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9章-2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白話>
9-1.太師摯逃到了齊國,亞飯樂師干逃到了楚國,
   三飯樂師繚逃到了蔡國,四飯樂師缺逃到了秦國,
9-2. 打鼓的方叔入居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居於漢水之涯,
 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入居海邊。

<文義>
1.鼓方叔入於河:鼓,司鼓者。方叔,其名。河指河內,即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
2.播鼗武入於漢:播是搖。鼗音桃,兩旁有耳的小鼓,持其柄而搖,則旁耳還自擊,猶今賣貨郎所用者。武,其名。漢指漢中,今陝西省南部一帶。
3.少師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少師,副樂官長。磬,以石或玉做的古樂器。陽、襄均其名。海是海島,當指今韓國。按論語稽謂「河、漢、海當以水濱言之,不必河內、漢中、海之島也。」亦有理。


<思惟提綱>
1.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特殊在那裡?
2. 為何夫子擔心樂師們離開,於是詳細記錄重要樂師的去處,以方便後人再去訪求學樂?
3. 孔子、儒家為何如此重視音樂呢?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4分26秒
微子第十八 第9-2章 慢、緊、背 各讀誦10遍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第7-6章〜第9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7-6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1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8-3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8-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義理解釋> 潘竑老師 7分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集釋》:“周道衰,賢者相召為祿仕,仕於伶官者多矣。是時樂失其次,夫子自衛反魯,嘗一正之。魯政益微,三家僭妄,鄭聲既熾,女樂方張,先王遺音厭棄不省矣。自大師而下皆不得其職,故相率而逃之。夫子慮樂師去而遺音絕,於是筆其所適之所於簡,使後之人知而求之,則猶或有所考也。”
2.《史記•孔子世家》:“二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3.徐複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孔子所要求於樂的,是美與仁的統一,而孔子所以特別重視樂,也正因為在仁中有樂,在樂中有仁的緣故。”
4.《禮記•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樂記》:“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6.《孟子•盡心上》:“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也深” 
7. 《弘一大師植菊詩》:「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一)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
本章是《論語》中很特殊的一章,因為它記錄的既不是孔子或弟子的言行,也沒有特定的對話或評論,只是詳細記錄了幾位元樂師離開魯國後的去向,這在《論語》中確實不多見,給後人留下很大的思考想像的空間。

(二). 夫子擔心樂師離開,古韻遺音斷絕,詳細記錄重要樂師的去處
1.《論語集說》上說:“周道衰,賢者相召為祿仕,仕於伶官者多矣。是時樂失其次,夫子自衛反魯,嘗一正之。魯政益微,三家僭妄,鄭聲既熾,女樂方張,先王遺音厭棄不省矣。自大師而下皆不得其職,故相率而逃之。夫子慮樂師去而遺音絕,於是筆其所適之所於簡,使後之人知而求之,則猶或有所考也。”
2.這是說,春秋末期賢者入仕,做樂官的人很多,雖然夫子自衛反魯後樂正,但只是曇花一現,當時鄭聲淫,女樂張,樂師不得其用,紛紛離開魯國。
3.夫子擔心樂師們離開後,古韻遺音斷絕,於是就詳細記錄了這些重要樂師的去處,以方便後人再去訪求學樂。
4.且不說記錄者是不是孔子本人,單單想到“慮樂師去而遺音絕”而記錄樂人去處這一點就很引發我們的思考。

(三).儒家文化、孔門教育以“禮樂”為核心
1.因為儒家文化、孔門教育是以“禮樂”為核心的
2.《史記•孔子世家》說:“二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3.孔子承繼前代禮樂傳統,將詩書禮樂高度融合,完整系統地教育弟子,形成了禮樂相傳、師徒授受的教育關係。
4.我們知道,音樂自學是很難的,必須老師親自教。即使有了樂譜,沒有老師教,要學會彈奏曲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一旦失去老師,樂曲很可能就會失傳了。
5.因此,為了學習音樂,儒門也要關心樂師的去向,這就像學生們關心老師的去向一樣。老師去了哪裡,這門技藝就去了哪裡,學習的機會也就會出現在哪裡。因此,關注樂人的去處,就是關注禮樂的傳承、文化的傳續。

(四)孔子、儒家為何如此重視音樂呢?
1. 徐複觀先生在《中國藝術精神》中說:“孔子所要求於樂的,是美與仁的統一,而孔子所以特別重視樂,也正因為在仁中有樂,在樂中有仁的緣故。”“仁是道德,樂是藝術。
2.孔子把藝術的盡美和道德的盡善,融和在一起,這又如何可能呢?
3.這是因為樂的正常的本質,與仁的本質,本有其自然相通之處。樂的正常的本質,可以用一個‘和’字作總括。”
4.《禮記•樂記》也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5.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最美妙的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
6.禮樂相輔相成,卻又有著不同的特性與功能,如《樂記》所言:“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7.相較而言,樂比禮更與人的內在情感相通,《孟子•盡心上》也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也深”,音樂在孔子孟子眼中都是相當神聖崇高的,透過音樂可以對人心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力,因此,儒家特別重視以樂輔禮,祭祀神明,善化民眾。

(五). 總攝 音樂的影響力既廣又深
1.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說:“如今我們這個時代有兩樣東西最能影響人心,那就是音聲與影像。
2.音樂的影響力既廣又深,德音雅樂是古聖先賢崇高美好精神的流露,能夠靜息煩惱,淨化人心,移風易俗,若能將這些德音雅樂所呈現的光明與希望,廣為弘傳,就可以幫助現代人轉化過多的負面情緒。”
3.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本章,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本章表面是在記錄樂人的去處,實則也在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傳承禮樂文明,期待後繼有人。
4.說到這兒,不由想起弘一大師的那首詩:“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論語 微子十八 第9章-1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9-2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白話>
 太師摯逃到了齊國,亞飯樂師干逃到了楚國,
 三飯樂師繚逃到了蔡國,四飯樂師缺逃到了秦國,
 打鼓的方叔入居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居於漢水之涯,
 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入居海邊。
<文義>
1. 大師、亞飯、三飯、四飯、鼓、播鼗、少師、擊磬,
這些都是樂官的官名,大師是樂官之長,
鼓、播鼗、少師、擊磬,四位各掌不同的樂器;
 亞飯、三飯、四飯,這三位是天子用餐時負責奏樂的樂官。 
<思惟提綱>
1. 天子一日四餐,象徵著什麼意義?
 而天子就餐時要奏樂,又是象徵著什麼意義呢?
2. 為何魯國的樂師們星流雲散了?樂師們紛紛離去意味著什麼? 
3.這一章出現在“微子篇”當中,有何特殊的意義呢?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4分34秒
第9-1章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第7-5章〜第9-1章 各章讀誦5遍 串讀 5 遍
7-5子路曰:「不士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7-6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1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8-3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8-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9-1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義理解釋> 潘竑老師 7分33秒

一. 引用經文
1.《白虎通•禮樂篇》記載
    依周禮,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
    天子一日四餐,象徵著天子平居中央,制御四方。
      天子就餐時要奏樂,象徵著天下太平富饒。
   2.《論語.泰伯.15》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3.《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學琴於師襄子, “擊磬襄”。
   4.《論語.子罕.14》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5.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
   6. 《周禮•春官》“宗伯”一官職掌禮樂,
       “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和邦國”。
   7.《周禮•春官》有記: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8.《周禮•春官》:
     “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
   9.《論語.衛靈公.6》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一) 文義內涵
大師、亞飯、三飯、四飯、鼓、播鼗、少師、擊磬,這些都是樂官的官名,大師是樂官之長,鼓、播鼗、少師、擊磬,四位各掌不同的樂器;
亞飯、三飯、四飯,這三位是天子用餐時負責奏樂的樂官。
據《白虎通•禮樂篇》記載,依周禮,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
天子一日四餐,象徵著天子平居中央,制御四方;
天子就餐時要奏樂,也是有象徵意義的,就是象徵著天下太平富饒。
本章是說〜太師 摯,逃到了齊國,亞飯樂師 干,逃到了楚國,
      三飯樂師 繚,逃到了蔡國,四飯樂師 缺,逃到了秦國,
打鼓的方叔入居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居於漢水之涯,
少師陽和擊磬的襄都入居海邊。
這是怎樣一幅禮崩樂壞,樂人四散,蒼涼淒愴的景象啊!

(二) 這是什麼時代的事情呢?
1.有古注說這八人是殷紂王的樂官,還有說是周平王時代,
  更多的人認為這是魯哀公時的事。

2.因為在《論語》泰伯篇中,曾經出現過夫子對大師摯的評價:
 “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3.而《孔子家語》當中也曾記載孔子曾學琴於師襄子,
也就是這兒說的“擊磬襄”。
4.大家還記得“子罕篇”第15章吧,說〜
“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5.夫子結束十四年的周遊列國,
  回到魯國後,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刪詩書,定禮樂。
  夫子正樂,大師摯這樣代表周禮古樂的樂師就得到極大的推崇。
  但是好景不長,夫子去世後,魯君更加昏庸無度,三桓僭越更甚,
  秉持古樂傳承、不向非禮勢力妥協的樂師們就紛紛離去,星流雲散了。

(三) 樂師們紛紛離去意味著什麼 
這一章出現在“微子篇”當中,有其特殊的意義。
1.我們知道,儒家之所以別異於諸子百家,
不外乎詩書禮樂的傳承及士人學子的教育。
2.《史記•孔子世家》所謂“孔子以詩書禮樂教”,
    道家、墨家、法家等都沒有顯示出這個明顯的特徵。
    而當我們向較早時代追尋“以詩書禮樂教”這個功能的承擔者時,
    會發現它們大多在樂官的職責範圍之內。
3.《周禮•春官》中“宗伯”一官職掌禮樂,
    所謂“乃立春官宗伯,使帥其屬而掌邦禮,以和邦國”。
    再追溯孔門師徒之前的以教為務者,也以樂師為主。
4.《周禮•春官》有記: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其下有大小師、大小胥等輔之。
  所以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師是一大批司掌禮樂歌詩的官員,
  他們職掌的範圍相當廣泛,涉及了祭祀、宴樂、各種典禮儀式,
  還擔負著青少年的禮樂教育,甚至還參與征伐、掌管軍樂等
  國家重大事宜,這一點和當今時代的音樂家、音樂人大不相同。
5.《周禮•春官》還說:
  “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
    把“有道有德”的師長尊為“樂祖”而不是別的什麼加以祭祀,
    而且特別祭祀於以“瞽宗”為名的場所。
  “瞽宗”就是指盲人的先宗,而那時的樂師多為盲人,
    這些盲人樂師不但音樂造詣很高,
    他們的道德學問、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才華修為也相當高超,
    因此,在當時的禮樂祭祀、文化教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6.我們可以想一想〜
 一大批執掌禮樂、負責教育的人物紛紛四散而去,
 這對於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呢?

