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鄉黨第十 第11章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白話>
孔子託人去問候在他國的友人,孔子送行的時候,會一拜再拜。
季康子饋贈藥物給孔子,孔子拜謝而收下藥物,說:「我孔丘不明白這藥性,我不敢嘗。」(另一種說法 : 「送藥的禮我沒見過,不知道這個禮是如何,所以我不敢嘗。」)

<文義>
1.問 : 問候。
2.再拜而送之 : 拜送使者,如拜所問候的人。
3.康子 :魯國大夫季康子。
4.饋藥 : 饋,送禮物。藥,治病的藥。

<思惟提綱>
1. 孔子託人去問候遠在他國的友人,為何「再拜而送之」?
2. 為何孔子對季康子贈送的藥物,不敢嘗?
3. 本章呈現孔夫子託人送禮和親自受禮的行誼,
Q1 : 你體會到孔子的心意嗎?
Q2 : 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玉藻》:「酒肉之賜弗再拜。」
2.《論語•為政•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 《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
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一)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1.“問人”,是問候在他國的友人。孔子不是親往問候,而是使人或託人去問候。2.“再拜而送之”,古時士人相見,禮當再拜,也就是拜兩次,所以孔子向著使者送行的時候,對著使者兩拜,但是使者不需要答禮,因為孔子並不是拜這使者,他是遙拜他所問候的友人。

(二)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1.魯大夫季康子饋贈孔子藥物,孔子拜而受之,“拜而受之”是一拜而受之。
2.《禮記•玉藻》:“酒肉之賜弗再拜。”也就是酒肉這類的食物,只需要一拜而受之就好了,不需要再拜。
3.藥物是內服劑,也歸類為食物,所以只需一拜。
4.孔子拜而受之之後,說:“丘未達,不敢嘗。”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說呢?
5.原因是,因為古人受饋食物的時候,會當著送禮人的面,一嘗其味,表示不虛所饋。因為對方送的是食物,所以依禮孔子必須嘗。
6.孔子為什麼不嘗呢?有兩種版本的解釋:
(1)孔子自稱他不明藥性,所以不敢嘗;
(2)孔子說:送藥的禮我沒見過,不知道這個禮是如何,所以我不敢嘗。
7.我們是傾向於後面這個版本的解釋。

(三)孔子處處守禮
1.鐘茂森博士又提到說,其實我們可以從這個點看到,孔子真的是對於這樣非常小的禮儀都一絲不苟,呈現的是那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態度。
2.連這麼一點小禮他如果沒有通達,他就會說:“我沒有通達,那我不是失禮,我是真的不懂,所以我先向你這樣通報。”這也是對於饋贈人季康子的尊重。
3.其實孔子透過這些話也是在教季康子,也是在教我們,要如何處處守禮。

(四)我們送禮跟受禮是怎樣的一顆心?
1.當我們遇到像孔子,就是我們沒有辦法親自送禮的時候,我們會是怎麼樣託人送禮呢?
2.我自己覺得很容易,“噢!太好了,你能代我去,這樣我就省了一件事,趕快把這件事辦了。”
3.送禮的時候,有時候就是會覺得很麻煩,送錯沒面子啊,送不夠好也不好啊,送太好好像又捨不得啊;
4.可是如果我們是給我們內心很在乎的人,送禮的話,好像又不是這個樣子,就是我們似乎會變得,用盡心思的去想,他需要什麼,那送太貴重,他會不會不敢收呢?有時候甚至會故意說,“這是朋友的店打折給我的,沒那麼貴,你別介意,一定要收下。”為什麼會這樣的落差呢?
5.我們就會想到說,其實孔子在說那個禮的核心應該是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到底那個內心殷重的心意,如何變成外在的禮,應該才是這個核心。

(五) 內心殷重的心意從哪裡來?
1.我的師長說是從觀功生信,念恩生敬。我從對方看見了他的功德,所以我對他有一種信心;我念他的恩,所以我對他有一種敬意。
2.如果我們在學儒家的時候,我們沒有掌握到那個核心,我們很可能就會教孩子說:“要注重禮呀,要有禮貌哇!”但是我們可能不小心就陷入了很多人對儒家的誤解,覺得說儒家很八股,用很多言行來限制人,那就非常可惜!

