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7-2.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白話>
7-1.子路跟隨夫子出行,卻遠遠落在了後面,他遇到一個丈人,用拐杖擔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您老人家看見我的老師了麼?”
7-2. 那老人家責備子路說:「你四肢不勤於勞動,連五穀都不能分辨其類,誰是你的老師,我怎麼知道?」說完,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草去了。
<文義>
1.四體:雙手雙足。
2.不勤:不勞動。
3.五穀:稻、黍、稷、麥、菽等。
4.植:插立。
5.芸 : 除草。
<思惟提綱>
1.孔子會不能分辨五穀嗎?人們眼中的孔子為何?
2.老人家責備子路, 子路還是要以禮相待顯示什麼?
3.江謙先生如何鼓勵我們要做個真正的孔門弟子?
<義理解釋> 夢秋老師 9’33”
一. 引用經文
1. 《喪家狗》:
2. 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
3. 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
4. 一個有道德學問,無權無勢卻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
5. 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
6. 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7.《論語.微子.1》: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8.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9.《論語.微子.2》: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0. 論語.微子.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
11. 以季、孟之閒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12. 論語.微子.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13. 《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14.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15. 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16. 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17. 《論語.微子.8》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18. 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19.《四書蕅益解》: 孔子欲進以大乘救世之學。故不許其闢世。然高於後世科
20. 舉學校所養成之游民萬萬矣。今之學者。當法長沮桀溺丈人之生計自立。
二. 重點摘記
恭誦原文: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三種理解都各有道理
1.子路掉隊了,遇見一老者,就問“您見到過我的老師嗎?” 正常情況下,你只要回答看到或沒看到就可以了。
2.可是這位丈人不僅不正面回答,還搶白子路說“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 “四體”是雙手雙足。
3.“五穀”是稻、黍、稷、麥、菽。李炳南老先生認為丈人說“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意思是:我勤勞四體,分植五穀都忙不完,哪有功夫知道誰是你的夫子呢?(包咸《注》宋呂本中《紫微雜説》以至清朱彬《經傳考證》、宋翔鳳《論語發微》都認同這一解釋)
4.而《朱子集注》和《邢疏》都認為“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是丈人在責備子路,意思是你連怎麼耕田種植都不會,卻跟著個老師去周遊列國。
5.南懷瑾老先生則認為,這是丈人在直接批評孔子。丈人早就知道孔子力圖政治救世的主張,他非常不贊成,所以出言譏諷。以上三種理解都各有道理。
(二)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後來衍伸事態
“ 植其杖而芸” ,說完,丈人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除草去了,把子路晾在一邊。“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後來衍伸為“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整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形態。”
(三) 孔子是“蒙恥救民”
1. 這顯然和孔子太有差距了。當時的生存條件,人生七十古來稀,五十多歲的 孔子放棄官位,離開母國,一路上坐著顛簸的馬車,時刻提防匪盜政敵的傷害,為了實現“政治救民”的願望,開始所謂的“周遊列國”,這麼積極進取的人生,實在不能說是“四體不勤”。
