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
孔子說:「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惡事。小人與君子恰恰相反。」
<文義>
1.成人:助人成就。
2.君子小人:君子小人,存心有厚薄之殊,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不同。
3.美:善。
<思惟提綱>
1.君子與小人的生命狀態有何不同?
2.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3.「成人之美、成人之惡」,的行相為何?
4.反思自省〜這裡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惡」,在我的身上到底有沒有?
<義理解釋> 9分13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張居正說:“蓋君子之心,有善而無惡,故見人之善其心好之,
唯恐其誌之不堅而行之不力也。見人之惡,若身有之,
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
3.張居正說: “小人則不然,見人之惡,則迎合容養以成其為惡之事;
見人之為善,則忌克詆毀以阻其為善之心。蓋小人之心,有惡而無善,故見人之惡,即喜其與己同,惟恐其不黨於己也;見人之善,
即惡其與己異,惟恐其或勝於己也。”
4.藕益大師: “請各各自思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5.古人云: “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二. 重點摘記 / 王凱老師 / 9’13”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
孔子說:“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惡事。小人與君子恰恰相反。”
(一) 君子與小人的生命狀態
1.君子與小人是常被孔子用來比較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命狀態。
(1)首先要指出的是,我們所說的君子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2)而小人,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世間那種極惡之人,
而是在成聖成賢的這條路上,不能打開生命格局,
偏執於自我而不能自拔的人。
2.君子與小人之差別
或者以 “位”大小而言,或者以“德”厚薄而論。
或者如《論語》中以“小人儒”和“君子儒”來簡別。
有時,“小人” 也可以定義他為 “錯誤的修道者”,可能更為確切。
(二) 君子與小人的種種差別
1.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差別在哪裡?
錢穆先生說: “君子小人,存心有厚薄之殊,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不同。
2.”君子與小人的發心,或者說在內心的趣向上是不同的。
不同在什麼地方呢?
(1)《論語》上有這樣的比較,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厚待周圍所有的人,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相反,結黨營私而不團結、厚待周圍所有的人。
(2)即君子效法天地,大公無私,胸懷平天下之大志;
而小人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私自利。
(3)所以,君子以“他人”為中心,公而無私,這是君子的最大特質;
小人以“自我”為中心,結黨營私,這是小人的最大特質。
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開出君子與小人其它的種種差別。
(三) 君子與小人截然不同的態度
1.因為君子與小人在存心上有厚薄之不同,故在內心就有善惡之差異。
這種善惡的差異反映在對待別人行善或行惡時,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1)先說君子
◎君子見到別人行善時,就會隨之讚歎歡喜,用佛教上的一個名詞〜
叫作 “隨喜”,即見到別人行善時,隨之生起歡喜心。
這種歡喜心是發自內心的、有正見支撐的,如同“貧者獲得寶藏”一般。
君子隨之也得到無比殊勝的隨喜功德。
◎君子見到別人行惡時,他人惡,如己惡,不忍之心任運而起,
就會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他人改惡從善。
◎張居正說:“蓋君子之心,有善而無惡,故見人之善其心好之,
唯恐其誌之不堅而行之不力也。見人之惡,若身有之,
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
◎君子心懷天下,包容四海,無論是善還是惡的境界現前,
都能生起與之相應的行善之心,始終有一種透由切磋琢磨推動自己
不斷向上的力量。
(2)小人卻相反
◎小人見別人行善時,就會生起妒嫉之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
千方百計毀謗、阻止別人行善。
◎見別人行惡時,或與自己內心之惡相應,生隨喜之心;
或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助其惡行增長。
◎張居正說: “小人則不然,見人之惡,則迎合容養以成其為惡之事;
見人之為善,則忌克詆毀以阻其為善之心。蓋小人之心,有惡而無善,故見人之惡,即喜其與己同,惟恐其不黨於己也;見人之善,
即惡其與己異,惟恐其或勝於己也。”
◎小人以自我為中心,結黨營私,黨同伐異,故無論是善還是惡
的境界現前,對他來說,都是引發他惡的境界,
始終是一股拉他不斷下流的力量。
2.所以一個國家,如果用一個君子的話,因君子有 “成人之美”,
所以能夠成就天下之善,產生的利益無窮無盡。
如果用一個小人的話,因小人“成人之惡”,所以敗壞天下之善,
貽害無窮。作為人君,在用人上不可以不審察謹慎!
(四) 反思自省〜時時觀照自己、觀顧團體
1.藕益大師告誡我們: “請各各自思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這是一句古時候的成語,常常被用來反思自省。
那麼這裡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惡”,在我的身上到底有沒有?
我們不妨用這句話來時時觀照自己。
2.人是群居動物,不可避免地要與一群人來共事。
在共事過程中,有一個總別的關係,就是個人的別別行為,
能不能站到整體、想不想圍繞整體、有沒有融入整體,
這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一個重要標準。
3.在團體內部,我們的小人習氣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冒出來。
◎當別人很認真地為實現團體目標而努力時〜
我們內心就會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唯恐別人超過自己,
所以很不情願地去配合他,甚至暗中設置障礙,製造流言蜚語。
當別人做事出現失誤時,正好逮個正著,乘機落井下石,
將別人的行善扼殺於萌芽狀態。
別人不行,這正是凸顯自己的最好時機。這是典型的“不成人之美”。
◎相反,當團體內有反對的意見和聲音時〜
我們第一念不僅不會覺得刺耳,而且往往一同起哄,一起抱怨,
暗中聲援,不自覺地與這些人一起站到團體的對立面。
4.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形成小團體,並打著行善的招牌,另搞一套,
另立中心。看上去,這一群人也在努力,實際上在“成人之惡”,
造作與整體相違的別別之善,本質上是一種更深刻的“惡”。
(五)結語
1.有一種 “善”,不為自己和局部,而是圍繞整體和全局,
即使呈現出很亂、很不圓滿的樣子,卻是真正的“善”,是君子的善;
2.有一種“惡”,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劃,不是圍繞整體和全局,
即使呈現出很亮麗、很圓滿的樣子,卻是真正的“惡”。
甚至,外面看,做得越好,危害越大。這是小人的惡!
3.古人云: “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看上去君子是在“成人之美”,實際上是在“成己之美”,
因為利他是最好的自利;
小人“不成人之美”,實際上是在“成己之惡”,
因為善惡勢不兩立。
4.“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
惡行纏繞的生命一定是“長戚戚”,憂惱不安;
善行滿滿的生命一定坦蕩盪,雲淡風清。
5.聰明的你,願做君子還是小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