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鄉黨第十 第14章

入太廟,每事問。
〈白話〉
魯國太廟演練祭典禮儀時,孔子當時以魯國大夫身分進入觀禮,每件事都問得清清楚楚。

〈文義〉
太廟,魯國的太廟是周公廟,按時祭祀,不舉行祭祀時,廟門關著。

〈思維提綱〉
1.試想,換做是我們,會不會像夫子「入太廟,每事問」?
2.在自己專精的領域中,您會先去和周圍的人互動還是馬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3. 本章節夫子的行誼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八佾•15》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
      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 「是禮也。」
       
  2.《論語集解•義疏•巻五•44 》梁,皇侃 「或云此句煩重舊通云前
   是記孔子對 或人之時此是録平生常行之事故两出也  」
  3.《論語點睛補注•八佾第三》卓吾云。只論禮與非禮。那爭知與
   不知。方外史曰。不知便問。 是孔子直心道場處。若雲雖知
   亦問者。謬矣。
  4.《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
   「未也。嘗 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
     『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
    庭。曰: 『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
      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5. 《論語•為政•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6. 《論語•子罕•19》子曰: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7.《論語點睛補注•子罕 第九》後一念而方領解,即是惰。先一
    念而預相迎,亦是惰。如空谷受聲, 乾土受潤,大海受雨,
    明鏡受像。隨語隨納,不將不迎。方是不惰。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
1.本章在前面《八佾》篇中已出現過。說孔子到周公廟參加祭祀活動,凡事都要請問別人,所以在當時以知禮而聞名的孔子,被懷疑到底懂不懂禮?知不知禮?孔子聽說後,解釋說這本身就是禮。
2.《八佾》篇對孔子入太廟凡事請問這件事作了解釋,一語道破禮的本質,給了我們極大啟發。
3.《鄉黨》全篇講禮的行相,把本章再次收入,也再再地表明孔子示現以“每事問”作為禮的行相,背後一定有很深刻的道理所在。皇侃《論語義疏》上說:“前是記孔子對或人之時,此是錄平生常行之事,故兩出。”
4.本章雖然前面已作過交流研討,但在此又重出,我們不妨隨順這個因緣,再次用心去體悟聖人的心續,或許發現有更多的驚喜!

(二) 入太廟緣起
1. 太廟,就是周公廟。周公旦受封魯國,但因周公旦在京城輔佐周成王,故派其長子伯禽代其受封魯國。因周公是魯國的始封之君,為魯太祖,故其廟稱為太廟。
2.孔子為什麼能夠進入太廟參加祭祀?有的說他當時已被任用為官員而參加助祭,有的說是在演習禮儀的時候,他是在觀禮。不管怎樣,孔子在太廟祭祀,表現出戰戰兢兢、每事必問的心理狀態。

(三)解說辨析
1.有人解釋這一章時,說孔子凡事謹慎,不懂便問,這就是禮。這種解釋其實是說不通的。孔子作為到太廟祭祀的專家,居然什麼都不懂,才會每事問,是否有點奇怪?藕益大師在點評此章時引用李卓吾的話說:“只論禮與非禮,那爭知與不知。”就是說,我們只討論它是不是禮,哪有閑功夫去爭論他知不知禮。
2. 後人也會被“或人”引導至去懷疑孔子知不知禮,爭論孔子知不知禮。這種對聖人的輕言妄評,本身就是不恭敬的“非禮”行為。藕益大師的那句“那爭知與不知”,就是及時遮止我們這種非禮的現行。因為我們凡夫俗子,如何知聖人境界?更不可以在聖人頭頂上指指點點。現代人毫無顧忌地去非議古聖先賢,是一種徹底的禮崩樂壞。這一點首先是要讓我們警惕的!

(四)“入太廟,每事問”就是禮
1. “入太廟,每事問”為什麼說本身就是禮呢?是重出本章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2. 禮,是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常說的就是“五倫”關係。以儒家來說,如果一個人不懂禮或者不尊重禮的話,跟畜生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3. 孔子教育自己的兒子孔鯉時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如果不學禮,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或者說無法將自己的生命立於天地間的。而禮的核心是“仁”,由仁的特徵再開顯出外在的行為標準,即行之於外表的身口行為,一定跟仁愛之心相應,這是禮的中心思想。
4. 孔子是最懂禮的,入太廟卻要“每事問”,假設我們入太廟,是否每事問呢? 我想我們大概不會問。這就有點奇怪,不懂禮的人倒不問,最懂禮的孔子卻每事問,為什麼?
5. 踐行倫理道德,少不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切磋琢磨,如此才會把“禮”的內涵實踐出來。但我們有個致命傷,就是大小事情不肯開口,隨順自己的習氣,凡事“想當然”。所以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無形中樹起了一道藩籬讓彼此變得遙遠。

(五)放下“自我”  每事問
1. 每事問,是放下“自我”,融入對方現行的一種方法。由於“我愛執”的原因,我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現行中,無法融入對方現行。我們不懂得傾聽,也不去問,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也就無法達成共識。我們每每辯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是最聽不到對方在講什麼的時候。

2.比如說,我說這個人理論水準高,他卻說這個人實踐能力太差;我說這個人行動力超強,他說這個人太莽動;我從因上強調種種子的重要性,他從果上強調離目標太遙遠;我說正知見很重要,他說精進行才可貴;我說飯菜清淡一點有利身體健康,他說飯菜清淡吊不起胃口……
3.凡此種種,不想去瞭解對方,從而不瞭解也無法站在對方的用意和立場上去討論,造成彼此不在一個頻道而無法溝通,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困惑就是來自於此。所以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六) 代人著想  每事問
1. “每事問”,其實也是一種代人著想。有的人說,我是講得很清楚,是你聽不懂我的話。其實很多時候,你是講得很清楚,但對方不一定在你的所緣中。所以“每事問”是兩方面都需要的,一方面是做事情的人,每件事都要去問、去說,另一方面聽事情的人,也應該要反過來確認。
2.從代人著想的角度,如果對方沒有問你的話,你也要認真地問一下對方,有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不理解的話,不可以有不耐煩,甚至埋怨,一定讓對方理解你的真正想法才可以。特別是重大事情,像孔子在太廟祭祀,它代表了“慎終追遠”這件大事,就不可以馬馬虎虎。
3.平時我們已經習慣於粗裡粗氣,如果彼此間誤會了、吵過了,也就算了。但如果是關乎祭祀、外交等國家大事,乃至在師長身邊學習生命成長,還是隨順自己的習氣,浮浮泛泛的話,那對我們絕對是個損失。

(七)“每事問”的實踐性
1.“每事問”還有一個深刻的內涵,就是它的實踐性。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腦筋很好,對別人很瞭解,揣摩別人很準。別人還剛剛開口,我們就會先入為主地說:我懂你的意思了。其實,作為凡夫的我們,去揣摩別人時,實際上是永遠也揣摩不透的。
  2.孔子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就是說,聽我的話始終不懈怠的,也許只有顏回吧!對這個“惰”字,藕益大師有個精闢的解釋,說:“後一念而方領解,即是惰;先一念而預相迎,亦是惰”,即聽對方講話,不管是先一念還是後一念都不行,都屬於“惰”,必須恰到好處才是“不惰”。這種境界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顏回才有。
 3.所以,如果是我們的話,不去做的話,是永遠不知道,越摸越遠。所以這裡要去“每事問”,通過雙方的一問一答,就會慢慢瞭解對方的意思,也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意思。

(八) 結攝
1. 我們能夠走上去的話,必定要追隨師長,學習聖賢,由此從生活小事中開始改變“每事不問”的習氣,就顯得格外重要。
2.“禮”的核心是“仁”,就是學會如何去愛人,在這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極端重要。如果人與人之間普通的溝通都沒有做好的話,就無法瞭解師長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3.在跟師長和善知識的互動中,很多時候有種感覺,不知道他要講什麼,他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甚至有時候好像在東拉西扯,我們討論的是這個問題,他卻說另外一個問題。
4.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容易嘀咕,想為什麼你不直接講答案,要浪費這麼多的時間?或者會很著急,不知道他要告訴我什麼道理,你不觀過算是好的。其實這個時候“每事問”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5.平時我總以為講清楚了、聽清楚了,不去聽,不去問,其實都是憑我的“想當然”。現在在師長身邊,師長用種種方法調教你,就是要改變你不思維、想當然的習慣。如果你不“每事問”的話,就不曉得他要傳遞什麼內涵給你。這要靠平時訓練出來。如果我們平時怕互動、怕麻煩,或者自以為是,想當然,那麼想要學習儒學心法,生命進一步成長就不太可能。
6.“每事問”有極其深刻的道理所在。如果我們用凡庸作意的話,就無法深入孔子的內心世界,無法了知孔門心法的深邃、細微和廣博。古往今來,對本章的解釋似乎很難在心相上有所突破。非常感恩我的師長,非常細緻入微地引導我們向聖賢靠攏,讓我們感受到從傳統文化中孕育生長出來的孔子,他的生命如此細微、美麗、典雅,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效學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3章-3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白話>

孔子疾病。魯君親臨探視。孔子臥床不能起,因而首向東方,右側而臥,便是自己面北,而君面南。又因臥病不能穿朝服,遂用朝服蓋在身上,再以束朝服的紳帶拖在上面,以示如穿朝服。國君命令召見,孔子不待車駕,立即步行。

<文義>

1. 疾: 疾病。

2. 君視之:魯君親臨探視。

3. 東首: 首向東方,右側而臥,便是自己面北,而君面南。

4. 加朝服拖紳: 用朝服蓋在身上,再以束朝服的紳帶拖在上
   面,以示如穿朝服。

5. 君命召: 國君命令召見。

6. 不俟駕行矣: 孔子不待車駕,立即步行。

<思惟提綱>

1.「疾,君視之」,夫子怎麼做呢?

2.夫子雖病中仍尊君知禮,換作是我會如何?

3.「君命召」,夫子如何重視?

4.夫子他對國君的召見,絕不怠慢。夫子的身教,我如何自省效
   學?

<義理解釋>《論語•鄉黨第十》第13-3

引用經文

1.何晏《論語集解》:鄭曰:「急趨君命,行出而駕車隨之。」

2.《史記‧周公世家》:「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3.《論語‧述而‧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4.《論語注疏》:「君賜食、君賜腥、君賜生,侍食於君,君視之,君命召。」

二、重點摘記

原文 :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一)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1.疾,君視之。夫子生病了,魯國國君要來探視他,夫子怎麼做呢?東首,加朝服,拖紳。

2.一般臣子在晉見國君時,依禮來說,是必須穿著朝服,腰要束著紳帶。國君臨朝時,北方為尊,所以國君是坐北朝南,面向南方來臨朝的。

3.換句話說,臣子必須面向北方來晉見國君。可是夫子他病得很重,連床都起不了,這時候夫子“東首,加朝服,拖紳。

4.“東首”就是頭面向東方,右側而臥,也就是面向著北方來晉見國君。當國君坐下來的時候,就自然會面向南方的。

5.“加朝服,拖紳。”加就是覆蓋,拖就是牽,紳就是系在朝服外頭的大帶。朱熹先生說:“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服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

6.夫子生了重病臥床,不能夠立刻起來穿朝服,束著大帶,見國君的時候,也不適合穿著居家服,那怎麼辦呢?就把朝服像被子一樣蓋在身上,再把所謂的紳帶放在朝服上頭,表示已經穿上了朝服。

7.從這個細節,我們發現,夫子他都已經病得下不了床,還特地的挪動身體,把它挪到正確的方位來面見國君,而且堅持把朝服一絲不苟地披在身上,來見國君。

(二) 夫子雖病仍尊君知禮,換作是我會如何?

1.我想啊,換作是我,我已經病成這副樣子,渾身無力,自顧不暇了,哪來的力氣還去換方向呀,哪來的心思把朝服給披上,都已經成這樣了,顧慮不了這麼多了,何況我是病人,應該是他來代我著想吧。

2.所以我發現,在緊急的時候,在生病的時候,這些禮就不見了,因為禮背後的仁不見了,因為在這些時刻,我們內心通常只有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痛苦,而且把自己無限地放大,於是連我們所在的位置,我們該扮演的角色都錯亂了,於是該盡的禮也都消失殆盡了。

3.然而我們看到夫子在病中,他那尊君知禮的細節是那麼的一絲不苟,夫子可是真正把國君,把國家社稷、天下百姓放在自己的苦樂之前,這應該就是真正的修為所在吧。

(三)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1.國君命令要召見孔子,這時候,不俟駕行矣。俟就是等待,不等待馬車備好,夫子他就立刻動身往外走了。

2.朱熹先生說:“急趨君命,行出而駕車隨之。”為了趕時間,很重視國君的召見,夫子呀他一點都不敢怠慢,所以馬上就往外走了,駕車的人隨後才把車趕上來。

3.我們從這一邊看到夫子他對國君的召見是極為重視的,我相信哪,當夫子接到召見的命令時,應該是在忙自己的事情吧,有可能是在吃飯,有可能是在看書或準備要休息。

4.但是夫子他卻是把正在忙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全部都放下,一點也不遲疑地立刻去見國君。

(四) 夫子的身教,我們應自省效學

1.我們可曾這樣去對待別人?

