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5章-1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白話>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走過孔子的車旁,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行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注釋>
1. 楚狂接輿 :接輿是楚國的狂人,是當時有名的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
2. 鳳兮 :鳳凰啊!此處隱射孔子是鳳凰。(顯示內心對孔子是尊敬的)
3. 何德之衰 :感嘆語。為何你的德行這麼衰落!(你真倒楣啊!生不逢時!)
4. 往者不可諫 : 過去栖栖惶惶不知隱退,就不必說了。
5. 來者猶可追 :今後隱居還來得及。
<思惟提綱>
1. 楚狂接輿遇見孔子,發生了什麼事?
2. 接輿是譏笑孔子?還是真的了解孔子?
3. 孔子又如何看待當時的隱士?
4. 面對無道混亂的環境,君子進退有則?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2. 《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3.《論語•憲問•39》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4.《論語•里仁•02》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論語•子張•13》:「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6.《孟子•滕文公章句下•03》: 「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
7. 《論語•公冶長•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論語•季氏•10》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9.《孟子 •盡心章句上 • 9》:「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一)白話譯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走過孔子的車旁,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行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執政者危險極了!”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快步避開了,孔子無法和他說上話。

(二) 楚狂接輿
1.接輿是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隱士,姓陸名通,字接輿。因為不滿楚國的朝政,剪髮佯裝狂人,迴避入仕,故時人稱之為“楚狂”。
2.在《高士傳》等典藉中記載,接輿親自耕種,過著自食其力的簡樸生活。楚昭王聽說接輿是個賢人,便派使者帶著重金厚禮拜訪他,想請他管理黃河以南地區。接輿笑而未應,使者無奈,只好悻悻然離去。
3.那一天,接輿的妻子出去買東西,不在家,當他回到家門口,看見門外有很深的車輪的印跡,知道有重要人物來拜訪,便對接輿說:“先生年輕的時候就發願行大義,怎麼可以到了這把年紀卻違背初心?”
接輿說:“今天昭王派使者,以重金來勸我入仕,管理黃河以南地區。”
妻子問:“先生難道答應了嗎?”
接輿答:“沒有。”
妻子說:“國君使喚不聽從,這是不忠;聽從了卻是行不義,有違初心。不如我們去隱居避世,過自得其樂的生活。”
於是夫妻兩變名易姓,隱居峨眉山,壽數百歲。

(三) 孔子遇見接輿
1.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後由楚昭王出兵解圍,被迎接到了楚國。
2.昭王想重用孔子,並封七百里地給他,但被楚國的宰相子西阻止。
3.後來昭王去世,孔子離開楚國。孔子在離開楚國前,遇到隱士接輿,就是“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
4.楚狂接輿在孔子的車旁或門口經過,裝瘋賣傻,唱著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四) 注釋“鳳”“德衰”
“鳳”指鳳凰,古時候被認為是神瑞之鳥,只有在聖君時代才會出現於世。接輿將鳳凰比作孔子,說孔子遊說諸侯,無聖君可遇,猶如鳳凰在不應該出現世間的時候卻出現於世間,所以說
“德衰”。接下來接輿勸諫孔子,過去的已經過去,勸說你也沒有用;現在你追悔還來得及,接下來的時光勸你還是去隱居!理由是,現今的當政者,都十分危殆,不可以救治,不足與有為。

(五) “楚狂歌鳳”典故的由來
1. 本章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後世的文人把“接輿“、“楚狂”看成是佯狂避世的一個典型,泛指狂放不羈的孤傲之人。用“鳳德”稱譽美好的品德。“楚狂歌鳳”已經成為一個著名典故,比喻政治腐敗無能,不得不去隱居避世。
2. 唐朝詩人李白用:“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詩句,抒發自己的浪漫主義情懷。山水派詩人王維也留下了“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的詩句,都表達了孤傲灑脫的心境。
3. 如果後世的文人,把“接輿楚狂”當作心中的偶像,以孤傲自居,去玩轉詩文,宣洩情緒,寄情山水,那麼就會把本章透由楚狂來反襯孔子的聖人情懷、入世精神、進取之道,變得輕忽而失去根本意趣了。

(六) 接輿是譏笑孔子?還是真的了解孔子?
首先,我們思考一下,接輿勸諫孔子隱退,是譏笑孔子不識時務,還是真的非常了解孔子,懂得孔子的聖人情懷?不同的人會讀出不同的心境和體會。藕益大師說:“又是聖人一個知己。”藕一大師認為,接輿是非常懂得孔子的又一個知己。接輿懂得孔子,那麼孔子也一定懂得接輿,互為知己。當然說是知己,其實是彼此欣賞,是在一定層面上的內心呼應,聖人的博大情懷,其實隱士也只能略懂一二。

(七) 孔子如何看待隱士?
1.《論語》中有很多的篇章說到孔子的進退之道,這也十分清楚地表明孔子對真正意義上的隱士是持肯定看法的。
2.《述而篇》中,孔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3.《泰伯篇》中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孔子對該做官不做,不該做官的卻做了,非常痛恨,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孔子對隱居並餓死在首陽山的伯夷、叔齊,讚歎他們是“古之賢人也。”
4.在避的方法上,孔子在《憲問篇》中說了四種:“賢者闢世,其次闢地,其次闢色,其次闢言。”孔子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他的進退之道。雖然孔子非常想當官,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負。但當道不行的時候,他寧可放棄魯國大司寇一職,去周遊列國,在其他諸侯國也多次放棄入仕做官的機會。

