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1章-2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白話>
顏淵說:「請問實踐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禮的現象不要看,不合禮的聲音不要聽,不合禮的言辭不要說,凡遇一切不合禮的事情皆不要動。」
<文義>
1. 目:就是條目,也就是實踐仁的綱領跟關鍵。
2. 非禮勿動:有兩種解釋:
(1)不合於禮的事不做。(2)不合於禮的事不要動心。
<思惟提綱>
1.我們的私欲為什麼需要克制?
2.為什麼「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3.「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實踐完全不需要靠外在,而是由自己內心,自然生發出來的,您贊成嗎?為什麼?

<義理解釋> 
壹、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2.《論語‧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3.《論語・先進·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4.《老子道德經·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5.《孟子‧告子章句上·15》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6.《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屢敗於其他國家,想要洗刷仇恨,請教孟子如何辦到?孟子對曰:「地方百裏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7.《論語‧顏淵·12》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8.《孟子.盡心章句下·25》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9.《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0.《孟子‧公孫丑章句上·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11.《孟子.告子章句·11》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貳、義理解釋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一、本章總說
(一)提倡「 仁」,把形式化的禮樂轉化成生命化的禮樂
這一章是孔子跟顏淵討論仁這個問題,放在《顏淵篇》的第一章。那我們剛剛有提到,仁其實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核心,它要解決的其實是禮樂形式化的一個問題,對於仁的討論,可以把形式化的禮樂轉化成生命化的禮樂,所以是孔子思想裡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二)本章是《論語》討論仁最重要的一章
1.顏淵作為孔子的心子,我們前面也學習過孔子引顏淵為好學,還有“用行舍藏”,這些都是只有顏淵能夠做到,可見孔子對顏淵的欣賞。孔子也稱讚“回也不愚”,“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2.這樣的一個孔子的心子跟孔子討論仁的問題,所以這一章的討論,應該是《論語》裡面討論仁最重要的一章;我們也可以說這一章,應該是《論語》裡面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答,所以內容是非常非常豐富的。
二、孔子的回答,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克己復禮為仁」
(ㄧ)文意解釋
1.孔子的回答,我們看第一小節,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復禮”,“復”就是回到。“禮”,就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跟準則。
2.孔子對於仁的一種界定,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讓自己的行為還有內心,都能夠回到“禮”的原則。
(二)為什麼我們的私欲需要克制
1.我們可以稍微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的私欲需要克制呢?老子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也就是說,我們追求感官的欲望,最後是會心發狂的。
2.為什麼心會發狂呢?就是當我們感官被外在事物所吸引的時候,是會整個牢牢地抓住外在的事物;那當感官跟外在事物緊密的結合的時候,這個感官是會被外在的這個吸引他的東西拉著跑;感官被拉著跑之後,心就會跟著向外奔馳。
3.孟子在這一點有很深刻的體會,孟子說過“耳目之官不思”。“耳目之官不思”,也就是我們的感官是不能反省的,沒有思維反省的能力。這個不能思維反省表現在行為上,或者表現在跟外在事物的關係上,就是“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就是外在事物紛至遝來,那感官受到外在事物的吸引,執取了外在事物之後就跟著外在事物向外奔馳了,那感官向外奔馳,心就跟著上去。
4.反過來,“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我們這個德性的一種本質,內在的一種純良的一個本心,如果能夠作為生命的主體的話,我們是有反省能力的。
5.所以在我們行持仁的過程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內涵,就是要讓我們的這個德性的本心,或者良善的本心,作為我們生命的主體,而不是隨順感官,追逐外在事物。那這樣的內涵,孔子就用“克己”這兩個字,來加以表達。
6.所以,克己才能夠復禮。也就是說,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夠讓自己內在的思考、動機、想法,以及外在的行為,回到一個做人做事,代人著想的這樣的原則。否則呢,凡事都隨順自己的感官慾望,那這樣的行為當然就是悖禮的。
7.所以孔子先把仁的內涵,透過對治,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到禮的這樣的行為準則,來說仁的內涵。
■第二部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一)文意解釋
1.“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一日”,其實不一定是只有指一天,“一日”就是很短的時間。“天下”,就是全天下的人。“歸”就是給,也就是給你讚美。
2.也就是說,你只要是很短暫的時間能夠實踐克己復禮的仁的話,那全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你是一個能夠實踐仁道的這樣的一個人。
(二) 這段話,說明了實踐仁的那種功效的快速跟廣大
1.孟子也說:“仁者無敵”。那聖者講這樣的話,其實不是單單的是鼓勵大家去實踐仁,而是實踐仁之後真的能夠產生這種風行草偃的功效。
2.為什麼呢?因為仁是一種為別人設想、關心別人想法、希望帶給別人幫助的這樣的一種發心。因為有這樣的發心,所以在行為上就能夠關顧到別人的需要,體貼到別人的困難。
3.如果我們在行為的實踐上能夠克制自己的私欲,能夠關顧別人的需要,聆聽別人的需要,以及説明到別人的需要的話,那生命中自然有一種莊嚴,自然有一種感染力。那這樣的莊嚴跟感染力,當然別人就能夠很容易的感知到,自然就會給你這樣的一個讚美。
4.“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在說明實踐仁的一種功效的快速以及全面。這個快速、全面的功效,不是來自於外在事物的一種配合,而是一種內在自然產生的德性的光輝,就是孟子所說的“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透過德性的實踐,自然能夠散發出那種讓人家心悅的、和煦的一種光輝。
5.這種光輝當然別人就能夠感受得到,別人就能夠觀察得到,自然就會給你這樣一個“歸仁”的讚美。
■第三個部分:「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仁的實踐不需要靠外在,是由自己內心,自然生發出來的
1.“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那就在仁的實踐呢,其實完全不需要靠外在,而是由自己內心,由內心而自然生發出來的。
2.孔子也提到,就是在仁的實踐上面“我欲仁,而斯仁至矣!”當我們的內心如果能夠真誠的省思這個仁德的話,這個仁德自然就會朗現在我們的內心跟行為上面。
(二)孟子順著孔子的思維,開展出“性善”學說
1.孟子順著孔子這樣的一個思維,就開展出所謂的“性善”的學說。孟子舉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叫“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從這個角度去說明,人之所以為人,有這樣的良善的內在本質。
2.這個良善的內在本質,在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其實就賦予在我們身上。所以孟子也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把我們已經放失的、迷路的那個心重新找回來,把蒙塵的心重新擦亮,那就可以了。
(三)小結:仁是不假外求的
第三個部分談到仁實踐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其實就是從自己內心的存在這種良善的本質,把它確實的引發、擴充出來,也就可以了,是不假外求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