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1

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
問「知」。
子曰:「知人。」
<白話>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是智?孔子說:「了解人。」
<文義>
1問「知」:就是「智」。
2.知人:了解人,智者必有知人之明。
<思惟提綱>
1.要做到「愛人」和「知人」簡單還是容易?為什麼?
2.長養愛人之心對我們的生命有怎樣的利益?沒有愛人之心,卻學了很多的本領,可能會有什麼過失?
3.如何做才能夠真正了解別人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王夫之《讀四書大全》:子曰愛人,曰知人,二語極大極簡。大則疑淺,簡則疑疏,太易理會,則太難證入,故曰「有其說而未有其方」也。
5.《中庸·13-2》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一)本章消文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不明白,孔子說:“把正直的人選拔出來,安放在邪枉的人上面,就能使邪者歸於正。”樊遲退出來後,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是智?老師說'把正直的人安放在邪枉的人上面,可以使邪歸於正,這是什麼意思呢?”子夏讚歎道:“老師的話內涵實在太豐富了:舜有天下的時候,把皋陶在大眾當中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遠了;湯有天下的時候,在大眾當中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遠了。”
(二)樊遲這一問,夫子把仁講到底了—具體又簡單
1.按照背誦的進度,我們今天學習第一句'樊遲問仁。”孔子說:仁就是愛護人,智就是了解人,尤其要知人善用。這是非常著名的話,夫子在這句話裡,就把仁講到底了。
2.為什麼這麼說呢?“ 仁 ”的闡述在《論語》中出現109次,有人說儒學就是“ 仁學 ”,仁是儒家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而且對於仁的持守,眾多弟子中,夫子只認可顏淵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這給我們種感覺:“ 仁”太難了,一般人做不到,心裡自然的迴避了。
3.可是樊遲這一問,夫子把仁講到底了,沒法再迴避了。仁就是愛人,就是面對人的時候,心裡存沒存愛別人的心。
4.他具體到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面對,是人必須具備的本質,是人與人相處最基本、最重要的事。
5.他簡單到“吾欲仁斯仁至矣,”你欲,只要真想愛人,誠心誠意地求,就是了,這是他的“ 自得性 ”; 其次,從最親的、對自己恩德最深的人開始實踐孝,這是仁的根。
6.所以“真想愛護別人”這個真心,和“愛敬父母”這個“ 孝 ”行,就是我們學習仁最基本的兩個點。
(三)為什麼孔子強調要愛人
為什麼這麼強調愛別人呢?因為我們只想愛自己。
1.聖人的見解:
孔子說:“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說百姓對於仁的需要勝過對水和火的需要)這個跟我們的見解差距大了。
2.我們凡夫的見解:
一我們不覺得我們那麼需要仁;二我們覺得,愛護了別人,自己就得吃虧。在這樣的見解下,一般人對愛人都有點畏懼之心。
(四)長養愛人之心對我們的利益
1.那麼愛人之心的啟發長養到底對於我們個人的生命到有怎樣的利益呢?為什麼全世界,古今中外,所有的聖人,孔子、釋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穌,都讓我們要學習愛人呢?
2.孔子提出生命的成長的教學大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關鍵在仁,仁是根本,行仁謂之道,得仁謂之德,守仁謂之仁,取之左右逢源著於事物就是藝。換句話說:愛人、就是我們人生想要有所收穫、學業有所成就必須具備的最原始的動力。
3.“依於仁”就是說所有的能力學習都得依靠著仁,以愛人之心為推動,才能不厭倦的學,沒有愛人之心,學習就失去了動力,會厭學。
4.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新事物的出現,都是出於愛人之心,為了讓人類的世界在黑暗時也有光明,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了讓海洋變乾淨,荷蘭小伙Boyan Slat就發明了專吃海洋垃圾的神器。
5.關注他人的疾苦、需要,愛人的人最終會成就他自己!
(1)土耳其大地震中,救援的人員在伊茲米特市區廢墟下,發現了一位母親,她居然用身體頂住倒塌的上噸重的牆壁,保護了自己的孩子;
(2)另有一位母親,她從車禍中醒來,發現孩子被壓在卡車底下,司機正不知所措,這位母親大叫一聲,站了起來衝向卡車,居然把壓在孩子身上的卡車掀翻了,把周圍的人驚的目瞪口呆。
6.我並不是想說愛人可以讓人不怕犧牲,而是說"愛可以讓人迸發出神奇的力量,讓人類敢於承擔,讓看似脆弱的有情生命變的尊嚴、有勇氣衝破艱難"。愛人的人,會努力克服自私、懶惰和怯懦,逐漸完美自己。
(五)沒有愛人之心的過失
1.另外,沒有愛人之心,就算學來的本領,也容易用錯了方向:毒疫苗、毒奶粉就是學了能力卻沒培植出愛人之心的人做的。
2.所以不應該畏懼愛人,反過來,我們人生所有遭遇的困難和挫敗都是因為我們不夠愛人,不能夠堅持愛人。
(六)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世界共存,都需要愛人
1.愛人,不僅讓被愛的人產生幸福,愛人的人會更加快樂和擁有能力!心中的愛越強烈,人就越容易充滿自信,更為開朗,更能輕鬆的與人溝通。
2.無論是講個人成長,還是世界共存,都需要愛人:孩子沒有父母的愛,活不下去;學生沒有老師的愛就無法成長。如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愛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最幸福的人。
(七)現代社會對愛人能力的認識,逐漸淪落為男女之愛
可惜的是,現在社會,幾乎所有的文藝作品講到愛人,都著重表達男女的情愛。這就讓現代人模糊了——對愛人這種能力效學之"欲",逐漸淪落成為男女的慾望之"欲",忽視了"愛人"是人類該學會的偉大的力量。
(八)愛人知人看似簡單,卻難以趣入
1.《讀四書大全》上引尹氏的話說:愛人知人,二語極大極簡,大則疑淺,簡則疑疏,太易理會、則太難證入。所以,愛人知人看似簡單,卻難以趣入。
2.哈佛大學用了75年研究證明: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感受的就是"愛"與"被愛"。
3.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五倫”並強調“所求乎子以事父先施之”,先就是要主動去愛。你愛人,人就愛你,你愛的人越多,愛你的人就越多,你越幸福。
4.每個人的幸福感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與人互動中互相影響。人類依靠愛活著,反過來,就算手握全世界的權力和財富,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溫度去愛人,亦感受不到他人的愛,也幸福不了。
5.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但是這種認知不是靠粗淺的感覺體會的,是要依靠靜謐的智慧來判斷。不想愛人、只想愛己,歸根結底還是智慧不夠。
(九)通過向內省察,才能瞭解別人
1.人要有愛人之心,還要懂得怎麼實現愛心。需要了解別人。怎麼知人呢?要學習“格物致知”。
2.朱熹說格物就是“革除物慾”,王陽明說格物是“為善去惡”,李炳南說格物就是“省察念頭”。無論格的是什麼,心還是心所對的境,都是教我們要明了微細的事情:念頭一起來要明了自己:是善是惡?是是是非?知道了微細的自己,就能在微細處了解了別人。
3.比如說,教育孩子,孩子不願寫作業,這只是一個現象,後面會有他心念上的原因,是責任心不夠?還是他沒學會?厭學了?還是不喜歡老師、故意和你對立?
4.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了解他心裡這些細相你才能真正幫他改善,否則你一直說他:你為什麼不寫作業,你必須要寫作業,可能還適得其反。
5.所以把一般人都不能知道的那些細相了解了,推己及人就能知人、擴大到社會、國家、包括自然界變動。
6.可惜的是,現人提到智,似乎只參照學歷、智商或技術能力;而忽略了“ 智 ”是需要通過心性上的向內省察,進而理解與我們共同生存的人這個最重要角度。
(十)無論學道、還是做事業都要知人
1.學道第一件事就是要認識善知識。“學習聖賢”也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在家練,聖人就是很多功德累積起來的。“ 功 ”就是做很多事情有功勞;“ 德 ”就是做有利於一切人的事。
2.學聖賢得在世間做事、幫助人,儒家提倡辦政治,辦政治要認清大小官員,認不清人,你自己再好,你舉用的人就把事情做壞了也不行。
3.那麼,以什麼標準來認識人呢?就是直和枉。這對我們又是一個陌生的角度。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1章-2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白話>
孔子說:「問得真好啊!先把事情做好,把獲得功利的念頭放在後面,這不就能提高德行嗎?只反省自己的過錯,不去批評指責別人的過錯,這不就是排除自己心中的惡念了嗎?

<文義>
1. 先事後得:先努力去做,把功利的獲得放在後面。
2.崇德:增高德性。                                                3.與:今做歟。語末助詞,表疑問,表讚嘆。
4.攻其惡:責備自己的惡行而去之。「攻」,責備、攻擊。                   5.脩慝:治惡、為善。「脩」同修,治而令去。「慝」音特,藏於心的壞念頭,即隱惡。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樊遲的提問,如何回應?
2. 為何「先事後得」是「崇德」?
3. 為何「攻其惡,無攻人之惡」是「脩慝」 ?
4. 此段對你有何啟發 ?

<讀誦>15分09秒
第21-2章慢讀10遍、緊讀10遍、背讀10遍
21-2.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
第19-3章~第21-2章各章讀誦5遍 ; 串讀 5 遍
19-3.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21-1~2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
<義理解釋>   6分47秒
一、引用經文
1.《大學‧釋治國平天下》:「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   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2.《大學‧釋治國平天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   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3.《中庸‧舜其大孝》:「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
   其壽。」
4.朱熹《四書集注》:「慝,惡之匿於心。修,治而去之。」
5.《大學‧釋齊家治國》:「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6.《論語‧衛靈公‧2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重點摘記 
讚許了樊遲的問題問得好,接下來夫子對這三個概念一一解釋。
 (一)崇德
我們先看第一個概念——崇德。
1.德即德行、品德。崇字,張居正先生解作:日有增加義,即每天都有所增加的意思。所以,崇德,就是德行不斷增進的意思。
2.樊遲問題中的第一個要點就是:怎樣使自己的德行不斷增進呢?
3.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孔門心法的實踐者所關注的問題。
4.學修的過程,就是使自己德行不斷增進的過程,德行圓滿了,成聖成賢的修學目標也就實現了。

(二)“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夫子針對這一點的回答是:“先事後得,非崇德與?”
1.朱子是這樣解釋的:“為所當為而不計其功,則德日積而不自知矣。”做應當做的事,也就是符合道義的事,而不計較自己是否能得到好處,這樣德行就能不知不覺的累積增進。
2.反之,如果凡事先計較自己能否得到好處,雖是道義所在,但自己眼前得不到好處就不做,或者哪怕違背了道義,只要有好處的就幹,那就很難增進自己的德行了。
3.所以若想不斷增進德行,就要“先事後得”。

(三)“先事後得”做起來不簡單
“先事後得”說起來容易,真的遇事做起來就不那麼簡單了。
1.人一般遇事都會先掂量掂量有什麼好處,如發現沒好處,往往就沒有做的動力了。於是,對於很多於道義上應當做的事,就擱置了、懈怠了。
2.那如何改善呢?有一個方法,就是捨小利而求大利。想要好處,就要求大好處,不要只貪眼前的一點小好處。

3.什麼是小好處呢?
眼前得一點便宜,但卻於道義有虧,則將來會把得到的這點便宜都吐出來,而且往往會加倍的吐出來,就像《大學》裡說的:“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以不合道義的方式得到的財貨,早晚還會以一種令人痛苦的方式全部失去。這種虧了道義所得的眼前便宜,就是小好處。

4.什麼是大好處?
眼前做的事也許不ㄧ定馬上得到好處,但卻是符合道義,這樣將來一定會有種種的好處在生命中出現。
(1)就像《大學》說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做義做當為之事,德增進了,有了德,人、土、財等各種資源就自然會隨之而來。
(2)《中庸》也說:“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有大德的人,必然會得到相應的福祿壽。這種根植於道義、德行的好處,就是大好處,不但來的穩,而且來的大。
5.要求好處,就求這種大好處。能這樣求,則遇事就會願意按道義做取捨,“先事後得”了。