比如遇到我們的父母,遇到朋友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會如何回應呢?“好,等一下,你等我,我快忙完了。”或者是我們起身想幫忙,可是我們的內心就是不舒服,“怎麼,我正在吃飯呢,你就一定要這個時候來吵我嗎?”

2.我們為什麼總是不能代人著想?

(1)因為,我們一天到晚忙著我自己的私欲。那怎麼辦呢?我們就把愛自己的心,把他推己及人。試著用這樣的心也去為人著想。

(2)比如,我們一定會很希望,別人來幫助我們的時候是立刻飛奔過來的,“我來了,你需要幫忙嗎?”“來吧!來吧!我來。”或者是說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就把事情給做完了。

3.我們應把父母的需要放在前面的順位
這一路成長,面對我們的需要,我們的父母親,哪個時候不是在第一個時間點放下他自己的事情,把我們的需要放在他生命的第一個順位呢,面對如此有恩的人,我們是不是也要練習,把他們的需要放在我們生命的前面順位呢?

4.周公也是很好的身教

夫子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身教,周公也是如此,大家很熟悉的“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這一個典範可以看得出,周公他一心為了社稷國家,為了天下百姓,可以把自己的飲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需要放在最後面,所以贏得天下歸心。

(五) 總結

  1.夫子在晚年的時候,很是感歎:“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我想夫子他思念敬仰的、他惺惺相惜的是周公,同樣都是克己復禮,都是內仁外禮,都是忘小我、成大我的生命格局,聖人誠心吧。

  2.“君賜食、君賜腥、君賜生,侍食於君,君視之,君命召。”在這一章,夫子示範了他在輔佐侍奉他的君主時,他是怎麼做的。

  3.夫子在一切的時處,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頭,把別人的需要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呈現出來是處處代人著想,處處都是恰到好處這種禮的形式。

4.夫子活出我們中國人的最美的高度——內仁外禮;也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化所孕育出來的一個驕傲。

5.很開心我們現在還有機會可以學習到這麼美好的文化,還有機會可以跟夫子學習,只要我們能夠照著夫子教我們的去做,有為者亦若是,我們的生命格局也可以成就不同的氣象與格局,我們共勉之。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3章-2

13-1“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13-2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13-3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白話>
用餐的時候,夫子為國君進行服務〜吃飯前國君要先進行祭食之禮。
接著夫子還要先代國君嘗食物,品嘗完沒問題時才請國君來享用。

<文義>
1.“侍”,指的就是侍奉。
2.“侍食於君”,也就是用餐的時候,夫子他為國君進行服務。
3.“君祭”在古禮當中記載,吃飯前是要先進行祭食之禮。
4.“先飯”先代國君嘗食物。
<思惟提綱>
1.國君邀請夫子一起用餐的時候,夫子是如何面對的呢?
2.從“侍食於君”,可以觀察到夫子是如何安立自己的定位及心態呢?
3.透過夫子“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的身教,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您可以如何落實?
<義理解釋>   講師: 張慈方     7 分 16 秒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故侍食者,君祭,則己不祭而先飯。若為君嘗食然,不敢當客禮也。」
2.《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3.《孟子.離婁章句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一)本段義涵
當魯國國君邀請夫子一起用餐的時候,夫子他到底是如何面對的呢?
我們先看字面上的意義〜
1.“侍食於君”,“侍”,指的就是侍奉,也就是用餐的時候,
夫子他為國君進行服務。
2.“君祭,先飯。”在古禮當中記載,吃飯前是要先進行祭食之禮。
  也就是把飲食當中的少許,比如,先拿出七粒米飯,來祭祀天地鬼神,
  或者是祖先,來感謝他們的庇佑,才讓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飲食。
3.朱熹先生說:
“故侍食者,君祭,則己不祭而先飯。若為君嘗食然,不敢當客禮也。”
 作為侍食的夫子,當國君在忙著進行祭食之禮的時候,
 夫子就要先代國君來嘗食物,看看從廚房烹調出來的食物,
 到底烹調得合不合宜?可不可口?有沒有煮熟?
 甚至端出來食物有沒有問題?
 確定沒問題了,品嘗完時才請國君來享用。

(二) 夫子對自己的定位及心態安立是很清楚的
1.我們從“侍食於君”,“侍”這一個字〜
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夫子他到底是如何安立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
為人臣,為人下屬,這樣的定位是很清楚的,夫子絕對不敢以客人來自居。2.我們也看到夫子他的心態安立也是很清楚的〜
凡事都是以國君與長者的需要為中心,所以處處表現得都是恭敬謙下,處處都盡心盡力地去為國君來著想。
3.當定位清楚之後,“知止而後有定”,該如何做,也是很清楚的。

(三) 我們可曾有過“侍食”?
1.回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稍微回想一下吧:
我們和領導、長輩、父母一起用餐的時候,
我們可曾進行過“侍食”這個動作呢?應該很少吧。
既然是聚餐,那就大家開心地赴宴,菜端上來,大家就一邊吃、一邊聊,看看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大家說說聊聊。
2.基本上過去我也是這樣子的,就是一種純然做客的心態。
一直到有一次和一位長者用餐,他的年紀頗大了,在用餐的過程裡面,
他在中間竟然幫我夾菜。哇!當下,我真的真的感到非常非常地
不好意思。我一個後生晚輩,沒有幫他進行服務也就算了,竟然還讓他
老人家來招呼我,來幫我夾菜!
3.事後稍微反省了一下:
想想啊,自己在一餐飯當中,碗裡裝的是好吃好喝的,
心裡面裝的是什麼呢?除了自己還是自己,真的感到很慚愧。

(四) 所學習的經典,可以落實到生活當中
1.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矣
這時候才發現〜如果不學習,心裡面如果只想到自己,這和低頭進食的牛馬又有何不同呢?
2.反省後開始改進
所以後面開始用餐的時候,就會開始學習所謂的“侍食”,
我就會開始觀察領導、長輩、父母乃至朋友他們的需要。
當菜端上來的時候,會練習先幫他們盛個飯,夾個菜;
看到他們在忙著談話的時候無暇夾菜,
就會練習幫他們先夾些菜,盛點湯,或者補充一些茶水。
3.開始去觀察別人的需要
欸,他平常的飲食習慣是如何?是軟爛一點吧,那食量多少呢?吃辣嗎?發現呢〜這麼練習下來〜
一餐飯,一顆心呐都不斷地開始會放在別人的身上去觀察〜
〜去觀察他的需要、他的難點。
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這麼觀察練習下來呀,就發現真正得到好處的原來是我。
   而且,發現這樣的練習,其實是在任何時刻、任何人的身上都可以練習。
(2)只要我們願意學習,願意站在別人的立場開始去為人著想,這時候〜
   會發現所學習的經典,會在我們的身上才開始真正會找到落腳處;
   還有很多美好的德行,才有機會開始漸漸漸漸地萌芽。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能夠這樣學習多快樂啊!
  而且,當我們願意開始謙下地練習去為人服務,
  不但別人會感到溫暖,自己也會感到很幸福;
(4) 這種關顧別人需要的這種練習,一旦練習多了,我的老師告訴我〜
  “未來別人怎麼了?別人他需要些什麼?
    你只要稍稍看一眼,你就會知道了。”

5.感謝夫子的身教
 感謝夫子給我們這一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的美好身教。
 希望我們把所學可以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希望這一種經典的馨香,
 我們能夠真實體會到。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3章-1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白話〉
1. 國君賜食物於孔子,孔子必端坐正席,先嘗之以承君恩,而後頒賜家人食之。國君賜生肉,必烹煮熟而呈獻祖考,以表君榮之賜,而後分與大家共食。國君賜牲畜,必留之豢養,保其生存,無故不殺生,以表存仁之心。
2.國君賜與熟的食物,孔子必定正其席位,先嘗食少許,表示敬受國君的惠賜。君賜腥,孔子必予煮熟,獻薦祖先。獲君賞賜,榮歸於祖,表示不忘本。(熟食雖是君賜,但因從外面送來,恐在路上染汙,所以不敢供祖。)君賜生,即是賜與活的動物,孔子必畜養之。禮記玉藻說:「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所以「必畜之」。畜到祭祀時,始殺作祭品。足見對於動物不能非時宰殺。《論語講要》
〈文義〉
1.君賜食,食指煮熟的食物。
2.正席,恭坐如對君上。言先嘗則以其餘賜家人。
3.腥:生魚肉等 ,未煮熟的肉類。
 4.熟而薦:煮熟以祭祖。按君賜熟食不以祭祖者,是恐怕那是些吃剩的東西。
5.君賜生必畜之:生是活牲口;因係君賜,不忍即殺,故畜養以待祭祀用。

〈思維提綱〉
1.今天的進度分三小段,每段開始都是"君賜”,意思是?
2.自己有接收過長輩或長官的饋贈嗎?回想當時收受態度和方式。
3. 本章節夫子的行誼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4.您覺得本章節的夫子的態度和方式,現在還適不適用?原因是?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朱子四書集注•論語集注》:「食恐或餕餘,故不以薦。正席先嘗,如對君也。言先嘗,則餘當以頒賜矣。腥,生肉。熟而薦之祖考,榮君賜也。畜之者,仁君之惠,無故不敢殺也。 」

2.《孝經•士章•五》「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

3.《禮記•玉藻》: 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
這一章都是在記錄夫子他侍君之禮。我們分作三個段落來學習。今天我們先學習第一個段落:“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魯君對夫子賞賜了三種食物,夫子他分別有不同的領受方式。或許大家也可以跟著思考看看,如果換作是我們,我們會如何來應對、來領受。

(二)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
1. “君賜食”。“食”指的就是煮熟的食物。
2. 魯國國君賞賜夫子煮熟的食物,夫子一定馬上把席子給擺端正,然後先嘗點味道。
3. 換作是我們,當領導或長輩給我們送一些食物,我們一般呐可能會很開心地先收下食物,然後很客氣地感謝對方:“唉呀!真是太感謝您了,這麼客氣。”然後接下來就把食物收下來,然後放一旁,也不見得會先去嘗一點。
 4. 為什麼夫子他要“正席先嘗之”呢?朱熹先生說:“正席先嘗,如對君也。”就如同面對國君一般。那到底夫子他到底是體會到什麼?會做出“正席先嘗”的這樣行為呢?
5. 曾有送過食物的經驗嗎 ?當您在烹調的時候,或者是在外頭嘗到好吃的食物,想要多買一份給對方的時候,您是懷抱著怎麼樣的一個想法?送到他手裡的時候,您又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情呢?
6. 夫子他面對的是國君。國務是如此地繁忙,當他吃到好吃的、或者是看到好的食物,還心心念念惦記著要賞賜給臣子,光是想到這樣的一份用心,為人臣的能不感恩嗎?而我又何德何能可以得到國君如此大的眷顧呢?。
7. 深遠一點想,其實國君對我特別好,是因為呀希望我可以盡心盡力地對他的天下百姓好。所以,我得到的眷顧比別人多。想到這裡,念恩生敬,一份為人臣盡忠的心情,自然而然,心的敬意生起,席子自然就給擺端正了。
8. 想到國君對我的這份心意,他一定會希望我喜歡這份賞賜,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呀,得趕快先嘗點味道,給予回饋,(唉呀!這個味道真是太鮮美了,真是感謝國君心心念念的惦記。) 得到回報的國君,一定會感到很開心。


(三)同理可證
1. 我們回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知道啊,給我送食物的人他心裡面惦記著我,哦!可能很耗時,然後呢也特別地麻煩。當我知道對方對我的這樣的心意,即使啊我再忙,即使我已經吃飽了,或者是這樣的食物我不是那麼喜歡,但是想到對方對我的一番心意的時候,我們會不會願意放下手邊正在忙的事情,然後很慎重其事地先嘗一點味道,並且開開心心地感謝對方,並給予對方熱切地回應呢?所以,“君賜食”,夫子“必正席先嘗之”,大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四) “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1. 國君賞賜的是“腥”,也就是生肉。
2.  夫子他會怎麼做呢?他會先把它煮熟,然後“薦之”。“薦”指的就是敬供祖先。
3. 朱熹先生說,“為何‘熟而薦之祖考’?是因為‘榮君賜也’。”一般呐我們得到這樣的賞賜,煮熟了就是上桌,就把它吃了。可是夫子和我們不一樣,他想到是先感謝祖先,也就是先把這樣的榮耀歸於祖先,飲水思源不忘本。
4.今天能夠得到國君這樣的賞賜、這樣的看重,是因為父母的教育、他的養育、還有祖先一路的庇佑,才能夠有今天這麼有成就的我。

 (五) 反躬自省
   1.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平常得到榮譽的時候,又是怎麼做的呢?有時候啊,想一想自己也很慚愧。通常啊,我們就是可能會去開始敘述自己,“哇!是多麼辛苦,花了多少的心血。”不是跑開,就是來個慶功宴,犒賞自己一下,早就把領導的指導、這一路上同事們的協助跟付出,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2. 對於孩子跟學生,他們有了好成績,我們又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呢?我們啊,可能會很開心地鼓勵他:“唉呀!孩子,你好棒、好聰明啊!你,你要什麼,爸爸買給你。”
3.難怪呀,現在許多學習有成的孩子,到最後啊,竟然是目中無人;甚至呢羞于讓父母見人,覺得父母上不了檯面,什麼都不懂;覺得自己今天有這樣的成就,完完全全是自己寒窗苦讀的結果。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會叫這一路上辛苦付出的父母跟師長,會感到很傷感呢?

