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15章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解釋)
孔子在魯國當大夫時,第一次到周公的太廟助祭,每件事情他都去請問別人;有些人看了以後,覺得他是個有成就的人,為什麼凡事都還要問呢?就譏笑他:「誰說這個鄹邑的年輕人知禮,他連進入周公的廟,每件事情都還要問人家。」孔子聽到了說: 「這就是禮啊!」
思惟題綱:
1.連著這麼多章談到〝禮〞這個議題,禮在我們生活有何影響?又有何重要性?
2. 從夫子對禘禮的重視及祭祀的心態,又以夫子的好學,就知夫子對禮制的研究不會馬虎,何以入廟還要〝每事問〞?
3. 由本章,試體會聖者對社會國家有什麼樣的使命感?
引用經文:
1.大廟,也稱為「太廟」、「祖廟」。天子的祖廟。《禮記.月令》:「天子居大廟大寶。」
2. 衡準:明/王廷相 《石龍書院學辯》:“ 仲尼之教,萬世衡準。” 喻標準。 晉/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衡準失平,匪君不直。”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論語•學而第一》第16章
4. “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出自《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解釋參考: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裡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5.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第2章。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解釋參考: 仲弓問怎樣行仁?孔子說:「出門做事,好像去接見尊貴的賓客;役使人民,好像去承辦隆重的祭典。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去施加在別人身上。在諸侯之國做事,就不會招人怨恨;在大夫之家做事,也不會招人怨恨。」仲弓說:「我雖遲鈍,願意照這些話去做。」)
義理解說:
重點摘記:
1. 大廟,就是魯國的周公廟。孔子在魯國任職之後,就有機會進入太廟參與祭祀活動。“鄹”,是魯國的地名。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曾在鄹這個地方任大夫,鄹人之子,指的就是孔子。孔子自小以知禮聞名,他在入太廟之際已經五十多歲了,那時的孔子更是深通禮樂,是絕對的專家。
2. 祭祀周公是最高級別的祭祀活動,可以想見,它的程序必然非常細緻、複雜,參與的人一定不少,祭祀用的器具、物品必然繁多而各有講究。
3. 孔子聽見別人的評價,說道:“是禮也。”意思是說,我這樣每事問,恰恰是禮;同時也表明了,如果每事不問,恰恰非禮。
4. 禮,是一套言行的規範。對於聖賢來說,他們已經成就了,他的內心已經具備了仁德,懷著這樣的仁德講話、做事,那一言一行自然都是禮。學的人還有很多凡庸的習氣,這時怎麼學呢?他要照著禮去衡準、規範自己的行為,但這不是停在外表上,而是同時要讓內心,朝著這個禮所要表達的仁德靠近,最終也完滿仁德。就像學寫字,要臨摹字貼的過程。
5.總之,理解禮有兩個角度。第一個角度是說,禮,是成就者仁德之心對外的顯現;另一個角度是說,禮,是學的人修煉內心仁德的憑藉。
6. 每事問”,這為什麼是禮呢?如理從第一個角度問答:因為孔子是聖人,他的行為一定都是禮;從第二個角度來看,因為照這個做,能夠長養仁德,所以它是禮,我們重點從這個角度來討論。
7. 我們一般人的習性是以自我為中心,放大一點,就是以自己的小圈子為中心。學習仁德,就是要反方向突破這種習慣,反而會快樂起來,本來以自我為重,現在要以仁為重。
8. 第一步:先要敬。敬,就是要恭敬別人,當然更是要恭敬尊長、聖賢。孔子是專家,他雖知故問,是唯恐稍有偏差,稍有不當,這正是恭敬至極的表現。我們要學,不是去學這個每事問的形式,而是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至誠恭敬。
9. 從其他角度來理解,常人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都希望別人照我的意思辦,跟人共事,往往不想問,也不想聽,懶於溝通,對人際互動嫌麻煩,也怕被否定,於是人與人之間藩籬四設,誤會百出,最後導致重重對立,而每事問,正是對這種習氣的一個對治。
10. 孔子既然是禮的絕對的專家,沒有他不懂的、不會的。一種可能就是:他看到其他執事的人,要麼弄錯、要麼弄得不夠精緻,孔子總想幫助他們,但又不會以專家自居,頤指氣使,而是主動以啟問的方式與他人溝通。有問就有答,在不厭其煩的問答中,孔子瞭解了別人的想法,也使別人瞭解了自己的想法,使大家達成共識,在和諧中完成了祭禮。
11. 孔子每事問,是一種主動溝通的心態。溝通的重點,在於瞭解別人的想法,而不是孤傲的等著別人來問我,來理解我,這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趣是一樣的。再有,就是孔子學無止境,力求精益求精,深而復深,故要每事問。
12.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舜,同樣有好問的作風,包括對看似淺近的話,他都要仔細聽察,所以聖人都是一樣的。從恭敬的角度,從學習的角度,從溝通的角度,從代人著想的角度,從很多角度去理解。即使是專家,尚且要每事問,何況我們沒什麼特別高明的,更是要每事問,不要每事不問,這樣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向聖賢們靠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