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5章-1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白話>
司馬牛憂愁著說:「人家都有好兄弟,唯獨我沒有!」
子夏說:「我曾聽說過:『人的生死,是命裏定的,富貴也是天意安排的。』
<文義>
1. 我獨亡:「亡」,無。唯獨我沒有。
司馬牛憂心其兄長作亂會遭緝拿,恐有生命之危,故說無兄弟。
2. 商聞之:「商」,子夏的名。子夏自稱其名,我聽說。
3.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句是子夏引用孔子的話。死生命中所注定,富貴也
  不是人力所能求得。
<思惟提綱>
1. 司馬牛為何苦惱:「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2. 子夏如何安慰司馬牛?
3. 你如何解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是積極的生活態度?還是消極的生
  活態度?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卓吾云:牛多言而躁,兄又凶頑不道。料必不相容者,故憂其將害己也。」
註1: 蕅益大師(1599~1655年),明代高僧。
註2: 李卓吾(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有人稱之「明末學術泰斗李卓吾。」)

2.《入菩薩行論.第六品安忍》:「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註 : 安忍品第10偈「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二、重點摘記
(一) 顏淵篇前四章談論的重點
1.顏淵第十二篇在講仁。
2.夫子先點出修養仁的核心是 “ 克己復禮 ”。克己 —它是不假外物,必須“ 為仁由己 ” 從自身內心的修養做起;復禮 —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在視聽言動都必須要合乎於禮,才可以得到“ 天下歸仁 ” 的效用。
3.接著,夫子教導弟子仲弓如何 克己復禮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可以得到 “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 的效用。
4.接下來,教導司馬牛以 “ 其言也訒 ”、“ 內省不咎 ” 來克己復禮,才可以 “ 不憂不懼 ” !
5.但是要如何才可以做到 “ 內省不咎 ” 呢?在第五章。

(二) 顏淵篇第五章
司馬牛憂曰: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三) 司馬牛的擔憂
司馬牛其實是有兄弟的,他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麼會這麼的憂慮?這個 “ 憂 ” 是多方面的。
1. 擔憂哥哥會出事
首先,他擔憂哥哥出事了,據鄭康成先生的註解: “ 牛兄桓魋行惡,死亡無日 ” ,所以說 “ 獨無兄弟” 。說司馬牛的兄長司馬桓魋他作惡、叛亂,想要弒君篡位,這種行為是很快就會被討伐。所以司馬牛為兄長這樣的惡行,以及將要面臨的結果而擔憂,就怕自己以後沒有兄長了。
2. 擔憂哥哥會謀害他
另外一方面,司馬牛也為自己擔憂。 李卓吾先生說: “ 牛多言而躁,兄又凶頑不道,料必不兼容者,故憂其將害己也。 ”  司馬牛喜歡說話又比較浮躁,所以上一章夫子就勸他要 “ 其言也訒” ,哥哥兇惡頑固,大逆不道,圖謀不軌,司馬牛想必會拼命的勸諫哥哥,但是這在兄長的眼裡怎麼容得下這個多言而躁的弟弟,深怕弟弟喜歡說話、又不思考,一定會洩漏風聲,所以司馬牛擔心哥哥會謀害他。
我想他心裡應該有很多說不出口的潛台詞吧!唉!我怎麼會有這樣不長進、不上 “ 道 ” 的兄長?連累我就算了,連我都要追殺!以後要過上朝不保夕的流亡日子!所以才會發出 “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 的感嘆。

(四) 子夏如何回應司馬牛的擔憂
1. 夫子也告訴司馬牛不憂不懼的關鍵,其實不在別人身上,而是 “ 內省不咎 ” 。但是,看來他應該沒有真正聽懂,所以課下跑去找同學子夏吐吐苦水。
2.如果這樣的司馬牛來到您的面前,您會說些什麼話幫助他呢?我們先來看看子夏, “ 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子夏聽了寬慰他: “ 一個人的生或死,是自己不能控制的。一個人是富貴、還是貧賤,也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 ”     
3.針對司馬牛的問題,子夏給了一個清晰的概念: “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有一些事情已經發生了,比如:兄長已經出了事,兄長現在容不下我,這都是眼前無法改變的。

(五) 司馬牛的擔憂痛苦其根源何在
1.我覺得子夏是非常有智慧的。任何熾盛的煩惱背面都一定有一個堅固的見解、看法,如果沒有找出來,煩惱是不能解決的。
2. 子夏覺察到司馬牛的痛苦是來自一個看法:覺得生死、境遇怎麼無法控制?應該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決定的。
3.因為無法面對這些 “ 兄長出事、兄長容不下我 ” 的事實,就會一直糾結在憂愁、痛苦、抱怨當中,而走不出來。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會這麼倒霉?因為無法接受、無法認清,所以痛苦。

(六) 安立“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的見解,才能免於擔憂
1.要認識到:有許多事情,眼前是我無法掌控的、無法決定的。
2.小的,從天氣我無法掌控;別人如何看我的眼光是我無法掌控;別人如何說我,更是我無法掌控的;天生的父母兄弟,是我無法選擇的;親人間感情的厚薄,也是我無法掌握的,有時候事情的成敗,我也無法全然地掌控。有許多現有的事情,是許多空間、時間、種種因素交錯而成的,是我們人力不可控的因素。言下是無法選擇的。
3.這個真相必須要明了,也就是“ 知命 ”,接受了才能夠心平氣和,開始積極的立命,創造未來。所以要不憂不懼,就是對現有的事情要有一個“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的見解先立在前面。
4.就比如現在,我正在錄音,就忽然出現了救護車的聲音,這個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如果對於這個真相,我不能接受,我就會痛苦。所以,如何看待呢?
5.請別習慣生活在反覆地憂悲苦惱和各種情緒的糾結之中,唯有認清事實,才能直視問題。
6. “ 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 下個決心讓自己幸福、快樂,這才是真正漂亮的選擇!

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3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白話>
4-3孔子答道:「反省自己平日所為沒有愧疚,哪來的憂愁和恐懼呢?」

<文義>
1.  內省不疚:反省平日所為,無愧於心。疚,愧疚。


<思惟提綱>

1. 夫子給司馬牛指出解決憂懼是哪條路呢 ?

2. 內省為什麼會不疚?

3. 內省不疚為什麼就無憂無懼?

4. 現代人,為什麼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5. 透過本章的學習 ,你要如何擺脫心靈的憂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一梦漫言》: 「身著如來袈裟,佛制不聽拜俗,豈能故意求生而違於戒律。」

2.《論語‧堯曰‧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
                     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3.《論語‧述而‧22》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4.《論語‧子罕‧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   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5.《論語‧先進‧11》: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二ヽ重點摘記

(一)“內省不疚”是憂懼的出路

1.我的老師說過,學習經典,我們會先遇到自己發現自己很差。學到這一章,我就有深刻的感受。

2.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夫子指出的這條解決憂懼的路,乍聽之下簡直覺得風牛馬不相及。

3.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司馬牛,正為即將到來的殺身之禍憂懼不安,去問老師什麼是君子,老師卻說君子不憂不懼,可能就跟老師急了。

4.所以說,夫子真的很敢教弟子,司馬牛也真的很敢學。

(二)顏淵篇前四章的鋪成

1.進入十二篇,講仁,夫子先是對心子顏淵講了仁的修養心法—克己復禮。

2.接下來,對有帝王之才的冉雍講了仁的效用—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3.針對司馬牛的處境,夫子則從一個小民的角度,從說話的其言也訒、心態的不憂不懼,最終落實到個人內省不疚,來達成仁人君子。

(三) 內省不疚,因為無惡無錯
1.內省就是向內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目的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內省為什麼會不疚?因為無惡,無錯。

3.大程夫子說:“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自己放在裡面約束之,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這就是下學而上達。

3.從克己復禮開始,視聽言動,非禮勿為,到最後大明乎心性、無憂無懼。

4.“內省不疚”是怎麼達成“無憂無懼”?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奧,有待我們不斷去練習體認。

(四) 內省不疚無憂無懼的見月律師

1.明末清初,時局十分混亂,很多山賊草寇橫行,有位佛教大德叫見月律師。他主持寶華山寺院,由於弟子處事不謹慎與山賊有往來,收留山賊在寺廟吃飯,被告發了,就引來清軍來圍剿寺院,一百多出家人被抓,寺院木瓦工、雕工等十六人都被誤指認為是山賊押走了。

2.他們集體被押到二十里外一處軍營。營賬外面,有無數被抓的山賊光著身子被綁著,還有千餘名鄉民喊天哭地。就在見月律師的身後,十六個在寺院剛被誤抓的工人就地被處決,鮮血濺染了出家人的僧衣,然後士兵告訴他們:過堂要說實話,否則也會被殺。

3.這種情況下,見月律師卻商量另一位當家法師說:“我是方丈、你是當家,常住有難,我們要共同擔當。然後他就被士兵帶去過堂問話,臨行前他叮囑眾人:不要慌張,若是多生以來的定業,今天必然要酬償,如果不在此劫數,自然解脫。走在路上,他想人生如水上浮沫幻起幻滅,臨難之際絕不能失僧人威儀,就緩步直上,走的很有威儀。   
     
4.我們想想看,如果不是平日克己復禮的功夫,一般人恐怕已經嚇得走不動路了。

5.左右的兵眾,刀皆出鞘,一起呼喊,叫他跪下,身旁就躺著剛被動過刑的出家人。見月律師卻正色回答將軍:“身著如來袈裟,佛制不聽拜俗,豈能故意求生而違於戒律。”然後就合掌躬身、一個問訊,站在一邊等待問話。

6.不料,那個將軍沖他伸出了大拇指笑了,還和旁邊的二位說起了滿洲話。旁邊人翻譯說:“你是好和尚,不要你跪了,只問你土賊久住山里,為何你不報官府?”見月律師回答:“華山雖高,頂有過路,土賊由後山過前山,前面人見謂住華山,由前山過後山,後山人也說住華山。若報官,來時無賊可擒,罪反在己,不是容隱不報。” 三位將軍聽他說話有理有據、而且正氣凜然,就讓他先回去等待。

7.而後的審問中,他三次被人指認,三次往返過堂、凶險無比。但他每走必告眾人:請各人正念,不要因我而驚懼。”每一次過堂面對將軍兵士,他都行不亂步、面不改色。最後他不僅自己脫險,還救出了全寺一百多位出家人,三位將軍還成了寺院的護法。

8.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受了儒家教育的士、大夫也能做到這樣。這都是靠平時的修養、此時才能得力。如果平時不努力,臨時強做鎮定,神必不恬,氣先靡矣,精神、氣勢早就就萎靡了。

9.見月律師能如此坦蕩從容,絕不是有憂懼而強排遣,裝作無事,就是因內省無疚,平日克己的功夫做到了家,能克服各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他不被擾動,才能照見更加清晰的世界,知道自己當下最該做的最正確的事。這就是以不憂不懼消天下之禍變。

10.古注上說:“古人處事變,只有此一條路,並無他法。”古人遇到這樣凶險的事,就是走這一條出路,不會尋其他捷徑。

(五) 現代人為何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1.《松陽講義》上說:司馬牛的哥哥造反,事已危急,然而只是自反,事事問心無愧,事事從天理上行,尚可得救,就算不能得救,亦問心無愧。若為憂懼所擾,(整天擔心害怕),不但累心,勢必也立腳不住。(倘若在過堂問詢,怎麼又能夠如此坦蕩!氣先靡矣),底氣先不足了,不可言矣。

2.這段話很有意義。我們現代人,從小不練習童蒙養正,長大後也不注意內省修心、長養不出浩然之氣,遇上事不敢承擔,總想另闢蹊徑,從別人那兒解決問題,找尋自己的脫身之法,所以自然無法擺脫心靈的憂懼。

3.仁人君子物外寂中,所有的事盡力妥善解決,解決不了的也都坦然面對。凡事盡人力、聽天命。得悉宇宙真理,看淡生死超脫世俗,自然就隨遇而安。

(六) 內省不疚為什麼就無憂無懼?

1.除了長期內省,養出“浩然正氣”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樂天知命”。2.一談到命,很多人馬上想起宿命論: 認為知命就是向命運低頭,不思進取,這是誤會。

3.南懷瑾先生說:宇宙的法則、人物、歷史的命運、時間、空間加起來形成一股力量的時候,人對他沒辦法轉變,這就是命(佛法講宿生業力)。

4.現在有人說是“時代趨勢”:比如說: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這些都是先我們而存在,比如我們生而為人,活在地球上,有的人生在乞丐之家,而有人生在帝王之家,這是已經存在的非人力可控的因素,無法在眼下選擇的。

5.另一方面,從主觀上來說:人本身也是天命力量的一部分,天意表現在個體身上,就是個人承載的歷史使命、為人準則,無論出處窮通,都得在現有的基礎上盡力去做。

6.比如孔子周遊列國努力了,但是道不能行。屈原也努力了,但忠而被謗,蘇軾也努力了,一生坎坷。所以君子知命,不是因為必然成功才去做,而是因為該做,至於最後能否成功,不是個人說了算的,這就是儒家的天命觀。

7.“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就是知命、立命、然後正命、改命。這是中國文化的思維模式。唯知命,乃知己之所當然。因為認知天命,所以“仁以為己任”;敬畏天命,所以“禮以行之”;履行天命,所以要“義以為質”。

8.《論語》第一篇“學而”,講人生要從努力學習開始,到最後一章“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是儒家教導我們的人生的全部。

9.反過來,自大的人、知識淺薄的人,不能認識客觀存在的一切,會產生超出現實的祈求,則無法成為君子。程子曰:“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到有禍患就逃避,見到有利益就趨趕,這就不能成為君子。

10.一方面:“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夫子知命。另外一方面:“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是夫子告訴我們專心做好眼下的事。

11.從客觀世界的大趨勢的認知,到個人努力的下手處,做好了內省不疚,就會慢慢在心性上開發出不憂不懼的效用。

12.反過來,做不好眼前的事,不了解大趨勢,待不好眼前的人,一反省都是自私自利,對不起別人,就永遠擺脫不了憂愁和恐懼。

(七) 總結

1.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就是夫子用一個更深邃的生命走過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解決憂懼之苦,'內省不疚'是出路。