(四) 結語 〜本章有承上啟下的特殊意義
1.南懷瑾先生曾說:“ 整個歷史時代的光輝或黯淡,都是人的問題。”
 有道之君可以把各方面的人才吸引過來,聚集成一個積極有為的群體,
 而無道之君則是“親小人、遠賢人”,導致德才兼備的人才寧願不出仕,
 成為逸民隱士也不願意留下來。
2.前面我們說過,這一章出現在“微子篇”當中,有其特殊的意義,
 到這裡就初見端倪:
 前八章講的都是古聖先賢們的“進退出處”,
 無論世人、隱者怎樣看,儒家秉持的原則就是“不仕無義”,
 最高境界就是夫子的“無可無不可”;
 而這一章可以說是承上啟下,依然彰顯的是儒家仁人志士〜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這種居仁由義,直道而行的救世精神,
  同時,又暗含著對執政者昏庸無度、不重禮樂、不善用人才的一種譴責,
  由此引出後兩章的周公訓示與周有八士〜
  標明唯有君主、領導者的舉賢嘉善,才能感得國家的人才濟濟。
3.除此之外,這一章出現在“微子篇”當中,還有哪些特殊的意義,
 這個我們明天接著再講。
我們可以想一想〜
 一大批執掌禮樂、負責教育的人物 紛紛四散而去,
 這對於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呢?
【 4/10 (六) 全區班長班提升 】
  如吉法師開示〜讚頌即是修行
▲提到讚頌您會想到什麼?
▲身為研討班幹部您是如何推廣讚頌的?
感恩法師提策我們〜是誰去推廣?是夢蓮花基金會的執行長嗎?
                   不,是我來推廣! 從推廣到自己的心中開始。
師父認為讚頌可以解決 修學佛法最難的問題〜 對三寶生起感動……
如果能對三寶生起感動之後就慢慢地對三寶的認知有所決定,
如此,這個修行人就可以在修行的路上勇往直前了。
所以讚頌也是師父上師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呢 !!         
祈願〜正法永住 讚頌常在
      淨化人心的德音雅樂 所呈現的光明與希望 廣弘傳

最後, 好想和大家一起唱首讚頌…………

論語 微子十八 第8章-4

8-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白話〉
說虞仲、夷逸:「避世隱名,言道說法不拘節制,且守身清廉,發言合乎權宜。」孔子說自己:「我和他們這些人不同,既不一定求仕進,也不一定要退隱,要看時勢所宜,宜於進則進,宜於退則退,而不必固執。」
〈文義〉  
1.隱居放言:隱居而不仕於亂朝,放置世事而不談。一說放言是放肆其言以論世事。
2.身中清,廢中權:身體清潔(清高);自我廢棄以免禍患,乃合於權智。

〈思維提綱〉
1.從本章今天的進度,夫子評論的是哪兩位隱者?如何評論?
2.最後夫子如何自評?
3. 如何做到夫子的「無可無不可」?
〈義理解說〉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 虞仲,諸儒或說是仲雍,就是吳太伯之弟。或說是仲雍的曾孫。就是周 
武王所封的虞仲。或說是春秋時人。均難考證。
2. 夷逸,身世無從考。

二、重點摘記 
(一) 對第三種逸民,夫子怎樣評價呢?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夫子評價說“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這裡我們以虞仲為代表來作分析。

(二) 虞仲的事蹟
1. 張居正認為虞仲即是周太王的次子仲雍。
2. 太王認為三子季曆的兒子姬昌乃天縱之才,必能光大周國,於是便有意傳位於三子,以便最終令姬昌為國君。仲雍與大哥泰伯,為了成全父王的意願,於是託名採藥,遠赴吳楚蠻荒之地,接受了當地人的習俗,定居下來。
3. 這樣一來周太王便順利的傳位於三子季曆,後來季曆又傳位於姬昌,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周文王,文王、武王父子合力,開出大周王朝的八百年基業。

 (三) 虞仲為何列於柳下惠之後呢?
1. 定居於未開化的蠻夷之地,比之於對外在環境揀擇甚嚴的伯夷叔齊,虞仲應該也算是降志辱身了。那麼同為降志辱身,虞仲為何列於柳下惠之後呢?
2. 柳下惠雖然降志辱身,但仍可做到“言中倫,行中慮”,說話合於倫理,行動合乎內心所秉持的正確思想。可是對於虞仲來說,要適應險惡的環境,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在說話行事上儘量與當地的蠻夷保持一致。
3. 所以夫子說他是“隱居放言”,隱居於蠻夷之地,放縱自己的言語,說起話來,無法像以前那麼中規中矩了。其實,不單是放縱言語,虞仲甚至對髮型、裝飾也做了調整,他斷髮紋身,自毀其形。

(四) 虞仲“身中清,廢中權”,閃耀著通權達變的精神
1. 外顯的形相蠻夷化了,但虞仲自身的修養卻並未放鬆,他追隨大哥泰伯,先後三讓天下於季曆,盡孝盡忠的心始終如一,所以夫子說他“身中清”,他的持身是潔白無瑕的。
2. 他的這種貌似自我放逐、自我廢棄的行為,是為了利國利民而不得已所採取的權宜之舉,所以夫子說他是“廢中權”,他的自我廢棄是合乎權變之道的。
3. 虞仲身上閃耀的是通權達變的精神。

(三) 夫子自評“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評價完三種類型的逸民,夫子話鋒一轉,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我和他們不同,我是無可無不可。對於夫子的自評,可以有兩個層面的理解。

【第一個層面】夫子與逸民中的三種類型各不相同。
1.這三種類型都偏於自己的精神格調,對其他類型則未必做得來、欣賞得了。
比如,通權達變者也許會覺得不降志辱身者曲高和寡、脫離群眾;不降志辱身
者也許會覺得通權達變者向環境妥協不能獨善其身。
2.夫子則不然,無可無不可。
對任何一種類型都做得來、欣賞得了,也不固著於一定要做哪一種類型。
比如,陳蔡絕糧的時候,夫子臨危不懼,談笑自若,展現的是絕不降志辱身的
精神;在魯國任職期間,夫子能夠不辭小官,從基層幹起,卻又始終堅持原則,
不與汙君權臣同流合污,待不下去了就棄官而去,展現的是直道事人的精神;
而當被暴徒圍困之際,夫子則能與他們假立盟約脫身而去,展現是通權達變的
精神。

【第二個層面】 夫子與逸民不同。
1.三種類型雖各具風采,但說到底都是逸民,他們的生命基調是出世的、隱逸
的,能出世,卻不能入世。當然也有一類人,能入世,卻不能出世。讓他離群索居的隱逸起來,會把他悶壞、憋壞的。
2.夫子則不然,“無可無不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既能入世,也能出世。
綜上兩個層面,可以看出,夫子真的是一位集各種美德於一身的聖者,所以孟子讚揚夫子是集大成者。

(四) 總攝
1. 夫子說“我則異於是”是對隱士們屢次規勸的一種回應 !
前面我們提到,逸民們認為天下已經無可救藥,所以屢次勸夫子收手。殊不知
夫子是集大成的聖者,在隱士們看來無可救藥的世界,在夫子這樣的聖者眼中
依然大有可為。在貌似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聖者總是能看到光明。這也許就
是聖者與賢者境界上的一種差別吧。所以當夫子說“我則異於是”,點示出這
種差別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對隱士們屢次規勸的一種回應吧!