(六)教念恩
1.把榮耀歸於祖先。這裡面呢,其實教導我們從根本性的這種念恩來做起,才能夠有一個更好地結果。
2.當孩子他得到榮耀的時候,在學校呀,老師就要教導:“孩子,你今天能夠有這樣的成績,記得要回去好好謝謝父母。你們想想看,你們哪一個人是天生下來就愛讀書的?如果不是父母親逼著你們念書,怎麼會有現在的你們呢?如果沒有父母親這樣辛苦地工作,賺了錢自己不用,給你們用,你們今天會有這樣的成就嗎?”
3.回到家裡的時候,為人父母的就要教導孩子:“孩子呀,今天你能夠有這樣的成績,記得到學校的時候,要好好謝謝老師們的教導。如果沒有老師們地這樣地辛苦付出,怎麼可能有現在的你呢?”
4.“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我們才可能養育出一批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下一代。

(七)“君賜生,必畜之。”
1. “生”,指的就是還活著的動物;“畜”,就是畜養。
2. 如果國君送的是還活著的動物,夫子會先把它養起來,不會馬上把它殺掉。為什麼呢?朱熹先生說,“畜之者,仁君之惠,無故不敢殺也。”在《禮記》裡面也說到:“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
3. 如果國君在平日沒有理由,是不能夠殺牛的;大夫,是不能無故殺羊;讀書人,更是無故不能夠殺狗殺豬的。那什麼狀況才可以呢?通常是在祭祖的時候,才可以殺了這些牲畜。
4. 所以夫子收到了這樣的賞賜,就要想想:我的國君,他的好生之德,他的仁慈。所以呢,為人臣的我,收到這樣的一份禮物,也必須以仁心去對待。更重要的是,也必須用這樣的仁心,去關心天下的百姓,去厚德載物。

(八)小結
我們要學習的未必是像夫子一樣,這樣外在的言貌,這樣的禮的形式,我們不太可能做到一模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是,夫子在禮的背後,他那一種把人對他的好,看在眼裡、放在心裡,在心裡執諦。當我們內心真實能夠在這方面用功,對人有真實的感受,能夠在根本性上面去念恩,自然而然,我們在言行上面,就能夠呈現出這一種合宜的禮。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2章

1.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2.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不」音讀作「否」)

<白話>
1.孔子的馬棚由於失火被燒毀了,孔子上朝回來聽說此事,就問:“傷到人了嗎?”不問馬的傷亡情況。
2.孔子的馬棚由於失火被燒毀了,孔子上朝回來聽說此事,就問:“傷到人了嗎?” 沒有傷到人,然後孔子再詢問了馬的傷亡情況。

<文義>
1.廄是馬舍,俗稱馬房。
2.焚即失火焚燒。
3.退朝者:自魯之朝來歸也。
4.問人不問馬,古注大多以為「重人賤畜」,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原意如何,後世難考。或依當時禮制,不需問馬。(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馬棚失火了,孔子為什麼先問人不問馬? 或者為什麼先問人再問馬呢?
2.如果你是孔子,你會先關心人,還是先關心馬呢?為什麼?
3.如果您的孩子破壞了您心愛的東西,例如:一個新手機、一輛新車、一個珍貴的花瓶、一面新粉刷的牆壁,您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 
原文: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一)本章消文
孔子的馬棚由於失火被燒毀了,孔子上朝回來聽說此事,就問:“傷到人了嗎?”“不問馬”,一種解釋是不問馬的傷亡情況;另一種解釋是,回答,沒有傷到人,然後孔子詢問了馬的傷亡情況。

(二)孔子為什麼問人不問馬
本章講的是孔子在處理遇到災禍時的態度。
1.在倉促之際,第一念想到的是人,由見孔子聖人用愛之真心哪。不是不愛馬,而是最急切的愛人,顧不上問馬。
2.另外,這樣一問,也是對正處在極度的自責、驚恐之中的傭人,給予極大的撫慰。在當時等級分明時代,看護馬廄的傭人,在普遍貴族眼裡,馬是比人命更值錢的。
3.這足可見孔子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的思想,這種思想一直傳承至今。

(三)仁愛之心就是推己及人,代人著想
仁愛之心就是推己及人,代人著想,將他人放在我們的心裡。
1.我們經常看到,官員在處置天災人禍的時候,也是以人的生命為第一,而將財產放在第二位。我們做教育的,也是要將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在校園裡應該開展生命教育課程,使學生從小懂得生命的珍貴,生命無價;懂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3.當遇到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不是急於盯著錯事,可否多關注一下孩子們的感受、多洞察他的內心,再給予引導、幫助?
4.舉例說明如何實踐
(1)記得有七、八年前,有一天,幾位同學急匆匆地跑過來說:“我剛買的汽車上被某某同學劃了兩下。”聽到這個消息,我心裡邊當時也是很不舒服,靜了靜,我沒有急著去找那位同學,可以想像,那位同學當時肯定嚇得不輕。
(2)後來我找到他說:“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這一次我可以原諒你,但是呢,以後你要多加小心,在其它地方一定要注意,不要太莽撞。”現在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位男生已經長大了,在各方面表現得都很出色。
(3)最近一年,我們學校各方面都在升級,特別是對老師們建立了嚴格的各項規章制度,但是我們堅守以人為本,將每位老師真正地放在我們的心上。
(4)推己及人,既符合於禮,又合乎於情,而非只是以制度管理一切。這一切皆來自於學習儒家的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的思想。

(四)當代社會顛倒的價值觀,更覺得教育的任重道遠
1.前幾天,網上有一段真實視頻,一個店主站在被大火燃燒的自家商店前高喊:“快進去,快進去將我的錢拿出來。”然後沖進了火海,後來結果是裡面的三個店員一死兩傷。看到的這樣的視頻真是令人痛心,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錢財。
2.還看到一則消息,是一位母親由於兒子弄丟手機,將兒子失手打死的惡性事件。
3.這皆是遇到煩心的事情處置不當的結果,當然這都是極端的個體事件,但也折射出當代社會某些浮躁之心,顛倒的價值觀,也更讓我們覺得教育的任重道遠。
4.因此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的精神,不是一節課,一個講座能建立的,是需要一個環境,共同來學習儒家文化,長期從生活、從小事中薰陶學習淬煉的,是要靠整個社會、家庭、校園共同結合,努力完成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1章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白話>
孔子託人去問候在他國的友人,孔子送行的時候,會一拜再拜。
季康子饋贈藥物給孔子,孔子拜謝而收下藥物,說:「我孔丘不明白這藥性,我不敢嘗。」(另一種說法 : 「送藥的禮我沒見過,不知道這個禮是如何,所以我不敢嘗。」)

<文義>
1.問 : 問候。
2.再拜而送之 : 拜送使者,如拜所問候的人。
3.康子 :魯國大夫季康子。
4.饋藥 : 饋,送禮物。藥,治病的藥。

<思惟提綱>
1. 孔子託人去問候遠在他國的友人,為何「再拜而送之」?
2. 為何孔子對季康子贈送的藥物,不敢嘗?
3. 本章呈現孔夫子託人送禮和親自受禮的行誼,
Q1 : 你體會到孔子的心意嗎?
Q2 : 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玉藻》:「酒肉之賜弗再拜。」
2.《論語•為政•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 《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
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一)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1.“問人”,是問候在他國的友人。孔子不是親往問候,而是使人或託人去問候。2.“再拜而送之”,古時士人相見,禮當再拜,也就是拜兩次,所以孔子向著使者送行的時候,對著使者兩拜,但是使者不需要答禮,因為孔子並不是拜這使者,他是遙拜他所問候的友人。

(二)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1.魯大夫季康子饋贈孔子藥物,孔子拜而受之,“拜而受之”是一拜而受之。
2.《禮記•玉藻》:“酒肉之賜弗再拜。”也就是酒肉這類的食物,只需要一拜而受之就好了,不需要再拜。
3.藥物是內服劑,也歸類為食物,所以只需一拜。
4.孔子拜而受之之後,說:“丘未達,不敢嘗。”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說呢?
5.原因是,因為古人受饋食物的時候,會當著送禮人的面,一嘗其味,表示不虛所饋。因為對方送的是食物,所以依禮孔子必須嘗。
6.孔子為什麼不嘗呢?有兩種版本的解釋:
(1)孔子自稱他不明藥性,所以不敢嘗;
(2)孔子說:送藥的禮我沒見過,不知道這個禮是如何,所以我不敢嘗。
7.我們是傾向於後面這個版本的解釋。

(三)孔子處處守禮
1.鐘茂森博士又提到說,其實我們可以從這個點看到,孔子真的是對於這樣非常小的禮儀都一絲不苟,呈現的是那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態度。
2.連這麼一點小禮他如果沒有通達,他就會說:“我沒有通達,那我不是失禮,我是真的不懂,所以我先向你這樣通報。”這也是對於饋贈人季康子的尊重。
3.其實孔子透過這些話也是在教季康子,也是在教我們,要如何處處守禮。

(四)我們送禮跟受禮是怎樣的一顆心?
1.當我們遇到像孔子,就是我們沒有辦法親自送禮的時候,我們會是怎麼樣託人送禮呢?
2.我自己覺得很容易,“噢!太好了,你能代我去,這樣我就省了一件事,趕快把這件事辦了。”
3.送禮的時候,有時候就是會覺得很麻煩,送錯沒面子啊,送不夠好也不好啊,送太好好像又捨不得啊;
4.可是如果我們是給我們內心很在乎的人,送禮的話,好像又不是這個樣子,就是我們似乎會變得,用盡心思的去想,他需要什麼,那送太貴重,他會不會不敢收呢?有時候甚至會故意說,“這是朋友的店打折給我的,沒那麼貴,你別介意,一定要收下。”為什麼會這樣的落差呢?
5.我們就會想到說,其實孔子在說那個禮的核心應該是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到底那個內心殷重的心意,如何變成外在的禮,應該才是這個核心。

(五) 內心殷重的心意從哪裡來?
1.我的師長說是從觀功生信,念恩生敬。我從對方看見了他的功德,所以我對他有一種信心;我念他的恩,所以我對他有一種敬意。
2.如果我們在學儒家的時候,我們沒有掌握到那個核心,我們很可能就會教孩子說:“要注重禮呀,要有禮貌哇!”但是我們可能不小心就陷入了很多人對儒家的誤解,覺得說儒家很八股,用很多言行來限制人,那就非常可惜!

(六) 禮的核心不在外在的形式,是內在那顆待人著想的仁心
1.從儒家的核心來看的話,禮的核心真的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在那顆待人著想的仁心。
2.比如說,我們常會跟孩子說:“見到人要問好。”為什麼見到人要問好呢?難道只是因為禮貌嗎?還是因為我因為看得到對方的好,然後我忍不住看到他,我就會想要跟他問好呢?
3.比如說,我們在學校看到警衛先生,就是我會跟孩子說:“為什麼我們要跟警衛先生問好?”其實應該是我平常看到他這麼的照顧我們的校園安全,然後每天早晚這樣站在校門口為我們守護交通的安全,所以我應該是因為看到這個點,所以我看到他,我就忍不住會跟他說:“警衛伯伯早安!謝謝您!”這似乎才是儒家真的希望我們帶給孩子那個禮的內涵。

(七) 收禮為什麼要品嘗呢?
我就會想到說,像媽媽給在外地工作求學的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如果孩子能夠當面嘗一口,媽媽會有多開心。這是人之間一份很真摯的心意,就不只是我們所說的禮貌而已。

(八) 孔子的身教令人動容
1.在這篇章裡面,其實特別還讓我感動的是孔子的身教。
2.《朱子集注》當中有提到:“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
3.鐘茂森博士解釋說,“其實聖人,就是他的一動一靜、一舉一動,其實都顯示出道。關鍵就是在作為弟子的人,是不是能夠善於觀察,是不是能夠從中學習。”我們其實是通過孔子的行為,來學習他內心的那一顆仁心。
4.程頤的弟子尹彥明也提到說:“于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他就提到,其實孔老夫子的弟子們,他們這樣謹慎的記錄下來孔子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其實是為了要幫助我們後面的人好好的學。如果我們能夠學到孔子他的那一顆誠心,我們才真正學到了儒家的內涵。
5.他又提到說:“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就是聖人其實他並不是刻意去做這些表演給我們看的,他也並不是拘拘,而是他其實是“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就是那種他自然而然的在他的動容周旋之中,他就自然符合禮,然後中乎禮,就是符合禮。通過這些行為,我們就瞭解聖人他內在的那個性德是什麼樣子。
6.其實透過這樣子的思維,就會想說:我們這群人這麼認真在學習儒家,我們能夠帶給我們的下一代孩子,怎麼樣的一個身教呢?