(六) 禮的核心不在外在的形式,是內在那顆待人著想的仁心
1.從儒家的核心來看的話,禮的核心真的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在那顆待人著想的仁心。
2.比如說,我們常會跟孩子說:“見到人要問好。”為什麼見到人要問好呢?難道只是因為禮貌嗎?還是因為我因為看得到對方的好,然後我忍不住看到他,我就會想要跟他問好呢?
3.比如說,我們在學校看到警衛先生,就是我會跟孩子說:“為什麼我們要跟警衛先生問好?”其實應該是我平常看到他這麼的照顧我們的校園安全,然後每天早晚這樣站在校門口為我們守護交通的安全,所以我應該是因為看到這個點,所以我看到他,我就忍不住會跟他說:“警衛伯伯早安!謝謝您!”這似乎才是儒家真的希望我們帶給孩子那個禮的內涵。

(七) 收禮為什麼要品嘗呢?
我就會想到說,像媽媽給在外地工作求學的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如果孩子能夠當面嘗一口,媽媽會有多開心。這是人之間一份很真摯的心意,就不只是我們所說的禮貌而已。

(八) 孔子的身教令人動容
1.在這篇章裡面,其實特別還讓我感動的是孔子的身教。
2.《朱子集注》當中有提到:“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
3.鐘茂森博士解釋說,“其實聖人,就是他的一動一靜、一舉一動,其實都顯示出道。關鍵就是在作為弟子的人,是不是能夠善於觀察,是不是能夠從中學習。”我們其實是通過孔子的行為,來學習他內心的那一顆仁心。
4.程頤的弟子尹彥明也提到說:“于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他就提到,其實孔老夫子的弟子們,他們這樣謹慎的記錄下來孔子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其實是為了要幫助我們後面的人好好的學。如果我們能夠學到孔子他的那一顆誠心,我們才真正學到了儒家的內涵。
5.他又提到說:“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就是聖人其實他並不是刻意去做這些表演給我們看的,他也並不是拘拘,而是他其實是“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就是那種他自然而然的在他的動容周旋之中,他就自然符合禮,然後中乎禮,就是符合禮。通過這些行為,我們就瞭解聖人他內在的那個性德是什麼樣子。
6.其實透過這樣子的思維,就會想說:我們這群人這麼認真在學習儒家,我們能夠帶給我們的下一代孩子,怎麼樣的一個身教呢?

(九) 教學現場 – 機會教育
1.我們在學校最近發生一件事,就是我們班上的輔導師,他就在午餐的時候,他只要看到我忙不過來,他一定能夠儘量幫忙就儘量幫忙。
2.像那天就是有家長送水果來,我都來不及切,他馬上就幫我切水果給孩子。可是孩子們就很自然就坐著,然後就輔導師來到他面前他就會拿呀,然後我自己就在觀察孩子,就是其實當我是小孩的時候,我也是容易會想說,“這個我不喜歡吃,我要拿小塊一點;這個我好喜歡吃,我好想吃大塊一點”。
3.可是當輔導師來到我面前的時候,我就會發現,其實我沒有辦法不站起來,我就很自然的站起來,然後謝謝他,然後滿心感受到他對我的體貼。
4.我就會試著去跟孩子說:“其實一個人之間的禮,是因為真的感受到輔導師那顆對我好的心,然後他這樣幫我,他又年紀比我大,我怎麼能夠坐著接受他把水果送到我面前呢。所以我站起來不是因為禮,我站起來是因為那顆發自內心看到他的好,他作為長輩對我的那個疼愛。”
5.其實我能知道這個,也是因為透過這段時間不斷的這樣學習儒家的內涵,才慢慢能夠體會到。

(十) 大伯的身教,我亦如是做
1.今年四月清明節去祭拜我父親。
2.小時候都是大伯帶我去,那我就看著大伯每次祭拜完,他就會把祭拜的水果、食物送給在靈骨塔旁邊賣金紙的老伯。因為老伯住的是危間(屋子),即使我年紀小我也知道,他的經濟狀況不是那麼好。
3.這些年大伯過世了,我就會自己一個人去祭拜。每一年只要祭拜完,經過那個老伯的危間,我就會想起我大伯的身教,然後我就會照著做,就是一樣把今年準備的食物和水果,就會送去給賣金紙的老伯。
4.其實我自己感覺到那是大伯他的身教,留給我的禮物。

(十一) 儒家文化是代代相傳下來的
我想儒家文化的傳承,其實真的就是透過我們這樣真實的學,然後透過我們的實踐,然後一代一代的很真實的傳遞給我們的孩子。然後那種很珍貴的是人之間的那種真心相待,然後相互的待人著想,就很像《論語》談到的“禮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