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白話〉
孔子說:「君子對於聖人遺留的典籍及各種藝術,能一門先精通,再學習別門,愈學愈廣博,並且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能做到以上的情形,也就可以不偏離正道了!」
〈文義〉
1. 博學於文: 「博學」是對本門的功課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個階段的淬鍊。學通了,才再學習別門功課。這樣不斷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一直學到死為止。「文」,詩書禮樂古聖人所遺留的典籍及一切藝術都包含在內。
2. 約之以禮:「約」是約束。雖然廣博的學習,但實行時必須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身心。「禮」是規矩,是道德的條約,有了禮,道德才會落實。守禮正是君子的本分。
3. 「畔」,是邊界,引申為偏的意思。「弗畔」是雖然還夠不上中道,也不至於產生偏頗、片面的毛病。
〈思維提綱〉
1.本章您是否熟悉?在前面篇章出現過,這樣的重複您有何想法?
2.「博學於文」和「約之以禮」兩者之間有麼樣的關聯?
3「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真的可以讓學者不走偏而較接近中道嗎?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後案》作者黃式三,晚清著名學者。程樹德編著《論語集釋》,也採擷其文字甚多。
2. 《論語•子罕•1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 《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4. 《論語點睛•補註上•公冶長第五》最後一則,「孔子之忠信與人同,祇是好學與人異。好學二字,是孔子真面目。故顏淵死,遂哭云:天喪予。」
6.錢穆(字賓四)一代國學大師,歷史學家,儒學學者,教育家。著《論語新解》 中白話試譯: 博學於文:文,《詩》《書》禮樂,一切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皆屬文。博學始能會通,然後知其真義。
7. 《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8. 《通書•文辭》北宋,周敦頤所著。「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9. 《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說明
1.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能夠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畔”,同“背叛”的“叛”,就是背離於大道,有離經叛道之意。
2. 本章在前面的《雍也篇》中已出現過,只是多了 “君子”兩字,即“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為什麼重出?有沒有“君子”兩字?有的說版本來源不一,還有的說是編輯錯誤,這並不重要。
3. 程樹德引《論語後案》上說:「博文約禮,經中重出,聖教之諄復也。」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作意:是因為博文約禮,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聖人要反覆叮嚀。
(二) 孔門心法的精要---“博文約禮”
1. “博文約禮”,可以說是孔子教育、教化的血脈所在,是孔子教育思想、方法和次第的扼要之處,高度凝煉。
2. 《子罕篇》中,顏淵感嘆孔子之道的深廣,而讚歎說: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3. 意思是:“老師您的道德學問,越是瞻仰越覺得高不可攀,越鑽研越覺得深不可測。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間又到後面去了。可老師卻循循善誘,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我想停下來不學習都不可能。我雖然用盡了才智,老師卻仍像一座高山矗立在面前,我雖然想緊跟他的步伐,卻找不到前進的道路了!”
4. 在顏回的這些讚歎中,除了“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外,其它都是對孔子老師的一種仰望、感慨,用的是比喻、比方,唯有“博文約禮”才是真正讚歎到實在處、根本處。從中也可知“博文約禮”是孔門心法的精要。
(三) “博學於文”
1. 博學,首先應是好學。孔子為什麼十分好學?在《學而篇》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指出學習之道,應當是覺悟之道,成聖成賢之道,也可以說是人從畜生道分離出來,從野蠻洪荒走向文明開化的究竟離苦得樂之道。
2. 在《公冶長篇》最後一章,孔子道出了“為學”之可貴性:「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直言不諱地講,這些忠啊、信啊等等,具有這些品質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像我孔丘那樣持之以恆地朝著成聖成賢目標而好學不倦的人不會太多,甚至很稀有。
3. 藕益大師點評說:“好學二字,是孔子的真面目”。我們可以讚歎孔子是“大成至聖”、“萬世師表”,“中華文化集大成者”等等,這些都不是孔子的真面目,孔子的真面目是什麼?就是好學,好學是成聖成賢之因。因為好學,孔子才成為聖人,才有這些名符其實的稱號。故成為聖人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不想成為聖人,不想好學。
4. 只要我們也能像孔子那樣好學,即使我現在什麼都不是,也可以稱之為因位上的聖賢了。因為,只要好學,就會日日進步,日日向聖賢靠攏。所以向聖人學習,最關鍵的是向他學“好學”。其次,好學者一定會博學。為什麼要“博”,怎樣才算是“博”?