2. “五穀不分”就更不恰當了,孔子整理“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其中《詩經》“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我們講過,裡面光是馬的名稱就五十多種。孔子都知道,孔子的博學是國際聞名的:孔子在陳國時,有一隻鷹掉到陳侯的庭院裡死了。一支楛木做的箭射穿了鷹的身體,箭頭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長。陳惠公覺得奇怪就派人去請教孔子。孔子說:“ 這只鷹來得很遠,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肅慎氏製造的。並講出了來由:從前肅慎氏向周天子進貢楛矢和石砮,箭長就是一尺八寸。而且武王在箭尾處刻上'肅慎國進貢之箭'的字樣,送給大女兒,隨嫁到了陳國。說如果派人去舊府裡找,大概還能找到這種箭。 ”陳惠公派人尋找,果然在倉庫裡發現了楛矢。所以,孔子博學強識如此、又怎會不分五穀呢?只能說,從某些隱士的視角來觀察孔子,他在政治上的“無所遇”,是真的很“ 犧惶無助”是不如躬耕園野的。按錢穆先生說法孔子是“蒙恥救民”。
(四) 人們眼中的孔子
丈人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來影射孔子,讓我們徹底的意識到:活在周遊列國途中的孔子,在人們的眼中,就如北大教授李零所說
《喪家狗》一書中所說“ 他不是聖,只是人,
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
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
一個有道德學問,無權無勢卻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
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
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恰如其分地講,他就是個“唐吉訶德”。
(五) 子路以禮相待,顯示了孔門弟子氣象非凡
再看子路,原本是個有脾氣的人,問個路,卻被人這樣無理搶白,還晾在一邊,一般人都無法忍耐了,但子路是真的很有修養,不僅不生氣,還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你出言不遜、不認同我沒關係,但我對你還是要以禮相待,這也顯示了孔門弟子氣象非凡。
(六)《微子》篇有著非常縝密的結構形式
1.總體來說《微子》篇,在《論語》中雖然章數不多,但主題非常明確:就是聖賢的進退出處,或者說聖者、賢者、隱者如何面對政治。
2.《微子》篇有著非常縝密的結構形式:
3.首先他是首尾對應:開篇第一章“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開篇讓我們映入眼簾的就是亂世之中志士仁人散之四方、命運凋零。而最後一章講“周有八士”,又展現出天下有道、聖王治世的人才之盛;
4.第2章講柳下惠直道事人,遭受三黜,
5.倒數第2章則講周公教兒子用人之道是“以仁存心,不求備於一人”。
6.第1章“殷三仁”和第2章的“柳下惠”是生活在紛亂敗壞的政治社會。而周公、魯公和周朝的那八士他們則是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社會。
7.這樣,開頭一、二章和結尾十、十一章就拉開了從“亂世”到“盛世”的大幕。
8.而第5、6、7章中的孔子師徒與隱者相遇的故事就被鑲嵌在這樣一個亂世已肇、而昇平未至的背景之中。
9.第3章主人公孔子離開了齊國,表面上看是齊景公說:“吾老矣,不能用。”實際的情形則有晏嬰進讒、大夫謀害等複雜紛亂的各種原因。
10.第4章孔子離開魯國是因為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可見“女樂”的腐蝕性,也暗示了魯國“樂壞”。而“樂壞”不僅導致了孔子的出走,也誘發了第9章魯國樂師們風流雲散:“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樂入四夷。
11.第8章算是微子篇的點睛之筆,孔子稱讚“逸民”:伯夷、叔齊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但能“言中倫,行中慮”;而虞仲、夷逸言不中倫,行不中慮,但仍然能“身中清,廢中權”。而全章的最後的一句“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是整個《微子》篇最有分量的一句。
12.可以說到了這兒,孔子面對周遊列國途中,隱士們一聲高過一聲的質疑,終於給出了明確的回答“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這正是孔子進退出處的理由。而這恰好對應了第3、4兩章的“孔子行”。所以,孔子師徒和多位隱者相遇的故事就這樣被巧妙鑲嵌在由前後章節內容構成的因果鏈條之間。
13.5、6、7三章連在一起,活生生就像一出舞台劇:
14.第5章只有兩個人物:孔子和接輿,接輿暗示孔子,應該退隱。
15.第6章人物多起來了:有孔子、子路、長沮和桀溺。長沮譏諷孔子“欲以道易天下”卻不知道渡口,而桀溺乾脆誘導子路離開孔子。
16.而本章,出現的人物更多了:孔子、子路、荷蓧丈人還有荷蓧丈人的家人。故事情節也越來越曲折:有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由此可見,5、6、7三篇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的。
(七) 本篇讓我們為孔子而感慨
讓我們感慨的是,在這一篇裡,孔子不再是讓天下人景仰的聖賢,他面對的問題也不再是弟子的“問政”和君主問“為邦”,而是不同的思想者的指教、質疑、甚至評判,甚至於把他和他的弟子都進行了區別的對待。而面對隱者的疑問,幾次都是子路直接應對的,孔子始終沒有機會直面回答,直到下一章,夫子才輕輕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無可無不可”,這是孔子對於一直響徹在周遊列國途中的隱士的質疑,做出的永恆的回應。
(八)江謙先生鼓勵我們做個真正的孔門弟子
江謙先生在補注上說“長沮桀溺丈人之勤四體,分五榖,自是古時學者本色。兩漢學風尚如此也”。也講究“耕讀並重”。但“孔子欲進以大乘救世之學,故不許其闢世”。而“今之學者,當效法長沮桀溺丈人之生計自立”江謙先生鼓勵我們今天的人當效法長沮、桀溺,先以生計自立。然後再進一步,進求大乘救世之學,幫助苦難的世間,這才是真正的孔門的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