(四) 修慝
樊遲第二個問題:「修慝」,怎樣使自己除惡改過呢?
1. 能夠做到 “先事後得” ,則德行就能不斷增進。從正面說要增進德行,從反面說,還要除惡改過。樊遲所問的修慝,就是關於除惡改過的。
2.什麼是 “修慝”呢?
《四書集注》說:“慝,惡之匿於心。修,治而去之。”隱藏在心中的惡叫做慝。對治它,去除它,叫做修。所以修慝就是對治去除心中的惡。

(五)“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
那麼如何“修慝”呢?
1.夫子的回答是:“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 ” 攻擊自己的過失,莫去攻擊別人的過失,不就是修慝嗎?
2.這裡特別強調要攻擊自己的過失,然而人一般往往是疏於對自己的過失的修治,而熱衷於攻擊別人的過失,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他好”,這是幫人改過,這是在新民。
3.幫人改過當然是需要的,儒家一向倡導的是不但要自明明德,還要明明德於天下,幫助天下人明明德,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本末次第不可搞錯。
4.自己的錯誤不去修治,卻還要要求別人去改過,在儒家看來這是很顛倒的事。
5.《大學》裡講:“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所以對於己過不除卻急於想要幫人改過的人,應該有這樣一個概念:“正因為我要幫人改過,所以我要首先按次第把自己改好”。


 (六) 認得“慝”必須“辨惑”,期待下回的講解。
藏於心的惡叫做慝,這慝就好比是心靈的雜草。要拔除它,首先得認得它。若不認得,可能草沒拔掉,反倒把麥苗給拔了。那麼怎樣才能認得心靈的雜草呢?這就必須要有辨惑的功夫。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1章-1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
<白話>
樊遲陪孔子到魯國的天壇遊覽。樊遲問:「請問怎樣才能提高品德、改正錯誤、明辨是非?」

<文義>
1. 從遊:跟隨(孔子)遊覽。
2. 舞雩:祭天求雨的土臺。祈雨時有舞者在台上跳舞娛神,祈求上天下雨,平時則是鄉民遊憩之處。
3. 敢問:冒昧的問。
4. 崇德:增高德行。
5. 脩慝:去除自己心中的壞念頭,化惡為善。「脩」同修,治;「慝」,心裡藏著的惡。
6. 辨惑:辨明、解除迷惑。

<思惟提綱>
1. 樊遲跟隨孔子遊覽,問了什麼問題?
2. 問題中” 崇德、脩慝、辨惑”分別是什麼意思?
3. 「敢問」體現樊遲對夫子什麼樣的心?
「敢問」這兩字代表背後什麼樣的意涵?
4. 本章對比第10章,同樣問崇德、辨惑,有什麼異同?
5. 老師認為「樊遲的三問」是孔門心法的什麼?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8》:「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2.《論語‧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二、重點摘記

(一) 本章文義
(原文)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祟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文義)
1.樊遲隨孔子遊於舞雩台之下,對夫子說:“敢問怎樣崇德、修慝、辨惑?”夫子說:“你問得好。以做事為先,以計較所得為後,不就是崇德嗎?專攻擊自己的過失,莫去攻擊別人的過失,不就是修慝嗎?耐不住一朝的氣忿,忘了自己的生命安危,乃至忘了父母家人,這還不是惑嗎?"
2.舞雩,是魯國祭天祈雨之處,其處有壇有樹,景色怡人。
3. 在這樣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樊遲向夫子發問討教。

(二) 「敢問」體現樊遲對夫子的敬畏之心
提問時他用了“敢問”這樣一個字眼。
1.敢問,是斗膽的問一下,是一種謙辭,體現了樊遲對夫子的敬畏之心。
2.《論語‧季氏‧8》:「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或學做君子的人,有三種敬畏的對象:天命、大人、聖人之言。天命就是天地自然運行的法則,順之則吉,逆之則兇。大人是有德有位之人。聖人之言,是聖人所說的言教。
3.樊遲以“敢問”二字向夫子表達敬畏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體會到,在他心目中,是把夫子擺在聖人、大人這樣一種尊崇的位置上。這就是好學生對師長所秉持的一種心態——滿懷高度的敬意。
4.孔門心法特別重視師道尊嚴,特別強調弟子對師長的恭敬、尊重,視為入道的基礎和根本。夫子的得意弟子都在這個根本上著力用功,由此獲得心法實踐的種種受用和成就。
5.樊遲敬畏二字所體現的尊師重教的精神、好學生的特質,值得我們後學人深思和效學。

(三) 本章對比第10章,同樣問崇德、辨惑,有什麼異同?
樊遲問到三個概念:祟德、修慝、辨惑,在前面章節中,子張也問到:崇德和辨惑。兩章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 :
1.夫子前後的回答側重點略有不同,體現了夫子高超的教學藝術,夫子教人是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同樣一個問題,夫子會針對弟子具體的狀況、具體的程度,給予最精準的、最應機的解答,直指人心,當下轉動弟子的心意。
2.雖說前後側重點不同,但異中有同,前後之間又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夫子之道是一以貫之之道,前後絕不會矛盾。

(四) 樊遲的三問都是孔門心法的關鍵
1.樊遲問到的三個概念,每一個都是孔門心法的關鍵。所以夫子對他提出這樣的問題表示讚許,說“善哉問”,問的好。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怎麼個好法呢,令夫子如此誇讚?我們繼續學,學完本章,我們會有更深的體會。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0章-4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白話〉
至於聞名,那只是表面上裝得像一個仁人,而做出來的事,卻都與仁德相違背:自己以仁人自居,絲毫也不疑惑;這種專求外表、事務虛名的人,在諸侯之國,能使人人曉得他;在卿大夫之家,也能使人人曉得他。雖然博得了一些虛浮的名聲,但完全不切實際,與德行通達的道理,相距太遠了。

〈文義〉
1.色取仁而行違:臉色裝成仁人一樣,而所行則與仁相反。
(行:[名詞]ㄒㄧㄥˋ ,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獸行」、「德行」。)
 2. 居之不疑:自以為仁者而不疑。

〈思維提綱〉
1.夫子對「聞」的看法為何?
2.「聞」與「達」二者有什麼不同? 完全沒有關係嗎?
3.這章我們應該學習的重點您認為是什麼?對您有何啟發?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漢書‧王莽傳下 》贊曰: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 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
2.  王莽 : 西漢後期重要外戚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王氏家 ,王莽的伯父王鳳是當時的大司馬 ,皇后王政君則是王莽的姑姑 。成帝之後,哀帝、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王莽稱「安漢公」。四年,稱「宰衡」。五年,毒殺平帝,另立一個兩歲小兒劉嬰為帝,號「孺子」,史稱孺子嬰;自為「假皇帝」,過了三年,他又廢掉孺子嬰,逼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國璽,正式當了皇帝,改國號「新」。
3. 金庸 : 查良鏞 筆名,武俠小說泰斗 。《書劍恩仇錄》 開始至 《鹿鼎記》封筆,金庸共創作十五部小說, 約856萬字! 讀初中三年級的他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初中者》。22歲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兩年畢業 ,81歲的金庸離開香港,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取得歷史碩士學位  ,五年後完成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
   先一起恭誦原文: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二)說明
  1.昨天談到,孔子指出,真正的達人具備幾個品質:“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今天我們繼續探討一下“聞”是什麼。
  2. 孔子說,“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聞就是名聞、名望。“色取仁”,外表採取仁,就是裝作仁者的樣子。“行違”,但是行為不是仁者,恰恰與偽裝的樣子相反。“居之不疑”,處在偽裝仁者的狀態卻毫不疑惑,自以為就是仁者。
3. 如此為求名望,到處沽名釣譽,爭名奪利,自然“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到處都有名聞了。總之一句話,所謂的“聞人”就是裝,裝模作樣的偽君子
(三) 舉例說明
 1. 這種有名望的偽君子是不少見的,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劍岳不群就是個典型。
 2. 在歷史上,第一聞人當首推西漢的王莽,他是歷史上靠名望起家,以名望得天下的唯一一人。班固在《漢書-王莽傳》中點評說,“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
3. 王莽一生沽名釣譽,開始博得了天下的讚譽,甚至因此做了皇帝,名望到頂了,但是其內在既無愛人之仁,又無知人之智,德不配位,結果僅僅作了15年皇帝,就天下大亂,身死於亂軍之中。他建立的新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所以班固引用孔子的這幾句話給王莽蓋棺定論,實在是很恰當的。王莽的生平成為孔子這句教誨的實際驗證,為後世很多追名逐利的人敲響了警鐘。
4.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講了一個現代版聞人的故事,也頗值得玩味。南先生說,以前某名都有一位先生,非常非常有名,凡是各種慈善募捐,都一定請他去。他每次去都拿起筆在募捐冊上第一個寫,每次一寫,都是一筆很大很大的數字,至少相當於現在幾十、幾百萬元,每次都是如此大手筆。可是真的有人拿著募捐冊找他收取捐款時,他卻說,“我寫這樣多,是為你們作個倡導。別人看我寫了這麼多,自然都會多寫一點。”他這個做法就是“色取仁而行違”。表面上做的都是善事,態度取的是仁,可真正的行為根本不是。並且“居之不疑”,他這樣做久了,自己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一個人到這種地步就實在太可悲了。

(四)總結
     孔子對子張的當頭棒喝,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一旦失去對自身內在成長的努力,只專注於外在目標的追求,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知不覺走上錯路,更可怕的是還沒有覺察,就一條路走到黑,寶貴的人生就白白浪費了。怎麼能不警惕呢?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0章-3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白話>
一個人要是通達的話,必然質樸正直,好行義事,能覺察了知他人想法和感受,並且長存謙讓之心,主動居人之下。這種人在邦國做事一定通達無礙,在大夫之家做事,也能通達無礙。
<文義>
1.質直:本質正直
2.「好」義:ㄏㄠヽ,唸四聲,喜好
3.「慮」以下人:有兩種解釋
(1)馬融注為志慮:「常有謙退之志,察言語,觀顏色,知其所欲,其志慮常欲以下人」。
(2)俞曲園群經平議考據,慮是無慮的簡省詞,無慮與大氐同義,大氐猶如大凡的意思,就是凡事都願居於人下之義。馬、俞二氏之釋可以並存。(李炳南《論語講記》)
<思惟提綱>
1.孔子認為子張所謂的「達」,並不是真正的「達」,只是「聞」,那孔子認為什麼是真正的「達」?
2.從孔子的回答中,歸納一下,真正的「達」具有哪四個特質?
3.想一想,要做到真正的達人,下手處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7》弟子問於曾子曰:「夫士,何如則可以為達矣?」曾子曰:「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賢,恥不知而又不問,欲作則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終其世而已矣,是謂窮民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一)什麼是真正的「達」
昨天我們談到,孔子認為子張所謂的「達」,並不是真正的「達」,只是「聞」,今天我們就跟隨孔子的教誨,探討一下什麼是真正的「達」?
孔子說:「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
1.「達」是「通達」,一個人要是通達的話,必然質樸正直,並且好行義事,所以說, 「質直而好義 」,這是達的基本條件。
2.此外,還要「察言而觀色」,察言是能覺察、分析他人的言語,因此了知他人想法;觀色是能觀察別人的表情舉止,因此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
3.「慮以下人」就是長存謙讓之心,不傲慢,主動居人之下。
4.孔子認為一個士人做到了這幾點,就可以「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不管在哪裡,都可以事事通達,這就是達人了。
(二)達人的四個特質:質直、好義、察言觀色、慮以下人
為什麼這樣就可以做到事事通達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孔子提出的達人的四個特質。
1.質直的人,沒有彎彎曲曲的花花腸子,做人做事,坦蕩磊落,自然容易贏得他人信任。
2.好義的人,做事講道義,不會為利益放棄道義,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這裡的「察言觀色」與我們今天一般所說的察言觀色不同。
(1)我們現在說一個人善於察言觀色,往往是說這個人情商高,有時會用來形容善於鑽營、玩弄權術的人。但此處孔子所說的察言觀色的人,顯然不是這類人。
(2)孔子所說的察言觀色的人,是有了解他人的智慧,能時時注意照顧別人的感受。一個自心通達的人必然能夠通達他人之心。
4.「慮以下人」的人,謙虛謹慎。一般人都有傲慢心,都想居於人上,做人上人,因此彼此之間難免各種對立、競爭和排斥,自然難以通達無礙。達人不是這樣,達人最怕德不配位、名不副實,所以甘居人下,不怕被人佔便宜,就怕不小心佔了別人的便宜。如此達人所到之處,人人歡迎、自然事事通達。
5.所以,一個人,正直無私,還能了解別人的想法、照顧別人的感受,又謙卑待人,誰不希望和這樣的人的相處共事呢?這樣的人不正是愛人的仁者、知人的智者嗎?
(三)引用曾子的話,說明達人的下手處
1.在《大戴禮記曾子制言》篇中記載,一次曾子的弟子也請教曾子這個問題: 「夫士何如則可以為達矣?」曾子回答:「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賢,恥不知而又不問,欲作則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終其世而已矣,是謂窮民也。」
2.不會就馬上學,有疑惑就馬上問,做事跟隨賢能之士,如此再艱險的道路,跟著走,總能到達。可是現在的弟子,不願意居人之下,不願意侍奉賢能的老師,羞恥不知,更恥於下問,等到做事時,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就是迷惑昏暗。迷惑昏暗一生,那就不是達人,是窮民,缺乏才智的人。
3.曾子的說法,也是對孔子教誨的另一種表述,特別提出每個弟子的下手處,親近賢能的師友,不斷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0章-2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

