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5

(19章續)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
孔子說:「陳文子,潔身清廉呀!」子張接著問:「他算是仁人嗎?」孔子說:「我不瞭解他仁德修養的程度,怎能輕易用仁的美名讚許他呢?」

<思惟題綱>
1.「清」是美德,具有「清」美德的人,展現出來的樣子為何?你認識這樣的人嗎?
2.陳文子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身為大夫的他,雖是「清」,但不「仁」。請試著提出他不「仁」的理由?
3.回想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因為看不慣一些人的作風,而離開他們或團隊?請問你的意樂為何?如果再遇到,你會如何處理?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4

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

<白話>
到了他國。那執政的人也和崔子差不多,就又說:“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於是又離去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文義>
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仍是僭亂的,他又說:『這裡的臣子還是和我國的大夫崔杼一樣。』於是又離開了。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樣?

<思惟題綱>
1. 陳文子離開了弒君作亂的國家。再到另一個國家,仍舊發現同樣的問題再度離去,對您有何啟示?
2.您覺得夫子若遇到如陳文子同樣的狀況,會怎麼做呢?
3. 選舉時總會聽到一種說法:搞政治的都是一個樣,不為國家只為自己,所以我不會去投票。您的看法呢?
二.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泰伯•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論語•里仁•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二)重點摘記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
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1)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

(三)個人分享: 立下生命宗旨,並精勤學習朝著目標努力

1.在《論語•公冶長•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節錄義理解釋如下:

 儒家在面對不同時局的時候,有一種抉擇的自主跟抉擇的智慧。這個社會平靜,在上位者重視賢才,那儒家的弟子就會出來,為社會貢獻能力。當這個社會時局動盪,事不可為,一方面,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貢獻一己之力,改善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可是呢如果真的情勢已經難違了,那也可以獨善其身,等待更好的時機,再為大家做事。所以這樣的抉擇,其實是非常非常有智慧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自由、生命的自主以及理想的實踐,這些因素呢,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喪失了自身生命的最高原則,生命在這裡有一種自由跟自主。

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用之」、「舍之」,「之」指仁道,「舍」是捨棄。孔子、顏淵的「行」「藏」,合於仁道就行,兼善天下;背離仁道就藏,絕不戀棧職位,退下來厚培學問道德,等待時機。(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任用我,我就出仕,實現抱負;捨棄不用,我就退隱,獨善其身。舍,通「捨」。)
3. 至於”獨善其身”我比較接受的是像夫子那樣致力於教化的工作,而不是完全關起門不理世事,因為《論語•魏靈公•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必須要有志之士來傳承下去。)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3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白話>
子張又問:「齊國大夫崔杼殺掉了齊莊公,擁有四十匹馬的大夫陳文子,捨棄富有的家產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料那一國的臣子也是以下犯上,他就說:和我國的大夫崔子一樣。

<文義>
1.崔子弒齊君:崔子,姓崔,名杼。春秋齊國大夫,因齊莊公與妻私通,怒而弒殺莊公,立杵臼(齊景公)為君,自任右相。
2.陳文子--姓陳,名須無,諡號文,春秋齊國大夫,因崔杼弒莊公,而離開齊國。
3.有馬十乘—四馬拉一車為一乘,十乘有四十匹馬。當時擁有十乘的大夫,算是高官。
4.棄而違之—放棄十乘的高官厚俸,離開齊國。違之,離開。

<補充資料>
「崔杼弒齊君」故事:
齊國太史就是齊國的史官,因為崔杼殺害齊君--齊莊公,在簡冊上寫下:「崔杼弒其君光」,崔杼要求他改寫,但太史不為所動,崔杼便將他殺了;太史的弟弟又接著寫:「崔杼弒其君光」,崔杼又把他的弟弟殺了;另一個弟弟不怕死,也跟著這樣寫,崔杼再殺;第三個弟弟又這樣寫,崔杼只好放棄,任由史官書寫。

崔杼殺死的齊莊公,名「姜光」,父親是齊靈公。靈公雖然立他為太子,卻因為寵信戎姬,又想另立戎姬撫養的仲姬之子「公子牙」為太子。崔杼趁靈公重病,殺掉戎姬與公子牙等相關人士,擁立太子姜光即位。

崔杼與齊國君主同姓「姜」,他愛上了齊國大夫棠公的妻妾棠姜,棠公去世後,崔杼想娶棠姜為妻。崔杼的駕車官東郭偃正好是棠姜的弟弟,東郭偃原以同姓不婚為由,不願撮合,但拗不過崔杼的要求,也只好答應,最後棠姜終於嫁給了崔杼。這時的崔杼因為擁立莊公又懷抱美人,相當得意。

齊莊公是好色之徒,他看見崔杼美麗的妻子,便利用國君的威勢,強迫棠姜就範,從此經常出入崔家,甚至把崔杼放在家裡的帽子賞賜給其他人,不把崔杼當一回事,好像他才是崔家的主人,崔杼於是決定要殺掉這個昏君。

齊莊公在位第六年,崔杼聯合慶封與賈舉,趁莒國國君到訪齊國時,故意缺席,稱病在家休養,引誘齊莊公到崔家探視。色欲薰心的莊公又想找棠姜調情,沒想到崔杼與慶封,早已準備好武士對付他,莊公想要爬牆逃命,結果腿部中箭隨後遭亂刀砍死。

<思惟題綱>
1. 崔子為何要殺掉齊君?
2. 陳文子為何要捨棄官位、捨棄財富,離開齊國?
3.當你的遭遇如陳文子時,你會捨名利而保有清廉嗎?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2

(19章續)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話>
他辦移交的時候,一定把他任內的政務,清清楚楚地告知接任的宰相。這種人,你看怎樣?」孔子答說:「他是忠於職守的人!」子張進一步問:「他可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說:「就這件事,堪稱為忠,若問他這個人,我不知啊,哪得為仁人呢?」

<文義>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子張是字。少孔子48歲。和子夏、曾參等人,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子張志高意廣,氣象闊大。難免義欠妥切,孔子曾說他「師也辟」,「師也過」。辟,張大之義或偏激;過,過多、過頭而失中。

2.令尹是楚國官位,等同宰相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處長江流域,在周成王時期建國。楚成王時,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家強盛。在當時國際間,子文的聲望很高。加上有學問又有修養。(子文是比孔子早100多年的人。)

3.「未知,焉得仁?」另一種說法
「子文不是有智慧的人,豈能算是仁人。」
因為子文舉薦子玉帶兵出戰晉國,結果楚國被打敗,子玉自殺身亡。後人評論子文缺乏智慧,舉薦失當;造成子玉自殺,是賊害子玉,有傷仁德。所以子文智慧不足,豈能夠得上仁人!

<思惟題綱>
1:子張志概高遠,所問所言,義皆遠大,從《論語》中所記,可得知。請問在前面為政篇,子張提出什麼問題請教孔夫子?

2.子文「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下台,一定把任內的政務,詳詳細細地告訴接他任的人。請問容易嗎?為何他做到了?孔子認為這是什麼德性?

3.請問你從「令尹子文」身上,學到什麼?你如何落實?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9章-1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白話>

子張請問孔子:「楚國宰相子文,三次被提拔為宰相,看不到他有高興的臉色;三次被免除宰相的職務,
也沒有生氣埋怨的臉色。

<文義>

1.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宰相。

2.子文:姓鬥,名豰(ㄍㄨˇ) 於菟(ㄊㄨˋ),字子文。

3.三仕為令尹:「仕」,就任。三次上台就任令尹。

4.三已之:「已」,罷官,去職。三次被罷掉令尹的官位。

<思惟題綱>

1.一個人,不論升官或被罷免掉,尤其高職位,一定會有情緒--「喜」或「慍」,請問為什麼會有?

2.子文,面對這麼大的改變—三番兩次被升官、被罷官,都能不起情緒,進退自如,他如何做到?

3.人生境遇,難免也會有突發的大起大落,到時候,您能展現子文的風度嗎?該如何做準備?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 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二)重點摘記

1.第19章前段消文

(前段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令尹子文生平 :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人名,也就是斗子文,是楚國的大忠臣,他為人,喜怒不形於色,與人沒有隔閡,只知道為國家,而不知道為自己。在楚成王八年,子文被任命為令尹,從那時起,在其後的二十八年當中,他在令尹這個職位上,雖三上三下,卻一直忠心耿耿,為楚國的強大和北上爭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釋意
子張問孔子,子文三次被任命為令尹,人人羨慕他的尊榮,可他卻沒有喜悅之色;他三次被罷免,人人為之叫屈,可他也沒有一點怒色,而且每次解任,他都一定會很真心的與接班的新令尹交接工作,毫無猜嫌嫉妒之意,他做到這種程度,你以為如何?孔子說,這可謂做到了“忠“。子張又問:那他有沒有達到仁呢?孔子說:我不知道他內心是怎麼想的?所以不敢輕易承許他達到了仁。

2.第19章後段消文

(後段原文)
子張又問,“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崔子,齊國的大夫。齊君,是指齊莊公。陳文子,也是齊國的大夫。有馬十乘,就是有四十匹馬。違,是離開。

(2)釋意
子張又問:當初崔子殺了齊君,有人同他一起作亂,也有人保持沉默,而陳文子,能夠放棄富貴,不與他為伍,離他而去。文子到了另一個國家,發現那裡的臣子也不忠君,就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結果到了一個新地方之後,發現那裡還是為臣不忠,於是又說道:“這些人,就像我國的大夫崔子一般。”認為也不可與之共事,於是又棄之而去。陳文子做到這樣,您以為如何?孔子說:“潔白不污,可謂清。”子張又問:算是仁嗎?孔子答曰:不知他內心的狀態,所以不敢說他達到了仁。

3. 鬥子文是忠,陳文子是清,不知其仁
子文,是忠心為國;陳文子,是不同流合污。孔子肯定前者之忠,後者之清,但都不能肯定他們做到了仁。

(1)忠、清、仁,都是美德,仁的標準更高

仁的標準,仁是要克己復禮,克己要達到極致,徹底格除私慾,同時要一心為仁,乃至為家國天下。夾雜一點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慾,容易發現;細的私慾,就不容易發現,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

(2)子文,不計個人榮辱生存,為國盡忠,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絲的博取忠義之名的私心呢?這就不一定了。

(3)文子,是非分明,寧棄富貴,絕不同流合污,也勘為示範,但會不會有一些憤世疾俗,性情失於仁厚,過於貢高我慢呢?這也就不一定了。

(4)孔子之答,意在於教導後學,學習仁德,固然離不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實踐,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課,也就是不斷淨化私慾的克己功夫,確是要紮紮實實的練習。

4.「仁」不輕易得到

(1)子文之忠,文子之清;如子路,能在千乘之國善治其賦;如冉求,能夠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為其宰;如公西赤,能束帶於朝,而善酬賓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見得都具備仁德。

(2)做事容易修心難,任勞容易任怨難,忘利容易忘名難,提起容易放下難,粗的功夫容易,細的功夫
就不那麼容易了。

5.結攝

(1)學了這一段,千萬不要去拿去要求別人,而是要拿來檢查自己。我們初學仁德,不可能在行善時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但也絕不能因為有私心雜念,乾脆什麼善行就都不做了。

(2)私慾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善行實踐,被漸次淨化的。夫子的弟子們,不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嗎?六藝百工,世界第一,也是一步步走上來的。

(3)最終目標一定要高遠 -「仁以為己任」,不高遠,人就耽於現前;階段性目標一定要切實 -「一日用力於仁」,不切實就無從著力。同時樹立這兩個目標,才是最有智慧的。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8章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

<白話>
孔子說:臧文仲收藏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上,刻上山的形狀;在其短柱上,畫上水草的圖案,何以見得他有智慧呢?

<文義>
1.臧文仲:魯國的大夫。
2.居蔡:居,收藏、守護;蔡,地方名,此地出善龜,故稱龜為蔡。居蔡,就是藏龜。
3.藏龜,是為了用龜甲來占卜禍福。古時國有大事不決,則占卜,龜有靈氣,故以龜甲占之。占卜之龜有六種,周禮謂之六龜,各藏一屋,使人掌管之,曰「龜人」。臧孫三代為魯國掌龜之大夫。
4. 山節藻棁:山節,謂將屋子的柱頭刻成斗拱,其形如山,故曰山節。藻棁,藻是水草,棁是屋樑上的短柱,藻棁是指在短柱上畫上水草的圖案。山節藻梲,是將屋子裝飾的精緻華麗。
5.臧文仲以山節藻梲來裝飾藏龜之屋,為了敬神,他本人卻很節省,他的夫人也自己織蒲。

<思惟題綱>
1.一定有人認為臧文仲是智者,所以孔子才會說:「何以見得他有智慧呢?」,請問孔子提出什麼反證?
2.臧文仲和家人生活簡約,卻極華麗地裝飾藏龜之屋,其用心為何?
3.你會去看相、算命、求神問卜嗎?為何?對看相、算命的人,你會極盡可能地對他好嗎?為何?
4.為什麼「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就不算是有智慧?孔子認為真正的智者是何行相?
5.我們要如何努力達到智者的高度呢?


