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微子十八 第6章-3

1、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2、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3、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4、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5、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

6、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一、白話
1、長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過,讓子路詢問渡口。

2、長沮說:「駕車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是魯國孔丘嗎?「是。」「他天生就應該知道渡口在那裏。」

3、子路再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我是仲由。」又問:「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子路答:「是。」

4、桀溺說:「壞人壞事象洪水一樣泛濫,誰和你們去改變?你與其跟隨避人的人,哪裏比得上跟隨我們這些避世的人呢?」他邊說邊不停地拿著農具播種整地。

5、子路回來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人不能和鳥獸同群,

6、我不同天下人群在一起而同誰在一起?天下太平,我就用不著提倡改革了。」

二、讀誦進度
華敘彬老師 領讀 13’29”
今日段落 - 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段落複習 - 每章讀誦5遍、串讀5遍
第三章(3-2)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第四章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第五章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第六章(6-1~6-3)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三、思惟提綱
① 孔子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也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也對顏回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孔子的「隱」與本章提到兩位隱士的「隱」有什麼樣的差別?

四、義理解說
講師:張崑將 老師 03’42”
1、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公冶長 • 0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論語 • 泰伯 • 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論語 • 述而 • 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孟子 • 萬章章句下 • 01》
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
2、重點摘記:
㈠複習:

6-1:
將第六章孔子遇到兩個隱者的白話翻譯跟註解做簡單的說明。

6-2:
①我們從小常問路,有時候問對人,路就好走;有時候問道於盲,越問就越糟。其實問對人就等於是問到有經驗的人,問對人就能跟對人,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地;那問錯人,就等於是跟錯人,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所以問對人,就是能跟著一個有德行兼備的師長,向他學習、請益、受他薰陶,走一條不後悔而正確幸福的道路。

②所以這一章子路問第一位隱者長沮,長沮回答說:「你是孔子的弟子,所以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那這個回答是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回答,表達各自有各自的道,走的是不同的路,互相尊重的意思。那第二位隱者桀溺的回答,則是要子路與其跟著孔子在亂世時代到處碰壁,倒不如跟著像他們一樣當個隱者,是有勸誡子路。他意思就是說:「你跟錯人了,不要再繼續跟了,不要再繼續跟著像孔子這樣的人。」這是有比較的意思,他有一種「你不要再當傻子了,我的道比他的道還好」。

③《微子篇》專記孔子、記一些聖賢的出處進退原則。這一章用一個向隱者問路比喻,來體現隱者跟孔子不同的出處進退的原則,表達出在黑暗的亂世當中,你要麼就是做一個潔身自愛的隱者,可以生活於安全無虞的終老一生;要麼就做一個不忍眾生苦難,希望解決眾生苦難的人。

④但像孔子這樣做,一定會很累,並且會遇到許多磨難,甚至常被人生命受威脅或犧牲生命,但是偉大的仁者胸懷,就是有這樣偉大的情操,他雖然很累,但內心很踏實,也非常的快樂。中華文化主流的文化為何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它的道理就在這裡。

㈡今日進度6-3:

①那第二個重點呢,這一章所設計的第二個重點呢,是後面這個部分,有關於「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表達兩類人群的不同世界觀。

②這裡孔子用了很妙的比喻——「鳥獸不可與同群」,鳥是天上飛的,獸是地上爬的,這兩類本來就是不可能合群在一起,更何況是人呢?孔子用這個比喻來比喻,我們人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是人群,活在人群的世界,所以人的世界。既然活在人的世界,就需要參與人的世界的運轉,豈能如隱者避開世界而住在山林跟鳥獸在一起呢?

③從這個比喻來看,我們可以瞭解儒家的世界觀,必須是參與世界的,而且是改變世界的;但隱者的世界觀是跳脫世界,觀賞世界,認為世界的運轉自有其道,誰也改變不了,天下有道可改則改,天下無道不可改,不可改變則隱身歸去,回歸自然,完成自身的道。隱者這種世界觀仿如道家,但這也可說是儒家跟道家的不同境界。換言之,儒家是入世的,不僅要參與世界,也要改變世界,而且生死而不悔。孔子在這裏表現出菩薩道的仁愛精神,而不是阿羅漢的自了漢的舍離精神。

④這章涉及孔子如何看待隱士,以及隱士如何看待孔子,兩相比較,我們看到孔子也曾經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道不行,他要乘著船到海外去傳他的道,他也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孔子也對顏回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但以上都不是這裡所說的躲避世間戰亂的隱,是一種,孔子呢,與其說是一種消極的隱士,不如說真的道不行,他是做的是一種積極的隱,隨時待機而發的隱,所以孟子才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也」,也就是說,這個「聖之時者」指的是孔子是一個無可無不可,是一種任運的,是不強求,也隨順因緣,但不變的是胸懷天下蒼生的心。孔子的隱是懷抱希望的隱士,與這裏對天下懷著絕望的隱士呢、消極的隱士是不同的。

⑤所以我們看到孔子固然一輩子不得志,但是呢又如何呢?歷史上證明,不得志的歷史人物,反而比得志的歷史人物,更贏得歷史評價。因為歷史評價不是爭一時,或看一世,而是看、爭的是千秋萬世。孔子在政治上是不得志,但他所立下的教育、文化事業,卻是千秋萬世的志業,孔子所爭不在個人的事業成就,而是在於自利利他的生命成就,這個就是孔子跟隱士之間的差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