<白話>
子張回答說:「在邦國做事,國人都知道他的聲譽;在卿大夫之家做事,大夫全家的人也都知道他的聲譽。」孔子回說:「你說的是名譽顯聞,不是德行通達。」

<文義>
1.聞:名譽。聲名遠播,人人皆知。
2.達:通達、知曉。處人處事都可通達無礙。

<思惟提綱>
1.子張認為「達」是什麼?
2.孔子對子張的回答,又如何回應?
3.你認為何謂「達」? 何謂「聞」?一般人在乎的是「達」還是「聞」?
4.從子張的回答,顯現子張是什麼樣的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鄭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因自幼聰穎異於常人,有神童之稱。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2.《論語•先進•17》:「師也闢」
3.朱熹《四書集注•論語》:師也辟。辟,便辟也。謂習於容止,少誠實也。
4.《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
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
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二)子張所理解的達—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1.子張問 “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 “何哉,爾所謂達者?” 在聽到
老師的反問後,子張馬上作答,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2.這是子張所理解的達,就是在一個邦國做事,一國的人必聞其名;在大夫之家
做事,大夫全家的人必聞其名。

(三)鄭康成的註解
1.漢代經學大師鄭康成註解此處說:“言士之所在皆能有名譽。”
2.換成今天的話,就是一個人在哪裡都能獲得名望,從政,在其管轄之地人人
皆知;從商,在其公司、行業人人皆知,乃至於各種社會名流、明星、網紅,名
聞天下。

(四)子張的回答呈現他是看重名利的人
1.子張認為,如果一個士人沒有名望,不能出名,這個人就沒有成就,就不能算
是通達。這正是子張的病,過分看重外部的名利。
2.孔子評價子張 “ 師也闢 ”。
3.朱熹解釋說:“習於容止,少誠實也。”專注於外在行為舉止,但欠缺內心的
誠敬。
4.荀子就說:“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拼命學習模仿大禹、舜帝走路跑步的樣子,希望自己舉手投足都像聖賢的樣子,但內心的修為卻沒有同步,這就有點“裝模作樣”了。
5.所以孔子就說:“師也過!”太過分了。

(五)反思自省:我有無子張的毛病
1.其實子張顯現的這個毛病,也是我們許多人所共有的毛病,尤其在現今這個資
訊傳播極其便利的時代。
2.很多人乃至公司,較於子張更是有過之無不及,不擇手段拼命搏上位、搏出名,
將出名視為人生成功,卻不想自己是否名不副實(名不符實)。

(六)孔子糾正子張
所以孔子聽到子張的回答後說,“ 是聞也,非達也。 ”你說的這是聞,出名,
不是達。那什麼是聞?什麼是達呢?下面孔老夫子就將為我們深入辨析。

論語 顏淵十二 第20章-1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

<白話>

子張問孔子:「 一個士人,怎麼樣才能稱得上是賢達呢?」
孔子說:「你所說的達,是什麼意思?」

<文義>

1.達:通達無礙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孔子對子張的提問,如何回應?

2. 孔子為何不直接回答子張的問題呢 ?

3. 當有人問你問題,你聽清楚了,你通常會如何回應 ?

4. 孔子對子張的回應方式,對你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子張務外,夫子蓋已知其發問之意。故反詰之,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

一. 重點摘記 

(原文)

20-1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一) 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對話。

1.子張問孔子,“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一個士人,怎麼樣才能算得上是達呢?

  達,就是通達無礙的意思。

(二)“何哉?爾所謂達者!”

 1. 孔子聽到子張的問題,並沒有直接回答,先反問子張“何哉?爾所謂達者!”  你所說的達是什麼意思呢?

 2. 孔子從子張的問題就看到了子張的毛病,但不急於給出答案,先用問句和子張確認問題點。

 3.朱熹註解說,孔子已經知道了子張話中之音,“將發其病而藥之”。張居正說,孔子這句反問,是發病之藥,讓子張把他的病發出來,然後治病救人。

(三) 孔子的反問式溝通,值得學習效仿

  1.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往往聽到別人的問題時,馬上就會有自己的 評判,然後立即給出答案。

  2.但有時候可能並沒有聽清楚問題,或者沒有理解提問之人的想法,所以就會出現很多所答非所問的情況。

  3.特別是像這種當對方用的這個概念,他的理解可能跟我們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時,如果用我們理解的意思去回答他,往往就會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情形。兩人看似在談同一問題,實則是各說各話。

  4.孔子運用這種確認問句,通過提問確認對方的真實意思表達,就可以有效避免各說各話式的溝通,快速將溝通問題聚焦,由此也可以有效溝通雙方的想法,達成溝通共識。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效仿的。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9章-3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文義>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思惟提綱>
1.為何比喻君子之質量如風,在下者人民之質量如草。
2.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3.若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4.如何把今天學到的意涵運用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生命的質量呢?

本章的理路完全銜接前兩章〜都是孔子回答季康子的問題

蕅益大師談到,這接續的三章裡面都講了一個 “子” 字
17.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8.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19.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求之於己,不會求於人。
這個求是要求,要求自己做,不是要求別人做。
小人反其道,小人求諸人,不能求諸己。
蕅益大師認為,就像一棵大樹,根本正了,整棵樹就正了;
河流源頭清了,河水也清。
那什麼是根本呢?是自己的身為本,心為源。
如同《大學》講:“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義理解釋>   講師:歐陽菊映老師    6分12秒
一. 引用經文
    (無)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回答:“你是一個主政人,何必用殺人的手段呢?你心欲善,民眾就羣向於善了。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一)  義涵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錢穆先生: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君子謂在上位者之品質如風,在下者人民之品質如草。
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的就是君子。
其人之品德隨人轉移、隨風轉向不能自立者就是小人。
◎南懷瑾先生:
大政治家的領導應該造成一種風氣。
所以君子之德像風,可以感化人,君子之德有力量,形成一種風氣,眾人起而效尤,聽起來多麼美好!
讓我想起我們常形容師長春風化雨,教育學生於無形,教育、政治都是如此。

(二)  君子導之以德,以仁心感化
講師群共學這段時,有講師談到,人人有離苦得樂的本能,一個人為何會無道?背後必有其原因、困難,他肯定也是在找方法解決自身的困難,只是找錯了方法,若為政者能理解其困難,就可能協助他解決問題,若沒能從內心下手,解決的大都只是表象,根本無法獲得解決,問題自然會從其他地方繼續冒出來。
君子導之以德,是仁心,理解對方所遇到的困難,以仁心幫忙、以仁心感化。
(三)  反觀自心
1.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如果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2.我想起自己有一次犯了錯,和母親起衝突,回了重話,
  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很是自責,找讀書會班長求救,
  她的一段話,溫暖融化了我〜
  她說:“ 你一直都很努力想讓媽媽歡喜,你只是一時有情緒,
  你不是有意的! ”那感覺像被春風吹拂、撫慰,
  沒有責備、沒有講道理,但卻給了我想要改善、繼續努力的更多力量。
(四)  實踐論語〜照著經典做
1. 我在學校教書,常有很多失敗經驗,但透過學習,有時候會稍稍體會到
  什麼叫做 “ 欲善,民善矣 ”。
2. 一星期前,班上孩子上科任課,老師教他們學製做飛機,
一個孩子突然大哭,吵得大家不能上課,我帶他到教室外,
他說因為不會做,所以大哭,我說,可是我聽到上課老師
在你旁邊說要幫你啊!
3.沒有正念的時候,我可能就會以道理訓斥孩子一番〜
〜你根本就是鬧脾氣、不講道理,自己好好反省,該怎麼做才對。
  但透過學習,我問孩子,你遇到什麼困難了?
怎麼老師說要幫你了,你還是那麼傷心呢?你可以告訴老師你怎麼了嗎?孩子聽了情緒靜了下來,開始跟我說,他身體有個地方紅腫,他突然問我中秋節是什麼時候?我很疑惑?他怎麼突然問這個?他說從中秋節就開始不舒服了,我幫他看紅腫處,跟他說放學再一起跟媽媽說,請媽媽幫他。
4.然後跟他說,有個老師一隻腳骨折了,一直笑瞇瞇〜
大家問他,你怎麼不痛啊?他說是有隻腳骨折了,可是沒骨折的另一隻腳好好的,沒什麼不開心啊,我逗孩子說,還好你身體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孩子就笑了。回到教室,我站在他位子旁,陪了他一會兒,他剛剛做不成的,沒多久就自己做好了,我跟他說,好像情緒好了,做飛機就沒問題了耶,孩子居然說:對,是情緒的問題!

5.班上孩子有時候會說,老師你脾氣蠻好的,
我說,其實老師脾氣一直不好,有時候能控制住脾氣,都是因為
〜記起了孔子老師和我老師的教導,想照著經典去做。
(五)  結語
這一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希望我們都好好保守心中“欲善”的那顆心〜
於是我們也可能〜有德如風,與人溫暖、正面的力量。與大家共勉之。
是什麼讓我 打從內心 “欲”善呢?
是走在我前頭的所有以生命實踐仁德之道的祖師大德、古聖先賢、
以及我的師長,感動了我、軟化了我,讓我想照著經典去做。

◎ " 修道 重德 行善 ",就是人在 瘟疫面前,在大災大難面前的
最好的良方妙藥。  (會在群組中和大家分享千金良方-德 的故事)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9章-2

19-1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19-2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 而民善矣。

<白話>
19-1.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
19-2.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文義解釋>
(1). 子:指在上位的人。
(2). 焉:疑問副詞,猶「何」。
(3). 欲善:行善。

<思惟提綱>
1. 蕅益大師認為,就像棵大樹,根本正了,整棵樹就正了;河流源頭清了,
河水也清。那您認為身為人, 什麼是根本?
2. 現在我們都談和諧世界,和諧世界不在外面,在哪?
3. 想想你自己,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願意實踐仁道的人?是什麼讓你打從內心
“欲”善呢?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論語•顏淵•17》: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 《論語•顏淵•18》: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3. 《四書集解釋義》:“殺之為言,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而況於殺乎?”
4.《大學》:“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5.《古德講》:“ 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 ”

二. 重點摘記
(一)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二)譯文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孔子回答:“你是一個主政人,何必用殺人的手段呢?你心欲善,民眾就羣向於善了。

 (三)本章銜接前兩章
本章理路完全銜接前兩章
17.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8.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四)為何“子為政焉用殺”?
1.錢穆先生認為:“子為政,焉用殺。”在上為政,民所視效,故為政便不須殺。  
他認為教育與政治同理。世風敗壞,責任在君子,不在小人。
2.孔子認為政治責任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當由在上者負其責。

(五) 為何 “ 子欲善,而民善矣 ”?
1. “ 子欲善,而民善矣 ”,首先是為政者要從自身做起,自己必須先欲善。
2.這個欲,不是貪欲的慾,前一章談季康子患盜,是因為他有欲,欲財物,
欲權力,他貪這個,所以底下的就來偷他的、盜他的。
3.若上位者能把所欲的對象換成善,能夠行仁、守義、克己復禮,人民自然就
善了。

 (六) 朱熹對本章的注解以身教人民才會跟從  
1.《朱子集注》對這章的解釋,其中一段是引用宋儒尹彥明的話: “殺之言,
豈為人上之語哉?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而況於殺乎?” 他認為上位人
應該講仁厚、講德行,怎麽能談殺?為什麽?他緊接著講出原因,“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
2. 以身教人民才會跟從,以言教呢,只會引起爭論,更何況以殺,怎麼會有效
果呢?