(二)重點摘記

1.關於臧文仲
臧文仲,是魯國的大夫。居,是收藏、守護。蔡,是大龜,龜是烏龜,蔡本來是個地名,因為這個地方出生大龜,所以就用蔡來表示大龜。藏龜,是為了用龜甲來占卜禍福。臧文仲家族三代,一直擔任著守護大龜的工作。

2.孔子的觀察
當時有不少人都說臧文仲很有智慧,孔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舉了反例:“你看臧文仲山節藻棁,何以見得他有智慧呢?”山節藻棁,節是柱頭的斗拱,藻指的是水草,棁是樑上的短柱。山節藻棁,是在藏龜之室的斗拱上,刻上山的形狀;在其短柱上,畫上水草的圖案,把藏龜的地方裝飾得非常精緻華麗。

3.為什麼孔子認為臧文仲並非有智慧呢?
(1)古人只是用占卜來顯示吉凶禍福的徵兆,但是占卜並不能決定吉凶禍福。文仲這麼一心一意地供奉大龜,其實是想祈求它,或者祈求鬼神降福消災,這是何其顛倒。身為大夫,應該致力於盡忠愛民、修身務本,而今卻在這個枝末上出格地用心,何知之有啊。
(2)孔子在《雍也第六》20章講過。有一次樊遲問什麼是智慧,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強調真正的智者,都是積極於做人的本分,對鬼神則敬而遠之,並不會將自身的禍福寄託於神明,而是寄託於自己的修為。

4.儒家對吉凶禍福的觀點
對於吉凶禍福的原因,儒家有著明確的觀點。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書經》:「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
《左傳》:「福禍無門,唯人所召。」
《孟子》:「福禍無不自己求之者。」
儒家認為,支配命運的是因果規律,自己的前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並不是由神明所控制的。

5.本章給我們的省思 觀察自心
(1)現代有人,對看相算命、求神問卜、求吉祥數字、看風水、取名字、佈置房間等等,頗為重視,不惜花心思和錢財,去迎合吉利的說法,對自己的德行,卻不仔細檢點,這是不是跟臧文仲一樣本末倒置呢?
(2)如果有神明,神明都是聰明而正直的,常人都知道的是非之理,神明豈能不知。常人都厭惡惡人而喜歡善人,神明又豈能好惡而厭善呢?如所謂“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對於作惡的人不降災,已是萬幸,又何敢望之降福呢?如果論風水,那麼福地自有福人居,福人自然居福地。
(4)如果自己德行不修,禮法不尊,就不是那有福之人,卻硬要佔那個好處,就不怕福氣被越折越少嗎?
(5)如果自己修身立德,行善積福,難道風水就不會因你而變嗎?
(6)如果命運能被算中的話,那麼福禍逃不過,又何必去算命?
(7)如果命運不能被算中,那算命又有什麼用呢?
(8)如果數字和名字都是命運的關鍵。那麼把一個人改名為某某大家、某某權貴的名字,是不是比其他的更直接了當呢?

6.本章的另一種解釋
「山節藻棁」,是天子廟堂才可以用的裝飾,其它地方是不可以用的。臧文仲在藏龜的房子上山節藻棁,一心想著諂媚鬼神,不顧禮制,還要祈求鬼神賜福於他,而人事方面應盡的義務,卻疏忽荒廢,這顯然不是什麼明知之舉。

7.總攝
要想獲得豐收,就得辛勤耕耘;要想有智慧,就得去親師問學;要想有福氣,就得去克己行仁。除此之外,是不會擁有幸福的。了悟這一點,才會是真正的知者。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7章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白話〉
孔子說:「晏平仲這個人很會和人交往,他總是敬重待人,交往越久他一樣的能保持敬重。」

〈文義〉
1.交—指朋友互相往來。
2.久而敬之—時間雖久,恭敬之心不減。指晏平仲不變初衷,一本恭敬之心待人,非常難得。
3. 「久而敬之」,還可以有兩種涵義:一是晏平仲和人交往,時間越久對別人越尊重;二是與晏平仲交往的朋友,時間越久越尊重晏平仲。第一是晏平仲受到敬重的原因,第二是他受到敬重的結果。

<思惟題綱>
1.您覺得交友很重要嗎?交友之道需要學習嗎?
2.想想自己目前這一生的朋友多還是少?您心中有交友的標準嗎?
3.自己對待朋友的態度如何?
4.“久而敬之”和《詩經•衛風•木瓜》是否可以連結思考?
Ps.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衛風•木瓜》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是戰國末期佚名創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建議網站: http://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1767/prose_appreciations/6234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72447-893.html

(二) 重點摘記
1.有關晏平仲:
晏平仲,也就是晏嬰,平仲,是他的字。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歷經三朝,輔政長達五十多年,以富於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而聞名於諸侯。《晏子使楚》,講的就是他的故事。

2. 交友之道----敬是根本
(1) 本章主要談交友之道。朋友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並稱五倫。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學習,沒有一樣是離得開朋友的。朋友的作用,有時候比親人還要大,還要關鍵。我們就必須重視交友之道。
(2) 晏平仲就很懂得交友之道。孔子讚歎說:晏平仲很善於與人交往互動,他能善盡交友之道。一般人在交友時,時間久了,敬意就會衰退,而他卻能做到,交往雖久,而敬意依舊。
(3) 孔子稱讚他的重點,不在於他的人脈很廣,而是說他把握了交友之道的精髓——久而敬之,對朋友能一直保持敬意。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之間有了敬,才容易有信;不敬,也很難做到信。敬是交友之道的根本。

3. 我們每個人認識的、常常交往的人也很多,在這許多人當中,你覺得真正算是朋友的是哪些人,他們有什麼特點呢?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真正喜歡的人,就是他從內心尊重、愛惜你的人,這就是朋友之敬的含義。

4. 關於“敬”
(1)不同於對尊長、對德高望重者的敬,因為那是下對上的愛戴敬仰之敬。
(2)朋友之敬有許多表現,比如:尊重你的自尊和個性,在意你的感受,能耐心傾聽你的訴說,願意理解你的心,能準確而深刻地看到你的優點和付出,會真心的感恩、念恩,不計較你的缺點和過失,很願意幫助你,也會合情合理的請你幫忙,與你相處時,既態度親近又言行有度。

5. 在心態中帶有輕慢,拿你當工具,很想索取,對你的苦樂漠視,對你的犧牲沒有興趣,常常要求責備,對你的付出覺得理所應當,或者狎暱無理的人,我們並不樂意與他交往,除非無法迴避,但內心則是敬而遠之,甚至有些厭惡。所以,我們想要交到朋友,就要像晏平仲那樣做到敬友,而且要一直保持這個敬。

6.如何做到敬?
(1) 要觀功念恩,不要觀過念怨。常常想著別人好的一面,比如他有什麼優點,他怎樣幫過我,他做過什麼貢獻,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等,這樣就會激發敬意。對於缺點和過失,不要耿耿於懷,而在不知不覺中,積蓄了很重的怨憂之情,這種情緒於事無補,而且具破壞性。在交往之初,人都比較自律,多半會責己不責人,但是時間一長,好看負面的毛病就發作了,倒過來責人不責己,就是對人越看越不順眼,敬意便越來越弱,就背離了交友之道。
(2) 推己及人,不要只想自己。用只想自己的方式交友,注定會失敗,因為誰都不喜歡你。

7. 自我為中心是個老習慣,怎麼突破它呢?思考角度
(1) 我們自己都希望別人能夠尊重、關懷自己,那就推己及人的去想,別人也一定希望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關懷,我們覺得別人敬我是多麼應該,那我敬別人是否也是很應該呢?
(2)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也是成就仁德的發端,如果被徹底激發出來,普及於一切人的話,就是大仁大德,又豈止是用以交友而已。如果只是存在於下意識當中,偶爾起點作用,就很可惜。
(3)小結:
 惻隱之心要把它充分開發,只是需要熟練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功夫。我們自己已經有很多苦樂的經驗,經常練習,設身處地的想想其他人已經、正在和將要產生的感受,惻隱之心就會發生作用,意識到他是一個活生生的,跟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需要被尊重、被關注、被關懷、被理解、被欣賞、被包容)。就不至於無視別人的存在,不會完全以自我為出發點去辦事,常以敬人、愛人之心,去與人互動,別人又怎麼會捨得這樣的好朋友呢?

8. 交友是相互的,你敬別人,別人也反過來敬你;別人對我的態度,也可以作為我的交友方式的一面鏡子,我們不妨常常攬鏡自照,看看有沒有值得欣慰,或者值得改善的地方。

<思惟題綱>
1.您覺得交友很重要嗎?交友之道需要學習嗎?
2.想想自己目前這一生的朋友多還是少?您心中有交友的標準嗎?
3.自己對待朋友的態度如何?
4.“久而敬之”和《詩經•衛風•木瓜》是否可以連結思考?
Ps.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衛風•木瓜》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6章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白話>
孔子評論鄭國大夫子產,說他有四種德行,皆是君子美德。一是,他行事極謙恭;二是,他事奉君上謹敬、負責認真;三是,他對百姓養護愛戴;四是,他使用民力,能得其宜。

<文義>
1. 子產:鄭國大夫,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因其勤政愛民,德智兼備,使鄭國雖處於晉、楚大國之間,卻免於戰爭數十年。
2. 君子之道四焉:君子之道,即下述四點。道是風範、美德。焉,指示代名詞,指下面所說的。
3. 行己也恭:行己,為人做事。恭是謙遜。也,語助詞,藉以稍頓。
4. 事上也敬:事上,對國君。敬,謹慎。
5. 養民也惠:養,安撫、治理。惠,愛人、利人。
6. 使民也義:使,徵役、使用。義,宜、合理。

<思惟題綱>
1.孔夫子評論子產,說他具備那四種君子的美德?
2.為政者應具有的德行,在前面的篇章,孔夫子也提到過,比如學而篇第五章,為政篇第一、第三章等等,請找出來,並與本章的四種為政者的美德,串聯思惟。
3.「行己也恭,事上也敬,養民也惠,使民也義」是可以實踐在生活與工作中的,我將如何做?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陳書•卷21. 列傳第15》:“古之遺愛矣。”
2. 《論語.為政.9》: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3.《論語.泰伯篇.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4.《朱熹集註》:「恭主容,敬主事。恭見於外,敬主乎中。」
5.《左傳.襄公十三年》:「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6.《論語.為政.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7.《左傳.昭公四年》:“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二.重點摘記
1. 孔子評論子產,具備的四種美德是君子之道
(1) 他做人十分的謙恭.
(2) 他承侍君上畢恭畢敬,能將君主交代的事兒,認真的做好.
(3) 他對待百姓,能以實在的恩惠來養護人民.
(4) 他使用百姓的時候呢,能夠按照法度,恰如其分。

2. 子產簡介
子產,就是鄭國的大夫公孫僑,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當時的鄭國,在晉、楚兩個紛爭不斷的大國之間,全靠子產不卑不亢的周全,才保全了國家。鄭簡公時期呢,鄭國內部的公子們相互殘殺,危及到了子產的性命,當時的人們都說子產有仁德,鄭國所以能夠存在都是因為有子產在啊。所以,掌權的公子們,不僅不加害他,還升他擔任卿大夫,實際的掌控鄭國的政治。子產在位二十二年,位高權重,死的時候呢,卻身無餘財,辦喪事的錢都沒有,百姓們紛紛出錢,子產的兒子也不接受,靠手拉肩扛為父親建造墳墓。孔子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後,為他淒然落淚,並感慨地說:“古之遺愛矣。”子產一生仁厚慈愛,具備君子典範。那這一章,夫子特別指出了他具備的四種美德,這四種美德,也可以說是從為政者、管理者的角度,來談論君子之道的重要體現。

3. 行己也恭
行己也恭,是為學的內在基礎,也是修己成己之德的外現。一個為政者,必須要從自身開始,首先對自己的職責保持敬畏,然後呢,才能和睦君臣上下,協調邦國關係,恩養百姓。只有自己擁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團結更多的人;照顧好各方的利益,才能使政治在和諧的狀態下順利的實施。行己,是指子產對自己的要求,行為舉止恭敬謹慎。孔子對自己和弟子們,也是這樣要求的,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對任何職業或家庭管理者的要求。恭則不侮,恭敬別人呢,就不會招致侮慢,如果本身行事態度散漫,就沒法取信於人。為政者,不僅是要製定法律規則,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做好這些規則,使自己成為這一點上可以學習的榜樣。在貌為恭,在心為敬,恭是一個人由內而外統一和諧的表達對天地萬物的敬意,一個人具有恭的外貌,就是這個人內心有敬的本質。

4. 事上也敬
敬,我們著重從外貌上描述的時候,就叫恭;著重從內心上描述的時候,就叫敬。恭表現出了一個君子,內外兼具、本末兼顧的道義追求和信譽的修養。我們能夠謙恭地面對別人,就是因為心中對別人懷有敬意。敬,又是德之所聚,可以迅速地匯聚學習他人的功德。當然,有人內心沒有敬,卻表現出假裝謙卑的樣子,這就是巧言令色;也有人呢,即使心中對人含有敬意,卻不能很好的表現出謙恭,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5. 恭和敬,是儒家堅持深度生命學習的基礎
恭和敬,是儒家堅持深度生命學習的基礎,是提升自我必須內化於心的基本功。做到了敬,就具備了內在可以不斷完善的基礎,生命就不會苟且於天地;做到了恭,就讓所有你面對到的每一個人,心生歡喜,讓他人與我們相處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美好。而恭的反面,就是暴慢,以暴慢的態度與人交往,就會在不經意間呢,招致危險和災禍。孔子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在家裡,古人都願意用“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八個字,來形容夫妻相處的最高境界。這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陌生人的假客套,而是夫妻相濡以沫、相知相守的真敬重、真仰慕,敬其為人,慕其才學。夫妻相處呢,一定要恭敬對方,真實的恭敬別人,才可以獲得別人的恭敬。我們在家裡,如果覺得不受對方尊重了,那我們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缺少對對方的恭敬了呢?總以為自己跟對方這麼親密,所以才不用客氣,那麼對方對你不恭敬,也是不用客氣了。人最容易的,就是對自己放鬆了,大家都對自己放鬆,互相傷害的事兒,就隨時發生了。

