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第23章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  繹如也。以成。」

(解釋)
孔子把演奏音樂的道理告訴魯國的樂官:「音樂演奏全部的過程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各種音調翕翕地相合;接著音聲放散開後,音調純純地和諧,節奏皦皦地分明,繹繹地相連不絕,於是整個樂曲完成了。」

說明:
「樂」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儒家以六藝來作為教育人的一種方式,任何一樣都是為了要學仁、智這些根本的內涵。本章,孔夫子道出音樂的內涵、精神特徵,如果能將特徵把握住了,表達得當,它會深深通到人心的深處,產生良善的效果。

思惟題綱 :
※從你所了解樂的精神內涵上去想想,這章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從其中學到什麼?

提示:在思惟摸索中,要把握住一個特點,就是必須從孔夫子的整體精神去探索。孔夫子告訴我們「吾道一以貫之」,聖人有他的中心思想,這個中心思想能夠運用於四面八方,表達方式卻不一定,六藝都是表達它的方式。

重點摘記

1.“大師樂”是古代專門講禮樂的官名,這邊指的是大師,又讀作“太師”。
2.孔子告訴魯國的大樂官說:“樂,其可知也。”演奏音樂的過程應該是可以瞭解的,演奏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剛開始“始作”;展開之後“從之”;最後“以成”。
(1)“始作”剛開始演奏的時候,“翕如也”。翕,指的是鳥的翅膀和飛,剛演奏的時候就像鳥的翅膀,原本是靜止的,演奏以後各種樂器才徐徐奏出,宮商角徵羽,五音六律,眾音齊鳴。
(2)“從之”音聲展開之後,“純如也”,各種樂音、歌聲,配合得天衣無縫,很和諧、純厚,不會雜亂無章。“皦如也”,皦,就像太陽一般潔白,雖然同一調,但是各種樂音、節奏又都清晰可辨,不失其本色。“繹如也”,抽絲,絲越抽越長,綿綿不斷,演奏到進入尾聲,旋律連綿而往復,能夠引起聽者的共鳴,化眾心為一心,甚至餘音嫋嫋,…
(3)“以成”這樣整個樂曲就算完成了吧。
3.這一章“樂,其可知也”。表相來看,孔子在討論音樂的內涵,表達的方式,或產生的功效,這些音樂的原理。但是深一層去看,是透過音樂的基本精神和特徵,讓我們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怎麼說呢? 
4.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聖人有他的中心思想,而這中心思想都能夠應用在各方面,學詩、習禮、射劍,乃至音樂。不但哪一種方式,都是讓我們能夠透過學這些,學到所謂的仁德還有智慧的根本內涵。所以不僅音樂,其他的各種方式,如果每個地方都能夠配合得恰到好處,它的功效自然就可以顯發出來。
5.就音樂。孔子曾經在齊國聽過《韶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為何孔子聽到美好的音樂,能夠起到這樣的感動跟深遠的效果?那我在聽音樂或美好的讚頌時,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1)一開始:翕如也。心和歌詞、心和樂曲、心和口,都要合在一起。那心該準備什麼呢?準備我們一種良善、美好的動機和態度,就像思念師長,或者感恩,或者對美好的理想永恆的追尋。而不是把它當成小調或山歌來唱,這樣就能夠有不同的收穫。就像孔老夫子說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動機有了,接下來,音樂展開之後,我們不是呆呆的或木木的唱。我們可以隨著詞曲的內容來想一下,想一下,然後把內心跟著作詞者,去轉動它。當我們的內心越是專注,越是心無旁騖,越是虔誠,這時,我們不但能夠聽出弦外之音,心裡也會感受到一種平和、喜悅或者是希望、光明。
(3)就像我的老師說的,如果能夠在這過程,虔誠、恭敬來唱讚頌,就會有一種周身很透脫,內心很聖潔的感覺。好像人活在世上也沒有那麼多事情,很簡單,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像也沒那麼多掛礙。當我們的內心緣到師長、聖者的時候,會有一種迥然、迥脫凡塵的感覺,好像心內一點塵埃沒有,覺得面對師長獻出我的一片虔誠。那個時候,會覺得天地間都乾乾淨淨的,每個人都很乾淨,覺得沒有什麼是非、爭鬥,只有一種越來越深的虔誠,越來越深的純淨。
(4)希望有一天,我們也可以透過很好的準備,把前、中、後都配合起來,準備好我的虔誠、我的恭敬、我的用心,希望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美好,以及聖人他那心中光明、純淨的心靈國度。
6.孔子和師襄子學琴,也是我們很好的典範。孔子他彈得已經算很熟練了,師襄子提議可以進新的曲目,但是孔子總想再往深裡面走,他說“我還沒有掌握到這彈奏的技巧啊。”所以在用心了一段時間,能掌握了,他又想:“我還想要更掌握這個曲子要表達的志趣神韻。”於是,他再專心地練了一段時間,能掌握到了它的志趣神韻,他說:“我還想要去曉得這首曲子,它是在歌頌誰的。”就這樣子專心一意,心存敬意,鍥而不捨。過了一段時間,孔子若有所思,高高地站在一個高處,向遠方眺望“嗯,我已經知道它是在歌頌誰的。他長得有點黑,皮膚又黑,身材修長,有著寬闊的胸襟,長遠的目光。在目光中、仁慈中具有威嚴,儼然是王者的風範,如果不是周文王,誰還能夠如此啊。”師襄子聽到這裡,十分驚訝,立刻離席,恭敬地來到夫子面前,他說“你真是無所不通的聖人啊!此曲的名字正是《文王操》。”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夠有這一種深刻的體會。
7.不但是音樂,我們也可以把它延伸到做所有的事情,如果每一個地方,前、中、後都能夠配合得恰到好處,它的功效何止三月不知肉味呀!相反的,如果我們沒能夠把前、中、後掌握到它的要竅,配合得好,也會起到一種反效果。
8.比如我們親自宴客,如果,在前面的動機沒有準備好,就會覺得,唉呀,到底要準備什麼?他喜歡吃這個嗎?唉呀,時間不夠,唉,真的很有點麻煩哪,…顯得苦苦惱惱的。那在正式準備的時候,面對這麼多道菜,也要覺得很複雜、很煩雜,甚至開始抱怨。做起來也會虎頭蛇尾。最後,招待完了,送客了,只留下一個疲勞的感覺,哇!鬆了一口氣。試想,客人在被我們招待的過程,看著我們一臉的慌亂,跟疲累,他會有什麼感覺?他會感覺到“我是不是不該來,我給主人添亂了。”是不是也給客人感受到壓力呢?這樣,這一餐飯,它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樣失敗的經驗我倒是不少。正因為這樣的經驗,常常在想,同樣做一餐飯,辦一個活動,講一堂課,或者做任何事情,到底怎麼樣讓它別具有意義呢?我想這一章,就給我們一個很深刻的教育。
9.如果我們和師長學習的時候,不論讀經也好,或聽課也好,或乃至去做個志工也好,我能夠在前、中、後都去想想師長為什麼要我這樣做。在做的過程,雖然每個人負責的工作也都不一樣,每次面對事情也不一樣,但是,能夠用正確的動機去揣摩、去用心,自然大家合在一起的力量也大,我的收穫也大,留下來的會是一種很純厚、很美好的感覺。何止三月不知肉味呢,甚至這種感覺會帶著我,貫穿我一生,都想跟這樣的師長學習。
10.最後,想要分享的是,我體會到這樣的前、中、後,它是可以移植到生活每個地方。樂其可知也,前、中、後可以配合起來,每樣事情也都可以配合起來。讀經,其可知也;活動,其可知也;過年,其可知也;倒一杯水,其可知也。我們可以在每樣看起來都像外在形式的事情上面,前、中、後,學著把動機、虔誠、用心、待人著想,把它用上去。自然而然,我們的心,就會進入到一種和諧,然後一種純淨,一種感動,甚至盡善盡美的狀態。那,就是歷事練心,借著各種外在的形式或境界,來提升我們的內心,然後,讓我們內心越來越美好。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2章 分3天 第3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解釋)
管仲(前725年-前645年);孔丘(前551年-前479年)

「管仲之器小哉!」 就因為孔老夫子說管仲的器小了一點,就引出「管仲儉乎?」「管仲不儉。」「管仲知禮乎?」「管仲不知禮。」等等這些探討。

孔老夫子的重點不在批評管仲是好是壞,他是很明確的知道這個人的長處在哪裡、短處在哪裡,每部分都嚴密的抉擇出來以後,讓我們後學曉得怎麼一步一步絲毫無差地走上去。

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讓齊國成為霸主,讓漢人不被夷狄統治。管仲的功勞真的很大!當我們看到管仲對中華民族的利益,就會忘了王道精神。所以為什麼特別說「儉」跟「禮」,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真正要達到對於民族的貢獻,應該用什麼方法?王道。

實際上,管仲並非不用禮,如果不用禮,必動武,管仲卻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是當時國際間的一種禮法。可是禮法的精神何在?是發自於內心的。既是發自於內心,他平常的行為就必須符順於禮,可是管仲平常的行為並不符順於禮,表示內在就欠缺了禮的精神內涵。(王道是內聖外王之道)
(摘自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惟題綱 :

本章是對管仲展開三個問題的辨別:(1)器大或器小(2)儉或不儉(3)知禮或不知禮。
1. 請試著也對自己檢視這三個問題。
2. 孔老夫子不是批評管仲如何,而是教誡我們後人應該如何做。請問您領會到夫子的美意了嗎?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孔子認為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我的修養是獲得多大事功的根本。
2.管仲的格局不夠大,本身也有諸多的奢侈(不儉)、違禮之處(不知禮),更沒有意識到禮樂的精神對於社會秩序的根本性作用,所以,雖然幫助齊桓公成為一代霸主,齊國雖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但是根基並不穩固。雖然取得了成功,但依靠的是霸術,不是王道。
3.然而,在管仲和桓公之後的統治者,連管仲和桓公的程度也達不到,卻更加地追求霸術,忽略道德禮制的固國之本。所以,社會也就更加紛亂,更加禮崩樂壞,更加民不聊生。到了孟子時期(戰國時代),就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4.本章是夫子對管仲的作為,就事論事,不是簡單地稱讚或是否定,而是教誡弟子,不可以人云亦云,對於任何人、事,都要加以辨析,進而提升、改善自己的生命。
5.我們平時談論一個人,就容易陷入這個人的好壞上,或者只站在一個角度看。比如,覺得一個人好,也不分清是什麼好,模模糊糊地一團,不依循真理的標準,不進行深細的辨別。於是,當你對於個人的修身立德,可能也抉擇不清是非善惡,自然就沒有辦法棄惡存善,不知道什麼該取、什麼該捨,很容易就攻乎異端,沒有辦法一直向前進。
6.所以,透過本章的學習,希望我們面對生命的每一個境遇,都能夠依靠師長和聖賢的教導,明辨事非,懂得取捨,並且能夠不斷地擴大心胸格局,生命才能夠一路向上,不斷地完善。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2章 分3天, 第2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引用經文:
1. 九合諸侯,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諸侯,成為霸主的盟會。《論語•憲問第十四(17)、(18)》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穀梁傳》稱衣裳之會十一次,兵車之會四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5%90%88%E8%AF%B8%E4%BE%AF)

2.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三)》: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3.《論語•子罕第九》10.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聽聞義理: 講師:金夢秋老師

補充說明:
1. 塞門:用來隔室內與室外,或用屏風,或用土牆,可在門內或門外,古時只有君王可用,若士大夫家中只能用簾子掛在階前。管仲家中也樹塞門,孔子因而謂之僭。
  反坫:坫,在兩楹之間築土為之。反坫,兩國君主相會應酬飲酒,將酒器放在坫上。此僅有國君可用,管仲家中也用反坫亦為僭禮。(何晏集解引鄭玄注:「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
2. 依據《史記》認為的春秋五霸在位年代:
1. 齊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約42年
2. 秦繆公 公元前659年-前621年
3. 宋襄公 公元前650年-前637年
4. 晉文公 公元前636年—前628年
5. 楚莊王 公元前613年-前591年

聽聞義理:
重點摘記:
1. 不能小看儉和禮的問題,因為這是涉及器大器小的關鍵問題。
2. 清楚地認知一個人的長處與短處。甚至,清楚地抉擇出長處當中的短處,和短處當中的長處,把每一部分進行嚴密清楚的抉擇,我們才能夠借此提升,一步一步沒有差錯地走上去。
3. 我們平時一談論人,就容易陷入好與壞、是與非當中,這種談論是無法從中受益的。
4. 我們可以從王道和霸道這兩個角度來考慮什麼是大器。“以德行仁者王”,王道代表了完善的倫理道德境界,完美的社會政治秩序。以仁愛為基本精神,推行的是仁政,仁是禮的根本,而禮又能使萬物恢復秩序。
5. 霸道推行的是力政,“以力假仁者霸”,霸道是通過發動兼併侵略,追求的是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為基礎的強權政治。管仲在霸道方面做得很好,但無法令桓公基業像周朝那樣延續八百年。
6. 因為管仲對於王道的精神、禮的根本、仁的內涵沒有掌握住,生命的格局不夠遼闊,沒有內聖外王的內在生命追求,只是追求外面事相上做得成功,那麼這種成功就不能長久。
7. 王道是發自於內心必須符順于禮法,管仲自己平時的行為,並不符順于禮法,表示他內在就欠缺了禮的精神內涵——仁。(管仲並非完全不用禮,否則也不會有不動用武力就能九合諸侯的事功。但是要真正達到對於整個民族的更大貢獻,應該是用王道的精神,內聖外王之道。)
8. 真正地把握住仁的根本內涵來做,在一開始,可能沒有辦法轟轟烈烈地開展,成果也顯現得比較慢;可是越到後來,成果會源源不斷地現起。譬如說周公,他的祖先后姬,一開始只是教人民種田。但是,就是世代一直這樣地去努力培植福德,才使得他子孫的周朝保有八百年的天下,就是因為有以王道精神為原則,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9. 凡人一看到好的一面出現,就看不到不好的一面,對人對事認識的視角非常狹小。或者說,一看到好一點的結果出現,就裹足不前了,看不到更加遼闊的遠景。或者乾脆忘記了達成這個好的結果的因是什麼,這就無法讓好的結果保持長遠。或者我們只看到外在事相上對我們有利,也就去追求這樣外在的事相。
10.像學禮這件事,我們都希望大家守禮守規矩,因為這樣,社會才會和諧有秩序。於是就制定各種規矩,希望人們遵守,而忘記了禮的根本是仁,是對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忽視了仁在內心的培植和教育,忘掉了這個內涵,去落實和推廣各種禮的規矩,也就失去了禮的根本。那麼所有的規矩,也就沒有辦法長久地安立得住。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2章 分3天, 第1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解釋)
孔子說管仲的器很小。有人聽到了就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有三個公館,替他辦事的官員,都是一個人掌管一個職位,不兼職。這樣怎麼稱得上儉呢?」有人又問:「那麼管仲是不是知禮呢?」孔子說:「國君在宮殿門前樹立了一個屏風,管仲在他的家門前也樹立屏風;國君為了兩君的和好而設宴時,在正堂的兩邊設有放酒杯的坫,管仲宴客也同樣設有放酒杯的坫,管仲如果懂禮,誰不懂禮呢?」

思維題綱  分3天, 第1天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1. 就這一段的對話,請問孔夫子對管仲的評價為何?
2.在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請問「不器」和「器小」有何不同?
3.透過對管仲的評價,夫子真正要給弟子們的教誡是什麼?