 (七) 君子求之於己,不會求於人 
1. 蕅益大師談到,這接續的三章裡面都講了一個 “ 子 ” 字,君子求之於己,
不會求於人。這個求是要求,要求自己做,不是要求別人做。小人反其道,小人求諸人,不能求諸己。
2. 所以季康子來問政於孔子,他問百姓如何才能聽命於我,我如何才能沒有盜
賊?都是要求別人的。
3. 孔子提醒他反求諸己。你自己行正道,自己不貪了,自己欲善、行善了,還
怕國家不能夠治理好嗎?但反之,如果自己的政治不能夠治理好,人民自不
能夠順服、自然會偷盜你的東西?
4. 蕅益大師認為,就像棵大樹,根本正了,整棵樹就正了;河流源頭清了,河
水也清。那什麼是根本?是自己的身為本,心為源。
5.《大學》講:“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現在我們都談諧
世界,和諧世界不在外面,在哪?從我們內心開始,把內心和諧了,心裡有
矛盾、沒有對立、沒有衝突了,這外面世界自然就和諧了,外面的世界是們
心的一個影射而已。
6. 所以古德講得好, “ 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 ” 。關鍵不在於除
去外境,而是在於自己的內心,孔子提醒季康子,要回歸自己的自性。

 (八) 真的是我欲善,民就善嗎?
1. 感謝這麼多古來大德、學者專家幫助我們了解文字義理,義理上我們應該是
懂得了,那放到自己的身心、生活上?真的是我欲善,民就善嗎?我們心會
不會有很多疑問呢?
 2.我是欲善啊,可是對方都快騎到我頭上了,怎麼辦?我真的努力過欲善啊,
可是對方好難改變,依然故我,怎麼辦?我都努力好久了,欲善真的民就善
嗎?但成功怎麼看起來還那麼遙遠?

 (九) 講師分享:為何能堅持做個欲善之人
大家都是經歷長久心靈學習的人,一路行來,一定堅持過當那個先向內調整自心的人,一定深知個中艱辛,我每次生起這樣的疑惑時?
下面的想法總是會鼓勵到我,與大家分享:
 1. 堅持欲善更久、更辛苦的應該不是我吧?孔老夫子堅持一輩子,似乎也沒能
看到具體成果?我的老師不也是這樣一直堅持著的,如果我急於看到成果我
會不會像季康子一樣,不惜手段達到目的,然後急求果報的心會完全蒙蔽自
己,看不見自己根本是在反其道而行。
2. 我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願意練習實踐仁道的人?是受嚴刑峻罰的脅迫嗎?
是什麼讓我打從內心“欲”善呢?
3.答案就好明顯,是走在我前頭的以生命實踐仁道的前賢、師長,感動、軟了
我,所以我就“民善矣”啊,夫子看不見我的改變,但我的確是因為他而變,
所以在我們眼前那些看似無法改變的人,其實都正走在改變的路上,但成未
必是我們眼前或這生所能看見,但只要我們堅持做那個欲善之人,我們就在
陪伴、鼓勵他繼續向前,以此與大家共勉!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9章-1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白話>
季康子請問為政之道於孔子,問到:「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文義>
1.無道,指的是惡人。
2.有道,指的是善人。
<思惟提綱>
1.季康子請問為政之道於孔子,而且自己先說出辦法來,與孔子商議,從他的辦法來看,推測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2.季康子問政,他心裡想著要殺無道使國家社會達到他想要的政績?你贊成他的想法和做法嗎?
3.如果我們現在所處的位子,也面對無道、面對惡,我們的想法、做法又會是如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漢朝韓嬰《韓詩外傳》「魯有父子訟者,康子欲殺之。孔子曰:未可殺也,夫民不知父子訟之為不義久矣,是則上失其道。」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 “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一)本章第一段消文
今天先學習第一小段: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 “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季康子請問為政之道於孔子,問到:“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二)當時的歷史背景
1.季康子為魯國大夫,當時魯國公室衰弱,以季氏為首的三桓強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權重,是當時魯國的權臣。他想要鋤惡成就善道,請問夫子想法。
2.《韓詩外傳》有段記載:魯有父子訟者,康子欲殺之。魯國有父子二人因糾紛而打官司,季康子認為父子之間打官司是不對的,所以想要殺了這對父子。疑此處談到的:季康子欲殺無道,即是指父子相訟之人。
(三)季康子問政的動機
1.季康子問政,他內心關心著---百姓如何才能聽命於他,作為上位者如何才能沒有盜賊?如何殺無道使國家社會達到他想要的政績?
2.這是為政者所思考的,那就我們現在所處的位子,面對無道、面對惡,我們的想法、做法又是如何?
(四)我們的想法和做法
1.國際間面對恐怖主義,採取經濟制裁、政治孤立、軍事圍剿;社會上,聽到新聞報導駭人聽聞的犯行,壞人被警察繩之以法、嚴懲法辦。我們內心是否都嫉惡如仇呢?覺得對,就是要這樣,實在是罪無可赦!
2.站在遠處看季康子,理論上,我們好像可能會覺得殺無道以就有道,不對,但把自己投進去,我們真實的想法好像又有些不同。
3.再試著貼近一點,回到日常生活,管理公司、經營家庭,當員工、孩子犯錯時,我們通常第一反應是什麼?會怎麼處理?罰還是不罰呢?
3.不罰,對整體會不會有負面效應,其他員工、孩子,會不會也跟著亂呢?惡被我們去除,善就會出來呢?罰,怎樣能罰到他的內心裡去呢?
4.邀請大家靜下來觀察、思考,明天我們繼續共學。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8章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白話>
季康子苦於盜賊,問孔子怎麼辦? 孔子回答說: 「如果你自己不貪財聚斂,即使獎賞百姓竊盜,百姓也不會去竊盜。」 

<文義>
1.患盜:「患」,憂患、苦惱。「盜」,偷竊。為盜賊之事而苦惱。
2.苟子之不欲:「苟」,如果。「子」,你,泛言在上位的人。「欲」,欲望,指對一切財貨等。
3.賞之不竊:「賞」,獎賞。「之」,指人民。「竊」,盜取、偷。賞民為盜,民亦知恥而不偷竊。

<思惟提綱>
1.季康子為了什麼事在苦惱?
2.孔子如何回答季康子的請問?
3.從孔子的回答,你可以猜出季康子是什麼樣的人嗎?
4.為何「上位者的貪欲」跟「人民的偷竊」有極大的關係?
5.本章帶給我什麼啟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 《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3. 《論語 •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
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
今天要學習的是《顏淵》第十八章 --“ 季康子患盜 ” 章。
我們現在恭讀原文一遍: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二)譯文
白話翻譯是這樣子的:
季康子苦於盜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 “如果你自己不貪財聚斂,百姓都被你感化了,即使獎賞百姓為盜賊,百姓也會知恥而不去做盜賊的事。 ”

(三)時代背景
我們現在對這一章進行解說。
1.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並沒有實際的權力,權力都集中在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
2.季康子是季孫死後繼承大夫的兒子。
3.孔子周遊列國的後期,是季康子招募孔子回國,按理季康子應該重用孔子。可惜,季康子只用了孔子的一些年輕的弟子,像有軍事天份的冉求,孔子只是被尊而不用而已。

(四)季康子不是一個以身作則的人
1.我們從《顏淵篇》這第十七、十八、十九連續三章的問答看來,顯然季康子不是一個以身作則的人。
2.第十七章面對季康子問政,孔子答以:“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3.第十八章則出現盜賊為患的問題,孔子這裡答以:“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可見季康子又是一個貪財聚斂的人。

(五)為何盜賊會多
1.我們從這個問答應可以知道,一個國家如果出現盜賊很多,表示治安不好,治安不好表示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才會鋌而走險做盜賊等不法的事情。
2.《論語 •先進篇》有一章說: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而這一章的意思是說:季氏比周公還富有,然而冉求,就是孔子的弟子,還在幫他搜刮錢財。那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同學們可以敲鑼打鼓去聲討他!”
3. 可見當時魯國是一個政府富有,百姓卻很貧窮的國家,卻又常加賦稅在老百姓身上。如果連老百姓生活都過不去了,不去當盜賊,怎麼過活呢?

(六)本章總結&帶給我的啟發
接著我們來對境練習,回歸自心。今天我們讀了這一章,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1.這一章主要凸顯盜賊及貪婪的問題。其實這兩個是同一件事情。
2.盜賊,是做了不是自己的東西,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方式變成為自己的東西;而貪婪,也有這種情況,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你的貪婪而成為自己的東西。強盜還偷偷摸摸,貪婪呢則反而會光明正大,常自我欺騙,認為貪得合理、貪得合法。
3.我們常犯的貪婪的具體事情如:貪名、貪利、貪色、貪吃等,一天裡不知犯了多少這些事情,想到這樣,我們自己又比季康子好多少呢?貪不到就會嗔怒;而明知瞋怒不好,又老是瞋怒,這不是愚癡嗎?所以貪、瞋、痴是一體的。
4.可見貪會引發我們人內心許多不當的慾望,如果沒有好好對治,一生都犯在貪的世界裡打滾,那人生就毀在這個貪字。古今中外,許多貪官污吏搞到身敗名裂的下場,足以使我們警惕。
5.例如每次我自己常受邀去講課或演講,特別是講聖賢經典的時候,我常要提醒自己,我是講我的道理呢?還是講聖賢的道理?如果是來講我的道理,那也是犯了貪的行相,因為貪名,還洋洋得意。這樣久而久之,聖賢道理會離我越來越遠。
6.後來為了避免這樣貪的行相,每次準備教案或演講前,我都先不忘記要向孔老夫子祈求一下,希望今天要傳達的儒家道理能掌握孔老夫子您的意思,不要讓我講錯了,以免誤人子弟,罪過不小。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7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白話>
季康子向孔子問為政治國的道理。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首先奉行正道,做臣民的表率,那麼在下的人,還有誰敢不遵循正道呢?」
<思惟提綱>
1.季康子問政,孔子怎麼回答?
2.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從政有何意義和作用呢?
3.孔子對「政」賦予什麼樣的內涵?
4.為政者自己不能自正,而能夠正他人嗎?為什麼?
5.孔子將為政之道的密意,毫無保留地告訴季康子,季康子是否完全領納?