2. 怎樣才能像夫子做到“無可無不可”?
夫子這樣的集大成的聖者,應該是儒學實踐者所仰慕、所欲效學的。
那麼怎樣才能像夫子那樣做到“無可無不可”呢?
有幾點也許是從一開始就值得留意。
(1) 首先要避免對夫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的誤解:
※ 將其誤解為老好人的滑頭作風,做事沒原則,誰都不得罪——這其實就是所謂的鄉愿;
※ 將其誤解為沒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怎麼都成——這其實是慧力不足的表現。
※ 夫子的無可無不可,不是無原則的滑頭主義,而是以道義為原則,只要有益於天下蒼生,那麼什麼樣的方式合適,就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不執著於固定的套路、模式。
就像夫子所說的:“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什麼一定可以或者不可以的成見,只以義為準則。 
※ 夫子的無可無不可,亦非慧力不夠的無主見,而是料事精準,處置得當,隨機應變,不墨守成規,不拘於一格。
(2) 其次對各種類型的美德都要希求、嚮往,不要排斥其中的任何一種。
排斥了哪種,將來就很難學得哪種。如果缺失了某種美德,那麼在各種美德之間自由切換的“無可無不可”也就難以實現了。
(3) 第三要充分依託師友。
“無可,無不可”的境界需長期努力,漸次趨近。對時機的把握、分寸的拿捏,
不可能一下子做到精準,所以就需要有明眼人不斷的指導提點。

  ~願我們都能早日成為夫子那樣的無可無不可的集大成者~

論語 微子十八 第8章-3

8-1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8-3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8-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白話〉
8-1 隱士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分,這是伯夷、叔齊吧?」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分,這是伯夷?」
8-3 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正確的思想,如此而已。」
8-4 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放縱自己的言語,持身潔白無瑕,他的這種貌似自我放逐、自我廢棄的行為,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舉。」「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字詞解釋〉
1.  降:屈服。
2. 謂:說,即批評。
3.  言中倫:中,合。倫是義理的次第。即言語合乎倫理。
4.  行中慮:行是做事,慮是思考;中慮,言有意義合人心。
5.  其斯而已:他們的賢,就是如此罷了。 

〈思維提綱〉
1. 夫子對第二類人柳下惠、少連是如何評價? 
2. 當你遇到污君時,你的處事態度為何?
3. 對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你持的態度為何? 
4. 你如何做到「言中倫,行中慮」?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孟子•萬章章下•1》:「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2. 《論語•微子第十八•2》: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不可以去乎?』曰:『直道事人,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這說明,柳下惠在魯國為士師曾三次遭到罷免,有人對他說為什麼不投奔他國呢?柳下惠說以正直侍奉人,到哪裡都會被三黜,如以歪邪之道侍奉人,何必離開祖國。
3. 《孟子•公孫丑章上•2》: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孟子說:「不是與他的理想相合的國君絕不事奉,不是他喜歡的百姓,就不使用,天下有道,政治上軌道,就出來做官,為國家人民服務;天下混亂無道,就辭官隱居,這是伯夷的作風。

二、重點摘記
先來複習前面:
8-1  七位逸民: 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1.一個人能被稱作逸民或隱士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不出來做官;二是道德要高尚。
2.隱士,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如黃石公,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把一部《太公兵法》傳授給張良就揚長而去。張良憑藉此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像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之前,在隆中過的就是躬耕隴畝詩書傳家的隱士生活。有是先做官後歸隱,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3. 《論語》中有數位與夫子同時代的隱士先後出場,像石門人、荷蕢者、接輿、長沮、桀溺等人。他們認為當時的社會已無藥可救,不願同流合污於廟堂,就選擇了歸隱相忘於江湖。
4. 在他們看來,夫子顛沛流離四處弘道,實屬徒勞無功之舉,他們規勸夫子早點收手。在本章的學習中,我們將會看到夫子對此做出的回應。
5. 夫子將他們分成了三種類型,並逐一做了評價。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夫子如何評價他們的。

8-2  夫子對第一種類型(伯夷叔齊)的評價:
1.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二人因恪守孝悌之道,將王位互相謙讓,最後乾脆結伴棄國而去。所謂「不食周粟」指二人認為武王伐紂,乃以臣弑君,不合仁道,於是義不食周粟,隱居於首陽山上,采薇而食,終至餓死。
2. 孟子描述他們:「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是理想中的君主他們不去追隨,不是理想中的臣民他們不去領導,「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有暴政刁民的地方,他們就不會選擇居住。從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高度統一的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這就是他們的志向所在。
3. 一旦立定這樣的志向,無論人生際遇如何、無論外在環境如何,他們始終矢志不渝,絕不降低標準,哪怕因此捨棄王位、哪怕因此餓死在首陽山上。這就叫做「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伯夷叔齊身上閃耀的正是這種固守志向的精神!


現在我們來看今天的進度:
8-3   夫子對第二類人的評價「降志辱身矣」:
(一)  原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二) 譯文
這是夫子對柳下惠、少連的評價,說他們“降志辱身矣”,志不免有所降抑,身不免有所受辱。雖然降志辱身了,但他們卻能夠“言中倫,行中慮”,說話合於倫理,行動合乎正確的思想,所以他們的降志辱身是有底線的,“其斯而已矣”,降到這個程度就打住了,不再降了。
(三) 夫子為什麼說他們降志辱身呢?
二人屬於同一類型,我們就以柳下惠為代表略作探討。
《孟子》中記載:“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辭小官”,不覺得給有污點的領導做事是丟人的事,不因為官兒小就推辭不做。
《論語》中也提到“柳下惠為士師,三黜”,柳下惠的確做過看押犯人的監獄小官,而且還被罷免過三次。
由此可見,柳下惠對外在環境的揀擇,並不像伯夷叔齊那樣的高標準、嚴要求。換做伯夷叔齊的話,“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漫說給污君做事,就是污君倒過來給他們做事,他們也會深以為恥。所以比之於伯夷叔齊,柳下惠他們的確是降志辱身了。
(四) 雖然降志辱身,“言中倫,行中慮”正直耿介
雖然對於外在環境的揀擇不像伯夷叔齊那樣的嚴峻,但在自身修養方面他們卻並未降低標準。
即便在污君手下為官,柳下惠也始終堅持“直道事人”的原則,恪守道義,不助紂為虐,不同流合污。
而且他還能做到表裡如一,內心的操守直接從言行上表現出來,毫不隱晦,說出的話,一定合乎倫理道德,行出的事,一定合乎自己所信奉的正確思想,就是所謂的“言中倫,行中慮”。
可以想見,這樣的正直耿介之士,是很難為污君所容忍的,所以柳下惠被三次罷免也就不足為怪了。
 (五) 柳下惠閃耀著直道事人的精神
柳下惠最終去官隱遁,成為“逸民”。歸隱之後的柳下惠,招收門徒,傳授文化、禮儀,深受鄉人愛戴。
柳下惠身上閃耀的是直道事人的精神。

論語 微子十八 第8章-2

1、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2、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3、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4、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一、白話
 
1、隱士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2、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分,這是伯夷叔齊吧?」
 
3、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正確的思想,如此而已。」
 
4、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放縱自己的言語,持身潔白無瑕,他的這種貌似自我放逐、自我廢棄的行為,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舉。」「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二、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2’26”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七章(7-2~7-6)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士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八章(8-1~8-2)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三、思惟提綱
 
① 伯夷叔齊的「志向」是什麼?夫子又是怎麼評價他們的?
 
② 我們有立過志向(發願)嗎?在我們實現志向的過程中,會不斷面對各種考驗、各種挑戰,是否曾經出現過「半途而廢、忘記初心、志向失守」的情況?伯夷叔齊「固守志向」的精神又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四、義理解說
 
講師:左玉波 老師 03’28”
 
1、引用經文及補充:
 
◎《孟子 • 萬章章句下 • 01》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論語 • 子罕 • 25》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二)夫子對第一種類型(伯夷叔齊)的評價:
 
①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②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國君的兩位王子,他們的事蹟可以用「兄弟讓國、不食周粟」八個字來概括。所謂「兄弟讓國」指二人因恪守孝悌之道,將王位互相謙讓,最後乾脆結伴棄國而去。所謂「不食周粟」指二人認為武王伐紂,乃以臣弑君,不合仁道,於是義不食周粟,隱居於首陽山上,采薇而食,終至餓死。
 
③夫子對他們的評價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內涵:
 
①欲瞭解「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內涵,首先要探究一下他們的「志」是什麼。
 
②孟子曾這樣描述他們的志向:「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不健康的不好的東西、聲音,看都不看、聽都不聽,這也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功夫,體現了他們對自身修養的嚴格要求。「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是理想中的君主他們不去追隨,不是理想中的臣民他們不去領導,「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有暴政刁民的地方,他們就不會選擇居住。這體現了他們對環境的揀擇也是高標準嚴要求。從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高度統一的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這就是他們的志向所在。
 
③一旦立定這樣的志向,無論人生際遇如何、無論外在環境如何,他們始終矢志不渝,絕不降低標準,哪怕因此捨棄王位、哪怕因此餓死在首陽山上。這就叫做「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伯夷叔齊身上閃耀的正是這種固守志向的精神!
 
(四)8-2收攝:
 
①對於志在聖賢的國學實踐者來說,固守志向是一項重要的修為。只有守住志向,堅定不移的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才能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一旦志向失守,忘記初心,那也就必然會半途而廢,成功無望了。然而守住志向卻並非易事,因為在實現志向的過程中,要不斷面對各種考驗、各種挑戰。
 
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志向之舟被人生的狂浪衝擊的時候,想一想伯夷叔齊固守志向的風範,也許當下就能給我們注入前行的力量。就像孟子所說的:「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五、補充資料
 
 
《孟子 • 萬章章句下 • 01》
 
【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說:「伯夷這個人,眼睛不看不正當的顏色,耳朵不聽不正當的聲音;不是賢明的國君不事奉,不是善良的人民不使令;天下治平,他就仕進;天下混亂,他就隱退;橫政所施行的國家,亂民所聚集的地方,他不願意居住。他認為和無知的人在一起,就像是穿戴了上朝的禮服禮帽,而坐在骯髒的爛泥黑炭上一樣。當商紂的時候,他隱居在北海的邊上,期盼著天下清平。所以凡是聽見了伯夷人格風範的人,頑鈍的貪夫,可以受到感化而清廉,柔弱的懦夫,也有了氣節、志向。」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伊尹說:『那一個國君不可事奉?那一種人民不可使令?』所以,天下治平也仕進,天下混亂也仕進。又說:『上天生育這些人民,就是要讓先知先覺的人,來開導後知後覺的人。我是天生之民中的先覺者,我將以堯舜之道來開導這些芸芸眾生。』他認為天下的人民,無論是男、是女,只要沒有被堯舜之道的雨露所沾溉的,就好比是自己把他推進山溝裡死去一樣。伊尹就是如此把匡復天下的重任一肩挑起。」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柳下惠這個人,不把事奉污下的國君當作羞恥,不嫌棄卑小的官職。既然做了官,就毫不隱藏自己的才能,凡事一定用他的直道去處理,就算被遺棄不用,他也不怨恨,即使遭受困窮,也不憂愁。與平常無知的鄉人在一起,也能悠然自得地不忍離去。他說:『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體地站在我身旁,你又如何能沾污我呢?』所以凡是聽見了柳下惠人格風範的人,氣量鄙狹的,可化為寬宏,性情刻薄的,也會變成敦厚。」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孔子離開齊國時,米已經洗好,急得連煮飯都等不及,撈起米就走了;離開魯國時,則說:『我們慢慢走吧!這是離開祖國的態度。』可以速去就速去,可以久留就久留,可以隱居就隱居,可以出仕就出仕,這便是孔子的為人處世態度。」
 