(一)引用經文
1.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論語‧憲問第十四(17)》
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18)》
3.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31)》
4.「施伯謂魯侯曰,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出自《管子•小匡篇》
5.「器小,是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出自《論語集注》


(二). 重點摘記
 1.管仲是齊桓公時期的宰相,幫助桓公成就了九合諸侯的霸業,被齊桓公尊為仲父。孔子時期,雖然管仲已經去世了,但是齊國依然十分強大,管仲的名氣也很大,很多人認為管仲取得了這樣的事功必然是氣量宏大。

2.本章,孔子與弟子們就針對這種議論而展開了討論。
(1)這一章一開頭,孔子就說:“管仲之器小哉!”,也就是說,孔子認為管仲是器,堪為器,但是稱不上大器。
(2)有人聽了,可能誤以為器小就是儉的意思,於是就問,“管仲儉嗎?”
夫子說,管仲有三個公館,替他辦事的人,都是一個人掌管一個職位,不兼職,這怎麼能說儉呢?那周圍的人就覺得,三座公館是國君所賜,長所賜不敢辭啊,管仲是不是因為知禮,所以才保留三處公館呢?
(3)於是就問了第三個問題,“管仲知禮乎?”孔子說:國君在宮殿門前設了個屏風,管仲也在自家的門前設了屏風。國君為了二君和好,設宴的時候,在正堂的二邊設有放酒杯的坫,管仲宴客也同樣設制了放酒杯的坫,如果說管仲知禮,那誰又不知禮呢?

3.本章圍繞著管仲,展開三個問題的辨別:
(1)器大或器小(2)儉或不儉(3)知禮或不知禮
很明顯,孔子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4.乍聽之下,好像孔子在批評管仲,其實孔子對於管仲的評價是很高的。在《憲問第十四》:
(1)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路說管仲不是一個仁者,管仲早年與召忽一起扶助公子糾,當公子糾與齊桓公爭奪皇位而被齊桓公所殺,召忽就自刎而死,而管仲不但沒死還做了齊桓公的宰相。針對這件事,都對管仲頗有不屑的感覺。孔子卻為他辯護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孔子說,如果沒有管仲這個人,我們早就變成蠻夷之人了,中國早就被夷狄侵略,早就滅絕了文化,我們也就披頭散髮,變成了夷狄的子民了。

5.《論語‧憲問第十四(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孔子對弟子批評別人的時候,都會說,你自己是否完善呢?我是沒有時間批評別人的。夫子不允許弟子隨意地批評別人,如果說自己還帶著大家一起來批評管仲,就不太可能了。這也是孔子德行上的特點。

6.我們可以肯定,孔子不是為了批評管仲而與弟子們展開這段對話。所以,學習這一章,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單純地認為夫子在批評管仲。
7.為什麼孔子會談到管仲器小的問題呢?在《管子•小匡篇》說「施伯謂魯侯曰,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可見,當時有人認為管仲能夠協助桓公稱霸諸侯,就是堪為大器。但是,不然。

8.夫子覺得管仲是器,也告訴弟子們,要先成器,但是管仲不能算是大器,我們不能只滿足於管仲這樣的器,要不斷地突破,還有向上的空間,成就內聖外王之道,才堪為大器。

9.我們不能從評價管仲的好壞來看待這一章,而是要從教誡弟子如何不斷向上的角度,以及更遼闊的生命格局,來看待這一章。換句話說,管仲是好是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做到了管仲,還是可以再向上突破,這才重要。

10. 所以「管仲之器小哉」並不是批評管仲的閒話,而是孔子師徒對於生命中應該達成的聖賢的標準,進行了又一次再再的檢擇和鑒定。
(1) 夫子強調了管仲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對於中華文化的貢獻,肯定了這種才具,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所以孔子說管仲是器。
(2) 指出管仲還有不夠完善的,比如說生命的格局不夠遼闊,再比如說君臣禮節做得不夠好。《論語集注》也說「器小,是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偏淺、規模卑狹,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於王道。」

11.本章提出的君臣禮節和儉這兩件事,應該說是區別於霸道,王道精神的一個重要的外在體現。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1章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解釋)
魯哀公問宰我:「製作社主(社神的牌位)用什麼木頭?」宰我回答說:「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周朝之所以用栗木作社主,主要是為了使老百姓戰兢惕厲。」孔子聽到這話,說:「已經做了的事情就不用再解釋了;已經完成的事情,不必再勸諫;已經過去的事情,就不須再追究了。」

說明:
1. 魯哀公在位時,魯國大權仍被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掌控,哀公事事都不能作主,一心想把主權收回。所以,就問社於宰我。
2.對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土地和食物,如果沒有土地,人民就沒有住所,沒有食物,人民活不下去。所以,國家要祭拜土地神,以表示感謝。「社」指「社主」,就是為了祭祀土地神所立之神位。

思惟題綱
1.宰我回答說「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之後,加了一句「使民戰栗」,如果您是魯哀公,對「使民戰栗」你的解讀是什麼?
2.孔夫子聽了宰我對魯哀公的回答之後,為何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如果您是宰我,聽了夫子這樣的回應,您有何感受?您接到夫子給您的教誡了?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 本章,共有三句話:
(1)第一句「哀公問社於宰我」。哀公問宰我,製作社神的牌位應該用什麼木頭?「社」就是社神,管土地的神。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兩件事:土地、食物。沒有土地,人們就沒有居住的場所;沒有食物,人們就無法生存。所以古人又把國家叫社稷。祭祀社神要有一個標誌,哀公問社主用什麼木材比較好?
(2)第二句「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宰我回答說:夏朝用的是松木,殷朝用的是柏木,周朝用的是栗木。接下來,宰我又補充說「使民戰慄」,說周朝用栗木,是為了使人民產生恐懼之心。
(3)第三句「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是宰我的話傳到孔子那兒,孔子說了這三句。
2. .整章,三句話連起來,就像猜謎,一般人不明白什麼意思,孔子是真的很了不起,他不僅明白哀公問什麼,還明白宰我在答什麼,甚至在這個事情上,還教育提升了宰我。
3. 使民戰慄的「戰慄」,就是形容恐懼的樣子。宰我回答社主用的木料之後,為何突然加上了這麼一句?宰我在孔子的弟子當中,是言語科的代表,以語言見長,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古人的《集注》講,因為當時哀公想除去三家權臣,不敢明說,因此就借「問社」暗示以誅滅三桓之家。宰我知其意,就以言語來答覆哀公,說使民戰慄,就是在回答可以「誅」的意思。
4. 當時的情況,君主的大權早已落到三家大夫的手中。昭公時期,就想回收大權了,結果反而被三家逼走,死在了他國。昭、定、哀,到了哀公時期,三家更是不把君主放在眼裡,用天子的禮樂,祭祀泰山之神,討伐…等等,哀公更是事事都不能作主,回收權力的想法,也更為熾盛。所以,就問社於宰我,實際上是在問:國家社稷,下一步要怎麼辦呢?宰我聽明白了,所以就在答完「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之後,補上「使民戰慄」,是有意識的在勸哀公,要動用嚴刑峻法來除掉三桓。
5. 「子聞之,曰」,當時,孔子不在現場,孔子在陳,所以說「子聞之」。孔子聽到這段對話,說了三句「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成事不說:已經做成了定局的事情,就不用再說了。哀公失政,三家專權的局勢形成已久,再說也無用,所以就不需要再說了。
(2)遂事不諫:這句是對宰我說的,說三桓之家已經遂心成事,你(宰我)對哀公的勸諫,也是為時已晚,不能再這麼勸諫了,這樣勸不如不勸。
(3)既往不咎:是指宰我對於哀公勸諫的話,雖然不恰當、不適當,但是已經說出了口,也不能再追咎了。如果追咎,也會有更大的問題。
6.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了,孔子曾經和魯定公商量,要墮三都,而此處宰我主張哀公收回權力、強公室。應該說宰我的理念和孔子是一樣的,為什麼夫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呢?
7. 我們看一下當時的情況就知道。夫子認為,宰我的舉動在當時的情況已經是不合時宜了。夫子強調,做任何事都要在政治環境和社會現實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做,才可能做成功。成事、遂事都是指既成現實的事,而且夫子墮三都,用的手段比較溫和,只是削減越制的都城,如果不被發覺,是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悄悄地完成的。而後來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三家大夫實權在握,已經不可以輕易採取行動了,動也動不了他們。公室本來就弱,哀公又剛剛繼位不久,正是應該以禮使臣,積累實力的時候,所以動用武力顯然是不明智的。夫子用三個相似的話來表示,三家主政已成為事實,此事不可為、不可諫、不可救,只能緩圖之,要從長計議。 
8. 歷史證明,孔子的提醒是對的,後來,哀公一直採取與三家對立的政策,甚至還想借助他國的力量來除去三桓,結果,哀公被三家逼迫,逃往他國,死於有山氏。宰我也因為協助齊軍攻謀田氏而被殺害。他們都沒有聽進去孔子的勸告。
9. 透過本章的學習,雖然我們沒有掌管天下、國家,可是我們有自己的小家,也要處理家中的人與事,也會有委曲、抱怨,也有你高我下,分分合合…,我們也會去詢問朋友的意見。那我們究竟要怎麼聽?怎麼抉擇?這些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都是要自己去承受苦樂結果的。所以生活中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親近智者,要善於傾聽智者的勸誡。
==
八佾第三第21章下半段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解釋)
孔子聽到哀公與宰我的對話,就說了三句話: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成事不說」:已經做成了定局的事情,就不用再說了。哀公失政,三家專權的局勢形成已久,再說也無用,所以就不需要再說了。
「遂事不諫」:這是對宰我說的,三桓之家已經遂心成事,宰我對哀公的這個勸諫,也是為時已晚,不能再這麼勸諫了,這樣勸,不如不勸。
「既往不咎」:是指宰我對於哀公勸諫的話,雖然不恰當、不適當,但是已經說出了口,也不能再追咎了,如果追咎,也會有更大的問題。

一. 思惟提綱 :
1.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想一想,我們對已經過去的事,是不是經常放不下---成事說、遂事諫、既往咎?我們放不下的是什麼?結果呢?
2.常師父說學論語要盡可能多去實踐、體會,而且要記住儒家的基本精神有二:
一個是仁、一個是易。請問「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其中的仁和易的精神,為何?
(註:「仁」就是推己及人、代人著想;「易」則是世間的真相、萬事萬物變化的法則。)
3. 對於已經做了、已經完成、已經過去的事,本章告訴我們「不說,不諫,不咎」,學而篇卻告訴我們要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請問有矛盾嗎?為何沒有,請說說看?
                                                                                                 二. 義理講解4’50”/金夢秋 老師                                                           

(一)引用經文

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出自《論語•八佾第三(20)》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二). 重點摘記

1.魯哀公與宰我的這段談話,孔子雖然不在現場,卻能夠完全了解對話人的心情,了解局勢,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言語含蓄謹慎,讓不成熟的舉動消滅於無形。可看,孔子有著成熟的政治遠見,不虧是偉大的政治家。
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三句話,代表了聖人對於任何已經發生了的事,該怎麼面對、該怎麼解決的一種態度,是一個標準。
3.現實生活中,「成事不說」的應用:
很多女生與先生吵架,經常說: 「想當初你如何如何,要不我怎麽可能嫁給你。」言外之意,先生過去的好,都是騙術,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嫁了他。「成事不說」,已經嫁了人就要弄明白,現在發生了什麽,解決現在的問題,現在的我是因為他的什麽問題而受傷了? 要講我需要什麽,一遍對方聽不懂,就多講幾遍。把過去的賬本全翻出來,然後說對方不好,也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雙方的關系會越來越糟,你也得不到想要的關心和重視。那不如直接說,你的關心對我很重要,請你多關心我一下好不好。
4.現實生活中,「遂事不諫」的應用:
很多時候孩子犯的錯誤,都是家長再三叮囑過的,他們依然會犯錯。比如一個朋友就講,他的孩子很不注意衛生,不願意洗手,他經常說孩子也不肯改。那一次,孩子去完洗手間回到教室,拿起麵包就吃,同學發現了就嘲笑他,而且把它當笑話到處講。孩子就很難過,回家和父母說,父母更難過,張口就罵:「誰讓你不聽我的,否則怎麽會有今天。」遂事不諫,孩子已經很受傷了,再說他,就是更加的傷害,不如鼓勵孩子要勇敢地面對,以此事為策勵,徹底地改善自己不講衛生的毛病。
5.成事、遂事、既往,說的都是已經過去的事。很多人,只是看上去活在現在,其實是活在過去,好像過去和未來才是真實的,當下的生活反而不是真實的,這不是夢遊一樣的生活嗎?
6.前面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就是讓我們學會克己自律,控制情緒。今天我們學「成事不說,遂事不諫」,就是要讓我們放下過去,活在當下,面對現實,進行更好的改善。
7.「既往不咎」是孔子一以貫之的處事原則,既能避免沖突、和諧地面對未來,又可以處理好當下的人和事。
8.我們為了某一目標重新聚合在一起,往日的一切矛盾、糾結一定要放下。尤其居家過日子,沒有不磕磕碰碰的,如果說從結婚、坐月子、養孩子一直算下來,一直計較著對方的種種的不好,那過去沒過好,現在又讓過去傷害著,未來也是不可能過好了!
9.佛教的經典講過這樣的故事:有一個人被毒箭射中了,他把箭拔下來看了一下,又把那個箭往自己身上的傷口紮下去,然後再拔下來看看,又紮下去,就這樣不斷地重覆。我們會想,世界上怎麽會有這樣的人呢?可是生活中我們反覆地想著過去傷害自己的事,不就是像這個人一樣嗎?受了傷不趕快去療傷,還不斷反覆地用同一個利器來傷害自己。實際上,很多事已經過很久了,就不要再一再地重覆一個模式。
10.「既往不咎」是告訴我們,不要一直讓過去的錯誤,傷害現在以及未來的我們。放下過去,從過去的生活中跑出來,才能面對有希望的未來。當過去無法再占據你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活好現在。能這樣生活的時候,無論是走路、做飯,或是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那都是一種敬心,都是專注,都是至誠。