2.雖然理解到聖人的高度很難,但我們應該要先信受、然後慢慢超越自己的高度,高一點,從內省開始,再高一點,依循著聖人給出的標準,逐步改善自己,有一天內省不疚了,就會達到無憂無懼的生命境界。這是我們學這一章該有的一個見解。

3.很多時候,所謂的絕路,其實就是沒有角度了。司馬牛的處境看上去是絕路,但還是有“內省不疚”這個角度可以走出去。

4.關鍵是要鬆動我們一直走不動的見解,跟著聖賢去探索一個更為深刻、遼闊的人生,這是我們學習論語的重要意義。

5.落實到我們的身心第一步就是要常內省、如果不能內省不止,達到不疚,就永遠無法達到無憂無懼的君子境界。

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2

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白話>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文義>
1.不憂不懼:不憂愁不恐懼。
2.斯謂之君子:就稱得上君子了。

<思惟提綱>
1.請問您敢像司馬牛一樣問孔子:「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2.司馬牛的這一問,夫子給我們指出了擺脫憂愁和恐懼的根本路徑,
  對您有何啟發呢?
3.為什麼反省的標準,得依照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呢?
<義理解釋>       金夢秋老師    8分27秒
一. 引用經文
1.《孟子.離婁章句上》:「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清‧際醒徹悟大師:「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
3.《中庸》:「君子之所不可及也,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4. 王陽明《傳習錄》:「爾意念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作去,善便存,惡便去。」
5.朱熹《四書集注》:「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
6.《松陽講義》:「平日所為何能無愧于心,必也如顏子之克己,
孟子之集義,真積歷久,一私不存、事事合義,其庶幾乎。」
7.《孟子·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8.《反身錄》:「初冥然莫知自省,終日意氣自若,總覺著無憂無慮,
後稍知所向,後來知道了生命需要反省,每一內省,
輒慚汗無以自容,都汗顏無地自容,時憂時懼,
食息不寧,甚矣無憂無懼之難也。」
9.《四書近指》:「內省無疚者,就是中庸之無惡也,大學之自慊也,
此是聖學。」

二. 重點摘記
(一)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
上一章司馬牛問仁,孔子告訴他「其言也訒」,他馬上就問「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這一章他問君子,孔子告訴他「君子不憂不懼。」他馬上又問「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他不像前面的顏淵和仲弓,對老師的話一聽就懂、一聽能做,他都有些疑問,而且不懂就再問。
也正是司馬牛的這一問,夫子給我們指出了擺脫憂愁和恐懼的根本路徑:就是內省不疚。不憂不懼的關鍵在內省不疚,基礎是內省不疚;反過來〜內省有所愧疚,就會憂慮和恐懼。
也就是說人的憂慮、恐懼與外在的境遇關聯不大,解決他的根本方法要與內在的自我反省相關聯,功夫得花在內省上。
(二)內省是儒家重要的修行方法
《論語》開篇的第一章就說生命要以學為宗,
              第二章就講了學什麼?學仁、學孝;
        緊接著第三章就指出了學錯的形象就是巧言令色;
        然後就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可見檢查自己、反省自己,時刻調整規避巧言令色錯誤的方向,
這對於一個修行的人來講是多麼地重要。
內省是儒家重要的修行方法: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就是反省。無論你是什麼人,想成就什麼事,都得回到我們自身的德行、能力上來談。
德行和才能要在自身上圓俱,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得靠學習,可是學是學了,有沒有學好?學沒學對?這就需要反觀內省才知道。
(三)透過內省照見自心的真實狀態
很多人以為自己已經很好了,可是和人一互動就發現四處碰壁,連身邊的最親的人都無法相處,這就有問題了,這時就需要反觀內省。
比如說我們推動背經,到底是名聞利養的心,還是真誠的想推廣儒家文化利益大眾的心?
相信一開始去推動的時候,大部分人就是自己受益了,想介紹給他人,
可是做著做著,隨著帶動的人多了,對我們讚美的人多了,可能自己就
變了,但自己並不知道。
所以一定要隨時反省,看看自己的心意是否至誠?是否依然端正?
真正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內心上的。
而不透過自我的反省,是不可能照見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
(四)反省的標準不能搞錯
第二點,反省的時候,到底以什麼標準認為自己做對了不愧疚?我們常聽到有人說自己問心無愧,可是究竟怎樣問的心?又是依照什麼樣標準覺得無愧?這中間差別就大了。
2017年有一則新聞報導:南京有一位大媽她身體不舒服,打電話讓兒子回家帶她去上醫院,兒子到了家卻不願意帶她上醫院。母親就罵他不孝,兒子居然用刀砍傷母親,然後逃跑了,這樣的事在正常人的眼裡,都覺得兒子已經錯到不知哪兒去了。可是警察抓到他的時候,他卻表示一點都不愧疚,誰讓母親小時侯對他不好!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連最起碼的是非標準都沒有建立起來。越反省越覺得自己對,都是別人的錯,這就是反省的標準搞錯了。
(五)反省的標準,得依照著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盡忠了嗎?和朋友交往的時候守信了嗎?老師教導我的內容練習實踐了嗎?這才是反省的標準,得依照著內仁外禮,乃至業果的法則,有一位禪師說過:善談心性者,必不棄於因果。
(孔子是善談心性的人,他就告訴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就是從因上去努力);依照仁、義、禮,乃至業果的法則內省檢點,在因位上做好了,無憂無懼就是果位上自然而然的收穫。
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不憂不懼就是在心性上建立出真實的自信,真正的強大。
(六)唯有戒慎恐懼,才能不憂不懼
這時需要時時處處在自己心性上長期的省察和克制;
在日常細節的戒慎恐懼中苦苦練習;
唯有戒慎恐懼,才能不憂不懼。
戒慎恐懼就是內省不疚的實功。
《中庸》上有一句話說“君子之所不可及也,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王陽明先生說“爾意念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作去,善便存,惡便去。”所以,內省不疚就是在自家的良知上無所虧欠。就是朱子所說的 “平日所為無愧于心”。
《松陽講義》上說:“平日所為何能無愧于心,必也如顏子之克己,孟子之集義,真積歷久,一私不存、事事合義,其庶幾乎。這是儒家心性之頭腦,是誠的萌芽,是王道和霸道之分、義利之辯、誠偽之別、善惡的分界,於此立定,便是端本澄源。
古人的誠身功夫,精神命脈全體只在此處,莫見莫顯,無時無處,
無始無終,只是此功夫。
 (七)實踐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不容易
反躬自省,沒錯,就不畏懼;
反過來,如果自己做錯了,曾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就是千萬個人準備要討伐我,我也要去承擔這個過錯。
所以說這個不懼之勇也是指面對自己過錯的承擔之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反省,覺得天下太平,一旦反省了之後,就會覺得很多地方我們都做錯了。
《反身錄》上有一短段話:初冥然莫知自省,終日意氣自若,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自我反省,終日意氣自若,總覺著無憂無慮,後稍知所向,後來知道了生命需要反省,每一內省,輒慚汗無以自容,都汗顏無地自容,時憂時懼,食息不寧,甚矣無憂無懼之難也。
所以說內省不疚絕不可以以為易而乎之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樣的結論,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實踐得了的。
(八) 總結
首先、我們是真的沒有長期的內省的經驗。
其次、即便是偶爾內省,也不知道要依什麼標準來判斷不愧疚;
第三、沒有前兩者的基礎,就從未透由內省累積出過無憂無懼的經驗。
總結起來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是我們從所未經之地。

《四書近指》上說:內省無疚者,就是中庸之無惡也,此是聖學。”
這是聖人的學問。
此非自修之功,已造於成德之地者不能〜
如果不是修行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成德之地,是絕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1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白話〉
司馬牛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君子。孔子說:「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愁,也不恐懼。」

〈文義〉
1. 問君子:問為君子之道。
2. 不憂不懼:按史記集解引孔安國注:「牛兄桓魋將為亂,牛自宋來學,常憂懼,故孔子解之也。」

〈思維提綱〉
1.仔細想想生活中歷經諸多人事物,曾經生起過任何憂懼嗎?
2.到目前為止,您心目中的君子應具有哪特點?
3.如果您遇到像司馬牛這樣狀況的人,您會如何引導他?為什麼?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意原》二卷,宋、鄭汝諧撰。 全書大旨,以義理之學為宗,務求《論語》一書之原義,其說解往往有前人未發之言。
2. 《中庸•二十哀公問政》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 《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大學•傳七釋正心修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心有了忿怒,心就不得端正; 心有了恐懼,心也不得端正;心有了偏愛,心也不得端正; 心有了憂患,心也不得端正;心被忿怒、恐懼、好樂、憂患等情感所動搖時,就好像心不在身上一樣,一個人的心不專注,就是睜著眼,也看不見事物,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張著耳,也聽不到聲音,我聽不到別人的建言; 吃著東西,也吃不出味道,所以談修身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

5.《松陽講義》清代康熙時,人稱"天下第一清官"的陸隴其的理學著作。全書凡十二卷。知縣時與諸生講論《四書》而作。蓋隨時舉示,非節節而為之解。

6. 《孟子•盡心上•35》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皐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皐陶,人名。舜時為獄官之長。訢然:同「欣然」)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及消文
     一起恭誦原文: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又問:「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內省”就是指向內反省自己,“疚”,就是做錯了事,心裡感覺到苦惱。向內反省自己,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沒有愧疚,又有什麼憂懼呢!
2. 這一段話夫子表達了兩個意思:第一、君子是不憂不懼的。第二、內省不疚就可以達到不憂不懼的境界。這兩個見解對我們來說都十分的陌生。
3. 這兩個見解對我們來說都十分的陌生。首先來看第一點:如果說不憂愁不恐懼就是君子了,那我們看,世間有很多看上去無所畏懼的人,不怕死的人,這不都成了君子了嗎?
4. 所以司馬牛又問了一遍:「難道不憂不懼就是君子嗎?」夫子接下來就給出了九字真言「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對我們說可是個石破天驚的看法!
5. 君子是通過內省不疚而達到不憂不懼的,理解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十分困難。因為長期以來,我們是如此執著的相信,只有解決了讓我們憂愁恐懼的事,我們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憂愁和恐懼。司馬牛的處境就更是如此了,如果他哥哥不造反,他又哪來的憂懼呢!
6.夫子此處卻說:人的憂愁恐懼跟外境的關係似乎不大,而只存在於內心。只要能夠長期依循著天理法則,向內觀察,內省不疚就可以達成。這種解除憂愁恐懼的方法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十分的生疏!所以這幾個字,看著簡單,但是要相信並且實踐出來就太困難了。

(二)對現象界的觀察
1. 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現狀都是又憂又懼:很多人擔心錢不夠用、有的人擔心別人對自己不好、擔心領導不重視、擔心孩子沒有好的未來。
2. 司馬牛的憂慮就更大了:第一、他的兄長要弒君篡位,這是滅門之罪,他勸不住兄長,又不能大義滅親;第二、他的兄長曾經要殺孔子,現在他來到魯國避禍,又在孔子門下求學,所以必然是常懷愧疚、惶恐不安。
3. 滅門之禍、人倫之變,司馬牛都遇上了,而且絲毫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被動的等待即將到來的災難。任誰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覺得這就是一條絕路。
4. 這一章,夫子就是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怎樣在這樣的絕境當中培養出坦蕩昭然;即便是在司馬牛這種看似只能憂懼的情況下,學習君子的作為,還是可以走出心靈的困境、達到不憂不懼的境界!

(三) 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 《論語意原》上說:「不憂仁也,不懼勇也。仁且勇,雖生死之變怡然處之,非君子而何?」所以「不憂不懼」雖然是夫子針對司馬牛的狀況講的,但也算得上君子的通意。“智、仁、勇”是孔子人格培養的三要素。
2. 司馬牛的問題一下佔了兩個,勇和仁。“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從前講過,仁者為什麼不憂呢?仁者愛人,他始終以公眾的利益和他人的苦樂為先考量事項,並且樂天知命。
3. 比如說孔子被困在匡地,匡地的百姓想殺他,而那個時候,他想的卻是自己的天命:來到這個世界要傳承文武之道,能不能成功,要順天命而為。正是他這樣的一份濟世之心和樂天知命的豁達,讓他對自己生命的執著都沒有了。
4. 這並不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到的境界,這種能力存在於人類的性德之中,人人學得了,做得到,比如說,很多父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做到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因為對孩子的愛,父母也可以無懼生死。
5. 仁者就是依靠著愛人之心,消融了對自我得失的憂慮和恐懼。反過來,越是自私自利的人,就越會患得患失、越會憂慮和恐懼。所以,一個人不能在精神上完全的超越自私自我,他就永遠不會擺脫憂慮和恐懼。
6. “力行近乎仁”,盡力去做,就不後悔,針對司馬牛的困境,孔子不是從解決外在的事項上去著眼的,而是直接針對司馬牛的個人修為,因為就外在事項上來講,他已經盡力了。他勸不住哥哥,但他不參與哥哥的弒君之謀,也不去國君那兒告發自己的哥哥,這已經是無可奈何之下唯一的做法了。可是努力了,為什麼他還是會憂懼?因為司馬牛懷疑擔心未來會發生的事,疑神疑鬼就會害怕。

