。這樣的爭,就不會引起彼此之間的對立,不會讓彼此產生煩惱。正因為旁邊有一個勝過自己的人,反而還會激勵我們力爭上游,那這樣的爭,就唯恐我們不爭了。
12.儒家的學習,強調論學取友,《論語》中談到「益者三友」,非常重視友的價值。在行持君子之道的進程中,友伴絕不能缺少,友伴會對自己的成長有極大的助益的作用。但是否能成為友伴,就要看我們彼此以什麼心態相待,能否以禮相待。
13.本章總結: 所有禮樂的設置,都蘊含著對人心、對人性的一種關照和體貼。本章所舉的射禮,有它深廣的意涵。
(1)比射是一種歷事練心的過程,透過比射,正好可以讓自己看到「內心所求為何?」由此而更策勵自己、提升自己。所以君子特別珍惜這種對境練心的好機會。
(2)君子會特別感謝,陪伴在自己身邊、給自己創造對境練心機會的同伴們。
(3)比射,通過表面的有所爭,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無所爭。正如《弟子規》所言「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才是合乎禮儀之爭。那這一點認識清楚之後,我們既可以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無往而不利的謙謙君子,又可以彼此互相的策勵,互相切磋琢磨而共同向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