論語 八佾第三 第20章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解釋)
孔子說:「〈關睢〉這篇詩的內涵,給人的感覺,雖然很快樂卻不淫穢,雖然悲哀卻不傷痛。」

(說明)
總說:《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的詩是古時候的聖明王等了不起的一些人,立下來的教誡,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引導我們的性情。讓我們唸了,善心增上;聽了,警告我們不要做壞事。它不斷用正面、反面幫我們提升,目標只有一個:使我們倒邪歸正。所以,《詩經》不外乎兩件事—勸善、戒惡。/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淺釋》

別說:《關睢》是詩經的首篇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有人說:「這首詩描寫了抒情主人公對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並同她完婚的全過程。」

蔣勳說 : 大自然中,鳥有求偶的叫聲,而人有追求的歌聲。以「關關」來形容水鳥叫聲,從而引出田中勞動的男女彼此表露情意與喜悅。愛情的朝思暮想,從鳥的鳴叫到琴瑟鐘鼓之聲,猶如聽到婚禮的樂聲,圓滿而美好。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所以,《關睢》不是單純的描寫愛情的詩歌。它強調的是情感的抒發,樂但是不至於淫,哀但是不至於傷。

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六根對境的時候,非淫即傷,非傷即淫,不是那邊過分,便是這邊過分;以佛法來說,不是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貪,再不然就是癡。
現在妙不可言,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是禮,從內心的感受上面來說則是樂,關鍵就在這裡,也就是從內心來說,他有一個真正的操守,這個操守的基本精神是仁和易。假定把握住仁跟易的基本精神,那麼永遠會無窮無盡的向上的;否則遇「樂」之境時好像向上,實際上也是墮落,「哀」更是不用談。由於他內在有一種非常強盛的推動力量,所以遇見好的境界,他也會樂,但是不會過分,始終覺得是一種鼓勵;遇到不如意的時候,他也會哀,但是不會消沉。就如《廣論》告訴我們的,「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樂是火燒,哀是水洗,它就有這種力量。(摘自 日常師父 論語摸象記(三十一))
思惟題綱
1.本章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難道我們不能盡情抒發情感嗎?有什麼過患嗎?
2.「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我們到底怎麼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它?

義理講解

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子《集注》:「《關雎》之詩,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
2.朱子《集注》:「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
3.《格言聯壁》: 「天將降禍於斯人也,必先以微福驕之。」
(明代洪應明《菜根譚》: 「天欲福人,先以微禍儆之;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
4.《黃帝內經》: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5.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第二(2)》
6.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貨第十七(9)》
7.「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出自《中庸》第一章


重點摘記

1.孔子說《關雎》這首詩,表達情感,快樂卻不過分沉溺,悲哀卻又不至於傷痛。所以,學習本章的重點,不在於詩的具體內容,是在於《關雎》這首詩的人心人性和情感的表達。
2.《關雎》是《詩經•國風》中的第一篇,是周文王想要求得一位賢淑美德的夫人來幫助自己。朱子說:「《關雎》之詩,言後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雖寤寐思服,輾轉反側,雖有難過,但不至於傷害自己;求得了之後,高興快樂也是止於琴瑟有之,鐘鼓悅之,都能夠依禮而不超越界限。夫子稱讚,這首詩表達情感「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也是夫子學詩的獨到之處。
3.學詩,就是要以詩來修身。人都會有情緒情感,都會有喜怒哀樂,但是要學會克己自律,不能過頭,因為過頭就容易對身心產生偏害。《朱子集注》:「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高興過分,沉迷其中不能適可而止,就失去正了;哀傷過分,也會傷害身體,以及情緒情感的內在和諧。這首詩,就是要讓我們學習其中的性情溫柔敦厚,讓我們學會調整自己。高興的時候,不可以得意忘形;難過的時候,也不要怨天憂人。
4.「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界定了表達感情的方式,上限是樂,樂到淫的程度就不行了;下限就是哀,哀到傷害自己也不可以。換句話說,情緒情感,是需要理性的節制和疏導,要控制,要練習,使它保持在中道的狀態。
5.夫子所稱許的情感的表達方式,和很多人的方式恰恰相反。很多人都認為,要樂就樂個痛快,哭也要哭個痛快,如果連快樂和痛苦都要節制,活著不是太累了。所以就不加以節制,導致現在的人很容易沉浸在各種情緒當中,不能自拔。喜歡玩遊戲,就整天整夜地玩,玩到坐著死去;開車被超車,有人能氣得動手打人;戀愛失戀了,也有人自殺;考不上大學,或者失業了,也可以去跳河;一點意料之外,就無法控制情緒;一有無法改變的外在力量襲來的時候,就深陷其中。面對各種境界是非淫即傷,非傷即淫!結果生活就變得更苦,更累了。
6.憂傷的情緒需要疏導,難道快樂還需要疏導嗎?有一句成語「樂極生悲」。
(1)首先從感受上來講,我們都有這種感受,和朋友聚會,極度的歡樂過後,往往會有一種極度的空虛和憂傷的感覺。
(2)其次從事情發展的角度來看,快樂得過了頭,就容易疏忽,一有疏忽,就容易遭遇到不好的事。所以快樂的情緒也不可以過分。
(3)有些快樂的事,表面上生命的方向是向上的,可是如果我們不能善巧地把握,在一種有覺察的、省思的狀態當中,很多生命的狀態實則是向下滑落的。
(4)比如說,有很多人,他不發財還好,能平平安安地生活,可是一發財,反而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在《格言聯壁》中有這樣一句話,說“天將降禍於斯人也,必先以微福驕之。”說老天,如果想要降禍事給一個人的話,就先給他一些有福氣的好事,讓他高興、驕傲。
所以說,如果不能妥善地處理生命中的福事和樂事,樂極則生悲。
7.失去情緒、情感的中和,對於我們的身體也是非常沒有好處的。
(1)《黃帝內經》上也有很多地方講了各種情緒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譬如說,喜怒不節則傷肝,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2)醫學界也越來越重視情緒與癌症的發病關係,認為不良的情緒是癌症的主因之一。
所以控制情緒而非任意失控地回應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
8.情緒不僅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極大的影響,也會影響我們一生所能取得的成就。每個人內在的情緒,都是一股很大的能量,如果能善用的話,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9.美國EQ的測試機構進行了一項研究,抽樣一百萬以上的人作觀察,發現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90%的都是可以駕馭自己情緒,不做情緒化判斷的人。如果忽視了這股力量,沒有學習駕馭疏導情緒的方法,一直地向身外的世界追逐,反而會讓我們對自己非常陌生,當有無法改變的力量襲來的時候,就容易身陷其中,無法脫。一旦生命遇到了大的坎坷,就會對我們造成重創,讓我們輕易地就陷入絕望和悲傷,傷害自己。
10.有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壞,總是無法控制自己。那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你生氣時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牆上。”那第一天他就釘了四十根。慢慢地,他可以控制他的情緒了,不再亂發脾氣。他父親就告訴他,“每當你能控制情緒的時候,你就去院子裡把從前釘的釘子拔一根出來。”終於有一天,小孩高興地告訴他的爸爸,說我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他的父親就拉著他的手,走到後院告訴他:“你做得很好,可是,你看那圍牆上的坑坑洞洞,永遠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樣子了。”這個故事就說明,當我們情緒失控,生氣時所說的那些話,就像釘子一樣會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痕。
11.我們雖然不是小孩子了,可是面對自己情緒的管控,可能都不曾做過那個孩子那樣的練習,那我們在生活中,究竟釘了多少個釘子在別人的心裡呢?有沒有拔出來呢?有沒有去彌補那些傷痕呢?所以理性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與人相處,達成和諧、和樂的一個重要條件。
12.《為政篇》講了為政以德之後,馬上就講「詩,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說為政要引導人們的思想歸於正。用現在的話來說,一切的社會問題都是思想問題。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教了我們要疏導情緒思想的走向,用的,就是詩的教育。古代的官員,很多都是詩人,人人都有詩的修養,那麼他們從事政治,與人交往碰到困難,不論是什麼無法化解的情緒和煩惱,退朝回家詩一讀,這個經一誦,把胸中的煩惱就都解決了,迅速地調整自己,又重新準備著開始出發。
13.《論語》中,孔子也告訴弟子們,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說學詩,可以抒發情感,引發心志,可以學習到很多道理,受到很多啟發,又能以文會友,相互切磋,就連有所抱怨的時候,都能夠以此尚政,使聽聞到的人用來警誡自己。所以《詩經》就是孔子用來教誡弟子的重要的一個教材,透過學《詩》,可以幫助弟子們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調節性情。
14.既然情感情緒的調節對我們如此重要,那怎樣才能做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保持思想情感的中正的狀態?
第一: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要克己復禮,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情緒的走向,對我們的生命是極有意義的一件事,要有這樣的見解。
第二:要樹立崇高的目標、遠大的理想,這樣就不會在小得小失的面前呢裹足不前,不耽著於眼前的小境界,或喜或樂,而是會不斷地向上向前。
第三:要去練習實踐,對人對事的時候,經常要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態,照著禮樂的精神來做,時常練習自己,要克己復禮。
這樣在大事發生的時候,就有了基本功去應對,不會在倡狂失錯的過程中忘卻了生命的方向。
15.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休閒娛樂,我們也都要謹慎地選擇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情緒比較有好處的的方式。《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說明了根本在中,從喜怒哀樂開始,克己復禮,實踐禮樂的精神,再進一步一步步地走上達道。我的老師說,我們人生真正的價值就在這裡。
16.我們不可能沒有思想情緒,但任隨情緒的支配,活在情緒中的生命,顯然是生命成長比較低級的階段。要學會引導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緒,使思想情感不走歪曲的路、偏邪的路,只有把握住內在的情緒情感的和諧中正,才能夠理性地面對他人、面對世界、面對自己的未來。
17.我們一定要成為可以以禮而克制自己的人。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9章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解釋)
魯定公問孔子: 「國君使令臣子,臣子事奉國君,該如何做?」孔子回魯定公,說:「國君應該依照國家所訂的規矩,來任命使喚臣子;臣子侍奉國君,要盡忠職守。也就是國君和臣子各自有應盡的本分。」
(說明)
如果光看前面第十八章的話,好像「事君以禮」只是在說臣子如何奉侍君主;實際上不只是如此,君和臣是相對而安立的,臣事君有其法則,同樣地君對待臣也有它的道理。你了解這個特點以後,就能體會這一章提到「君使臣、臣事君」就有這樣的內涵。所以人與人之間要維持最適當的關係,必須把握住中心:第一個是仁,第二個是易,認識這個關係,這是一個基本的概念。我們不斷地學、行,然後行、學,這樣互相輾轉的增上,透過這樣不斷的輾轉改善,才能夠把我們無始以來種種的不良習性,慢慢改變過來。(摘自 師父論語摸象記(三十一))

思惟題綱

1.魯定公的問題--君對臣、臣對君,應如何對待?孔夫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君和臣是相對而安立的,臣事君有其法則,同樣地君對待臣也有它的道理。為何孔夫子特別強調君對臣(上對下)以「禮」、臣對君(下對上)以「忠」?
3.孔子給定公的答案,我如何加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我是上位者或下位者,都先從我做起。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富而無驕,可也,未若富而好禮者也。」/出自《論語•學而第一(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2.【餘論】經正録引馮厚齋曰:「以尊臨卑者易以簡,當有節文。以下事上者易以欺,當盡其心。」
3.《論語集注》 呂氏曰:「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禮之不至;事君不患其無禮,患忠之不足。」
4.「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出自《孟子•離婁上》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使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5.「學而時習不亦說乎」/出自《論語•學而第一(1)》子曰: 「學而時習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士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第十八(7)》
7.「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出自《孝經•廣要道》子曰:「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8.「周監於二代」 /出自《論語•八佾第三(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重點摘記