(四)攝彼等義
1. 《大學》上講:「有所恐懼,則心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心不得其正」,憂患恐懼,這都是跟私慾有關的心態,就會影響我們不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其實,人生很多的苦痛都不是真的來源於我們肉體遭受多大傷害,而是來源於我們有憂懼的心。
2. 怎麼樣才能夠心中無憂無懼呢?這就要靠內省不疚,這需要長期正心的功夫,平日為人,光明正大,無一事不可對人言,無一念不可與天知,這樣向內省察於心,就沒有一絲愧疚,理足以勝私,氣足以配道義。這樣才能達成生命的一種坦然。換句話說:就是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3. 《松陽講義》上說:“夫子示司馬牛以處憂患之道。雖未指其事而言之(沒告訴他具體事該怎麼做),而其教之也至矣。”(但是夫子對司馬牛講的道理已經是達到極致了)
4.  總體來說,這一章夫子給出了君子的形象——不憂不懼,也指出了達成不憂不懼的途徑——靠的是內省不疚。但是為什麼內省不疚,人就能夠不憂不懼呢?這是難點,不是一說就能明白的道理,是要靠長期的實踐才能體會的。
5.  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儒家是不支持大義滅親,儒家的學術思想都是根據倫理關係,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親偷羊,兒子作證是不被稱許的。
6. 也有學生曾經問過孟子:“如果舜的父親瞽瞍殺人了怎麼辦?”孟子說:“去國,竊負而逃”揹著父親逃亡他國就可以了,這樣對得起父親;不做君主,也對得起自己的百姓。過去的法律,也是要求要顧全天倫的關係。因為一個親情都不能顧全的社會,人和他人之間就更不可能會有什麼真感情了。

論語 顏淵十二 第3章-2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白話>
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話能輕易說嗎?」
<文義>
1. 為之難:做起來很困難,表示說話謹慎這件事情做起來很困難。
<思惟提綱>
1.司馬牛為什麼要再問:「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表示他內心可能有什麼想法或感受?
2.您覺得要做到「說話謹慎,不輕易出口」這件事,容易嗎?為什麼?
3.孔子的教育無不圍繞著弟子的特點而展開,試想如果您有機會問孔子:何謂仁?夫子可能會給於您什麼指導呢?為什麼?
4.試著把顏淵前三章合起來一起看,統整出仁的內涵。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朱子集注》「訒,音刃。訒,忍也,難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
2.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其言也訒,不是訒言,全從仁者二字來,直是畫出一個仁者行樂圖。牛乃除卻仁者二字,只說其言也訒,便看得容易了。故即以為之難三字,藥之。」
3.《朱子集注》「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要,則又初不異也。讀者其致思焉。」
4.《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論語‧先進·14》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貳、義理解釋
(原文)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一)司馬牛以偏概全,以為其言也訒就是仁者全部的內涵
1.司馬牛聽到孔子這樣說,並沒有理解孔子的用心,還是習慣的執著一端,再問:言辭謹慎,有口難言,就是仁愛了嗎?
2.這樣的問話,就比如孔子伸手把天空中的月亮指給司馬牛看,司馬牛並沒有看向天空,而是詫異的看著孔子的手指。
3.《朱子集注》中提到「訒,忍也,難也。」講話、言語,說話要忍,不能夠隨便說話;難也,有些話很難說,不能輕易說。
4.「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一端也」。夫子給他講的「仁者,其言也訒。」,就是說一個仁者是有智慧的人,有定力的人。他知進退,對事物的把握非常有尺度。所以「仁者心存而不放」,心裡存著事情,不會一下子都放出來,他非常謹慎,善於觀察時機。
5.所以「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他不隨便講話,善於觀察時機。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他不隨便發言,這是他的仁者德行的一個方面,當然仁者還有很多德行,這只是其中一條。
6.夫子講得沒有錯,可是司馬牛理解錯了,他以為其言也訒就是仁者,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這樣就把仁者看得太簡單、太容易了。
(二)孔子用「其言也訒」來治司馬牛的多言浮躁的病,讓他有個下手處
1.司馬牛講話恐怕沒怎麼經過什麼思考,隨便發言。所以《朱子集注》中提到,「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孔老夫子知道司馬牛多言而急躁,他喜歡說話,心浮氣躁,很容易把事情辦糟。
2.夫子就告訴他一定要謹慎自己的說話。「使其於此而謹之,則所以為仁之方,不外是矣」,可以讓司馬牛能夠對言語方面謹慎,這是「所以為仁之方」,方是方法,司馬牛最大的毛病就是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就給他這個藥來治他的病。
3.用「其言也訒」來治他的多言浮躁的病,這是善教,讓他有個下手處。否則,仁的內涵太廣泛了,從哪裡學起?從哪裡下手呢?怎麼對治自己的毛病?司馬牛自己不知道,夫子就給他進行了點化。
(三)說話謹慎,不說則已,一說就切中要害。這是仁者的其言也訒
1.蕅益大師在《批註》中說,「其言也訒,不是訒言,全從仁者二字來,直是畫出一個仁者行樂圖。牛乃除卻仁者二字,只說其言也訒,便看得容易了。故即以為之難三字,藥之。」
2.蕅益大師進一步解釋,訒言是什麼?是你不懂得說話,叫訒言。其言也訒內涵恰恰相反,你懂得說話,一個說話很謹慎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說話的人。一個說話不謹慎的人,就是不懂得說話的人,容易說錯話,說多錯就多。
3.所以,「其言也訒,不是訒言」。說話謹慎的人,他就是會說話,不說則已,一說就切中要害,這是仁者的其言也訒,所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這個德,全從「仁者」二字來,因為他是仁者,他就有這個智慧,他就會看時機說話,他能做到言語少、言語忍。
5.這是《論語》這章給我們畫出的一個仁者行樂圖。
(四)顏淵篇前三章一起看,對仁就有全面的概念
1.把前後三章合起來一起看,對仁,就有一個全面的概念了。
(1)一個仁者是克己復禮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他是以天下歸仁為己任的。
(2)他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的;他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他是不怨天、不尤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的。
(3)他也是其言也訒的
2.一個仁者的德行非常的廣泛,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去體會仁者的樣子。
(五)孔子的教育無不圍繞著弟子的特點而展開
1.夫子說話非常富有藝術性,點到即止,這個話也不能深說。細細體會,孔子的教育無不圍繞著弟子的特點而展開。
2.司馬牛心浮氣躁,所以對於夫子的教誨就不能深思,就不能去他的病。其實夫子對顏回的話,能不能幫助治療司馬牛的病呢?在理論上也是可以的,因為都是幫助回歸到仁的境界。你回歸到仁,你自然就能做到「仁者,其言也訒」,你就能夠把那個毛病去除掉。
3.但此時的司馬牛,功夫比顏回和仲弓更不夠。他一張開口就向孔子問“仁”,希望有一個現成的非常高明的答案。當孔子回答“仁者,其言也訒”時,他覺得非常失望。所以才會接著問:只有這個嗎?孔子對他講仁就不作泛說,而是針對他的毛病,讓他從講話謹慎做起。
4.孔子知道他毛病出在哪裡,“為之難”三個字,這就是對治司馬牛的多言浮躁的病,孔子的指點看似極為平常,卻直指人心,此法的運用,雖然由於司馬牛的境界不夠,沒有能夠頓開茅塞,卻足以使他有下手之處。
(六)總結
1.《朱子集注》中說,「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要,則又初不異也。讀者其致思焉」。聖人講的道理,雖然有高下大小的不同。譬如對顏回就講得高、講得大,天下之大,這道理是講得很高的;對司馬牛講得很小,講得很具體,這是往下裡說。高下、大小雖然不同,卻都是幫助學生進步的,對治他們的毛病,讓他們能夠入德。這個就是「初不異也」,這是完全相同的,沒有任何不同。
2.所以通過學習本章,「讀者其致思焉」,我們要好好地揣摩,深入思考,去體會夫子的循循善誘。想一想我們自己哪一個毛病最嚴重,那我們就選擇一個下手處。假設我們跟司馬牛犯了同樣的毛病,也是心浮氣躁、愛講話,那怎麼辦?學其言也訒,言語要忍、言語要少。要立志學仁,每日三省吾身,“訥言敏行”,逐步趨向聖賢的人格境界。

論語 顏淵十二 第3章-1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白話>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不輕易出口。」
<文義>
1. 司馬牛:孔子的學生,宋大夫桓魋之弟(音頹,即欲殺孔子的宋司馬)。姓司馬,字子牛,故稱司馬牛。其人性躁而多言,故孔子以「訒」字戒之。
 2. 訒:音刃。忍、難,說話難於出口,慎言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司馬牛問仁,孔子的回答是什麼?
2. 同樣問「仁」,孔子給司馬牛的答案又不同於顏淵和仲弓,為何?
3. 為何有仁心的人,說話不輕易出口?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史記》,作者是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記載黃帝至漢武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歷史。其中的《仲尼弟子列傳》是孔門弟子多人合傳,主要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語和行事。
2.《左傳》,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全名《春秋左氏傳》,漢朝以後稱《左傳》。編年體史書。主要記錄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3.《論語‧為政‧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 安,人焉廋哉!人焉
 廋哉!」
4. 《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5. 《弟子規》:「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話說多,不如少。」、「言
 語忍,忿自泯。」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一)解釋
1.訒:話難說出口。這裡引申為說話謹慎。
2.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回答:“一個仁者說話非常慎重。”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二) 司馬牛為何問仁
1.司馬牛,宋國貴族,有兄弟五人,按排行依次是:巢、魋、牛、子頎、子車。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名耕,字子牛。由於是從宋桓公分出的一支,所以又稱桓氏;初封於向地,又稱向氏;前輩中世代以司馬為官,以是官稱司馬氏。司馬魋、司馬牛不是官稱司馬,而是他們前輩的姓氏,因出於桓氏,又稱為桓魋,或司馬桓魋;司馬牛、司馬子頎、司馬子車都是桓魋的弟弟。前面我們學過,孔子途經宋國時,受到司馬桓魋的威脅,孔子說,“桓魋其如予何?”孔子提到的這個桓魋就是司馬牛的哥哥。
3.據《左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司馬桓魋是宋國的大夫,深得宋景公的恩寵。可是這個人沒有一絲知恩報恩的心,反而有意謀害宋景公,要弒君篡位。公元前481年,司馬桓魋起兵作亂失敗,他的幾個兄弟都因捲入其中而逃亡國外。司馬牛一開始就不贊成兄弟的行為,事件之後,司馬牛交回他的封地和接受國君分封的信物玉珪,離開宋國去了齊國。司馬桓魋先逃奔衛國,後又逃到了齊國,被陳成子接納,讓他做次卿。司馬牛為了躲開他的哥哥,就交出齊國給他的封邑,又去了中原以外更遠的吳國,可是在吳國人並不受歡迎,不得已,司馬牛又準備返回宋國,其間,趙簡子邀請他去晉國,陳成子也邀請他去齊國,在途經魯國時,客死在魯國的國都城門之外。
4.司馬牛出身於大貴族世家,衣食無憂,生活一向非常安逸。他跟著孔子學習仁義禮智,學習聖賢之道,深知哥哥的做法是大逆不道,下場一定不好。司馬牛反對桓魋的作為,但是沒有辦法阻止。假如哥哥謀反成功了,就是弒君篡位,不會有好的結果。假如說他謀反失敗了,肯定會招至殺身、甚至滅族的災禍。所以司馬牛非常的憂慮,憂慮他的兄長,也憂慮這個國家,當然也憂慮他自己,不知如何是好。這種話也不好明說,說出來了等於是洩密,也會非常的麻煩,左右為難之際,他請教夫子。

(三)為何「仁者,其言也訒。」
1.司馬牛問仁,有這麼一個背景,所以我們了解了他們兄弟之間的情況,就能夠更好地體會夫子回答他的深義。司馬牛非常希望得到孔子的幫助,他知道孔門講仁和君子之道,希望這些學問能夠幫助他解決問題,於是他就向孔子提問。
2.以司馬牛當時的處境,言談舉止,行為做事,一定充滿了恐懼憂愁,又有很多難言之隱不便公開表露。孔子察其所以,觀其所由,叩其兩端而竭焉,自然就已經知道他的病根所在,就以仁道來開導他。
3.這次完全不同於對顏回和冉雍所說的仁,也展示了孔子應機教學的高明。孔子回答:“仁者,其言也訒。”孔子說:一個仁者說話非常謹慎,有口難言。

(四) “其言也訒”很重要
1.我們知道孔子教人四個科目,第一德行,第二就是言語,第三政事,第四文學。言語科擺在德行之後,言語也是體現於德行,不能夠隨便說,寧願少說不說,好過亂說。
2.《弟子規》上講「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弟子規》上又說「話說多,不如少」、「言語忍,忿自泯」。言語是禍福之門,要觀察時機,看看該不該說,注意它你就會免禍;你沒注意它,搶著說話,隨便說話,就會招禍,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特別是辦大事的人、做大官的人,言語要特別慎重。說錯一句話,可能會有無窮後果,哪能不慎重呢?所以一個君子言語一定要謹慎。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章-2

2-1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庸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白話>
2-1仲弓問孔子,要怎麼做才算是仁?孔子說:「出門遇見任何人就好像遇見貴賓一樣的尊重對方;差使人民做事要像從事大祭典一樣的慎重。

2-2自己所不想要的,我也不要推給對別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則不管是在朝廷為官,或是在大夫家當家臣,都不會有人怨恨、埋怨你。」仲弓說:「仲弓我雖不是很聰敏,但願意奉行老師所說的這些話。」

<文義>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推給別人。
2.在邦:指在諸侯之國為官。
3.在家: 指在大夫家當家臣。
4.無怨:不會有人怨恨你。
5.雍雖不敏: 「雍」,仲弓自稱其名。「不敏」,不夠聰明靈敏。
6.請事斯語矣:「請」,願意、情願。「事」,奉行。「斯語」,老師所
 說的這些話。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於仲弓,實踐仁有怎樣的提點?
2. 仲弓得到孔子的提點之後,有怎樣的回應?
3. 一個人怎樣可以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4. 透由顏淵問仁和仲弓問仁這兩章的學習 ,你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論語‧雍也‧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 《論語‧雍也‧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
乎?」子曰:「雍之言然。」
4. 《論語‧衛靈公‧5》: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5. 《論語‧述而第七‧14》: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
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二ヽ重點摘記
(一) 仁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謂的“恕道”。
2.子貢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一個德行可以終身奉行不逾。孔子就回答說,“其恕乎”。(《論語‧衛靈公‧23》)
3.孔子對於恕的解釋就是這兩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觀待別人的一種態度。透過一種觀待別人的態度,所以我自己不想要的,我就不要加諸在別人身上。當然我覺得很好的東西,我也可以試著跟別人分享,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個是“恕道”的兩面。
4.“恕道”,從這個遮止,就是我們對於別人所想要的、別人的需要,其實在理解上,可能是會犯了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所以一開始在“恕道”的一個行持上,是先把自己不要的東西,不要強加諸在別人身上,是從這個角度去修持。
5.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如果一開始就修持“己所欲而施於人”,那可能會用自己的角度,去強加在別人身上。好比說,我們喜歡吃臺灣一個很有名的小吃,叫臭豆腐,那我們覺得這個實在是非常好吃,那就介紹給別人吃,可是很多人可能不能消受這樣的一個味道跟食物。
6.所以“恕道”一開始的修持,聖者非常有智慧,就是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一個大原則。那這樣的原則,既可以適用在子貢身上,也可以適用在仲弓身上,這兩位都是孔子非常重要的弟子,德行都非常的高操,那當然也就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的身上。
7.這個是孔子對於仲弓怎麼樣實踐仁的一種提點。