6. 君子要重視的道
《論語•泰伯篇》,曾子在重病的時候,還勸告孟敬子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接下來的話,你要仔細聽,君子要重視的道有三個:
第一個,動容貌,斯遠暴慢矣。這一定要注重容貌的謙和,這樣才會遠離粗暴放肆。
第二個,正顏色,斯盡信矣。你要做到臉色莊重嚴肅,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
第三個,出辭氣,斯遠鄙倍矣。一定要重視說話的言辭、口氣和聲調,這樣呢才會避免粗野和背離。那我們看,曾子在彌留之時,還叮囑孟敬子要注意從容貌、言談、舉止和態度這幾個方面做起,這些外在的形象,其實都關乎到內在的恭和敬的工夫,可見恭和敬,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以及和諧人際關係,是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7. 恭主容,敬主事。子產不僅敬重君上,為國家辦事,也是盡心盡力,毫不馬虎。什麼叫敬其事呢?就是做事的時候,要投注百分之百的力量和用心。我們現在的人做事兒,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都喜歡馬虎應付、草草了事,這都是不敬。單位裡有很多這樣的人,你讓他提意見呢,他就表示沒異議;叫他執行呢,他又不樂意動彈,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不作為,就是一種完全不配合的狀態。但他自己卻認為自己沒出錯,沒做什麼壞事兒,自己是個好人。而通常會辦事的人呢,又會犯另一種毛病,就是貢高我慢,常常以功臣自居,得意洋洋。人有功勞,不居功是很難的,只有真實的認為功勞不是自己的,才能以平常的心來面對。那子產,由始至終恭恭敬敬,完全不耽著於自己的功勞,接受命令的時候,也不僅僅是服從,有好的意見,還會忠心的勸諫,執行的時候,又盡心盡力,鞠躬盡瘁。子產執政的時期呢,鄭國的人們喜歡到鄉校去聚會,議論執政的好壞。大夫然明就建議把鄉校給廢了,子產說為什麼廢呢,我們可以仔細地聽人們的議論,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他們就像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呢?我只聽說善事可以減少怨恨,沒聽說威風可以減少積怨,就像防洪水一樣,只是堵塞,一旦潰堤必然傷及眾多,可是事先疏導就不會氾濫成災了。然明聽了之後,十分慚愧,也更加的敬佩子產。那我們看,子產作為一個為政者,他胸怀大義,能夠做到敬天下的人,以天下人為師啊。

8. 養民也惠, 使民也義
養民也惠,是說子產愛護人民,他制定政策,讓經濟繁榮,讓百姓安定生活。使民也義,就說明他做到了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古代人要服勞役,國家有大的工程建設要去工作,那子產安排時間都避開人們農忙的時候,能夠讓百姓用而不疲,國家就會長盛不衰。子產執政的第一年,人們還不太適應,還有怨言。但是到了第三年,民間就有歌謠說:“我有子弟,子產誨之;”子產使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讓他們生長茂盛。“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子產死了,誰又能繼續施行仁政,讓人民幸福呢。由此可見,子產在人們心中是多麼的重要,也可以看得見君子之道,它是有多麼大的功用。

9. 總結
所以,有人說儒家是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這真是一個大誤會。一般的人呢,談到為政,就愛談執政的技巧。那儒家講為政呢,從不強調技術,強調的是,在為政的問題上,只有為政者有品德,才能具有普遍的號召力,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美德的力量。如果靠利益吸引,就只會吸引重利的小人;靠權術和規則,只能強行地將人們聚到一起,民心也是渙散的。追求制度權術,忽略仁愛,那麼任何事兒都不能長久。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必須是道德的領導者,不是以道德要求別人,而是以身作則。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子產是做到了這一點,就像他自己所說的“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通過子產的君子之道四,那我們看到了東方為政者的楷模,嚴於律己,尊重他人,愛護群眾,遵守法度。這四點,不僅是政治家應該具備的,如果我們學習拿這四點去做人處世,人生就太有希望了。

《論語》中談到君子的章節,大概有 83 章, 98 次。那麼到底什麼是君子?君子,就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標準,是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形象。西方也有他們的標準,就是紳士。說到紳士,我們腦海中會有形象,比如說頭戴禮帽,彬彬有禮,待人謙和,尊重女性,等等。反過來,對我們自己民族的君子的形象,倒有些迷糊。生活中,君子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可能會想起一些零星的詞句。比如說,君子坦蕩盪,你到底怎麼才算是坦蕩盪呢,就覺得比較抽象。捫心自問,我們會發現,我們對自己民族的理想人格形象,甚至不如對西方的紳士有形象感。其實,無論東方西方,理想的人格,都強調了要修養道德操守,尊重他人,兼愛天下,都注重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內涵,和最大程度的荷負對整個社會的責任。那今天的君子之道四,希望幫助我們對君子有多一些的了解。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5章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白話>

子貢問道:「孔文子何以能得『文』的諡(ㄕˋ)號呢?」孔夫子說:「他聰明睿智,又篤志勤學,不以問及比他差的人為恥。所以得諡號為『文』。」

<文義>

1.孔文子:姓孔,名圉,衛國的上卿大夫,很有權力。。
2.謂之文:得諡號為文。

3.諡號: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另起稱號,用以如實反映其生前事跡與功勞。依《逸周書•諡法解》,立諡制度是周朝周公旦和太公望制定的。

4.諡號「文」:表揚類的諡號,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

5.不恥下問:以貴問賤,以長問少,以多問寡,皆是下問,人以為恥,孔文子不然。
6.孔文子生前私德有穢,家室混亂。子貢以其為人不足道,何以諡之為文,所以向孔子提問。

<思惟題綱>

1.孔文子死後,諡號「文」,孔夫子說因為他具備了兩個德行,哪兩個 ?

2.生性聰睿的人,當他位高權大之後,還能夠「好學」、「不恥下問」,容易嗎?孔文子就是這樣的人。

3.一個人終其一生能做到「好學」、「不恥下問」,關鍵為何?我如何做到?

二.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17》「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2.《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論語•八佾•15》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4.《論語•述而•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論語•泰伯•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 於斯矣。」

6.《論語•憲問•20》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7.《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8.《論語•雍也•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二) 重點摘記

1.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1)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諡號。

(2)諡號:古代國君、卿大夫死後,會根據他生平,選一個字代表他一生的功德。諡號代表官方對逝者的評價,有蓋棺定論的意思。諡號「文」,是大德之人才有此殊榮。周天子當中,只有周公被稱為文。

(3)孔文子亂於家室,他讓太叔疾休了妻子,而娶自己的女兒,太叔疾被迫逃到宋國,孔文子又讓太叔疾的弟弟娶自己的女兒。孔文子做出這樣的事,卻獲得了文的諡號,有人認為是不合理的。

(4)子貢也心存疑問,就請問老師。孔子說他,第一敏而好學、第二不恥下問,有這兩條就符合諡號為「文」。依《蘇洵諡法》:勤學好問曰文。所以,夫子的回答是完全符合諡法。

2.為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謂之文也?

(1)我們認為「文」一定要有高學歷文憑,或者談吐文雅、文辭華美等等,我們都是從成果和現象來看待「文」,從來沒考慮和努力有關係。

(2)夫子認為「文」的兩標準,敏而好學的好學,不恥下問的好問,實際都強調了一件事,就是求學不止。

(3)《朱子集注》:天性聰明的人,不愛學習;地位高的人,以向下請教謂恥。諡法將勤學、好問視為「文」,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3.敏而好學

(1)一個人好學就很厲害了,聰明的人再加上好學,就如虎添翼。《論語•先進•17》曾參說自己「參也魯」,魯鈍的人,通過努力,都可以成就出偉大的德性,更何況是聰明的人。

(2)聰明的人容易不好學,這又是什麼原因?一個人如果從小沒有遠大的志向,就很容易陷在與周遭的人的比較當中。因為他付出很少的努力,就可以和他人一樣,甚至超越他人,就會對自己非常滿意。最終呢,就會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始終成為其他看似笨笨的人,努力超越的目標,自己卻因循苟且,耽擱、荒廢了一生。不如像烏龜一樣,始終努力的人取得的成就大。

(3)一個人聰明,卻沒有透過努力讓自己騰飛,反而被自己的聰明所耽誤,真是太遺憾的事了。

(4)敏-聰明

◎「聰」,左邊是耳朵的耳字,人要多聽;右邊是口上面兩個點像眼睛一樣,眼睛要多看、口要多問、下面的心要多思考。

◎「聰明」,就說多聽、多看、多思考,一次兩次還不行,要日日月月堅持努力地去做,才叫聰明。

◎ 聰明的解釋,是對於聰明的孩子不愛努力的一種扶正吧!說到聰明,就覺得可以不用好學了,聰明就可以驕傲,甚至認為,聰明就是可以少努力,這個見解,對我們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

(5)敏而好學,強調面對學習的態度要好樂。《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真正喜好學習的人,才能把它學好。耳聰目明,心思敏捷,還要能夠以學習為愛好,人生才會取得成功。

4.不恥下問

(1)「不恥下問」為什麼會困難呢?會以下問為羞恥呢?
如果覺得自己地位卑微、能力弱,孤陋寡聞,那麼向能力強、見多識廣的人請教,似乎就容易些;如果認為自己地位高,要求教於地位卑微的,自己的能力強,要求教於能力弱的,就覺得不光彩了,拉不下這個面子,寧願裝懂,也不願意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2)我們以什麼標準判斷別人不如自己?是否正確呢?

生活中,我們到底遇到了幾個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呢?是不是大部分人,都像我們一樣,自我感覺良好呢?都覺得沒碰上幾個強於自己的人呢?這意味著,我們沒有太多的可能受學、求教於他人的機會了。

(3)任何人身上都有比我們高明的地方,真正有學問的人,都有勤學、好問的特點 。舜、禹、孔子,他們都是勤學好問的-每事問。/《論語•八佾•15》真正有學問的人,都不會心高氣傲。

(4)我們覺得人人不如自己,人人都在自己之下,自然就會恥於下問;如果覺得人人都是自己的老師,又怎麼會羞恥去問呢?

(5)不恥下問的關鍵:觀功念恩

不恥下問的關鍵,用觀功念恩的眼睛,看到他人比我們強的地方 。當我們長大成人,尤其是工作之後,想找一整段的時間,專門請教老師學習,不是容易的事,只能靠零碎的時間,隨時地向他人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論語•述而•21》孔子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是我們,怎麼會找不到比自己強的人呢?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知總是有限的,總有比我們強的人,總有我們不懂的事。
覺得人人不如自己,就不願意問,堵住了好問的嘴,就堵住了學習的大門,堵住了完善自我的機會。有這個不務虛名,腳踏實地的求教他人,才能讓我們受益終生。

(6)不恥下問的顏回

曾子回憶顏回,《論語•泰伯•5》:「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過去我的老朋友就是這樣做的。「以能問於不能」是最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

5.孔文子具有諡號「文」的品德

一般人以「下問」為恥,但孔文子不以為恥,所以夫子認為,他縱有其他的不善,但就「文」諡號,他具有這兩條--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就可以了。諡法中列出:經天緯地、道德博厚、學勤好問、慈惠愛民等多種品德,凡是具有這些種品德之一的人,都可以視為文。

6.孔文子的才華與功勳

《論語•憲問•20》夫子說衛靈公無道,康子問: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說:「因為有仲叔圉幫忙他治理賓客搞外交,有祝鮀幫助他治理宗廟,王孫賈幫助他治理軍旅,所以才沒有滅亡。」仲叔圉就是孔文子,衛靈公無道,孔文子管理外交,保持國家安定,有很大的功勞。

7.夫子對孔文子的肯定,超越外在的事業功德

(1)夫子對於孔文子的諡號「文」,全然不談他的政治才華和功勞,僅就孔文子的學習精神及文化人格,他好學的狀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進行肯定。

(2)在夫子心中,一個人天生聰明又能好學,能不斷努力的詢問,能做到這樣,就可以稱為文。可見夫子心中的文,這個諡號,是超越了一切外在的事業功德,更加深刻地體現出文以載道,文與道的關係。

8.《論語》中,孔子說到好學的三個典範

(1)孔子,孔子說他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28》

(2)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2》

(3)孔文子,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15》

9.本章夫子的叮囑 – 志於道、堅持學習

針對子貢的提問,夫子專門指出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特點。強調生命中,無論我們遭遇了什麼,無論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都不能夠放棄要學習,要立志於道,都要提醒自己,必須意識到在生命裡,堅持深度學習,是多麼的重要。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4章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ㄧㄡˋ)聞。

<白話>
子路對於所聽聞的道理,還沒做到,深怕再聽聞、再學新的道理。

<文義>
1.有聞:聽了學問;另一種解釋,有了名譽、名聲。前者比較普通,後者,可以參考。
2.唯恐有聞:「有」通又;「唯恐」是敘述子路的用心,怕再聽到、學到新的東西,恐怕自己做不到,而言行不合一。