(一) 文義
1. 季康子是魯國三家大夫之一,實際上他掌握著魯國的朝政。季康子不知道如何治理好國家,就來問孔子。
2. 孔子回答他: “政者,正也”,所謂“政”,就是公正無私的意思。
3. 孔子怕他不理解,又作進一步解釋:“就是您老人家如果能夠做出表率,帶頭公正無私,有誰還敢行不正之道呢?”
4.. 有關為政之道,在《論語》中有非常精彩和廣泛的論述。
5.錢穆先生說: “政治乃群眾事”,就是眾人之事。所以,為政,就是講如何治理好國家、如何管理好人民等“眾人之事”。

(二) 在傳統中,從政的意義和作用
1.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從政有什麼意義和作用?作為個人為什麼要去從政呢?
2. 古人有一個傳統,或者說偉大理想,就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
(1)就是讀書人有一個基本的理想,當讀書讀得很好,具備條件了,就是“優”,“優”的意思是“有餘力”,這個時候,如果國家政治清明,你就要去“仕”,就是當官,為國家效勞。也就是這裡說的“為政”。
(2)為政,從社會意義上說,是讀書人報效國家;從內涵上看,是讀書人將學到的文章典籍,在政治實踐中運用、提升。
(3) 所以還有下面一句“仕而優則學”,即做官有體會、有餘力以後,還要不斷地去學。這就是“學”與“習”之間的不斷輾轉增上。
3. 這體現了從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個必然次第,也體現了從自利到利他的過程。

(三) 孔子對“政” 賦予的內涵                                              1. 孔子對 “政”又賦予了更加廣泛的內涵,就是不一定你親自去當官才算是為政,透由你的行為能夠影響到當官的人,也算是另外一種為政。         
2.《論語•為政篇》中說到: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 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就是有人對孔子說:“先生為什麼不從政呀?”孔子說:“《尚書》上說:孝啊,就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並把這種風尚影響到當官的那兒去。這也算從政了啊,為什麼一定要做了官才算是從政了呢?”

(四 ) 讀書人如何為政,利益天下
1. 讀書人雖然讀了很多很好的書,但是能否當官從政,要看每個人的福德因緣。
2. 例如,當“邦無道”的時候,正直的讀書人不一定出來當官,以另一種方式來“為政”,利益天下。
3. 最典型的就是孔子,一生沒有當過幾回官,大多數時間在周遊列國,宣傳政治主張,晚年又開始從事教育,整理文化典籍。雖然如此,孔子對當時乃至對後人的治國理政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
4. 《雍也篇》第一章講到“雍也,可使南面”,可使南面的意思是,冉雍有德有才可以擔任諸侯,即他有內在的德行可以在聖人之位,向明而治。但冉雍能否當官,還得看其是否具有福德因緣。
5. 總之,為政的形式,可以有直接當官,或間接不當官但可以影響到當官的人兩種方式。
6.不管以何種方式,都是透由“自正、正他”的次第,以自己的德行來影響、感化、治理天下。
7. 所以《為政篇》第一章就說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就是以德行來治理政事,就好像天上的北斗星,坐在那個位置上,群星都環繞著它。

(五) 為政者在“自正”的基礎上,才可以“正他
1.  但在從政當官的實踐中,我們可能容易忘記初心,將“修齊治平”的發心和理想拋至腦後。
2.最突出的就是,將政事和人民安立在與自己身心無關的客觀外境上,如此容易產生一個巨大的錯覺,即把管好外境,視為為政的根本目標。
3.如此也容易導致為政思想上的短視和功利主義,以“政”和“刑”為根本手段管理政事。
4.到了現代,也會錯誤地理解“法制精神”,忽略法制背後有更深一層、更高要求的倫理道德的支撐和需求。
5.《為政篇》第三章孔子講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意思是用政策、禁令來引導、管理百姓,用刑罰來整治、約束百姓,百姓只求免於受罰,心中並沒有恥辱的感覺;
(2)用德行來引導、管理百姓,用禮制來整治、約束百姓,百姓不僅有恥辱之心,而且內心會自覺地認同歸依。
(3)不用 “政”和“刑”,而是用“德”和“禮”來管理政事,就會涉及到,這個“德”與“禮”是靠誰來傳遞?
6.一定是為政者的“自正”,在“自正”的基礎上,才可以“正他”。
7. 朱熹《集注》引用范氏:“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8.自己不能自正,而能夠正他人的話,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
9.明朝張居正說:季康子問孔子什麼是為政之道,孔子回答:“子欲知為政之方,先須識政字之義。蓋政之為言,所以正人之不正以歸於正也。然必先自正其身,而後可以正人之不正。”
(1).意思是,你要知道為政的方法,先要知道這個“政”字是什麼意義。
(2)“政”的意思,就是正別人之不正,使之歸於正。但是,必須先自正其身,然後才可正別人之不正。
(六) “正”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地德性
1.  那麼什麼是“正”呢?錢穆先生說:“正,猶言正道”;
2.李炳南老先生說:“正,是公正無私”。
3.所謂正道或者公正無私,其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地之德性。
5.所以古代臣民稱聖王為“天子”,就是天之子,老天的長子。
6.《禮記》中說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1)要像天一樣覆蓋大地而沒有私心,像大地一樣載育萬物而沒有私心,像日月一樣普照萬物而沒有私心。
(2)因為天地日月無一點點私心,才使天地、日月、四時有序運行,無有差錯。
(3)天地之無私品德,也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配天”,完美的道德應當與天地相媲美。
7.天地之德性的人格化,就是人從自私自利,邁向完全利益別人,就是佛教上說的,從“我愛執”到“他愛執。
(七)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 與天地之德性相配的公正無私,它是一種巨大的善的力量。
(1)人性本具光明、本具良知,即使是一個普通的百姓或者說凡夫,當被善的力量感染的時候,一定會顯發他本具的光明和良知。
(2)故人人可以成為與天地相配的公正無私的聖王。而在上位的人,如果能夠自正的話,猶如北極星,對別人影響力量尤其強大。
2.在本篇接下來的十九章,季康子又來請教孔子,並問到:“假若殺掉惡人來成就善道,怎麼樣?“孔子回答他說:“您治理國家,為什麼一定要用殺呢?只要您想行善,百姓也一定會跟著行善。”
3.接下來說了一句很知名的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就是君子(上位)的品德像風,小人(下位)的品德如草,風在草上吹,草必定隨風而倒。
(2)當一種力量蓋過另一種力量的時候,一定是如同風吹小草般,草隨風倒。
(3)為政之道亦復如是!不過這種力量不是外在的強力,而是內在的善的力量。
4.孔子將為政之道的密意,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季康子,不知季康子能否完全領納?
(八) 收攝
1. 用自己的善業感染他人,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他人,用自利的功德成就他人,這是為政之根本意趣。“政者,正也”,正,又從自正到正他。
2. 儒家教育、教化的方便包含在一切的事業中。為政之意趣,其實也是儒家教化之意趣。講為政之道,實質是在講教化之道。
3. 由此可知,不僅僅是當政者在行為政之道,我們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都是一個為政者,既是在被別人教化,又是在教化別人!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6章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
孔子說:「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惡事。小人與君子恰恰相反。」

<文義>
1.成人:助人成就。
2.君子小人:君子小人,存心有厚薄之殊,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不同。
3.美:善。

<思惟提綱>
1.君子與小人的生命狀態有何不同?
2.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3.「成人之美、成人之惡」,的行相為何?
4.反思自省〜這裡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惡」,在我的身上到底有沒有?
<義理解釋>   9分13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張居正說:“蓋君子之心,有善而無惡,故見人之善其心好之,
唯恐其誌之不堅而行之不力也。見人之惡,若身有之,
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
3.張居正說: “小人則不然,見人之惡,則迎合容養以成其為惡之事;
見人之為善,則忌克詆毀以阻其為善之心。蓋小人之心,有惡而無善,故見人之惡,即喜其與己同,惟恐其不黨於己也;見人之善,
即惡其與己異,惟恐其或勝於己也。”
4.藕益大師: “請各各自思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5.古人云: “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二. 重點摘記  / 王凱老師  / 9’13”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
孔子說:“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惡事。小人與君子恰恰相反。”
(一) 君子與小人的生命狀態
1.君子與小人是常被孔子用來比較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狀態。
(1)首先要指出的是,我們所說的君子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2)而小人,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世間那種極惡之人,
而是在成聖成賢的這條路上,不能打開生命格局,
偏執於自我而不能自拔的人。

2.君子與小人之差別
或者以 “位”大小而言,或者以“德”厚薄而論。
或者如《論語》中以“小人儒”和“君子儒”來簡別。
有時,“小人” 也可以定義他為 “錯誤的修道者”,可能更為確切。

(二) 君子與小人的種種差別
1.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錢穆先生說: “君子小人,存心有厚薄之殊,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不同。
2.”君子與小人的發心,或者說在內心的趣向上是不同的。
不同在什麼地方呢?
(1)《論語》上有這樣的比較,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厚待周圍所有的人,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相反,結黨營私而不團結、厚待周圍所有的人。
(2)即君子效法天地,大公無私,胸懷平天下之大志;
而小人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私自利。
(3)所以,君子以“他人”為中心,公而無私,這是君子的最大特質;
小人以“自我”為中心,結黨營私,這是小人的最大特質。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開出君子與小人其它的種種差別。

(三) 君子與小人截然不同的態度
1.因為君子與小人在存心上有厚薄之不同,故在內心就有善惡之差異。
這種善惡的差異反映在對待別人行善或行惡時,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1)先說君子
◎君子見到別人行善時,就會隨之讚歎歡喜,用佛教上的一個名詞〜
叫作 “隨喜”,即見到別人行善時,隨之生起歡喜心。
這種歡喜心是發自內心的、有正見支撐的,如同“貧者獲得寶藏”一般。
君子隨之也得到無比殊勝的隨喜功德。
◎君子見到別人行惡時,他人惡,如己惡,不忍之心任運而起,
就會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他人改惡從善。
◎張居正說:“蓋君子之心,有善而無惡,故見人之善其心好之,
唯恐其誌之不堅而行之不力也。見人之惡,若身有之,
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
◎君子心懷天下,包容四海,無論是善還是惡的境界現前,
都能生起與之相應的行善之心,始終有一種透由切磋琢磨推動自己
不斷向上的力量。

(2)小人卻相反
◎小人見別人行善時,就會生起妒嫉之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
千方百計毀謗、阻止別人行善。
◎見別人行惡時,或與自己內心之惡相應,生隨喜之心;
或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助其惡行增長。
◎張居正說: “小人則不然,見人之惡,則迎合容養以成其為惡之事;
見人之為善,則忌克詆毀以阻其為善之心。蓋小人之心,有惡而無善,故見人之惡,即喜其與己同,惟恐其不黨於己也;見人之善,
即惡其與己異,惟恐其或勝於己也。”
◎小人以自我為中心,結黨營私,黨同伐異,故無論是善還是惡
的境界現前,對他來說,都是引發他惡的境界,
始終是一股拉他不斷下流的力量。
2.所以一個國家,如果用一個君子的話,因君子有 “成人之美”,
所以能夠成就天下之善,產生的利益無窮無盡。
如果用一個小人的話,因小人“成人之惡”,所以敗壞天下之善,
貽害無窮。作為人君,在用人上不可以不審察謹慎!

