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2章-2

2-1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庸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白話>
2-1仲弓問孔子,要怎麼做才算是仁?孔子說:「出門遇見任何人就好像遇見貴賓一樣的尊重對方;差使人民做事要像從事大祭典一樣的慎重。

2-2自己所不想要的,我也不要推給對別人。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則不管是在朝廷為官,或是在大夫家當家臣,都不會有人怨恨、埋怨你。」仲弓說:「仲弓我雖不是很聰敏,但願意奉行老師所說的這些話。」

<文義>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推給別人。
2.在邦:指在諸侯之國為官。
3.在家: 指在大夫家當家臣。
4.無怨:不會有人怨恨你。
5.雍雖不敏: 「雍」,仲弓自稱其名。「不敏」,不夠聰明靈敏。
6.請事斯語矣:「請」,願意、情願。「事」,奉行。「斯語」,老師所
 說的這些話。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於仲弓,實踐仁有怎樣的提點?
2. 仲弓得到孔子的提點之後,有怎樣的回應?
3. 一個人怎樣可以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4. 透由顏淵問仁和仲弓問仁這兩章的學習 ,你學到了什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 《論語‧衛靈公‧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論語‧雍也‧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 《論語‧雍也‧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
乎?」子曰:「雍之言然。」
4. 《論語‧衛靈公‧5》: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5. 《論語‧述而第七‧14》: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
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二ヽ重點摘記
(一) 仁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謂的“恕道”。
2.子貢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一個德行可以終身奉行不逾。孔子就回答說,“其恕乎”。(《論語‧衛靈公‧23》)
3.孔子對於恕的解釋就是這兩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觀待別人的一種態度。透過一種觀待別人的態度,所以我自己不想要的,我就不要加諸在別人身上。當然我覺得很好的東西,我也可以試著跟別人分享,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個是“恕道”的兩面。
4.“恕道”,從這個遮止,就是我們對於別人所想要的、別人的需要,其實在理解上,可能是會犯了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所以一開始在“恕道”的一個行持上,是先把自己不要的東西,不要強加諸在別人身上,是從這個角度去修持。
5.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如果一開始就修持“己所欲而施於人”,那可能會用自己的角度,去強加在別人身上。好比說,我們喜歡吃臺灣一個很有名的小吃,叫臭豆腐,那我們覺得這個實在是非常好吃,那就介紹給別人吃,可是很多人可能不能消受這樣的一個味道跟食物。
6.所以“恕道”一開始的修持,聖者非常有智慧,就是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一個大原則。那這樣的原則,既可以適用在子貢身上,也可以適用在仲弓身上,這兩位都是孔子非常重要的弟子,德行都非常的高操,那當然也就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的身上。
7.這個是孔子對於仲弓怎麼樣實踐仁的一種提點。

(二)“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與 “居敬行簡”相呼應
1.我們前面學過,仲弓在談這個作為執政者或者說為人處事原則的時候,曾經提過一個非常好的原則叫“居敬行簡”。內在呢,誠敬,體現出外在,是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一個宗旨跟原則。
2.孔子的這一段話,“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可以說是“居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說是“行簡”。
3.所以也可以跟仲弓這樣的體會做一個相互呼應。

(三)“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是實踐仁的功效
1.“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兩句,是在談一個實踐仁的一種功效。
2.從功效的角度去看的話,“在家無怨,在邦無怨”就是不管是在士大夫家,或者是在諸侯之邦為官、做人、處事,都沒有怨懟,或者說沒有仇敵。
3.孔子也喜歡講“達”,通達無礙的“達”,就像我們剛有提到子張請教孔子問“行”,怎麼樣行走四方通達無礙呢?孔子就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這個“行”也就是通達無礙的意思。“言忠信,行篤敬”,還是跟“篤敬”有關係,還是跟“敬”有關係。
4.所以如果能夠實踐前面這幾個德行的話,“敬”跟“恕”,或者“誠敬”跟“恕”的話,就能夠達到這樣子“在家無怨,在邦無怨”,等於是通達天下。
或許也可以解釋成,在朝為官、在諸侯的手下,或者在士大夫、邦國底下,家大夫、邦國底下為官,都能夠通達無礙。那這個是第一種解釋。
5.第二種解釋呢,前面第一種解釋是朱熹的一個解釋。那王陽明的解釋,這個無怨的怨呢,是從自己沒有抱怨,不怨悔的這個角度。就是“求仁得仁,又何怨?”伯夷這樣的德行的角度去看。也就是說前面的實踐,都是“為仁由己”的實踐,就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持守,發而為外在的一種恭敬慎重、代人著想的一種態度。那這樣的態度,其實不管是在家或在邦,不管是仕宦或作為平民百姓,其實都能夠求仁得仁而無怨懟,就是比較從自心的一種修持的角度去看。
6.我覺得這兩個解釋,應該是可以互相的參照補充的。

(四)仲弓回應“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孔子對於“仲弓問仁”,也是一樣,從實踐的一種角度去提點,另外也從功效的角度去肯定。這個仁實踐確實能夠通行於天下。
2.所以仲弓聽聞之後就非常地歡喜,那反應呢跟顏淵一樣,“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就是對於這些教誡呢,感受到一種歡喜,覺得自己也能夠實踐仁,也應該實踐仁,也應該馬上立即勇悍地去承擔仁的一種實踐跟內化的一種功夫。
3.仲弓跟顏淵也都是孔子非常非常好的弟子,在學習的態度上,在依師的這樣的一種修為上,都做得非常非常的到位。
4.那這個部分,我們也可以跟這兩位先賢,可以好好地學習跟效仿。這個是有關於這一章“仲弓問仁”,跟前面第一章“顏淵問仁”在內涵結構上是有一些相似。兩位孔門重要的弟子,在弟子相方面,也是非常非常地具足。

(五) 結攝
“顏淵問仁”,孔子的回答是非常非常核心的。“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會針對他的“南面之德”這樣的角度,從一個仕宦的角度,從為人處事的角度,去做一個也是非常核心的提點。所以這兩章,放在一前一後呢,對於我們對於仁的一種理解跟實踐,就會有一個更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