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5章-2

5-1【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5-2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白話>
5-1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走過孔子的車旁,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行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5-2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執政者危險極了!”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快步避開了,孔子無法與他談談,也就作罷。
<思惟提綱>
1 . 孔子「欲與之言」,楚狂接輿為什麼「趨而辟之」?
2. 楚狂接輿為什麼將孔子喻為鳳凰呢?神獸、瑞獸現世,代表甚麼意義 ?
3. 孔子一生,雖然只是內聖並沒有外王,但有那些內聖的功德?對世人影響力為何 ? 
4.讀了這章,隱士的本地風光,與孔子的濟世情懷,請想想聖者與隱者有何差別之處 ? 對我們有甚麼啟發?


<義理解釋>微子篇-第5章(2)
一.引用經文
1. 《藕益大師》:趨而辟之',尤有禪機。”
2.《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西狩獲麟,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由於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zy2p9m3.html
2. 《孟子•萬章下》: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
3. 《史記•孔子世家》: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乎!」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行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5.《論語•陽貨篇•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6. 《論語•陽貨篇•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7. 《論語•微子•6》: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8. 《論語•子罕•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 《孟子•萬章下》: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10. 《論語•子路•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2. 《論語•為政篇•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重點摘記
原文: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一)隱士的本地風光,與孔子的入仕濟世情懷 :
1.上一講,我們試圖從內心深處去了解隱士的本地風光 :
藉此去揣摩楚狂接輿與孔子瞬間相遇所擦出的智慧火花,讀懂他們言行間所演繹出來的那份難以言說的生命情懷——從入世看出世,從出世看入世,儒者與隱者之間如何彼此默契,相得益彰,讓我們的生命更高。
2.這一講,我們重點去探究孔子的入仕濟世情懷,以及給我們的啟示。
1.接輿經過孔子的車旁,以“歌”的形式,說了一堆“瘋話”,以鳳凰喻孔子,似乎在稱讚孔子,既然稱讚孔子,為什麼又勸孔子該隱則隱,譏諷他不該入世時入世為“德衰”?
2.孔子聽到以後,馬上認定遇到了高人,遇到了知己,非常恭敬地下車,想和他交流,但接輿居然快步離開迴避孔子,兩人沒有說上話。藕益大師說:“'趨而辟之',尤有禪機。”
3.孔子與接輿的這一段相遇,極具畫面感,可以說栩栩如生。兩人雖然沒有說上一句話,但正如藕益大師所說,裡面富有禪機,也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4.首先,我們思考一下,孔子出現於世間意味著什麼?
在接輿等隱士看來,如果世間沒有聖王或聖君,你孔子不應該現世,如果現世,注定是徒勞無功,不得其志,乃至於如“喪家犬”般到處碰壁。
但既然如此,楚狂接輿為何又把孔子比喻成鳳凰,感嘆沒有聖君的時代,你為什麼要現世?

(二)“西狩獲麟”的故事:
1.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講述過一個“西狩獲麟”的故事:
魯哀公十四年春天,哀公在大野打獵,給叔孫氏駕車的車夫鉏商捕獲一頭野獸,他們不認識這頭野獸叫什麼名字,覺得這是不祥的徵兆。
請孔子來鑑定,孔子看了以後,說:“這是麒麟。”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之處,必有祥瑞。
後來他們將被驚擾且受傷的麒麟運回去了。
2.晚年的孔子飽經滄桑,見麒麟在不該現世的時候卻出現於世間,又不被人認識,像普通的野獸一樣被追逐、驚擾。受傷後的麒麟雖被帶回去療傷,但因驚嚇過度不吃不喝很快死了。
3.孔子對此感慨萬分,涕零淚下,後人代孔子為麒麟寫下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歌詞大意是:
唐堯和虞舜的聖明時代,麒麟降臨人間,給人們帶來祥瑞;如今正逢亂世,你為什麼要來到世間呢?麟兒,麟兒,我為你的遭遇而感到憂傷呀!
4.鳳凰,麒麟,為聖者出世而示現 :
本章的“鳳兮鳳兮”與輓歌中的“麟兮麟兮”,發出的是同樣的感慨!無論是鳳凰還是麒麟,他們都是神獸、瑞獸,只有在聖王時代才會現世。
而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禮崩樂壞,不再有堯、舜、禹、文武、周公的王道仁政,那為什麼麒麟會短暫現世呢?
相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
這是否昭示,神獸現世並不是非時,也不是逆世而行,而是正當其時,是為作為聖者的孔子出世而示現的呢?

