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18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解釋)
孔子說:「服事君主,一切按照禮節去做,別人卻以為這是諂媚。」

說明: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是孔老夫子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說明。夫子當時是臣子,依禮事君,卻被認為是諂媚的行為。
夫子言外之意,儘管「人以為諂也」,他卻不會在意。那既然不在意,又說這個話,是為了什麼?從此處可以看出孔老夫子之所以為「萬世師表」的原因。正因為大家以為諂,不瞭解其真實內涵,所以孔老夫子以身作則「事君盡禮」,而且遺留下言教,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如果你想學聖賢,就更是不要怕。
所以「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就是當你真正依禮去做,周圍的人都瞪大眼睛說:「你這個人怎麼這個樣子!」這時,你也不計較別人怎麼說。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惟提綱)
1.這一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夫子表達了什麼?
2.在禮崩樂壞的社會,叫你特異獨行- 如禮盡禮而行,你敢嗎?你不會怕嗎?
3.如果我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卻受到他人的誤解,我能淡然處之嗎?我如何能淡然處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孔安國注:「時,事君者多無禮,故以有禮者為諂也。」魯國當時君弱臣強,三桓簡傲無禮,更僭天子禮樂。時人習非成是,反以事君盡禮為諂。雖然他人不合禮,但孔子仍然依禮事君。
2.《論語•鄉黨第十(4)》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3.「君命召,不俟駕行矣。」/出自《論語•鄉黨第十(13)》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4.《論語•八佾第三(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5.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
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6.程子說:「聖人事君盡禮,當時以為諂。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
而孔子之言止於如此。聖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見。」 /出自《朱子•論語集注》
(二)重點摘記
1.「諂」指卑賤地奉承討好別人,希望分得利益。孔子說:「服事君主,一切按照禮節去做,別人卻以為這是諂媚。」這句話,可以看出幾點:
第一,夫子在當時,是以禮事君的。
第二,當時的大眾都認為,孔子是在做諂媚的事,是不好的。
第三,可以知道當時的民眾,普遍都不依禮事君,否則他們不會認為夫子是諂媚。
孔子平靜的講出這段話,也講出他在當時的環境中,身體力行禮教的感受。

2.古人注解:「時,事君者多無禮,故以有禮者為諂也。」魯國當時的情況就是君弱臣強,「三桓」之家實權在握,根本不把君主放在眼裡。夫子事君盡禮,應該是一種以道抗勢的努力。為什麼民眾會認為夫子是諂媚呢?孔子以禮事君,是怎麼做的呢?

3.孔子以禮事君,是怎麼做的呢?在《論語.鄉黨篇》講很多,以《論語•鄉黨第十》第四章為例:
(1)「夫子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孔子走近君主大門的時候,會肅然起敬,像是要鞠躬的樣子,其謹慎之狀,猶如無所容身。
(2)「立不中門,行不履閾。」中門是尊者所行走的地方,夫子都避開,所以不立于中道,也不踩門檻,避免自高的嫌疑。
(3)「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經過君主的位置,那怕君主不在,孔子還是會臉色勃然變得肅敬,腳步快速,不敢懈怠,如果有人和他說話,他就回答得非常簡單,因為他認為這不是說話的場所,所以儘量少回答,讓人總有一種言之不足的感覺。
(4)「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升堂的時候,夫子就會用手提著衣衫下端的邊緣,走上臺階,那個時候的肅敬之狀,又像是鞠躬的樣子,而且屏收氣息,像是不呼吸一樣。
孔子上朝的時候,就是這樣「事君盡禮」。

4.我們問一下自己,如果我們看見了夫子這樣對待君主,會不會也覺得這是諂媚呢?
(1)現實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欣賞敢於對抗權勢的人,而對那種處處以禮待人,或者可以不敬禮卻依然以禮待人的人,反而沒有什麼感受!
(2)我們對於和的精神,沒有什麼感受;對於精細的禮容,甚至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排斥!對於身邊發生的很多事,也都是盲目的,人云亦云!
(3)對於禮,抱持著這麼混亂的價值觀的我們,究竟會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團體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們是不是就是本章的「人以為諂也」的那些人,認為孔子是諂媚的人!

5.夫子的這些行誼、禮容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是需要提起非常大的心力,收攝身心的。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社會上越是高貴的人,比如: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政要,他們出席某些場合,也是非常的莊重恭敬、注重禮容的,很少有不拘小節的。古來的聖賢大德,也都是在禮的細節處,對自己加以訓練的。

6.一個人,只有生命有所宗仰,有所敬畏,行為上才會處處顯現出威儀。也正是因為這些禮容,才讓人尊敬。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7.進入一個國家,如果那兒的人處處敬讓,很有秩序,我們就覺得這個國家好。進入一個公司,發現他們上下有序,員工都尊敬上司,就覺得這個企業好。看一個家庭,如果發現孩子尊敬父母、長輩,就覺得家庭教育好。「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就是這麼安立出來的。

8.如果我們認為:注重禮容的人,是讓人不舒服的;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不遵守秩序的人,是自由的;不敬重自己國君的人,是有傲骨的;敬重的人,反而是諂媚的。這就麻煩了。

9.前面第十三章王孫賈在夫子面前說:「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說你去取悅沒有權力的君主,還不如取悅我這個實權在握的人呢。可想而知,在那樣的大環境中,孔子施興禮教之艱難。大家都錯,卻以為你錯。在今天,如果有三十、四十個人都覺得,對老闆好是諂媚,那我還敢在大家面前對老闆恭敬有禮嗎?