(九) 教學現場 – 機會教育
1.我們在學校最近發生一件事,就是我們班上的輔導師,他就在午餐的時候,他只要看到我忙不過來,他一定能夠儘量幫忙就儘量幫忙。
2.像那天就是有家長送水果來,我都來不及切,他馬上就幫我切水果給孩子。可是孩子們就很自然就坐著,然後就輔導師來到他面前他就會拿呀,然後我自己就在觀察孩子,就是其實當我是小孩的時候,我也是容易會想說,“這個我不喜歡吃,我要拿小塊一點;這個我好喜歡吃,我好想吃大塊一點”。
3.可是當輔導師來到我面前的時候,我就會發現,其實我沒有辦法不站起來,我就很自然的站起來,然後謝謝他,然後滿心感受到他對我的體貼。
4.我就會試著去跟孩子說:“其實一個人之間的禮,是因為真的感受到輔導師那顆對我好的心,然後他這樣幫我,他又年紀比我大,我怎麼能夠坐著接受他把水果送到我面前呢。所以我站起來不是因為禮,我站起來是因為那顆發自內心看到他的好,他作為長輩對我的那個疼愛。”
5.其實我能知道這個,也是因為透過這段時間不斷的這樣學習儒家的內涵,才慢慢能夠體會到。

(十) 大伯的身教,我亦如是做
1.今年四月清明節去祭拜我父親。
2.小時候都是大伯帶我去,那我就看著大伯每次祭拜完,他就會把祭拜的水果、食物送給在靈骨塔旁邊賣金紙的老伯。因為老伯住的是危間(屋子),即使我年紀小我也知道,他的經濟狀況不是那麼好。
3.這些年大伯過世了,我就會自己一個人去祭拜。每一年只要祭拜完,經過那個老伯的危間,我就會想起我大伯的身教,然後我就會照著做,就是一樣把今年準備的食物和水果,就會送去給賣金紙的老伯。
4.其實我自己感覺到那是大伯他的身教,留給我的禮物。

(十一) 儒家文化是代代相傳下來的
我想儒家文化的傳承,其實真的就是透過我們這樣真實的學,然後透過我們的實踐,然後一代一代的很真實的傳遞給我們的孩子。然後那種很珍貴的是人之間的那種真心相待,然後相互的待人著想,就很像《論語》談到的“禮之

論語 鄉黨第十 第10章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白話>

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以後,夫子一定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遇到鄉人舉行儺禮驅鬼的儀式時,他便穿上朝服,立在家廟的東階上。

<文義>

1. 杖者: 老人也。

2. 儺: 逐疫,周禮方相氏掌之。

3. 阼階: 東階。

<思惟提綱>

1. 孔子行鄉飲酒,一定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為什麼?

2.「鄉人儺」,夫子為什麼要「朝服而立於阼階」?

3.思惟夫子發自內心對老人的恭敬,對比自心,您有什麼感覺呢?

4.曾記否,您衣錦還鄉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為什麼 ?

<義理解釋>《論語•鄉黨第十》第10章: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王制》:

「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

2.《禮記• 雜記下》:

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3.《禮記‧列傳》:

建武初,為左馮翊,在郡修典禮,設條教,政化大行。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主簿進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湛曰:《禮》,下公門,軾輅馬。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父母之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

4.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亦是愛禮極思。

5.《論語‧八佾‧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
不祭。」

二、重點摘記/

原文: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一)文義

1. 這章是記孔子居鄉的事情。

2.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行鄉飲酒的禮儀結束以後呢,夫子一定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

3.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遇到鄉人舉行儺禮驅鬼的儀式時,他便穿上朝服,立在家廟的東階上。

(二)夫子跟鄰里鄉黨聚會行誼;

1.鄉人飲酒, 朱子《集注》上說:“杖者,老人焉,六十杖於鄉。”這是講夫子跟鄰里鄉黨聚會時的行誼。

2.鄉人飲酒,就是古者鄉飲酒之禮。這個禮,大約分成四類,這一章所記的,應該是屬於第四類——黨正蠟祭飲酒,主於敬老。

3.鄉飲酒禮中沒有貴賤尊卑之分,不論官位高低,財富多少,都是按年齡大小坐席,年齡長者坐尊位。

4.鄉人在一起,大家聚會的時候興高采烈,喝酒也有喝醉的,醉的時候難免就會失態。子貢關於蠟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說的就是這個情景。喝醉而出的時候,就不會有先後順序。

5.杖者未出而不出:

 (1)夫子與鄉人飲酒,杖者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後,這就是恭敬長者的禮儀,以杖者為度。

 (2) 杖者未出而不出,是為了尊敬老人才留下來的;杖者出才出,是說夫子也不貪戀酒食,這樣鄉鄰之情既得,而夫子給人展現出來的威儀也令人肅然起敬。

6.學習這一章,我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只是在宴席結束時,讓老年人先離開就夠了,而是夫子發自內心地對老人的那種恭敬。

(三) 反觀我自身行誼,應效學古聖賢人:

1. 現代,如果一個人以學問取得成就,或以財富而成名,或以社會地位成名,哪怕只在一個方面,就已經相當了不起。反觀我們重新回到故鄉, 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

2.夫子這樣的聖賢,他居鄉如此恭敬,他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啊!

3.漢代的張湛,他官職太守,後來他辭職回到家鄉平陵,看到四門就趕緊下車,他的秘書說:“你位尊德重,不宜自輕。”張湛說:“《禮》,下公門,軾輅馬。孔子與鄉黨,循循如也。父母之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

4.我們的古人,無論在外面是有多麼響亮的名頭和地位,回到家鄉,他們的謙卑恭敬,表現在一切時處。

5.反觀我們自己,假如在這樣熱鬧的場合下,會怎麼做呢?要不覺得太累,吃飽了早離席;要不就是和自己比較投緣的人去聊天;即使勉強呆在座位上,心思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四)生活實例:

1. 記得去年重陽節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奉茶的環節,進行到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們有個同學的家長周老爸,70多歲,他因為舞臺上的地方不夠,他就主動坐到台下。

 2.當我看到周老爸坐在下面的時候呢,就勸他上臺,去讓我們晚輩給他奉茶,後來老爸就婉拒了。

 3.但是當活動的總負責人夏偉偉老師看到以後呢,就主動端來一杯茶,跪在地上,給周老爸奉茶。

4.後來周老爸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特別感動,我自己內心也受到很大的觸動,一個人的內心是否真的有恭敬心,這是摻不得假的。

5.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平時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是以自己為中心?還是以他人為中心?我們可以常常問問自己的心。

(五)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1.這個“儺”呢,就是當時驅除疫鬼的一種風俗。疫是瘟疫,民間都相信,瘟疫是由一種疫鬼,在興風作浪引起的。

2.李炳南老居士引《皇侃論語義疏》說:這個風俗在周朝就開始了,按照周禮由夏官,這種官叫方相氏,他自己化妝,戴著四個眼睛金黃色的,然後披著熊皮,拿著戈,拿著盾,率領一百人,一起作“儺儺”驅鬼神。

3.鄉人儺,這個“儺”字,是個象聲字,是在這種禮儀當中,官人帶著人一起用這種叫聲來驅趕疫鬼。儺雖然是古禮,而且好像近似一個遊戲,那即使如此呢,夫子也一定是穿著朝服而臨之,這也看出來夫子呢,無所不用其誠敬也。

4.朝服而立於阼階:

(1)阼階,是東階,就是大堂前面沿東面的臺階,主人立在這裡歡迎客人。朝服盛裝出行,表示對祭祀誠敬之心。

(2)立於阼階,就是難免有擾雜狎戲不夠莊重之處。盛裝是敬,立階是莊,則儺者呢雖有不莊重的行為,但因為忌憚于主人之前,而不至於大亂。

5.鄉人儺,夫子何以朝服而立於阼階?

(1)根據《邢疏》:“所以朝服者,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也。

(2)因為朝服也可以用來做祭祀的禮服,穿著這種禮服呢,令神明依之而安定。同時,夫子在這種驅鬼的儀式上,擔心一驅鬼就驚嚇到自己的祖先,所以他必定是穿著這種祭祀的禮服,站在祖廟的東階上,使先祖神明得到安定。(3)這也可以看出來夫子的一個為孝之心。

(六)總結 :

1.《四書蕅益解》講到這一章的時候,蕅益大師注解為:“亦是愛禮極思。極就是圓滿,夫子這種對於禮的愛敬,可以說是這種心已經圓滿了。

2.連儺戲都不違禮,依禮而行體現在一切的場合。所以夫子提倡以禮治國,自己先做好榜樣。所謂正己而後化人,自己行正了,自然就能夠教化百姓,如果自己行的不正,自己都不守禮,很難有說服力。

3.在鄉人飲酒與儺的活動中,這二個場合,也是常人普遍認為是最輕鬆、最放逸的二個時刻,尤其是鄉人儺,哪怕大家當遊戲,他仍然要穿著朝服,慎重的對待,祭神如神在,夫子表現出那樣恭敬、虔誠之心,令人動容。

4. 夫子所處的時代,禮崩樂壞,在整個社會對禮視而不見的情況下,夫子反而循規蹈矩,居於鄉黨,處處以禮示人,這就是夫子的偉大之處,這也是朝服而立於阼階的偉大之處。

5. 正是這樣的一件件,在我們眼裡看起來的小事,卻真正體現出聖人的偉大。哪怕是這樣的事情,他也不苟且,始終保持那顆誠敬之心。

6. 期待通過一天天的背誦學習,我們也能將夫子的美德,一點點的長養在自己的言行上,讓我們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謙恭,越來越有德行。

論語 鄉黨第十 第9章

席不正不坐。

<白話>
如果地上鋪的席子沒放正,孔子是不會坐的,
他一定要重新將席子鋪端正了,然後才會坐下。

<文義>
席: 春秋時代的人,沒有椅子、凳子之類的傢俱,
    都是在地上鋪上席子,然後坐在席子上。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孔子一定要重新將席子鋪端正了,然後才會坐下?
2.亂七八糟和端正整齊的房間,您會選擇後者嗎?為什麼?
3.環境對人有何影響?而人對環境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義理解釋>   講師:黃勇老師       3分16秒
一、 引用經文
1.《大學》:“誠於中,形於外。”
二、重點摘記           講師:黃勇老師
(原文)   席不正,不坐。
(一)本章解釋
1.春秋時代的人,沒有椅子、凳子之類的傢俱,
  都是在地上鋪上席子,然後坐在席子上。
2.如果地上鋪的席子沒放正,孔子是不會坐的,
  他一定要重新將席子鋪端正了,然後才會坐下。

(二) 非要放正才坐嗎?
1.反思〜
有人也許會覺得:這又何必呢?席子放得正不正,都不影響坐啊!
非要放正才坐,太麻煩了。

(1)讓我們先設想一個場景:
一個房間,桌子放在房子中間,是歪歪斜斜放著,椅子也是東一把、西一把亂放的,你置身其中,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桌椅上再放著許多亂七八糟的物品〜
諸如:書、雜誌、筆筒、煙灰缸、紙巾盒、茶杯、手機、電腦、文具、衣服、手袋,等等,你又會是什麼感覺?什麼樣的心情?請你想一分鐘。

(2)我們再設想另一個場景:
還是一個房間,桌子端端正正地放在中間,幾把椅子也端正地圍繞著桌子,桌面上只整齊地擺放著幾本書。
設想置身其中,你的感覺又如何?你的心情又如何?
2.結論〜
 我想如果在這兩個房間做選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三) 儒家非常看重人和環境的關係
1.環境對人的影響,往往是超過我們想像的,
  所以儒家非常看重環境,注重營造良好的環境。
2.同時,儒家也非常注重人對環境的影響。
《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
  一個人內心保持著誠敬之心,自然外在顯現出端莊合體的言行,
  其所處環境也會呈現出整潔簡樸,做事自然會 公正嚴明、一絲不苟。

(四)結攝
  從孔子“席不正,不坐。”這個簡單的生活細節中,折射了〜
  正是 聖賢凡事不苟且、不馬虎,時時處處心存誠敬的生命狀態啊!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6

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白話>
(一)吃飯時不說話,睡覺時不說話。即使是粗茶淡飯,飯前也要祭一祭,
      像齋戒一樣嚴肅。

(二)在吃飯的時候,不與別人大聲交談,睡覺的時候,不隨便妨礙別人的
     安寧。於日常飲食,雖然吃的是粗疏的糧食,蔬菜做的羹湯,或普通
     瓜果之類,在飲食以前先祭祀祖先,祭祀的時候,一定顯得嚴肅而敬
     慎的樣子。

<文義>
1.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睡覺不說話。
2.疏食:即菜飯。
3.菜羹:以菜為羹;羹是有菜的湯。
4.瓜:瓜果之類。
5.必齊如也: 祭時必然肅敬。

<思惟提綱>
1. 為何「食不語」?
2. 為何「寢不言」?
3. 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在飲食以前您會先供養或先祭祀祖先嗎?