5. 李炳南老先生說:「已成聖人,是智者,是不惑者,無所不知。學者未成聖人,必須博學,以資推行仁之事業。古語:『一事不知,儒者所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為恥。」意思是,聖人是智者,他無所不知,凡夫要達無所不知之境界,就要博學、無所不學。真正的儒者,只要有一件事不知道,內心就會生起慚愧心、羞恥心。
6. 兩朝帝師張居正在講解這一章的時候引用到:「君子之學,將以求道也。然道散於萬變,而文則所以載之,使非博之以文,則聞見淺陋,而不能旁通。」君子不同於小人,是要求大道的,道是什麼啊?道無形無相,隱含在千變萬化當中,這千變萬化的道卻載在這些文獻典藉中,如果不能博學於文,就無法圓通大道。
7. 聖人講道也會應凡夫的機而千變萬化,為什麼呢?因為凡夫的心反覆無常,有千變萬化之迷惑需要對治。故凡夫要對治自己無量無邊的迷惑,就要向聖人學習無量無邊之道來對治,最後成為無所不知。
8.“博學於文”中的“文”又是指什麼?錢穆先生說:「文,《詩》、《書》、禮、樂,一切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皆屬文。」文,不是說什麼書都可以稱之為“文”的,只有闡述宇宙人生真相的經典,才可以稱之為“文”。
9.古人云:“文以載道”。所以,這裡的“文”,不僅僅是用文字表達內涵這麼簡單,而是說這些文章典籍承載了“大道”,在這些文字中,承載了古聖先賢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古聖先賢修證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假如我們對這些文章典籍作清淨觀察和作意,雖然古聖先賢不在眼前,也會與古聖先賢產生感通而得到真傳,讓大道受持在心。
(四) “約之以禮”
1.約,就是約束的意思,約之,就是約束自己。約束自己什麼呢?既然要約束它,那它一定在我內心盤踞時間很長,力量很強大,是和自己的身心難以分離的一種習慣、習性——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私慾、私心。
2. 這種私慾與私心,就是一種強大的“我愛執”,在面對一切對境時,眼、耳、鼻、舌、身五根,會不假思考地去追逐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的境界,滿足自己的私利。現在要用“禮”來約束這種私慾的無節制的膨脹。
3. 禮呢?孔子庭訓自己的兒子孔鯉,說: “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習禮呢,一個人是無法立於天地間的。《顏淵篇》的第一章,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禮制,就是仁。
4. 反過來說,“禮”的根本精神在“仁”。我們處理君臣、父子等等五倫之間的關係,外面看用的是禮,而本質上顯發的是仁這個根本。《鄉黨篇》中,講了大量的行住坐臥和起居、飲食、外交等方面禮儀,這些禮儀現代人看起來起來有點繁文縟節,但它真實地展示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精緻、精美中國人應有風貌和禮儀之邦應有的氣象。
5.如何以禮來克制私慾呢?張居正說: 「舉凡視聽言動之間,都守著天理之節文,不敢少有放肆,這是約之以禮」就是面對各種境界時,能夠約束自己,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種約束的方向,就是自己的身心要與大公無私的天理相配,與人倫道德相應。
(五) 釋“弗畔”
1.有了“博文”與“約禮”的相互配合,就可以“弗畔”,就是不會背叛於。常人對大道不能圓通,最容易犯“偏執”的毛病。因為“攻乎異端”,就會“斯害也已”,就是我們常常執取事理的兩端,就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2.這裡的 “博文”與“約禮”就是兩端,兩者如果能夠相輔相成的話,就不會偏於一邊。那兩者究竟是如何配合的呢?
3.張居正說:「夫博學於文,則聞見日多,既不病於孤陋;約之以禮,則身心有據,又不涉於支離。如此用工,雖未必便能與道為一,然由此進之,則亦可以至於道矣!何相背之有乎?」意思是,透由博學於文,就會見聞日日增長,不會有孤陋寡聞的毛病。透由約之以禮,內心就會有準則據守,對文義能夠受用於身心而能貫通,不會有支離破碎之感。如此,雖然眼前還不能完全與大道合一,但正一步步向大道靠攏,“博文”與“約禮”兩者何來相背的道理呢?
(六)小結
1. 藕益大師點評此章時說: “'學於文',乃就聞以開覺路,不同貧數他寶。'約以禮',乃依解而起思修”。意思是,“博學於文”,指聽聞聖賢的教誡而開啟覺悟之路,不同於貧者為他人數寶,自己一點好處都得不到;“約之以禮”,依照聞思所得的正知見而能發起修習。前者是“教門”,後者是“行門”。見如目,行如足,見與行相輔助相成,輾轉增上。
2. 正如《弟子規》上所說,如果是“只學文,不力行”,就會“長浮華,成何人”,如同貧者數寶,自己一點利益都沾不到。如果“但力行,不學文”,就會“任己見,昧理真”,就是盲修瞎練。
3. 本章給現代人以極大的啟發。現代人的好學精神不能說沒有,但非常功利和實用,並往往著眼於眼前的利益。所學通常限於 “術”的範疇,即謀生的技能和知識。偶爾來點“文”的,也只是當作心靈雞湯消遣風雅一下。
4. 世人對人文歷史地理等文化典籍學習熱情的普遍降低,造成全社會人文素養普遍下降。由於人文氣象不足,人們在內心深處建立不起理想、信仰的根基,人心變得浮躁、膚淺,容易躁動不安,看不到詩與遠方。
5. 雖然也有少量博學的群體,但大多限於學者和所謂的專家,他們對人文的熱愛也不能說恆久。即使熱愛有加的,也只是追求學術成就,本質上還是屬於名聞利養,不能用來修身養性。
6. 真正想修身養性的人,也苦於找不到方向和下手處。古代講的禮儀,又如此陌生而遙遠。傳統文化熱的興起,一本《弟子規》既然如此風靡,但只是古代小學生的啟蒙讀物,在這些行為規範的背後,到底蘊藏著多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和深刻道理,因為沒有 “博學於文”,也無法了解更多。“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用最凝煉的文字,表達了最深刻的生命成長之道!它,能否喚醒我們千年沈睡的心靈?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以此為教誡,努力承擔起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