(二)“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與 “居敬行簡”相呼應
1.我們前面學過,仲弓在談這個作為執政者或者說為人處事原則的時候,曾經提過一個非常好的原則叫“居敬行簡”。內在呢,誠敬,體現出外在,是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一個宗旨跟原則。
2.孔子的這一段話,“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可以說是“居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說是“行簡”。
3.所以也可以跟仲弓這樣的體會做一個相互呼應。

(三)“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是實踐仁的功效
1.“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兩句,是在談一個實踐仁的一種功效。
2.從功效的角度去看的話,“在家無怨,在邦無怨”就是不管是在士大夫家,或者是在諸侯之邦為官、做人、處事,都沒有怨懟,或者說沒有仇敵。
3.孔子也喜歡講“達”,通達無礙的“達”,就像我們剛有提到子張請教孔子問“行”,怎麼樣行走四方通達無礙呢?孔子就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這個“行”也就是通達無礙的意思。“言忠信,行篤敬”,還是跟“篤敬”有關係,還是跟“敬”有關係。
4.所以如果能夠實踐前面這幾個德行的話,“敬”跟“恕”,或者“誠敬”跟“恕”的話,就能夠達到這樣子“在家無怨,在邦無怨”,等於是通達天下。
或許也可以解釋成,在朝為官、在諸侯的手下,或者在士大夫、邦國底下,家大夫、邦國底下為官,都能夠通達無礙。那這個是第一種解釋。
5.第二種解釋呢,前面第一種解釋是朱熹的一個解釋。那王陽明的解釋,這個無怨的怨呢,是從自己沒有抱怨,不怨悔的這個角度。就是“求仁得仁,又何怨?”伯夷這樣的德行的角度去看。也就是說前面的實踐,都是“為仁由己”的實踐,就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持守,發而為外在的一種恭敬慎重、代人著想的一種態度。那這樣的態度,其實不管是在家或在邦,不管是仕宦或作為平民百姓,其實都能夠求仁得仁而無怨懟,就是比較從自心的一種修持的角度去看。
6.我覺得這兩個解釋,應該是可以互相的參照補充的。

(四)仲弓回應“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孔子對於“仲弓問仁”,也是一樣,從實踐的一種角度去提點,另外也從功效的角度去肯定。這個仁實踐確實能夠通行於天下。
2.所以仲弓聽聞之後就非常地歡喜,那反應呢跟顏淵一樣,“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就是對於這些教誡呢,感受到一種歡喜,覺得自己也能夠實踐仁,也應該實踐仁,也應該馬上立即勇悍地去承擔仁的一種實踐跟內化的一種功夫。
3.仲弓跟顏淵也都是孔子非常非常好的弟子,在學習的態度上,在依師的這樣的一種修為上,都做得非常非常的到位。
4.那這個部分,我們也可以跟這兩位先賢,可以好好地學習跟效仿。這個是有關於這一章“仲弓問仁”,跟前面第一章“顏淵問仁”在內涵結構上是有一些相似。兩位孔門重要的弟子,在弟子相方面,也是非常非常地具足。

(五) 結攝
“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是非常非常核心的。“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會針對他的“南面之德”這樣的角度,從一個仕宦的角度,從為人處事的角度,去做一個也是非常核心的提點。所以這兩章,放在一前一後呢,對於我們對於仁的一種理解跟實踐,就會有一個更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章-1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白話>
仲弓向孔子請教為仁的道理。孔子說:「出了門見到人,將像見到貴賓;差使人家做事,將像承辦大的祭典。

<文義>
1.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少孔子29歲,魯國人,冉伯牛之子。生於鄙賤環境,卻能莊敬自強,虛懷若谷,存心敬恕,深具政治天份,孔子讚其可當一國之君,十哲列德性科。
2.出門如見大賓:出門遇見人,就好像遇見貴賓一樣的慎重。
3.使民:「使民」,差使人民去做事。
4.承大祭:從事一件大的祭典。是非常慎重的。

<思惟提綱>
1. 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是什麼?
2. 同樣問「仁」,孔子給顏淵的答案是什麼?為何不同?
3. 你出了門,對所遇見的人,你如何看待他們?你像夫子說的「如見大賓」嗎?                   
4. 當你差使別人辦事,你的態度為何?你有像夫子說的「如承大祭」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4》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論語‧雍也‧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
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荀子‧非十二子篇》:「孔子與子弓,乃是不得權勢之聖人。」(子弓即指仲弓)
4.《論語‧八佾‧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5.《論語‧子路‧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6.《論語‧顏淵‧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7.《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8.《論語‧顏淵‧5)》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
  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9.《尚書》:「文王受命說」強調是「天命靡常,唯德是輔。」
10.《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二、重點摘記
(一)仲弓在孔門中受到很高的評價
1.這一章的結構跟第一章“顏淵問仁”有一些相似性。我們知道顏淵是孔子的心子。仲弓在孔門中,或在孔子心目中也是受到很高很高的評價。
2.孔子用“犁牛之子騂且角”來形容仲弓的一個德行,而且也說仲弓“雍也可使南面”。也就是說,仲弓雖然出生微賤,可是他的德行以及能力都非常非常的崇高,所以孔子說他可以是一個“南面為君”的這樣的一個人才。

(二)荀子肯定仲弓是不得勢的聖者
在荀子《非十二子篇》裡面,也把仲弓跟孔子並列為“不得權勢”的一個聖者,就說他們雖然沒有世間的權位,可是他的德行、氣量,其實都是可以“南面稱王”的、或者為君的,這樣的一個聖者,所以在荀子心目中,仲弓的地位也是一樣非常非常的崇高。所以在“顏淵問仁”的第一篇之後,接著就是“仲弓問仁”。那我覺得在安排上其實是有它的一個次第。

(三) 仁: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孔子的回答“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孔子用了兩個喻,就是“見大賓”,見最重要的賓客;“承大祭”,就是承擔最重要的祭祀。
2.前人在註解的時候說,“見大賓”,就是天子接見諸侯;“承大祭”,就是有關於祭天、祭地的郊祭、禘祭等等,這些重大的祭典。
3.就是“仁”的實踐,孔子用平常行事的一種態度,不過這裡比較聚焦在一個君臣相見之禮,以及國家重要的祭典。
4.這個跟仲弓“可使南面”這樣的一種德行,應該是相互連接的,也就是說,孔子對於仲弓可以成為南面之君的這樣一個弟子,在比喻的時候、在提點的時候,就用一個國君接見諸侯,以及國家重要祭典的這樣的一個比喻,來作為提點他怎麼樣實踐仁的一個趣入點。

(四)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聚焦在「敬」和「誠」
1.前人在註解的時候會提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主要是一種謹慎、恭敬的心態,都會聚焦在這個“敬”上面。
2.“出門如見大賓”,當然這非常的慎重、恭敬、謹慎的;“使民如承大祭”,在祭祀裡面孔子特別強調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一種“誠於中,形於外”的一種虔誠。
3.所以這兩句,其實是聚焦在“敬”跟“誠”這兩個涵養上面。
4. “誠”就是一種真實,就說我們那種內心對於事物的一種關心,對於人的一種體諒,是一種非常真實不虛的。
5.這樣的真實不虛,透顯出了是對於事情的一種慎重看待的一種態度。這樣的態度就是一種恭敬,外顯行為是一種恭敬,內心也是一種恭敬。

(五) “敬”,孔子在論語中的諸多提示
孔子對於“敬”這個字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提示。比如說:
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也就是說一個在上位者,如果能夠行持的時候都依禮而行的話,風行草偃,百姓對於上位者自然會形成一種恭敬。
2.子路問君子,孔子也說 “修己以敬”。
3.子夏也提過,就說他聽孔子說過就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也就是說內心的“敬”,會帶出外在的一種恭敬,所以這個“敬”,其實是通內外。
4.如果我們把“誠”作為一種內心真實不虛的一種發心的話,這個“敬”,也可以是一種偏向外在行為的一種慎重、恭敬的一種態度。
5.所以這個“恭”,這個恭敬可以是通內外,也可以是偏向外在行為。從這幾個篇章,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6.所以孔子在提點仲弓實踐仁的時候,就特別強調內在的一種真實不虛的“誠”,以及外顯的一種恭敬、謙遜的一種行事態度。

(六) “敬”,是周文化的一個核心
 1.這個“敬”字,在前人的研究裡面也特別地總結為周文化的一個核心。
2.我們知道周取代商朝,周朝的這些治國者,建國的這些聖賢,就體會到一點,也就是說,古代是君權神授,所以這個天命的轉移,也就是天希望哪一個姓氏出來統治天下,這種天命的轉移,其實是非常非常無常的。
3.《尚書》講:“天命靡常”,就是天命其實無常。也就是今天商朝滅亡,周王朝姬氏王朝取而代之,可是這個姬氏王朝能夠持續多久呢?其實是說不準的。所以,透過對於天命無常的一種深刻的體會,轉而出一種對於作為天下統治者面對事情一種謹慎、恭敬的態度。
4.所以從天命無常就轉出一種敬慎的態度,這個是周朝能夠延續八百多年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心法。
5.所以孔子延續這樣的一個心法,在日常行事之中,就特別提出“敬”的一種修持的態度,這個態度也體現在對於仲弓的這個提點上面。
6.《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有這樣的記載,就“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是仁之則也。”可見孔子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前有所承的。
7.我們剛剛提到,他其實最初可以追溯到周初這些建國者,這些文王、周公等等,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做事、做人、或者治國、為人的一種原則。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章-3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白話>
顏淵說:「我顏回雖然不聰明,但是願意照這些話去做。」

<文義>
1. 不敏: 雖然不聰明
2.請事斯語:謹依此語去做。
請:表示尊敬之語。
事:從事、切實去做。
斯:此。

<思惟提綱>
1. 顏回雖然不聰明,但是願意照這些話去做, 指那些話?
2. 孔子指點我們實踐合乎道德行為、合乎禮儀規範的時候都應該依循那些動機?
3. 經過本章學習後, 想想對於師長的教誨, 我能馬上理解,然後立即去實踐嗎?

<義理解釋> 
壹、 引用經文
1. 《論語•衛靈公•17》:“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 《增一阿含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3. 《道 德 經》 :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貳、義理解釋  /蔡忠道老師
一. 總結孔子對於顏淵問仁回答三個小結:
1. 第一個部分是“克己復禮”,那這個是對於仁實踐的一種內涵,作一個原則性的說明;
2. 第二個是“天下歸仁”,就是對於仁實踐的一種利己而寬廣、廣遠的一種功效;
3. 第三個是“為仁由己”,就是實踐仁這件事情其實不假他求,可以從自己的內心呢很真實地引發出來。
4. 那這三個內容其實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對於仁的討論呢,孔子在這裡不是在斟酌他的界定,而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談內涵、功效以及實踐的一個方向。

二. 顏淵就“請問其目”做請益
 1. 那顏淵呢果然是孔子的心子,所以對於孔子討論仁這樣的一個內容呢,其實呢就接著從實踐的角度再來做請益。
2. 所以接下來顏淵就“請問其目”,那這個“目”呢就是條目,這個“目”也就是實踐的綱領跟關鍵。
3. 那孔子的回答非常的切身,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那這一段回答呢,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

三. 用不同角度來理解, 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
1. 所有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
(1). 第一個呢,所有仁的實踐都是要回到禮。孔子曾經說過:“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就作為一個君子呢,其實他背後是一個仁義,內在是一個仁義的抉擇,可是行諸于行為呢是一個禮的實踐,所以禮呢是一個仁的外在行為的一種準則。
(2). 所以《禮記》也提到說:禮呀,禮就是天地的禮序。就是不管是天地萬物的運行,或者人事的一種應對,都要依循於禮。
(3). 就好像前面所提到禮其實是一種做人做事的一種準則,這個準則也是通貫天人的一種準則,所以仁是內在的發心,那外在的行為呢就要透過禮去加以規範。
(4). 所以孔子在這邊提到仁的實踐的關鍵跟條目呢,最後都是以禮作為依准。

2. 從反面的角度,或者從遮止的角度去談仁的實踐
(1). 第二個呢,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談實踐的時候,是從反面的角度,或者從遮止的角度去談仁的實踐,所以叫:“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 而且這個遮止的力量要非常地大,所以他用一個“勿”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勿”字,這個“勿”字是一個否定詞,那這個“勿”字呢,我覺得其實是一種很大的遮止力量。
(3). 那唯有強大的遮止非禮作意,非禮的行為,才能夠真正在實踐依仁、依據仁而行持的行為才會有力量,就是止惡的力量要強大,行善的力道才能夠展現出來。
(4). 那這個部分呢,其實很多各思想領域的思想家都這樣說。那這個部分,比如說我們在佛教裡面有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也是從諸惡莫作這個角度切入,那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或者說我們的習慣呢,我們所作所為,常常是違背禮的,而不是合乎禮。
(5). 如果我們的行為都合乎禮,那我們就不需要跟聖人學了,那我們自己就是聖人。
(6). 所以因為我們是個凡夫,我們是平凡人,所以我們的行為呢常常是不合乎禮的。那既然是不合乎禮,所以聖人在教導我們實踐的時候,那個關鍵處,那個實踐的入手處,都是在非禮,就是作諸惡,就是要遮止的這個角度去看。那儒家是這樣說,那佛陀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3. 非禮勿視
(1). 那另外一個,我們看“非禮勿視、聽、言非禮勿視、聽、言”,那我們可以注意到是從“視”開始,那“視”是什麼?“視”就是“眼不視而色盲”,或者說眼不追逐美色。
(2). 那為什麼從“視”開始呢?那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視”,我們的眼睛呢是最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吸引的,那我們有提到就是說,感官呢容易被外在事物所截取,那被外在事物所截取之後呢,那這個心就會跟著向外奔馳,那什麼最容易被外在事物截取呢?就是我們的眼睛,也就是我們目視美色這件事情,其實是不自覺的。
(3). 所以孔子在“九思”裡面呢也有提到,就是目思明,眼睛要看得清楚明白,就是眼睛能夠看清楚明白,看該看的,避免不該看的,那這個是在心靈學習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4). 那老子也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也是同樣提醒我們,從視覺這個角度去把握自己,不要違背禮,而應該見其所當見。