<思惟題綱>
1.請問子路的學習心態為何?
2.子路為何「唯恐有聞」?
3.請問所「聞」一定要行嗎?
4.從子路的學習態度,你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8:31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八)》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2.《孝經》:「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3.《論語.先進.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4.《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5.《論語.雍也.2》:「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二) 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子路一聽到做人處事的道理,就會立即實行,對於聽到的道理還未能夠實踐之前,就害怕自己又聽到新的道理。

2.子路唯恐有聞 是真正好學的人
「聞」,聽聞或說聞名。「唯恐有聞」,子路就怕自己沒有實際的學問,卻出名了,怕自己徒有虛名。無論哪一種解釋,都讓我們對子路這個人十分的敬佩,我們可以看到子路的心志所在,他是一個一心一意,就想改善自己的人,是一個真正好學的人。唯恐又聞,不是怕學的多,而是怕所學不能真正的落實在行為上,怕前面的還沒能做好,再聽到新的道理,就更加來不及做了。

3.「唯恐」二字生動描繪出子路的性格
(1)唯恐這兩個字,把子路描寫得非常可愛也很實在,生動的描繪出子路的性格,積極行道,急行之心,惟日不足。
(2)在孔門弟子中,子路以勇敢著稱,最後死在戰場上。臨死之前,從容地整理衣服戴好帽子,說「君子死,冠不免。」這麼勇敢的人,他害怕的事,居然是聽到道理後不能行動,怕他自己沒真本事,徒有虛名。

4.反觀我們 沒有「唯恐有聞」
我們看這件事,在這個社會來看,根本不值得注意,更不用為此擔心害怕。我們自己也經常是聽到了很多的道理,左耳進、右耳出、全忘了,覺得這也很正常。徒有虛名這件事就更不怕了,現在社會多少個人,都削尖了腦袋,就怕自己不能搏得很大的名聲,就是唯恐自己不能聞名。子路不一樣,聽到什麼馬上去做,專注一事,善始善終。他把握住了學習的重心,做到知行合一。這是儒家學而時習的精神所在。

5.知是為了行而知 行是以知為標準來行
(1)儒家講的是身心性命之學,「知」是為了行而知的、「行」也是以知為標準來行的。但是,修行驗證所聽到的道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時間來練習實踐。
(2)子路的唯恐,還真用對了地方,他對自己預留了時間和空間,讓所學的道理,真正的能夠用在身心上。
(3)學習論語也是一樣,經典只是幫助我們在信解上不斷突破,最後還是要紮實的落實在身心上,才能讓我們有真實的受用。
(4)我的老師說無論你聽到了多深廣的內涵,都要收攝到當下的這一念用心才行。如果說我們學習溫良恭儉讓,卻依然奢侈如故、爭奪如故,那又算得上是什麼學習呢?

6.「子路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是給我們的榜樣
(1)子路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是針對我們在學習中,不能校對改善自己缺點的毛病,聖人給出了子路這個榜樣。
(2)孟子讚歎「子路聞過則喜」。一般人聽到別人說自己不好,不生氣就不錯了;能聽到別人說自己有過錯就高興,這可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這標誌著子路內在自我完善的志向是十分堅定的,可以說是守死善道,片刻不離。古來的聖賢大德,都有這麼一個特點,大禹也是聞善則拜,聽到有價值的言論,就會拜謝別人。聖賢大德都是聽到別人說到自己的過錯,馬上歡喜的改善。

7.聽到別人說自己錯,為什麼歡喜呢?
(1)因為別人對我們有所觀察、有所指教,我們才有機會改善。《孝經》:「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歷史上的明君,都會害怕沒有人跟自己講真話,專門設立諍官、言官,請他們提意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自己改善。
(2)與人互動就是我們學習的機會,聽人講話最重要的,就是要聽出兩件事兒:一是別人做的正確的事,我還做不到,需要努力學習;一是,我有哪些地方做錯了,對照著別人需要怎麼改善的。這一正一反,對我們的生命有極大的意義。子路就是這樣的行動楷模。

8.我們和子路的反差
(1)子路害怕的,我們不怕;我們覺得無關緊要的,恰恰是子路所害怕的,那我們是不是比子路更勇敢更有智慧呢?這種聽了不記、不改、更不擔心的狀態,會讓我們距離學習越來越遙遠。因為沒記住,所以沒實踐;因為沒實踐,所以也沒有辦法改善。
(2)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認為所學的道理沒有用,悄悄的滋生出毀謗對立之心,這也就讓我們未來的學習,更加的困難重重,這樣的障礙,即使我們在聽聞的當下,也沒有辦法動轉心意,變得越來越麻木、遲鈍。這就是為重度的愚癡所覆蓋,無法覺醒的樣子。
(3)子路的唯恐,恰恰讓我們看到,他勇往直前的品格和對行持的重視。

9.改變人生,從改變思想開始;改變思想,從聽聞開始
改變人生,需要從改變思想開始;改變思想,就要從聽聞開始。聽了,卻像沒聽一樣,不動不改,那就是神仙也幫不了我們。反過來,做不到的時候,多聽一些道理,像我們背論語,也不一定馬上就做到,但不斷的重複的聽,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聖賢的理路。雖然沒有立刻改變心意,但是對到境界的時候,會想起聖賢的方法,清楚自己在抉擇,應該有的正確方向,進而也有機會突破障礙,漸漸地去落實。這都要靠讓我們的心意先動起來,如果既不做又不聽,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10.子路急於行持,容易行非得時
子路是行動派,急於行持,特別渴望把領悟到的真理付諸行動,這是他的長處。但是這樣的急行,有時容易行非得時。針對他的這個特點,《論語•先進.21》一個公案,子路問孔子說:「聞斯行諸?」夫子告訴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夫子認為子路太著急,就讓他做事前,多徵求一下父兄的意見。可是當冉有去問老師「聞斯行諸」的時候呢,夫子就告訴他,要「聞斯行之」。

11.我是不願意實踐的學生,還是太著急行持的學生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觀察一下自己,如果我們是那種聽了不願意努力實踐的學生,就要學習子路的勇悍;如果我們是太著急行持的學生,就要多去請問師長。最根本的,還是要好好的聽老師的話,老師教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

12.效學顏回認真聽聞,不遷怒、不二過
最好的狀態,我們應當學習顏子,聽的時候不違如愚,認真的聽,聽過之後又能不遷怒、不二過。從從容容的對我們的老師說:我雖然不聰慧,但希望老師指導我,我一定努力按照老師的話去做。總體來說,聽聞的目的,是為了指導行為。如果只是聽聞,而不行動,對我的生命也沒有任何意義。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3章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白話>
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大家可以聽得到、聽得懂;至於性和天道,老師有說,只是說了大家聽不懂。」

<文義>
1.「文章,可得而聞」:文章,即是六藝與修齊治平之學,此屬人道,所謂人道敏政,諸弟子所共修,經常講習,故可得而聞也。 /李炳南《論語講要》
2.「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性與天道,深微難知,能知之者,顏子、曾子、子貢數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聞也。/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題綱>
1.在本章中,子貢把孔子的學問,分成哪兩大類?
2.何謂文章?何謂性與天道?
3.為何文章可得而聞?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4.既然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我要學?我如何學?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朱熹.論語集注》:「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
2.《論語.泰伯.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3.《禮記.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4.《禮記.中庸.第二十六章》:「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5.《禮記.大學.明德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6.《禮記.中庸.第二十章》:「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7.《論語.子張.24》子貢曰:「…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
8. 焦竑《筆乘》:「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釋氏極言之。」

(二) 重點摘記

1.本章解釋
子貢說,老師關於文章方面的學問,我們聽得到。老師對於性與天道這方面的學問,我們就聽不到了。這一章,就涉及到三個概念-文章、性和天道。

2.文章
(1)「文章」,是指禮樂、典章、法度。朱子說:「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威儀文辭皆是也。」文章,不僅僅是文辭典章,包括舉止行為、事業功績,是一個人內在的功德的外在顯現。
(2)當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會成就各種事業,言行舉止也自然會顯現出莊嚴、威儀有氣度的樣子。
【喻】《論語.泰伯.19》孔子讚歎堯的偉大:「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3. 性與天道
(1)《中庸》一開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是說,我們人人都具有天然本有的性,這個性是寂然不動的,又是萬德萬能的,但我們自己不認識,因為被各種慾望情緒所障礙。
(2)儒家講的性是與情相對而言的。情,就是私心在起作用,喜、怒、哀、懼、愛、惡、欲都是情,一起來的時候,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
(3)《中庸》教我們,要認識情,去情顯性。修道,就是以萬德萬能的性為目標,克制自己的私心私情。儒家就是要立志於學道,孔子之學,有本性,有人道,有天道。天上日月星辰,照亮萬物永不止息。所以《中庸》說「天道,至誠無息。」
(4)聖人是以天為法則的,教誡弟子要立志於道,從孝順父母做起,慢慢地放下自己自私的心,在世間親民,一直到止於至善,這就是《大學》。
(5)《大學》就是要學習明明德。《中庸》就是要恢復本性,這就是儒家教育的目標。

4.性與天道既不可得而聞,學習從孝悌開始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就是說,有關性和道的學問,夫子說的,我們聽不到,或者說聽到了也聽不懂。所以,從我們學習的角度來講,學習儒家,我們的重點,應該是放在文章的層面,從最基本的孝悌開始。

5. 孔子的學問分成兩部分,一是文章,一是性與天道。
在子貢的這個評價之後,學者把孔子的學問分成兩部分,一文章,一性與天道。《詩》、《書》、《禮》、《樂》、《春秋》,是講文章;《周易》和《中庸》,是講性與天道。甚至有人認為,詩書禮樂是比較低級的,孝悌忠信是鈍根的人才學的;性與天道則比較高級,是有才能的人學習的。讓後面的學人趨之若鶩。孔子面對諸多高徒尚不能言的性與天道,我們後輩卻常掛在嘴邊,好高騖遠,這是我們需要小心,也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

6. 為什麼夫子講的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1)夫子以體認、踐行的態度來對待性與天道,說的很少。
(2)整個的教學實踐過程,就是對性與天道的認證和求索。
(3)夫子重視步驟次第不能紊亂,從弟子規做起,忠恕一以貫之。
(4)夫子治學特點,寓深刻的道理在日用倫常之中。

夫子一直是以體認、踐行的態度來對待性與天道的,說的很少。在教學實踐上,夫子注重仁道,仁道敏政,仁就是要兼愛天下幫助眾人,六藝、四科、修齊治平這些都是仁道。最基本的,就是從《弟子規》做起,忠恕之道一以貫之。學生們一起共學,在與人互動當中練習,在各種境界當中實踐,在仁的道上,擇善固執、止於至善之時,就圓滿了性與天道。整個的教學實踐過程,其實就是對性與天道的認證和求索。

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後面《論語.子張.24》子貢還說「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孔子的學問,就像日月一樣,沒有辦法超越,就像天一樣,不能踩著台階走上去。由此,可以看到,子貢是能探測到老師的道的。子貢,經商可以富可敵國,做官可以官至宰相,遊說各國就可以改變天下的局勢,跟老師學道還可以聽出性與天道,算得上是完人了。但是孔子面對子貢這樣一位高徒,給出的建議也是讓他從忠恕開始,終生行之,然後才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

由此可見,夫子重視的是什麼?就是弟子在學道的路上,必須要講究步驟次第,絲毫不能紊亂。必須要從認識自己開始,再推己及人,擴大到天下的人。這就是夫子的治學特點,寓深刻的道理在日用倫常之中。我的老師也說過,無論你學了多深廣的內涵,都要收攝在當下的這一念用心才行,這也是修學的關鍵。

7.透過本章的學習-立志學道,具體落實,體證性與天道
透過這一章的學習,對於初學論語的人,應知生命可以達到-率性的境界。我們要立志學這樣的道,但是剛開始,一定要依照事相而行。禮樂典章,百工技巧,乃至政治教育,社會各行各業,都是依事相而行的具體落實之處。所以,無論做任何事、面對任何人,都要本著仁德之心,推己及人,去爭存讓,公而無私,那麼修至極處,自然就會體證性與天道。

8.想深入了解性與天道,可以參閱佛教經典
明代的狀元焦竑的《筆乘》,有一段話「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釋氏極言之。」關於性與天道,夫子說的很少,老子說的多一點,釋迦牟尼就講的非常詳細了。所以說,如果我們對儒家的這部分學問,有更深的需求,是可以參閱一些佛教的經典的。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2章

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白話〉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施加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也不會施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聽了以後,說:「賜啊!這是你做不到的啊!」

〈文義〉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2〉和〈衛靈公24〉)或是〈大學〉的「絜ㄒ|ㄝˊ矩之道」的另外一種說法。
2.恕道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從自己出發,推己及人。而「仁」才是孔門的最高境界,是完全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仁心極難達到,但恕是通往仁的方便,此章是夫子是期勉子貢不要自滿,繼續努力。
補充  《大學‧釋治國平天下章》: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思維提綱〉
1.試著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也覺得”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真的也不會這樣去對待別人呢?
2.那麼子貢講這句話的內心相狀是怎樣?和自己的內心狀況有什麼樣的差別嗎?
3.夫子對子貢的回應,您有何想法?
4.對於夫子的回應,您覺得子貢又有何想法?