(四) 反思自省〜時時觀照自己、觀顧團體
1.藕益大師告誡我們: “請各各自思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這是一句古時候的成語,常常被用來反思自省。
那麼這裡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惡”,在我的身上到底有沒有?
我們不妨用這句話來時時觀照自己。

2.人是群居動物,不可避免地要與一群人來共事。
在共事過程中,有一個總別的關係,就是個人的別別行為,
能不能站到整體、想不想圍繞整體、有沒有融入整體,
這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一個重要標準。
3.在團體內部,我們的小人習氣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冒出來。
◎當別人很認真地為實現團體目標而努力時〜
我們內心就會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唯恐別人超過自己,
所以很不情願地去配合他,甚至暗中設置障礙,製造流言蜚語。
當別人做事出現失誤時,正好逮個正著,乘機落井下石,
將別人的行善扼殺於萌芽狀態。
別人不行,這正是凸顯自己的最好時機。這是典型的“不成人之美”。
◎相反,當團體內有反對的意見和聲音時〜
我們第一念不僅不會覺得刺耳,而且往往一同起哄,一起抱怨,
暗中聲援,不自覺地與這些人一起站到團體的對立面。
4.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形成小團體,並打著行善的招牌,另搞一套,
另立中心。看上去,這一群人也在努力,實際上在“成人之惡”,
造作與整體相違的別別之善,本質上是一種更深刻的“惡”。

(五)結語
1.有一種 “善”,不為自己和局部,而是圍繞整體和全局,
  即使呈現出很亂、很不圓滿的樣子,卻是真正的“善”,是君子的善;
2.有一種“惡”,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劃,不是圍繞整體和全局,
  即使呈現出很亮麗、很圓滿的樣子,卻是真正的“惡”。
  甚至,外面看,做得越好,危害越大。這是小人的惡!
3.古人云: “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看上去君子是在“成人之美”,實際上是在“成己之美”,
  因為利他是最好的自利;
  小人“不成人之美”,實際上是在“成己之惡”,
  因為善惡勢不兩立。
4.“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
   惡行纏繞的生命一定是“長戚戚”,憂惱不安;
   善行滿滿的生命一定坦蕩盪,雲淡風清。

5.聰明的你,願做君子還是小人呢?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5章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白話〉
孔子說:「君子對於聖人遺留的典籍及各種藝術,能一門先精通,再學習別門,愈學愈廣博,並且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能做到以上的情形,也就可以不偏離正道了!」

〈文義〉
1. 博學於文: 「博學」是對本門的功課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階段的淬鍊。學通了,才再學習別門功課。這樣不斷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一直學到死為止。「文」,詩書禮樂古聖人所遺留的典籍及一切藝術都包含在內。
2. 約之以禮:「約」是約束。雖然廣博的學習,但實行時必須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身心。「禮」是規矩,是道德的條約,有了禮,道德才會落實。守禮正是君子的本分。
3. 「畔」,是邊界,引申為偏的意思。「弗畔」是雖然還夠不上中道,也不至於產生偏頗、片面的毛病。

〈思維提綱〉
1.本章您是否熟悉?在前面篇章出現過,這樣的重複您有何想法?
2.「博學於文」和「約之以禮」兩者之間有麼樣的關聯?
3「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真的可以讓學者不走偏而較接近中道嗎?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後案》作者黃式三,晚清著名學者。程樹德編著《論語集釋》,也採擷其文字甚多。
2. 《論語•子罕•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 《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4. 《論語點睛•補註上•公冶長第五》最後一則,「孔子之忠信與人同,祇是好學與人異。好學二字,是孔子真面目。故顏淵死,遂哭云:天喪予。」
6.錢穆(字賓四)一代國學大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著《論語新解》  中白話試譯: 博學於文:文,《詩》《書》禮樂,一切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皆屬文。博學始能會通,然後知其真義。
7. 《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8. 《通書•文辭》北宋,周敦頤所著。「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9. 《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說明
  1.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能夠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畔”,同“背叛”的“叛”,就是背離於大道,有離經叛道之意。
2. 本章在前面的《雍也篇》中已出現過,只是多了 “君子”兩字,即“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為什麼重出?有沒有“君子”兩字?有的說版本來源不一,還有的說是編輯錯誤,這並不重要。
3. 程樹德引《論語後案》上說:「博文約禮,經中重出,聖教之諄復也。」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作意:是因為博文約禮,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聖人要反覆叮嚀。

(二) 孔門心法的精要---“博文約禮”
1. “博文約禮”,可以說是孔子教育、教化的血脈所在,是孔子教育思想、方法和次第的扼要之處,高度凝煉。
2. 《子罕篇》中,顏淵感嘆孔子之道的深廣,而讚歎說: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 意思是:“老師您的道德學問,越是瞻仰越覺得高不可攀,越鑽研越覺得深不可測。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間又到後面去了。可老師卻循循善誘,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我想停下來不學習都不可能。我雖然用盡了才智,老師卻仍像一座高山矗立在面前,我雖然想緊跟他的步伐,卻找不到前進的道路了!”
4. 在顏回的這些讚歎中,除了“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外,其它都是對孔子老師的一種仰望、感慨,用的是比喻、比方,唯有“博文約禮”才是真正讚歎到實在處、根本處。從中也可知“博文約禮”是孔門心法的精要。

 (三) “博學於文”
1. 博學,首先應是好學。孔子為什麼十分好學?在《學而篇》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指出學習之道,應當是覺悟之道,成聖成賢之道,也可以說是人從畜生道分離出來,從野蠻洪荒走向文明開化的究竟離苦得樂之道。
2. 在《公冶長篇》最後一章,孔子道出了“為學”之可貴性:「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直言不諱地講,這些忠啊、信啊等等,具有這些品質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像我孔丘那樣持之以恆地朝著成聖成賢目標而好學不倦的人不會太多,甚至很稀有。
3. 藕益大師點評說:“好學二字,是孔子的真面目”。我們可以讚歎孔子是“大成至聖”、“萬世師表”,“中華文化集大成者”等等,這些都不是孔子的真面目,孔子的真面目是什麼?就是好學,好學是成聖成賢之因。因為好學,孔子才成為聖人,才有這些名符其實的稱號。故成為聖人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不想成為聖人,不想好學。
4. 只要我們也能像孔子那樣好學,即使我現在什麼都不是,也可以稱之為因位上的聖賢了。因為,只要好學,就會日日進步,日日向聖賢靠攏。所以向聖人學習,最關鍵的是向他學“好學”。其次,好學者一定會博學。為什麼要“博”,怎樣才算是“博”?
5. 李炳南老先生說:「已成聖人,是智者,是不惑者,無所不知。學者未成聖人,必須博學,以資推行仁之事業。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為恥。」意思是,聖人是智者,他無所不知,凡夫要達無所不知之境界,就要博學、無所不學。真正的儒者,只要有一件事不知道,內心就會生起慚愧心、羞恥心。
6. 兩朝帝師張居正在講解這一章的時候引用到:「君子之學,將以求道也。然道散於萬變,而文則所以載之,使非博之以文,則聞見淺陋,而不能旁通。」君子不同於小人,是要求大道的,道是什麼啊?道無形無相,隱含在千變萬化當中,這千變萬化的道卻載在這些文獻典藉中,如果不能博學於文,就無法圓通大道。
7. 聖人講道也會應凡夫的機而千變萬化,為什麼呢?因為凡夫的心反覆無常,有千變萬化之迷惑需要對治。故凡夫要對治自己無量無邊的迷惑,就要向聖人學習無量無邊之道來對治,最後成為無所不知。
8.“博學於文”中的“文”又是指什麼?錢穆先生說:「文,《詩》、《書》、禮、樂,一切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皆屬文。」文,不是說什麼書都可以稱之為“文”的,只有闡述宇宙人生真相的經典,才可以稱之為“文”。
9.古人云:“文以載道”。所以,這裡的“文”,不僅僅是用文字表達內涵這麼簡單,而是說這些文章典籍承載了“大道”,在這些文字中,承載了古聖先賢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古聖先賢修證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假如我們對這些文章典籍作清淨觀察和作意,雖然古聖先賢不在眼前,也會與古聖先賢產生感通而得到真傳,讓大道受持在心。

(四) “約之以禮”
1.約,就是約束的意思,約之,就是約束自己。約束自己什麼呢?既然要約束它,那它一定在我內心盤踞時間很長,力量很強大,是和自己的身心難以分離的一種習慣、習性——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私慾、私心。
2. 這種私慾與私心,就是一種強大的“我愛執”,在面對一切對境時,眼、耳、鼻、舌、身五根,會不假思考地去追逐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的境界,滿足自己的私利。現在要用“禮”來約束這種私慾的無節制的膨脹。
3. 禮呢?孔子庭訓自己的兒子孔鯉,說: “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習禮呢,一個人是無法立於天地間的。《顏淵篇》的第一章,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禮制,就是仁。
4. 反過來說,“禮”的根本精神在“仁”。我們處理君臣、父子等等五倫之間的關係,外面看用的是禮,而本質上顯發的是仁這個根本。《鄉黨篇》中,講了大量的行住坐臥和起居、飲食、外交等方面禮儀,這些禮儀現代人看起來起來有點繁文縟節,但它真實地展示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精緻、精美中國人應有風貌和禮儀之邦應有的氣象。
5.如何以禮來克制私慾呢?張居正說: 「舉凡視聽言動之間,都守著天理之節文,不敢少有放肆,這是約之以禮」就是面對各種境界時,能夠約束自己,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種約束的方向,就是自己的身心要與大公無私的天理相配,與人倫道德相應。

(五) 釋“弗畔”
1.有了“博文”與“約禮”的相互配合,就可以“弗畔”,就是不會背叛於。常人對大道不能圓通,最容易犯“偏執”的毛病。因為“攻乎異端”,就會“斯害也已”,就是我們常常執取事理的兩端,就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2.這裡的 “博文”與“約禮”就是兩端,兩者如果能夠相輔相成的話,就不會偏於一邊。那兩者究竟是如何配合的呢?
3.張居正說:「夫博學於文,則聞見日多,既不病於孤陋;約之以禮,則身心有據,又不涉於支離。如此用工,雖未必便能與道為一,然由此進之,則亦可以至於道矣!何相背之有乎?」意思是,透由博學於文,就會見聞日日增長,不會有孤陋寡聞的毛病。透由約之以禮,內心就會有準則據守,對文義能夠受用於身心而能貫通,不會有支離破碎之感。如此,雖然眼前還不能完全與大道合一,但正一步步向大道靠攏,“博文”與“約禮”兩者何來相背的道理呢?