4. 非禮勿聽、言、動
(1). 那第三個呢就是聽、言。聽覺也是一樣,言就是我們的言語,那這個也是要依循於禮。
(2). 那這個動呢,一般是講行為,那也就是從我們眼睛所看,耳朵所聽,以及嘴巴所說,甚而是我們的行為,都要依循於禮。
(3). 也就是孔子在指點我們實踐合乎道德行為、合乎禮儀規範的時候呢,其實從內在的動機,這個動機當然就是仁義,行諸於外在的眼睛所看、耳朵所聽、嘴巴所說、以及行為所做,都應該依循於禮。所以由內而外通體一貫,其實是非常非常地完整,而且是次第分明。

四. “回雖不敏” 顯現顏淵是好的學生
 1. 好,那經過孔子這樣的提示,顏淵就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就是:“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那這段話呢,我們可以看第一個,第一句,就“回雖不敏”。
2. 那顏淵作為孔子的心子,那在實踐上呢,在學習上呢,非常地用心,也是非常地穎悟,非常地聰慧,那可是他卻自稱是不敏,不敏就是不聰明啊,那為什麼孔子認為顏淵是目視心通其說,那可是顏淵自己卻認為不聰明呢?
3. 那這就是一個學習者一個最好的心態,就是一個學習者面對一個師長的時候,都要永遠保持一個想跟師長學,也就是說師長還可以再教導我,還可以再指正我,我唯有依止師長才能夠持續地進步。那這樣的心態呢,就是一個最佳學習者的心態,我們常說一個小學生的心態,對新的事物的道理充滿著熱情,對自己的不足呢充滿著覺知。
4. 那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顏淵這邊所提到“回雖不敏”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所以顏淵果然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學生跟學習者。

五. “請事斯語矣” 把老師的教誡好好去實踐
1. 第二句“請事斯語矣”。“請事斯語矣”就是我希望把孔子的這個教誡,就是孔子老師、我的老師的這些教誡呢,能夠好好地去實踐。
2. 好好地去實踐,我覺得這句話有幾個層面我們可以去體會
(1). 第一個就是,因為老師的引導,所以我才會覺得仁這麼一個高遠、難於達到的目標,原來有這麼切身的下腳處。也就是說,我也能夠去做,所以仁就跟我距離非常非常地接近,非常切身,很容易入手,所以我可以去做;
(2). 第二個,仁作為一個人的一個最核心的一種本質跟條件,所以我應該去實踐仁,我才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活潑潑的人、有溫度、給人溫暖的人,所以我應該去做;
(3). 第三個,我要果決地去做,因為老師是這樣引導我,所以是我能做,我應該做,我也要果決地去實踐,所以叫“請事斯語矣”。
3. 那這兩句話都是代表顏淵能夠對於孔子的學說聆聽教誨之後,馬上理解,然後立即地能夠圓滿地去實踐,依照老師的教誨,馬上就能夠實踐。這是一個具德的一個弟子,所該展現的一種德行跟行為。那這個部分我覺得顏淵也是非常非常值得我們效學的。

六.總結
1.  好,那這個是以上第一章的學習,那這一章孔子跟顏淵有往返兩次的一個仁的一種問難,那也可以看到顏淵展現出一個具德相的弟子,這樣的一種行為跟德行。
2. 那當然最重要的是,孔子對於仁這樣的一個內涵,在實踐的角度上怎麼樣去把握其內涵,怎麼樣建立出一種非常從容、仁德必應大行于天下的自信,以及怎麼樣去把握實踐的方向跟關鍵細目。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章-2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白話>
顏淵說:「請問實踐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禮的現象不要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要聽,不合禮的言辭不要說,凡遇一切不合禮的事情皆不要動。」
<文義>
1. 目:就是條目,也就是實踐仁的綱領跟關鍵。
2. 非禮勿動:有兩種解釋:
(1)不合於禮的事不做。(2)不合於禮的事不要動心。
<思惟提綱>
1.我們的私欲為什麼需要克制?
2.為什麼「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3.「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實踐完全不需要靠外在,而是由自己內心,自然生發出來的,您贊成嗎?為什麼?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2.《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3.《論語・先進·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4.《老子道德經·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5.《孟子‧告子章句上·15》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6.《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屢敗於其他國家,想要洗刷仇恨,請教孟子如何辦到?孟子對曰:「地方百裏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7.《論語‧顏淵·12》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8.《孟子.盡心章句下·25》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9.《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0.《孟子‧公孫丑章句上·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11.《孟子.告子章句·11》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貳、義理解釋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一、本章總說
(一)提倡「 仁」,把形式化的禮樂轉化成生命化的禮樂
這一章是孔子跟顏淵討論仁這個問題,放在《顏淵篇》的第一章。那我們剛剛有提到,仁其實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核心,它要解決的其實是禮樂形式化的一個問題,對於仁的討論,可以把形式化的禮樂轉化成生命化的禮樂,所以是孔子思想裡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二)本章是《論語》討論仁最重要的一章
1.顏淵作為孔子的心子,我們前面也學習過孔子引顏淵為好學,還有“用行舍藏”,這些都是只有顏淵能夠做到,可見孔子對顏淵的欣賞。孔子也稱讚“回也不愚”,“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2.這樣的一個孔子的心子跟孔子討論仁的問題,所以這一章的討論,應該是《論語》裡面討論仁最重要的一章;我們也可以說這一章,應該是《論語》裡面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答,所以內容是非常非常豐富的。
二、孔子的回答,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克己復禮為仁」
(ㄧ)文意解釋
1.孔子的回答,我們看第一小節,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復禮”,“復”就是回到。“禮”,就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跟準則。
2.孔子對於仁的一種界定,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讓自己的行為還有內心,都能夠回到“禮”的原則。
(二)為什麼我們的私欲需要克制
1.我們可以稍微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的私欲需要克制呢?老子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也就是說,我們追求感官的欲望,最後是會心發狂的。
2.為什麼心會發狂呢?就是當我們感官被外在事物所吸引的時候,是會整個牢牢地抓住外在的事物;那當感官跟外在事物緊密的結合的時候,這個感官是會被外在的這個吸引他的東西拉著跑;感官被拉著跑之後,心就會跟著向外奔馳。
3.孟子在這一點有很深刻的體會,孟子說過“耳目之官不思”。“耳目之官不思”,也就是我們的感官是不能反省的,沒有思維反省的能力。這個不能思維反省表現在行為上,或者表現在跟外在事物的關係上,就是“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就是外在事物紛至遝來,那感官受到外在事物的吸引,執取了外在事物之後就跟著外在事物向外奔馳了,那感官向外奔馳,心就跟著上去。
4.反過來,“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我們這個德性的一種本質,內在的一種純良的一個本心,如果能夠作為生命的主體的話,我們是有反省能力的。
5.所以在我們行持仁的過程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內涵,就是要讓我們的這個德性的本心,或者良善的本心,作為我們生命的主體,而不是隨順感官,追逐外在事物。那這樣的內涵,孔子就用“克己”這兩個字,來加以表達。
6.所以,克己才能夠復禮。也就是說,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夠讓自己內在的思考、動機、想法,以及外在的行為,回到一個做人做事,代人著想的這樣的原則。否則呢,凡事都隨順自己的感官慾望,那這樣的行為當然就是悖禮的。
7.所以孔子先把仁的內涵,透過對治,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到禮的這樣的行為準則,來說仁的內涵。
■第二部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一)文意解釋
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一日”,其實不一定是只有指一天,“一日”就是很短的時間。“天下”,就是全天下的人。“歸”就是給,也就是給你讚美。
2.也就是說,你只要是很短暫的時間能夠實踐克己復禮的仁的話,那全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你是一個能夠實踐仁道的這樣的一個人。
(二) 這段話,說明了實踐仁的那種功效的快速跟廣大
1.孟子也說:“仁者無敵”。那聖者講這樣的話,其實不是單單的是鼓勵大家去實踐仁,而是實踐仁之後真的能夠產生這種風行草偃的功效。
2.為什麼呢?因為仁是一種為別人設想、關心別人想法、希望帶給別人幫助的這樣的一種發心。因為有這樣的發心,所以在行為上就能夠關顧到別人的需要,體貼到別人的困難。
3.如果我們在行為的實踐上能夠克制自己的私欲,能夠關顧別人的需要,聆聽別人的需要,以及説明到別人的需要的話,那生命中自然有一種莊嚴,自然有一種感染力。那這樣的莊嚴跟感染力,當然別人就能夠很容易的感知到,自然就會給你這樣的一個讚美。
4.“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在說明實踐仁的一種功效的快速以及全面。這個快速、全面的功效,不是來自於外在事物的一種配合,而是一種內在自然產生的德性的光輝,就是孟子所說的“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透過德性的實踐,自然能夠散發出那種讓人家心悅的、和煦的一種光輝。
5.這種光輝當然別人就能夠感受得到,別人就能夠觀察得到,自然就會給你這樣一個“歸仁”的讚美。
■第三個部分:「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仁的實踐不需要靠外在,是由自己內心,自然生發出來的
1.“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那就在仁的實踐呢,其實完全不需要靠外在,而是由自己內心,由內心而自然生發出來的。
2.孔子也提到,就是在仁的實踐上面“我欲仁,而斯仁至矣!”當我們的內心如果能夠真誠的省思這個仁德的話,這個仁德自然就會朗現在我們的內心跟行為上面。
(二)孟子順著孔子的思維,開展出“性善”學說
1.孟子順著孔子這樣的一個思維,就開展出所謂的“性善”的學說。孟子舉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叫“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從這個角度去說明,人之所以為人,有這樣的良善的內在本質。
2.這個良善的內在本質,在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其實就賦予在我們身上。所以孟子也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把我們已經放失的、迷路的那個心重新找回來,把蒙塵的心重新擦亮,那就可以了。
(三)小結:仁是不假外求的
第三個部分談到仁實踐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其實就是從自己內心的存在這種良善的本質,把它確實的引發、擴充出來,也就可以了,是不假外求的。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章-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白話>
顏淵向孔子請教為仁的道理。孔子說:「約束我自己,循禮而行,就是仁之道。一個人只要在很短的時間,能夠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他是一個實踐仁道的人。仁的實踐,是由自己做出來的,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

<文義>
1.克己:「克」,約束、克制。克制自己。
2.復禮:「復」,踐行。復禮,遵循故道,日常所當履行的正道。
3.一日:一天。其意是指很短的時間。
4.天下歸仁:(2種說法)
(1) 天下人都將以仁者的美名歸屬於他。
(2) 天下人皆與其仁;風行草偃的功效,快速而至大。

<思惟提綱>
1. 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是什麼?
2.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為何孔子要大力提倡「仁道」?
3. 請舉生活中的例子,說明何謂「仁」?何謂「不仁」?
4. 從上一題案例中,分析其中的「克己復禮」的內涵?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2.《孟子.盡心章句下(十六)》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二、重點摘記
 (一) 〈顏淵篇〉的總論
《顏淵篇》總共二十四章,主要是孔子與弟子還有當時的主政者,討論“仁”以及“為政”的內涵。所以這一篇可以說,是孔子與時人以及弟子討論“內聖”、 “外王”這兩個問題的一個篇章。非常非常的重要,尤其對於“仁”的一個討論。

 (二) 孔子推行“仁”的時代背景
1. 春秋末年禮壞樂崩
孔子的學說在春秋末年那個時代,是一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也就是說,作為周文化的一個內涵,禮樂的內涵,到了春秋末期已經是禮壞樂崩,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一種禮樂。
2. 行禮如儀,但是沒情感
形式化的禮樂,一般人在行持的時候,就是行禮如儀,並沒有真正的一種感發跟觸動。所以這樣的一個形式化的禮樂,我們可以說人呢就變得沒有情感,沒有體貼,也沒有活潑的生機。
3. 禮樂失序,政治及文化崩解
孔子看到這樣的一個狀況,也就是說,人已經活的不像是一個人,那形成一種外在的社會秩序,就是一種禮樂失序,整個政治秩序,整個文化秩序,其實都已經崩解。
4. 孔子希望溯源周公的禮樂
所以孔子希望從形式化的禮樂回頭去追溯真正周公制禮作樂的一種內在深刻的內涵,所以提出“仁”這樣的一個思想。

(三) 何謂仁? 仁者愛人,仁者人也。
“仁”的思想,在孔子回答樊遲的問題的時候,孔子的回答是:“仁者,愛人。”(〈顏淵.22〉) 孟子對於“仁”也提出所謂 “仁者,人也。”(〈盡心章句下.16〉)
也就是說,我們從孔子、孟子對於“仁”的討論裡面可以看到,都在強調人之所以為人的那個特質,以及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去關顧、理解別人的需要,進一步去關愛別人,這樣的一個深刻內涵。

(四) 翻轉形式化的“禮”,變成生命化的“禮”
1.在“禮”的行持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回到內心去體貼到“禮”背後,其實有一種相互關待、彼此體貼的這樣一個情感。這樣的一個“禮”,就會從一個形式的“禮”,變成一種生命化的“禮”。
2.也就是說,我們在行持“禮”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要是要引發我們相互體貼、關愛的這樣一個情感。有了這樣體貼關愛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就有一種相溝通的可能性,彼此距離能夠拉近。
3.所以這個“禮”的行持,就會跟彼此的生命、跟自己的生命,都息息相關。

