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八章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解釋)
子夏問孔子老師: 「詩經上說『美好的笑容有著淺淺的酒窩,眼睛長的美麗又是黑白分明,施點粉底化個妝,美啊!』是什麼意思?」
老師回說: 「就像畫畫,以五彩來繪圖之前,要先打好粉底。粉底打得好不好,決定這幅畫的美不美,是否賞心悅目。」
子夏一聽馬上了解,並引申出它的內涵,說:「就是一個人先要有忠信的美德,再以禮來文飾。就是說,禮必須安立在「仁」的基礎上。」
老師很滿意子夏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商啊,你啟發了我,今後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
思惟題綱
1.子夏不解詩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意思,問孔子老師。夫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從夫子給的答案四個字,子夏又觸類旁通,回應了老師什麼?
3.請問 : 子夏一開始問的詩經內容是「化妝」,老師給的答案是「繪畫」,子夏接著聯想到的是「禮儀」。化妝、繪畫、禮儀,這三件事,在此處講一個共通的道理,是什麼?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第三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論語學而第一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二〉重點摘記
1. 巧笑倩兮的「倩」是酒窩,美目盼兮的「盼」是黑白分明。美好的笑容,配上淺淺的酒窩,美麗的眼睛黑白分明,這樣天生麗質,如果再施于華采,化上妝,那顏值就一定會很高。這與畫畫時的「素以為絢」的道理是一樣的。
2. 素以為絢的「素」是粉底,「絢」是彩色。畫畫時先以粉底為質地,再施於五彩顏色,那畫出的畫就會美輪美奐。子夏誤以為「素以為絢」的意思,是粉底本身就是五彩的顏色,所以感到費解,請教孔子。
3. 孔子回答「繪事後素」,並不是粉底本身就是顏色,而是說先以粉底為質地,再以五彩顏色作畫,所以叫做「繪事後素」。
4. 子夏舉一反三,由化妝、繪畫聯想到禮儀,於是就問「是不是禮儀也像繪事一樣居於後啊?」孔子很滿意弟子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啟發我的,是你子夏啊,可以開始跟你談《詩》了。」因為《詩》貴含蓄,講求言外之意,必須有觸類旁通的智慧才能領會,所以孔子有這樣的一個讚歎。
5. 禮居後,那麼什麼居先?前面第三章講到「人而不仁,如禮何?」,禮是以仁為根本的,所以居先的,是仁。
6. 在這裡,孔子提出學禮的必然次第,先要建立仁這一根本,然後才追求外在的儀式、規矩的圓滿。
7. 為什麼學禮一定要先建立仁這一根本呢?在儒家看來,當一個人具有了仁愛之心,外顯為言行時,自然會符順於與仁心相應的規矩規範,表現得彬彬有禮。可以說,外在的禮儀、威儀,是內在的仁德仁心的表現。
8. 學禮,如果不從建立仁——這一根本入手,那麼所學的一大套規矩規範,都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沒有仁的內涵。這種缺乏內涵,流於形式的禮,只是樣子上的功夫,很難發揮「禮之用,和為貴」,那種令自他和樂的功用。
9. 有的人貌似熱情、有禮,可是內心並無與仁心相應的善意和敬意,那我們很快就會覺察出對方的虛情假意,覺得他不是在敷衍自己,就是別有所圖,很難對其產生信任,成為朋友。這又好比是沙灘上蓋了房子,經不起風浪的衝擊。沒事的時候,彬彬有禮,儒雅極了,像個謙謙君子;可是一旦被人惹惱,立刻禮崩樂壞,大發脾氣,斯文盡失,什麼忠恕之道,待人著想,都拋在腦後了。

=====
下半段 :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解釋)
子夏舉一反三,由化妝、繪畫聯想到禮儀,於是就問,是不是禮儀也像繪事一樣居於後啊?孔子很滿意弟子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啟發我的,是你子夏啊,可以開始跟你談《詩》了。」因為《詩》貴含蓄,講求言外之意,必須有觸類旁通的智慧才能領會,所以孔子有這樣的一個讚歎。

一 ( 思惟題綱 )

1.當我們看到他人的過失,具有仁愛之心與缺乏仁心 ,差別何在 ?
2.學禮,一定先要建立甚麼作為根本? 如果禮沒有建立這樣的根本,會招致哪些過患 ?請您想一想跟日常師父說的以法鏡照人是同樣的內涵嗎 ?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跟我們學習禮儀應具備的主要精神有甚麼關係 ?

二、義理講解

八佾第三第8章下半段

(一)引用經文 :

1.「見不賢而內自省」/出自《論語‧里仁第四(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出自《中庸第二十七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3.「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第三(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三家者以《雍》徹」出自《論語‧八佾第三(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5.「季氏旅於泰山」/出自《論語‧八佾第三(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6.「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出自《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
7.「直而無禮則絞」/出自《論語‧泰伯第八(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二)重點摘記

1.當一個人具有仁愛之心,看到他人的過失,想到的是「見不賢而內自省」,想到的是我怎樣才能夠幫助他改過遷善。如果缺乏仁心,看到別人過失,想到的是埋怨、排斥,甚至是報復。,知道的理越多,就越能挑別人的毛病,越能看出別人的過失。
2.《中庸》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試想拿這三千多條規矩去挑人禮的話,必定把人挑得體無完膚,因為沒有仁心為根本,有的人還會把禮當作謀求個人私利,甚至打壓他人的工具。
3.魯國三家,卿大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做出八佾舞於庭、以《雍》徹、旅于泰山等僭禮的行為,就是把禮當作謀求個人名利,顯示個人權勢的工具。歷史上曾出現禮制殺人的現象,像四歲讓梨的孔融,成年後被曹操殺害,罪名是敗倫亂禮,就是禮制殺人的犧牲品。
4.禮制本身是好的,《孝經》講「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是治國的利器,但是如果未建立禮的根本,缺乏內在的仁德仁心,把禮用歪了,會產生以禮謀私、以禮繩人,甚至以禮害人等諸多亂象。也因此,招致有些人,對禮制的誤解乃至批判。這是我們今天學禮、習禮,所應特別警惕和重視的。
5.學禮,一定先要建立仁的根本,也要防止另一種偏頗--「既然仁是根本,我只要心好就行了。」於是就不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比如:滿口髒話,亂闖紅燈,用人東西也不先說一聲,反正我心好就行了,不必拘泥於這些小節。這種行無規範、違背禮制的心好,只是嘴上喊喊,並非真誠無偽的心好。
6.有的人說話刻薄,專門往別人心裡的痛處下刀子。給自己的藉口是「我這個人很直,我這是為他好。」已經把別人的心都傷得流血了,這不是真正的為他好,真正的為他好,是儘量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善巧地引導別人。
7.儒家的直,一定要符合禮,如果直而無禮,就可能會出口傷人。《論語》中說「直而無禮則絞」,絞就是急切,太過急切就會給人壓迫感,甚至傷害。所以以心好為藉口,忽視必要的禮儀規範是不可取的。
8.小結:本章給我們的啟示—
(1)真正的美是心靈之美,學習禮儀,一定先培養仁德仁心,有了一顆美麗的心靈,自然會儀態萬千,氣質脫俗。如果缺乏內在的心靈之美,外在的容顏與禮節,都只是一種蒼白的裝飾,經受不住時間和境界的考驗。
(2)在重視建立仁德根本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二者需要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如此,則內在的仁德仁心會越來越純厚,外在的禮儀、威儀也會越來越圓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