【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孟子說:「伯夷,是聖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柳下惠,是聖人中最謙和的;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孔子可以說是集諸聖大成。集大成的意思,就像奏樂時由金(鐘)聲開始,而以玉振(磬ㄑㄧㄥˋ)收束。金聲是宣導(眾音)節奏條理的開始,玉振是收束(眾音)節奏條理的終結。開宣眾音,是要智慧並及;收束眾音,是要德能兼智。智慧,好比技巧;聖德,好比力氣。這就像是在百步之外射箭:能夠射到百步之外,那是因為你的力氣;而能射中紅心,就不僅僅只是單靠力氣了!」
 
義理淺說:
 
孟子以「金聲玉振」形容孔子集伯夷之清高、伊尹之以天下為己任、柳下惠之隨和三者的大成。時行則行,時止則止,貫穿自古以來聖人所有的美德,成為渾然一體的聖道。
 
金聲玉振係取自樂理;我國古代樂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音,若獨奏其中一音,則以一音自為始終,為一小成。孔子集三聖之大道於一身,如同作樂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所以說是集大成。八音之中,以金石為重,為眾音的綱紀,奏樂時,先擊鎛ㄅㄛˊ鐘(金)以宣聲開端,後擊特磬(玉石)以收韻結束,二者之間,各有條理而脈絡通貫,無所不備。
 
孔子,知無不盡、德無不全,亦猶樂之金聲玉振,故孟子認為孔子可以稱得上是智聖兼備的人。

論語 微子十八 第8章-1

8-1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8-3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8-4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白話〉
8-1 隱士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8-2 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屈辱自己的身分,這是伯夷叔齊吧?」
8-3 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正確的思想,如此而已。」
8-4 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放縱自己的言語,持身潔白無瑕,他的這種貌似自我放逐、自我廢棄的行為,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舉。」「我卻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字詞解釋〉
1.逸民:逸是隱逸,民就是沒有官位的普通百姓。
2.逸民七人,包咸說:「此七人皆逸民之賢者。」七人中的虞仲,諸儒或說是仲雍,就是吳太伯之弟。或說是仲雍的曾孫,就是周武王所封的虞仲。或說是春秋時人。均難考證。下文孔子評論,只有伯夷等六人,而無朱張。劉氏正義說:「竊以朱張行事,當夫子時已失傳,故下文論列諸賢,不及朱張,而但存其姓名於逸民之列,蓋其慎也。」。  (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維提綱〉
1.什麼是「逸民」?「逸民」的條件是什麼?
2.中國歷史中有許的隱士,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為什麼?
3.在論語中曾經出現過哪些位隱士,您還記得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論語·憲問·42》: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二、重點摘要
原文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一)今天先學習第一部分--七位逸民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這裡列舉了伯夷叔齊等七位逸民。
 (二)何謂逸民
1.何謂逸民?逸是隱逸,民就是沒有官位的普通百姓。道德高尚,卻甘為平民,無意做官,在官場中社會上難見其蹤影,像是隱藏了起來,所以叫逸民。
2.逸民就是古代所謂的隱士。一個人能被稱作逸民或隱士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不出來做官;二是道德要高尚。
 (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
1.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隱士,有的隱逸一生,始終神龍見首不見尾,如漢初三傑張良的師父黃石公,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從哪裡來、他到哪裡去,他只在世間露了一次面,把一部《太公兵法》傳授給張良,然後就揚長而去。張良憑藉此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
2.有的先做隱士,然後出來縱橫四海,像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之前,在隆中過的就是躬耕隴畝詩書傳家的隱士生活。
3.有的則是先做官後歸隱,如你所知的就是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4.隱士,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四)與夫子同時代的隱士
1.《論語》中有數位與夫子同時代的隱士先後出場,像石門人、荷蕢者、接輿、長沮、桀溺等人。他們認為當時的社會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不願同流合污於廟堂,於是就選擇了歸隱相忘於江湖。
2.在他們看來,夫子顛沛流離四處弘道,實屬徒勞無功之舉,一有機會,他們就會規勸夫子早點收手,有說著勸的,也有唱著勸的。在本章的學習中,我們將會看到夫子對此做出的回應。
 (五)本章所列舉的七位隱士
1.本章所列舉的七位隱士卻非夫子同時代的人物,他們都是古昔先賢。同樣是隱士,但是他們的生命卻活出了不同的格調與風範。
2.夫子將他們分成了三種類型,並逐一做了評價。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夫子如何評價他們的。

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6

7-6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白話翻譯〉
想使自身保持高潔,卻是損壞了君臣大倫。君子出來做官,也就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至於道不能夠實行,這早就知道了。」
〈注釋〉
1. 大倫:謂人倫之大者: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 行其義也:言出仕,所以行君臣之義。

<思惟提綱>
1. 什麼是「大倫」更圓融的解釋?
2. 為什麼「君子之仕,就為行義」?
3. 海瑞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4. 為什麼說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其可」的勇士?我想效學孔子什麼樣的精神?
<義理解說>  講師:夢秋 老師 / 11’33”

一、 引用經文
1. 劉寶楠《論語正義》,大倫即指君臣之間的倫理關係。
2. 《論語・先進・26》:「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3. 《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3》孔子侍坐於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
4. 《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4》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5.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
6. 《論語・子罕・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7. 《論語・子張・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
8.漢.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釋 >
1.“大倫”: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上說,即指君臣之間的倫理關係。
2. 子路的意思是 :
自己要保持高潔,隱居起來不為國家做事,就把君臣之間的大倫廢棄了。有德的君子出來作官,是盡他應盡的責任義務。至於天下混亂,政治黑暗,道行不通,我們已經知道了。

(一) 大倫:大孝孝天下
1.有學者提出這個以“君臣關係為大倫”的理解,有悖於孔子所說的倫理關係必須以父子或夫妻為基礎的基本觀。
2.因此,此處的“大倫”更圓融的理解為是
“以孝悌為根基的倫常關係徹底、完滿的實現”。就像孟子所說的大孝孝天下。而以避免對於自身道德的傷害為目的,只保留“愛親”卻廢棄了“事君”,就是看不到君臣倫理本身也是一種更大的向善力量。
3.這種做法在儒家看來,是把自己從“人之為人的倫常系統”中生生剝離出來,這樣人雖然身在江海,得大山林丘之善,也無法真正的圓融,無從立命。

(二) 孔子越是艱難越是挺身而出,正是這種精神挺起我民族的脊梁。
1.孔子曾由衷地讚賞曾點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但孔子始終未曾嘗試隱居山野實現自己的願望,越是世事艱難,越是挺身而出。
2.能不能撥亂反正是一回事,盡不盡力則是另一回事。中華文化今天之所以還能流傳下來,就是歷代文人受到孔子這種思想的感召。孟子如此、司馬遷如此。千百年來,正是這種士的精神挺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
3.這也提醒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什麼?就是為天下蒼生謀得幸福,否則學來何用呢?我們生活在人類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國有家,有人做領導、有人做群眾,需要相互配合。
4.可是,我們通常會覺得自己對自己小家裡的父母兄長,妻子兒女是負有責任的,卻真的很少用心去想,我對這個世界、國家甚至自己單位的上級領導也是負有責任的。
5.張岱《四書遇》中說:春秋時期,人們都把出來做官看成是功名之會,故一時高士死心避世,可聖賢提出大綱常來,喚醒丈人輩。“君子之仕,就為行義”,這是聖人為天下的正人君子“高立地步也”。
6.《禮記》上記載哀公曾問孔子一個問題“人道誰為大”,這讓孔子悲欣交集,感嘆萬分,愀然作色而對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您問這個問題是百姓的福德、幸運啊。“人道政為大”,因此,孔子心中“參與政治”是道援天下最重要的途徑。
7.哀公接著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古之為政,愛人為大!”
8.古文有一篇文章叫“為臣不易” ,特別是給昏君服務,真不容易。你看孔子時代,君已不君,但是他恪守臣道,有機會就“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夫子這方面有很多示現,千百年來,給中國的忠臣義士做出了榜樣