1.定公,是襄公的兒子,召公的弟弟。召公為三家所逼迫離開魯國,流亡到齊國,三家再把定公扶上君位,但是王室的力量更加衰微,三家也更為囂張。在這種狀況之下,定公感到擔憂,力圖要改變現狀,就來請問孔子「君臣相處之道」。
2.定公從兩個角度來詢問領導方法,分別用了“使”和“事”,說「君主使用臣子」和「臣子事奉君主」該怎麼做。使用和事奉,也說明了定公對於君臣相處的一個基本看法。
3.本章就是從定公的角度問的,在《論語》中,一般人問話,都用孔子曰,而此處用孔子對曰,就表示了恭敬,表示孔子是以禮事君的。
4.孔子也同樣就兩個角度回答衰公:君主使用臣子要以禮,臣子事奉君主要以忠。「禮」和「忠」這兩個字,強調了君主和臣子,各自有應盡的本分,各自有該行的道。從君主的角度上來講,對待臣子要依禮而行。
5.我們問一下自己,在單位中身為下屬最怕的就是領導批評自己、不賞識自己,就怕領導對自己不能以禮相待;若是作為主管和上司,就怕自己的手下,不能盡心盡力的辦事、不夠忠心。反過來說,如果下屬做好忠,不就正好解決上面最擔心的事;而上面的人做好禮,也就正好解決下屬的最大擔憂。
6.針對魯國的亂相,國君想要讓國家恢復秩序,孔子給的藥方,首先國君對待臣子,要以禮相待。在君臣良好關係之上,建設出一個更大的關係,那就是每個人和禮的關係,君與禮和臣與禮的關係。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孔子認為禮,無論是國君還是臣子,是任何人都必須要學習和遵守的。
7.為什麼君使臣,強調的是禮,而臣對君,強調要用忠呢?
(1)禮對治傲慢
如果說我們在社會上小有成就,手下有百十個員工要靠自己來衣食養活,我們對下面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傲慢,所以孔子說「富而無驕,可也,未若富而好禮者也。」所以說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做到有禮,不容易。反過來,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最容易出現的毛病,就是無禮,所以強調要用禮。
(2)忠對治不忠偷懶
下面的人,對上級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忠,總想偷個賴,逃個班,投機取巧一下,或者表面上恭恭敬敬,內心卻總有委屈不平的感覺,所以就強調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要盡忠。
8.古人說:「以尊臨卑者易以簡,當有節文。以下事上者易以欺,當盡其心。」所以,上下關係中的人,最容易犯的兩個毛病,卻又是相對關係中的人,最討厭面對的毛病。所以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上下級相處的核心問題了。
9.《論語集注》說: 「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禮之不至;事君不患其無禮,患忠之不足。」做君主的不要擔心臣子不夠「忠心」,要擔心自己的「禮」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做好。做臣子的也不要擔心君主對自己是有禮還是無禮,而是要擔心自己的忠心夠不夠,有沒有盡心盡力地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反過來說,君主要想讓臣子忠心,就得把對臣子該做的禮做好,禮做好了,臣就容易忠心。做臣子,要想讓君主對自己以禮相待,尊重欣賞,那就得把忠做好,盡己之力把交待給你的事辦好,那麼君主自然就容易以禮相待了。
10.對待君臣關係,夫子雖然回答了兩個方面,但強調的是,要先盡己之力做好自己這一面,要先擔心的是自己的事情有沒有辦好,要這樣來安立因果關係,不能在別人身上求。行有不得,要反求諸己,自己做好了,外面自然就容易跟著好。
11.有人會說:「我做好很多事情,但是我的主管對我還是不能以禮相待呀,說我盡了忠了,可是他的禮還是不至啊!」那麼請問一下:如果你不盡忠,他的禮還能到嗎?不是更沒希望嗎!你做得不好,他就更不會對你以禮相待了。我們都有這種感受,上級對待我們有禮的時候,好像我的忠心也就相對容易做一些;同樣的,做下屬的如果做事忠心,也會讓上面的人感覺盡禮容易做一些。所以無論怎樣,都應該從自己的角度完善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儒家所講的「學而時習不亦說乎」的精神。只有完善自己,堅持終生學習,才有可能獲得所求的快樂結果。
12.盡自己的禮,完善自己該做的,如果對方看不見,那是對方的失誤,失誤久了,自然就不得民心,對方就要為他的失誤負責。而你不盡心盡力,你就要為自己的失誤負責,這個道理很清楚。所以從自己開始,盡己之心,才是對自己最有好處的事。
13.「君使臣以禮」,禮就是規矩,凡有其事,必有其治,處理任何事,都有其相對應的法則。要依著國家制度來,國家的規定不可以違反,就是君主,也不可以依照個人的好惡來與人相處,更不可以隨便改變國家的規矩。另外,禮的核心是敬,領導下屬,對待下屬,也要恭敬,要尊重下屬的人格。
14.「臣事君以忠」,忠,就是盡己之心,盡己之心不是空口號,而是要從自己的本心、忠正之心出發,不要說為國君辦事,為任何一個人辦事,都應該盡心盡力,不能有二心、逆心,不能苟且,不能拖延,要把該做的事做好,這也是一個人的生命人格成長的一個內在需求。
15.君臣關係應該是與義相和的,在君臣之間,在君之上,應該還有禮和道。盡忠,也是從盡己之心而來的,也是依著道、依著義而行的。說到這一點,孔子也是非常的讓人感動,在《微子篇》第十九章的件事,有一次子路落在孔子後面,他看到了一位長者,就問老人家:「你有看到我的夫子嗎? 」老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我不知道誰是夫子。」就繼續耕地,不理會子路,子路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後來,老人家就留子路在家過夜,還殺雞做飯招待子路。其間,還叫兩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推測他也對孔子周遊列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子路見到了夫子,就把這件事告訴夫子。夫子說這個老人是一個隱士,讓子路回頭再去拜見他,並捎去了這樣一段話,這段話說的是盪氣迴腸--「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說您讓二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這是長幼秩序沒有廢棄,可是,我不出來幫助國家,不就是廢棄了君臣之義嗎?「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說不出來做官,雖然是為了潔身自好,但卻亂了君臣的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說君子出來做官,是為了行君臣之義。道行不通,君子早就已知道了。由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知道夫子的志向,說道之不行已經知道了,而卻依然選擇在亂世,在王道沒落的世界,陪伴終生,是明知不可而為的入世濟世的情懷。所以說夫子事君,不僅僅是事君,而是生命的最深處所抉擇出來的與道相合、與義相合。
16.夫子為什麼這麼看重禮的精神呢?
(1)禮者是天地的秩序,《孝經》上也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國家想要恢復秩序,要依靠禮。禮的根本,是由於仁的精神,禮的體性是恭敬的心。
(2)春秋時期的亂相,就是因為失去了禮,社會失去了秩序。而社會失序歸根於每個人的心中失去了秩序。對於禮的再再的僭越,在於人們對於禮的莫視和無知,在於人們對於失去禮和失去禮的社會,對自身造成多麼大的傷害,有著深刻的無知。
(3)禮的建立,一定是從從政者自身開始的。禮是周文化最璀璨的成果,前面(八佾第三第14章)說到「周監於二代」,周朝正是從夏的尚忠、殷的尚質發展而來的,建立出一整套的禮樂制度,發展成為一整套的內外本末堅固的王道體系,使周朝能夠穩定八百年。
所以,孔子在此處教定公使臣以禮,正是想從根本處幫助定公建立國家的秩序。
17.只要有人群,就會有團體,就會有領導和被領導,就會有相對應的關係和該遵守的道。團體和家庭也應該提倡以道相交,以義相和,才可以興旺長久。君和臣只是相對安立的兩個角度,君使臣有其法則,臣對於君也有其相應的法則,都是應該先做好自己的職責。孔子給定公的答案,也可以運用到各個家庭和團體當中。
18.我的老師說人與人維持最適當的關係,必須要把握住中心:第一個是仁,第二個是易。如果我們在學禮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把握住這兩個特點,大概就可以八九不離十的掌握到了重點。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8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解釋)
孔子說:「服事君主,一切按照禮節去做,別人卻以為這是諂媚。」

說明: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是孔老夫子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說明。夫子當時是臣子,依禮事君,卻被認為是諂媚的行為。
夫子言外之意,儘管「人以為諂也」,他卻不會在意。那既然不在意,又說這個話,是為了什麼?從此處可以看出孔老夫子之所以為「萬世師表」的原因。正因為大家以為諂,不瞭解其真實內涵,所以孔老夫子以身作則「事君盡禮」,而且遺留下言教,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如果你想學聖賢,就更是不要怕。
所以「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就是當你真正依禮去做,周圍的人都瞪大眼睛說:「你這個人怎麼這個樣子!」這時,你也不計較別人怎麼說。
(摘自《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

 (思惟提綱)
1.這一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夫子表達了什麼?
2.在禮崩樂壞的社會,叫你特異獨行- 如禮盡禮而行,你敢嗎?你不會怕嗎?
3.如果我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卻受到他人的誤解,我能淡然處之嗎?我如何能淡然處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孔安國注:「時,事君者多無禮,故以有禮者為諂也。」魯國當時君弱臣強,三桓簡傲無禮,更僭天子禮樂。時人習非成是,反以事君盡禮為諂。雖然他人不合禮,但孔子仍然依禮事君。
2.《論語•鄉黨第十(4)》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3.「君命召,不俟駕行矣。」/出自《論語•鄉黨第十(13)》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4.《論語•八佾第三(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5.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
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6.程子說:「聖人事君盡禮,當時以為諂。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
而孔子之言止於如此。聖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見。」 /出自《朱子•論語集注》
(二)重點摘記
1.「諂」指卑賤地奉承討好別人,希望分得利益。孔子說:「服事君主,一切按照禮節去做,別人卻以為這是諂媚。」這句話,可以看出幾點:
第一,夫子在當時,是以禮事君的。
第二,當時的大眾都認為,孔子是在做諂媚的事,是不好的。
第三,可以知道當時的民眾,普遍都不依禮事君,否則他們不會認為夫子是諂媚。
孔子平靜的講出這段話,也講出他在當時的環境中,身體力行禮教的感受。

2.古人注解:「時,事君者多無禮,故以有禮者為諂也。」魯國當時的情況就是君弱臣強,「三桓」之家實權在握,根本不把君主放在眼裡。夫子事君盡禮,應該是一種以道抗勢的努力。為什麼民眾會認為夫子是諂媚呢?孔子以禮事君,是怎麼做的呢?

3.孔子以禮事君,是怎麼做的呢?在《論語.鄉黨篇》講很多,以《論語•鄉黨第十》第四章為例:
(1)「夫子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孔子走近君主大門的時候,會肅然起敬,像是要鞠躬的樣子,其謹慎之狀,猶如無所容身。
(2)「立不中門,行不履閾。」中門是尊者所行走的地方,夫子都避開,所以不立于中道,也不踩門檻,避免自高的嫌疑。
(3)「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經過君主的位置,那怕君主不在,孔子還是會臉色勃然變得肅敬,腳步快速,不敢懈怠,如果有人和他說話,他就回答得非常簡單,因為他認為這不是說話的場所,所以儘量少回答,讓人總有一種言之不足的感覺。
(4)「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升堂的時候,夫子就會用手提著衣衫下端的邊緣,走上臺階,那個時候的肅敬之狀,又像是鞠躬的樣子,而且屏收氣息,像是不呼吸一樣。
孔子上朝的時候,就是這樣「事君盡禮」。

4.我們問一下自己,如果我們看見了夫子這樣對待君主,會不會也覺得這是諂媚呢?
(1)現實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欣賞敢於對抗權勢的人,而對那種處處以禮待人,或者可以不敬禮卻依然以禮待人的人,反而沒有什麼感受!
(2)我們對於和的精神,沒有什麼感受;對於精細的禮容,甚至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排斥!對於身邊發生的很多事,也都是盲目的,人云亦云!
(3)對於禮,抱持著這麼混亂的價值觀的我們,究竟會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團體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們是不是就是本章的「人以為諂也」的那些人,認為孔子是諂媚的人!

5.夫子的這些行誼、禮容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是需要提起非常大的心力,收攝身心的。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社會上越是高貴的人,比如: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政要,他們出席某些場合,也是非常的莊重恭敬、注重禮容的,很少有不拘小節的。古來的聖賢大德,也都是在禮的細節處,對自己加以訓練的。

6.一個人,只有生命有所宗仰,有所敬畏,行為上才會處處顯現出威儀。也正是因為這些禮容,才讓人尊敬。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7.進入一個國家,如果那兒的人處處敬讓,很有秩序,我們就覺得這個國家好。進入一個公司,發現他們上下有序,員工都尊敬上司,就覺得這個企業好。看一個家庭,如果發現孩子尊敬父母、長輩,就覺得家庭教育好。「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就是這麼安立出來的。

8.如果我們認為:注重禮容的人,是讓人不舒服的;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不遵守秩序的人,是自由的;不敬重自己國君的人,是有傲骨的;敬重的人,反而是諂媚的。這就麻煩了。

9.前面第十三章王孫賈在夫子面前說:「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說你去取悅沒有權力的君主,還不如取悅我這個實權在握的人呢。可想而知,在那樣的大環境中,孔子施興禮教之艱難。大家都錯,卻以為你錯。在今天,如果有三十、四十個人都覺得,對老闆好是諂媚,那我還敢在大家面前對老闆恭敬有禮嗎?

10.孔夫子當時代就是一個亂,不管你是大夫還是諸侯,只要手中有兵權,絕對是殺伐天下。三桓之家不把魯君放在眼裡,全國也都處在這種對待君主非常簡慢的環境當中,完全忘記對待君主的正確禮儀,認為無禮和簡慢才是理所當然。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夫子仍以種種美好的禮儀,事奉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君主,可以想像夫子要面對的是多大的壓力和誤解。

11.夫子依然如禮行誼,夫子的心中又是有怎樣的毅力和決心呢?
(1)我們想像,夫子獨自一人,每次入朝的時候,在眾人的唏噓慨歎中,在種種猜測、懷疑、鄙視的目光中,在想竊取君位的權臣的厭惡的注視下,穿堂而過。在雖然坐在君主的位置上、卻沒有任何實際權力、最終被自己的權臣趕出國家的君主面前,如此精心的「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似不能,如不勝」,像不能呼吸一樣,用種種美好的、潔淨的禮儀,事奉著自己的君主,絲毫不在意別人以為諂也。夫子的心中,是有怎樣的毅力和決心呢?
(2)曾子曾經告訴他的弟子子襄說:你很好勇,我聽我的老師孔子講過,什麼是大勇?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真正的勇氣,就是自己認識到自己正確有理,對得起天地鬼神,即使面對千軍萬馬,也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縮。但是,如果反省到自己真的做錯了,就是千萬個人守在那兒,等著要我的命,我也要勇往直前去認錯、去承擔後果。
由此可見,夫子的勇悍--「雖千萬人,吾往矣。」

12.「事君盡禮」是夫子在傳道,因為對君主的忠,在禮中;仁德的仁,也在禮中;夫子想傳的道,亦在禮中。夫子不但對君主以禮相待,對大夫、對庶人,乃至於對目盲的人,或者小孩子,無不以禮相待。所以事君盡禮,表明聖人心中的標準,無論君主外在看上去是強、是弱,事君就應該用事君的禮儀,一切都應該依禮而行。

13.君臣的關係,不僅僅是君臣的關係,而是每個人和禮的關係,是每個人做好了,就可以實現理想的人倫社會的關係,是實現大同社會所要關注的問題。反過頭我們再看那些,因為君主勢弱,便對君主行為簡慢的人,才是容易在強權、強勢面前,諂媚而行的人。
14.夫子面對人們對他顛倒的評價,也只是輕輕淡淡的說出「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程子說:「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盡禮,小人以為諂也。」而夫子的言語中沒有絲毫的責怪和怨忿之情,「聖人的胸懷,道大德宏」,由此可見一般。

