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公冶長第五 第8章-3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
<白話>

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冉求啊!千戶人家的縣邑,或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可以請他去做首長或總管。至於他是不是仁人,我也不曉得。」

<文義>

1.求:孔子弟子,字子有,亦稱冉有或冉求,少孔子29歲。

◎在孔門十哲,冉有和子路同列「政事」科,孔子稱許冉有具有為政之才。

◎冉求和子路同列「政事」科,性格卻絕然不同,冉求謙讓柔弱,好在他勤勉好學,肯受教。

◎冉求擔任季氏之宰(家臣),長達20年,可見其獲得季氏的信任與倚重。

◎冉求的政治生涯中,也出了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

2. 千室之邑:有千戶人家的縣邑。

3. 百乘之家: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

4. 宰:官名,指邑長或家臣。

<思惟題綱>

1.冉求的性格過於謙讓柔弱,總是顧慮太多,這個特質出現在《論語‧雍也‧10》。請您找出來,冉求怎麼了?孔夫子如何教誡他?

2.冉求在政治上,有幾件事處理失當,受到孔子責備。出現在《論語‧八佾‧6》、《論語‧先進‧16》,請您找出來,冉求是什麼事處理失當?孔夫子又如何說?

3.孔子非常了解弟子,在本章中卻說「不知其仁也」,除了「仁是生命最高境界,不輕易許諾也不隨意讚賞」這個因素之外,夫子用心為何?試著揣度夫子對弟子的關顧、對孟武伯的關顧?藉此體會孔聖人的慈悲與智慧。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3.《論語•公冶長•7》: 子曰:「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4.《中庸•哀公問政》:「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 所以行知者,一也。」

(二) 重點摘要 

1.孟武伯又問冉求和公西赤,孔子用同一種句式作答,說:「冉求,可以做一個中等城市的行政長官,或是這個公卿大夫家的管家;公西赤,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至於說他們仁不仁呢,我不知道。」總之,在三名弟子仁不仁這個問題上,孔子以一問三不知,做回應。

2.《雍也第六》中,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說,顏回的內心可以連續三個月與仁相應而不違背;那其他的弟子呢?則日夜之間,偶爾能夠達到一、二次仁的境界。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對弟子們的功夫境界,是非常了解的,在夫子的心目中,只有顏回達到了仁的境界,其他的弟子,包括子路他們三個人,都還沒有達到。

3.孔子明明知道他的弟子,卻為什麼回答說:「不知其仁」呢?有幾種說法:

(1)孔子這樣回答,說明孔子的為人誠實坦蕩,不妄誇弟子。什麼是妄誇呢?就是明明知道弟子尚未達到仁的境界,而卻說:「你算是問著了,我的徒弟個個都仁的很啊。」這是違背事實的妄誇。

(2)孔子還是不夠坦蕩,若真夠坦蕩的話,就應該明確說,子路三人都不仁,而不能故作不知。

(3)孔子的故作不知,恰恰是仁德與智慧的表現。「仁」,就是要代人著想。在問答之間,孔子既代孟武伯著想,也代幾位弟子著想。

4.孔子代孟武伯著想
孟武伯發問,目的是為國家發掘和選拔人才。如果選擇達到仁的境界的人才,孔子說「不知其仁也」, 並未肯定他們已達仁境,你可以自己去觀察,這就不會誤導你。如果你退而求其次,有其他能力也可考慮,那好,我告訴你,他們三個人,各自的才能供你參考,這是孔子代孟武伯著想,幫他選拔人才。

5.孔子代弟子著想
孔子怎樣代弟子著想呢?以科舉考試制度選拔人才,是隋唐以後的事;隋唐以前,舉薦人才,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有社會聲望的人的評價,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政治前途。孔子在當時社會上的影響力,如果從他口中說出,子路不仁、冉求不仁的話,那就有可能會對子路他們的未來,產生不利影響。心術不正的人,可能就會趁機歪曲孔子的本意,而說:「子路這個人不仁,這可不是我說的,是他師父親口說的。」所以,孔子才來一個一問三不知。由此可見,夫子對弟子們是多麼地愛護有加。

6.也許有人說,孔子可是對弟子們沒少批評,《論語》記載很多孔子批評弟子的話,如:
《論語•公冶長•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 ,不可杇也。」
《論語•公冶長•7》:「由也 ,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孔子是沒少批評弟子,但這些都是關起門來教導弟子的話,而不是孔子廣而告之,對外宣揚的話,若非弟子們記錄在《論語》,後人是很難知道的。

7.孔子非常智慧的把孟武伯的利益,與弟子的利益,同時兼顧,並沒有顧此失彼。並未因為要利益一方,而損害另一方,而是做到雙贏,聖人就是這樣的富有智慧。

8.反觀自己:愛心固然不夠,智慧更是欠缺,所以往往顧此失彼,很難做到全面兼顧。

(1)比如說 : 想去安慰一名為自己的體重而煩惱的胖子朋友,就說:「胖好啊,《大學》裡說『德潤身,富潤屋,心廣體胖。』胖,說明你這個人心胸開闊,不小心眼兒。」胖子朋友一聽,高興了。旁邊的瘦子朋友,臉色頓時黯淡下去,心想:「我瘦,難道就是我心胸狹窄,小心眼不成。」你看情況不妙,趕快說:「其實瘦了更好,不但體型好,而且做衣服省布料,真正的美觀又實惠。」瘦子朋友一聽,臉色好轉,胖子朋友的臉色,卻又黯淡了下去。既不能說瘦了就一定好,也不能說胖了就一定好,那怎麼說呢?不胖不瘦最好。此時,兩位朋友的臉色,同時黯淡了下去。

(2)這裡並不是要討論胖瘦的問題,而是說明,說話辦事能夠全面兼顧的待人著想,並不容易,需要有一顆真實的想要利益他人的心,也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與方法。

9.《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儒家一直強調仁愛與智慧要並重,缺一不可。孔子在與孟武伯的一問一答之間,充分展示了仁智雙具的美德,垂範於後世。我們應細細揣摩,好好效學,將自己心中的明德點亮,必然會有仁智雙具的一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