(八)“進則仕,退出隱”進退有則
1.這是中國古代士人實現政治理想過程中的進退之道。古代的士人是知識分子階層,他們都是立志求道的人。
2.《里仁篇》中,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人有志於追求道,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便不值得同他論道了。
3.《子張篇》中,子夏說:“學而優則仕。”就是當你學習到了一定程度,很豐富了,條件足夠了,就要去當官,報效國家。
4. 孟子也說過:“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士失掉了官位,就像諸侯失掉了國家一樣嚴重。
5.孟子又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士人去做官,就像農民要種田一樣,是他的本份。
6.作為立志求道的士人,不是任何時候都是“進”,也有“退”的時候,但他們的“退“是有原則的。邦有道則進,進則仕;邦無道則退,退則隱。“進”也是為了求道,“退”也是為了求道。其實退而隱的求道方式,更為艱鉅和珍貴難得。
7.《公冶長篇》,孔子在評價衛國大夫寧武子的時候說:“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邦有道的順境之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國家和天下蒼生,很多的士人都能做到。但在邦無道的逆境之下,能夠韜光養晦,藏其知而佯愚,不是所有的士人能夠做得到的。
8.《季氏篇》中,孔子說:“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避世隱居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義而行來貫徹他的主張。我聽過這樣的話,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孔子對甯武子的評價,以及對隱士求志達道的期許之心,放到本章,也可以推斷孔子對楚狂接輿的裝瘋賣傻,大智若愚,持欣賞和敬佩的態度。

(九) 狂妄不羈的隱士,究竟懷著怎樣的心?
1.說到這裡,我們也許會產生一種好奇心,隱士那種狂妄不羈的真性情,似乎是脫離世俗社會的另一類存在,卻又很容易被世俗認定為“高人”!他們究竟懷揣著怎樣的一顆心?是否也像聖人一樣,擁有明珠一顆?
2.孟子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古代士人的退隱,是在面臨“窮”的境遇之下,作出的無奈選擇。但這裡講的“窮”,與“不得志”相對應,就是“道”行不通了;這裡講的“達”,與“得志”相應,就是“道”能夠通行於天下。如此的話,士人或君子,難道也有窮困、道行不通的時候嗎?
3.子路曾經就有這樣的疑問。孔子陳蔡絕糧,走投無路,子路想不通,就啟問孔子:
“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他:“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的回答非常精妙,意思是,君子雖然有“窮”的時候,但面對外在的困窘之境,君子仍然能夠固守君子之道;但小人就不一樣了,面對外在的窘境,不能恪守君子之道,什麼事都可以幹得出來。
4.所以,這裡講的“窮”與“達”,或者說“邦有道”與“邦無道”,只是外境上的顯現。真正的君子或士人,面對外在的因緣境遇,都會透由或退或進的方式,調整自己的行道方便。無論是面對“窮”還是“達”的境界,都義不容辭地去堅守內心那片純淨的天地,固守住如明珠般的君子之道,在他們的心中都沒有“困窮”的時候!1633
5.所以,隱士,隱的是身,不隱的是心。如果隱士的身心都隱退了,還何以稱之為“士”?隱士的精神與名望,千百年來為什麼沒有隱沒?後世的人們為什麼還不斷地提起他們,他們的事蹟不斷地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因為在邦無道的時候,他們不僅不屈服於達官權貴,不與之同流合污,而且能夠獨善其身,積蓄能量,待機而動。一旦時機成熟,重新出山,一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是儒家文化所孕育出來的獨特的隱士精神和隱士文化!1732

(十) 歷史典故 -- 薑子牙、諸葛亮
1. 歷史上的薑子牙
本是貴族的後代,在他出世後,家境已經敗落,但人窮志不短,他博學多聞,滿腹經綸,壯志凌雲,關愛蒼生。因為不滿商紂無道,七十多歲,仍然沒有入仕,甘為一介貧民,藏於民間,隱於濱海,等待出山的機會。在72歲時,了解到姬昌(後來的周文王)的賢明,一心想歸投他,便在渭水垂釣,等待姬昌的到來。姜子牙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千古美談,最終成為周朝的開國元勳,輔佐文王,興邦立國,幫助武王滅了商朝,建立周朝。

2. 諸葛亮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謀士,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在民間影響廣泛,象徵著智慧和謀略。諸葛亮在叔父諸葛玄去世後,就在隆中隱居,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與劉備討論天下大勢,竟然娓娓道來,瞭如指掌,句句在理。他們之間的論說,成就了後來著名的《隆中對》,成為蜀漢的基本國策。無論是姜子牙還是諸葛亮,雖然曾經只是一名隱士,但將天下大事、大勢,運籌於帷幄之中,發願報效國家、利益天下的心從未隱沒。不僅沒有隱沒,而且保持著比常人更為清醒、更為深邃、更為靈動的心!這是歷史上的隱士最受人尊敬的價值所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