(三) 赤膽忠心的海瑞
1.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社會混亂、官場腐敗,根源就在嘉靖皇帝,他二十年不上朝。但滿朝大臣沒有人敢勸諫,因為嘉靖皇帝性格古怪,他當上皇帝是因為前面的皇帝沒兒子,被大臣推上去的,所以他就擔心大臣不重視他,就不願意聽到別人說他,所以嚴嵩當宰相就採取媚上的政策。後來徐階主政,對他也是言聽計從,陪著小心。
2.可當任戶部主事(正六品)的海瑞卻下定決心要勸諫嘉靖。《明史》裡說“海瑞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僕亦奔散無留者”,他先去市場買了口棺材,遣散了僕從,交代了後事,訣別了妻子,把母親託付給好友,然後抬著個棺材,就把奏疏遞上去了,在辦公室裡等死。這份奏疏《治安疏》又叫《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先說你當了四十年的皇帝很不容易,但是皇上就是為百姓為天下負責任的人。
3.接著他批評嘉靖五個毛病。
第一,二十年不上朝修道求長生,說你見過有長生之人嗎?那些方士天天鼓搗長生不老,也死了,你為什麼還求長生呢?
第二,說嘉靖是“薄於父子之情”,因為有方士給嘉靖算命說“二龍不相見”,所以嘉靖皇帝十幾年不和兒子見面。
第三,海瑞說嘉靖“樂西苑而不返薄於夫妻。”說他為修仙長期住在西苑不近女色,對老婆不負責。
第四,說嘉靖“薄於君臣”二十年不視朝,法紀馳矣,還以猜疑誹謗臣下,嘉靖時期有廷杖,古人說“刑不上大夫”,可嘉靖時期大臣犯錯要大庭廣眾下脫了褲子打屁股,有時打得血肉模糊、十分慘烈。
第五,他說嘉靖對天下、百姓、對朝廷不負責: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他歷數了嘉靖主政以來的天災人禍:朝堂上嚴黨亂政,北有俺答入侵,南有倭寇橫行,西南有少數民族暴動,中原有大量流民災民。
末了又說如果“您一旦翻然悔悟,日禦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之積誤,就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了”,“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就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
4.明史記載,嘉靖帝看了大怒,扔掉奏章大喊,命令左右“趣執之,無使得遁”,說趕快去把他抓住,千萬別讓他跑了。當時有一位太監在旁說:“此人素有痴名。聽說他上疏時,自知當死,已經買好了棺材,訣別了妻子,待罪於朝,他是不會逃的”嘉靖帝就沉默了,一會,又把奏章讀了好幾次,最後說“這個人是比干,但我可不想做商紂王”。
5.可是他不解氣,就下令把海瑞關進監獄了。有替海瑞求情的都被下到錦衣衛的詔獄裡,天下人都認為海瑞必死。
6.海瑞罵皇帝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春天,沒想到,這一年冬天嘉靖皇帝就死了。京城監獄的看守得知了嘉靖的死訊,就買好飯菜請海瑞吃飯,海瑞以為是斷頭飯,就吃的十分莊嚴。可當他聽守衛高興的告訴他“皇上駕崩了,您很快就能出獄了。”海瑞突然愣了,然後就嚎啕大哭起來,哭得撕心裂肺,喘不過氣,也停不下來,最後一直嘔吐,連黃膽水都吐出來了,看守都看呆住了,不理解這是怎麼回事。現代人很多人也覺得不理解,認為是愚忠。
7.這就是“赤膽忠心”,這種人就是志於道的士,他們的內心經歷了多少煎熬都矢志不移,他們已經不是普通人了。
★、海瑞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1. 我們聽這樣的故事很感傷,會惋惜嘉靖皇帝的昏庸、不能識得海瑞的真心。其實生命中我們可能很多時候都在自己的緣起點上做著昏君,聽不得別人的勸。
2. 我們又能識得出父母的真心嗎?能識良師善友的真心嗎?父母待我們就是海瑞這樣的心。為讓孩子安康幸福,天下間的父母是死都不怕的。父母待兒女就是赤膽忠心。

(四)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其可”的勇士!
1.學習儒家有兩點最難: 
第一是士志於道,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第二是“孔顏之樂”,飯疏食飲水、簞食瓢飲,不改其樂。
2.儒家的“道”是以愛人為本,希望政治救世、濟民於水火。可是,“得君行道”的體制會對個人的努力存在一種限制,這就是命。
3.在這種限制中,政治生活中“無所遇”就是“君子有窮”,這時候“簞食瓢飲”也不改其樂的“樂”就發揮作用了。這個樂是儒者的“精神家園”,這種“樂”早已超越功利,又因內含著仁愛,所以會憂天下之憂,只要“命有所遇”,就要努力完成“潤澤斯民”的使命。一旦無所遇依然保有“孔顏樂處”,所以聖人可以做到“無可無不可”。
4.其實,隱士看到的世界與孔子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都看到禮壞樂崩,隱士知道阻止也是枉然,就選擇了遠離,孔子知道阻止也是枉然卻還是力挽狂瀾。他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愚者,而是“知其不可而為其可”的勇士!這也是為什麼讀論語、讀孔子總是讓人蕩氣迴腸的原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這句話是道盡了心酸,可是聖人依然栖栖不捨,已近至仁。
5.就因為他已經明了大義,則不見知於人而不尤人,別人不理解,他不尤人;不見佑於天,他也不怨天,這不正是我們尋常人無法企及之處嗎。這就是顏淵所謂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就是子貢所謂的“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隱者是認為道不行,出來無用,孔子認為道不行才更應該出來為仕。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五) 結攝
1. 孔子和隱士,一個出世一個入世。
孔子為了信仰要周遊列國、到處受苦;
隱士因為信仰就要遠離人群、與鳥獸為伍。
每個選擇都會遇到各種挑戰,都要有各自的承擔。
2. 我們在人生中選擇了什麼?與誰結婚?和誰生子?有怎樣的信仰?怎樣的人生?我們面對於自己的選擇,是不是能不改初心、很好的承擔呢?我的老師說:“走投無路都是有自己的執著,你覺得別人錯了,自己一定錯了”。

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5

7-5子路曰:「不士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白話>
7-5子路就對丈人的孩子說:“不出來從政是不應該的。既然長幼之間的關係不廢棄;君臣大義又怎麼能廢棄呢?

