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4章-1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白話〉
司馬牛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君子。孔子說:「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愁,也不恐懼。」

〈文義〉
1. 問君子:問為君子之道。
2. 不憂不懼:按史記集解引孔安國注:「牛兄桓魋將為亂,牛自宋來學,常憂懼,故孔子解之也。」

〈思維提綱〉
1.仔細想想生活中歷經諸多人事物,曾經生起過任何憂懼嗎?
2.到目前為止,您心目中的君子應具有哪特點?
3.如果您遇到像司馬牛這樣狀況的人,您會如何引導他?為什麼?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意原》二卷,宋、鄭汝諧撰。 全書大旨,以義理之學為宗,務求《論語》一書之原義,其說解往往有前人未發之言。
2. 《中庸•二十哀公問政》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 《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大學•傳七釋正心修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心有了忿怒,心就不得端正; 心有了恐懼,心也不得端正;心有了偏愛,心也不得端正; 心有了憂患,心也不得端正;心被忿怒、恐懼、好樂、憂患等情感所動搖時,就好像心不在身上一樣,一個人的心不專注,就是睜著眼,也看不見事物,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張著耳,也聽不到聲音,我聽不到別人的建言; 吃著東西,也吃不出味道,所以談修身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

5.《松陽講義》清代康熙時,人稱"天下第一清官"的陸隴其的理學著作。全書凡十二卷。知縣時與諸生講論《四書》而作。蓋隨時舉示,非節節而為之解。

6. 《孟子•盡心上•35》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皐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皐陶,人名。舜時為獄官之長。訢然:同「欣然」)

二、重點摘記
(一) 前言及消文
     一起恭誦原文: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又問:「不憂愁、不恐懼,就稱得上君子了嗎?」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內省”就是指向內反省自己,“疚”,就是做錯了事,心裡感覺到苦惱。向內反省自己,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沒有愧疚,又有什麼憂懼呢!
2. 這一段話夫子表達了兩個意思:第一、君子是不憂不懼的。第二、內省不疚就可以達到不憂不懼的境界。這兩個見解對我們來說都十分的陌生。
3. 這兩個見解對我們來說都十分的陌生。首先來看第一點:如果說不憂愁不恐懼就是君子了,那我們看,世間有很多看上去無所畏懼的人,不怕死的人,這不都成了君子了嗎?
4. 所以司馬牛又問了一遍:「難道不憂不懼就是君子嗎?」夫子接下來就給出了九字真言「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這對我們說可是個石破天驚的看法!
5. 君子是通過內省不疚而達到不憂不懼的,理解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十分困難。因為長期以來,我們是如此執著的相信,只有解決了讓我們憂愁恐懼的事,我們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憂愁和恐懼。司馬牛的處境就更是如此了,如果他哥哥不造反,他又哪來的憂懼呢!
6.夫子此處卻說:人的憂愁恐懼跟外境的關係似乎不大,而只存在於內心。只要能夠長期依循著天理法則,向內觀察,內省不疚就可以達成。這種解除憂愁恐懼的方法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十分的生疏!所以這幾個字,看著簡單,但是要相信並且實踐出來就太困難了。

(二)對現象界的觀察
1. 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現狀都是又憂又懼:很多人擔心錢不夠用、有的人擔心別人對自己不好、擔心領導不重視、擔心孩子沒有好的未來。
2. 司馬牛的憂慮就更大了:第一、他的兄長要弒君篡位,這是滅門之罪,他勸不住兄長,又不能大義滅親;第二、他的兄長曾經要殺孔子,現在他來到魯國避禍,又在孔子門下求學,所以必然是常懷愧疚、惶恐不安。
3. 滅門之禍、人倫之變,司馬牛都遇上了,而且絲毫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被動的等待即將到來的災難。任誰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覺得這就是一條絕路。
4. 這一章,夫子就是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怎樣在這樣的絕境當中培養出坦蕩昭然;即便是在司馬牛這種看似只能憂懼的情況下,學習君子的作為,還是可以走出心靈的困境、達到不憂不懼的境界!

(三) 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 《論語意原》上說:「不憂仁也,不懼勇也。仁且勇,雖生死之變怡然處之,非君子而何?」所以「不憂不懼」雖然是夫子針對司馬牛的狀況講的,但也算得上君子的通意。“智、仁、勇”是孔子人格培養的三要素。
2. 司馬牛的問題一下佔了兩個,勇和仁。“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從前講過,仁者為什麼不憂呢?仁者愛人,他始終以公眾的利益和他人的苦樂為先考量事項,並且樂天知命。
3. 比如說孔子被困在匡地,匡地的百姓想殺他,而那個時候,他想的卻是自己的天命:來到這個世界要傳承文武之道,能不能成功,要順天命而為。正是他這樣的一份濟世之心和樂天知命的豁達,讓他對自己生命的執著都沒有了。
4. 這並不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到的境界,這種能力存在於人類的性德之中,人人學得了,做得到,比如說,很多父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做到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因為對孩子的愛,父母也可以無懼生死。
5. 仁者就是依靠著愛人之心,消融了對自我得失的憂慮和恐懼。反過來,越是自私自利的人,就越會患得患失、越會憂慮和恐懼。所以,一個人不能在精神上完全的超越自私自我,他就永遠不會擺脫憂慮和恐懼。
6. “力行近乎仁”,盡力去做,就不後悔,針對司馬牛的困境,孔子不是從解決外在的事項上去著眼的,而是直接針對司馬牛的個人修為,因為就外在事項上來講,他已經盡力了。他勸不住哥哥,但他不參與哥哥的弒君之謀,也不去國君那兒告發自己的哥哥,這已經是無可奈何之下唯一的做法了。可是努力了,為什麼他還是會憂懼?因為司馬牛懷疑擔心未來會發生的事,疑神疑鬼就會害怕。

(四)攝彼等義
1. 《大學》上講:「有所恐懼,則心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心不得其正」,憂患恐懼,這都是跟私慾有關的心態,就會影響我們不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其實,人生很多的苦痛都不是真的來源於我們肉體遭受多大傷害,而是來源於我們有憂懼的心。
2. 怎麼樣才能夠心中無憂無懼呢?這就要靠內省不疚,這需要長期正心的功夫,平日為人,光明正大,無一事不可對人言,無一念不可與天知,這樣向內省察於心,就沒有一絲愧疚,理足以勝私,氣足以配道義。這樣才能達成生命的一種坦然。換句話說:就是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3. 《松陽講義》上說:“夫子示司馬牛以處憂患之道。雖未指其事而言之(沒告訴他具體事該怎麼做),而其教之也至矣。”(但是夫子對司馬牛講的道理已經是達到極致了)
4.  總體來說,這一章夫子給出了君子的形象——不憂不懼,也指出了達成不憂不懼的途徑——靠的是內省不疚。但是為什麼內省不疚,人就能夠不憂不懼呢?這是難點,不是一說就能明白的道理,是要靠長期的實踐才能體會的。
5.  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儒家是不支持大義滅親,儒家的學術思想都是根據倫理關係,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親偷羊,兒子作證是不被稱許的。
6. 也有學生曾經問過孟子:“如果舜的父親瞽瞍殺人了怎麼辦?”孟子說:“去國,竊負而逃”揹著父親逃亡他國就可以了,這樣對得起父親;不做君主,也對得起自己的百姓。過去的法律,也是要求要顧全天倫的關係。因為一個親情都不能顧全的社會,人和他人之間就更不可能會有什麼真感情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