鄉黨第十 第8章-6
<義理解釋>講師: 黄勇4'47"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學而•5 》: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敬事而信”,
2. 《論語•顏淵•5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
   「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3. 《論語•子路•19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
    狄,不可棄也。」
4.《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5.《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釋義: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
   這種傳說當然是太誇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裡卻是突出地表現了作者求
   賢若渴的心情。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一)食不語,寢不言
1.“食不語,寢不言”是說,吃飯睡覺的時候,都不要說話。
2.“食不語”是儒家非常看重的一個禮儀,過去老一輩都是這麼教育子女的。
3. 為什麼要“食不語”?一是基於健康養生的考慮,邊吃飯邊說話,往往就不
   能好好咀嚼食物,細嚼慢嚥,這樣就會增加胃消化的負擔,現在許多人有胃
   病,與吃飯不能細嚼慢嚥是有關係的。再說吃飯說話,有可能會將食物嗆到
   氣管裡,那就更麻煩了。
4. 當然,如果說話時唾沫星子紛飛,那就既不衛生,也沒禮貌了。
5. 另一方面的考慮,就是儒家對“敬”的重視。《論語》中多處提到“敬”,
   如 “敬事而信”(〈學而•5〉), “君子敬而無失”(〈顏淵•5〉),“居
   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子路•19〉)等等。
6. 君子時時心存敬畏之心,凡事不苟且,不馬虎,自然行為舉止合體有威儀。7. 否則,內心悠悠泛泛,無所用心,行為舉止自然也放蕩散亂。
8. 《朱子家訓》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所以對食物抱持著敬意,
   專心吃飯,體味食物,不胡思亂想,專注在吃飯的當下,這是多麼從容的生
   命狀態啊!

(二)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 有人說,現在的社會中,吃飯往往是大家交流的時刻,不說話怎麼可能?
2. 是的,我們可能無法做到整個吃飯的過程中都不說話,但我們至少可以做到,
   不要在嘴裡有食物時說話,將嘴裡的食物咀嚼咽下去後再說話。
3. 曹操有句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講周公禮賢下士,吃飯時,有人來
   見,他就將嘴裡的飯吐出來,馬上去接見。這樣一頓飯,三次吐出。如此,
   周公贏得了天下的人心。
4. 可見,不滿嘴飯菜與人交談,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三)寢不言
1. 該睡覺的時候不要說話,睡覺要心平氣和。
2. 如果說話太多,思慮太多,就會興奮,影響睡眠。
3. 同樣,現在睡覺時刷手機,也是會影響睡眠的,所以要儘量避免。

(四)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1. 是說,雖然吃的是很簡單的“食、菜羹、瓜”,吃之前也要“祭”一下,
   並且“祭”的時候,一定是恭恭敬敬地,就像齋戒一樣。
2. 這裡的“瓜”字,有的版本寫做“必”,“必須”的“必”,意思是“必須
   祭”。那這句就讀作:“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3.這兩者只是斷句不同,不影響對這句話意思的理解,所以這兩個版本都可以接受。
4. 周朝的風俗,吃飯前,將席上各種食品拿出一點,放在器皿之間,以祭祀古
   時候發明飲食的人,感念先人的恩德,這也是慎終追遠的一種表達。

(五) 本章結攝
1.這一節都是講孔子如何飲食的。
2.從這些點滴生活細節中,我們可以隨處感受到孔子的誠敬之心。
3.讓我們再再體會聖賢,在每一個生活情景中,是如何克己復禮,實踐仁道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5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白話>
參與國家祭祀典禮,國君賜予的祭肉,不能放過隔夜,當天就應該分享。自己家祭祀的祭肉,不要放過三天。如果肉存放超過三天,就不吃了。

<文義>
1.祭於公,是陪君祭祀,祭畢,君賜祭肉,不待經宿,即須分享,表示不留神惠。
2.自家祭祀,其祭肉不能超過三天,免褻鬼神之餘。公祭或家祭之肉超過三天,已經陳腐,便不能食,只好敬而埋之。(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為什麼國君賜予的祭肉,不能放過隔夜,而自己家祭祀的祭肉,不要放過三天?
2.想一想,為什麼夫子這麼注意飲食的衛生安全呢?學了這一段對您有什麼啟示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和資料
1.《孝經·開宗明義章1》「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2.《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二、重點摘記

(原文)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一)祭於公,不宿肉
1.“祭於公,不宿肉”,是說參與國家祭祀典禮,國君賜予的祭肉,不能放過隔夜,當天就應該分享。
2.在周朝,天子諸侯的祭禮,第一天清晨宰殺牲畜,然後舉行祭典,第二天又祭,稱為“繹祭”,繹祭之後才分賜祭肉,所以,公祭的祭肉帶回家時,已經兩天了,必須馬上處理。

(二)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祭肉不出三日”,是說自己家祭祀的祭肉,不要放過三天。
2.“出三日,不食之矣”,如果肉存放超過三天,就不吃了。因為肉容易腐敗變質。

(三)為什麼孔子很注意飲食
1.孔子很注意飲食,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出問題,往往導致身體的疾病,甚至死亡。
2.君子雖然可以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但絕不會做不必要的犧牲,更不會放縱無度,損傷身體。
3.《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為“父母唯其疾之憂”啊!所以,注意飲食,維護好身體的健康,正是孝的體現。
4.從這幾則孔子對飲食的取捨原則,對比我們今天許多人對飲食的觀念和做法,會不會有更多的啟示呢?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4

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白話>
衹有飲酒不限量,但不喝到失態醉亂。買來的酒和肉乾,不吃。不撤去薑的食品,但不多吃。

<文義>
1.量 : 限量。無量,沒有限量。
2.亂 : 失態,發酒瘋。
3.沽酒市脯 : 沽,買。市,買。脯,乾肉。沽酒市脯,從外面買來的酒和肉乾。
4.不撤 : 撤,去。不撤,不拿去。
5.薑 : 古人以薑為禦風濕的菜,有去臭氣、通神明的功效。

<思惟提綱>
1. 為何對飲酒的原則是「唯酒無量,不及亂。」?
2. 為何「沽酒市脯」,不食?
3. 為何薑食不撤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鄉黨》程子曰:「不及亂者,非惟不使亂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但浹洽而已可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一) 唯酒無量,不及亂
1.只有酒,雖沒有量的限制,但也要以“不及亂”為度。
2.“不及亂”,程子的解釋:“非惟不使亂志,雖血氣亦不可使亂。”不僅是不亂心志,而且血氣也不可亂。
3.心志亂,則影響學思進德;血氣亂,則有害健康。
4.所以,飲酒一定要有度。

(二) 沽酒市脯不食
1.“沽”與“市”都是買的意思;“脯”,是乾肉。
2. 從外面買來的酒、乾肉,恐其不衛生,所以夫子都不吃,這都是出於健康的考慮。

(三) 不撤薑食,不多食
1. 古人認為:薑能通神明,去穢惡,所以每餐必備,不撤去,但也不因為薑是好東西,就一下吃很多。
2. 很多人不好的東西,就不願吃;好東西,就一下子吃很多。這都是於健康無益,於格除物欲有違,所以需要注意。

(四) 小結
1.我們從夫子在飲食方面表現的種種行誼,可以看到:儒家是把修心的功夫,以及對禮制的依循,落實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了,其中也包括了飲食、睡覺,這些很平常的這樣的行為。
2.也就是說,在任何情境中都是可以修心,也是必須要修心的。
3.另外,儒家也重視養生。但儒家養生的目的,依然是圍繞著“成聖成賢”這一生命宗旨的。
4.養生的方法,又是以養心為根本,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不忽視飲食、起居等衛生細節。
5.這些理念,對於我們今天實踐孔門心法的人,都是要多去體會和借鑒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3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白話>

  夫子肉割得不合禮制的要求不夠方正,不吃;調味食品不合適的, 不吃; 肉品雖多,不使吃的份量勝過了五穀。

<思惟提綱>

1. 夫子「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為什麼?

2. 夫子「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如此講究,為什麼 ?

3. 反思孔子一絲不苟,您有什麼感覺呢?

4. 學了本章,您對飲食的重點為何 ? 為什麼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論語‧雍也‧12》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二、重點摘記/《論語•鄉黨第十》第8-3章

1.原文 :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2.解釋文義:

 肉割得不合禮制的要求,不夠方正,不吃;調味食品不合適 的,不吃; 肉品雖多,不使吃的份量勝過了五穀。

 3. 割不正不食 :

  (1)割不正不食。依照禮制,肉切割都有一定的尺寸,切割得不合禮制所定的尺寸,就是不夠方正,那麼夫子就不吃。

  (2)乍看似乎夫子太過講究,其實這裡有很重要的修心的內涵。儒家講心正,而心正並不只是嘴上說說,或者說我心好就行了。而是要落實在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實際行動中的。

4. 大至平治天下、待人接物;小至吃飯走路,體現孔子的心正:

 (1)大至平治天下、待人接物;小至吃飯走路,皆是如此。所以澹台滅明才會行不由徑,寧可走更多的路,也絕不會走小路,抄捷徑,他的心正,直接體現在走路這樣一個平常的行為中。

 (2) 同樣道理,肉割得不正,寧可不吃,也不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夫子的心正,就直接體現在吃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行為之中,正是一個個小的細節上的不苟且、不馬虎,才漸漸積小成大,最後累積成聖賢德行最終的圓滿。

 5. 反思孔子一絲不苟:

   聖如孔子尚且這樣一絲不苟,何況我們一般的人呢?
   我們一下子達到夫子這樣的境界也不現實,關鍵是我們要學     
   習夫子這種不苟且、不馬虎的精神,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中,     
   漸漸地練習,讓我們的心不斷地趨向于圓滿。

  6. 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

       談的仍然是飲食養生的方法。

 (1) 調味之品不合適,比如說:鹽放得過量了,那對健康無益,所以不吃。

 (2) 肉品雖多,但也不使吃的份量勝過了五穀。

 (3)五穀是主食,肉食是副食,之所以作這樣的主輔分別,其實是出於健康的考慮,現在醫學早已證明了,肉類吃得過多,其實是無益于健康的,所以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健康飲食的習慣。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2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白話>
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氣味變壞了,不吃;
煮得生熟失度,不吃;不當時的,不吃。

 <文義>
1.色惡: 食物的顏色變壞
2.臭惡: 食物的氣味變壞
3.失飪: 食物煮得生熟失度
4.不時:  (1)不當時令的
        (2)不是吃飯的時間

 <思惟提綱>
1.食物色惡,臭惡,失飪,孔子為何不食呢?
2.“不時不食”,有哪兩種解釋呢?
3.孔子談飲食養生的道理給了您什麼啟示呢?
<義理解釋>   2分 25秒
一、 引用經文
    (無)

二、重點摘記     講師: 左玉波老師

原文: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

(一)消文
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氣味變壞了,不吃;
煮得生熟失度,不吃;不當時的,不吃。
(二) 不食的原因
這段話重點談飲食養生的道理。食物變質,則顏色、氣味會變壞,吃了損害健康,所以不吃;煮得生熟失度,要麼夾生沒熟,要麼熟得過度,乃至糊了或是爛了,都不利於健康,所以不吃。

(三)“不時不食”,古來有兩種解釋:
1.五穀果實之類,不當時令的,不吃。
(1)因為不當時令的果實,營養不全,所以現在有不少老中醫,
  也都在提倡要吃正當時令的果實。
(2)那現在技術發達了,很多不當時令的果實,也開始穿越季節的局限,
  粉墨登場,譬如人們早就能夠在冬天吃到夏天的西瓜了。
(3)那現在我們知道了“不時不食”的養生的道理,也可以自己多加留意。

2. 食有常時
(1)吃飯有固定的時間,不是吃飯的時間,不吃。有規律的定點吃飯,
   少吃零食,是有益於健康的。
(2)醫學研究發現,即便只吃一粒花生米,整個腸胃消化系統都要啟動工作,
  進行消化。
(3)所以,如果常吃零食的話,會令消化系統不得休息,負擔加重。
   當然,遇有特殊情況,不能在正點吃飯,這又另當別論了。

論語 鄉黨第十 第8章-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白話〉
1.飯食儘量精,肉類儘量細。變質的東西不吃 。
   飯食魚肉是養生主食,自宜求其精美細軟。飯爛而有異味及魚肉腐壞了的
   不 吃。
 
2.飯不因為精緻而飽食,肉類菜肴不因為烹調的細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
   飯因久放,味道變了,魚爛了,肉腐敗了,都不要吃。 
   
〈文義〉
1.食音ㄙˋ,指飯。膾音ㄎㄨㄞˋ,切細的牛、羊、魚等肉類 
2.不厭精、細: 不求其精細而飽,意為聖人食無精粗皆可以飽腹。(依《說文》解)
3.饐音ㄧˋ陳舊。食物放置時間長了。 餲音ㄞˋ 變味了。  都是指不新鮮,走味的食物。
4.餒 :形容腐爛的魚肉 ;敗也是腐爛的肉的意思。