(五) 舉例:婚禮的設計有著對新娘的體貼
1.我們前面曾舉過例子,比如說在婚禮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要的設計,是體貼一個新嫁娘嫁入一個陌生家庭那種惴惴不安,也希望能夠融入新家庭的這樣的一種企盼。
2.所以整個婚禮的設計:一方面,體貼新嫁娘的不安所有請、迎這樣的一種禮儀;另外一個呢,也希望能夠融入這個新家庭,所以也有請新娘在這個新婚後的幾天呢,能夠親自洗手做羹湯,然後侍奉舅姑,也就是公婆。
3.這些“禮”的設計,不外乎對於這個新嫁娘的一種體貼。

(六)結攝:仁的重要性
1.所以孔子從一個形式化的禮樂,禮壞樂崩的時代,再深刻的去捻出禮背後那種“仁”的一個內涵,讓人可以活得像人,讓整個社會的文化秩序跟政治秩序,以及內在的生命秩序都能夠一體地建構出來。
2.所以孔子“禮”的思考,其實是他思想的起點,“仁”呢,就是他思想的一個核心。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的話,我們就可以理解到,為什麼孔子跟弟子諄諄地討論“仁”的這個內涵。
3.這個“仁”的內涵,其實就像我們前面剛剛所提到的,讓我們一個人可以活得像人,讓這個社會的政治秩序、社會秩序能夠重新地組建起來,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所以就有這樣一批信仰孔子學說的弟子,跟着他汲汲營營的、深刻地去探討“仁”的內涵,並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把它實踐出來。

以上是有關於《顏淵篇》整篇對於“仁”的討論,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11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白話>
接下來曾皙又問:那公西赤所說的不也是在治理國家嗎?
夫子則回答:宗廟、會同這些事兒,不是諸侯的事兒又是什麼事兒呢?
如果說公西赤只能做一個贊禮的小相,那麼誰又能做國之大相呢?
<文義>
1.邦:治理國家。
2.小:贊禮的小相。
3.大:國之大相。

<思惟提綱>
1.曾皙單獨留下來,繼續問了孔子哪三個問題呢?
2.孔子的回答到底有怎樣的深意呢?
3.夫子“以曾點之病,為三子之藥;又以三子之病,為曾點之藥”。
  如此善巧引領弟子們,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25-11進度:
(一)夫子到底有怎樣的深意呢?
朱子說:“曾點呢能知夫子之志,未必能為聖人之事。”
也就是曾點雖能知,但是未能實證,他只是想生活在這樣理想的社會裡;
而夫子呢,是要實現這樣的理想社會,讓人民生活在其中。
(二)理想社會的實現
子路,能使有勇求生存;
冉求呢,能使足民求發展;
公西華,願學求文明。
也唯有經過此三,才最後能有曾點的春風沂水、人間祥和的願境實現。
(三)夫子的善巧方便
1.蕅益大師的注解說,“四子各見一邊”,
  他們四個人呢都沒有夫子的境界,見解呢就各執一邊,
 “終不能知孔子行處,因此侍坐”,
2.所以夫子借著閒談的機會呢,“巧用鉗錘”,用這樣的善巧方便,
 “以曾點之病,為三子之藥;又以三子之病,為曾點之藥”。
3.三子的志向在於功名事業,而曾點呢只求良辰美景與好友同樂,
  不屑於俗務,這都未免有失偏頗。
4.所以,三子面前,夫子獨贊“吾與點也”;而在曾點的面前呢,
  夫子又力道三子之美啊,講明哂笑子路僅是其言不讓而已。
5.所以,不廢三子之志,而以曾點為歸,
  這也讓我們看到孔子的情懷著實高遠〜
  以三子之美來補曾點之虛證。
6.所以說,本章看似是一問一答,是弟子們在各言其志;可是連貫起來一看,
  這一直都是夫子在自問自答,通篇呢都是聖人的善巧。


夫子“以曾點之病,為三子之藥;
    又以三子之病,為曾點之藥”。
  如此善巧引領弟子們,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此章可多串習思惟哦!
               〜期待顏淵篇的學習〜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10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白話>
曾皙說:“難道冉求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嗎?”
孔子說:“誰說方圓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國家呢?”

<文義>
1. 非邦也與:不是治理國家嗎?
2. 安見:誰說。

<思惟提綱>
1.孔子為何回答冉求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嗎?”
2.夫子說方圓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國家呢?他的含意為何?
3.冉求治理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國家, 3年後治理的如何?

<義理解釋> 
 (一). 夫子力贊三子之志
1.這一段回答就像是一段禪門公案,很值得玩味。
2.我們看,夫子此處的措詞,“安見”,“非諸侯而何”,這兩處反問就可以看出,夫子單獨面對曾皙的時候,十分地肯定冉有和公西赤的志向。
3.而且還說,哂子路也僅是哂其言不讓而已,並不否認他的治國之志向。
4.所以這一段回答,差不多是夫子在曾皙面前力贊三子之志。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9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白話>
曾皙又接著問:「那您為什麼笑子路呢?」孔子說:「治國是要講禮讓,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笑他。」
<文義>
1.為國以禮:治國是要講禮讓。
2.其言不讓:指子路言語不謙讓。
<思惟提綱>
1.子路、冉有、公西華走後,曾皙一共問了幾個問題?孔子如何回答?
2.夫子為什麼笑子路呢?
3.夫子對子路、冉有和公西華的志向是抱持怎樣的態度呢?

<義理解釋> 
一ヽ重點摘記
曾皙又繼續問了三個問題
(一)第一個問題:“何哂由也?
1.曾皙就不甘心哪,又接著問:“何哂由也?”那您為什麼笑子路呢?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治國是要講禮讓,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笑他。弦外之音呢,不是笑子路的治國之志向,只是笑他言語不謙讓而已。
2.但對此處的點撥,曾皙似乎並沒聽明白,但他回答了“唯”。這兒我們要注意,按照《朱子集注》認為,這個“唯”字這兒要停一下,唯呢,是曾點聽完了夫子的解釋之後,表示明白了。那麼他是否真明白了呢?
(二)第二個問題:“求則非邦也與?”
看曾點接下來的提問,他說“求則非邦也與?”那冉求所說的不也是在治理一個國家嗎?孔子就回答:“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誰說方圓六七十裡,或五六十的地方,就不算一個國家呢?我們看,此處夫子的話風轉了,他肯定冉有說的是治國,換句話說,他肯定冉有的治國之志。曾皙聽完了夫子的回答之後又問了。“唯”,表示聽明白。
(三)第三個問題:“赤則非邦也與?”
那接下來他又問:“赤則非邦也與?”那公西赤所說的不也是在治理國家嗎?夫子則回答:“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宗廟、會同這些事兒,不是諸侯的事兒又是什麼事兒呢?“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如果說公西赤只能做一個贊禮的小相,那麼誰又能做國之大相呢?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8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白話>
子路、冉有、公西華走後,曾皙單獨留下來,問孔子說:「老師,您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怎麼看呢?」夫子說:「只是談各自的志向罷了。」

<文義>
1. 三子者出:子路、冉有、公西華走後。
2. 曾皙後:曾皙就刻意留下來,請問。因為他自知所答非正,卻得到夫子稱讚。

<思惟提綱>
1. 「三子者」是指誰?
2. 曾皙為何留下來,問夫子問題?
3. 如果是曾皙,你會像他一樣,內心有疑惑,而留下來問清楚嗎?
4. 夫子如何回答?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二、重點摘記
〈先進篇〉第二十五章: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一)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三子者出就是子路、冉有、公西華走後,曾皙單獨留下來。他繼續問孔子:“老師,您對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怎麼看呢?”

(二)為何曾皙會留下來,各家說法不同
1.他為什麼會單獨留下,而且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呢?這又引起了後世學者極大的興趣。
2.上一講,我們講到歷代學者對本章的評價,總體來說,宋代學者比較推崇曾點,朱熹甚至贊他是堯舜氣象;
3.但明代學者對曾點略有微辭,認為曾皙的才學在三子之下。
4.明末清初作家、史學家張岱說:“曾點呢念念與三子比量,所以不能信受喟然之意。”
5.楊升庵也說: “曾點因為種瓜的小事就把曾子打得昏倒在地上,這哪裡是春風沂水的情懷呢?所以畢竟信不過。”

(三)曾皙留下來問老師,是謙退的心態
1.正常來講,當老師提問弟子“如果被人賞識,打算做怎樣的事業?”那弟子們就應該直接回答夫子的問題,正面回答自己的人生抱負,以抱負對,這是正遵師命,是問答之正。
2.可是曾皙,他自言“春風沂水,詠而歸”,這就不是正面回答夫子的提問,非答問之正。但曾皙卻獨為夫子所許,所以曾點也沒弄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3.《義門讀書記》上有這樣一段話:說曾皙呢並不是因為高興自己為夫子所許,真以為夫子必薄三子而複問,而留下來繼續問的。
4.曾點是孔門狂士,狂者必然心中灑落,不暇於細務。但再怎麼他也知道,三子之言志,那都是實事,都是切務,都是必不可少。所以“異撰之言”呢,就是寓謙退在其間。
5.他說“異乎三子者之撰”的時候,就證明他也覺得自己說的是個人情志,不足為夫子所讚歎,所以留下來再問老師,這也是他的謙退。
6.可是單獨面對曾皙的提問呢,孔子的回答就更為輕巧,說:“各言其志也已。”只是談各自的志向罷了。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7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白話>

曾點說:「晚春時節,穿上春天的衣服,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孩子,到沂水河邊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再唱著歌回家。」夫子唉的一聲嘆息說:「我贊成曾點呢!」

<文義>

1. 曰: 曾點說。

2. 莫春者: 晚春時節。

3. 春服既成: 穿上春天的衣服。

4. 冠者五六人: “冠者”,成年人, 五六個大人。

5. 浴乎沂: 沂水河邊洗澡。

6. 風乎舞雩: 舞雩台上吹風。

7. 詠而歸: 唱著歌回家。

8. 夫子喟然歎曰: 引發夫子喟然而歎。

9. 吾與點也!: 曾點的這番話。

<思惟提綱>

1.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到底曾點說了哪些話 ?

2. 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與曾點有何不同之處?

3. 夫子為什麼會讚歎曾點?

4. 從本章,學習到儒家思想入世與出世的無礙圓融,對您有何啟發?

5. 歷代學者對於曾點的這番話,評點各有不同,共同的是甚麼? 不共的是甚麼 ?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一 第25-7章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5》: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2.《論語•公冶長.26》: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 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論語•述而.18》: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4. 《論語•述而.0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 《朱熹•四書集注》:蓋有以見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

6.《王陽明》: 中秋月白如晝,先生命侍者設席於碧霞池上,門人在侍者百餘人。酒半酣,歌聲漸動。久之,或投壺聚算,或擊鼓,或泛舟。先生見諸生興劇,退而作詩,有「鏗然舍瑟春風裡,點也雖狂得我情。」

7.《張居正》: 明•張居正:“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窮不失意,達不離道,乃出處之大節也。若負其才能,汲汲然欲以自見於世,則出處之際,必有不能以義命自安,而苟於所就者。子路仕衛輒冉有從季氏,病皆在此,故夫子獨與曾點,以其所見超於三子也。”孔子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8.  《論語•諸儒注疏》: 見道不明,未免有慕於外,以得失為欣戚。

9.《論語•諸儒注疏》: 反身而誠,無所愧怍,此心泰然,則無往而不得其樂,疏食飲水,簞瓢陋巷。
10. 《論語•諸儒注疏》:用於國則安富尊榮,達之天下則老安少懷,施諸後世而親賢樂利。

11. 《論語•諸儒注疏》: 大行不加,窮居不損,用行舍藏,惟其所遇,而我無心焉

     http://www.zhiqiu.net/sishujingwei/rckaxexezgb

12. 《論語•述而.1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 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一)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1.經過夫子的提示,曾點就往下說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2.這幾句話音剛落,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3.有人統計過,說《十三經》中“喟然”這兩個字,只出現過五次。每一次呢,都是人物的情緒產生劇烈波動的時候,這說明曾點的這番話擊中了孔子的心。

4.曾點說:

 (1)晚春時節,春服既成,穿上春天的衣服。

 (2)“冠者五六人”,“冠者”就代表成年人,古人呢,二十歲行加冠禮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孩子。

 (3)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到沂水河邊洗洗澡,到這個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再唱著歌回家,就這樣一段的談話,卻引發了夫子喟然而歎。

(二) 曾皙刻畫一個場面,描繪一幅情境

 1.我們看,曾皙沒談從政,沒談治國,沒談出仕濟世,沒談自己有什麼長處,更沒有 說自己將來的作為,他只是刻畫了一個場面,描繪了一幅情境。

2.陽光和熙,春回大地,一群性格活潑的青年、孩子說說笑笑,其樂融融,這就是一幅逍遙自在的春遊圖。

3.曾皙描繪得那麼詩意盎然,表達得那麼從容不迫,好像隨時隨地呢都是和樂恬淡,無事旁求。

4.在我們一般人眼裡看來,曾點說的這番話,好像算不上什麼志向。可是配合著曾點的動作,“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再聽他精美的語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很有氣象。

5.讓我們驚喜,也讓我們從中領略到了曾點性格的灑脫、志趣超然,興奮之中自有真樂,平凡之中呢自有圓融。

(三)曾點表達自己所嚮往的生活

1.可是他所描繪的場景呢,不僅蘊含了他個人的理想,也包含著和諧的社會和我們精神的家園。

2.他表現出了儒家理想禮樂治國的最高境界,這對於當時歷經動亂、飽受擾攘的人民來說呢,正是夢寐以求的盛世景象。

3.這也正是悲天愍人的孔子周遊列國,窮盡一生想要達成的盛世局面,這就是他一直嚮往的“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的大同世界。

4.曾皙描繪得很簡單,但神韻都被他給說中了,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各得其所,各遂所願,所以夫子乍聞曾點之志呢,恰好契合他多年的心願,怎麼能不“喟然而歎”。

(四)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與曾點的志向差異之處

 1. 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有條件的三個人,皆欲得國而治之,但有所求必有所待。無論是從事政治、軍事還是外交這都得別人給你機會。但是懷才不遇怎麼辦,有志未申的情形在當時的社會也是比比皆是。

2.曾點的志向簡約

 簡約到只要天時、地理、人和,任何時候都可以自得其樂,與其說這是一種志向,不 如說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生命的情調。

3.人生的理想、志向本就應該包含兩方面:
  一個是內在道德修養的圓融。 一個就是外面利他的事業功德。

4.曾皙的高明在於他所描繪的:

 (1)將政治理想和個人的道德修養完全融為一體了,再出之於春風沂水,一片和熙。

 (2)讓人既可以理解為是政治上的理想,也可以引申為是道德上的追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五)夫子為什麼會讚歎曾點?

