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釋)
孔子把演奏音樂的道理告訴魯國的樂官:「音樂演奏全部的過程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各種音調翕翕地相合;接著音聲放散開後,音調純純地和諧,節奏皦皦地分明,繹繹地相連不絕,於是整個樂曲完成了。」
說明:
「樂」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儒家以六藝來作為教育人的一種方式,任何一樣都是為了要學仁、智這些根本的內涵。本章,孔夫子道出音樂的內涵、精神特徵,如果能將特徵把握住了,表達得當,它會深深通到人心的深處,產生良善的效果。
思惟題綱 :
※從你所了解樂的精神內涵上去想想,這章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從其中學到什麼?
提示:在思惟摸索中,要把握住一個特點,就是必須從孔夫子的整體精神去探索。孔夫子告訴我們「吾道一以貫之」,聖人有他的中心思想,這個中心思想能夠運用於四面八方,表達方式卻不一定,六藝都是表達它的方式。
重點摘記
1.“大師樂”是古代專門講禮樂的官名,這邊指的是大師,又讀作“太師”。
2.孔子告訴魯國的大樂官說:“樂,其可知也。”演奏音樂的過程應該是可以瞭解的,演奏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剛開始“始作”;展開之後“從之”;最後“以成”。
(1)“始作”剛開始演奏的時候,“翕如也”。翕,指的是鳥的翅膀和飛,剛演奏的時候就像鳥的翅膀,原本是靜止的,演奏以後各種樂器才徐徐奏出,宮商角徵羽,五音六律,眾音齊鳴。
(2)“從之”音聲展開之後,“純如也”,各種樂音、歌聲,配合得天衣無縫,很和諧、純厚,不會雜亂無章。“皦如也”,皦,就像太陽一般潔白,雖然同一調,但是各種樂音、節奏又都清晰可辨,不失其本色。“繹如也”,抽絲,絲越抽越長,綿綿不斷,演奏到進入尾聲,旋律連綿而往復,能夠引起聽者的共鳴,化眾心為一心,甚至餘音嫋嫋,…
(3)“以成”這樣整個樂曲就算完成了吧。
3.這一章“樂,其可知也”。表相來看,孔子在討論音樂的內涵,表達的方式,或產生的功效,這些音樂的原理。但是深一層去看,是透過音樂的基本精神和特徵,讓我們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怎麼說呢?
4.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聖人有他的中心思想,而這中心思想都能夠應用在各方面,學詩、習禮、射劍,乃至音樂。不但哪一種方式,都是讓我們能夠透過學這些,學到所謂的仁德還有智慧的根本內涵。所以不僅音樂,其他的各種方式,如果每個地方都能夠配合得恰到好處,它的功效自然就可以顯發出來。
5.就音樂。孔子曾經在齊國聽過《韶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為何孔子聽到美好的音樂,能夠起到這樣的感動跟深遠的效果?那我在聽音樂或美好的讚頌時,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1)一開始:翕如也。心和歌詞、心和樂曲、心和口,都要合在一起。那心該準備什麼呢?準備我們一種良善、美好的動機和態度,就像思念師長,或者感恩,或者對美好的理想永恆的追尋。而不是把它當成小調或山歌來唱,這樣就能夠有不同的收穫。就像孔老夫子說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動機有了,接下來,音樂展開之後,我們不是呆呆的或木木的唱。我們可以隨著詞曲的內容來想一下,想一下,然後把內心跟著作詞者,去轉動它。當我們的內心越是專注,越是心無旁騖,越是虔誠,這時,我們不但能夠聽出弦外之音,心裡也會感受到一種平和、喜悅或者是希望、光明。