〈思維提綱〉
1.注意到第八章都是在介紹什麼?
2.觀察自己對飲食的態度如何?有何要求原則?
3. 揣摩夫子對飯菜食物的食用態度,有何想法?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述而•15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大學•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4.《中庸•14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5. 《孝經•開宗明義•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6.《孝經•聖治•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二、重點摘記
  (一)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句義辨析
1.“食”,是飯,也就是主食
2.牛羊魚肉細細地切過之後,叫做“膾”。
3.對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解,歷來有不同的角度。
4.錢穆先生認為: 厭”字是饜足的意思,“不厭”就是不飽食之義。
5. 夫子不會因為食膾之精細,而特別地多吃,吃得過飽,這是儒家輕物欲、重心靈的精神的體現。
6. 這一精神孔子屢有述及。比如他說,“疏食飲水,樂在其中”;又說“士恥惡食,不足與議”等等。
7.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對物欲的格除,那是因為貪著物欲,就無法入道的緣故。儒家追求的是“明明德,止於至善”的高尚的心靈境界。如果貪著於物欲,則有關心靈提升的道理,就會無法入心,那更談不上去身體力行了。所以慕道之士,首先一定要格除物欲。
8. 當珍饈美味擺在面前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提醒自己:我的生命宗旨是什麼?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是口腹之欲,還是更高的生命境界。
9. 不貪著美食,也並不是說要我們故意地去吃糠咽菜。《中庸》裡面講:“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有好的,就吃好的;沒有好的,那就不妨吃差的。關鍵是內心對於自己的生命宗旨的把握,要非常的明確和篤定。
(二)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 句義辨析
 1. “饐”,是食物被濕熱所損壞的意思; “餲”,是變味的意思。
 2.  “餒”,是爛的意思;“敗”,是腐敗的意思。
  3. 食物如果被濕熱損壞而變味,魚和肉腐敗了,那都會傷害身體,有損健康。所以夫子,就不會去吃。此處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是很重視養生的。
 (三) 儒家重視養生的原因
   1. 儒家重視養生,一是為了圓滿孝道。《孝經》中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儒家愛惜身體,重視養生,首先是從孝道的角度著
 眼的。因為要孝敬我的父母,所以我要愛護好我的身體。如果我不愛護我
 的身體,是會讓父母擔憂傷心的,是對不起父母的,是與孝道有虧的。
 2.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萬物雖然都秉賦了天地之性,但唯有人有恢復至善本性的能力。能賦性,即是“明明德”,即是成聖成賢。所以《孝經》中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而人要恢復至善的本性,就要以身體作為道德實踐的工具,所以對於此工具就不能不加以愛惜,所以要養生。
(四)養生之道
1. 人的生命可以分為身心兩個方面。儒家養生的方法,乃是以養心為本,兼顧養身,雙管齊下。養心,就是涵養道德,調適性情。
2. 心是生命的主宰,做人能夠做到宅心仁厚,心態平和,則會心安理得,吃得飽,睡得香。即便粗茶淡飯,也會身體健康。
3. 夫子說,“智者樂,仁者壽”。若心性涵養不夠,被私欲外物所侵,憂思恐懼,寢食難安,即便吃各種補品,也難保健康。所以儒家呢,以養心為本。
4. 在養心為本的前提下,對於合理的飲食起居,良好的衛生習慣,儒家也並不忽視。比如此處夫子的行儀便教導我們,要注意飲食衛生,腐爛變質的食物不能吃。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行誼中,其實也蘊含著養生之道。
5.一般人遇到美味就會忍不住多吃,吃得過飽。那其實很多的疾病呢都與貪吃的這種不良習慣有關。去除對飲食的貪著,不但可以兼顧成聖成賢的生命宗旨,而且還有益身體的健康。所以這是我們所應當去留意、注意的。

論語 鄉黨第十 第7章

齊(ㄓㄞ),必有明衣,布。齊(ㄓㄞ)必變食,居必遷坐。
<白話>
遇到齋戒的時候,必有特備的浴衣,是用布做的。齋時,必改變日常的飲食,改變日常的居處。
<文義>
1.齊:即是齋。祭祀前,必須齋戒沐浴,祭祀時始有感應。
2.「明衣,布」:依古注,是用布做的親身衣,即浴後所穿的明潔之衣。
3.「齊必變食,居必遷坐」:是說齋戒時變更平常的食物與居處。古注變食,或謂不飲酒、不吃肉。皇疏引范甯云:「遷居齊室」,即是不與妻同房。(李炳南《論語講要》)
4.此即孔子齋戒之相。與佛所說齋戒相同。明衣謂新淨布衣。變食謂不飲酒。不食葷肉。遷坐謂不坐高廣床座。(藕益大師《論語點睛》)

<思惟提綱>
1.此處提到齋戒時,應特別注意的是哪三個方面?
2.祭祀之前,古人為什麼要先做齋戒呢?現代人也需要這麼做嗎?
3.能否得到上天的賜福,是取決於神靈,還是取決於人自己的德行?若取決於自己的德行,只要在齋戒祭祀時特別注重就可以,還是在平日就要努力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和資料
1.《尚書·商書·伊訓》「嗚呼!嗣王祗厥身,念哉!聖謨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爾惟德罔小,萬邦惟慶;爾惟不德罔大,墜厥宗。」
2.《論語·述而·34》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二、重點摘記
(一)第一句消文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遇到齋戒的時候,必有特備的浴衣,是用布做的。齋時,必改變日常的飲食,改變日常的居處。

(二)祭祀前,先做齋戒的原因
1.這句話講述夫子齋戒時的行誼。古人每當祭祀之前,必先做齋戒。
2.祭祀是向上天、神靈、祖先祈禱以獲得護佑與賜福。
3.祭祀之前的齋戒,是通過專門的儀式使自己的內心淨化,具足虔敬之意,從而能夠更好地領受到上天所賜之福。

(三)齋戒時應注意的三個方面
此處提到齋戒時,所應特別注意的三個方面:
1.沐浴
(1)齋必沐浴,以洗去身體的污穢。浴後所穿的特備的浴衣,一定是非常潔淨的,叫做“明衣”,明是明潔乾淨的意思。
(2)洗去身體的污穢,著以明衣,乃是通過這樣的儀式,提醒策勵齋戒者把內心的污垢去除,恢復本具的明德的光輝。
(3)浴衣清潔,且以布製成,以示對神靈的敬重。
2.飲食
(1)變食,是說要改變日常的飲食,指不飲酒、不吃葷。
(2)酒能亂性,令人頭腦昏聵,故齋戒期間不飲。
(3)不吃葷,一是指不吃肉,以此長養齋戒者的仁愛之心,所謂君子遠庖廚也,即是這種不忍傷害生靈的仁心;同時也指不吃蔥蒜等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以示對神靈的恭敬。
3.居處
(1)居必遷坐,指齋戒期間改變平常的居處,不再與眷屬住於內室,而是遷居於外室。
(2)也有將遷坐解作不坐在高大奢華的床座之上。
(3)這兩種解釋都體現了儒家寡欲的精神。

(四)總結
1.總之,齋戒者若能認真地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則內心便會處於一種寡欲、清靜、虔敬、仁愛的狀態,這樣的心態是與神靈的精神境界相應的。
2.以這樣的心去祈禱上天神靈,則自然會感應道交得到上天所賜之福,由此可以看出,在儒家看來,能否得到上天的賜福,其實並不取決於神靈,而是取決於人自己的德行。
3.《尚書》說:“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祭祀前的齋戒,只不過是以專門的儀式,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段,將人的內心導入善淨的狀態,所以一個人如果平時就能提起誠意正心的功夫,時時淨化私欲,長養仁心,那麼他一定會時時刻刻得到上天的護佑與賜福。
4.當孔子生病,子路勸他向上天祈禱的時候,夫子回答說:“丘之禱久矣”。夫子不僅是齋戒時才去淨化內心的,而是時時刻刻都在克己復禮,安心於仁的。
5.所以,從祈禱獲福的實質來看,夫子一直都在祈禱之中了。想要獲得幸福的我們,應該以夫子為榜樣,從修養自己的道德入手,自求多福。

論語 鄉黨第十 第6章-4

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白話>
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裁剪。穿著黑色的羊皮衣,戴著玄色的帽子,是不可以去弔喪的。每年的正月第一天,就要穿著朝服去朝拜君主。

<文義>
1. 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
2. 殺:裁剪。
3. 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4. 玄冠:士階層的常用冠帽。玄,是黑色略帶點紅的顏色。
5. 弔:弔喪。哀悼、祭拜死者。
6. 吉月 : 正月。正月初一。
7. 朝服而朝 : 穿著朝服去朝拜君主。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服飾禮儀為何如此精熟了解?
2. 不同場合應有不同的穿戴禮儀,其背後的精神為何?
3. 透過本章的學習,讓我們看到孔子的衣冠之道,對您有何啟示或省思?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2.《論語·子罕·10》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一)文義
1. 非帷裳,必殺之。
(1)“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用整幅布來製作,不加以裁剪。
(2)“殺”: 裁剪的意思。
(3)這句話是說,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裁剪。
(4)這一方面,是遵循禮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省布料。

2. 羔裘玄冠,不以吊。
(1)穿著黑色的羊皮衣,戴著玄色的帽子,是不可以去弔喪的。
(2)因為“喪主素,吉主玄”。
(3)“玄”,是黑裡略帶點紅的顏色,不能用於喪事。
(4)只能穿著素衣,也就是白色的衣服去弔喪。

3. 吉月,必朝服而朝。
(1)“吉月”,就是正月。每年的正月第一天,就要穿著朝服去朝拜君主。
(2) 這是古禮。

(二)本段主旨:夫子對服飾禮儀的把握
1.這一段,突出展現了夫子對於服飾禮儀的精熟瞭解,與靈活把握,確為孟子所讚歎夫子的是“聖之時者也”。
2.對於禮制,夫子的態度是“禮,與其奢也,寧儉。”還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由此可見,禮,不是一種教條,一種約束,不是做給人看的;禮,蘊含著深厚的仁愛,蘊含著對他人的關心體貼。因此,禮是非常靈動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3.在夫子的眼中,只要合乎禮制,對於自己的衣冠用度,當簡則簡;對於他人,則是始終抱持著一顆尊重關愛的心。也就是說,穿什麼衣服,不是為了凸顯自己,而是要觀待他人,關顧他人的感受,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衣服。
4. 〈子罕篇〉第十章:“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這充分表現了夫子對於禮儀的尊重,對於他人的關顧和敬重,從著裝上由此就“可見一斑”。

(三)現今中國還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1.我們常說,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禮儀在外在的表現,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服飾。
2.現如今的情形怎樣呢?南懷瑾老先生說:“我們看到現在的年輕人,穿衣服不會穿,講話不會講,吃東西不會吃,走路也不會走。才知道《鄉黨》這一篇把孔子的生活形態記下來,的確有道理。”
3.確如南老所言,由於這一百多年來的文化斷層,導致我們中華文化禮儀教育的嚴重缺失。中國人在國外旅遊時的穿衣打扮、行為舉止,風評一向不好。
4.前些天我就聽朋友說,他的一個朋友出國時在過海關的時候被攔下了,原因是她穿得太奇特、太暴露,讓人懷疑她到國外是從事什麼非法的行業,其實她只是一個搞藝術的,平時她就穿成那樣。但是她就從來沒有想過,平時你怎麼穿,怎麼特立獨行,都還好說;去到一個國家,穿成這樣,人家會怎麼看你呢?可見穿衣之道不學,也是不行的呀!

(四)結攝
1.本章的學習,讓我們看到二千多年前夫子對於穿衣之道,已經把握得如此的精細與純熟,在不同的場合、季節,對於所穿著的衣服的顏色、面料、質地、長短、功能等等,彼此之間的相稱協調與搭配,無不是根據當下的因緣,找到最佳的結合點,無不是中道,無不充滿著睿智與溫情。
2.可以說,夫子是將仁禮之道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在現實生活中行“不言之教”。
3.如此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還好有夫子的弟子用心記錄下來,又記錄得如此的詳盡、細緻,讓我們能夠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可以遙想夫子當年的衣冠禮儀、風度氣象;讓我們也能夠效學夫子,傳承如此燦爛的中華文化,在穿衣吃飯的尋常日用之間,學習如何與天地相合,與聖賢相應,從而體悟大道,提升生命。

論語 鄉黨第十 第6章-3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猴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

<白話>

夫子說:在睡覺的時候最好要穿睡衣。睡衣至少是從脖子到膝蓋的長度。坐墊用狐貉的皮來做,要厚實一些。辦喪事,古人平時是要戴玉類的佩飾,辦喪事的時候就不能佩戴,辦完了之後才可以戴。

<文義>

1.「必有寢衣」: 睡覺時最好要穿睡衣。

2. 「長一身有半」: 「一身」,從脖子以下到大腿以上。
「一身有半」,從脖子到膝蓋的長度。

3. 「狐貉之厚以居」 :「居」,坐的意思。
坐墊要用狐貉的皮來做,就是要厚實一些。

4. 「去喪,無所不佩」: 「喪」,辦喪事。
辦喪事時,不能佩戴玉類的佩飾。

<思惟提綱>

1. 夫子說:在睡覺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為什麼?