15.透過這一章,我們瞭解到,做正確的事,是需要有勇氣的,學習聖賢,就更是需要勇氣。所以 :
(1)正確的事,即便大家認為不對,也得堅持,依照著禮和道的標準來堅持。
(2)樹立正確的見解非常重要。身邊發生的一切都是見解和行為的問題,只有對禮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在行為上不斷的補足,所以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再再的檢擇,自己的見解是否正確。
(3)形式也很重要。形式在,內涵就有救回來的可能。
就如孔子事君盡禮,大家不知道內涵是什麼,但是見到夫子的行誼總會問:為什麼這樣做?就有機會通過形式,再找回內涵。如果形式也不見了,就很難有機會再去瞭解了。

16.事君盡禮,在古代,天子就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所在。現在我們不說天子了,但是人與人互動,也是有著最適當合宜的行為,禮指的就是這一點。人人做好-「盡禮」,就天下太平,世界和樂。希望,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團體當中,找到自己相對應的關係,盡自己應盡的禮。

17.「優秀的人,了不起的人,對於典章制度的要求做不到的時候,會感到慚愧,認為是自己條件不夠做不到。」所以,我們對於禮的各種規矩和條例做不到的時候,要認為是自己差,而不是制度差,我們就會不斷地努力。如果大家都按著統一的標準來努力,就天下太平。反過來,如果認為制度沒道理,甚至自己想要重新制定一個標準,就會天下大亂。生活中,如果我們不仔細地對各種事項加以區分抉擇,或者不能夠瞭解和接受禮的精神,我們就容易變成是這一章的「人以為諂也」的那些人,以為孔子以禮事君是諂媚的人了。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7章

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解釋)
子貢要把行「告朔禮」所供奉的餼羊廢除,孔子就說:「賜啊!你是愛惜那隻羊,但我卻愛惜這個禮制。」

說明: 「告朔之禮」是諸侯每月初一到太廟舉行的祭禮,要殺一隻羊祭拜,並稟告其祖先,他要接受「朔政」並執行之。所謂「朔政」是去年底領受自天子的今年整年的政令書,如現在的農民曆,都先收藏於太廟。魯國自魯文公生病,未行「告朔禮」,之後的魯君也都不來行「告朔禮」。魯君雖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會有一隻餼羊供奉祖廟。

一. 思惟提綱 :
1.子貢為何想要廢除「告朔之餼羊」?
2.孔夫子為何不認同子貢的想法?
3.孔夫子說「我愛其禮」,難道告朔之禮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為何不可廢掉?
4.想一想,民間的習俗如過年祭祖、清明掃墓,已流於形式了嗎?可以廢除嗎 ?
5.反省一下,我的一些所做是不是也流於形式,有「禮」的表象而沒有實質內涵呢?那我還要做嗎?該怎麼做?                   

二 、義理講解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論語第一篇第九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二) 重點摘記

1.告朔之禮,先來解釋一下。古的時候,天子在每年臘月,都會頒布次年十二個月的朔政,這既包括立法,也包括每個月所應當執行的政令。諸侯接受以後,藏於各國的祖廟,到了次年每月的朔日,也就是農歷的每月初一,諸侯都要到各自的祖廟上,去行這個告朔之禮,也就是表示要頒行當月的朔政,把領來的天子之命好好執行。這時就需要用一只羊來祭祀,之後還要到朝廷上聽政。

2. 其中的“餼”字,就是指祭祀用的活牲畜。“告朔之餼羊”,就是行告朔之禮的時候要用的那只羊。到了魯文公時代,他根本就不去親臨祖廟,行這個告朔之禮,而且也不會去聽政。可是負責的部門,還是照例每月初一殺掉一只羊,供在祖廟上,所以這個告朔之禮,已完全是照例應付,敷衍了事。子貢看到這個情況,覺得既然形同虛設,就建議幹脆取消這個環節,這樣還能節約一只羊。孔子卻不同意,對子貢說:你可惜那只羊,我更愛惜那個禮。因為這個告朔之禮有著很深遠的意義,到如今只剩形式,這已經非常令人痛惜了,如果再把形式去掉,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3.告朔之禮有什麽深刻的價值呢?我們知道這個社會要良性運行,必須有個體統,這個就是禮。這個告朔之禮,表示諸侯要尊敬天子,這是對諸侯的要求。當然反過來,天子也要懷念諸侯。事實上,君臣、父子、夫婦、長幼之間,都有相應的禮,而禮規範了彼此相互敬重愛護的關系,所以禮是雙向的。

4.如果維繫天子與諸侯關系的告朔之禮,都要被擅改,乃至被廢掉了,那上行下效,還有什麽禮不可以被廢除呢?各種層面的禮一旦被破壞,在家裏,就會為父不慈,為子不孝;進入社會,則在上不仁,在下不忠,必然天下大亂。任何好傳統,如果他的形式還保留著,這是靠著有心人的努力,還有機會再把內涵補上。如果連形式都撤了,那連補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孔子擔心的是這個,想挽救的也是這個。
5.按照這樣的思路,比如說清明節掃墓,一部分人,像完成任務一樣,想趕緊把事情做完了事,這樣就成了形式。那要不要把它廢掉呢 ? 絕對不可以,不僅不可以,還要把“慎終追遠”這樣孝的內涵加進去。

6.比如,升國旗,唱國歌,上課時學生起立給老師行禮,老師還禮,還有單位的年終團拜會,等等。只要我們把感恩心、恭敬心用進去,那又何償只是形式呢?

7.再想得深遠一點,我們今天背誦經典,研習經典,會發現我們的用心水平,離聖賢的境界,實在差得很遠,很多地方做不到。請問:這時的學習,算不算形式呢 ? 如果因為這樣就半途而廢,那跟子貢的思路有何差別 ? 這時,應該按照孔老夫子的想法去想,幸好我還在學,還在背,只要有一分努力,就會有一分收獲。

8.現在大家最怕的是法規,最擔心的是輿論媒體,這其實比怕違背禮已經退步太多了。好在經典猶存,更難得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有心人,想把經典的內涵實踐出來,那經典就不是徒自供奉的形式了。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6章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解釋)
孔子說:「在射禮中比賽射箭的技藝,只注重射中標的,不一定要貫穿箭靶的皮革,因為每個人的體力不同,這是古代射禮的精神。」射禮真正主要的是把準目標,然後盡心盡力去做,所以不一定要貫穿皮。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記(二十九)》

思惟題綱

1.本章談「射」,還記得前面哪一章也談「射」,如何談?與本章所談有何不同?
2.這則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力量的大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先把準目標和方向,然後盡力去做,力量大就多做一點,力量小則少做一點。如果不先把準目標方向,就一頭栽下去,結果就會失去根本。請問,你是這樣嗎?每天都在忙,忙對了嗎?有沒有抓住根本?
3. 想一想:我人生的靶子到底在哪裡?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射不主皮」/出現在《儀禮•鄉射禮》:「禮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勝者又射,不勝者降。」(註: 貫革之射是軍射,而孔子所論為「禮射 」,所以《儀禮》中說「禮射不主皮」,是恰當的。)/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zjznky.html
2.「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出自《大學‧傳三釋止於至善》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二)重點摘記
1.「射不主皮」是《鄉射禮》當中的一句話。射藝之禮,不在於射穿靶子,而在於射中靶心。因為靶子是皮做的,所以說射不主皮。所以比的是準確度,而不是比力氣。
2.為什麼不強調射穿呢?因為力氣不同,這是古來聖人之道。顯然射箭是要力氣的,但是要力氣,卻不比力氣,為什麼?因為最普遍的問題是能不能射中。
3.本章,孔子要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先把握住中心所在,或者說它的根本和方向,至於做到的程度,並不是首要的,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在每個人的起點上做就可以了。如果方向對了,路沒有走錯,不管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最後都能走到目的地。所以重點是方向,而不在於已經走到哪裡了。
4.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忙各種事情,從早忙到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死方休!所以不是沒有力氣,重要的是我們忙對了沒有,有沒有抓住根本,這才是個大問題。
5.「力氣」不是問題,「方向」才是問題。因此我們觀察問題的次第,首先應該是質,然後才是量,質對了以後,再把量加上,如果質錯了,量再多也沒有用,甚至有害。
6.比如:
(1)我們背書,首要的,是為了領納聖人的言教,不在於說背了多少。
(2)我們待客,首要的是誠敬,而不在於說花費了多少錢。
(3)做慈善,首要的是慈悲,而不是施捨了多少東西。
(4)孝親,首要的是知恩圖報,在於愛敬之心,在於令父母寬慰喜悅,不在於提供了多少物質上的奉養。
如果抓不住這些本質,做得越多就越苦惱,甚至於會怨天尤人。
7.《大學》就列舉出各種角色地位的人,首要追求的關鍵點:「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這些貫穿起來,歸根結底,就是《大學》所謂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8.現在大家忙於各行各業,這是需要的。但是,人是以提升道德為宗旨的,如果迷失了這個根本,於是當官的要高升,經商的要掙大錢,做學問的要拿文憑,比賽的要獲大獎,那就越走越離譜。
9.正確的是,你還是做你的六藝百工,但是當官的是為了造福一方,經商的是為了互通有無,做學問是為了繼承人類的智慧,比賽是為了切磋提升,這才符順修身的原則。
10.在夜深人靜之時,或者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的時候,想一想我的人生的靶子到底在哪裡?!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5章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解釋)
孔子在魯國當大夫時,第一次到周公的太廟助祭,每件事情他都去請問別人;有些人看了以後,覺得他是個有成就的人,為什麼凡事都還要問呢?就譏笑他:「誰說這個鄹邑的年輕人知禮,他連進入周公的廟,每件事情都還要問人家。」孔子聽到了說: 「這就是禮啊!」
思惟題綱:
1.連著這麼多章談到〝禮〞這個議題,禮在我們生活有何影響?又有何重要性?
2. 從夫子對禘禮的重視及祭祀的心態,又以夫子的好學,就知夫子對禮制的研究不會馬虎,何以入廟還要〝每事問〞?
3. 由本章,試體會聖者對社會國家有什麼樣的使命感?
引用經文:
1.大廟,也稱為「太廟」、「祖廟」。天子的祖廟。《禮記.月令》:「天子居大廟大寶。」
2. 衡準:明/王廷相 《石龍書院學辯》:“ 仲尼之教,萬世衡準。” 喻標準。 晉/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衡準失平,匪君不直。”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論語•學而第一》第16章
4. “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出自《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解釋參考: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於分析別人淺近話語裡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採納適中的用於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5.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第2章。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解釋參考: 仲弓問怎樣行仁?孔子說:「出門做事,好像去接見尊貴的賓客;役使人民,好像去承辦隆重的祭典。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去施加在別人身上。在諸侯之國做事,就不會招人怨恨;在大夫之家做事,也不會招人怨恨。」仲弓說:「我雖遲鈍,願意照這些話去做。」)
義理解說:
重點摘記:
1. 大廟,就是魯國的周公廟。孔子在魯國任職之後,就有機會進入太廟參與祭祀活動。“鄹”,是魯國的地名。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曾在鄹這個地方任大夫,鄹人之子,指的就是孔子。孔子自小以知禮聞名,他在入太廟之際已經五十多歲了,那時的孔子更是深通禮樂,是絕對的專家。
2. 祭祀周公是最高級別的祭祀活動,可以想見,它的程序必然非常細緻、複雜,參與的人一定不少,祭祀用的器具、物品必然繁多而各有講究。
3. 孔子聽見別人的評價,說道:“是禮也。”意思是說,我這樣每事問,恰恰是禮;同時也表明了,如果每事不問,恰恰非禮。
4. 禮,是一套言行的規範。對於聖賢來說,他們已經成就了,他的內心已經具備了仁德,懷著這樣的仁德講話、做事,那一言一行自然都是禮。學的人還有很多凡庸的習氣,這時怎麼學呢?他要照著禮去衡準、規範自己的行為,但這不是停在外表上,而是同時要讓內心,朝著這個禮所要表達的仁德靠近,最終也完滿仁德。就像學寫字,要臨摹字貼的過程。
5.總之,理解禮有兩個角度。第一個角度是說,禮,是成就者仁德之心對外的顯現;另一個角度是說,禮,是學的人修煉內心仁德的憑藉。
6. 每事問”,這為什麼是禮呢?如理從第一個角度問答:因為孔子是聖人,他的行為一定都是禮;從第二個角度來看,因為照這個做,能夠長養仁德,所以它是禮,我們重點從這個角度來討論。
7. 我們一般人的習性是以自我為中心,放大一點,就是以自己的小圈子為中心。學習仁德,就是要反方向突破這種習慣,反而會快樂起來,本來以自我為重,現在要以仁為重。
8. 第一步:先要敬。敬,就是要恭敬別人,當然更是要恭敬尊長、聖賢。孔子是專家,他雖知故問,是唯恐稍有偏差,稍有不當,這正是恭敬至極的表現。我們要學,不是去學這個每事問的形式,而是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至誠恭敬。
9. 從其他角度來理解,常人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都希望別人照我的意思辦,跟人共事,往往不想問,也不想聽,懶於溝通,對人際互動嫌麻煩,也怕被否定,於是人與人之間藩籬四設,誤會百出,最後導致重重對立,而每事問,正是對這種習氣的一個對治。
10. 孔子既然是禮的絕對的專家,沒有他不懂的、不會的。一種可能就是:他看到其他執事的人,要麼弄錯、要麼弄得不夠精緻,孔子總想幫助他們,但又不會以專家自居,頤指氣使,而是主動以啟問的方式與他人溝通。有問就有答,在不厭其煩的問答中,孔子瞭解了別人的想法,也使別人瞭解了自己的想法,使大家達成共識,在和諧中完成了祭禮。
11. 孔子每事問,是一種主動溝通的心態。溝通的重點,在於瞭解別人的想法,而不是孤傲的等著別人來問我,來理解我,這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趣是一樣的。再有,就是孔子學無止境,力求精益求精,深而復深,故要每事問。
12.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舜,同樣有好問的作風,包括對看似淺近的話,他都要仔細聽察,所以聖人都是一樣的。從恭敬的角度,從學習的角度,從溝通的角度,從代人著想的角度,從很多角度去理解。即使是專家,尚且要每事問,何況我們沒什麼特別高明的,更是要每事問,不要每事不問,這樣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向聖賢們靠近。

論語 八佾第三第14章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解釋)孔子說:「周代的禮制是視夏、商兩代之禮加以增減修訂而成,因此禮樂制度文物美盛極了!所以我是主張遵從周代的禮樂制度文物的。」(《論語摸象記》中冊,P059)
思考題綱:
1. 經由為政第二的23章(子張問曰:「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雖百世可知也。」到八佾的學習,三代禮樂制度,從夏到周達極盛,您得到什麼啟發?
2. 綜觀全世界,文化遞衍四千年的民族應屬不易,繼承這樣龐大的文化資產,應該有怎樣的心態?

