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2章-1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白話>
仲弓向孔子請教為仁的道理。孔子說:「出了門見到人,將像見到貴賓;差使人家做事,將像承辦大的祭典。

<文義>
1.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少孔子29歲,魯國人,冉伯牛之子。生於鄙賤環境,卻能莊敬自強,虛懷若谷,存心敬恕,深具政治天份,孔子讚其可當一國之君,十哲列德性科。
2.出門如見大賓:出門遇見人,就好像遇見貴賓一樣的慎重。
3.使民:「使民」,差使人民去做事。
4.承大祭:從事一件大的祭典。是非常慎重的。

<思惟提綱>
1. 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是什麼?
2. 同樣問「仁」,孔子給顏淵的答案是什麼?為何不同?
3. 你出了門,對所遇見的人,你如何看待他們?你像夫子說的「如見大賓」嗎?                   
4. 當你差使別人辦事,你的態度為何?你有像夫子說的「如承大祭」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4》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論語‧雍也‧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
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荀子‧非十二子篇》:「孔子與子弓,乃是不得權勢之聖人。」(子弓即指仲弓)
4.《論語‧八佾‧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5.《論語‧子路‧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6.《論語‧顏淵‧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7.《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8.《論語‧顏淵‧5)》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
  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9.《尚書》:「文王受命說」強調是「天命靡常,唯德是輔。」
10.《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二、重點摘記
(一)仲弓在孔門中受到很高的評價
1.這一章的結構跟第一章“顏淵問仁”有一些相似性。我們知道顏淵是孔子的心子。仲弓在孔門中,或在孔子心目中也是受到很高很高的評價。
2.孔子用“犁牛之子騂且角”來形容仲弓的一個德行,而且也說仲弓“雍也可使南面”。也就是說,仲弓雖然出生微賤,可是他的德行以及能力都非常非常的崇高,所以孔子說他可以是一個“南面為君”的這樣的一個人才。

(二)荀子肯定仲弓是不得勢的聖者
在荀子《非十二子篇》裡面,也把仲弓跟孔子並列為“不得權勢”的一個聖者,就說他們雖然沒有世間的權位,可是他的德行、氣量,其實都是可以“南面稱王”的、或者為君的,這樣的一個聖者,所以在荀子心目中,仲弓的地位也是一樣非常非常的崇高。所以在“顏淵問仁”的第一篇之後,接著就是“仲弓問仁”。那我覺得在安排上其實是有它的一個次第。

(三) 仁: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孔子的回答“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孔子用了兩個喻,就是“見大賓”,見最重要的賓客;“承大祭”,就是承擔最重要的祭祀。
2.前人在註解的時候說,“見大賓”,就是天子接見諸侯;“承大祭”,就是有關於祭天、祭地的郊祭、禘祭等等,這些重大的祭典。
3.就是“仁”的實踐,孔子用平常行事的一種態度,不過這裡比較聚焦在一個君臣相見之禮,以及國家重要的祭典。
4.這個跟仲弓“可使南面”這樣的一種德行,應該是相互連接的,也就是說,孔子對於仲弓可以成為南面之君的這樣一個弟子,在比喻的時候、在提點的時候,就用一個國君接見諸侯,以及國家重要祭典的這樣的一個比喻,來作為提點他怎麼樣實踐仁的一個趣入點。

(四)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聚焦在「敬」和「誠」
1.前人在註解的時候會提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主要是一種謹慎、恭敬的心態,都會聚焦在這個“敬”上面。
2.“出門如見大賓”,當然這非常的慎重、恭敬、謹慎的;“使民如承大祭”,在祭祀裡面孔子特別強調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一種“誠於中,形於外”的一種虔誠。
3.所以這兩句,其實是聚焦在“敬”跟“誠”這兩個涵養上面。
4. “誠”就是一種真實,就說我們那種內心對於事物的一種關心,對於人的一種體諒,是一種非常真實不虛的。
5.這樣的真實不虛,透顯出了是對於事情的一種慎重看待的一種態度。這樣的態度就是一種恭敬,外顯行為是一種恭敬,內心也是一種恭敬。

(五) “敬”,孔子在論語中的諸多提示
孔子對於“敬”這個字其實有非常非常多的提示。比如說:
1.“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也就是說一個在上位者,如果能夠行持的時候都依禮而行的話,風行草偃,百姓對於上位者自然會形成一種恭敬。
2.子路問君子,孔子也說 “修己以敬”。
3.子夏也提過,就說他聽孔子說過就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也就是說內心的“敬”,會帶出外在的一種恭敬,所以這個“敬”,其實是通內外。
4.如果我們把“誠”作為一種內心真實不虛的一種發心的話,這個“敬”,也可以是一種偏向外在行為的一種慎重、恭敬的一種態度。
5.所以這個“恭”,這個恭敬可以是通內外,也可以是偏向外在行為。從這幾個篇章,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6.所以孔子在提點仲弓實踐仁的時候,就特別強調內在的一種真實不虛的“誠”,以及外顯的一種恭敬、謙遜的一種行事態度。

(六) “敬”,是周文化的一個核心
 1.這個“敬”字,在前人的研究裡面也特別地總結為周文化的一個核心。
2.我們知道周取代商朝,周朝的這些治國者,建國的這些聖賢,就體會到一點,也就是說,古代是君權神授,所以這個天命的轉移,也就是天希望哪一個姓氏出來統治天下,這種天命的轉移,其實是非常非常無常的。
3.《尚書》講:“天命靡常”,就是天命其實無常。也就是今天商朝滅亡,周王朝姬氏王朝取而代之,可是這個姬氏王朝能夠持續多久呢?其實是說不準的。所以,透過對於天命無常的一種深刻的體會,轉而出一種對於作為天下統治者面對事情一種謹慎、恭敬的態度。
4.所以從天命無常就轉出一種敬慎的態度,這個是周朝能夠延續八百多年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心法。
5.所以孔子延續這樣的一個心法,在日常行事之中,就特別提出“敬”的一種修持的態度,這個態度也體現在對於仲弓的這個提點上面。
6.《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有這樣的記載,就“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是仁之則也。”可見孔子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前有所承的。
7.我們剛剛提到,他其實最初可以追溯到周初這些建國者,這些文王、周公等等,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做事、做人、或者治國、為人的一種原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