(三)孔子內聖的功德:
我們知道,孔子一生,雖然只是內聖並沒有外王,連當官入仕機會都不多,但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通過整理文化典籍,將古聖先賢的文化集大成於一身,並通過周遊列國,興辦教育,培養弟子,形成道統,將中華文化代代相傳,光耀千秋。孔子的影響力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位聖王。
後世的人感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雖然不是以聖王這個圓滿的德相示現於世間,但其功德完全等同於聖王。
                                                                                                (四) 將孔子喻為鳳凰,是對孔子最好的褒賞:
楚狂接輿將孔子喻為鳳凰,“譏”孔子非時而行,這難道不是對孔子的最好褒賞嗎?正因為當政者的“危殆”,才有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非時逆行”,正因為有孔子的“非時逆行”,才給天下帶來光明和希望!作為隱士的接輿,與作為儒者的孔子,其實他們是相互欣賞,心照不宣,在不同的因緣際遇下,從不同的角度示現君子之道!孔子想與接輿談談,而接輿快步避開,其實告訴孔子——你的心思我懂,我們也就不必再說什麼了,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或許就是儒者與隱者之間的默契吧!

(五) 聖者與隱者的差別:
雖然如此,作為儒者乃至聖者的孔子,與楚狂接輿等隱者顯現起來還是有差別的。1.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作為時中之聖的孔子,同時具足“仁、知、勇”三者的功德,所以他是自在的。
2.最顯著的特徵是,孔子行於任何境界之上都能夠“無可無不可”,都有自己的行道方便,即使是“邦無道”,也能夠“避而不隱”。進一步可以做到江謙所說的“無能闢所闢”,即不存在能避的人與所避的境,心境完全可以融為一體。
2.而隱士則不一樣,他們即使有高遠的發心,但不是在任何境界之上都能圓融自在;即使尊重、欣賞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入世精神,也不一定完全懂得聖者的情懷。
3.如本章的楚狂接輿,在忠與義不能求全的情況下,只好無奈地去選擇隱居避世,待機而動。如果孔子是聖人的話,那麼這些隱者狂士,只能稱之為賢人。

(六)《論語》中記述孔子的“無可無不可”,應對各種境界的智慧 :
孔子的“無可無不可”,應對各種境界的智慧和能力,在《論語》中多有記述。1.《陽貨篇》第一章說到,
孔子千方百計避開與陽貨會面,但還是在路途相遇,陽貨勸說孔子:“你懷藏寶貴的學問,卻不肯用出來,任國家迷亂下去,這可以說是仁嗎?
你喜歡從政,卻一次又一次失去機會,這稱得上是智慧嗎?”並告誡孔子:“歲月流逝,時不我待啊。
2.陽貨是犯上作亂的典型,孔子面對陽貨的勸說,居然答應了陽貨的請求去做官,說:“諾,吾將仕矣!”孔子後來有沒有去當官,不得而知,相信孔子有能力進退自如。
3.類似的情況,在《陽貨篇》的第五章和第七章中也有記述。
叛臣公山弗擾和佛肸召請孔子,孔子想前往。這時候直率的子路就有點按捺不住,面露慍色,不太高興,對孔子說:“過去我曾聽先生說過,在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可以去的。”孔子回答子路說“是的”,卻同時又告訴子路:“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意思是,最堅固的東西,磨也磨不薄,最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還補充了一句:“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意思是,我難道是一個匏瓜嗎?怎麼可以只係在腰間而不食用呢?
在子路的逼問之下,孔子終於道出自己的心裡話,也是聖者的密意。孔子告訴子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有些地方我可以去,你卻不能去!我孔子來到這個亂世,就是為了救度蒼生,難道我像一個匏瓜一樣,只看不用的嗎?
3.本篇接下來的第六章當中,孔子不無感慨地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子說:“我們既然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那麼再不與人合群,哪與誰可以合群呢?
如果天下有道,也用不著我孔丘來改變它。