(六)小結
1. 藕益大師點評此章時說: “'學於文',乃就聞以開覺路,不同貧數他寶。'約以禮',乃依解而起思修”。意思是,“博學於文”,指聽聞聖賢的教誡而開啟覺悟之路,不同於貧者為他人數寶,自己一點好處都得不到;“約之以禮”,依照聞思所得的正知見而能發起修習。前者是“教門”,後者是“行門”。見如目,行如足,見與行相輔助相成,輾轉增上。
2. 正如《弟子規》上所說,如果是“只學文,不力行”,就會“長浮華,成何人”,如同貧者數寶,自己一點利益都沾不到。如果“但力行,不學文”,就會“任己見,昧理真”,就是盲修瞎練。
3. 本章給現代人以極大的啟發。現代人的好學精神不能說沒有,但非常功利和實用,並往往著眼於眼前的利益。所學通常限於 “術”的範疇,即謀生的技能和知識。偶爾來點“文”的,也只是當作心靈雞湯消遣風雅一下。
4. 世人對人文歷史地理等文化典籍學習熱情的普遍降低,造成全社會人文素養普遍下降。由於人文氣象不足,人們在內心深處建立不起理想、信仰的根基,人心變得浮躁、膚淺,容易躁動不安,看不到詩與遠方。
5. 雖然也有少量博學的群體,但大多限於學者和所謂的專家,他們對人文的熱愛也不能說恆久。即使熱愛有加的,也只是追求學術成就,本質上還是屬於名聞利養,不能用來修身養性。
6. 真正想修身養性的人,也苦於找不到方向和下手處。古代講的禮儀,又如此陌生而遙遠。傳統文化熱的興起,一本《弟子規》既然如此風靡,但只是古代小學生的啟蒙讀物,在這些行為規範的背後,到底蘊藏著多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和深刻道理,因為沒有 “博學於文”,也無法了解更多。“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用最凝煉的文字,表達了最深刻的生命成長之道!它,能否喚醒我們千年沈睡的心靈?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以此為教誡,努力承擔起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使命!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4章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白話>
子張問如何處理政事。夫子說:「居職位上,心無厭倦。推行一切政事,皆出之以忠心。」
<文義>
1.倦:懈怠或疲倦。倦的古體字是券。
2.居: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種講法,都講得通。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祿,都是由人民納稅而來,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無論治家治國,心都要公正而無倦。
3.居家居官,都要辦事。辦事就是行。無論辦任何事,自始至終,都要把心放在當中,不能偏私。這就是忠。(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種講法,為什麼都講得通呢?本章側重於哪一個說法?
2.一件事情能夠始終如一毫無厭倦的堅持下去,靠的是什麼呢?為政者的心如何方能「無倦」?
3.按說做事不能倦怠,居心要以中正為主,所謂「行無倦,居以忠」,可是夫子為什麼反過來講「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呢?
4.反觀自己的為人處事,是否做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在我生命中有沒有過「居無倦,行以忠」的時刻?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子集注》居,謂存諸心。無倦,則始終如一。行,謂發於事。以忠,則表裡如一。
2.《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4. 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不曰行無倦,居以忠。便見合外內之道。
5.《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重點摘要    
原文: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一)本章消文
1.子張問如何處理政事。夫子說:“居職位上,心無厭倦。推行一切政事,皆出之以忠心。”子張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問政',問為政之道。孔子就回答他'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二)「居之無倦」文義之探討
1.這個“居”,到底是居什麼?古注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居家,有的說是居官,有的說是居心。
2.這三種講法都能講得通:
(1)居官就是做官,做官要知道你是享受著俸祿,因此不能懈怠;
(2)居家以孝悌治家,對於父母,我們的服侍要盡心盡力。
(3)就居心而言,《朱子集注》居,謂存諸心。也就是你的存心,就是你存了一顆什麼樣的心。
3.這一章,側重於居心。比如,我們今天來這裡承擔推廣論語這件事情,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對我的生命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意義?一旦這個目標確定了,才可以達到無倦,無倦就是始終如一。
4.就像商人,做生意無論多麼累,但為了獲取利潤,就會無倦,這個“倦”就是懈怠、疲倦,一件事情,一份工作,如果不思索清楚這件事情對自己的生命意義,通常做著做著就開始懈怠,最後有可能就半途而廢。這是我們人人都能體會到的。
5.而許多有所成就的人,認定一件事情以後,能夠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去,那麼「無倦」靠的是什麼呢?一個人能做成一件事情,背後一定有一個支撐他讓他可以不知疲倦地一輩子做下去理由。
6.比如顏回,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什麼在他人眼裡這麼窮困潦倒的生活,他會那麼快樂,他不改其樂是因為他有「士志於道」目標和宗旨在,他活著就是為了這個目標,所在才可以達到無倦。
(三)「行之以忠」文義之探討
1.行,就是做事,以忠,忠者,盡己之謂忠。這是孔門的一貫心法。周公就是這樣一位為政者的典範。
2.他為了周王朝的發展“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說的是周文王求才若渴,在一次洗澡的時候,聽到有人來投奔,立即握髮不洗出去接見,如此有三次;一飯三吐哺,在吃飯的時候,幾次都把吃到嘴裡的飯吐了出來,對於來求見的人,馬上出來接見,片刻都不會耽擱。就是為了周王朝禮賢下士,害怕失去天下的仁人志士。
(四)「居之無倦」和「行之以忠」二者關係的探討
1.蕅益大師《批註》裡面講,“不曰行無倦,居以忠,便見合外內之道”,蕅益大師把這裡頭的一個精髓的意思講出來了。夫子這裡沒說行無倦,居以忠,其實按說做事不能倦怠,居心要以中正為主,這樣很容易理解。可夫子為什麼反過來講,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呢?
2.居本來就是居心應該是忠,但是一個人的忠表現在外面是無倦,行是外面顯現的,正是你內心的外顯,所以說行之以忠,正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你內心是什麼樣的心,自然表現在外面是什麼樣的行為。
3.“便見合外內之道”,就是內外是合的、是一致的,有其內必有其外,有其心必有其行。內外,內為主,外為相。這一章節夫子其實講的是為政者內外的準則。居是內心,行是外相。我們看到以內為主,就是說明儒家以修心為主,心正了,身也就修了。
4.那為政者的心如何方能無倦?《論語•雍也》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有所樂才可無倦。那麼下來我們就探究一下我們的心了,到底好什麼? 
5.縱觀古往今來為政者,好德者有之,好利好權術者有之。無論怎樣究其背後,背後都有一個源動力在,不過總結下來不外乎兩種,就是為公還是為私的問題!
6.從外在看,大家都要各自勤勉,特別是為政者,但究竟忙的什麼卻大相徑庭!有人好謀權術如遺臭萬年的秦檜,有人好謀利益美色,如我們現人皆知的一些達官,現金藏了一屋,讓辦案的人都目瞪口呆,當然更有願為天下之憂而憂的忠心義膽者,古者如文天祥,今者如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其人為政,各有所樂,只是君子甘心為君子,留下千古芳名!小人卻是枉為了小人,不但遺臭萬年還牽累後代子孫!
(五)本章總結
1.那麼用夫子的這句話直下承當。反觀對照一下自己,捫心自問,在我們的人生經驗中,認真地想一下,我們為人處事是否做到了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我生命中有沒有過居無倦行以忠的時刻?
2.聖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無倦是為什麼無倦,就像曾子每天照的三面鏡子一樣,自己為人謀而忠嗎?在我們的習性中,凡事都是為自己考慮,一出發就是先考慮自己,對我有好處我就做,沒有好處,要麼不做,即使做了也馬馬虎虎,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想法設法去獲得,去保護,與自己無關的時候,內心有多少忠的成分?
3.我的老師說學《論語》首先會遇自己。所以無論何處,為人處事,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操存之要也,遇事一有不敬便是心之不存,與人一有不忠便是心之不存。無論有事無事恆端謀無欺斯心。無論有事沒事總是觀察自己的心,總是要不自欺。
4.所以,這一則談的是為政者的準則,也是一個君子為人處事的準則。必須通過一次次歷事練心最終達到圓滿。無論是為政,無論是為人,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這都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品格。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3章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白話>
孔子說:「審判訟案,我也和別人一樣。我以為最好的是,能夠使人世間永遠沒
有訟事!」 

<文義>
1.聽訟:聽他的訟辭,判斷是非。
2.吾猶人也:我和別人沒有差別。
3.使無訟:使人民不會有訟事。

<思惟提綱>
1.在前一章,孔子如何稱讚子路斷獄的能力?
2.一樣聽訟,子路和孔子最大的不同處是什麼?
3.怎樣做,才可以達到「無訟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南懷瑾《論語別裁.顏淵》
在禪宗有這樣一個笑話,……。
2.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顏淵》
范氏曰:「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上一章,我們學習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可以做到片言折獄,我們也做了分析,主要源於子路的忠信、明斷。我們也特別好奇,孔老夫子的聽訟又是怎樣的境界呢?
(二) 《顏淵篇》第 13章及其文義
(原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1.聽訟,審案件。猶人也,和別人一樣。無訟,沒有訴訟。
2.孔老夫子說:“審理案件,我沒什麼特別,和別人一樣,聽取雙方訟詞,然後明辨是非。如果一定要說不同的地方呢,就是我有一個目標:讓天下沒有訴訟。” 

(三) 關於“聽訟”,子路和孔子的不同
1.關於聽訟這件事,子路的狀態是片言折獄,三言兩語,乾淨俐落,目標是折獄,就是了結,快速了斷。
2.孔子的聽訟與弟子最大的不同在於提出以 “無訟”為目標,“必也使無訟乎”。
3.不是聖人,講不出這樣的話,老師和弟子的差異,在這裡高下立見!

(四) “吾猶人也”怎麼理解
1.通常的解釋是,我和別人一樣。
2.南懷瑾老師的解釋,意涵非常深遠。
南老說:我常常引用孔子的“聽訟,吾猶人也。”這句話。聽誰的話,就變成了誰,因為很難嚴格的說誰對誰錯。真正的意思是,不要有主觀,聽原告的話時,自己就站在原告的立場。聽被告的話時,自己就站在被告的立場。簡言之就是,學會換位思考。

(五)禪宗公案
1.禪宗裡,有這樣一則笑話,說一個老和尚,有三個徒弟,有一天老和尚叫他們來對一件事提看法。
2.首先老和尚聽了大徒弟的報告,說,你說的對;後來二徒弟又做了報告,剛好和大徒弟說的相反,老和尚聽了,說,你說的也對;最小的徒弟感到奇怪,就問老和尚:大師兄這樣說,你說對,二師兄那樣說,你也說對,那究竟誰的對呢?老和尚對小徒弟說,你說的更對。
3.這則笑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世間的事,很多時候並無對錯之分,所謂的對錯,只是站在不同立場,產生了不同見解。

(六)片言折獄vs無訟乎
1.如果聽訟的人,能完全站在雙方的角度,去理解,那真的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其效果一定遠超子路的片言折獄,很可能就導向了孔子希望的“無訟乎”。
2.很多時候,我們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判斷是非之前先有自己的成見,難以做到絕對的公正、客觀。
3.有時候,是非曲直並不是最重要的,給別人表達想法的機會,恰恰是最難得的。

(七) 本章重點:必也使無訟乎
本章的重點應該是 “必也使無訟乎”,我們可以從兩個層次去理解:
1.第一個層次:對於案件本身的處置要達到的目標—無訟
(1)子路的明斷是非,是一種方式,效果很好,但是問題的解決未必圓滿、徹底。即使你再高的決斷能力,也未必能斷清楚所有的是非曲直。鑑於對於聽訟者德行信服,可能會一時退讓,讓事件暫時得到解決,但事件背後的矛盾並不能完全化解,事情當事人的心,也並不一定能完全和順。
(2) 所以,孔子提出,必也使無訟乎。孔子聽訟的目標不僅要解決當下的爭執,而且要化解爭執背後的矛盾,調和背後糾結的心,化干戈為玉帛,從此不再有爭訟。此之謂無訟。
(3)要達成孔子提出的“無訟”的目標,大概就不是子路“片言折獄”可以實現的了!
(4)現在法院打官司,正式開庭之前,法官也總是有庭前調解的程序,反復勸誡雙方盡量和解,大概也是受了孔子“無訟”思想的影響吧!

2.第二個層次: “必也使無訟”反映孔子以德教治理天下的從政理念
(1)無訟就是指社會和諧,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狀態。
(2)怎樣能實現呢?
《朱子集注》裡講,“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說聽訟、斷案,這是“治其末,塞其流” ,有了問題,有了訴訟,然後我們再去治理,去解決糾紛,這是治末,沒有治本,這是塞其流。
(3)比如說,河流氾濫了,我們把缺口堵上,把堤壩建高,是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就如大禹的父親治水,他就是塞其流,拼命堵,最後堵不住了。
(4)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大禹的治水方法,用引導疏通的辦法,自然就把水治理好了,這就是所謂的正本清源,以德育教化人心,先解決人心的問題,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之道,治國之道。       
(5)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特別重視教育。他覺得之所以有訴訟案件發生,是因為民風還沒有歸於淳厚,而民風沒有歸於淳厚,又是因為教化沒有大行於當世。在孔子看來,明察善斷固然必要,但通過教化減少爭端,才是使社會達到和諧的最重要途徑。正本清源,才能真正實現使民無訟。

(八) 法制是治其末,教化才是根本之道
1.現代社會特別崇尚法制,很多人認為出現種種的社會問題,是法制不健全造成的,實則不然。
2.法治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法治終究是“治其末、塞其流”的工作,“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如果只用法治,不可能實現“使民無訟”。
3.我們國家現在正致力於恢復很多優秀傳統習俗,家道的傳承,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正是符順正本清源的根本教化之道,我相信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的中國夢指日可期。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2章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白話>
孔子說:「僅憑隻言片語,就可以斷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了吧! 」
<文義>
1.片言:古注將片言解釋為偏言,或半言,大致有兩種講法,一為子路在審理訟案時,偏信一方面言辭,即可斷獄。一為子路是訟案兩造之一,因為他平日言辭信實,聽訟者聽子路一面之辭,不待對驗,即可判明案情。(李炳南《論語講要》)
2.獄:是指官司、案件。
3.折獄:指斷案。
4.無宿諾:有兩種解釋:
(1)朱熹《四書集註》:宿,留也。急於踐言,不留其諾也。
許下的承諾,從來不會讓它過夜。意思是,子路承諾的事,就沒有不兌現的。
(2)何晏《論語集解》宿諾,當預諾講。無宿諾,即是不事先答應。顯示子路既然答應,必不失信。
5.子路無宿諾一句,與前段是否為一章,頗有問題。前段稱子路名,此句稱子路號,應該另為一章。但與前段意思有相關之處。記論語的人以此為子路有忠信服人之德,特別附記在此,為片言折獄作一解。(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提綱>
1.想一想為什麼子路的片言可以折獄呢?要具有怎樣的特質,才能做到呢?
2.您覺得要做到「無宿諾」容易嗎?為什麼?
3.孔子對於子路稱讚其實很少,幾乎全是批評,即使稱讚,也常常是先揚後抑,想一想,為什麼呢?
4.這一章就是孔子單純對子路的讚許嗎?有沒有其他的話外之音呢?孔子要讓子路學習什麼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錢穆《論語新解》「其由也與:此有兩解。一說:子路明決,可以僅聽片面話斷獄。一說:子路忠信,決無誣妄,即聽其一面之辭,亦可憑以斷獄。今從後說。」
2.張居正《四書直解》「蓋仲由為人忠信明決,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決之才,故人不能欺。」
3.《左傳·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使子路,子路辭,季康子使冉有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對曰,魯有事于小邾,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濟其言,是義之也,由弗能。」
4.李贄《四書評》「仲尼於子路每下毒手。」
5.《論語·公冶長·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6.《論語·述而·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