〈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入行論》第五品〈護正知〉:「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4.《五燈會元》、《星雲禪話》中故事:唐代無著文喜禪師見文殊的公案中的偈頌:「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心裏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

〈義理解釋〉

一、古人有兩種註解,第一種

1.漢唐時期的註解,說:我不希望他人欺負我,那我呢,也不願意去欺負別人。夫子說,子貢做不到。

2.分析

(1)因為道德修養的準則,是調伏和改變自己。我們可以控制自己,不施加痛苦給別人,但是控制不了別人,將痛苦施加給我們;我們只能決定自己的行為,決定不了別人的行為。力圖希望透過他人的改善,來找尋自己快樂的出路,這是行不通的。

(2)我們的想法,總是繞不開一個固定的模式,那就是:我的痛苦就是因為你,我們要去掉這種痛苦,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對方先停下來,甚至還得加上撫慰關心,懺悔道歉等等,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平息我們的苦受。

3.小結

“非爾所及”,是說我們無法讓所有面對我們的人發生改變,所以,我們必須要避免這種希望通過他人的改善,來解決我的痛苦的這樣的思路。必須要放開——別人犯錯,我就得一直痛苦的這種執著。避免讓別人負責我的痛苦的這種想法,改變成為——楷定自身,落實自己對痛苦應負的責任。《入行論》:“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

第二種,(多數人更為認可)

1.宋儒的註解。說:我不願意別人施加在我身上的事,我也決不會以此事,來施加給別人。針對這種理解,夫子說,子貢做不到。

2.分析

(1)子貢可以說是一個全才了,夫子卻說他做不到。其實面對別人施加給我們種種不欲的境界時,我們心中,自然而然就會生起不滿,即使沒說出來,心裡還是有一種想法,想要還回去的衝動的。不現起這種想法,太難。

(2)現起這種想法時,覺察到,也不容易。通常自己覺得還蠻合理的,還是因為自己有修養,才沒有說出來,付諸於身口。所以真正的做到不施於人,並不容易。

(3)我們常有一種誤解----明明做不到,卻總以為已經做到了。因為我們通常會粗粗的想: 我很少做害人之事,比如說不尊重別人,或者是毀謗、欺騙、偷盜等等,我不願意遇到的事,絕不會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的,可是細小一點的事,我們就忘記觀察。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會去殺人放火呢?

3.小結:

(1)面對與人應對的小事,失去觀照的我們,經常是將自己不願意的施加給別人。比如:整天陰沉著臉、一點小事兒就生氣、冷戰。尤其是與家人朝夕相處,不高興的情緒,即使不發作出來,(滿臉的不高興、面色陰沉)也會讓家庭的氣氛冰凍,都是一種傷害。

(2)“不欲人之加於我,亦欲無加諸人”,這個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道理我們認可,可是真正做到,就需要克己復禮的真功夫了。不是不招惹別人生氣就可以,需要時刻主動的檢點、約束自己,待人著想,處處以考量他人為主,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和舉動。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具體操作

1. “欲無加諸人”,需要具備一個過程

(1) 首先,要理性,而不是用情緒化的態度,來面對來自外界的傷害,和各種遭遇。
(2) 其次,要克制自己面對不欲的境界時的對抗和不滿;
(3) 要在苦受當中學習,練習以苦為道;
(4) 最後,在心念、行為上謹慎小心,堅決做到不施加給別人。

2. 思考理路:

(1)我們不喜歡憂愁抱怨的人,就不應該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別人,就得努力把不高興的事,善巧的轉化成高興的事,這也是利益自他的重要功課。

(2)(我的老師說)如果有人讓你不高興,你就得一定不高興,這是一個壞習慣,會讓所有與你有親密關係的人,都會受到傷害的習慣。善於發現和防備自己不高興,就是修行本身,就是克己復禮。

三、總結
1. 人,最難克服的就是私慾。想要、喜、怒、哀、懼、愛、惡、欲,都是私慾。不加監管自己,整天板著臉,就是私慾的發洩。克制自己,對冶改變自己的憂惱之心,快樂起來,保持一個歡喜的狀態,這就是道德。佛教大德說,“面上無嗔是供養”。從這個角度上說,“非爾所及”,也是夫子對我們所有的人的一種提策。

2. 有時候,我們自己認為自己是愛家人、孩子、.…但是對方無從感受,相反的是焦慮、不高興,甚至是恨意。我們自己卻自我感覺,沒有做任何影響他人快樂的事啊!對於給他人造成的傷害,絲毫沒有負罪感,這都是由於我們對於自己的起心動念,失去了觀察,失去內省,沒有標準造成的。

3. 錯誤的觀察判斷,也會導致我們與他人相處的失衡,內心的失衡,會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為什麼沒能收穫善意呢?為什麼我那麼愛我的家人,卻只收穫了冷漠和不滿呢?其實,我們當下得到的對立、冷漠,這都是我們自己親手打造的世界,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苦難負責任。

4. 生活中誤區
(1) 我們自己喜歡,就自然的想讓別人喜歡,這是典型的個人主義。說服他人喜歡他們不喜歡的事,雖然本質上是想與人分享,卻容易越走越歪,變成強制別人接受。

(2) 我們自己討厭的事,卻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卻希望別人來做,就更嚴重了,是完全的自私自利。如果自己自私自利,卻還以為是兼愛天下,那就更為悲劇了。

5. 對於我們自己不欲的事,不能白受苦,要有所覺察、學習,將苦轉化為道用,這就是“不欲人之加諸我,亦欲無加諸人”。記住痛苦帶來的經驗和價值-----要清晰,要深刻,超過痛苦帶給我們的感受本身。

6.聖賢的經典進入了我們的內心,教我們應用苦來創造價值,這不僅是對我們個人生命的價值,也是對他人,對人類社會的價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再是那個很慘很慘的,被痛苦踩的扁扁的那個受苦的人了,而是於中學習,並逐漸產生了聰明智慧,變得慈悲,產生了憐憫心、慈悲心、同理心。

7. 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會影響別人。吃飯,有人種糧食;睡覺,有人為我造房子。同在一個屋簷下,幸福相守,一定依賴於他人;同樣的,痛苦、悲傷,也一定會妨礙了他人。
8. 能常常的警覺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這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是天底下所有人共通的教育,是全世界無論任何宗教,任何教育,都在努力教人們學會的事。

9.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亦欲無加諸人”,這句話掲示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就是——做人,必須要以自己作為參照,來決定怎樣對待別人。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之外,必須要關注他人的存在和感受。

10. 夫妻雙方吵架時,都指責對方不理解自己,都為對方的不理解而難過,又製造著對方的難過,這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觀,只關注自己的生存感受,這樣的結果呢,就是兩個人都卡在自己的感受裡,卡在爭執中間,難以溝通、突破和前進,忽略他人的存在感受,就是行不通、走不動的。

11. 代人著想,是需要練習的,代人著想像代己著想一樣,那就非常困難。完全沒有人我之分,視萬物為一體,追求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做一件事、兩件事還可以,所有的事都能夠以此為標準,那就是聖賢的境界了,就是《大學》之道。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1章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白話>
孔子說:「我沒見過心志堅強,不屈不撓的人。」有人說:「申棖不是嗎?」孔子說:「申棖的慾望太多,怎能算剛強呢?」

<文義>
1. 剛者:心志堅強,不屈不撓的人。
2. 或:有人。
3. 申棖:孔子弟子。字子周,魯國人。棖,音ㄔㄥˊ。
4. 慾:慾望太多。
5. 焉得剛:哪裡能夠算是剛強的人呢?焉得,何能。剛,堅強不屈之意。

<思維題綱>
1. 孔子為何會發出這樣感慨說「吾未見剛者」?
2. 現實生活中, 您有見過心志堅強,不屈不撓的人嗎?
3. 為何過多的慾望和追求,不但無法使人更剛強,反而會使人淪喪心志?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6》:「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2.《論語•子罕•17》: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3.《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易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論語•述而•6》: 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6.《論語•子路•27》: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7.《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8.《孟子•告子章句上•15》:「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9. 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聖人作而萬物睹」

二.重點摘記
1.本章孔子評論弟子申棖
延續前面十章,孔子對於弟子的評論,本章評論的弟子是申棖。申棖只出現在這一章,他的事蹟,我們並不是太清楚。孔子說他「多欲」,我們沒有找到具體的事蹟來做印證。不過,「多欲」、「多欲跟剛相違」,我們會做研討。

2.孔子的感嘆,再次出現。
(1)“吾未見其剛者”,就是說很少見到剛正剛強剛直的人。這樣的感慨,在其他篇章孔子也有過類似的感慨。比如說 :
《論語•里仁•6》:「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
《論語•子罕•17》: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孔子表達了對好德者、好仁者少見的感慨。一般人對德行的學習,對仁的好樂,遠遠不及對於美色、外在以及名利的追求,所以孔子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3)好仁跟好德的美德,非常珍貴難得,「剛」亦是。所以孔子會發出感慨說“吾未見剛者”。

3.什麼是剛?
(1)朱熹註解:“剛是堅強不屈”,剛註解成堅強。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堅強不屈呢?《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剛」堅強不屈,很接近這個「毅」,就是能夠擔負重責大任,而且能夠堅持到底,持之以恆。
(2)《易傳》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也是剛健之德,這個「健」是剛健,「剛」也是剛健,也是不屈不息的意思。所以剛的德行,其實是接近於天之德的。天之德,在《易傳》裡也是表彰剛強不屈的一種德行。

4.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剛強不屈?
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剛強不屈,堅持到底呢?曾子的話「士不可不弘毅」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弘」是一種開闊的胸襟、高遠的理想;「士」要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所以一個士人是有高遠的理想。既然有高遠的理想,就會有剛正的氣象,對人對事會有一種剛直的表現。也就說,剛的另外一個意思是剛正、剛直、剛大。那最根本的,其實是有一個高遠的理想,有道的追求。

5.剛者的行相-剛強不屈、堅持到底、剛直剛正。
剛者在行為的表現上,最凸顯的是剛強不屈,堅持到底,對人對事剛直剛正。背後其實是有一種高遠的理想,永恆的追求,所以才能展現出一種弘毅,任重道遠的德行。在《論語•子路•27》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剛,其實是作為一個仁者所外顯的行為裡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面向。孔子對於剛這樣的德行,就他的觀察,能夠全然圓滿實踐的人,其實是非常非常少的。

6.孔子不認同申棖具有剛的德行。
孔子的感慨,是有人跟他說「申棖是一個剛直的人」,孔子回說「棖也欲,焉得剛。」慾望不能調伏的相狀是什麼?為什麼大家會認為他是剛直剛正剛強的人,可是孔子卻不認為?
《朱熹集注》裡,宋儒謝良佐推測,申悵的行為表現是悻悻自好者,就是自以為是,非常的強悍或非常的強勢。比如《刺客列傳》裡的秦武陽,跟隨荊軻要去刺殺秦王,十五歲就殺人了,在街上走,大家都不敢斜眼看他,怕招到殺身之禍。這樣的人,看起來是非常的剛強,因為他行為非常強悍,睚眥必報,以牙還牙。可是真的剛強嗎?其實沒有,他在最重要的秦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懦弱的人。那種悻悻自好,自以為是,對別人反應都非常激烈強勢的人,不是真正的剛強,因為他在內心裡面,在生命的深處,並沒有很深刻或者高遠的理想。

7. 棖多欲,心被外物所驅使,心無法自主。
孔子指出來就是棖也多欲,就是對於慾望不能調伏。慾望是什麼?《論語•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對於外在事物、外在成就的追求,申棖是汲汲營營,或者比較在乎的。多欲的人心理狀態是怎樣?因為他向外在追求,追求別人的肯定,追求財富,追求美名,所以他的心是被外物所驅使,是無法自主的。

8.多欲,心無法自主,就不可能剛正剛強。
孟子說:「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他是隨著耳目之感觀,追求外在的事物。外在的事物紛至沓來的時候,心其實是隨著外物而轉的。這樣的心是不能自己做主,不能自己做主的心,當然就不是一個剛正剛強的心。此外,追求名利富貴,其實有非常多不可確定的因素,所以常常要外求於人,外求於環境。一個人在立身處世的時候,常常是要求之於人,求之於外境的話,那當然也沒有辦法做到剛強。如果欲求太多,無法調伏的話,內心是無法剛強的。所以一個多欲的人,是為外物所驅使,也常常有求於人,當然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剛直。

9.一般人誤以為「悻悻自好,自以為是」是剛強。
申棖的行為,是悻悻自好,意氣盛盛自以為是,非常接近剛強,所以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誤會。孔子在這裡也展現跟世間評論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評論或者觀察一個人,常常會流露於外表的表現,而忽略內心的原則,跟價值的安立。在評論的時候,會出現一些誤失,觀察也會出現一些偏移跟錯謬。

10.聖者觀察人,穿透外在的迷藏,直指內心的狀態。
聖者,在觀察人的時候,卻能夠擺脫或者穿透外在的迷藏,直指內心的狀態。這一章,對於申悵的觀察,對於剛的討論,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難怪司馬遷在《史記》提到「聖人作而萬物睹」,作就是出現,就是說聖人出現,萬事萬物的真相才能夠真正的被看見。在這一章裡面,又再再的印證這一點。

11.唯有寡欲,才能真正的剛直。
我們常常會用到「無欲則剛」、「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兩個成語也可以相互的印證。剛跟多欲,其實是一個敵體相對的。唯有寡欲,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剛直,「行的正、做的直、走的遠」這個就是剛,剛跟多欲,其實是沒有辦法並存的。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0章下半段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白話>

「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我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是否能真正做到。我是怎麼改變的呢?就是因為看到了宰我 , 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文義>

1.「行」,去聲。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於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

2.聽言觀行,聖人不待是而後能,亦非緣此而盡疑學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

<思惟題綱>

1.從本章中,好像孔聖人現在才知道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 是嗎 ?