(七)聖者悲天憫人的情懷,至堅、至白的功德:
”這讓我們想起佛教中地藏王菩薩的一句著名的誓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1.對聖者而言,普通人不能去的、最最艱難困苦的地方,卻是聖者最願意去的地方。因為聖者不僅有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且有至堅、至白的功德,能夠入於世間而不被世間所束縛、所染污。
2.在《子罕篇》中,孔子說想搬到九夷去住,九夷是指野蠻未開化的邊地。有人就擔心這些地方太簡陋,孔子去了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居住的地方,難道也有簡陋的嗎?
孔子的話擲地有聲,自信篤定,這就是聖人的氣概!
3.“時中之聖”的內涵,也顯示出孔子有非常圓滿的見解,可以融通一切的境遇。 
  孔子的每一個言行,含攝了無量的知見,既能了達當下的緣起,利益到眾生,同時考慮到如何將先王文化能夠長久安住在世間。
4.在《子路篇》中,孔子與子貢討論“士”的內涵,談到了“言必信,行必果”,
  現代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作為非常崇高的行為準則來遵守。殊不知,這
  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硜硜然小人哉!”孔子認為,那些“言必信、行必果人,只能算是為自利而不知變通的小人罷了,是“士”當中最為低劣的一等。
5.譬如孔子在對管仲的評價上,顯示了他更具了達緣起的智慧,具有更為深刻的見解。管仲與召忽,兩個人一起輔助公子糾,公子糾在與小白,就是後來掌權後的齊恆公,爭奪君位中失敗,齊恆公殺了公子糾,召忽因此而自殺,為自己的主人殉死。而管仲卻沒有自殺,不僅沒有殉死,反過來輔助齊恆公成就霸業。當時就有很多人認為管仲不忠不仁。但孔子卻評價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百姓至今還得到饒益。如果沒有了管仲,我們也許已淪為披髮與左扣衣襟的夷狄之徒了。哪能像匹夫匹婦一樣,為了守一個小信小節,而自殺於山溝溝裡,無任何功績而無人所知。”孔子認為為了小信小節,而不顧天下大義的人,是不能稱之為“忠”和“仁”的。
6. 孔子的這種了達緣起的智慧,使他對“仕”有更加寬泛的理解。在《為政篇》中,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孔子你為什麼不從政?孔子回答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尚書》上說:“孝啊,只有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並把這種風尚影響到大官那兒去。”這也算從政了啊,為什麼一定要做了官才算是參與政治了呢?

(八)孔子做官入仕的內涵如此放大,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1.當邦無道,政治黑暗,王道仁政不在的時候,其實孔子也會選擇隱退,但孔子的隱退並沒有退到深山老林,與鳥獸為伴,而是更換所緣境,透由教育教化,用孝悌等道德風尚提升民俗,去影響執政者。
2.所以,孔子的隱——“只隱仕,不隱事”。其實這也是孔子等儒者留下的非常寶貴的文化道統,使文化傳承人人有責。
3.荀子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儒者在朝廷上當官,就能使朝政完美;在下面做個老百姓,就能使風俗完美。
4.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上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憂其民,則推行王道仁政;憂其君,則提昇道德風尚。這和上面的荀子所說,可以說異曲同工。
以上我們將隱士的精神與價值,與孔子的聖者情懷,作了分析比較,了解了他們之間的異同之處。

(九)總結 : 現實生活中,進退自如,取捨有道 :
1.在現實生活中,一切時處我們都將面臨進退取捨的抉擇,做到該進則進,該退則退;進有能力,退有原則;進退自如,取捨有道。
2.在進的時候,切不可以被功名利祿、名聞利養所貪著,淹沒於濁世而失卻正知正念;退的時候,切不可退失發心,自命清高,自我欣賞,以為天下皆昏,唯我獨醒,陷於唯求自利,乃至寄情山水、沉淪不起的泥潭。
3.能夠進退自如,取捨有道,只有“時中之聖”的孔子等聖者才能圓滿做到。
我們只有效學聖賢,依止師長,至心求道,廣聞博學,敏於實踐,才可以讓生命自由奔放,讓生命安立在最究竟之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