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太廟,每事問。
〈白話〉
魯國太廟演練祭典禮儀時,孔子當時以魯國大夫身分進入觀禮,每件事都問得清清楚楚。
〈文義〉
太廟,魯國的太廟是周公廟,按時祭祀,不舉行祭祀時,廟門關著。
〈思維提綱〉
1.試想,換做是我們,會不會像夫子「入太廟,每事問」?
2.在自己專精的領域中,您會先去和周圍的人互動還是馬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3. 本章節夫子的行誼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八佾•15》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
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 「是禮也。」
2.《論語集解•義疏•巻五•44 》梁,皇侃 「或云此句煩重舊通云前
是記孔子對 或人之時此是録平生常行之事故两出也 」
3.《論語點睛補注•八佾第三》卓吾云。只論禮與非禮。那爭知與
不知。方外史曰。不知便問。 是孔子直心道場處。若雲雖知
亦問者。謬矣。
4.《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
「未也。嘗 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
『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
庭。曰: 『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
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5. 《論語•為政•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6. 《論語•子罕•19》子曰: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7.《論語點睛補注•子罕 第九》後一念而方領解,即是惰。先一
念而預相迎,亦是惰。如空谷受聲, 乾土受潤,大海受雨,
明鏡受像。隨語隨納,不將不迎。方是不惰。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
1.本章在前面《八佾》篇中已出現過。說孔子到周公廟參加祭祀活動,凡事都要請問別人,所以在當時以知禮而聞名的孔子,被懷疑到底懂不懂禮?知不知禮?孔子聽說後,解釋說這本身就是禮。
2.《八佾》篇對孔子入太廟凡事請問這件事作了解釋,一語道破禮的本質,給了我們極大啟發。
3.《鄉黨》全篇講禮的行相,把本章再次收入,也再再地表明孔子示現以“每事問”作為禮的行相,背後一定有很深刻的道理所在。皇侃《論語義疏》上說:“前是記孔子對或人之時,此是錄平生常行之事,故兩出。”
4.本章雖然前面已作過交流研討,但在此又重出,我們不妨隨順這個因緣,再次用心去體悟聖人的心續,或許發現有更多的驚喜!
(二) 入太廟緣起
1. 太廟,就是周公廟。周公旦受封魯國,但因周公旦在京城輔佐周成王,故派其長子伯禽代其受封魯國。因周公是魯國的始封之君,為魯太祖,故其廟稱為太廟。
2.孔子為什麼能夠進入太廟參加祭祀?有的說他當時已被任用為官員而參加助祭,有的說是在演習禮儀的時候,他是在觀禮。不管怎樣,孔子在太廟祭祀,表現出戰戰兢兢、每事必問的心理狀態。
(三)解說辨析
1.有人解釋這一章時,說孔子凡事謹慎,不懂便問,這就是禮。這種解釋其實是說不通的。孔子作為到太廟祭祀的專家,居然什麼都不懂,才會每事問,是否有點奇怪?藕益大師在點評此章時引用李卓吾的話說:“只論禮與非禮,那爭知與不知。”就是說,我們只討論它是不是禮,哪有閑功夫去爭論他知不知禮。
2. 後人也會被“或人”引導至去懷疑孔子知不知禮,爭論孔子知不知禮。這種對聖人的輕言妄評,本身就是不恭敬的“非禮”行為。藕益大師的那句“那爭知與不知”,就是及時遮止我們這種非禮的現行。因為我們凡夫俗子,如何知聖人境界?更不可以在聖人頭頂上指指點點。現代人毫無顧忌地去非議古聖先賢,是一種徹底的禮崩樂壞。這一點首先是要讓我們警惕的!
(四)“入太廟,每事問”就是禮
1. “入太廟,每事問”為什麼說本身就是禮呢?是重出本章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2. 禮,是做人的一個基本準則,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常說的就是“五倫”關係。以儒家來說,如果一個人不懂禮或者不尊重禮的話,跟畜生是沒有什麼兩樣的。
3. 孔子教育自己的兒子孔鯉時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如果不學禮,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或者說無法將自己的生命立於天地間的。而禮的核心是“仁”,由仁的特徵再開顯出外在的行為標準,即行之於外表的身口行為,一定跟仁愛之心相應,這是禮的中心思想。
4. 孔子是最懂禮的,入太廟卻要“每事問”,假設我們入太廟,是否每事問呢? 我想我們大概不會問。這就有點奇怪,不懂禮的人倒不問,最懂禮的孔子卻每事問,為什麼?