 1.後代的學者呢眾說紛紜,人們不能理解。

 2.那位“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勤奮的夫子,此處為什麼會認為最高的快樂是萬物復甦的春天與萬物同遊呢?

3. 讚歎夫子人格浩瀚與完美:

 (1)夫子不再是一個謹言慎行,為王、為民、為家國天下,用中庸之道、仁禮治國的生抱負努力工作的聖人。

 (2) 他變成了一位恣情洋溢,在春天裡,與萬物勃發同喜同樂、追求心靈自由的詩性歌者,是因為掃卻了凡塵的染著、與道同一的聖人。

(3) 今天的我們呢,很難再把這二者統一起來了。但夫子卻是這樣的,這正是夫子人格之浩瀚、之完美。

(六) 驚嘆儒家思想入世與出世的無礙圓融 :

 1.孔子周遊列國,數次被逼入絕境,甚至有人稱他為喪家之犬。

 2. 但他卻一直是具有活潑的生機,充滿著審美情調的生活。

 3.《論語》中這樣的描述有很多,說夫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4.而且他的這種生機,不僅局限在人和人之間,還有人與天地萬物、自然萬物之間。

 5.夫子是在內心裡可以和著大自然的韻律自得其樂,任意逍遙;卻也一樣秉承著入世濟世的責任使命,不棄天下蒼生,為推行王道,而四處奔走。

6.夫子可以將身兼重任的責任感,和莫春時節的逍遙遊:
  如此完美地結合,讓我們驚嘆儒家思想入世與出世的無礙圓融,也讓我們看到了夫子的理想之高、責任之重、心態之輕。

(七)簡要把歷代學者對於此處的評點介紹一下:

  1.錢穆先生說:

   (1)曾皙呢乃孔門狂士,他無意於用世,不想出仕做官。

   (2)孔子驟聞其言,有契於其平日的飲水曲肱之樂,有感於浮海居夷之思,所以呢慨然興嘆。

   (3)孔子懷抱行道救世之志,又豈會忘世自樂呢?所以孔子的慨嘆,誠學者細細地玩味。

2.南朝皇侃《義疏》上說:

  所以讚歎曾點,是因為當時“道消世亂,馳競者眾”,有追逐之心的人很多,所以呢“諸弟子兼以仕進為心”,惟獨曾點“獨識時變”,所以才讚歎他。

3.東漢哲學家王充則說:

 (1)曾皙此處所描繪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一種祭祀的儀式叫“雩祭”。

(2)這是春天里人們求雨的祭禮。

 說魯國當時通的是周歷,週曆的四月正好是夏曆的二月,天氣寒冷,是不能沐浴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指的都是雩祭的樂人。祭祀時他們需要涉水,象徵著龍從水中躍出。

4.王充認為:

  (1)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曾點在言志的時候,對古禮雩祭做如此生動地描述來寄託自己的理想,孔子認為十分難得,所以才情不自禁地讚歎。

  (2)前面哂子路,是因為子路非禮,此處讚歎曾皙呢,也是因為他懂禮。

5.有人總結四子之志是一個連貫的政治方略:

 (1)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分別是強兵、富國和外交,但是國家的強盛最終體現在哪呢?就是人民能安居樂業,就是小民的幸福。

 (2)而曾皙的志向恰恰是著眼於小民的幸福,而非國家的強弱。

 (3)歷代的學者比較普遍的看法則是,曾皙描繪的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國,一個形象化的禮樂盛世,所以引發了孔子喟然而歎。

6.也有註解說,這是講教育:

 (1)“春”,是指生機盎然;

 (2)“冠者、童子”是作聖之基,說聖賢都是靠教育而出來的。

 (3)“浴乎沂”呢,就沐浴德行和心靈。

 (4)“風乎舞雩,詠而歸”是內外清淨,養正之道,認為教育好孩子的養正之道,就是國之根本。

 (5)“政化及於一時,教澤流於萬世”,政治辦好,對一時的國民可以帶來好處;然而教育辦好了,才可以饋澤於萬世呀。

 (6) 大同教,大同世界是由教育而得來的。所以因為此章講到了這一點,夫子就讚歎這個曾皙。

7.《朱子集注》中則盛讚曾點:

 (1)“曾點之學,蓋有以見人欲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

 (2)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

 (3)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處的地方,樂其日用之常,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

 (4) 相比較而言,看三子的志向,規規於事為之末者,這個氣向不能相等。 所以夫子呢才嘆息而深許之。

8.但是後來又有學者留傳,說朱子晚年很後悔,對此節做了這樣的註釋。

  (1)曾點被稱為孔門狂士,什麼是“狂”呢?《說文》上說,“狂者,蕭蕭然也”。 何為“蕭蕭”,就是思想進取,立志高遠,但有時候言大於行,而且這個行為呢,  不一定完全符合道。

  (2) 我們看曾點,他一邊鼓瑟一邊傾聽,他既觀察到了孔子哂子路,也知道自己的 志向異乎三子者之撰,但是他還是敢想敢說。

  (3)所以在子路被夫子哂笑,其他的師兄弟一個比一個小心謹慎的時候,他不退反進,大談“風乎舞雩,詠而歸”。

  (4) 所以宋代的王陽明就作詩讚嘆他,說:“鏗然舍瑟春風裡,點也雖狂得我情。”

9.兩代帝師張居正註解說:

  (1)“君子藏器於身”,把才華藏在身上,“待時而動,窮不失義,達不離道,乃出處之大節也。”這樣的發心才能立得住大節;如果“負其才能,汲汲然欲以自見於世,則出處之際,必有不能以義命自安,而苟於所就者。

  (2)他還舉例子說,子路仕衛輒,死於亂軍之中;冉有從季氏,為季氏所聚斂,病皆在此。

9.蕅益大師的註解非常有深意:

  (1)他說:“此非與點,乃借點以化三子之執情耳。”就是說夫子所說的“吾與點也”,並不是真正的讚嘆曾點,因為曾點呢也並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

  (2)夫子只是用曾點所說的話,來點化子路、冉有、公西華,說出仕濟世固然是儒者該有的志向,但是呢,還要努力涵養心中本自圓融的事境。

10.張居正所說:

  (1 )一個人“見道不明呢,未免有慕於外,以得失為欣戚”,會患得患失,就是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憂杞。

  (2)如果能夠“反身而誠,無所愧怍,此心泰然,則無往而不得其樂”。所以,“疏食飲水,簞瓢陋巷”,這是一種快樂。

  (3)能為人所用,“用於國則安富尊榮,達之天下則老安少懷,施諸後世而親賢樂利”這也是一種快樂。

   (4)所以夫子是藉曾點的志向,引導三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樂天知命之心,要和憂民濟世之志並行。“大行不加,窮居不損,用行舍藏,惟其所遇,而我無心。這也才是聖門學術。”

(八)總結 :

   我們不得不讚歎,說孔子是一位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把人格教育、人才教育乃至人文教育都融為一體,來教導學生的偉大的老師。

論語 先進第十ㄧ 第25章-6

25.5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白話>
孔子問說:「點!你的志向如何?」
曾皙正在彈瑟,聽到孔子問他,便停止彈瑟,瑟音漸稀,最後鏗然一聲,放下瑟,起身回答說:「我的志趣和他們三位所陳述的不同。」
孔子說:「那有什麼妨礙呢?也不過是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罷了。」
<文義>
1.鼓瑟希:鼓瑟的聲音稀落。希同稀。
2.鏗爾;瑟止的尾聲。
3.舍瑟而作:舍今作捨,推開瑟。作,起也。就是起身站起來。
4.撰:音篆,作「具」解。即所具的志願。
      鄭本作僎,說文僎具也。說無三子的才具。
<思惟提綱>
1.當 孔子問曾點:“你的志向怎麼樣呢?”曾點如何回應呢?
2.這一段從那兒可觀察到其文學性的顯現呢?
3.請揣摩揣摩 〜為何曾點對孔子說:“異乎三子者之撰。”
<義理解釋>         講師:夢秋老師 / 2分35秒
一. 引用經文
江謙《補注》:“希,是琴音漸淡;鏗爾,是弦外餘音;
              舍瑟,是安置得所;作,是答問之禮。”
二. 重點摘記   
(一)曾點出場
前面子路、冉有、公西赤都各自談了自己的志向,
今天,重要的人物出場了——曾點。
《論語》中曾點就出現過這一次,但這一次,他出現得驚天動地。

(二)恭誦原文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三)文義解釋
1. 曾點的回應
孔子問曾點:“你的志向怎麼樣呢?”
孔子一叫到曾點的名字,“鼓瑟希,鏗爾”。
“鼓瑟希”,就是琴音逐漸稀少下來。
這證明夫子與子路、冉有、公西華各言其志的時候,曾皙一直在彈琴,
邊彈邊聽,一聽到夫子叫他的名字,曾點的琴音漸稀。
“鏗爾”,就是鏗鏘一聲,把琴放下;舍瑟而作,馬上站起來回老師的話。
2.曾點的動作神態
我們看,此處對曾點的動作神態的描述〜
讓我們感覺到曾點是十分的雍容灑脫。
由“鼓瑟”到“舍瑟”,由“舍瑟”再到“而作”,
琴音也是由“希”到“鏗爾”,聲情並茂,動作從容,
就像武俠小說裡的絕世高手出場一樣,己臻化境,十分地美好。
江謙《補注》說“希,是琴音漸淡;鏗爾,是弦外餘音;
舍瑟,是安置得所;作,是答問之禮。”這一套動作連貫,很有氣象。
這樣的描述和他後面談論的理想境界簡直是一氣呵成。
3. 各言其志也
曾點對孔子說:“異乎三子者之撰。”
“撰”,有人認為當才具講,說我沒有三位的才具;
也有人註解說,我所說的和三位所說的不一樣。
孔子說:“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這有什麼妨礙呢?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罷了。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5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白話〉
(孔子又問:)“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說能做到,而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別國的盟會中,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文義〉
1. 宗廟之事:指祭祀之事。
2. 會同:諸侯會見。
3. 瑞章甫:端,古代禮服的名稱。章甫,古代禮帽的名稱。
4. 相:贊禮人,司儀。

〈思維提綱〉
1. 由公西華回應夫子的問話,您覺得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其為人態度之優點?
2. 對公西華的優點您覺得最值得學習者為何?為什麼?
3.從子路、冉有到公西華的回答,夫子這三位弟子身上,您有何體悟?(不妨回 憶第21章,或之前篇章試作比較,並反身自省)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公西赤,字子華,魯國人。唐玄宗尊之為「邵伯」,宋真宗加封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西子」。 公西赤有非常優秀的外交才能,七十二賢人的其中一個。
2. 萊人,本是萊國的民眾,齊靈公滅萊以後,他們就散居在萊蕪一帶,他們不是齊國兵士,但聽齊人指揮,幹得不妥,齊人可以推卸責任。夾谷就在萊蕪,可以就近利用他們。(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5bp2kq.html  )
3. 《論語•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4.   阜俗: 高於流俗。唐薛逢《驚秋》詩:「明霜義分成虛話,阜俗文章惜暗投。」阜,高阜。 如山如阜。 盛,多,大:物阜民豐。俗,俗尚。 風俗。 習俗

5.《小蒼山房文集》作者:清, 袁枚,曾築隨園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小倉山,並題其室曰「小倉山房」,故以名集。
《小蒼山房文集•卷24》聖人無一日忘天下,而門下子路能兵,冉有能足民,公西華能禮樂。三子之才,雖不言,夫子已素知之。第問之,試其自信否。既自信矣,倘明王復作,天下宗予,與三子各行其志,則東周之復,期月而已可也。無如轍環天下,終於吾道之不行。不如沂水春風,一歌一浴,較浮海居夷,其樂殊勝。蓋三子之言畢,而夫子之心傷矣。適曾點曠達之言,泠然入耳,遂不覺歎而與之,非果與聖心契合也。如果與聖心契合,在夫子當莞爾而笑,不當喟然而歎。在曾點當聲入心通,不違如愚,不當愈問而愈遠,且受嗔斥也。蓋歎者有悲憤慷慨之意,無相視莫逆之心。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及消文
      今天一起繼續共學《論語·先進篇》第25章:各言其志。一起恭誦原文: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1. 孔子提問現場最小的弟子公西赤,說:“你的志向如何呢?”公西赤說:“非曰能之,願學焉!”我可不敢說自己可以做到,但是我想學,願意做這樣的學習!”那我們看,公西赤比冉有的態度更加的謙遜。
2. 說:“宗廟之事,如會同”。“宗廟之事”,就是指祭祀的事。“如會同”,就是指國際會盟。“端章甫”,“端”代表禮服,“章甫”代表禮帽。公西華說:「我願意穿上禮服,戴上禮帽,在宗廟祭祀或者兩君會盟的時候,擔任一個小小的儐相。」那這個小相呢,就是指兩國相會時的司儀。