引用經文
1.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出自《論語•政第二》第23章
2. “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出自《論語•述而七》第18章/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補充:
1.“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馬氏曰:“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愚按: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謂:仁、義、禮、智、信。 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週尚文。 三統,謂:夏正建寅為人統,商正建醜為地統,周正建子為天統。 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
原始出處: 《禮記·表記》、《史記·高祖本紀》、《白虎通德論·三教》、《漢書·董仲舒傳》
建議參考: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中冊P60
3. 朝代年限
夏: 约公元前2100----1600年 约500年 ¬
商: 约公元前1600----1028年 约550年以上 ¬
周: 约公元前1027----256年 共772年 ¬
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 15年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共426年
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 60 年 ¬    晋: 公元265----420年 共156年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隋: 公元581----618年 共 37 年
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 ¬     宋: 公元960----1279年 共320年 ¬
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 98 年    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 -
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 ¬
重點摘記:
1. 孔子說:“周代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兩代,是多麼豐富而有文采啊!所以我會繼承周禮。” 禮的傳承從夏朝開始,經過商朝,到周朝達到鼎盛。歷史上對夏、商、周三代各自的禮制作了這樣的評價:夏尚忠,殷尚質,周尚文。

2.意思: 夏禮重在忠誠,殷禮(商代)禮重在質樸,周禮則本末皆顧,體系完備,而且洋洋大觀,豐盛華美。夏朝、商朝、周朝最長達到八百年,他們都算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了。

3. 儒家來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治國者重視禮的作用,並且不斷對禮制進行完善。對於國家系統而言,禮就是它的軟件(體)。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都深深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非常重視以禮讓為國,也就是以禮治國。軟體升級,是從物質層面,禮的升級,則是從精神道德層面。
4. 禮的精神是仁,這是不會變的,禮,是仁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的形式,或者行為規範。尊禮而行,可以長養內在的仁德。如果禮不能在繼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加以完善,從而讓仁這個內涵得以延續的話,那麼這個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就會由盛到衰。
5. 對我們的啟發: 個人、家庭、單位都有它美好的東西,要使好的不僅維繫而且得以增廣提升,就必須效學夏、商、周三代繼承和發揚禮的作法。本質上就是怎樣與時俱進,使仁的精神,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得以貫徹。那麼什麼是仁的精神呢?仁的精神就是推己及人,其基礎是孝悌,而仁德不斷提升,要靠好學之心。
6. 富二代、官二代乃至名家後代的問題,他們的父輩都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子女並不一定成器,為什麼成功經驗傳不下去了呢?上一代寶貴的家風會喪失呢?主要就是因為孝悌的精神有沒有被培養出來,這跟父輩在教育子女時,有沒有抓住禮這個關鍵有著絕對的關係。
7. 百年老店,大多堅持某些禮的內涵的,比如同仁堂立店之本:“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那些能夠長盛不衰的大企業,一般都有它所堅持的企業文化和不斷完善的管理制度
8. 所以尊禮、習禮,不斷將禮與時代相接合,是使家、國、天下得以和諧永續的重要保障,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3章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 解釋 )
王孫賈問道:「『與其巴結奧神,不如奉求灶神。』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奧神尊, 灶神卑)」孔子說:「不然。人若得罪上天違背天理,就是祈禱奉求,都是無用的。」

(另一種解釋 /摘自 《日常師父.論語摸象》 )
王孫賈問孔老夫子:「俗語說『與其諂媚於房屋西南角的神,不如諂媚於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假使做了違背因果道理的事,得罪了上天,無論到什麼地方去禱告祈求,也是沒有用的。」這是一般常用的語譯。這段話對我們現在很用得上,因為處處地方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

一、思惟題綱
1.『與其巴結奧神,不如奉求灶神。』這兩句話王孫賈想暗示孔子什麼?
2. 為什麼做了違背因果道理的事,得罪了上天,無論到什麼地方去禱告祈求,也是沒有用?
3. 想想我有每天多次省察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 《論語‧ 學而第一(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出自《中庸 第十四章 之一》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3.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出自   《論語‧八佾第三(第十八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4. “人不知而不慍” /出自《論語‧ 學而第一第1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二)重點摘記
1.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呆了很多年,衛國當時的國君是衛靈公,他給孔子的待遇非常好,但心存疑慮,一直沒有起用孔子,孔子希望在衛國能夠當官,推行仁政,所以,也一直沒有遂願。
2.王孫賈是衛國的大夫,孔子曾贊他治軍有方,他是當時的一個權臣。“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也是那時的一句俗語。“媚”就是親順、討好、巴結的意思。“奧”是奧神,“灶”是灶神,奧神和灶神都是家裡的神。灶神,我們比較熟悉,是管廚房的。奧神,據說是在屋子的西南角,居於尊位,地位要比灶神來得高。這句俗話的意思是說,與其去討好奧神,不如去討好灶神。前者地位雖高,但不如灶神來得實惠,能管吃管喝,也就是說縣官不如現管,找縣官不如去找現管。
3.王孫賈說這句話給孔子聽,是想暗示孔子,“你去結好國君,不如去討好權臣,有這些權臣幫你使勁,說不定你就當上官了,這個道理你還不懂嗎?”孔子回答得很堅決,說:“不然”,不是這樣。一個人得罪了上天,祈禱誰都沒有用,不要說祈禱灶神,就是祈禱奧神也沒有用,因為天最大。孔子所謂的天,是指天理,其實就是宇宙間的因果法則。
4.不從改善自身下手,做人做錯了,違背了因果的法則,靠誰都沒有用。所以我們不要將自己的吉凶禍福,命運的升沉苦樂,寄望於別人,或者其他外在的因素,而不從自己的起心動念上去把握,斷惡修善,如果自己做錯了,找誰也幫不上忙。
5.那麼怎樣觀察我有沒有獲罪於天呢?那就是看自己每天有沒有內懷仁心、依禮行事。比如:有沒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像曾子那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如果這些都做到了,你就對得起天,久而久之,自然人人都信任你、尊重你、喜歡你,你要去求什麼,也都容易求得到。即使條件不成熟,沒得到,也不算失敗,因為你的美德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你擁有了這些德行,自身就處在快樂之中,外在事情的成敗與否,對你影響並不大。所謂“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6.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孔子既然都是在求不獲罪於天,那為什麼王孫賈之流,還會覺得孔子在媚於奧呢?在本篇第十八章,孔子說他自己“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7.孔子處處內懷仁心、待人以禮,自然會以事君之禮對待衛國君主,常人只知道尊禮的形式,但並不知道內在求仁之心,所以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孔子跟自己一樣,對衛靈公巴結、阿附,以求得好處,所以會用“媚”這個字,來形容孔子。其實孔子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克己復禮、表裡如一,而且“人不知而不慍”,這豈是常人能想到的啊!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2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解釋)

祭拜祖先有如祖先就在面前;祭拜神明有如神明就在面前。
孔老夫子說:「祭祀的時候,如果我沒有參加祭禮,就會覺得沒有做這件事情。」

補充說明: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孔門弟子對老師的觀察而做的紀錄。
孔夫子不管祭鬼神或祖先,雖然看不見被祭者,都把他們當作就在面前,就像他們在場一樣。祭祀的時候,孔夫子一定要親自參與,因為他說「吾不與祭,如不祭。如果我沒有參加祭禮,就會覺得沒有做這件事情。」
(參考師父論語摸象)

一、思惟題綱                                                                                                                               

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
2.如何達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狀態?
3.古代天子非常重視禘祭,攸關治國,意義重大;一般人應該重視祭拜祖先,因為在修身齊家上,有其重大意義。
(1)你有重視祭拜祖先嗎?
(2)省察一下,你怎麼祭祖的?
(3)說說看: 為何一個人的祭祖攸關到他的修身齊家?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二、義理講解

八佾第三第12章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古禮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樂不吊,謂之“散齋”。齊,后多作“齋”。《禮記•祭義》:“致齊於內,散齊於外。” 鄭玄注:“散齊,七日不御不樂不弔耳。”《禮記•祭統》:“散齊七日以定之,致齊三日以齊之。”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歲等壇,行散齋,即在宮中齋戒,以別于祭天地等之行致齋。
(原文網址: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142379-438.html)
2.朱熹《集注》:「言己當祭之時,或有故不得與而使他人攝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誠,故雖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5a39ra6.html)
3.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出自《論語‧為政第二(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出自《大學傳十之六》釋誠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二) 重點摘記

八佾第三第12章義理講解

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第一個祭,是指祭先祖;第二個祭,是指祭外神。孔門弟子觀察孔子祭祀先祖時,孝心誠篤,就如同先祖在上一般,故寫下「祭如在」的記錄。觀祭孔子祭拜神明時,敬信專一,就如神明在上一般,故寫下「祭神如神在」。
2.孔子親自說:「吾不與祭,如不祭。」意思是,對於祭祀,我一定親自參與,如不得已而使人代之,就好像沒有祭祀一樣。
3.「祭神如神在」是怎樣的狀態?如何才能達到這種狀態?《禮記》記載,依照周禮,祭祀之前要齋戒七日,然後,再齋三日,然後再行祭祀之禮。齋七日,是要在前七日不御:就是不騎馬、射箭;不樂:不奏樂、聽音樂;不吊:約束自己的身體,擺脫外物的糾纏。七日以後,還要齊三日,整齊的齊,就是在前七天,收攝心性的前提下,打開全部的感覺去思念已經逝去的親人。思念什麼呢?思念他曾經的處所,思念他的音容笑貌,思念他有什麼志向、心願,思念他所歡喜的。思念到什麼程度呢?如見其形,如聞其聲,鮮明生動,如在眼前,就我們思念到我們曾經的親人,就好像真的在我面前一樣。如果依照這樣的次第去做,我們或許可以達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狀態。
4.瞭解了周禮祭祀前行準備的內涵,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孔夫子可以做到這樣祭祀至誠的狀態,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他會說,如果不能親自參加祭祀,就好像沒有祭祀一樣。因為祭祀的形式,雖然可以替代,但是那種憶念祖先如在眼前的至誠,那顆與祖先心性相通的那顆心,是別人無法替代的。《朱熹集注》:「故雖已祭,然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就是那顆至誠的心缺了,就等同沒有祭祀。
5.上一章討論禘禮,禘禮是天子非常重視的大型祭祀,對於整個國家的治理有著意義重大。 曾子曰 , 慎終追遠 , 民德歸厚矣 , 同樣的,祭祀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在修身、齊家的意義上也非同小可。那我們都知道,我們修身、齊家一定離不開行孝道,怎樣行孝?孔夫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三件事都能依禮而行,就是行孝。
6.對於祭祀之禮的真實內涵,現代人都很難體會,依然保留祭祀儀式的並不多,或許一些鄉村,還保有祭祖和祭神的習俗。
7.誠一老師分享他的家鄉及家人的祭祀。
(1)每逢重要的節氣和祭日,大家都會鄭重的舉行祭祀儀式。
(2)父親對家裡的祭祀特別重視。每逢祭祖,父親總準備豐盛祭品,非常認真的給列祖列宗們擺上碗、筷、酒杯,擺放得很整齊,就像真的要請客一樣。然後,端上熱騰騰的飯菜,恭敬的斟滿酒水,一切準備妥當,在行祭祀的時候,會跟祖先們說幾句話,講講家裡的情況。最深刻的是父親叩拜的時候,都是緩緩的叩下去,又緩緩的起身,顯得特別的莊重,特別的認真。所以,父親祭拜的背影一直刻在我的腦海裡。
(3)最讓我震撼的是,有一次爺爺的忌日,家裡只有我和父親兩個人,但父親依然認真的準備了祭祀爺爺的酒菜。我們一起祭拜、叩拜,起身的時候,我突然發現父親竟然是淚流滿面,這是從小到大我很難看到的畫面,父親對爺爺的懷念、思念之情,讓我非常的感動。那天下午,父親對我整整講了一個下午,爺爺的點點滴滴,講到最後--爺爺在父親懷裡過世。以前並不太明白,對於祭祀,父親為什麼那麼認真,從那次以後,我仿佛有一些明白。
(4)後來學習傳統文化,懂得了祭祀的意義,影腦海中每每浮現父親至誠叩拜的身影,總是令我感動。父親誠敬的祭祀,對我心性成長有重要的影響,越來越感恩父親這樣的身教傳遞。
8.祭祀,是一種禮樂的形式、儀式。禮樂,是外在的顯現,表達的是內心的誠敬。所以,祭祀的整個過程,要顯現對於死者應該有的誠敬。
9.對於生者身邊的親人、朋友,我們就更應該以真誠相待,表裡一致。其實一個人的修養,或者我們對人、對事,都應該有這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心理。
10.我很尊敬的一位師長,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德,他每次在收到別人信件的時候,都會非常仔細地看信封上的每一個字,看完以後,才會迎著信封原本的封口,小心仔細地打開信封,再認真地去讀信件的內容。這樣的處理一封信,至誠恭敬,就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精神。
11.《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不要說祭祀祖先,就是別人站在自己面前,我們都不懂得如何真誠相待!實在是慚愧!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我們即使騙得了自己,也騙不了別人,所以我們應該真實的修行自己,真誠的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1章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解釋)
有個人來請教孔子禘祭的道理,孔子回答說:「我不知道呀!凡是懂得禘祭之理的人,他對於治理天下的道理,就有如看自己的手掌紋那樣,瞭若指掌啊!」一面說著,一面指著手掌。
(註:「或問禘之說」指有個人,這個人是聽了孔子說「吾不欲觀之矣」(前一章第10章),便來向孔子求教禘祭的意義。)