5. 踐行倫理道德,少不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切磋琢磨,如此才會把“禮”的內涵實踐出來。但我們有個致命傷,就是大小事情不肯開口,隨順自己的習氣,凡事“想當然”。所以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無形中樹起了一道藩籬讓彼此變得遙遠。
(五)放下“自我” 每事問
1. 每事問,是放下“自我”,融入對方現行的一種方法。由於“我愛執”的原因,我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現行中,無法融入對方現行。我們不懂得傾聽,也不去問,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也就無法達成共識。我們每每辯得面紅耳赤的時候,是最聽不到對方在講什麼的時候。
2.比如說,我說這個人理論水準高,他卻說這個人實踐能力太差;我說這個人行動力超強,他說這個人太莽動;我從因上強調種種子的重要性,他從果上強調離目標太遙遠;我說正知見很重要,他說精進行才可貴;我說飯菜清淡一點有利身體健康,他說飯菜清淡吊不起胃口……
3.凡此種種,不想去瞭解對方,從而不瞭解也無法站在對方的用意和立場上去討論,造成彼此不在一個頻道而無法溝通,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困惑就是來自於此。所以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六) 代人著想 每事問
1. “每事問”,其實也是一種代人著想。有的人說,我是講得很清楚,是你聽不懂我的話。其實很多時候,你是講得很清楚,但對方不一定在你的所緣中。所以“每事問”是兩方面都需要的,一方面是做事情的人,每件事都要去問、去說,另一方面聽事情的人,也應該要反過來確認。
2.從代人著想的角度,如果對方沒有問你的話,你也要認真地問一下對方,有沒有理解我的意思?不理解的話,不可以有不耐煩,甚至埋怨,一定讓對方理解你的真正想法才可以。特別是重大事情,像孔子在太廟祭祀,它代表了“慎終追遠”這件大事,就不可以馬馬虎虎。
3.平時我們已經習慣於粗裡粗氣,如果彼此間誤會了、吵過了,也就算了。但如果是關乎祭祀、外交等國家大事,乃至在師長身邊學習生命成長,還是隨順自己的習氣,浮浮泛泛的話,那對我們絕對是個損失。
(七)“每事問”的實踐性
1.“每事問”還有一個深刻的內涵,就是它的實踐性。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腦筋很好,對別人很瞭解,揣摩別人很準。別人還剛剛開口,我們就會先入為主地說:我懂你的意思了。其實,作為凡夫的我們,去揣摩別人時,實際上是永遠也揣摩不透的。
2.孔子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就是說,聽我的話始終不懈怠的,也許只有顏回吧!對這個“惰”字,藕益大師有個精闢的解釋,說:“後一念而方領解,即是惰;先一念而預相迎,亦是惰”,即聽對方講話,不管是先一念還是後一念都不行,都屬於“惰”,必須恰到好處才是“不惰”。這種境界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顏回才有。
3.所以,如果是我們的話,不去做的話,是永遠不知道,越摸越遠。所以這裡要去“每事問”,通過雙方的一問一答,就會慢慢瞭解對方的意思,也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意思。
(八) 結攝
1. 我們能夠走上去的話,必定要追隨師長,學習聖賢,由此從生活小事中開始改變“每事不問”的習氣,就顯得格外重要。
2.“禮”的核心是“仁”,就是學會如何去愛人,在這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極端重要。如果人與人之間普通的溝通都沒有做好的話,就無法瞭解師長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3.在跟師長和善知識的互動中,很多時候有種感覺,不知道他要講什麼,他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甚至有時候好像在東拉西扯,我們討論的是這個問題,他卻說另外一個問題。
4.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容易嘀咕,想為什麼你不直接講答案,要浪費這麼多的時間?或者會很著急,不知道他要告訴我什麼道理,你不觀過算是好的。其實這個時候“每事問”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5.平時我總以為講清楚了、聽清楚了,不去聽,不去問,其實都是憑我的“想當然”。現在在師長身邊,師長用種種方法調教你,就是要改變你不思維、想當然的習慣。如果你不“每事問”的話,就不曉得他要傳遞什麼內涵給你。這要靠平時訓練出來。如果我們平時怕互動、怕麻煩,或者自以為是,想當然,那麼想要學習儒學心法,生命進一步成長就不太可能。
6.“每事問”有極其深刻的道理所在。如果我們用凡庸作意的話,就無法深入孔子的內心世界,無法了知孔門心法的深邃、細微和廣博。古往今來,對本章的解釋似乎很難在心相上有所突破。非常感恩我的師長,非常細緻入微地引導我們向聖賢靠攏,讓我們感受到從傳統文化中孕育生長出來的孔子,他的生命如此細微、美麗、典雅,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效學的!
1 則留言:
這一章看了解析,還是覺得不解。
爲何「每事問」是「禮」呢?
在想,在太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禮」而設,
亦及太廟中的每「事」均有其意涵於中。
這每事問是否是孔子爲了引發參與的人,均能慎重其事而做的提示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