(3)就像我的老師說的,如果能夠在這過程,虔誠、恭敬來唱讚頌,就會有一種周身很透脫,內心很聖潔的感覺。好像人活在世上也沒有那麼多事情,很簡單,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像也沒那麼多掛礙。當我們的內心緣到師長、聖者的時候,會有一種迥然、迥脫凡塵的感覺,好像心內一點塵埃沒有,覺得面對師長獻出我的一片虔誠。那個時候,會覺得天地間都乾乾淨淨的,每個人都很乾淨,覺得沒有什麼是非、爭鬥,只有一種越來越深的虔誠,越來越深的純淨。
(4)希望有一天,我們也可以透過很好的準備,把前、中、後都配合起來,準備好我的虔誠、我的恭敬、我的用心,希望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美好,以及聖人他那心中光明、純淨的心靈國度。
6.孔子和師襄子學琴,也是我們很好的典範。孔子他彈得已經算很熟練了,師襄子提議可以進新的曲目,但是孔子總想再往深裡面走,他說“我還沒有掌握到這彈奏的技巧啊。”所以在用心了一段時間,能掌握了,他又想:“我還想要更掌握這個曲子要表達的志趣神韻。”於是,他再專心地練了一段時間,能掌握到了它的志趣神韻,他說:“我還想要去曉得這首曲子,它是在歌頌誰的。”就這樣子專心一意,心存敬意,鍥而不捨。過了一段時間,孔子若有所思,高高地站在一個高處,向遠方眺望“嗯,我已經知道它是在歌頌誰的。他長得有點黑,皮膚又黑,身材修長,有著寬闊的胸襟,長遠的目光。在目光中、仁慈中具有威嚴,儼然是王者的風範,如果不是周文王,誰還能夠如此啊。”師襄子聽到這裡,十分驚訝,立刻離席,恭敬地來到夫子面前,他說“你真是無所不通的聖人啊!此曲的名字正是《文王操》。”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夠有這一種深刻的體會。
7.不但是音樂,我們也可以把它延伸到做所有的事情,如果每一個地方,前、中、後都能夠配合得恰到好處,它的功效何止三月不知肉味呀!相反的,如果我們沒能夠把前、中、後掌握到它的要竅,配合得好,也會起到一種反效果。
8.比如我們親自宴客,如果,在前面的動機沒有準備好,就會覺得,唉呀,到底要準備什麼?他喜歡吃這個嗎?唉呀,時間不夠,唉,真的很有點麻煩哪,…顯得苦苦惱惱的。那在正式準備的時候,面對這麼多道菜,也要覺得很複雜、很煩雜,甚至開始抱怨。做起來也會虎頭蛇尾。最後,招待完了,送客了,只留下一個疲勞的感覺,哇!鬆了一口氣。試想,客人在被我們招待的過程,看著我們一臉的慌亂,跟疲累,他會有什麼感覺?他會感覺到“我是不是不該來,我給主人添亂了。”是不是也給客人感受到壓力呢?這樣,這一餐飯,它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樣失敗的經驗我倒是不少。正因為這樣的經驗,常常在想,同樣做一餐飯,辦一個活動,講一堂課,或者做任何事情,到底怎麼樣讓它別具有意義呢?我想這一章,就給我們一個很深刻的教育。
9.如果我們和師長學習的時候,不論讀經也好,或聽課也好,或乃至去做個志工也好,我能夠在前、中、後都去想想師長為什麼要我這樣做。在做的過程,雖然每個人負責的工作也都不一樣,每次面對事情也不一樣,但是,能夠用正確的動機去揣摩、去用心,自然大家合在一起的力量也大,我的收穫也大,留下來的會是一種很純厚、很美好的感覺。何止三月不知肉味呢,甚至這種感覺會帶著我,貫穿我一生,都想跟這樣的師長學習。
10.最後,想要分享的是,我體會到這樣的前、中、後,它是可以移植到生活每個地方。樂其可知也,前、中、後可以配合起來,每樣事情也都可以配合起來。讀經,其可知也;活動,其可知也;過年,其可知也;倒一杯水,其可知也。我們可以在每樣看起來都像外在形式的事情上面,前、中、後,學著把動機、虔誠、用心、待人著想,把它用上去。自然而然,我們的心,就會進入到一種和諧,然後一種純淨,一種感動,甚至盡善盡美的狀態。那,就是歷事練心,借著各種外在的形式或境界,來提升我們的內心,然後,讓我們內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