一、思惟題綱:
1.孔老夫子的回答妙不可言。先說:「不知也。」下面又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請問孔老夫子是真的不知道呢?
2.孔老夫子既然了解,為什麼又說不知道呢?
3.孔老夫子是最能善巧地啟發人的大教育家,如果您是那位求教者,孔夫子給你的回答,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出處《朱熹集注》:「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
2.《孝經•聖治章》談到祭天:「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
3. 「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出處《朱熹集注》:「先王報本追遠之意,莫深於禘。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非或人之所及也。…」

(二)重點摘記
1.有人見魯國常行禘祭之禮,而不知當初制禮的本意,於是請教孔子老師,孔子卻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孔老夫子當然不是不知道,夫子不僅知道,且深深理解其內涵。從接下來的表述可以看出來。他說:瞭解禘祭的道理的人,對於天下的道理都瞭若指掌,就好像看自己掌紋,那麼清晰明瞭。孔門弟子還記錄了孔子當時的動作--指其掌。
2.孔子為何避而不答呢?可以從幾個角度去理解:
【角度1】:孔子是一位超級智慧的老師,不會浪費任何一個啟發教育的機會,所以這樣回答,以啟發請益者自己去思惟、反省。
【角度2】:禘禮是國家的禮樂大典,內涵深遠,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即使說了,那個請問的人也未必能聽明白。《朱熹集注》說「非仁孝誠敬之至,不足以與此。」不是仁孝極致的人,你跟他講禘禮的內涵,也不會明白,所以孔子就不作解說。但是他有說,這件事情意義非常重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搞明白這件事,天下所有的事你都可以搞得很明白。
【角度3】:禘祭之禮,自古唯有王者才能舉行。魯國僅是諸侯國,硬行禘禮,有非禮之嫌。但是魯國是孔子的祖國,孔子對於自己的國家和君上,決不私下議論是非,不作違禮之事。一方面,這樣的議論,對於國家沒有任何的利益,反而會使世人輕慢自己的國家。
3.角度3給我們的啟示:處在網路時代的我們,接受很多負面的資訊,對於這些,我們也應該有正確的認知和處置的方式,不要妄加非議,更不要麻木傳播,因為對自他都無益,乃至有害。
4.孔子將禘祭之禮的意義看得很高,乃至於說懂得禘祭之禮,就能通曉天下之禮。中國最後一次的真正的祭天之禮,是在清朝末年,所以對其內涵,已很難窺其全貌。不過這也沒大關係,因為我們學習《論語》的目標,不在於學術的研究和考證,而是希望通過義理的探討和實踐的體會,對我們在心法的學習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5.《孝經•聖治章》談到祭天:「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講到祭祖配天的來由,也講到祭天祭祖的效用。四海的諸侯、臣民,都按照自己相應的職位,來參與祭祀活動。禘禮,應該是舉國之力承辦的一個大典。用現代話講,它是一個超大型的系統專案,需要舉國上下同心協力,各司其職,乃至於要至誠恭敬,方能完成。它檢驗的,不僅是國家的實力,還有管理水準,還有民心所向——凝聚力。
6.當今世界,很多國家適逢重要的紀念日,也常常會舉行盛大的國典儀式。雖然在內涵上,有別于中華民族傳統的禘祭之禮,但是也有彰顯國力,提振民心的用意所在,與此類比,或許我們可以稍稍體會一點禘禮的內涵。
7.古人為什麼要敬畏天地呢?在華夏先民的眼中,天是全能的,是至高無上的神,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稱自己為天子。所以,淺顯理解,可以把禘禮看成是最高級的人與天的一種交流方式,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表達敬天法祖,追思先賢的意願。《朱熹集注》:「先王報本追遠之意」都體現在禘禮之中了。
8.細細體會禘祭之禮,應該包涵儒家仁孝的內涵,實際上就是天子向天下人示範孝道。天子如此行孝道有什麼好處呢?《孝經•開宗明義章》:孝是德行之本。作為一國之君,真正做好了孝道,可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國家領導人,如果能夠尊重自己的祖先,能夠愛護自己的國民,他自然能夠感召全國上下,乃至於全世界各國的尊重。
9.【喻】08年汶川地震,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出現在災區,全身心投入搶救災民的工作。當時舉國上下,看到領導人這樣真切的關懷災區人民的安危,都感懷於心,全部行動起來,救災的人員、設備、物資,從四面八方迅速彙集到災區,各行各業,捐款的捐款,捐物的捐物,還發動捐血,舉國上下甚至是世界各國的愛心人士,都投入救災行列。這或許也有禘禮的內涵。
10.《大學》裡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德行。德行的根本,在行孝道。我們現代人也知道孝,但或許不能理解孝道為何如此重要?這沒有關係,先從我們能接受的部分做起,漸次深入,假以時日,相信大家慢慢會感受到傳統文化之妙、之美。
11.古人將人與天、地並稱為三才,認為人是萬物之靈,應當效法天地之德。《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真正的人,應該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以仁義之心服務社會。這樣才不愧身為人,才是做為一個人的真正意義。
12.本章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勤修德行,教育應該把德育視為根本。如果我們能夠真實的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則社會人心必然趨向於真、善、美,我們與天、地並稱為三才,才當之無愧。

論語 八佾第三 第10章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解釋)
孔老夫子說 : 「禘的祭祀進行到「灌」禮之後,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說明:「禘」是大型的祭祀,是天子祭其始祖,是最重要的祭祀。「灌」把酒灑在地上,是祭祀進行到後面求神的儀式。

思惟題綱

1.「禘」祭祀,前面孔老夫子看得很起勁,為什麼到後面就不想看了?
2.八佾篇從第一章至今,你聽到孔夫子一聲又一聲的嘆息聲嗎?請把它找出來。
3.從夫子的歎息聲,你讀懂孔夫子的心聲了?是什麼?
4.生活中,我們也有所憂慮與嘆息,我們和孔夫子,有何不同?
5.從本章你學到了什麼?你得到什麼啟示?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熹《四書集注》:「禘」王者之大祭也。
2.「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第三(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三家者以《雍》徹」/出自《論語•八佾第三(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4.「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出自《論語•八佾第三(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5.「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出自《論語•八佾第三(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
6.「杞宋文獻不足徵也!」/出自《論語•八佾第三(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7.「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10)》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二)重點摘記
1.《四書集注》:「禘」王者之大祭也。只有天子才有資格採用的祭祀祖先的大祭。「灌」是禘禮中獻酒的儀式,把酒灌在地上,求神。
2.魯國是一個諸侯國,當初是因為周公有大功勞,周成王特別賜于周公曲阜,封為魯國,並有行禘禮的特權。但畢竟還是不完全合乎禮制。
3.為什麼既灌之後,孔子不想看了呢?既灌之前,魯國君臣尚保有與禮儀相應的誠意,猶有可觀。既灌以後,魯國君臣內心散亂、懈怠,完全失去了禮的內涵。魯國以諸侯的身份行禘禮,本就不太合乎禮制,是失禮的,灌酒之後,失去誠敬,則是失禮之中又失禮了!所以孔子看不下去了。
4.《八佾篇》從第一章至今,我們可以聽到孔老夫子一聲又一聲的歎息:
※嘆「八佾舞於庭」
※嘆「三家者以《雍》徹」
※嘆「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嘆「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嘆「杞宋文獻不足徵也!」
※嘆「禘,自既灌而往,無足可觀!」
5.從老夫子的一聲聲的歎息,我們感受到夫子對禮崩樂壞、文化凋零的憂慮與婉惜!
6.從夫子的歎息中,我們學到什麼呢?
(1)夫子的歎息、憂慮,是「先天下之憂而憂」聖賢的憂慮;一般人怨嘆憂慮的是個人的名利、得失。聖賢所憂的,則是百姓的疾苦、文化的命運;個人所憂的,是個人苦樂、榮辱。
(2)我們有志學弘儒學的人,應該效學聖賢,做一個有家國天下情懷的人,而不是只知道為一己之私而憂悲苦惱的人。
(3)清末以來,傳統文化受到西方強勢文化的衝擊,如今,中華文化開始復興。「文化復興,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像孔老夫子那樣,擔負起傳承文化、復興文化的使命與責任。
7.夫子的歎息、憂慮中,蘊含著對三家等僭禮行為的批判與否定,同時,展現大乘行者的悲愍心--想要糾正他們的錯誤,挽救他們的過失。從〈八佾第6章〉,孔子聽說季氏要去祭祀泰山之神,對冉求說“女弗能救與?”用的是「救」字,既是糾正也想挽救,體現孔子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
8.一般人看到別人的過失,生起的往往是一種否定、排斥,甚至是怨恨的心。《論語‧顏淵篇》描述過這種心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想讓他活;改天討厭他了,就恨不得讓他死。這種看人過失心生怨恨的心態,是與孔門心法所要圓滿的仁德之心,相違背的,要加以克制和改善。
9.如何改善呢?從練習看人優點,念人恩德入手。一旦養成了這種正向觀察思維的習慣,那種專門看人過失的負面的心理、思惟方式,就會改過來。
10.孔子雖然歎息,但並不消沉。一般人歎息之餘,可能消沉、逃避或隨波逐流,一事無成。孔子這樣的聖賢,越是困境越是迸發出不屈不撓的勇氣。
11.孔子一生周遊列國,走過一個國家又一個國家,宣說、推廣王道仁政的思想,雖然終其一生不被當時的統治者所重用,甚至遭遇陳蔡絕糧的命難,但矢志不移,為傳承文化,復興禮制而奮鬥不息。孔子越挫越勇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們後輩效學。
12.結攝:
(1)當我們懷著想學的心去傾聽的時候,會發現孔子是在用一聲聲的慨歎,把禮樂的精要傳遞給我們。在夫子的慨歎背後,我們去揣摩、體會夫子所反對的,所批評的,進而去推知夫子所讚許、所推崇的。
(2)就本章而言,孔子不想看的,或者說所批評的,是行禮者不能把虔敬的心,貫穿於行禮過程的始終,在禘禮的後半程,不具禮儀的形式,而喪失了禮的內涵。孔子想看的,或者說所讚許的,是行禮者貫穿始終的虔敬,貫穿始終地保持住禮樂形式與內涵的統一。
(3)作為孔門心法的學習者,對於夫子所讚許的,我們就努力地去學習、去實踐,對於夫子所反對的,我們就努力地去避免、去改善。這可以說是學習禮樂,乃至學習整個孔門心法的一個竅要所在。

論語 八佾第三 第9章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解釋 /摘自 《日常師父 .論語摸象》  )
孔子說:「夏代的禮制,我能說出來,可惜夏的後代──杞國所保存的史料,已經不足證明了。商代的禮制,我也能說出來,可惜商的後代─宋國所保存的史料,也已經不足證明了。因為兩國的史料典籍和賢人不足的緣故,如果充足便能證實我所說的了。」

"思惟題綱"
1.既然杞國、宋國有關禮制的典籍和了知的賢人都不足,那麼孔子對於夏和殷的禮制為何能言之?從何而來?
2.孔夫子通達禮學,是如何得來的?
3.讀書志在聖賢,但願有一天如孔夫子。而志於學的次第「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請問首要做到的是什麼?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就有道而正焉」 /出自 《論語‧ 學而第一(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 ...」
3.「思而不學則罔」 /出自 《論語‧為政第二(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二)重點摘記
1.「杞不足徵也」的「杞」是杞國,夏朝被商朝滅掉之後,夏朝王室的後人被封在杞國,以償先人之祭祀。「徵」是取證的意思。
2.「宋不足徵也」的「宋」是宋國,殷被周滅亡之後,殷朝王室的後人則被封到宋國。
3.「文獻不足」,「文」是指書籍、典籍;「獻」是指賢人。記載禮制內容的是典籍,實踐禮制內涵的是賢人。
4.孔子慨歎說,對於夏、殷二代的禮制,都能言其大概的,可惜杞國、宋國禮制方面的典籍不足、賢人難覓,所以無法取來為證。
5杞國、宋國有關禮制的典籍和賢人都已嚴重不足,那麼孔子對於二代禮制的認知,又是從何而來呢?根據《史記》記載,孔子自幼好禮,成年後又不遠千里從魯國往周朝的首都,向禮制方面的老師請教禮的學問,而且長期不懈的學習,所以精通了周禮。而周監於二代,周禮是在繼承和借鑒夏、商二代之禮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三代的禮制有著因循相續的內在聯繫,所以孔子對於夏、殷二代的禮制都能言其大概。
6.孔子適周問禮,對我們今天學禮很有啟發。要像孔子那樣,向真正通達禮學的老師學習,跟著老師學,才能快速正確地把握住禮的精髓。
7.孔門心法的學習實踐,是以親近良師為根本。所以君子要「就有道而正焉」,要「親仁」就是靠近、親近有德行的人,向他們請教學習。
8.《中庸》談及志學的次第步驟,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志學,從學與問開始。向誰學、向誰問呢?一定是向有德行的老師學與問。通過學與問,聽懂正確的道理,然後才談得到思辨和篤行。沒有前面親仁、問學的功夫,思辨就會陷入「思而不學則罔」;行動,也會變得盲目。所以學禮或說學習儒學,不以親近有德者為根本,是不可以的。
9.有人會覺得《論語》的文字淺近,說的也都是生活中的事,好像沒什麼難懂的,找幾本參考書,自己研究一下就行了,非得要找老師學嗎?孔子當年弟子三千,成就的賢人七十位,而真正能圓滿傳孔門心法的唯有曾子一人,而且還是跟在孔子身邊,耳提面命的學習。現在,我們不能像曾子跟在孔子身邊學,如果再不求教於良師,就有道而正焉,想要探求孔門心法的精髓,談何容易!
=====
20180807《八佾第三》的第九章下。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思惟題綱:
1.由夫子的這句話,試體會出聖者對傳承道統的用心和本懷(心意)?
2.學完本章,不妨再憶持背誦學習經典的初發心,並對照聖者胸懷擴大自己的發心。
思惟題綱:
1.由夫子的這句話,試體會出聖者對傳承道統的用心和本懷(心意)?
2.學完本章,不妨再憶持背誦學習經典的初發心,並對照聖者胸懷擴大自己的發心。
引用經文:
《中庸》第13章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補充:
1.魯迅,本名周樹人,中國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蜚聲世界文壇,短篇作品《狂人日记》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中篇作品《阿Q正傳》。民國18年,組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2.《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文中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淪落為小酒館裡人們嘲笑的對象,最後下場不明。