2. 夫子在家中的穿著也是很講究,為什麼?

3. 聽到夫子對穿衣細節細膩的把握,您有什麼感覺呢?

4.學了本章,您對穿衣把握的重點為何 ? 為什麼 ?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論語•鄉黨第十》第六章(3)

(一) 原文 :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

(二) 解釋文義 :

1.“必有寢衣”,夫子說:“在睡覺的時候最好要穿睡衣。

2.“長一身有半”,“一身”是指從脖子以下到大腿以上,一身有半至少是從脖子到膝蓋的長度。

3.“狐貉之厚以居”,“居”是坐的意思,坐墊要用狐貉的皮來做,也就是要厚實一些。

4.“去喪,無所不佩”,“喪”就是辦喪事,古人平時穿著一般是要戴玉之類的佩飾,辦喪事的時候就不能佩戴,辦完了之後才可以戴。

(三) 夫子在家中的穿著,發揮衣服實用性。

1.“褻裘長,短右袂。”對於在家中的穿著,夫子也是很有講究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到人的身心,充分發揮衣服的實用性。

2.這裡說到睡覺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這又是為了什麼呢?中醫認為:人在睡覺時,人體陽氣內收,外陽氣不足,不能抵禦外邊的六邪,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對人體的侵害,穿睡衣有助於養身,抵禦外來寒氣的入侵。

3.“狐貉之厚以居”,就是要用狐貉的皮子來做坐墊。朱子說:“這是取其毛之深,既溫且厚,適體也。”坐著時用厚的墊子,這也是為了保暖,有助於健康。

(四) 夫子對穿衣細節的把握,細膩如慈愛的媽媽

 1.不知道大家聽到夫子這種對穿衣細節的把握,會有什麼感覺呢?第一次接觸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心裡就想:夫子的心思怎麼會這麼細膩呢?真是關顧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關顧到所有人的身心。

 2.一個衣物上的小細節、小心思,就讓人有一種暖暖地,被呵護、被照顧的感覺。這種體貼入微的感覺,非常像細心的、慈愛的媽媽,對於孩子所有的需求,最敏銳、最善於捕捉,因此所有幼兒的衣服都是軟軟的,所有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被媽媽照顧得妥妥的。

( 五)小結

1.憶念起母親對我穿衣的叮囑

學到這一段,我也會特別思念我的媽媽,想起媽媽過去常常叮囑我的那句話:“你衣服穿得夠不夠啊,可不能穿太少了,小的時候不注重保暖,歲數大了可是要受罪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年冬天,媽媽不辭辛苦地專門跑到學校去,給我送毛褲,直到盯著我穿上了,她才肯離開,每每想起媽媽的這番叮囑,我的內心就感覺到無比的溫暖、無比的幸福。

2.夫子關顧眾生的心亦如慈母

“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從睡衣到坐墊,再到奔喪時不帶玉佩。夫子關顧眾生的心亦如慈母,那種關懷真是無微不至,無所不在,讓人銘感五內,難以忘懷,看來這穿衣確實有道,道在人心,道在濃濃的,發自內心的一片關愛。

論語 鄉黨第十 第6章-2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

<白話>
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

<文義>
1.緇衣:黑色的衣服。
2.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3.麑裘:麑,音ní,小鹿,白色。用白色鹿皮做的皮衣。
4.狐裘:黃色的狐狸皮做的皮衣。
5.褻裘長:平時穿的皮衣要稍微長一些。
6.短右袂:袂,音mè,袖子。右袖短一點,是為了便於做事。

<思惟提綱>
1.絢爛奪目的色彩,真的會擾亂人的身心安寧,讓人心生迷亂嗎?
2.凡人和聖人之間講究穿著的差異何在?
3.為什麼常在家穿的皮袍,要長一些,右邊的袖子要短一些呢?
4.學了本章,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義理解釋>  7 分 13 秒
一、 引用經文
1. 《老子道德經·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
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2.《中庸·第27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3.《論語•堯曰•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
亦威而不猛乎?」
4.《論語•述而•37》:「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5.《弟子規》:「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6.《論語•子罕•27》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
也與!」

二、重點摘記     / 講師:潘竑 老師   / 7 分 13 秒
《論語•鄉黨•6-2》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
(一) 本章文義
1.“羔裘”,是黑色的羊皮衣,要與緇衣,也就是黑色的外衣相稱。
2.“麑裘”,是用白色鹿皮做的皮衣,要與素衣,也就是白色的外衣搭配。
3.“狐裘”,是黃色的狐狸皮做的皮衣,要與黃色的外衣相稱。
4.“褻裘長”,就是平時穿的皮衣要稍微長一些。
5.“短右袂”,“袂”是袖子,右手的袖子要短一些。

(二) 本章內涵
1.“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這是在說衣服顏色搭配的事。
2. 從顏色的選擇到顏色的搭配,在夫子這兒都是很慎重、很仔細的。
3. 可以想見,夫子在意的肯定不是顏色本身,而是顏色所承載的〜
諸如道、德、仁、義這一類,衣冠服飾所代表的道德內涵、文化內涵。

(三) 服飾的搭配重和諧
1.衣服的顏色搭配得恰如其分、妥帖協調,讓人一看就感覺舒服、感覺和
  諧,這是站在仁禮的角度,也就是代人著想、體貼他人的角度,來確定
  服飾的搭配。
2.相比較而言,當今的時尚圈流行混搭,各種顏色的衣服混在一塊兒穿,
好像越不協調就越時尚,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3.顏色的混搭固然會吸引眼球,讓人印象深刻,但老子也曾經說過〜
“五色使人目迷”,絢爛奪目的色彩或許會擾亂人的身心安寧,
   讓人心生迷亂、煩擾不已。

(四) 注重穿衣的實用性
“褻裘長,短右袂”
1.在家穿的冬天的衣服,要稍微長一些,這是為了在屋裡保暖;
2.右手的袖子,要短一些,這樣是方便做事,或者是寫字。
這表明服飾不但要美觀,讓人賞心悅目,也要注重穿衣的實用性。
3.因為衣服是給人穿的,人穿來是要方便做事的,如果只是中看不中用,
那就是被外在的服飾束縛住了,反而忽略了穿衣的最基本的需求。

(五) 凡人和聖人講究穿著的差異何在?
1. 學了這一段,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很
 多人都很注重衣著打扮,也很講究穿著的舒適優雅,那麼這和夫子如此注
 重穿衣的細節、講究搭配,又有什麼不同呢?也就是凡人和聖人之間的差
 異何在呢?
2.確實,日常生活中的夫子,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穿衣吃飯、起居如常,
 沒有什麼特異之處,但是夫子最讓人仰望的是:他將仁愛之心、恭敬之心,
 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時時處處展現出〜“禮儀三百、威儀三
 千”的聖賢氣象。
3.《論語》的最後一篇《堯曰》有言: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由此可見,我們一般人穿衣,更多的是想讓人看得漂亮,凸顯自己的身
   份,或彰顯自己的富有。
4. 夫子穿衣則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視”,讓人一看就生起那種“溫而厲,
  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感覺。處處顯現出一種自尊自重、德聰外顯、
  從容周旋、無不中禮的君子風範,讓人不由心生敬仰,願當效學啊!

(六) 本章給的啟示
學了這一段,還給我們這樣一些啟示〜
1.在《弟子規》當中說:“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穿衣貴在整潔,不必追求奢華,符合自己的身份、家境就好。
2.如果一味追求衣著外在的華麗,無形中就會增長自己的忌妒比較心、
名聞利養心,有損於內在德性的涵養增長。
3.我們剛剛學過的〈子罕篇·26〉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子路他出身微寒,衣著是非常地樸素,甚至呢可以說是寒酸,
但是和衣著華麗的人站在一起,他一點也不覺得低人一截,
因為他的衣著雖不華麗,內心卻尊貴富足。
4.受時下風氣的影響,現在一些在校的學生,年紀小小的,就互相攀比,看其他同學穿了名牌衣服,自己也硬要父母買名牌,完全不考慮父母的經濟承受能力。
5.一些父母收入不錯,就一味地縱容孩子,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
慢慢地就讓孩子養成了追求物質、崇尚浮華的習慣,不知不覺中就
增長了孩子的虛榮心、驕慢心,這對孩子的生命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6.因此,穿衣看似尋常小事,但穿衣有道。道在哪裡呢?
道在透過穿衣來涵養品德,增長德性。

論語 鄉黨第十 第6章-1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

<白話>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青紅色的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衣服作家居便服。夏天的時候,穿著細葛或粗葛的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

<文義>
1. 紺緅飾: 深青透紅或青紅色的衣服鑲邊。 飾: 指領口與袖口等處的鑲邊。
2. 褻服: 即家居時穿的便服。
3. 袗絺綌: 穿著細葛或粗葛的單衣。
4. 表而出之: 指穿在內衣的外面。

<思惟提綱>
1. 本章是在講孔子的穿衣之道,是讓我們體會、感悟什麼?
2.“必表而出之” 為何外出還要套上一件在內衣外面?
3. 孔子為何要注重穿著的一些細微處?
4. 現今穿著講求時尚,孔子的穿衣之道是否過時了呢?

<義理解釋>  講師 : 潘   竑老師 / 10’43”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熹《四書集注》:「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袗,單也。葛之精者曰絺,麤者曰綌。表而出之,謂先著裡衣,表絺綌而出之於外,欲其不見體也。

2.《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義也!」
3.《周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4.《四庫全書本》:「上為衣,取象于乾,居上覆物;下為裳,取象於坤,
在下含物,乾坤有道,君仁臣義,體察萬民,故能垂衣裳而天下治。」
5.《論語‧憲問‧18》:「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6.《論語‧陽貨‧18》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
   家者。」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一)本章改言君子,意謂人人可以效法孔子
錢穆先生說:此處君子是指孔子,但又不限於孔子,因為前五章都是在講孔子在各種場合的言行舉止,動容周旋,進退有度,只有像孔子這樣學養深厚的人才能做得到。而本章是在講孔子的穿衣之道,上來就改言君子,意在人人可以效法孔子,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的點滴之間去體會、感悟聖賢之道、仁禮之道的靈活運用。

(二) 文義
1.“君子不以紺緅飾”:“紺”是一種深青透紅的顏色,是齋戒時所穿的衣服顏色,“緅”是黑中透紅,喪服的顏色。君子不用這兩種莊重的色彩,給衣服鑲邊做飾物。
2.“紅紫不以為褻服”:“褻服”就是平時在家穿的衣服,紅紫色不是正色。平時所穿的便服也不宜用這種顏色。
3.“當暑,袗絺綌”:“袗”是單衣,“絺”是細葛布,“綌”是粗葛布。夏天很熱,可以穿粗的或者細的葛布做的單衣,這樣會比較涼爽。
4. 那這件單衣怎麼穿呢?“必表而出之”。一定要套在裡衣,也就是內衣上穿。朱子的《四書集注》上說,這是“欲其不見體也”。只穿一件單衣太過於輕薄、透明,對別人來說也是很失禮的,所以要套在內衣上邊穿。

(三) 孔子為何對穿衣如此講究
1.我們看,對於穿衣這件看似極為平常的生活小事,夫子都是非常謹小慎微的,把握的也是非常的精細,布料要用什麼顏色,衣服該怎麼穿都很有講究。
2.我們可能會問,夫子不是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義也!” (〈里仁‧9〉),怎麼又會對穿衣這件事如此講究呢?這還得從我們中華衣冠文化的源頭說起。
3.《周易•繫辭》上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黃帝之前,人們穿的是獸皮及麻葛、短衣,從黃帝開始才有了正式的衣裳,上衣下裳。“上為衣,取象于乾,居上覆物;下為裳,取象於坤,在下含物,乾坤有道,君仁臣義,體察萬民,故能垂衣裳而天下治。”
4.這表明穿衣著裝這件事,在中華文明史上,自古就不是件小事,從一開始就是和禮樂制度、道德倫理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

(四). 夫子眼裡,衣冠服飾是代表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1. 據《禮記•儀禮》所記:中國的衣冠制度始于黃帝,備於堯舜,定型于周朝。周禮所規定的衣冠制度,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
2. 孔子曾記三代聖王的倫理之道,尤重周禮。
3. 在《論語》中,孔子中曾經評價管仲說,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憲問‧18〉)漢服是右衽,北方少數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夫子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這些中國人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
4. 所以在夫子眼裡,衣冠服飾是代表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難理解夫子為什麼會對布料要用什麼顏色,衣服該怎麼穿,這些細節如此認真,如此講究了。

(五). 從穿衣細節,反映出夫子對禮的高度重視
1.“紺緅”,作為齋服、喪服的顏色,是非常莊重的色彩,注重禮儀的君子,
是不會把莊重的東西,用一種不莊重的方式去使用它。
2.對於紫色,《論語•陽貨•18》當中,夫子就說過,“惡紫之奪朱也”。
這也是在強調用顏色不可大意、不可越禮。
3.至於夏天穿衣,不能只圖個人涼爽,還要關照他人的感覺,在麻布單衣裡
還要再加一件內衣,以表示對他人的尊重。
4.這樣的細節,傳遞出夫子對禮的內涵的深刻理解與把握。不但注重穿衣的實
用性,更注重穿衣所起的風化之效。
5.以上所說的都是細節,卻以小見大,反映出夫子對禮的高度重視。
6.因為禮乃天地之序。禮體現在待人接物、衣食住行、起居坐臥這些所有的生活
的細節當中。合于禮,就合於天地運行的規律。
7.在禮的細節上不輕忽,不放鬆,不馬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就會自然和諧。

(六) 現代人穿著似乎不再體現對禮的重視
1.如今,我們已處於物質豐富思想自由的新時代,人們大多都是很注重外表的,還有些人特別喜歡追逐時尚。
2.在突顯個性,追求時尚的同時,我們是否注意到,穿衣還有更深一層的內涵呢?也就是像夫子這樣,透過穿衣著裝,,關顧到對他人的尊重,甚至是社會風氣的建立呢?
3. 分享所見:
記得有一年,我去一個南方的城市出差。一上街,就被那裡的女孩子的穿著嚇到了,那種穿得極為暴露,穿了等於沒穿的時尚穿法,讓我極為震驚。同去的男同事回來也說,他一上街就很緊張,眼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
4. 可能有些年輕人會說,你們這些人真是老古董,現在都什麼時代了。的確,和夫子所處的年代相比,如今我們已不再強調位階、等級、尊卑、貴賤,也不再規定人們的服裝樣式。
5.但是我們可以靜下來想一想,時代變了,有什麼是不變的呢?夫子所注重的具有豐富禮儀內涵的穿衣之道,是否就過時了呢?