2.孔聖人會因為宰予,就開始對所有人講的話,抱不信任的態度嗎?

3.孔聖人不過是以宰予的事情為例,教育大家,要求自己多做少說,言行要一致。 對於別人,我們不僅要聽他怎樣說,而且還要觀察他怎樣做。記得在《為政篇》第10章的子曰嗎? 孔夫子也教我們,對人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 義理講解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4》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論語.雍也.14》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3.《論語.陽貨.2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4.《中庸.釋義.8 》子曰:「回之為人也 :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5.《論語.為政.9》:「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6.《論語.先進.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二)重點摘記

1. 第10章後半段 解釋 :

夫子說:以前我聽到別人說什麼,就相信這個人了;現在呢,我聽見別人說什麼,就會觀察他是否能真正做到。我是怎麼改變的呢?就是因為看到了宰我,才發生的改變。

2.宰我的示現,對我的意義 :

任何一個做弟子的聽了老師這麼說,都會感到非常的不安。做弟子的在言語和行持上的差異,改變了老師觀察別人的方法。宰我是最精通於語言的弟子,在《論語》當中卻得到了“朽木糞牆”,這個最嚴厲的批評,正是給我們深刻的思考。

3. 宰我在《論語》的形象 :

這個章節的註解,眾說紛紜。我們單從《論語》來梳理宰我的形象。

(1)《論語.八佾.14》

宰我向哀公勸諫“使民戰栗,讓人民產生恐懼之心。夫子說他“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認為他的勸諫,非常不合時宜。

(2)《論語.公冶長.10》

宰我白天睡覺,夫子批評他“朽木糞牆”,夫子因為他改變了“聽其言而信其行”的觀察別人的方法。

(3) 《論語.雍也.14》

宰我問老師:“一個有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訴他,井裡掉下去人了,他是否要跟著跳到井裡去呢?

◎宰我的提問,將仁德和愚昧放在一起比較,似乎跳下去救人,成就了仁德,就是愚味;如果不跳下去救人,就是不仁。任取一個角度回答,都沒有辦法兩全。

◎夫子沒有直接回答他,反問他:“君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你為什麼要這樣問呢?君子是自己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不可以落入別人的陷阱;君子是可以因為仁慈,而接受別人的欺騙,但不可以因為自己糊塗,而受到別人的欺騙和愚弄。”

◎宰我是否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了類似的難題,來請教夫子,幫助他抉擇怎麼做?

4.以上宰我的示現,帶給我們的省思 :

(1)我的提問是真心請教?還是質疑對立?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問題,或者向父母、向師長提問。我們觀察一下自己,是真心實意地要請教父母和老師,還是表面的問題裡,實際上裹夾著對父母、師長滿滿的質疑,堂而皇之的對立呢?

(2)生命就兩件事-自利利他

生命中沒有什麼比完善自身和幫助他人,更重要、更實在的事了。幫助不了別人,就去完善自己;能幫助別人,就投入地去幫助別人。成就之路,就這兩件事——自利和利他。

(3)憑著利口問難尊長,“朽木糞土”當之無愧

拋開自己的完善和學習,憑藉著利口善辯,設置問題去問難別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師,真的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也會讓父母和老師感到非常的傷心。可是,我們卻總會順著習氣,犯著這樣的毛病,在完善自己的機會面前,放棄了自我的完善,利用自己能言善辯、善於思考等等的優點,去質疑最想讓我們成就的師長和父母,從這個角度來說,“朽木糞土”我們真的是當之無愧。

(4) 父母說要努力學習,我卻質疑而反駁

小時候,父母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了才會快樂。我們問父母說:“你說學習讓我未來得到快樂,那現在的學習,就讓我感到不快樂!為了快樂,我到底該怎樣抉擇呢?”
這樣的問題,我們有需要父母給答案嗎?真實的情況是,我們照著父母的話去做,就會少吃虧。這一點,通常在我們做了父母之後,才能理解和懂得。

(5) 依著尊長教誡,最有利;質疑問難尊長,增加學習障礙

面對聖賢經典、師長的教授,依著去做,你就會少吃虧,這也是對我們最實際、最有利的事。所以,面對父母和老師,忽略他們對我們的深切用心和關愛之情,就質疑、問難他們的教誡方法,這只能算是一種對自我完善的放棄,也更增加了自己未來學習的障礙和難度。

5. (續) 宰我在《論語》的形象 :

(4)《論語.陽貨.21》

宰我質疑三年的守喪之禮,說:“三年不習禮,禮就會生疏,三年不習樂,樂就忘記掉了。”他的結論是:守孝,應該一年就可以了。

◎宰我以要保護和練習禮樂為名,意圖不守三年之喪禮。可見他是多麼的聰明,能言善辯。

◎夫子沒正面回答,問他:“如果你父母去世了,你很快就穿上了華美的衣服,吃著珍饈美味,宴飲聽樂的,你的心安嗎?”宰我硬著頭皮說:“心安。”好像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夫子說:“安
心,你就去做吧。”


6. 宰我的示現,帶給我們的省思(續) :

(1)面對宰我這樣的學生和兒女,我能施展怎樣的教育?

(2)宰我是夫子第一批弟子,他說出的語言那麼優美,夫子一定是寄予厚望,面對宰我在言語和行為上出現的巨大落差,一定非常的惋惜,極為失望。

(3)想想我們自己,雖然不善於言語,可生命中又有多少時刻,依然運用自己的語言,為各種不善的行為狡辯,又有多少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行為,讓一心想要幫助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千古神傷呢!

7. 與宰我反差的顏回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 :

對比夫子最為讚歎的弟子顏回“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的學習精神。夫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顏回可以一整天聽夫子的教誡,看上去傻傻的,就像什麼都不懂一樣。顏回的學習
態度,受教精神,以及他對老師的信心,和宰我在此處形成強烈的反差。

8.夫子的教育方式採取對弟子最有利的方便:

宰我那麼聰明,在世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夫子對於弟子的教育目標是:成就君子,成就聖賢。這一切的基礎,皆以修身為本的,以你的內心究竟成就多少仁德為目標的。有人說,夫子喜歡弟子好學,不喜歡弟子有反叛的精神,這跟夫子的喜好沒關係,而是怎麼做,才是對弟子最有好處的抉擇有關係。

9.夫子掌握生命宗旨  轉過患為功德 :

聖人對於生命內在離苦得樂的方向,以及究竟帶領弟子達成怎樣的目標,都是有著清晰而準確的方向,面對不違如愚的顏回,夫子何教授都能夠欣然接受,夫子說過,“回也,非助我者也。”顏回不是幫助我的人,因為他聽到我說的任何話,都很快樂;反過頭來再看宰我,倒是宰我讓夫子學會了與人相處,要聽其言而觀其行。

10.經典道理知了要行之:

(1)宰我以辭雅而聞著稱,想必讀了很多的經典和文獻。儒家強調,將經典內在所蘊含的道理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努力,最終要達到生命止於至善的率性的境界。如果只是望文生義,忽略個人的修正和實踐,反而會生出與經典精神相違背的理解或者行為。

(2)如果我們給人的感覺是勤奮好學,見到人就一副努力學習,不斷詢問的樣子;而實際的行為又是偷閒懶惰,那就不知道,我們想騙誰了。

(3)我的老師有一次特別感慨地說:“有人問我問題,問的當下,好像他生命全部的難題,都卡在那兒了。我回去認真地思考,反覆琢磨,幫他尋找答案,可是隔一段時間再見到那個人,很興奮地跟他談到他問的那個問題時,那個人都不記得他問過這個問題了。”

(4)我們是要認真地觀察一下自己,真的想改善自己嗎?說話、提問,是為了真實的修正自己嗎?自己說的,到底有沒有做?空負大志、常好大言、志大行疏,這是修行人引以為恥的,也必然會耽誤自己的一生。

11. 修齊治平達道,根本在修身 重實踐 :

夫子教學,修齊、治平,乃至最後通達道,這一切的根本在於修身,重在實踐,在於對於自我堅持不懈地完善,和深度學習的生命態度。夫子雖然教授語言,那也是為了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以文載道。

12.宰予這個人,仍有爭議與猜測 :

記載《論語》的,都是夫子的弟子、曾子的弟子、有子的弟子,都是宰我的後輩,按道理,不應該直呼其名宰予,而是應該稱呼宰我。可是本章,就直呼其名,後面的內容,也是在《論語》當
中比較嚴厲的措詞。所以對於這一章,到底有怎樣的解讀?宰我這個人,又有怎樣的歷史背景?古來的學者們一直是有很大的爭議,種種的猜測。

13.本章小結-“朽木糞牆”的啟示 :

這一章最通於言語的弟子宰我,他卻得到了在《論語》當中“朽木糞牆”這個最嚴厲的批評,真的是帶給了我們很多深刻的啟示。希望我們能夠以此為策勵,在言行的次第權衡上,在文章與道德的關係,對儒家也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10章 上半段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白話>
宰我白天在寢室睡覺。孔夫子知道了,說:「腐爛的木頭不可能用來雕刻,用穢土築成的牆,難以粉刷好。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文義>
1. 宰予:孔門言語科的高材生,姓宰,名予,字子我,又稱宰我。
2. 晝寢:白天睡覺。
3. 朽木不可雕也:「朽」,腐爛;「雕」,刻畫。
4. 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糞土」,穢土;「杇」,飾牆的泥刀。
5. 於予與何誅:「與」語辭;「誅」責也。言不足責,乃所以深責之。
6. 古代禮節規定,君子「不晝居內」,除非生病。晝寢是不可饒恕的事。
7. 夫工巧匠,所雕刻唯在好木,則其器乃成。若施工於爛朽之木,則其器不成。
8. 朽木、糞土是劣質之物,劣質之物,難以造就。比喻人志氣頹廢,不堪造就。

<思惟題綱>
1.宰予「晝寢」在白天睡大覺,被老師發現了,老師怎麼說他?
2.老師為什麼說得這麼嚴重?
3.如果是你,白天睡覺被老師看到,老師又如此說你,你會如何?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2.《論語・先進・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
2.《論語・述・•2》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3.《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論語・述而・18》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5.《論語・雍也・2》 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6.《禮記・中庸》:「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7.《論語・泰伯・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8.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9.《曾國藩家書》:「晏起,為敗家之凶德。」、「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10.《尚書.大禹謨》:「天道酬勤」(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 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11. 漢.袁康《越絕書.卷一四.越絕德序外傳十八》:「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12. 程樹德《論語集釋》:「然宰我有此失者,一家云:與孔子為教,故托迹受責也。」
13.《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以仁。」
14.《論語・陽貨・13》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15.《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6.《論語・里仁・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7.《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8.《論語・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9.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二)重點摘記

1.宰我-言語科的代表
宰予就是宰我,孔門四科言語科的代表人物,以文辭典雅而聞名,能言善辯,排在子貢的前面。孔子說:「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光聽一個人說話,你就肯定這個人,那遇到宰我,你就錯啦。因為宰我說話,好聽極了,但他不一定能做到。

2.解釋本章
宰我晝寢,白天睡覺,被夫子發現了。夫子說:腐朽的木頭,沒辦法去雕刻;糞土做的牆壁,也沒辦法再去裝飾塗抹平滑。對於宰我這個人,我還能怎麼去責備他呢!

3.「朽木糞牆」- 夫子最嚴厲的批評
相信很多人都記住「朽木糞牆」,長輩們都用這個詞來責備年輕人沒出息。言語科最善於說話的宰我,卻得到《論語》中夫子最為嚴厲的批評,這提示我們什麼?