3.《儒林外史》,中國清代章回小說、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它真實地描繪了康雍乾時期知識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順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與卑劣,理想的倡導與破滅,出路的探索與追尋。

八佾第三 第9章-2 聽聞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孔子為什麼還要取證于杞、宋二國的典籍和賢人?
1. 從孔子這方面來看: 反映出孔子治學、講學的嚴謹。
  古人治學,講究的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論證嚴謹、合乎理則,而且還要有根有據。根據的是傳世的經典、大德的語錄,或是先賢們的足以垂範後世的行誼。表明這是依著學統、道統在講說立論,所說的是歷代聖賢傳承相續下來的清澈的見解,而非個人的主觀臆斷。
    今天弘揚國學,也要秉持孔老夫子這種嚴謹的治學、講學的態度和方法,每有一得,每立一論,既要正住於心,驗諸於實際,同時也應考諸於經典,有根有據地宣說講解,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所講述的內涵,不偏離古聖先賢的本懷。
2.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
  賢人之所以為賢人,在於他們能夠真正地實踐所學,把儒學的道理內化於自己的身心,以身載道,而不是嘴上談玄說妙,實踐起來莫名其妙,言行脫節。有心弘揚國學的人,就一定要努力地實踐所學,把自己變成能夠以身載道的人,這樣才能令更多的人對國學產生信心,願意學習。

論語 八佾第三 第八章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解釋)
子夏問孔子老師: 「詩經上說『美好的笑容有著淺淺的酒窩,眼睛長的美麗又是黑白分明,施點粉底化個妝,美啊!』是什麼意思?」
老師回說: 「就像畫畫,以五彩來繪圖之前,要先打好粉底。粉底打得好不好,決定這幅畫的美不美,是否賞心悅目。」
子夏一聽馬上了解,並引申出它的內涵,說:「就是一個人先要有忠信的美德,再以禮來文飾。就是說,禮必須安立在「仁」的基礎上。」
老師很滿意子夏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商啊,你啟發了我,今後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
思惟題綱
1.子夏不解詩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意思,問孔子老師。夫子給的答案是什麼?
2.從夫子給的答案四個字,子夏又觸類旁通,回應了老師什麼?
3.請問 : 子夏一開始問的詩經內容是「化妝」,老師給的答案是「繪畫」,子夏接著聯想到的是「禮儀」。化妝、繪畫、禮儀,這三件事,在此處講一個共通的道理,是什麼?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第三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論語學而第一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二〉重點摘記
1. 巧笑倩兮的「倩」是酒窩,美目盼兮的「盼」是黑白分明。美好的笑容,配上淺淺的酒窩,美麗的眼睛黑白分明,這樣天生麗質,如果再施于華采,化上妝,那顏值就一定會很高。這與畫畫時的「素以為絢」的道理是一樣的。
2. 素以為絢的「素」是粉底,「絢」是彩色。畫畫時先以粉底為質地,再施於五彩顏色,那畫出的畫就會美輪美奐。子夏誤以為「素以為絢」的意思,是粉底本身就是五彩的顏色,所以感到費解,請教孔子。
3. 孔子回答「繪事後素」,並不是粉底本身就是顏色,而是說先以粉底為質地,再以五彩顏色作畫,所以叫做「繪事後素」。
4. 子夏舉一反三,由化妝、繪畫聯想到禮儀,於是就問「是不是禮儀也像繪事一樣居於後啊?」孔子很滿意弟子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啟發我的,是你子夏啊,可以開始跟你談《詩》了。」因為《詩》貴含蓄,講求言外之意,必須有觸類旁通的智慧才能領會,所以孔子有這樣的一個讚歎。
5. 禮居後,那麼什麼居先?前面第三章講到「人而不仁,如禮何?」,禮是以仁為根本的,所以居先的,是仁。
6. 在這裡,孔子提出學禮的必然次第,先要建立仁這一根本,然後才追求外在的儀式、規矩的圓滿。
7. 為什麼學禮一定要先建立仁這一根本呢?在儒家看來,當一個人具有了仁愛之心,外顯為言行時,自然會符順於與仁心相應的規矩規範,表現得彬彬有禮。可以說,外在的禮儀、威儀,是內在的仁德仁心的表現。
8. 學禮,如果不從建立仁——這一根本入手,那麼所學的一大套規矩規範,都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沒有仁的內涵。這種缺乏內涵,流於形式的禮,只是樣子上的功夫,很難發揮「禮之用,和為貴」,那種令自他和樂的功用。
9. 有的人貌似熱情、有禮,可是內心並無與仁心相應的善意和敬意,那我們很快就會覺察出對方的虛情假意,覺得他不是在敷衍自己,就是別有所圖,很難對其產生信任,成為朋友。這又好比是沙灘上蓋了房子,經不起風浪的衝擊。沒事的時候,彬彬有禮,儒雅極了,像個謙謙君子;可是一旦被人惹惱,立刻禮崩樂壞,大發脾氣,斯文盡失,什麼忠恕之道,待人著想,都拋在腦後了。

=====
下半段 :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解釋)
子夏舉一反三,由化妝、繪畫聯想到禮儀,於是就問,是不是禮儀也像繪事一樣居於後啊?孔子很滿意弟子的觸類旁通,讚歎道:「啟發我的,是你子夏啊,可以開始跟你談《詩》了。」因為《詩》貴含蓄,講求言外之意,必須有觸類旁通的智慧才能領會,所以孔子有這樣的一個讚歎。

一 ( 思惟題綱 )

1.當我們看到他人的過失,具有仁愛之心與缺乏仁心 ,差別何在 ?
2.學禮,一定先要建立甚麼作為根本? 如果禮沒有建立這樣的根本,會招致哪些過患 ?請您想一想跟日常師父說的以法鏡照人是同樣的內涵嗎 ?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跟我們學習禮儀應具備的主要精神有甚麼關係 ?

二、義理講解

八佾第三第8章下半段

(一)引用經文 :

1.「見不賢而內自省」/出自《論語‧里仁第四(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出自《中庸第二十七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3.「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第三(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三家者以《雍》徹」出自《論語‧八佾第三(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5.「季氏旅於泰山」/出自《論語‧八佾第三(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6.「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出自《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
7.「直而無禮則絞」/出自《論語‧泰伯第八(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二)重點摘記

1.當一個人具有仁愛之心,看到他人的過失,想到的是「見不賢而內自省」,想到的是我怎樣才能夠幫助他改過遷善。如果缺乏仁心,看到別人過失,想到的是埋怨、排斥,甚至是報復。,知道的理越多,就越能挑別人的毛病,越能看出別人的過失。
2.《中庸》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試想拿這三千多條規矩去挑人禮的話,必定把人挑得體無完膚,因為沒有仁心為根本,有的人還會把禮當作謀求個人私利,甚至打壓他人的工具。
3.魯國三家,卿大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做出八佾舞於庭、以《雍》徹、旅于泰山等僭禮的行為,就是把禮當作謀求個人名利,顯示個人權勢的工具。歷史上曾出現禮制殺人的現象,像四歲讓梨的孔融,成年後被曹操殺害,罪名是敗倫亂禮,就是禮制殺人的犧牲品。
4.禮制本身是好的,《孝經》講「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是治國的利器,但是如果未建立禮的根本,缺乏內在的仁德仁心,把禮用歪了,會產生以禮謀私、以禮繩人,甚至以禮害人等諸多亂象。也因此,招致有些人,對禮制的誤解乃至批判。這是我們今天學禮、習禮,所應特別警惕和重視的。
5.學禮,一定先要建立仁的根本,也要防止另一種偏頗--「既然仁是根本,我只要心好就行了。」於是就不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比如:滿口髒話,亂闖紅燈,用人東西也不先說一聲,反正我心好就行了,不必拘泥於這些小節。這種行無規範、違背禮制的心好,只是嘴上喊喊,並非真誠無偽的心好。
6.有的人說話刻薄,專門往別人心裡的痛處下刀子。給自己的藉口是「我這個人很直,我這是為他好。」已經把別人的心都傷得流血了,這不是真正的為他好,真正的為他好,是儘量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善巧地引導別人。
7.儒家的直,一定要符合禮,如果直而無禮,就可能會出口傷人。《論語》中說「直而無禮則絞」,絞就是急切,太過急切就會給人壓迫感,甚至傷害。所以以心好為藉口,忽視必要的禮儀規範是不可取的。
8.小結:本章給我們的啟示—
(1)真正的美是心靈之美,學習禮儀,一定先培養仁德仁心,有了一顆美麗的心靈,自然會儀態萬千,氣質脫俗。如果缺乏內在的心靈之美,外在的容顏與禮節,都只是一種蒼白的裝飾,經受不住時間和境界的考驗。
(2)在重視建立仁德根本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二者需要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如此,則內在的仁德仁心會越來越純厚,外在的禮儀、威儀也會越來越圓滿。

論語 八佾第三 第7章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唸ㄧㄣˋ),其爭也君子。」

(解釋)
孔老夫子說:「君子不會跟人競爭,但如果一定要爭什麼,還是有的,那就是射──射箭。射箭是六藝之一。比賽之前,要互相行禮、謙讓,再去射箭;比賽結束,射完下來,要舉杯對飲。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啊!」

思惟題綱

1.平常人與人之間都在爭什麼? (what)
2.為什麼人與人會互相競爭?(why)
3.射箭是一種比賽,「射」是爭,但儒家的爭與世間的爭卻頗為不同,請說明之。
4.「君子無所爭」為什麼君子不爭?君子是怎麼做到不爭的?
5.我們還是會有所爭,我如何做到「其爭也君子」?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所謂君子,乃學而能立之士。」 /出處:《論語•八佾第三(7)》講要選錄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第一(14)》
3.「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出自《禮記.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是儒家的根本思想。
4.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里仁第四(16)》
5.《禮記•射義》:「射,仁道也。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
6.《禮記•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7.「益者三友」/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弟子規》:「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君子跟人沒什麼可爭的,如果一定要爭什麼,還是有的,那就是比射箭,但必須先相互作揖、謙讓,才升到堂上去比射箭,比完之後,又互相揖讓、退下,然後還要舉杯對飲,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啊!」
2.「射」是儒家六藝之一,所謂禮、樂、射、禦、書、數,通過這六種技能,來提升君子的品格。「揖」是互相為禮,互相謙讓,禮讓了之後才去比賽。
3.比賽之後,勝者敗者要一起喝杯酒。勝者不會很驕傲,覺得人家不行,我行。他會說:「承讓了,承讓了,承蒙你讓我。」而敗者,也不會心生懊惱、嫉妒,會說:「領教了」,表示自己的技能還不行,要向勝者學習,還要勤學苦練。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留下來的好傳統,是一種禮法,也稱為射禮。
4.「爭」,我們會爭嗎?為什麼君子無所爭?君子怎麼做到的?遇到不得不爭的射箭比賽,君子之爭是怎麼做的?
5.儒家的「君子」,乃學而能立之士。君子好學,學些什麼呢?
在《學而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學成聖成賢之道,不會在意吃得怎樣,住得如何,他生命的重心是志於道,只在意是否找到好老師,而一心向學。他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一路向上。
6.君子對常人看重的財色名食,利養恭敬,不會特別的在意,不會去爭取;相對於君子,小人就有爭了。《論語》有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與小人的價值取向不同。君子不管做什麼,都依著道義,依著正義而做。小人,卻只是講究私利,做事必計較利害得失。對於名聞利養,小人會心心掛念,爭先恐後;君子卻是隨緣自在,雲淡風清。
7.遇到要和人比賽的射箭,君子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和志向,借此射箭之爭,正可以把跟人一決高下的爭鬥之心,激發出來而刻意地加以對治。正如《禮記•射義》所言,「射,仁道也。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中庸》也說「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射不中,不會怪對方,而會反省自己,我為什麼射不中呢?我要好好地學。
8.「射」表象是一決高下,實質是在訓練君子的無所爭,一心只是將自己的德行和學問、禮儀還有技能往上提升。因此,在比射箭的過程中,君子絕不會逞強好勝,不會失禮忘形。
9.在生活中,其實想跟人爭個高下、比個高低的心,比比皆是。比如說,我們跟人談話,不知不覺當中就想占上風,或者聽到別人的意見跟自己不一樣,就很強烈地想要讓對方順服自己、聽自己的話。或者做生意、做事的時候,總想著要做到第一,把別人比下去。和人共事,通常都很希望自己占上風,一切都順著自己的想法。
10.「君子無所爭」並不是說,我們的生意、學問,都不做了,自己的立場、見解,也都不要了;而是說,我們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無論勝或敗,都要問問自己,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僅想要凸顯自己勝過他人嗎?
11.君子之爭,不是我跟你爭名奪利,而是,我跟你爭同一個目標,也就是爭著要做君子,爭著將自己的德行、學問、禮儀、技能向上提升。這個目標,是我跟你共同要達到的。這樣的爭,就不會引起彼此之間的對立,不會讓彼此產生煩惱。正因為旁邊有一個勝過自己的人,反而還會激勵我們力爭上游,那這樣的爭,就唯恐我們不爭了。
12.儒家的學習,強調論學取友,《論語》中談到「益者三友」,非常重視友的價值。在行持君子之道的進程中,友伴絕不能缺少,友伴會對自己的成長有極大的助益的作用。但是否能成為友伴,就要看我們彼此以什麼心態相待,能否以禮相待。
13.本章總結: 所有禮樂的設置,都蘊含著對人心、對人性的一種關照和體貼。本章所舉的射禮,有它深廣的意涵。
(1)比射是一種歷事練心的過程,透過比射,正好可以讓自己看到「內心所求為何?」由此而更策勵自己、提升自己。所以君子特別珍惜這種對境練心的好機會。
(2)君子會特別感謝,陪伴在自己身邊、給自己創造對境練心機會的同伴們。
(3)比射,通過表面的有所爭,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無所爭。正如《弟子規》所言「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樣的爭,才是君子之爭,才是合乎禮儀之爭。那這一點認識清楚之後,我們既可以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無往而不利的謙謙君子,又可以彼此互相的策勵,互相切磋琢磨而共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