(七). 穿衣有道,絕非小事,不得輕忽
1. 我們知道,禮的內核是仁,是對他人的尊重與關照,是時時處處地代人著想,
體貼他人。因此,時代雖然改變了,這顆仁心卻不會改變。
2. 想想看,其實我們人人都有被他人尊重的自然願望,尤其是站在父母的角度,
人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受到良好社會風氣的薰陶和保護。
3. 就算思想再自由,個性再解放,我們也還是想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道德,
有秩序,講文明,懂禮貌的社會當中,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受到
各種精神染汙的侵害和腐蝕。
4.這些精神染汙呢?也往往是從穿衣打扮,服飾髮型這些上面在一點一滴地
顯露出來的。
5.看來衣服該怎麼穿,這看似純屬個人喜好、個人意願的事,卻關乎社會文明時代風尚的確立。穿衣有道,絕非小事,不得輕忽啊。

論語 鄉黨第十 第5章-2

享禮,有容色。私覿(ㄉㄧˊ),愉愉如也。

<白話>
孔子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顯得和顏悅色;和國君或者朋友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則顯得輕鬆和愉快。。

<文義>
1.享禮,享即獻,朝聘之後,即行享禮。享就是獻禮物。替國家送禮物必須莊嚴,所以「有容色」。據江永鄉黨圖考,有容色,是說身容、手容、足容如初,但非勃如戰色。(李炳南《論語講要》)
2.覿:會見,會面
2.私覿,享後以私禮相見,此時輕鬆愉快,所以「愉愉如也」。人臣不能私交外國,此說私覿,是奉命出聘,為國君所許,自是合禮之舉。(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你覺得孔子的的禮,僅表現在恭敬、謙遜上嗎?禮儀,可以表現在維護國家的尊嚴上?可否舉例說明?
2.從鄉黨篇所紀錄的孔子行誼中,你體會到哪些禮的內涵和精神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和資料
1.“賦詩言志”構成了春秋社會生活的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春秋士人在外交、宗教、教育、政治中普遍地賦詩稱志。他們賦詩時點出《詩經》中現成詩篇,通過詩歌的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
2.《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3. 魯定公十年(西元前500年),齊景公邀魯定公在齊魯交界的夾谷山(今山東棗莊)進行會盟,史稱「夾谷會盟」。
4. 朱熹《論語集注》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5.《中庸·27》「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
6.《孟子·離婁下·28》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重點摘記
(一)春秋時期的聘問已成為多層次的朝見關係
1.春秋時,諸侯國的君主朝見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見,諸侯各國遣使交聘卻日趨頻繁。
2.根據記載,春秋240多年間,列國聘問盟會達到450次,魯君朝周王僅3 次,派大夫聘周僅4次,但是聘問晉君則有12次,朝貢齊國有11次,朝貢楚國也有2次,同時魯國的君主又先後收到滕、紀、杞、曹、谷、鄧等小國君主的多次聘問。
3.可見,當時的聘問已成為多層次的朝見關係,其禮節相當的複雜,進退揖讓,以及言辭,都有很高的要求和規定。
4.對於外交的辭令,都要求“賦詩言志”。所謂的“賦詩言志”,就是要引用《詩三百》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某一句話說得不對,也會有生命的危險,在《左傳》中就有記錄過這樣的事情。
5.所以孔子在後來教學當中,教學生的時候就有“語言”這一科,並且說到:“不學詩,無以言”。我們熟知的“完璧歸趙”、“晏子使楚”,就展現了出使者言辭的風範和出色的應變能力。

(二) 孔子就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1.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的禮,不僅表現在他的恭敬、謙遜上,同時還表現在維護國家的尊嚴上。
2.比如說,齊魯“夾谷會盟”,作為春秋時期外交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孔子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做好了文武兩手鬥爭的準備,沉著應對,隨機應變。
3.面對齊國試圖劫持魯定公的圖謀,孔子依“周公之禮”進行了合理的反擊,維護了魯國的尊嚴;而且使齊國主動歸還了之前侵佔的三處土地,為魯國贏得了這場鬥爭;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在外交領域當中敢於鬥爭、以理服人的成功範例。
4.孔子以一個外交家的卓越才華,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使得魯國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

(三)禮制內涵是仁愛之心,值得繼續加以發揚
1.中國人的禮制內涵是仁愛之心。在與人交往時要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
2.敬人,不僅是禮貌的姿態,或僅僅是禮儀性的表示,而是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形式,這就不符合傳統的禮儀標準。
3.傳統禮儀中的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儀原則,在當代的社會仍然值得提倡。
4.今天我們學習這一章,非常感謝孔子的弟子,非常細心地把孔子出使他國的狀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描述,“宛然如聖人之在目”,就好像孔子在我們面前給我們示範一樣。
5.也許我們今天沒有機會作為大使出訪他國,但國人出國公務、旅遊的機會非常多,我們要注意每一個人的行為禮儀,都是中國人形象的代表;每一個海外華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名片。
6.我們要學習孔子那份恭敬、勇敢、謹慎的態度,在對外交往中,發揚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禮相待。
7.當今之中國,已經和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在外交的往來中,中國也展示了大國的擔當與責任情懷,人們普遍對自己在國外的形象也很關注。

(四)總結
1.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說。孟子曰:“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事業非禮不能興旺,社會非禮不能安定,國家非禮不能強盛。
2.禮之用,難以盡述。禮以倫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對人們的行為規範進行了指導,這不但是一種文化的積累,更是社會穩定、天下和諧的保障。
3.時至今日,禮之外在形式,雖已隨著時代的變化有所損益,但禮的內涵和精神,那份體現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千百年來成為促進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凝聚力和推動力。
4.孔子和他弟子的生動演繹,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閃爍耀眼的光芒。

論語 鄉黨第十 第5章-1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

<白話>
孔子受魯君之命出使,到鄰國聘問,手執瑞玉,彎腰恭敬謹慎,好像不堪負荷一般。捧著圭玉的姿勢,向上好像作揖,擺下就像授物予人一般,面色敬肅,腳步緊密而徐緩,好像遵循一條狹長路徑一般。

<文義>
1.執圭:圭音規,上圓下方的瑞玉。古時諸侯派大夫聘問鄰國,須攜圭以為信物,如同現在的「國書」。
2.如不勝:勝音升。執主君的圭,雖輕亦如不勝舉其重的樣子。言謹慎之至。
3.上如揖下如授:如揖,作揖時手舉於胸的高度。如授,付與物品時手不低於腹的位置。謂執圭平衡,手與心齊,高不過揖,卑不過授。
4.勃如戰色:執圭往授時,小心謹慎,唯恐失禮,容色與平時不同,有如戰慄狀。
5.足蹜蹜 : 蹜蹜音栗栗,腳步小而急。
6.如有循:循是「依」。言不敢開大步,並如依軌道而行,亦表謹慎之意。

<思惟提綱>
1. 本章是孔子代表國君,出使其它諸侯國時的言行舉止,為何呢?
2. 孔子為何會呈現如此的行相?其內心如何作意?
3. 總結鄉黨篇的前四章,各在描述孔子在那些場合的威儀?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隋書‧禮儀志一》:「以吉禮敬鬼神,以凶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
2.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中國就被譽為「禮儀之邦」。
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就已十分完備,其禮儀制度《周禮》被後世奉為「古制」,延續了幾千年。
《周禮》中對禮法、禮儀作了權威的記載和解釋,並制定禮儀制度的基本結構,將「禮」劃分為五類,稱為「五禮」。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一)文義
1.“圭”,是一種上圓下方的玉器。舉行典禮時,不同身份的人拿著不同的圭。國君派使臣出訪外國,往往會授使臣圭玉,大夫拿著圭玉作為代表君主的信物,出訪到了一個國家,那個國家的國君看到這種玉,就知道你是代表國君而來。
2.“鞠躬如也”,表示孔子在行聘問禮的時候,非常地謹慎恭敬的樣子,人雖然還沒有鞠躬,但已經表現出要鞠躬一樣的心態。
3.“如不勝”,說孔子捧著這塊玉,要呈給對方的國君,非常地恭敬,都好像捧不起這塊玉一樣。
4.這一篇三次提到“鞠躬如也”,一則曰:“如不容”;再者曰:“屏氣似不息者”;三者曰:“如不勝”。都是形容孔子非常地恭敬、嚴謹。
5.“上如揖,下如授”,升堂去面見對方的君主,把玉交給對方,叫授玉,授給他看。捧圭的高度和心一樣齊,上不過揖,下不過授。過高或者過低,都是態度上的不恭敬。
6.“戰色”,是戰戰兢兢的樣子,好像要打仗,唯恐出現過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這不是害怕,而是臨事而懼的莊重、恭敬。
7.“足蹜蹜”,小步走路的樣子。
8.“如有循”,循是指沿著,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一樣,非常地恭敬和嚴謹。
9.“享禮”,享是指獻上,指代表自己的國君向對方的國君獻禮,使者受到接見之後要舉行獻禮的儀式。
10.“有容色”,指容貌非常地莊嚴、和善。這個“容”,根據古代的注解,是“身容、手容、足容”,指全身都顯得非常的莊嚴,因為這代表著自己的國君,代表自己的國家。
11.“私覿”,正式出訪他國的使命完成,向對方獻了禮,正式會見就已經結束。“覿”,是會見,私下與國君或者朋友會見。當然這個會見呢,不是私交,而是受到國君允許的。
12.“愉愉如也”,是非常地輕鬆、愉快的。這個時候是非正式會見,比如說,和朋友見面,是在國家允許的範圍之內,這個時候孔子的儀容呢,就顯得非常的輕鬆和愉快。

(二)本章白話
上下文聯繫起來,我們看整句的意思,是指:
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拿著圭,他非常地恭敬、謹慎,好像都舉不起來的一樣。捧著圭玉的高度,向上時,就好像在作揖;向下時,又好像在給別人傳遞東西。臉色非常地莊重嚴謹,步子很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顯得和顏悅色;和國君或者朋友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則顯得輕鬆和愉快。

(三)總攝《鄉黨》前五章
《鄉黨》的開頭五章,集中記載了孔子在朝廷、在鄉間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場合對待不同的人,往往他的神態、言行舉止,都不相同。他在家鄉時,給人的印象是謙遜、和善的老實人;他在朝廷上,則態度恭敬而有威儀,不卑不亢,敢於講話;他在國君面前,溫和恭順,莊重嚴肅,恭敬承事。這一章是描寫孔子代表國君,出使其它諸侯國時的言行舉止。

(四)朝聘之禮
1.周朝的禮包括五個方面: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2.朝聘之禮,原指古代諸侯派使者,或者親自定期覲見天子的禮儀;後來也指藩屬國使節,前來覲見中國皇帝的禮儀,屬於“五禮”中的賓禮。
3.具體而言,“聘”,是指諸侯派使者覲見天子。“朝”,則是諸侯親自覲見天子。
4.《禮記·王制》規定,諸侯每年要派大夫前往王都拜見天子,稱作“小聘”;諸侯每三年要派卿前去拜見天子,稱作“大聘”;諸侯每五年去親自前往王都拜見天子,稱作“朝”。
5.諸侯及卿大夫朝聘天子時,要攜帶當年該向天子交納的貢賦,還要舉行嚴格的禮儀,以示對天子的敬重和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