二、重點摘要   
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一)本章文義探討
1.解讀文義 :獄,是指官司、案件。折獄,指斷案。仲由是子路的名字,老師與弟子,就像父子一樣親密,所以直呼其名。孔子說:“僅憑隻言片語,就可以斷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了吧!”
2.片言,有多種解釋:
(1)一種解釋為偏言,偏聽一面之詞,說子路只需要聽一面之詞,就可以斷清楚案件。
(2)還有一種,片言,解釋為少言,隻言片語,三言兩語。子路只需要三言兩語就可以斷清楚一件案子。這件事情大概只有子路可以做到吧!
3.從語氣上來看,孔子很顯然是對子路的讚許,門人見孔子如此評價子路,還特別附註了一句,就是後面,子路無宿諾。
(二)為什麼子路的片言可以折獄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使子路,片言可以折獄。
1.錢穆先生說,子路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忠信,第二是明斷。張居正在《四書直解》裡也說:“蓋仲由為人忠信明決,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決之才,故人不能欺。”就是說,因為子路為人忠信,所以別人不忍欺騙他;子路政事見長,有明辨決斷之才,所以別人想欺騙也欺騙不了他。
2.我想大概還有一個人皆所知的原因,子路好勇,所以,別人也不敢欺騙他。我們讀論語,或者看電影、電視中,子路的形象,印像比較深刻的往往是他的率真剛勇。而忽略了他真正值得我們效學的很多了不起的特質。比如子路是一個大孝子,二十四孝裡就有“子路負米孝親”的故事。
3.子路在當世的時候,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其言而有信,信到什麼程度呢?忠的程度,忠信。《左傳•哀公》裡記載:有一個小邾國的名射的人,要以一座小城句繹投奔魯國,派人給魯君傳信:如果貴國指派子路來和我約定的話,我就不需要盟約了。可見子路在當世的忠信之名,甚至超出一個國家盟約的信譽,非比尋常。據記載,這件事搞得當權者季氏很沒有面子,季康子還特別派冉有去責問射。
4.本章後一句:子路無宿諾,是孔子門人的附錄:子路許下的承諾,從來不會讓它過夜。意思是,子路承諾的事,就沒有不兌現的,不僅如此,他還會盡其所能,最快地去兌現。
5.盡己所能即為忠,恪守承諾即為信。一個人要做到讓任何人都相信他,信服他,非常的不容易,如果靠能力、靠手段都不可能實現,惟有靠德行:絕對的真誠,絕對的坦蕩、絕對的信實,子路就有這個德行,所以他可以片言折獄。
(三) 為什麼子路總是被老師批評
常讀《論語》的有心人不難發現,孔子對於顏回,基本上全是表揚,可是,對於子路稱讚其實很少,幾乎全是批評,即使稱讚,也常常是先揚後抑,甚至有時候都是打擊了。明代思想學家,李贄的《四書評》裡曾經說:先生於子路,每下毒手。當然,這是一種調侃的說法。為什麼孔子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子路呢?很值得我們探究。
【原因一:孔子與子路關係親密】
  1.一方面,恰恰說明孔子與子路關係親密,子路是跟隨孔子年頭最長的學生,性格特別率真,是發言的最積極,表現最活躍的學生,有問題馬上就問,哪怕是對老師有不滿,也敢直接表達。所以,關於子路的故事也特別多,《論語》裡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子路,大概有 40多次。
  2.雖然看起來性格有些魯莽,但在眾弟子中,除了顏回,孔子最喜歡的應該就是子路了。《論語•公冶長》,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說孔子要找個地方隱居的話,就願意帶著子路。子路聽到老師講這樣的話,也特別開心,結果又被老師打壓了一下:“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孔子與弟子之間的交流特別和諧、融洽,而且特別生動鮮活!
【原因二:子路是一個受教的好學生】
  1.另一方面,子路總是被老師批評,正說明子路是一個 “受教”的好學生,具備了可教的條件。你想想,一個學生不願意接受你的批評,你願意經常去批評嗎?佛法裡講,這叫具備了“弟子相”。簡而言之,就是做弟子、做學生,有做學生的樣子,至少對老師有一顆謙恭的心,老師說的話,願意去聽,願意照著去做。
2.我們看子路,雖然屢屢受批評,可是子路的態度是什麼呢?首先看子路對於老師的恭敬,《論語•述而》裡記錄,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路這樣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別人問起他對於老師的評價,他竟然選擇閉口不應對。可見,孔子在子路心中的位置是極高的,不敢隨意評價自己的老師。
3.再看,對於自己過失的態度。子路是“聞過則喜”。《孟子.公孫丑》記載:“子路,人告知以有過,則喜”。當我們慢慢了解子路之後,才發現子路原來是如此的可愛之人,老師怎麼會不喜歡,怎麼會不樂意教他呢?
(四)對比子路,想想我的狀況是如何
1.反過來看我們自己,則常常是自以為是的狀態,不僅是對於別人喜歡評頭論足,即使對於我們的師長,也是喜歡找毛病。即使不說出口,內心也會有種種不認同的想法:你為什麼總是稱讚他?為什麼看不到我的努力?老師,您應該這麼教!老師,這件事應該這麼做!我的老師有一次講了一句話,特別經典,他說 “你到底是來跟我學習的,還是來教我的?”
2.在人生成長的路上,離不開老師的引導,遇到一位願意教你的好老師,是人生之大幸。其實,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好老師,我們之所以遇不到好老師,是我們沒有具備做一個好學生的條件。
3.假如有幸遇到了真正的好老師,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清空自己,以最謙卑的心去接受老師的教導,並努力的照著老師的教導去實踐。
4.經常聽人說:我適合這樣的方式學習,我喜歡那樣的學習方式!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學人應有的想法。該用怎樣的方式,是不時地敲打、批評,還是多點表揚呢?真正的好老師,一定比我們更懂得如何教好我們!
(五)本章總結
1.孔子 “片言折獄”的讚許,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忠信決斷的子路,也認識了一個受教、尊師的子路。
2.難道這一章就是孔子單純對子路的讚許嗎?有沒有其他的話外之音呢?孔子要讓子路學習什麼呢?
3.其由也與!其由也與!仔細品味一下,“片言折獄”這件事大概只有子路一個人能做到吧!孔子這裡也沒有說自己能不能做到,難道在這件事上,子路比孔子還厲害?如果讓孔子來斷案,又是怎麼樣一種狀態呢?大家一定很好奇吧?
4.很巧妙的是,下一章剛好也是講打官司、斷案的事,而且是孔子講自己斷案的狀態,老師和弟子到底有何不同呢?通過下一章的學習,我們一定會有新的認識!

論語 顏淵十二 第11章-2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白話>
齊景公說:「這話對極了!假使君不盡君道,臣不盡臣道,父不盡父道,子不盡子道,縱然有糧食,我有辦法安安穩穩的吃嗎?」

<文義>
1.信:真的這樣。
2.雖:即使,縱然。
3.粟:糧食。
4.諸:「之乎」的合音。語助詞,表疑問。

<思惟提綱>
1.齊景公問政,孔夫子給了什麼答案?
2.針對孔夫子的答案,景公又如何回應?
3.夫子的回答,一定是觀待當時的問題,請問當時社會國家出了什麼問題?
4.請問何謂「君道」?「臣道」?「父道」?「子道」?
5.現今社會亂象依然存在,子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今日也是治本嗎?

補註 :【齊景公】
1.在位58年,算是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間,國內治安相對穩定。
他一心想恢復齊桓公時代的霸業,但沒有辦法達到,很苦惱,就去問了孔子。
2.他一生的功過為何?
 《論語•季氏篇》第12章「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古代選賢用能兩個標準:“孝”和“廉”。
漢代建立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名為「察舉制」。由孝廉一科選舉的人才最多,所謂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簡稱,於民則舉「孝」,在吏則興「廉」。漢代統治者認為,孝是「百行之冠,眾善之始」,廉則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對孝廉的考察和薦舉十分重視。
2.《孝經‧聖治章》:「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3.《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4.《孝經‧廣要道章》:「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二、重點摘記
(原文)
《論語.顏淵.11》後半段: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一) 文義
1.「公」指的是齊景公,是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景公問孔子為政之道時,孔子對景公說出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這個倫常之道。
2.實際上,齊國到景公時,政治已經不是很安定了。魯昭公末年,孔子適齊,時值齊國大夫陳氏把持朝政,而景公又寵幸愛妾,多內嬖,不立太子。
3.導致皇室大亂,原因就是 “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4.景公一聽到孔子這個教誨,就說“善哉”,覺得孔子這個為政之道的總結真是太好了!他說:“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5.“ 信如”就是如果真的會出現“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的狀況的話。這時景公用反義說出了他的心得。
6.他說:“ 好極了!若是君不盡君道,臣不盡臣道,父不盡父道、子不盡子道,縱然積蓄很多糧食,我有辦法吃得到嗎? ” 
7.換句話說,“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人際秩序陷入混亂,各人不守自己的本分了,不履行自己的義務了,國家必然大亂,此時即便有糧食,也吃不到嘴裡的。

(二) 孔子的回答是針對時弊、切中要害
1.孔子回答景公的話,實際上是針對時弊、切中要害!
2.孔子說:做一個國君要仁慈、要愛民、要勤政,要把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做為己任,這樣的君才是真正的君。
3.選賢用能,也就是選良臣,要從哪裡選呢?要從孝子裡頭選。古代選賢用能有兩個標準,就是“ 孝 ” 和 “ 廉 ” ,也就是所謂的舉孝廉。
(三)為何選良臣要選孝子
1. 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他自然能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領導。假如對父母都不孝順,他有可能盡忠職守、愛人民、愛國君嗎?
2.《孝經》說:“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 所以愛敬父母是根本,能夠對父母真心愛敬,才能真心去愛敬別人。
3.臣子對君要忠誠、要禮敬,這都是要教育。而這個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倡 “ 孝道 ”,就是提倡“父父子子“之道的教育。

(四) 孝道是和諧社會的根本
1.現在我們都希望社會和諧,而和諧社會怎麼來的?靠的是教育。
2.《禮記 • 學記》上講的“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倫理道德,而這當中最根本的就是孝道。
3.如同《孝經》上說:“ 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所以孝道是和諧社會的根本。
4.假如君臣父子都能夠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循禮而行,遵守自己的倫常之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本分與使命,而非濫爭權力、名位、財富,自然政治安定、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五) 結攝
1.有學者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倫常之道,實際上是孔子按名責實,治亂世的大政策,不但為景公設計,更是為天下萬世所說的治國大道。
2.君、臣皆為名位,承擔這個位子的人應該要有一定的德行、能力,不能徒有其名,每一個層級的治理者,有名亦需有實、名實才能相符。
3.所以每一位君、臣、父、子,都應該努力學習,效法理想的君臣父子之道,這樣位越高,越能為人民服務,生命也將變得更輝煌、燦爛、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