<文義>
1. 不士無義: <士 >,作官 。
2.長幼之節: <節>, 關係。

<思惟提綱>
1.子路留了哪些話給丈人的孩子,讓孩子轉述給父親呢 ?
2.孔子對政治與子路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 
3.學了本篇請思惟《論語》談到,子路對政治不同於孔子看法的,有哪些章節?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梁惠王.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 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厭。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論語.為政.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3.《論語.先進.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論語.子路.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5.《論語.衛靈公.10》: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6.《論語.子路.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7.《論語.微子.6》: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8.《論語注義問答通釋》:
     論語注義問答通釋。列接輿以下三章於孔子行之後,以明夫子雖不合而去,然亦未嘗恝然忘世,所以 
     爲聖人之出處也。然卽此三章讀之,見此四子者,律以聖人之中道,則誠不爲無病,然味其言,觀其
     容止,以想見其爲人,其清風高節,猶使人起敬起慕。彼於聖人,猶有所不滿於心如此,則其視世之
     貪利禄而不知止者,不啻若犬彘耳,是豈非當世之賢而特立者歟?以子路之行行,而拱立丈人之侧若
     子弟然,豈非其真可敬故歟?嘗謂若四人者,惟夫子然後可以議其不合於中道。未至於夫子者,未可
     以妄議也。貪禄嗜利之徒,求以自便其私,亦借四子而詆之,欲以見其不可不仕,多見其不知量也。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原文:【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一) 子路曰:<不仕無義>文義:
1.“仕”就是為官替國家辦事,子路的話開宗明義:具有士的修養卻不為國家做 
   事,就談不到道義。人對於自己所生活的群體,應當盡職。
2.中國文化講五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這是在家裡,到了社會,  
  上下級就是“君仁臣忠”,平行的關係是“朋友講信”。
3.“聖人”就是把這五種倫常道德做到圓滿,“聖王”就把天下人團結在這五種  
  倫常關係裡面。即便你是一個隱士,也同樣生活在這樣的倫常關係當中,也有
  夫妻、父子、君臣倫理。
(二) 子路反問: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1.丈人請子路留宿家裡,叫出兩個兒子與子路行禮相見,這是長幼有節,這表明丈人的家庭倫理沒有廢除。
2.子路就反問:“長幼之節不廢,卻為何把君臣倫理廢除了呢?”
3.讀書的士人,以利益天下蒼生為己任,不仕就是對於自己責任的逃避,天下大亂、百姓受苦,需要100分的努力,哪怕我只能做一分,也要盡力去做,不能說我再怎麼努力,也只能一分,索性不做了。
4.如果人人都像隱士一樣,不出力,坐等天下清明,那麼,大屋將傾,誰又能來為棟樑力挽狂瀾呢?
5.這一段,子路就從倫常入手來說明“不仕”的行為是不義的,不可取。
6.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沒有講究仁愛卻遺棄自  
  己的親人、講究道義卻把自己的君主放在後面的人。
(三) 孔子不認為“仕”是為政的唯一途徑:
1.《皇疏》上說“不仕無義”這段話“是孔子使子路語丈人之言”,這話是孔子讓子路說的,但丈人不在家,子路就留話給丈人的孩子,讓孩子轉述給父親。
2.但有學者指出“不仕無義”這段話不是中道,再加上“欲潔其身,而亂大倫”,這樣決絕否定的說法,就把孔子對於隱居不仕的某些認可完全排除了,應該不是孔子的想法。
3.《論語》為政篇中有人問孔子說,您為什麼不參與政治呢?孔子說:“《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並把孝悌的精神擴展、影響到政治這也是參與政治,為什麼一定要當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4.所以孔子不認為“仕”是為政的唯一途徑,孔子也有不仕的時候,他離開魯國,離開衛國,都是不仕,包括後來,他“得君行道”的方法走不通,就整理中國文化,教育三千弟子,把上天託付的文德流傳後世,孔子沒有一定要仕。君子或仕或不仕皆有義,都依照道義來的。
(四) 子路熱衷政治,孔子提出忠告:
   那麼,子路的這話是替誰說的呢?
我們先看看子路在《論語》中,看看他的表現 ,他向孔子提出的問題,大都是這樣的:“聞斯行諸”知道了就行動嗎?
怎樣才算成人呢?
怎樣做一個士呢?
怎樣成為一個君子呢?
怎樣對待自己的君主呢?
從他問的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子路之學重在力行、重在實踐。
《論語》裡子路問“問政”的時候,孔子告訴他“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孔子對子路的回答,就是對一個熱衷從事現實政治家的忠告。
2. 孔子的回答顏淵問為邦的時候,和子路的回答大不一樣 :
而顏淵問為邦的時候,孔子則說要兼用四代禮樂“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這個回答就和平中正盡善盡美,和給子路的回答大不一樣。
(五) 《論語》談到子路和孔子對政治有著不同於孔子的看法:
1.子路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他尊敬老師,但他對政治有著不完全同於孔子的看
  法,也敢於堅持自己想法。
2.比如:在去衛國的路上,孔子和他討論治理衛國的施政方案,孔子提出“必也
  正名”,子路就直言不諱地反駁了。
3.孔子欲協助公山弗擾和佛肸,子路也堅決反對。  
  這都說明,子路是個堅定持守自己原則的政治家。
4. 《微子》篇,這幾次與隱者相對,直面譏諷與嘲笑的,一直是
   子路。隱士們也把子路和孔子區別來看。
5. 長沮問子路:“執輿者為誰?”,桀溺問子路:“子為誰?”
   這樣的提問就明顯的區分開了孔子和子路。
6. 隨後,長沮諷刺孔子“是知津矣”,而桀溺則勸告子路你何不換個老師呢?
   可見,孔子和子路雖然是師徒,但在長沮和桀溺、丈人的眼裡,他們也不是
   完全一樣的人。
7.本章荷蓧丈人帶子路體驗田園生活的圓融富足時,孔子也不在現場。
   隱士們對子路的所說所做,無非是想向子路說明一個問題,遠離政治、回歸自  
   然生活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8.而子路恰恰是一個最重視實踐的政治家,是孔子最忠實的追隨者,也是最為  
   重視忠義的孔門弟子。
 9. 子路的“好勇”勇於擔當道義責任 :
   孔子曾說: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子路的“好勇”不光是血氣之勇,也是勇於擔當道義責任、勇於持守理想信
    念。
  (1)所以,當孔子無意輔佐衛君,去衛他適的時候,子路卻決定留在了衛國做
     了孔悝的朝臣。
  (2)後來衛國發生動亂,當時衛國的朝廷裡還有孔子的另一名學生子羔。 
     子羔眼看狀況不對,逃離了衛國,在去陳國的路上,剛好碰到了要從陳國
     往衛國趕的子路,子羔就警告子路,衛國很危險,你不能再進去了,子路 
     卻覺得自己當人家的家臣,沒有怕死的道理,於是毅然返回衛國。
     最終,他在亂軍之中“結纓而死”。
(六)“不仕無義”是子路為政治原則發聲:
   可見,“不仕無義”就是子路的政治宣言,是他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則。
  1.因此,與其說此處子路是作為孔子的弟子替老師傳話,還不如說他是作為一
    個熱衷實踐的政治家、
  2.作為唯一一位在《微子》篇出現的孔門弟子、為他本身的政治信仰發出聲音:   
    在子路心中“長幼之節”是家庭倫理範疇,
   “君臣之義”則是“長幼之節”在社會領域的擴展,
    因此“君臣之義”是“大倫”,高於“長幼之節”。
    這就是子路所說的“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因此,“不仕無義”是子路的政治原則,這種原則也為他最後死於衛國埋下
    了伏筆。
(六)總結 : 
《論語注義問答通釋》上有一段話很值得我們注意 :
1.說“此三章讀之,讀5、6、7這三章,見此四者,看到接輿、長沮、桀溺、丈人,律以聖人之中道,則誠不為無病”
如果用聖人之道看,他們確實是有失偏頗,可是“然味其言,聽他們講的話,觀其容止,以想見其為人,其清風高潔,猶使人起敬起慕”。
2.他們對於孔子尚且如此的不滿,那麼,他們對於那些在世間蠅營狗苟、追逐名聞利養永不飽足的“不知止者”,豈不就更視如“豬狗犬彘(ㄓˋ)了麼?
3.他們就是在世間特立獨行的賢者,這四個人,“惟夫子然後可以議其不和于中道”,只能說只有達到夫子的德行和才能,才可以說他們不合中道,“未至於夫子者”,達不到夫子程度的人,實在是不可以妄加評論。
4.而一些貪祿嗜利之徒,為了求自便其私,蠅營狗苟在這世間,也借由這四子之名說“不可不仕”,這就是“不知量也”。

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4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白話>
第二天,子路辭行丈人,找到夫子,於是稟告夫子遇到丈人及與丈人的對話。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要子路再回去拜訪丈人。子路再返回丈人的家,結果丈人不在。

<注釋>
1.行以告:離開、回到孔子身邊,告訴孔子。
2.反見之:返回見丈人。
3.行 :走了。言丈人不在家。

<思惟提綱>
1.孔子為何要子路回頭去見丈人呢?
2.子路回到丈人的家,為何丈人不在家呢?
3.在亂世中的知識分子,如何安身立命?若是你,你會如何?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朱熹•朱子集注》:「孔子使子路反見之,是欲告之以君臣之義。」
2. 宋羅泌撰《路史餘論》:「丈人以一敬而動其心,則非絕無人情者。」「而夫子遂使反見,蓋亦即見其所謂人情者俱在,而未嘗蔑。」
3.《朱熹•朱子集注》:「丈人意子路必將複來,故先去之以滅其跡,亦接輿之意也。」
4. 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 孫革訪羊尊師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5. 四書《反身錄》:「沮溺之耕,丈人之耘,棲遲農畝,肆志煙霞,較之萬物一體念切救世者固偏,較之覃(ㄑ一ㄣˊ)懷名利奔走世路者則高。一則鳳翔千仞,一則蛾逐夜燈,孰是孰非,孰得孰失,當必有辨之者。聖人無可無不可,直以綱常名教為己任,撥亂返治為己責。若己德非聖人,邦有道則見以行義,邦無道則隱以守身。」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一)白話譯文
到了第二天,子路辭行丈人,找到了夫子,把昨天怎樣遇到丈人及與丈人的對話過程稟告了夫子。孔子說“這是一位隱士”,還讓子路再回去拜訪丈人。我們平常人很難想像,當子路告訴孔子有位丈人形容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時候,孔子不僅不生氣,反而尊重地稱他是隱者,還讓子路返而見,這是孔子很了不起的功德。

(二)孔子叫子路返回去見丈人是要做什麼呢?
《朱子集注》上說“孔子使子路反見之,是欲告之以君臣之義。”
如果這樣,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假如丈人在家,子路進門便說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這也不太合適,
因為,第一昨天丈人也沒說“不仕有義”啊,再者,丈人昨日還 “殺雞為黍款待子路”,
今天子路卻專門趕回去說 “不仕無義、亂其大倫”,這也不太恰當。
那麼,孔子派子路回去幹什麼呢?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了。
《路史餘論》上說:“丈人以一敬而動其心,則非絕無人情者。”夫子發現,丈人為“子路拱而立”所感動,這樣盛情招待子路,證明他是一位非常有情感的人。“而夫子遂使反見,蓋亦即見其所謂人情者俱在,而未嘗蔑”,這也是人情的一個還報,不敢蔑視,故使還告以長幼之節云云。可是後面的學儒會錯了意,以為這是“更章分而決之”,這就泯滅了聖人的心意,是很可惜的。

(三)「至則行矣」丈人不在!為何?
聽了夫子的教導,子路再次返回丈人的家,“至則行矣”,結果丈人不在。
《朱子集注》上說“丈人意子路必將複來,故先去之以滅其跡,亦接輿之意也。”
說丈人是早知道子路會返回來,像接輿一樣有意避開的。如果這樣,那這個丈人就近乎神仙了,這一則故事到此也大有“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意境,令人神往。不過丈人不在,子路的“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這一番道理也如高聲入空,沒有了回音。

(四)社會再怎麼動亂,知識分子無論是文是武,都很有風骨
1.春秋戰國時期
我們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士人,無論是文是武,都是很有特點的。
文的進可以自成一家,與百家爭鳴,退也敢作“不食周粟”的隱士。
武的即便不參與政治軍事,也敢去隻身做一個替天行道的俠客。
這證明那時候的中國知識份子是很有風骨的,那個時期的文化,對於人的精神塑造也是很有力量的,社會再怎麼動亂,人的精神還是昂揚挺立、生氣勃勃。
前兩天,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現代社會中國的知識份子缺乏人格獨立,表現之一就是能夠反映人格獨立的“隱士”,“俠客”文化已經退化了。
2.《史記》漢朝之前
《史記》中被立傳的人物都是豐富多采的,尤其是《遊俠列傳》裡的人物都個性鮮明。
3. 到了唐朝
隱士、俠客文化也還存在,唐人傳奇中也有這方面的反映。比如《虯髯客傳》裡的虯髯客知道自己競爭不過李唐集團,就到海外去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很有個性。

(五) 宋代以後俠客文化就逐漸消失
1.《水滸傳》裡的好漢們,都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造反的都高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了。
2.到了清朝,所謂的俠客們更是只能退到要靠擁戴某個清官來謀求合法生存了,蛻化成了武俠文化的末流——鷹犬文化。由此,中國的文化人也漸漸失去了顏色、失去了個性。