10.孔夫子當時代就是一個亂,不管你是大夫還是諸侯,只要手中有兵權,絕對是殺伐天下。三桓之家不把魯君放在眼裡,全國也都處在這種對待君主非常簡慢的環境當中,完全忘記對待君主的正確禮儀,認為無禮和簡慢才是理所當然。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夫子仍以種種美好的禮儀,事奉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君主,可以想像夫子要面對的是多大的壓力和誤解。

11.夫子依然如禮行誼,夫子的心中又是有怎樣的毅力和決心呢?
(1)我們想像,夫子獨自一人,每次入朝的時候,在眾人的唏噓慨歎中,在種種猜測、懷疑、鄙視的目光中,在想竊取君位的權臣的厭惡的注視下,穿堂而過。在雖然坐在君主的位置上、卻沒有任何實際權力、最終被自己的權臣趕出國家的君主面前,如此精心的「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似不能,如不勝」,像不能呼吸一樣,用種種美好的、潔淨的禮儀,事奉著自己的君主,絲毫不在意別人以為諂也。夫子的心中,是有怎樣的毅力和決心呢?
(2)曾子曾經告訴他的弟子子襄說:你很好勇,我聽我的老師孔子講過,什麼是大勇?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真正的勇氣,就是自己認識到自己正確有理,對得起天地鬼神,即使面對千軍萬馬,也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縮。但是,如果反省到自己真的做錯了,就是千萬個人守在那兒,等著要我的命,我也要勇往直前去認錯、去承擔後果。
由此可見,夫子的勇悍--「雖千萬人,吾往矣。」

12.「事君盡禮」是夫子在傳道,因為對君主的忠,在禮中;仁德的仁,也在禮中;夫子想傳的道,亦在禮中。夫子不但對君主以禮相待,對大夫、對庶人,乃至於對目盲的人,或者小孩子,無不以禮相待。所以事君盡禮,表明聖人心中的標準,無論君主外在看上去是強、是弱,事君就應該用事君的禮儀,一切都應該依禮而行。

13.君臣的關係,不僅僅是君臣的關係,而是每個人和禮的關係,是每個人做好了,就可以實現理想的人倫社會的關係,是實現大同社會所要關注的問題。反過頭我們再看那些,因為君主勢弱,便對君主行為簡慢的人,才是容易在強權、強勢面前,諂媚而行的人。
14.夫子面對人們對他顛倒的評價,也只是輕輕淡淡的說出「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程子說:「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也。」而夫子的言語中沒有絲毫的責怪和怨忿之情,「聖人的胸懷,道大德宏」,由此可見一般。

15.透過這一章,我們瞭解到,做正確的事,是需要有勇氣的,學習聖賢,就更是需要勇氣。所以 :
(1)正確的事,即便大家認為不對,也得堅持,依照著禮和道的標準來堅持。
(2)樹立正確的見解非常重要。身邊發生的一切都是見解和行為的問題,只有對禮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在行為上不斷的補足,所以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再再的檢擇,自己的見解是否正確。
(3)形式也很重要。形式在,內涵就有救回來的可能。
就如孔子事君盡禮,大家不知道內涵是什麼,但是見到夫子的行誼總會問:為什麼這樣做?就有機會通過形式,再找回內涵。如果形式也不見了,就很難有機會再去瞭解了。

16.事君盡禮,在古代,天子就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所在。現在我們不說天子了,但是人與人互動,也是有著最適當合宜的行為,禮指的就是這一點。人人做好-「盡禮」,就天下太平,世界和樂。希望,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團體當中,找到自己相對應的關係,盡自己應盡的禮。

17.「優秀的人,了不起的人,對於典章制度的要求做不到的時候,會感到慚愧,認為是自己條件不夠做不到。」所以,我們對於禮的各種規矩和條例做不到的時候,要認為是自己差,而不是制度差,我們就會不斷地努力。如果大家都按著統一的標準來努力,就天下太平。反過來,如果認為制度沒道理,甚至自己想要重新制定一個標準,就會天下大亂。生活中,如果我們不仔細地對各種事項加以區分抉擇,或者不能夠瞭解和接受禮的精神,我們就容易變成是這一章的「人以為諂也」的那些人,以為孔子以禮事君是諂媚的人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