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第14章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解釋)孔子說:「周代的禮制是視夏、商兩代之禮加以增減修訂而成,因此禮樂制度文物美盛極了!所以我是主張遵從周代的禮樂制度文物的。」(《論語摸象記》中冊,P059)
思考題綱:
1. 經由為政第二的23章(子張問曰:「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雖百世可知也。」到八佾的學習,三代禮樂制度,從夏到周達極盛,您得到什麼啟發?
2. 綜觀全世界,文化遞衍四千年的民族應屬不易,繼承這樣龐大的文化資產,應該有怎樣的心態?

引用經文
1.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出自《論語•政第二》第23章
2. “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出自《論語•述而七》第18章/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補充:
1.“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謂:仁、義、禮、智、信。 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週尚文。 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醜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 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原始出處: 《禮記·表記》、《史記·高祖本紀》、《白虎通德論·三教》、《漢書·董仲舒傳》
建議參考: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中冊P60
3. 朝代年限
夏: 约公元前2100----1600年 约500年 ¬
商: 约公元前1600----1028年 约550年以上 ¬
周: 约公元前1027----256年 共772年 ¬
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 15年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共426年
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 60 年 ¬    晋: 公元265----420年 共156年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隋: 公元581----618年 共 37 年
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 ¬     宋: 公元960----1279年 共320年 ¬
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 98 年    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 -
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 ¬
重點摘記:
1. 孔子說:“周代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兩代,是多麼豐富而有文采啊!所以我會繼承周禮。” 禮的傳承從夏朝開始,經過商朝,到周朝達到鼎盛。歷史上對夏、商、周三代各自的禮制作了這樣的評價: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

2.意思: 夏禮重在忠誠,殷禮(商代)禮重在質樸,周禮則本末皆顧,體系完備,而且洋洋大觀,豐盛華美。夏朝、商朝、周朝最長達到八百年,他們都算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了。

3. 儒家來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治國者重視禮的作用,並且不斷對禮制進行完善。對於國家系統而言,禮就是它的軟件(體)。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都深深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非常重視以禮讓為國,也就是以禮治國。軟體升級,是從物質層面,禮的升級,則是從精神道德層面。
4. 禮的精神是仁,這是不會變的,禮,是仁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的形式,或者行為規範。尊禮而行,可以長養內在的仁德。如果禮不能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加以完善,從而讓仁這個內涵得以延續的話,那麼這個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就會由盛到衰。
5. 對我們的啟發: 個人、家庭、單位都有它美好的東西,要使好的不僅維繫而且得以增廣提升,就必須效學夏、商、周三代繼承和發揚禮的作法。本質上就是怎樣與時俱進,使仁的精神,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得以貫徹。那麼什麼是仁的精神呢?仁的精神就是推己及人,其基礎是孝悌,而仁德不斷提升,要靠好學之心。
6. 富二代、官二代乃至名家後代的問題,他們的父輩都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子女並不一定成器,為什麼成功經驗傳不下去了呢?上一代寶貴的家風會喪失呢?主要就是因為孝悌的精神有沒有被培養出來,這跟父輩在教育子女時,有沒有抓住禮這個關鍵有著絕對的關係。
7. 百年老店,大多堅持某些禮的內涵的,比如同仁堂立店之本:“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那些能夠長盛不衰的大企業,一般都有它所堅持的企業文化和不斷完善的管理制度
8. 所以尊禮、習禮,不斷將禮與時代相接合,是使家、國、天下得以和諧永續的重要保障,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