(二)齊魯夾谷會盟,夫子扭轉乾坤
  1. 春秋時期,齊魯兩國著名的“夾谷之會”呢,孔子擔任的就是小相。但是他屈強國、正典儀,被後世尊為“聖人之大司”。

2. 當時,齊國的國君表面和魯君會盟,背後卻策劃讓已經臣服自己的萊人,用軍隊來威逼魯君。
3. 危急時刻,孔子一邊保護魯君,一邊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攻擊萊人。兩國國君友好會見,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絕不是齊君和諸侯友好邦交之道。遠方異國不得圖謀我華夏,夷人不得擾亂中國,俘虜更不可擾亂會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否則,就是對神眀的不敬,對德行的傷害,對人也是失盡了禮儀,齊君一定不會這樣做。」
4. 齊景公聽了這一番話,被夫子大義凜然所威懾住,連忙揮揮手,讓萊人走開。那會盟之後,齊君就責備群臣,說:「魯國的臣子,用君子之道輔佐他們的君主,而你們卻用這種荒蠻的行為誤導我,招來了羞辱。」而後,齊國還歸還了侵占魯國的城邑和土地。

(三)對公西赤的評論
1. 張居正說:“序其儀節,使君不失禮於神明;審其應對,使君不失禮於鄰國。”所以做一個小相,這哪裡是小事啊!古人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家大事,一個是宗廟祭祀,一個就是出兵作戰。所以“宗廟之事”、“如會同”,就是國家大事。所以後面,孔子對曾點就讚歎公西赤,說:“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 《論語·公冶長篇》孟武伯曾經問過孔子,說:“赤也何如?”夫子說:“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孔子讚歎公西赤,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
3. 子路、冉有談到志向,都要治國;此處,公西赤說的也是治國,而且還是禮樂治國,但他卻隻字不提治國之事,只說願學,願為小相。這既表達出他年少好學的態度,又把他自己宏偉的理想,說得十分的含蓄婉轉,足以窺見他嫺熟禮儀,擅長應對,有辭令的專長,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
4. 子路的軍事才能,冉有的政治才能,公西赤的外交才能,這在孔門弟子中都是頂尖的。可讓我們更驚喜的是,孔子看到弟子們的才能如此清楚,弟子們也都能一如自己的老師一般,精準的評估自己的能力。

 (四)小結
1. 孔門四大弟子這一番言志,引發後代無數學者的讚歎。明末清初的理學家張履祥,將這四個弟子的發言整理出來,說:這就是由亂世到治世,再到盛世的過程。
2. 張履祥的《備忘錄》上說:“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於治道亦有次第。禍亂戡定,然後才可以施政教。最初師旅饑饉,而子路能使有勇知方,所以子路能戡定禍亂;亂之既定,則宜阜俗,使人民財用富足,冉有就能使足民,所以冉有能阜俗;俗之既阜,則宜繼以教化,而子華的宗廟會同,這就是禮樂之教,這就能化民成俗。化行俗美,就能讓民生和樂,再加上後面曾皙的春風沂水,那這就是三代的氣象啊!”
3. 《小蒼山房文集》上也說:“聖人是一日無忘於天下,子路能兵,冉有能足民,公西赤能禮樂,倘明王復作,天下宗予,與二三子各行其志,則東周之復,期月而已可也。”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4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白話>
夫子又問:「冉求,你怎樣呢?」冉求回答說:「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我來治理,只要三年的時間,可以讓老百姓衣食不缺、富足。至於禮樂方面的教化,就要等待比我高明的君子了。」
<文義>
1.如:猶或也,或者
2.足:富足也。
3.俟ㄙ、:就是等待的意思,
4.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謙退,又以子路見哂,故其辭益遜。
<思惟提綱>
1.從冉求的回答中,您看得出來他何處答得有自信,何處答得謙退嗎?
2.冉有性格退怯,踐行力量不足,你也有這樣的缺點嗎?要如何改善?
3.子路、冉有都是以政事見長,雖然性格不同,但可以看到他們的政治主張,都有一樣的脈絡,您發現了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2.《論語·雍也.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論語.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4.《論語.先進.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論語.季氏.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6.《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7.《論語·子路·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二ヽ重點摘記 
上一講,夫子聽了子路的志向,沒說對不對,只是很有深意地笑了,那今天我們繼續往下聽聽冉求的志向。先一起恭誦原文: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一)本章消文
1.夫子點名冉求來談談自己的志向,冉求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就是大概方圓六七十里,或者小一點,五六十里的地方,冉求說的比子路的千乘之國可小多了。
2.冉求說:“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我來治理這樣的地方呢?三年可以讓老百姓衣食不缺,民眾富足。“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至於禮樂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俟”就是等待的意思,那就要等待比我高明的君子了。
(二)冉求答得有自信,也有謙退
1.自信的是,他認為自己在一個小的諸侯國,或者大夫的封地裡做事,從事具體的工作,他能做到讓百姓富足。
2.謙退的是,至於禮樂方面的教化他辦不好,化行而俗美,他得是才德兼備的君子,而後能行,那麼冉求講的是不是實際情況呢?
3.《論語·公冶長篇》孔子評價過冉求,說千戶人家的縣邑,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呢,可使冉有為之宰也,所以說冉有說的也都是實話,他能準確地估量自己的才幹、能力,而且估量的結論和他老師對他的評價一樣,老師看得清清楚楚,學生也有自知之明。
4.但是我們看冉求的回答,他先說是六七十,馬上又改口說如五六十,這個細微處就看出了“求也退”的性格。張居正說:“冉有之資,本自謙退,又因子路見哂於夫子,所以他的言詞就越發地謙遜如此了”。
(三)冉有性格退怯,踐行力量不足,夫子處處給予提點
1.上一講我們也談到過,說人有的時候,很容易栽在自身的一個最突出的毛病上。《論語》中有很多篇章夫子都提到了冉有性格退怯,踐行的力量不足。
2.《雍也篇》中冉有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不是不喜歡老師您講的仁道,是我的力量不足。
3.《八佾篇》季氏旅於泰山,發生了嚴重的僭越禮制的行為的時候呢,孔子讓作為季氏家臣的冉求去勸說:“女弗能救與?”不能救他嗎?冉求回答老師說:“不能。”
4.包括前面說聽到了道理,要不要馬上行動的這個問題呢,夫子說:冉求,得聞斯行諸,因為呢,求也退,故進之。
5.後面還有一個章節(季氏篇)說:季氏無故要興兵討伐顓臾,夫子就責備作為家臣的冉有,冉有卻推卸責任說:“季氏欲之,吾不欲也。”夫子直接就批評他,說“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能做就做,在其位就要盡其職,沒能力做呢,就應該辭職。“危而不持,顛而不扶,”你遇到危險的事不去維持,遇到顛倒的事情不去扶救。“則將焉用彼相矣?”那還用你做什麼呢?這都是夫子對冉有退怯的這個弱點,進行處處地提點和教育。
(四)冉有的成就無法匹及顏子
1.很多時候人生就容易卡在最突出的缺點上,走不過去。正確的事,就要有勇氣去做。夫子是在這點上一直提攜著冉有,冉求也一直是卡在這個地方。
2.甚至在做季氏家臣的時候,他幫助季氏田賦改革,聚斂眾多財富,也因此受到了孔子最為嚴厲的批評,說:“ 非吾徒也,可鳴鼓而攻之。”
3.雖然最終冉有還是在夫子的教導之下,位列七十二賢,但他一生的成就和顏子無法匹及。
(五)子路、冉有「富而後教,禮樂治國」,傳承夫子的政治理念
1.子路、冉有都是以這個政事見長,雖然性格不同,但他們透過談論自己的志向可以看到他們的政治主張,都有一樣的脈絡,那就是富而後教,禮樂治國。
2.《論語》中有一篇講到:說冉求和夫子一起到衛國,他發現人口眾多,就問夫子:“人口多了怎麼辦?”夫子說:“富之”。冉有又問:“富了以後怎麼辦?”夫子說“教之”。
3.可以看出富而後教,禮樂治國,這都是子路、冉求長期地跟隨著師長,傳承了夫子的政治理念,只是呢?冉求在表述的時候,語言態度謙遜,他和子路爽朗率直的表達方式不太一樣。

論語 先進十一 第25章-3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白話>
子路就倉卒急忙地回答:「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國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這兩個大國有時候會出動軍隊來侵犯它,有戰爭就會導致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麼個國家,三年的時間,可使人人有保衛國家的勇氣,人人有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夫子笑了笑。

<文義>
1.率爾:「率」,輕率。率爾,倉卒急忙。
2.攝乎:「攝」,迫蹙。攝乎大國之間,被夾在大國之間。
3.且知方也:「方」,義。
4.哂之:「哂」,微笑。

<思惟提綱>
1. 子路為何搶著第一個回答?
2. 子路怎麼說?
3. 夫子聽了,反應為何?
4. 你可以揣摩夫子「哂之」隱含著對子路的提點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道。」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2.《說文》:“笑不壞顏曰弞(哂之異體字)。
3. 朱子《四書集注》: 哂,微笑也。
4.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子路說的句句不虛。又且高興熱鬧。所以夫子為之撫掌大笑。袁了凡曰。禮雲。笑不至矧。矧。與哂同。露齦大笑也。居喪。則笑不至矧。今言志時。聞此暢談。何妨大笑。若註雲微笑。則成尖酸氣象矣。
5.《論語•顏淵.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6.《論語•先進.2》:「政事,冉有、季路。」
7.《論語•公冶長.7》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8.《論語•先進.12》“子路,行行如也””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9.《論語•先進.21》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0.《史記•衛康叔世家》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記載子路死前最後一刻,發現他的帽纓斷了,說:「君子死,冠不免。」於是把帽子戴好「結纓而死」。

二、重點摘記
(前言)
今天繼續共學《論語•先進篇》第二十五章。
上一講,我們講到夫子提出問題:“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果有人賞識我們,我們打算做怎樣的事業呢?今天呢,弟子們就各言其志了。首先是子路,
(原文)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一)整段解釋
1.“子路率爾而對曰”,“率爾”,就是倉卒、急忙的意思。夫子剛問完,子路就倉卒急忙地第一個起來回答。
2.“率爾”這兩個字就把子路爽直的性格,坦率而又匆忙的神態刻畫出來。他第一個回答,一個是因為他年齡最長,第二也是因為他性格使然。
3.子路說了:“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國家,它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這兩個大國有時候會出動軍隊來侵犯它,有戰爭農業就不好,大兵之後必有凶年,有戰爭,有饑荒。
4.子路說了:“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如果讓我治理這麼個國家,三年呢,古時候,周天子三年會派人到各諸侯國考核視察。為什麼三年呢?因為一年時間太短了,政治成績做不出來。子路說到了三年呢,天子派大臣巡查的時候,我可以使這個危難的千乘之國的人民呢,人人有保衛國家的勇氣,人人有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這就是“有勇知方”。
5.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自己有勇知方就很困難,讓別人有勇知方就更困難了,這需要靠長期的教育才行。

(二) 子路說的實在否
那麼子路說的是不是實際情況呢?
1.《論語•公冶長》孟武伯曾經問過孔子,說:“子路仁乎?”孔子說:“不知道。”但夫子說了:“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由此可見,孔子是認可子路能夠治理千乘之國的政治能力的。
2.孔門弟子中,政事的人才,子路也排在前面。(《論語•先進.2》)
3.《論語》中孔子也說過:“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顏淵.12〉)所以,子路是有管理人民的才幹的。
4.這一段話,也不是子路脫離實際的自我誇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
5.子路在談論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時候,很有次第。我們看,“足食、足兵,既富矣,再教之”,這和夫子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
6.所以子路搶先說話有點冒失,可說出的話內容並不冒失,他說得很有自信,也很有氣魄。
7.筆者雖然沒有花很多的筆墨描述子路的性格,但就“率爾”這兩個字,就讓我們感覺子路好像一下子跳起來,情緒激昂、慷慨陳詞的神態栩栩如生。

(三)夫子哂之
1.可夫子聽到子路的話之後,“哂之”。
2.《說文》上說:“笑不壞顏曰弞(哂之異體字)。”就是微笑的意思,夫子很有深意地微微一笑。
3.《朱子集注》上說這個微笑,類似於冷笑。
4.蕅益大師的注解不一樣,他說應該是大笑。然後引袁了凡的話說:“禮雲:‘笑不至矧’。”這個“矧”呢,就是“矢志不移”的“矢”,再加一個“引導”的“引”字,說這個“矧”就通這個章節的“哂”。
5.說是,君子的威儀,笑不露牙齦。意思是:露齦大笑。因為子路說得句句不虛啊,而且又高興熱鬧,所以呢,夫子為之撫掌大笑。說:“今言志時,聞此暢談,何妨大笑。”如果注解成微笑呢,則成尖酸氣象矣。
6.總之,夫子聽了子路的志向之後,沒說是對還是不對,好還是不好,只是哂之而已。

(四)總攝
1.總體來說,這段話也表現出了子路是很有政治抱負的。管理一個千乘大國就不容易,“又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這三個不利條件,可以說內憂外患,而子路呢,卻雄心勃勃,勇於自任,說三年就可以讓國民勇敢,講理知義。換句話說,君有君樣,民有民樣。

2.那有一個問題了,既然子路說的是他的實際能力,夫子為什麼哂子路呢?
(1)文章後面有回答,“說哂,只哂其言不讓,哂其態度魯莽。”
(2)前面我們也曾經學到過,說夫子說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子路,行行如也,不得其死然”;前面也講過,說“子路兼人,故退之”;此處又哂其言不讓,哂子路態度魯莽。
(3)那這一些似乎好像都是夫子在提點子路同樣的問題:做事不要著急,遇事多思考,等一等,讓一讓,要三思而後行。
(4)其實一個人的生命最容易遭受的傷害,往往來自於自身最突出的毛病。有幸跟隨師長呢,也一定要仔細看清楚:老師時刻叮嚀自己的到底所謂何事?遇事多思考,讓一讓再做,夫子是在這一點上一直悲心切切提點子路。
(5)我們縱觀子路一生,乃至他生命的結局,雖然是“君子死,而冠不免”,雖然也是英勇就義,可是呢,他死於暴亂之中,被人剁成了肉泥,不可謂不慘烈。
(6)回過頭來再看看《論語》中,夫子對他處處的提點,再細評此處的夫子哂之,就可以知道:師心切切。

3.今天的我們也是一樣,學習儒家,在說話辦事上一定要讓人啊!讓了別人,也就讓出了自己生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