4.白天睡覺,顯示內裡腐壞不堪造就
(1)在我們的概念,晝寢不是很大的毛病,最多算是行為懶惰;朽木糞土,就是本質腐朽。雕刻用的木頭,要非常地結實,如果腐朽,就沒法兒在上面雕刻,再怎麼琢磨都沒有用,因為本身的質出問題了。
(2)夫子這樣批評宰我,是說他白天睡覺的行為,就顯示他內裡腐壞變質,不堪造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了。
(3)夫子教育弟子,強調以個人的立志為先,「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是儒家的教學大綱。
(4)孔子十又五而志於學,一生都是學而不厭,發憤到了忘記吃飯,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程度,非常地勤奮。

5.生命浪費幾分鐘,就是死去幾分鐘。
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人生不滿百年,日復一日的生活,很容易喪失對時間的敏感度,好像覺得時間是用不完的。如果沒有師友的提醒,很少去想,生命從生到死,都是由剎那的時間組成,浪費了幾分鐘,就是死去了幾分鐘啊。

6.「浪費時間」有如得癌症
人得了重病,如果醫生能幫助他延長幾年的壽命,都會感恩戴德。可是,面對自己自由擁有的生命,我們就揮霍十分隨意。如果說,癌症掠奪我們的生存時間,是可怕的殺手;那麼浪費時間,就是我們患上了最可怕的癌症,因為我們為此損耗的生命是最多的。

7. 顏回、曾子懂得珍惜每分每秒
為什麼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為什麼曾子一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都是因為他們對生命有清晰的規劃,珍惜自己存在的每分每秒,都用來提升和改善自己。

8.檢查我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一到十歲少不經事,後十年衰老病死,吃飯睡覺又佔去了一大半,剩下的時間,不是擔心未來,就是後悔過去,要麼就是抱怨他人、埋怨社會,真正能把握的時間,非常有限,用來提升自己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9. 我是志於學,為何去睡大覺? 因為…
(1)如果我是志於學,卻在該努力的時候,跑去睡大覺,這說明我內心的志向並沒堅實。
(2)一個人要想成才,必須要有上進的意志,堅定的志向,別人才能幫助我們。
(3)對於生命的規劃,並不清晰,對生命意識不敏感,任隨習氣主宰自己,沒有為自己的志向去奮發努力。

10.蹉跎歲月的態度,必將傷害一生。
我們能夠成功的內在因素並不具備,沒有辦法成就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就是內裡已經腐壞變質了。夫子透過深邃的智慧,對於宰我的觀察,他意識到--言能說、而行不逮的宰我,這種蹉跎歲月的人生態度,必將會傷害他的一生。

11.個人的內在因素不具備,即便有大德來教,也不容易成就。
(1)古人認為「晝寢」頹喪一生,是無法成就事業的標誌;早起勤勉,才是成就大事的重要條件。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如果日上山崗還不起床,一天還能做什麼事呢?對於古人來說,早起,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2)曾國藩在家書,反覆教誡子孫「晏起為敗家第一兇德」,一個人晚起就會耽擱很多事兒,會越來越懶無法振作,要成就學業人生,就必須有奮發圖強的精神。所謂「天道酬勤」,勤是我們能夠成就事業的關鍵,如果晚起的話,這種勤奮的精神,就慢慢地消解掉了。早晨晚起床,夜晚就睡不著,就晝伏夜出,那麼這樣又會結交怎樣的朋友呢?受其影響,一生就頹廢掉了。
(3)古代有智慧的人,都是「見微知著」,從小看到大,因為小小的不善的因,就會長出大的不可挽回的結果。真正有志氣的人,早早就楷定好人生的目標,夙興夜寐都嫌時間不夠用,如果自己沒有這樣的覺悟,廢墮晝寢。
這說明:個人成功的內在因素還不具備,即便有聖賢大德願意來教我們,我們也不容易取得成就。

12. 宰予受到「朽木糞土」責備,另種說法
古代是農業社會,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天黑到天明,八九個小時的睡眠,應該足夠啦。古人白天睡覺,就兩種情況:一個是生病,一個是懶惰。宰我白天睡覺,沒有生病,那就是懶惰。針對這一點:
(1)南懷瑾老先生猜測:「宰予晝寢」,可能是因為身體不好。「朽木糞土」,是夫子形容他的身體。「於予與何誅」,也不是責備宰予,而是夫子的嘆息。
(2)有學者認為,宰予是「托迹受責」,藉自己的行為來幫助夫子教化其他的弟子。

13.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反對空談,注重實幹
(1)夫子教育弟子,重視真實德行,強調知行並重的實踐工夫,最反感的就是「巧言令色,表裡不一」,那是德之賊,並以此為恥。夫子教誡弟子要注重行持,強調「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是成就聖賢的重要方法。
(2)關於言和行的關係,《論語》論述,超過二、三十條。譬如:
《論語・學而・14》「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
《論語・里仁・2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論語・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夫子反對空談,注重實幹,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地成就自己。

14.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宰我和顏回的年齡差不多,小孔子二十九歲,是孔子第一批的弟子,言語科的頭名,排在子貢的前面。他說出的話那麼動聽,夫子一定是寄予了厚望,覺得他必成大器,可他卻只說不做,並不用心地去修正自己。所以「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可見夫子對宰我非常地惋惜。

15.反觀自我 最嚴厲的批評來自最愛
我們一生中聽到的最嚴厲的批評,源自哪裡呢?大部分是來於父母和師長,就是因為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最期待我們能夠成就的人,所以看到我們犯錯時,也是最痛心的人,擔心我們,怕這樣的錯誤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痛責之,就是希望早點點醒我們,期待我們能就此改善。

16.「朽木糞土」在提策我們,當效法天地自強不息
朽木糞土,不光是說宰我白天睡覺,而是指在當下的我們是否在浪費生命,蹉跎時間,是否在做無意義的抱怨和憂傷,凡此種種情況下的我們,就是朽木糞土,即便是聖賢大德來教,也沒有辦法將我們收拾扶正了。《易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人就應該效法天地那樣,永遠永恆,自強不息。年輕體壯時,覺得有無盡的光陰可以揮霍,就會迷失在每一天裡;白天睡覺,就更加顯示了一個人誌趣昏庸,勢必要枉過一生。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可是明白了這一點的時候,衰老已經到來了,悔也是悔之晚矣。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9章 -1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解釋:
(1)夫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誰比較強些?」子貢說:「我怎能和他比!他能聞一知十,我衹能聞一知二。」夫子說:「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
(2) 夫子對子貢說:「你與顏回,誰勝過誰呢?」子貢回答說:「賜怎敢和顏回比?顏回聽到一件事理,就能周知十件事理;賜聽到一件事理,只能推知兩件事理。」夫子說:「聽你如此說,真是不如顏回啊!我和你都不如顏回啊!」
 
文義:
兩種解釋,各有不同內涵
(1) 一說子貢喜歡評斷別人,因此夫子舉顏回相比較,以警惕之。(與,解為”贊同、贊成”)
(2) 「與」是同的意思,孔子和子貢皆不如顏淵。(「孔子對於顏回,他認為是得英才而教育之,是快樂的。…..可見孔子的教育和他的為人,是如此地謙虛,能夠把握機會啟發人,一點都不呆板。」《論語別裁》上冊)

 思維題綱
1.「聞一知十」、「聞一知二」的意涵,真的就是“十”與“二”這樣的量嗎?
2. 想想自己若是師長拿身邊的同學來比問,心裡會有什麼反應?不能接受還是很受傷?為什麼?
3. 對於兩種解釋,您有何想法?依據什麼做理由?

補充資料

1.《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田常與監止分別擔任左、右相國 ,共同輔佐齊簡公。 齊簡公四年,田常弒殺簡公)
2. 基辛格:季辛吉,本名海因茨•阿佛列•季辛爾。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猶太裔外交官,與越南政治家黎德壽一同為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後擔任尼克森政府的國務卿並在水門事件之後繼續在福特政府中擔任此職。作為一位現實政治的支持者,季辛吉在1969年到1977年之間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發揮了中心作用。
3. 比爾蓋茨: 通稱貝爾•蓋茲,是美國著名企業家、投資者、軟體工程師、慈善家。他與保羅•艾倫一起創建微軟公司
4. 李嘉誠: 出生於中國廣東潮州, 二次大戰後眾多成功企業家之一,俗稱「李超人」, 香港著名商人, 曾為亞洲首富及連續多年均蟬聯香港首富寶座。他創立的長江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企業之一。
5. 蕭何: 是漢朝初年丞相、西漢初年政治家。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
6. 張儀: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是魏國公族支庶子弟,和蘇秦同為鬼谷子的徒弟。張儀學成之後遊說諸侯提倡連橫,即秦國聯合其他諸侯國中的幾個,然後對抗其他的諸侯國,多次破壞了六國的合縱,為秦惠文王重用,卒於魏國。
7. 蘇秦: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合縱之約的六國之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8. 陶朱公:就是范蠡,字少伯,又名鴟夷子皮。是春秋時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年輕時,就學富五車,文韜武略,無所不精。居楚卻不為世人所識(傳說佐越王勾踐定計滅吳後與西施泛五湖而去)。不過確實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體認「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退隱經商,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

引用經文

9.《論語•先進•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10.《論語•憲問•2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11.《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重點摘記

1. 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比,誰更強啊?”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跟顏回比呢,老師說一件事,他一聽,馬上就能領會十件事,而我只能領會兩件。”孔子說:“你不如顏回啊,我同意你的看法,你的確不如他。”

2. 孔門心法講究的是反求諸己。這裡孔子為什麼一反常規,要子貢與顏回比比誰更強呢?這正是孔子作為大教育家的高明之處,這叫做法無定法,因病予藥,看對方得什麼病,然後給什麼藥。細思孔子這劑藥挺猛的。為什麼要給子貢開這麼一劑猛藥呢?

3.關於子貢
(1) 是孔子座下,最才華橫溢的弟子了。把外交、經商、管理、口才等諸多才能,完美集於一身的人。
(2) 據《史記》中記載,齊國想要攻打魯國,子貢奉師命出來在各國出使了一趟,就保全了魯國,並使天下的格局發生劇變。
(3) 有治國之才,《史記》裡說:子貢常相魯衛,經常在魯衛兩國擔任宰相。
(4) 有經商才能,孔子說他做生意時呀,億則屢中,億就是判斷,他判斷什麼東西能夠掙錢,那就能夠掙錢,成為與陶朱公齊名的春秋富豪。

4. “方人”。這個習慣,對孔門心法的實踐頗為不利。喜歡評判別人的人,難免高傲,因為評判者一般會不自覺地站在一個道德或者是智慧制高點上,指點江山,臧否人物。人一高傲,那就容易得少為足,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的良言相勸。

5. 孔子洞察到子貢的這個問題,就挑一個牛人顏回比一比,顏回是孔子欽點的學霸。想以顏回的高明啊,來折服一下子貢的傲氣。

6. 子貢作為一個好學生的風采:
(1) 肯聽老師的話,願意接受老師的引導。
(2) 誠實,一比之下,發現自己的確比顏回差得很多,就老老實實地承認下來。

7. 子貢日後成就非凡,天分高,固然是一個因素,而具備好學生的條件,才是更根本的原因。

8.如果不接受自己不如顏回的現實,就會一直陷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中,沾沾自喜,不再去改進、完善和提高自己,格局劇變的子貢,也許就不會出現在歷史上了。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8章-4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話>
孟武伯又問:「那,公西赤又如何呢?」孔子答說:「公西赤整束衣帶、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可以派他接待外賓、辦理外交。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文義>
1.赤:孔子弟子。姓公西,「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論語•公冶長•8》-3

<白話>

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冉求啊!千戶人家的縣邑,或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可以請他去做首長或總管。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也不曉得。」

<文義>

1.求:孔子弟子,字子有,亦稱冉有或冉求,少孔子29歲。

◎在孔門十哲,冉有和子路同列「政事」科,孔子稱許冉有具有為政之才。

◎冉求和子路同列「政事」科,性格卻絕然不同,冉求謙讓柔弱,好在他勤勉好學,肯受教。

◎冉求擔任季氏之宰(家臣),長達20年,可見其獲得季氏的信任與倚重。

◎冉求的政治生涯中,也出了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

2. 千室之邑:有千戶人家的縣邑。

3. 百乘之家: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4. 宰:官名,指邑長或家臣。

<思惟題綱>

1.冉求的性格過於謙讓柔弱,總是顧慮太多,這個特質出現在《論語‧雍也‧10》。請您找出來,冉求怎麼了?孔夫子如何教誡他?

2.冉求在政治上,有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出現在《論語‧八佾‧6》、《論語‧先進‧16》,請您找出來,冉求是什麼事處理失當?孔夫子又如何說?

3.孔子非常了解弟子,在本章中卻說「不知其仁也」,除了「仁是生命最高境界,不輕易許諾也不隨意讚賞」這個因素之外,夫子用心為何?試著揣度夫子對弟子的關顧、對孟武伯的關顧?藉此體會孔聖人的慈悲與智慧。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3.《論語•公冶長•7》: 子曰:「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4.《中庸•哀公問政》:「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 所以行知者,一也。」

(二) 重點摘要 

1.孟武伯又問冉求和公西赤,孔子用同一種句式作答,說:「冉求,可以做一個中等城市的行政長官,或是這個公卿大夫家的管家;公西赤,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至於說他們仁不仁呢,我不知道。」總之,在三名弟子仁不仁這個問題上,孔子以一問三不知,做回應。

2.《雍也第六》中,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說,顏回的內心可以連續三個月與仁相應而不違背;那其他的弟子呢?則日夜之間,偶爾能夠達到一、二次仁的境界。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對弟子們的功夫境界,是非常了解的,在夫子的心目中,只有顏回達到了仁的境界,其他的弟子,包括子路他們三個人,都還沒有達到。

3.孔子明明知道他的弟子,卻為什麼回答說:「不知其仁」呢?有幾種說法:

(1)孔子這樣回答,說明孔子的為人誠實坦蕩,不妄誇弟子。什麼是妄誇呢?就是明明知道弟子尚未達到仁的境界,而卻說:「你算是問著了,我的徒弟個個都仁的很啊。」這是違背事實的妄誇。

(2)孔子還是不夠坦蕩,若真夠坦蕩的話,就應該明確說,子路三人都不仁,而不能故作不知。

(3)孔子的故作不知,恰恰是仁德與智慧的表現。「仁」,就是要代人著想。在問答之間,孔子既代孟武伯著想,也代幾位弟子著想。

4.孔子代孟武伯著想
孟武伯發問,目的是為國家發掘和選拔人才。如果選擇達到仁的境界的人才,孔子說「不知其仁也」, 並未肯定他們已達仁境,你可以自己去觀察,這就不會誤導你。如果你退而求其次,有其他能力也可考慮,那好,我告訴你,他們三個人,各自的才能供你參考,這是孔子代孟武伯著想,幫他選拔人才。