(六) 今日,缺乏獨立人格、挾眾以自保
1. 獨立人格的缺乏,於今為甚。例如說現在的一些專家學者、海外學人,雖然表現出學術上善於學習,但對很多領域的闡發缺乏理論首創性。甚至某些學者也忙碌於風塵道上結交權貴。
2. 不僅菁英文化缺乏色彩,民眾的民俗文化也是如此。
中國人“五分鐘熱度”和喜歡什麼就一窩蜂起哄,如昔日之全民煉鋼、“千萬個雷鋒站起來”,到文革時期 “八億人民都是批判家”的全民造反,乃至前幾年有機會出去都買馬桶蓋、嬰兒奶粉,再到今天的“十億人民九億商”,這都是個人缺乏色彩、缺乏獨立人格、隨大流的從眾的表現。
3.魯迅先生曾特別憤憤不平於中國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觀,特別憎惡中國人
“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狀則四處逃散”的陋習,特別不屑於“集體的自大”,又特別推崇“孤獨的勇士”,可以說是切中了我們的要害。
根本上說來,依附主流從眾的心態主要是出於對個人對孤立的恐懼。也就是說一個社會的價值觀越是單一,被扭曲的靈魂、被扼殺的獨立人格就越是眾多。所以人們才紛紛 “挾眾以自保”。

(七) 結攝
1.在全世界越來越開放包容的今天,“融入主流”、“從眾”的心態不該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也不該唯一的價值標準。
2.人格獨立,首先要樹立人格,然後堅強獨立,敢於獨立於權勢,獨立於功名,獨立於世俗,獨立於物欲。
3.四書《反身錄》上說“沮溺之耕,丈人之耘”,像長沮桀溺這些隱士,“棲遲農畝,肆志煙霞,較之萬物一體念切救世者固偏”,和濟世救民的孔子比較難免有些偏頗,但“較之覃(ㄑ一ㄣˊ)懷名利奔走世路者則高”,跟在世間為名聞利養奔走的人比較起來就高明多了。
4.“一則鳳翔千仞,一則蛾逐夜燈,孰是孰非,孰得孰失,當必有辨之者”,這是人能辨別得出來的。可是“聖人無可無不可,直以綱常名教為己任,撥亂返治為己責。
5.若自己“德非聖人”,如果我們沒有聖人的德行,也不具備聖人的能力,不足以撥亂返治,那就只宜遵循聖人的家法,“邦有道則見以行義,邦無道則隱以守身”,哪怕像丈人一樣潔身自好,雖然少有偏頗,那也比追逐名利、迷失了本性要好。

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3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2、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3、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4、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5、子路曰:「不士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6、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一、白話
1、子路跟隨夫子出行,卻遠遠落在了後面,他遇到一個丈人,用拐杖擔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您老人家看見我的老師了麼?」
2、那老人家責備子路說:「你四肢不勤於勞動,連五穀都不能分辨其類,誰是你的老師,我怎麼知道?」說完,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草去了。
3、子路拱著手,很有禮貌地站在一旁。老人家便留子路到他家中住宿,並且殺雞做飯招待子路,老人家還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
二、讀誦進度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六章(6-2~6-5)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第七章(7-1~7-3)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三、思惟提綱
① 丈人前面教訓子路,後來又「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見其二子」,丈人對子路的態度前後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別?此舉的用意又是為何?
②隱士對孔子、孔子對隱士、孔子對自己,分別是什麼樣的態度?
③反觀我們自己,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看到與自己意見相左,行不同路的人,我們是否能夠在「不改變自己初心、嚴於律己」的同時,又保有對他人的欣賞呢?
四、義理解說
1、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集解義疏 • 卷九》
子路拱而立者,拱沓手也。子路未和所以荅,故沓手倚立,以觀丈人之芸也云。
◎《陶淵明 • 桃花源記》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孟浩然 •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周易 • 坤卦 • 第二》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論語 • 衛靈公 • 08》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 • 衛靈公 • 06》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論語 • 微子 • 0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論語 • 季氏 • 12》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論語 • 衛靈公 • 39》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 • 泰伯 • 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論語 • 季氏 • 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而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司馬遷 • 史記 • 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論語 • 鄉黨 • 13》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2、重點摘記:
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第724天,請打開書111頁。一起恭誦原文: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一)子路的「拱而立」既顯示出了孔門氣象,也贏得了丈人的敬重:
①聽了丈人的教訓,子路既沒有反唇相譏,也沒有轉身離去,而是「拱而立」,古人以拱手為敬,君臣間都是行拱手之禮,子路「拱而立」就表現出他十分恭敬丈人。
②《集解》上說是「子路未知所以答,故沓手而倚立,以觀丈人之芸也。」子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就拱著手,恭恭敬敬站著,看丈人耕地。那子路為什麼不去問問別人呢?有注解上說因為子路體會到丈人的回答話裏有話,猜測他知道孔子的去向、故意不說,所以就恭恭敬敬的再再行禮求教。
③看到子路這樣的態度,丈人就改變了態度,天氣晚些,丈人就請子路去家裏「止子路宿」、「殺雞為黍」,「黍」就是現在北方的黃米,它的產量比當時的主要糧食小米、稻穀都要少,算是比較珍貴的。「殺雞為黍」這是很盛情的招待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裏面「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村民就是這樣招待漁人的。孟浩然在他的詩中《過故人莊》描寫老朋友請他做客,就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所以,要麼是招待至交好友,要麼是重要的貴賓,一般人是不會「殺雞為黍」以為食用。
④子路和丈人是第一次見面,而且一開始,丈人還語含譏諷,後來卻改為盛情款待,可見一個人平時的應對禮儀是多麼的重要,子路的「拱而立」既顯示出了孔門氣象,也贏得了丈人的敬重。「見其二子焉」丈人還把兩個兒子叫出來與子路以禮相見。這就更表現出了丈人對子路的欣賞了,也能看出丈人對「長幼有序」這一禮節的看重。他對子路是如此的親密、友好和真誠。故事發展到這真是溫馨融洽極了。丈人全家幸福美滿的生活情景一定會給長期追隨師長、一路上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的子路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見其二子」丈人此種做法的另一層深意:
①但有學者指出,丈人的此種做法是有深意的:一開始丈人語含譏諷、因為丈人眼裏,孔子帶領一群弟子周遊列國,是不對的,可是看到子路面對自己的批評與不理睬反而恭恭敬敬的樣子,丈人為之所動,改變了:「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見其二子」就是丈人有意向子路展示田園生活的寧靜、安閒,和隱居生活的逍遙自在;就是向子路表明自己的主張:隱居避安才是清淨美好的生活。所以「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見其二子」是現身說法,要改變子路周遊入世的觀點,是「不言之教」。
②如果說上一章長沮、桀溺刻意區分子路和孔子,勸子路「與其追隨避人之士、不如追隨避世之士」,只是對子路的一個好心規勸,那麼這一章荷蓧丈人是真的為子路的「拱而立」的氣象所動,於是,更加努力的給子路展現了隱居生活的輕鬆和愜意。有意讓子路看隱者的田園生活、全家團圓的溫馨場景,因為這種平靜的恬美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本身就是對充滿了危險、令人惶惑無奈的「政治流亡生活」最有力的批判。
③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當子路再次回看丈人時,慷慨陳詞說「不仕無義!」因為子路也是感動於丈人的不言之教,但他也要強調說明「君子不可以對人世間的苦樂無動於衷。」
(三)儒家的歸隱思想:「無道則隱」也不忘「隱居以求其志」。
①這位丈人是一位隱士。儒家、道家都包含歸隱思想,但道家遊方之外,雖活在人間,但不把塵世看作是心靈上可以安頓的家園,追求「羽化登仙」。儒家是遊方之內,「與天地萬物同流」的情懷就決定,他們會用自己的道德力量來擁抱苦難的人間。因此,「儒家的隱士」首先是「士」,志於道,「處聖人出之治世,則仕,居聖人沒之亂世,則隱」,或者「邊隱邊入世」,或者「先入世後隱」,「隱」的目的可能是避人、避政,避禍,不想和當權者同流,但他有「用世之心」,非常關注現實的政治社會。
②《周易》上說:「天地閉,賢人隱。」儒家仁人志士隱逸的根源是在於「政治渾濁」和「強權統治」。在「得君行道」的君主時代,只有得到君主的賞識,才有機會「行道」,那麼「內聖外王」落在「得君行道」的格局之內,失敗就是大概率事件。比如慈禧掌權,天下大勢盡在其手,千軍萬馬都奈何不了,又何況一個士人呢?
③因此「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知退卻」的人格固然高潔,但是一旦遭遇失敗就缺少應對了。比如屈原,在他面對政治失敗,當他所依持的個人道德被證明不足以照破人間的政治黑暗的時候,「殺身成仁」便成了唯一的出路。包括屈原死後四百年,儒家士人又經歷了東漢的黨錮之禍,當時一大批士人直言上諫外戚和宦官的干政,引發了他們的瘋狂報復,致使一大批忠臣義士遭受殺身乃至誅九族的禍事。孔子的「邦無道則該卷而懷之」被以最不幸的方式驗證 。「自比芳草卻遭犁鋤的儒生」在屠刀的引導下開啟了隱居江湖的時代,一批批名士「卷而懷之」做了隱士。可這樣的「隱」如一線風箏,精神和思想再超然物外,飄搖於外空,心卻一直紮根在深刻的社會現實中,埋藏著深深的苦悶。
④所以我們看,不忍臣二姓的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毅然隱居,可在武王伐紂的關鍵時刻,他們二人又出來扣馬諫阻,可見他們對政治、對社會的盡心,最後兩人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上,也表現出「隱」也要有「士」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決心。所以,後代士大夫即便身在江湖,卻心存魏闕,總難忘情於國家大事,這成了中國知識份子的心理特徵。「無道則隱」也不忘「隱居以求其志」。從先秦諸聖、到魯迅,莫不如是。
(四)隱士對孔子、孔子對隱士、孔子對自己,三種態度的差別:
①從《論語》的記述來看,當時的隱士遇到孔子時,或相知、相惜,或同情、嘲諷,或冷眼相對,或避而不見。但孔子對他們非常尊敬,想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相遇即散去,終未能成為朋友。
②那麼,孔子對隱士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史記·伯夷列傳》司馬遷說:「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伯夷、叔齊雖有賢德,但是因為得到孔子的稱讚而益發的流芳千古。孔子稱讚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稱讚「微子去之」的歸隱行為是「殷有三仁」;稱讚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是君子。面對隱士的歸隱,孔子一直讚歎他們的高潔和仁愛。
②但是孔子對待自己的態度卻不一樣,他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天下無道,孔子才要去改變。他要求自己「邦無道」時,更要挺身而出,「邦無道則仕」,這是孔子最動人之處。這是儒家典型的「入世」思想,即後來孟子所說的使命感。
(五)儒家的善,是要止於至善:
①《論語》中說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聽到國君召喚,沒等車備好,就急沖沖地趕著上路了。這就是儒家道援天下熱烈情懷。儒家的善,是要止於至善,所以,只要還有人活在苦難中,孔子就停不下來,這才是最讓人震撼的。
②反觀我們自己,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看到與自己意見相左,行不同路的人,我們是否能夠在「不改變自己初心、嚴於律己」的同時,又保有對他人的欣賞呢?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論語 微子十八 第7章-2

