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10章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解釋)
孔老夫子說 : 「禘的祭祀進行到「灌」禮之後,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說明:「禘」是大型的祭祀,是天子祭其始祖,是最重要的祭祀。「灌」把酒灑在地上,是祭祀進行到後面求神的儀式。

思惟題綱

1.「禘」祭祀,前面孔老夫子看得很起勁,為什麼到後面就不想看了?
2.八佾篇從第一章至今,你聽到孔夫子一聲又一聲的嘆息聲嗎?請把它找出來。
3.從夫子的歎息聲,你讀懂孔夫子的心聲了?是什麼?
4.生活中,我們也有所憂慮與嘆息,我們和孔夫子,有何不同?
5.從本章你學到了什麼?你得到什麼啟示?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熹《四書集注》:「禘」王者之大祭也。
2.「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第三(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三家者以《雍》徹」/出自《論語•八佾第三(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4.「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出自《論語•八佾第三(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5.「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出自《論語•八佾第三(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6.「杞宋文獻不足徵也!」/出自《論語•八佾第三(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7.「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10)》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二)重點摘記
1.《四書集注》:「禘」王者之大祭也。只有天子才有資格採用的祭祀祖先的大祭。「灌」是禘禮中獻酒的儀式,把酒灌在地上,求神。
2.魯國是一個諸侯國,當初是因為周公有大功勞,周成王特別賜于周公曲阜,封為魯國,並有行禘禮的特權。但畢竟還是不完全合乎禮制。
3.為什麼既灌之後,孔子不想看了呢?既灌之前,魯國君臣尚保有與禮儀相應的誠意,猶有可觀。既灌以後,魯國君臣內心散亂、懈怠,完全失去了禮的內涵。魯國以諸侯的身份行禘禮,本就不太合乎禮制,是失禮的,灌酒之後,失去誠敬,則是失禮之中又失禮了!所以孔子看不下去了。
4.《八佾篇》從第一章至今,我們可以聽到孔老夫子一聲又一聲的歎息:
※嘆「八佾舞於庭」
※嘆「三家者以《雍》徹」
※嘆「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嘆「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嘆「杞宋文獻不足徵也!」
※嘆「禘,自既灌而往,無足可觀!」
5.從老夫子的一聲聲的歎息,我們感受到夫子對禮崩樂壞、文化凋零的憂慮與婉惜!
6.從夫子的歎息中,我們學到什麼呢?
(1)夫子的歎息、憂慮,是「先天下之憂而憂」聖賢的憂慮;一般人怨嘆憂慮的是個人的名利、得失。聖賢所憂的,則是百姓的疾苦、文化的命運;個人所憂的,是個人苦樂、榮辱。
(2)我們有志學弘儒學的人,應該效學聖賢,做一個有家國天下情懷的人,而不是只知道為一己之私而憂悲苦惱的人。
(3)清末以來,傳統文化受到西方強勢文化的衝擊,如今,中華文化開始復興。「文化復興,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像孔老夫子那樣,擔負起傳承文化、復興文化的使命與責任。
7.夫子的歎息、憂慮中,蘊含著對三家等僭禮行為的批判與否定,同時,展現大乘行者的悲愍心--想要糾正他們的錯誤,挽救他們的過失。從〈八佾第6章〉,孔子聽說季氏要去祭祀泰山之神,對冉求說“女弗能救與?”用的是「救」字,既是糾正也想挽救,體現孔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8.一般人看到別人的過失,生起的往往是一種否定、排斥,甚至是怨恨的心。《論語‧顏淵篇》描述過這種心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想讓他活;改天討厭他了,就恨不得讓他死。這種看人過失心生怨恨的心態,是與孔門心法所要圓滿的仁德之心,相違背的,要加以克制和改善。
9.如何改善呢?從練習看人優點,念人恩德入手。一旦養成了這種正向觀察思維的習慣,那種專門看人過失的負面的心理、思惟方式,就會改過來。
10.孔子雖然歎息,但並不消沉。一般人歎息之餘,可能消沉、逃避或隨波逐流,一事無成。孔子這樣的聖賢,越是困境越是迸發出不屈不撓的勇氣。
11.孔子一生周遊列國,走過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宣說、推廣王道仁政的思想,雖然終其一生不被當時的統治者所重用,甚至遭遇陳蔡絕糧的命難,但矢志不移,為傳承文化,復興禮制而奮鬥不息。孔子越挫越勇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們後輩效學。
12.結攝:
(1)當我們懷著想學的心去傾聽的時候,會發現孔子是在用一聲聲的慨歎,把禮樂的精要傳遞給我們。在夫子的慨歎背後,我們去揣摩、體會夫子所反對的,所批評的,進而去推知夫子所讚許、所推崇的。
(2)就本章而言,孔子不想看的,或者說所批評的,是行禮者不能把虔敬的心,貫穿於行禮過程的始終,在禘禮的後半程,不具禮儀的形式,而喪失了禮的內涵。孔子想看的,或者說所讚許的,是行禮者貫穿始終的虔敬,貫穿始終地保持住禮樂形式與內涵的統一。
(3)作為孔門心法的學習者,對於夫子所讚許的,我們就努力地去學習、去實踐,對於夫子所反對的,我們就努力地去避免、去改善。這可以說是學習禮樂,乃至學習整個孔門心法的一個竅要所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