5.孔子代弟子著想
孔子怎樣代弟子著想呢?以科舉考試制度選拔人才,是隋唐以後的事;隋唐以前,舉薦人才,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有社會聲望的人的評價,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孔子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力,如果從他口中說出,子路不仁、冉求不仁的話,那就有可能會對子路他們的未來,產生不利影響。心術不正的人,可能就會趁機歪曲孔子的本意,而說:「子路這個人不仁,這可不是我說的,是他師父親口說的。」所以,孔子才來一個一問三不知。由此可見,夫子對弟子們是多麼地愛護有加。

6.也許有人說,孔子可是對弟子們沒少批評,《論語》記載很多孔子批評弟子的話,如:
《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
《論語•公冶長•7》:「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是沒少批評弟子,但這些都是關起門來教導弟子的話,而不是孔子廣而告之,對外宣揚的話,若非弟子們記錄在《論語》,後人是很難知道的。

7.孔子非常智慧的把孟武伯的利益,與弟子的利益,同時兼顧,並沒有顧此失彼。並未因為要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而是做到雙贏,聖人就是這樣的富有智慧。

8.反觀自己:愛心固然不夠,智慧更是欠缺,所以往往顧此失彼,很難做到全面兼顧。

(1)比如說 : 想去安慰一名為自己的體重而煩惱的胖子朋友,就說:「胖好啊,《大學》裡說『德潤身,富潤屋,心廣體胖。』胖,說明你這個人心胸開闊,不小心眼兒。」胖子朋友一聽,高興了。旁邊的瘦子朋友,臉色頓時黯淡下去,心想:「我瘦,難道就是我心胸狹窄,小心眼不成。」你看情況不妙,趕快說:「其實瘦了更好,不但體型好,而且做衣服省布料,真正的美觀又實惠。」瘦子朋友一聽,臉色好轉,胖子朋友的臉色,卻又黯淡了下去。既不能說瘦了就一定好,也不能說胖了就一定好,那怎麼說呢?不胖不瘦最好。此時,兩位朋友的臉色,同時黯淡了下去。

(2)這裡並不是要討論胖瘦的問題,而是說明,說話辦事能夠全面兼顧的待人著想,並不容易,需要有一顆真實的想要利益他人的心,也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與方法。

9.《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儒家一直強調仁愛與智慧要並重,缺一不可。孔子在與孟武伯的一問一答之間,充分展示了仁智雙具的美德,垂範於後世。我們應細細揣摩,好好效學,將自己心中的明德點亮,必然會有仁智雙具的一天。名赤,字子華,稱公西華或公西赤,魯國人,少孔子32歲。
◎家境富有,習禮知禮,能行三千之威儀,風度翩翩。
◎在孔門以知禮見長,擅長主持重要場合--祭祀與外交的禮節儀式。
◎當時貴族子弟大多已喪失禮學素養,但是政治場合還是需要依禮行事,所以公西華是當時公卿大夫的重要助手。
◎在孔子的喪禮上,公西華便擔任「為志」的職事,負責器物制度與布置。

2.束帶:束好衣帶。指穿戴整齊。

3.賓客:「賓」大客,猶今之國賓;「客」小賓,謂各國使節。

<思惟題綱>
1.對公西華,孔子說「不知其仁也」,但是孔子肯定他有什麼才能?

2.孔子培養弟子,成為具「仁德之心」的君子,請問君子需要專業技能嗎?為什麼?

3.請問「仁德之心」和「專業技能」有何關係性?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論語•學而•6》:「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重點摘記
1.「不知其仁也」另一種解讀
孔子一方面充分肯定三名弟子各自的才能,一方面對他們是否已達“ 仁 ”的境界,持保留的態度。在傳遞一個意趣-“ 仁 ”的境界並不是靠培養某種專業技能所能達到的,它是一種心靈的境界,是代人著想,推己及人的利他之心。沒有利他心,專業能力再強也與仁德無關。

2.君子需要專業技能,為利他
具體的專業技能就不需要學了嗎?君子要利他就要有種種的知識、技能,而不是只會談玄說妙,坐而論道。所以,孔子以六藝教人,而孔門弟子也都具有各方面的才能,所以專業技能也是要學的。

3.仁德與技能是本末關係
要把握好仁德與技能之間的本末關係,要以仁德的涵養為中心,以技能的學習為輔助,
所謂《論語•學而•6》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8章-3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
<白話>

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冉求啊!千戶人家的縣邑,或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可以請他去做首長或總管。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也不曉得。」

<文義>

1.求:孔子弟子,字子有,亦稱冉有或冉求,少孔子29歲。

◎在孔門十哲,冉有和子路同列「政事」科,孔子稱許冉有具有為政之才。

◎冉求和子路同列「政事」科,性格卻絕然不同,冉求謙讓柔弱,好在他勤勉好學,肯受教。

◎冉求擔任季氏之宰(家臣),長達20年,可見其獲得季氏的信任與倚重。

◎冉求的政治生涯中,也出了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

2. 千室之邑:有千戶人家的縣邑。

3. 百乘之家: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4. 宰:官名,指邑長或家臣。

<思惟題綱>

1.冉求的性格過於謙讓柔弱,總是顧慮太多,這個特質出現在《論語‧雍也‧10》。請您找出來,冉求怎麼了?孔夫子如何教誡他?

2.冉求在政治上,有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出現在《論語‧八佾‧6》、《論語‧先進‧16》,請您找出來,冉求是什麼事處理失當?孔夫子又如何說?

3.孔子非常了解弟子,在本章中卻說「不知其仁也」,除了「仁是生命最高境界,不輕易許諾也不隨意讚賞」這個因素之外,夫子用心為何?試著揣度夫子對弟子的關顧、對孟武伯的關顧?藉此體會孔聖人的慈悲與智慧。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3.《論語•公冶長•7》: 子曰:「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4.《中庸•哀公問政》:「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 所以行知者,一也。」

(二) 重點摘要 

1.孟武伯又問冉求和公西赤,孔子用同一種句式作答,說:「冉求,可以做一個中等城市的行政長官,或是這個公卿大夫家的管家;公西赤,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至於說他們仁不仁呢,我不知道。」總之,在三名弟子仁不仁這個問題上,孔子以一問三不知,做回應。

2.《雍也第六》中,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說,顏回的內心可以連續三個月與仁相應而不違背;那其他的弟子呢?則日夜之間,偶爾能夠達到一、二次仁的境界。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對弟子們的功夫境界,是非常了解的,在夫子的心目中,只有顏回達到了仁的境界,其他的弟子,包括子路他們三個人,都還沒有達到。

3.孔子明明知道他的弟子,卻為什麼回答說:「不知其仁」呢?有幾種說法:

(1)孔子這樣回答,說明孔子的為人誠實坦蕩,不妄誇弟子。什麼是妄誇呢?就是明明知道弟子尚未達到仁的境界,而卻說:「你算是問著了,我的徒弟個個都仁的很啊。」這是違背事實的妄誇。

(2)孔子還是不夠坦蕩,若真夠坦蕩的話,就應該明確說,子路三人都不仁,而不能故作不知。

(3)孔子的故作不知,恰恰是仁德與智慧的表現。「仁」,就是要代人著想。在問答之間,孔子既代孟武伯著想,也代幾位弟子著想。

4.孔子代孟武伯著想
孟武伯發問,目的是為國家發掘和選拔人才。如果選擇達到仁的境界的人才,孔子說「不知其仁也」, 並未肯定他們已達仁境,你可以自己去觀察,這就不會誤導你。如果你退而求其次,有其他能力也可考慮,那好,我告訴你,他們三個人,各自的才能供你參考,這是孔子代孟武伯著想,幫他選拔人才。

5.孔子代弟子著想
孔子怎樣代弟子著想呢?以科舉考試制度選拔人才,是隋唐以後的事;隋唐以前,舉薦人才,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有社會聲望的人的評價,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孔子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力,如果從他口中說出,子路不仁、冉求不仁的話,那就有可能會對子路他們的未來,產生不利影響。心術不正的人,可能就會趁機歪曲孔子的本意,而說:「子路這個人不仁,這可不是我說的,是他師父親口說的。」所以,孔子才來一個一問三不知。由此可見,夫子對弟子們是多麼地愛護有加。

6.也許有人說,孔子可是對弟子們沒少批評,《論語》記載很多孔子批評弟子的話,如:
《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
《論語•公冶長•7》:「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是沒少批評弟子,但這些都是關起門來教導弟子的話,而不是孔子廣而告之,對外宣揚的話,若非弟子們記錄在《論語》,後人是很難知道的。

7.孔子非常智慧的把孟武伯的利益,與弟子的利益,同時兼顧,並沒有顧此失彼。並未因為要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而是做到雙贏,聖人就是這樣的富有智慧。

8.反觀自己:愛心固然不夠,智慧更是欠缺,所以往往顧此失彼,很難做到全面兼顧。

(1)比如說 : 想去安慰一名為自己的體重而煩惱的胖子朋友,就說:「胖好啊,《大學》裡說『德潤身,富潤屋,心廣體胖。』胖,說明你這個人心胸開闊,不小心眼兒。」胖子朋友一聽,高興了。旁邊的瘦子朋友,臉色頓時黯淡下去,心想:「我瘦,難道就是我心胸狹窄,小心眼不成。」你看情況不妙,趕快說:「其實瘦了更好,不但體型好,而且做衣服省布料,真正的美觀又實惠。」瘦子朋友一聽,臉色好轉,胖子朋友的臉色,卻又黯淡了下去。既不能說瘦了就一定好,也不能說胖了就一定好,那怎麼說呢?不胖不瘦最好。此時,兩位朋友的臉色,同時黯淡了下去。

(2)這裡並不是要討論胖瘦的問題,而是說明,說話辦事能夠全面兼顧的待人著想,並不容易,需要有一顆真實的想要利益他人的心,也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與方法。

9.《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儒家一直強調仁愛與智慧要並重,缺一不可。孔子在與孟武伯的一問一答之間,充分展示了仁智雙具的美德,垂範於後世。我們應細細揣摩,好好效學,將自己心中的明德點亮,必然會有仁智雙具的一天。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8章-2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ㄕㄥˋ)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白話>
孟武伯問:「子路算是仁者嗎?」孔夫子說:「不知道。」
孟武伯再提問,孔夫子答說:「子路啊,可以做一名千乘之國的軍事統帥。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文義>
(參見昨天)

<思惟題綱>
1.本章,孔夫子如何評價子路?你所認識的子路為何?
2.「仁」是孔門心法的核心,請問您所認識體會的「仁」是什麼?
3.請您觀察一天下來,你的心在對境的時候,起的是自利心還是利他心,體會一下「無終食之間違仁」的難度。

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8章 -1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ㄕㄥˋ)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話>
孟武伯問:「子路算是仁者嗎?」孔夫子說:「不知道。」
孟武伯再提問,孔夫子答說:「子路啊,可以做一名千乘之國的軍事統帥。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孟武伯問:「那,冉求又如何呢?」孔子答說:「冉求在擁有千戶的縣邑、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可以讓他擔任家臣。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孟武伯又問:「那,公西赤又如何呢?」孔子答說:「公西赤整束衣帶、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可以派他接待外賓、辦理外交。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就不知道了。」

<文義>
1.孟武伯:魯國的大夫,是孟懿子的兒子。他想訪求孔門的人才,所以向孔子提問。孔子重視仁,所以先問年長的學生子路是仁者嗎?
2.子路:見前第7章。
3.千乘之國:乘(ㄕㄥˋ),四馬駕一車謂之乘,指兵車。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
4.治其賦:指治理軍事。賦,田賦。古代依田賦,出車輛和壯丁以供兵役,故稱兵為賦。
5.求:孔子弟子,字子有,亦稱冉有,少孔子29歲。
6.千室之邑:有千戶人家的縣邑。
7.百乘之家: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8.宰:官名,此處指邑長或家臣。
9.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華,稱公西華或公西赤。是外交的人才。
10.束帶:束好衣帶。指穿戴整齊。

<思惟題綱>
1.孟武伯為什麼要向孔夫子打聽他的學生—子路、冉求、公西赤?
2.孟武伯首先提問的是「子路仁乎?」,而不是其他問題,為什麼?
3.孔夫子對自己的學生子路、冉求、公西赤,應該很清楚他們「仁乎」?為什麼夫子都說「不知也」?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論語•里仁•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二)重點摘記
1.孟武伯
孟武伯,《論語•為政•6》,曾向孔子問過孝,他是魯國的大夫。在本章,他問孔子的三名弟子「仁不仁」?,他的目的,是為國家發掘人才,以盡到大臣的責任。

2.「仁」孔門心法的核心
仁是孔門心法的核心,是儒者追求的最高的心靈境界。仁的下手功夫,是推己及人、待人著想,當工夫綿密時,內心無一絲一毫的私慾,全然是一片利他之心,而且時時刻刻都不間斷。就如《論語•里仁•5》所描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君子就是吃飯過程中,內心也是與仁相應,而不相違的。

3. 體會「無終食之間違仁」的難度
我們反觀一下自己,體會一下無終食之間違仁的難度。比如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與親朋好友一起去飯館吃飯,面對滿桌的美味珍饈,我們是腦海裡立刻現起“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古語,還是在談笑風生的同時,用眼角的余光掃視桌上的飯菜,看看哪幾盤菜是自己的最愛。“無終食之間違仁”,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能夠做到的。

4. 子路仁乎
孟武伯首先問,子路是否達到仁的境界。孔子的回答是「不知也」不知道。俗話說師徒如父子,知子莫如父。孟武伯顯然不相信孔子真的不知道,於是就又問。孔子回答說:「子路這個人哪,可以做一名中等國家,千乘之國的軍事統帥。至於說他仁不仁呢,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