7-1.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7-2.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白話>
7-1.子路跟隨夫子出行,卻遠遠落在了後面,他遇到一個丈人,用拐杖擔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您老人家看見我的老師了麼?”
7-2. 那老人家責備子路說:「你四肢不勤於勞動,連五穀都不能分辨其類,誰是你的老師,我怎麼知道?」說完,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草去了。

<文義>
1.四體:雙手雙足。
2.不勤:不勞動。
3.五穀:稻、黍、稷、麥、菽等。
4.植:插立。
5.芸 : 除草。

<思惟提綱>
1.孔子會不能分辨五穀嗎?人們眼中的孔子為何?
2.老人家責備子路, 子路還是要以禮相待顯示什麼?
3.江謙先生如何鼓勵我們要做個真正的孔門弟子?

<義理解釋> 夢秋老師 9’33”
一. 引用經文
1. 《喪家狗》:
2. 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
3. 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
4. 一個有道德學問,無權無勢卻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
5. 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
6. 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7.《論語.微子.1》: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8.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9.《論語.微子.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0. 論語.微子.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
11. 以季、孟之閒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12. 論語.微子.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13. 《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14.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15.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16.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17. 《論語.微子.8》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18. 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19.《四書蕅益解》: 孔子欲進以大乘救世之學。故不許其闢世。然高於後世科
20. 舉學校所養成之游民萬萬矣。今之學者。當法長沮桀溺丈人之生計自立。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三種理解都各有道理
1.子路掉隊了,遇見一老者,就問“您見到過我的老師嗎?” 正常情況下,你只要回答看到或沒看到就可以了。
2.可是這位丈人不僅不正面回答,還搶白子路說“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 “四體”是雙手雙足。
3.“五穀”是稻、黍、稷、麥、菽。李炳南老先生認為丈人說“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意思是:我勤勞四體,分植五穀都忙不完,哪有功夫知道誰是你的夫子呢?(包咸《注》宋呂本中《紫微雜説》以至清朱彬《經傳考證》、宋翔鳳《論語發微》都認同這一解釋)
4.而《朱子集注》和《邢疏》都認為“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是丈人在責備子路,意思是你連怎麼耕田種植都不會,卻跟著個老師去周遊列國。
5.南懷瑾老先生則認為,這是丈人在直接批評孔子。丈人早就知道孔子力圖政治救世的主張,他非常不贊成,所以出言譏諷。以上三種理解都各有道理。

(二)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後來衍伸事態
“ 植其杖而芸” ,說完,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草去了,把子路晾在一邊。“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後來衍伸為“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整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形態。”

(三) 孔子是“蒙恥救民”
1. 這顯然和孔子太有差距了。當時的生存條件,人生七十古來稀,五十多歲的 孔子放棄官位,離開母國,一路上坐著顛簸的馬車,時刻提防匪盜政敵的傷害,為了實現“政治救民”的願望,開始所謂的“周遊列國”,這麼積極進取的人生,實在不能說是“四體不勤”。
2. “五穀不分”就更不恰當了,孔子整理“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其中《詩經》“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我們講過,裡面光是馬的名稱就五十多種。孔子都知道,孔子的博學是國際聞名的:孔子在陳國時,有一隻鷹掉到陳侯的庭院裡死了。一支楛木做的箭射穿了鷹的身體,箭頭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長。陳惠公覺得奇怪就派人去請教孔子。孔子說:“ 這只鷹來得很遠,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肅慎氏製造的。並講出了來由:從前肅慎氏向周天子進貢楛矢和石砮,箭長就是一尺八寸。而且武王在箭尾處刻上'肅慎國進貢之箭'的字樣,送給大女兒,隨嫁到了陳國。說如果派人去舊府裡找,大概還能找到這種箭。 ”陳惠公派人尋找,果然在倉庫裡發現了楛矢。所以,孔子博學強識如此、又怎會不分五穀呢?只能說,從某些隱士的視角來觀察孔子,他在政治上的“無所遇”,是真的很“ 犧惶無助”是不如躬耕園野的。按錢穆先生說法孔子是“蒙恥救民”。

(四) 人們眼中的孔子
丈人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來影射孔子,讓我們徹底的意識到:活在周遊列國途中的孔子,在人們的眼中,就如北大教授李零所說
《喪家狗》一書中所說“ 他不是聖,只是人,
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
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
一個有道德學問,無權無勢卻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
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
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恰如其分地講,他就是個“唐吉訶德”。

(五) 子路以禮相待,顯示了孔門弟子氣象非凡
再看子路,原本是個有脾氣的人,問個路,卻被人這樣無理搶白,還晾在一邊,一般人都無法忍耐了,但子路是真的很有修養,不僅不生氣,還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你出言不遜、不認同我沒關係,但我對你還是要以禮相待,這也顯示了孔門弟子氣象非凡。

(六)《微子》篇有著非常縝密的結構形式
1.總體來說《微子》篇,在《論語》中雖然章數不多,但主題非常明確:就是聖賢的進退出處,或者說聖者、賢者、隱者如何面對政治。
2.《微子》篇有著非常縝密的結構形式:
3.首先他是首尾對應:開篇第一章“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開篇讓我們映入眼簾的就是亂世之中志士仁人散之四方、命運凋零。而最後一章講“周有八士”,又展現出天下有道、聖王治世的人才之盛;
4.第2章講柳下惠直道事人,遭受三黜,
5.倒數第2章則講周公教兒子用人之道是“以仁存心,不求備於一人”。
6.第1章“殷三仁”和第2章的“柳下惠”是生活在紛亂敗壞的政治社會。而周公、魯公和周朝的那八士他們則是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社會。
7.這樣,開頭一、二章和結尾十、十一章就拉開了從“亂世”到“盛世”的大幕。
8.而第5、6、7章中的孔子師徒與隱者相遇的故事就被鑲嵌在這樣一個亂世已肇、而昇平未至的背景之中。
9.第3章主人公孔子離開了齊國,表面上看是齊景公說:“吾老矣,不能用。”實際的情形則有晏嬰進讒、大夫謀害等複雜紛亂的各種原因。
10.第4章孔子離開魯國是因為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可見“女樂”的腐蝕性,也暗示了魯國“樂壞”。而“樂壞”不僅導致了孔子的出走,也誘發了第9章魯國樂師們風流雲散:“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樂入四夷。
11.第8章算是微子篇的點睛之筆,孔子稱讚“逸民”:伯夷、叔齊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但能“言中倫,行中慮”;而虞仲、夷逸言不中倫,行不中慮,但仍然能“身中清,廢中權”。而全章的最後的一句“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是整個《微子》篇最有分量的一句。
12.可以說到了這兒,孔子面對周遊列國途中,隱士們一聲高過一聲的質疑,終於給出了明確的回答“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正是孔子進退出處的理由。而這恰好對應了第3、4兩章的“孔子行”。所以,孔子師徒和多位隱者相遇的故事就這樣被巧妙鑲嵌在由前後章節內容構成的因果鏈條之間。
13.5、6、7三章連在一起,活生生就像一出舞台劇:
14.第5章只有兩個人物:孔子和接輿,接輿暗示孔子,應該退隱。
15.第6章人物多起來了:有孔子、子路、長沮和桀溺。長沮譏諷孔子“欲以道易天下”卻不知道渡口,而桀溺乾脆誘導子路離開孔子。
16.而本章,出現的人物更多了:孔子、子路、荷蓧丈人還有荷蓧丈人的家人。故事情節也越來越曲折:有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由此可見,5、6、7三篇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的。

(七) 本篇讓我們為孔子而感慨
讓我們感慨的是,在這一篇裡,孔子不再是讓天下人景仰的聖賢,他面對的問題也不再是弟子的“問政”和君主問“為邦”,而是不同的思想者的指教、質疑、甚至評判,甚至於把他和他的弟子都進行了區別的對待。而面對隱者的疑問,幾次都是子路直接應對的,孔子始終沒有機會直面回答,直到下一章,夫子才輕輕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無可無不可”,這是孔子對於一直響徹在周遊列國途中的隱士的質疑,做出的永恆的回應。

(八)江謙先生鼓勵我們做個真正的孔門弟子
江謙先生在補注上說“長沮桀溺丈人之勤四體,分五榖,自是古時學者本色。兩漢學風尚如此也”。也講究“耕讀並重”。但“孔子欲進以大乘救世之學,故不許其闢世”。而“今之學者,當效法長沮桀溺丈人之生計自立”江謙先生鼓勵我們今天的人當效法長沮、桀溺,先以生計自立。然後再進一步,進求大乘救世之學,幫助苦難的世間,這才是真正的孔門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